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按游览顺序写景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8:02 体裁作文
按游览顺序写景的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按游览顺序写的作文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金风送爽,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宁静的晓色中,我随家人来到附近的复兴公园散步。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法国梧桐,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潇瑟与瘦削来,使人想起步履满跚的老人。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给美丽的园景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色泽金黄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绿叶苍翠,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步行道走去,随处可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景色喜人。一串串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竞相开放;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镶嵌在一串红的周围,红白依托,互相映衬,真是美丽极了!

走到荷花池边,我不觉被池中落叶构成的图案吸引住了,深浅不一的黄叶,在池中时浮时沉,有的孤零零地飘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叶扁舟,有的三五片汇集在一起,被风吹得时即时离,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猫、高楼、大山等模糊的形象来。一阵秋风吹过,池中泛起粼粼波纹,它们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边去,什么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叶,任凭风吹不动,始终保持着固定的形状。

我们在不绝如缕的走进园晨练的老人身边走出园门,而这时,四周已笼罩着灿烂的秋阳。

篇二:《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教学重点:

1.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阅读第四单元写作短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人遗迹,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探幽寻秘泼墨挥毫,为我们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水清境幽、承天寺的积水空明,也欣赏了阿里山美如画的风光、威尼斯独特的瑰丽。今天让我们结合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起来总结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注意点。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理清要点:

(1)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①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②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③分类摹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的。

(3)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2.明确游记的基本结构:大致由游踪、风貌、观感三部分组成。

(1)游踪是指作品中叙述的具体游览过程。

(2)风貌是指访游对象的风情和状貌。

(3)观感是指游览景物后的感想或感情。

3.掌握游记的一般要求: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为了让文章条理清楚,我们可采用“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语段展示,让学生讨论分清下列语段采用了哪种写景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①课件: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绒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让人既想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

◆明确:采用定点观察法,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自上(天空)而下(草地)地观察天空时,发现草原上的天空与别处的天空不一样——清鲜、明朗;观察草地时又由远及近,远处“一碧千里”,近处有“平地”、 “小丘”、 “羊群”。景物有静有动、在草原上诸多景物中,抓住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小丘”、 “羊群”重点观察,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美丽。

好处:

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注意点:

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

其次,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有立体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

②课件: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柳宗元《小石潭记》)

◆明确:采用移步换景法,用“从小丘西行” “伐竹取道” “下见” 清楚交代行踪路线。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也采用了这种结构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把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台北—嘉义—坐火车进山—阿里山—神木—林区—曲径幽路—看到神木—下山。

好处:

以行踪为线索,表现了不同时间里多种景物的风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注意点: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物,避免记流水帐。

③课件: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美丽的西双版纳》)

◆明确:采用分类摹写法,五个小标题,五个片段,构建全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西双版纳”的“美丽”。分类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但要根据你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分类,并且各类之间应有联系,从不同角度去凸显中心。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①要仔细观察,认真体味,“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

你所见之景往往也是他人所见之景,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稍不注意,写出来的参观游览的文章便容易变成雷同乏味的说明书或一副游览路线图。所以,要仔细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洞察景物,体味其独特之美,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就生动地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形象地展现了明月朗照下的庭院的奇景。

②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眼中之景全部成为笔下之景,所谓“耳目所及,无所不写”,最后只能流于拉杂拖沓。因此,要围绕中心,巧妙剪裁,跳过一般性的过程交代,着重写几个特写镜头,让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 如《小石潭记》中,作者写鱼、写四周树木都是为了描写小石潭之清幽。作者用简练传神、富有清韵的笔触,明写鱼,暗写水之清澈;明写四周树木,暗写小石潭之清幽。

③要精雕细刻,理性概括,“他人口中无,唯我笔下有”。

要让你笔下之景比他人笔下之景更传神,就必须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时尤其要注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粗笔勾勒是指从大处着笔,勾

勒出景观的大致轮廓,工笔细描是指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对某一具体景象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还得注意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对景区做全方位的了解,这样才更利于我们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特点,做出理性的概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景区的本质特征鲜明地提取出来。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课件:游记不能只是客观地描写亭台楼阁或奇山异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自我真情,主观地突出景观的特色,将自然风光升华为人文山水。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便是成功的典范。(叶圣陶)

