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富饶的西沙群岛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5:32 作文素材
富饶的西沙群岛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二、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本单元中一篇写景的文章。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先讲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

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

全文围绕“富饶”一词展开,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遣词用语精确具体,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

富饶的西沙群岛作文

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篇课文的语言具体准确,形象生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反复熟读,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具体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物产的图片,使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和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说学法: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积累好词佳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说等方式学习课文。

篇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合理高效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还可以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凭借语文教材这个例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渐学会自主写作!《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因此本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引子,反思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一.熟读成诵,积累字词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学生喜欢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课前设计游戏的形式复习字词,并给学生创造展示搜集资料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现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合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等,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习完一个段落后,我会把重要的字词如“五光十

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等词语挖空让学生整段背诵,继而不提示背诵,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书到用时自然就会运用了!

二.结构明了,主题突出

在学习课文时,我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或默读课文,例如本文的结构一读课文时,我会安排找中心句的任务,再让学生丰富阐释这句话。再如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写海里的鱼是总——分——总句群,先总结概括成群结队的鱼很好看,再分开具体写鱼的种类最后再概括鱼之多。再如“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概括性的一句话,如果把它当作总述句,随后从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体了,也让我们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确是“鸟的天下”。我认为这种简单明了的结构比较适合初学写作的孩子仿写,既能解决我班作文中心不明段落杂乱的问题,又能缓解学生抓不住重点偏题跑题的情况。因此,在每一次总分或总分总结构式课文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独门法宝,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再根据这句话展开,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三.技巧学习,模仿创造

众所周知,修辞无疑是增亮写作的又一大法宝,而本文中大量采用的比喻﹑拟人﹑排比是我要引导学生学习并仿造的重要部分。例如我要继续强调 学生认清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使比喻句能够运用恰当。例如“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分支的鹿角”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珊瑚和花朵﹑鹿角的相似处,再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除了修辞外,我还重点引导了首尾呼应这一写作技巧,让男生读手段,女生末段,再男女轮换读多次后,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这种写法可使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还可以加深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总之,以课文为范例,从阅读中学写作,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捷径。这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我所用,发挥无限价值。

篇三:备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出示: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请大家边读边想,然后找出这句话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读一读,要读出喜爱之情。

一生读:“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生:他读得非常流利,但有一些地方没能突出来。

师:你来试一试。

(这学生注意到了重点词的朗读)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喜欢读这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改一改,大家是不是还