古代游记名篇,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这样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①课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此句把清冷幽深的景色与凄凉哀怨的心情融为一体,凸显了作者的孤寂,内心的落寞,使得文章情景交融。

②课件:在风岭之巅,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可眼下的连云栈道又使我们领悟到:即使地上本来有路,没有人走了,路,也就没有了。(选自《蜀道游记》的《在连云栈道上》,作者写这条古代的交通要道,如今被废弃冷落时的感慨)

◆这段议论,既点出文章的神魂所在,也道出了生活的哲理,升华文章主旨。 游记既要如实反映出一地一景的外象,还要写出它与人类生活相联系的内在精神,山水风物的奇异美妙,大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产物,在他们身上,往往融合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劳动创造,是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的一种沉淀。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极能触动情感的景物,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和感悟寓于信笔所至的景物描摹之中,或勾勒描绘,或叙述联想,或借景抒情,托情言志。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课件:九龙口行吟

我曾固执地认为,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

国庆前夕,应朋友之约,踏上了去九龙口的汽车,仅十几分钟,就到了九龙口的门户——沙庄。

沙庄的小街两旁错落着乌甍粉墙的民居,偶有一筐绿菱、嫩藕,几篓肥蟹、鲜虾摆在门前,招揽着游人。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在民居之间延伸,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吟唱岁月的沧桑,走进去恍若隔世。 热情的主人早已备好小舟,乘舟向荡心小岛渡去,回望沙庄,我不禁感慨:沙庄的景致也许能与江南的周庄平分秋色,然而周庄的河流是穿镇而过,水已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它早已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共同营造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而沙庄在水的面前太渺小,它被挤到了水之一隅,成为孤立的一部分,多少有点“流水绕孤村”的凄凉。

弃舟登岛,伫立九龙楼凝神眺望,只见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想来八百

里洞庭也不过如此!这是造化的神工,更是人类的杰作。朋友说:“秦观到此,恐怕也会欣然忘忧吧!” 这一大片水域使我的心境顿时开阔,我有些后悔,九龙口,我来迟了!

我们又向河荡深处泛舟寻胜,十月的秋风中,到处有芦花飞舞。如血的残阳映着一片胜雪的芦花,是摄影家眼中的最美;而芦花那飘逸灵动的气质早就使它走进《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惜,在如此明亮的秋阳下,我无法领略那空蒙迷离的意境。小船从芦苇荡中钻出,一阵秋风吹过,那数不清的芦竿摇曳起来,恰似秦皇之箭阵、汉武之奇兵。陡然看见芦苇丛中静静站立着一座瞭望塔,我不禁想起,半个世纪前,这里也曾是白洋淀,也曾是沙家浜,抗日的烽火也曾在这里熊熊燃烧过。??谁说九龙口没有故事?真是“不识九龙真面目,只缘身在水乡中”!

原来,文化是人赋予自然的,只要“胸中有丘壑”,眼中之景就会灵动起来,心中之景就会充满诗意!

【注】 “流水绕孤村”出自北宋秦观的《满庭芳》。

师生点评: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乘车去沙庄——乘舟登岛——向河荡深处泛舟寻胜。井然有序,层次清晰。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如写登楼远眺,“只见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想来八百里洞庭也不过如此!”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九条大河奔腾的气势,继而用工笔细描,将蓝天喻为蓝瓷瓶,将绿水比作碧玉盘,远景近景,精雕细刻,相得益彰。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文章先描写了沙庄古镇风貌,将其与周庄相比,凸显其不足,这点凄凉其实是作者最初对九龙口不认可的体现,然后从大处描写九龙口磅礴的气势,让自己心灵得到震撼,再从细处以芦花之柔美、芦苇荡之壮美来印证九龙口的文化底蕴与厚重的历史,从而水到渠成生发议论。

五、设计文题,明确要求

1.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曾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踏访过哪些名人遗迹?请选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次,以“ 之旅”为题,写一篇游记。

2.我们的家乡姜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天目山遗址、黄龙士故居、三唐万竹园、高二适纪念馆、状元阁、曲江楼、溱潼古镇、溱湖湿地公园?? 请你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处或几处,写一篇游记,带领远方的朋友神游姜堰,题目自拟。

要求:从以上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游记。

篇三:按游览顺序写的作文

按游览顺序写的作文

世纪广场座落在我家北面800米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人们学习、工作之余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春天,当你走进广场,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刚睡醒的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树木抽出新枝嫩叶;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到广场放风筝的人也多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飘扬,美丽极了。

夏天,小草给草坪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树木的颜色早已由嫩绿变成了深绿,风一吹,广场像身穿绿色衣服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池塘里的小鱼儿在水里游得更欢了,好像要跳出水面看一看那芬芳迷人的荷花。

凉爽的秋天给广场换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花园里的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篇四:按顺序 写景物

按顺序 写景物(二稿)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颐和园2、3、4、5自然段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

2、选择一两种观察顺序,写清楚凤凰湖的一处景物

3、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

2、选择一两种观察顺序,写清楚凤凰湖的一处景物

教学准备:

ppt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知道了颐和园是一个世界级的皇家园林。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颐和园的风光吧。(播放课件)

2、师:孩子们,颐和园给你什么印象?

生:风景优美、大、美、有特色??

3、关于美的特点,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二、讲读,学习长廊景点。

1、指名朗读,教师归纳明确顺序:

师:既然作者先游览的是长廊,那我们一起跟随他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谁能告诉大家?(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

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师:同学回答的真好。那咱们一起来看看长廊。(出示长廊的图片)。

2、师:谁能用一个字说说长廊的特点?

生:长。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读

出来的。

3、师:作者是怎样写长廊这处景观的?咱们先在课文中找找那些句子是具体描写长廊的?

提示:

(1)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2)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师:(引导)这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呀是作者刚刚走到长廊首先看到还是什么呀?

提示:一眼看到的。

师:对。这是作者总的看到的长廊的样子。(板书:先总的从外部写。) 师:进去以后呢?

生:看到里面的画了。

师:对,作者再写由里面观察到的横槛上的五彩的画了。(板书:再内部)。 师:最后呢?

生:写长廊两旁的了。(板书:后两旁)。

师:同学们真不错,不仅学着观察美景而且将作者观察方法都看得一清二楚了。

三、讲读,学习万寿山景点。

1、师: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你们看见了什么?佛香阁什么样?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型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生: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师: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观察顺序?(从上到下)

2、师:同学们,继续前进吧!现在我们可要爬山啦!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万寿山在颐和园里地势最高,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几个方向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找出划上记号。

提示:

(1)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黄色、绿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

(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4、师:真不错。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会用不同的角度观察风景了。(板书:多角度)作者的观察点是固定的,在万寿山上,地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作者的观察视角(方向)发生了变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

四、讲读,学习昆明湖景点。

1、师: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作者在描写这一处景点时,运用了哪种观察顺序?(四周到中间 板书)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堤岸、石桥、垂柳、小岛、)哪种景物写得最详细?(十七孔桥)(二人小组学习)

2、小组汇报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重游了颐和园,学习了一些写作顺序(指读板书)。写作的顺序还有很多很多,(板书:??)你愿意运用今天学到的观察顺序,实践一下吗?

六、指导习作

1、师:颐和园很美,我们青白江的凤凰湖公园也很美。孩子们,你们都去过凤凰湖公园,你知道公园里有哪些景点吗?(孩子们各抒己见)孩子们介绍的景点真多!真不错!老师这里选取了凤凰湖公园比较有特色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图片

学生欣赏美景,教师适时插入过渡语。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刚才游览了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按照图片出示的顺序说。师及时表扬:你真会观察,能够按游览的顺序说出来;可能会打乱顺序说,师及时纠正:我们在公园或景区游玩时,你走的顺序,走的线路,就是你游览的顺序。这样,介绍景点时就不乱、会显得很有条理。)

3、指导

按游览顺序写景的作文

1)孩子们,我们刚才最先游览了哪里?--凤凰湖。你准备介绍哪些景物呢?(湖水、鱼、天鹅、芦苇、游船、廊桥、凤凰桥、)在介绍这些景物时,你会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呢?(从近到远、从远到近、水里、水面、岸上)对,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介绍。谁能试着把这些景物介绍具体些?(学生口头作文,老师适时表扬:)

2)在游览时,有的孩子走得慢,有的孩子走得快。瞧,我们一组的孩子走过凤凰桥,沿着湖边的小路,来到樱花广场。二组的孩子已经登上赏樱阁。三四组的孩子已经离开樱花广场,到了雾峡。

每组的孩子,你到了景点以后,看到了什么?你准备按什么顺序介绍给大家听呢?大家同桌讨论讨论。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孩子们,我们现在就把刚才所说的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吧!(学生习作)

4、展示

孩子们,老师选取了几个小朋友所写的片段,请他们读给大家听一听,大家欢迎!(一个孩子说完后,请其他孩子评价,主要从表达方法、写作顺序方面来评价,教师也要参与评价)

孩子们,你能学颐和园这一课,用一定的表达方法将他们的片段联系起来,使它更连贯、更完整吗?(可以在段与段之间加上过渡语)这样的方式就叫移步换景。加一加试试!如果我们再加个开头和一个结尾,那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篇五:写景作文的几点技巧

写景作文的几点技巧

作者:小桔灯教育转载发布时间:2013-03-27浏览:134

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4、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景色才能活起来,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写景作文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譬如你想写《春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冬爷爷的脚步还没走远,春姑娘就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她辛苦了!可她一刻也不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的校园。眨眼间,我们的校园姹紫嫣红,呈现出春日的光彩。

2、开门见问法。

提出问题开头,引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作文,要体现出与读者对话的色彩。譬如写《秋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的明媚,夏的热情,秋的收获,冬的冰雪,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我最喜欢的是春天,那春天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象征着美好的青春。

3、开门见引法。

譬如,关于四季的词语名句、诗格言很多,我们在开头引用,可以使文章有文采,可读性强。 关于四季的色彩,诗句就有不少。写春的诗句就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夏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譬如写《春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来了,我们的眼帘下出现了一片片沁人心脾的绿色。与此同时,太阳红了起来,天空蓝了起来,空气暖了起来,花儿开了起来……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仅说三个。应该注意的是,一是开头不宜过长,老师提倡的是50-80字,也就是说,最好控制你的作文稿纸的三行半,最好别超过5行。一旦超过,就显得“头重”了。二是语言要优美,要搜集些精美的词语,是开头显得文采飞扬。三是适当采用修辞方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通顺流畅。

三、写景作文的层次和顺序

1、描写的景物固定,时间不固定——以时间来分类。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顺序,条理分明地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在四季的景物里都描写了“树”,但“树景”在四季里大不相同:“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如果不按时间顺序写,别说其他景物,仅“树”都描写不清楚,你说是吧。

2、时间固定,描写的景物不固定——以景物的内容为序来描写景物。

《春》这篇课文依照内容有顺序地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们,构成了一幅芳草如茵,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雨轻柔的春天的图画,写出了人们在大好的春光里虎虎生气。

3、地点固定,时间也固定——以空间顺序分类。

也就是说,你是游览者,你以什么顺序游览某个景色,你就按着什么顺序写什么景色。《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以游览的前后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一开始先点明了作者由浙江金华出发,去游北山的“双龙洞”;紧接着写一路上明艳的山景,并迎着溪流来到双龙洞口;而后进入“外洞”,又乘船钻进了“孔隙”;出了“孔隙”,“内洞”便展现在眼前;在洞内转了一圈,最后出了洞,至此游览结束。你们看,这样描写,不仅游览的顺序清清楚楚,就连双龙洞内有哪些景点也一目了然,甚至怎样找到洞口,怎样从孔隙进入内洞都一一加以说明。不按空间顺序写,能收到这样的描写效果吗?根本不可能。

四、小学低年级写景作文的起步窍门

1、作文结构“总分总”,开头引题,结尾抒情,表达你对景色的感情。

2、适当地选择一个角度。譬如,写春天的作文,可以以“春姑娘”“春风”的口吻去写。“春姑娘”代表了你,她到了哪里,就是你到了哪里。她到了哪里,哪里的景色都要有生命,要有对话。这是一种典型的童话式写法。

3、在写季节的作文中,低年级学生可以简单把景色分为植物景观(花草树木等)、气象景观(水、雨、风、阳光、温度等)、动物景观、人类景观。每一类内容占一段。加上开头引题,结尾抒情,一共写六段就可以了。如果写不了很长,干脆就分为三类:能动的、不能动的、人。

写景作文技巧顺口溜

写景作文贵在细,搜集景色字词句。作文结构“总分总”,根据内容选顺序。

动静一定要结合,形状色彩看仔细。描绘景物要生动,多用拟人和比喻。

写景目的是抒情,语言一定要华丽。每类情景占一段,大肚作文不可取。

选自胡子宏博文《中小学生写景作文几点技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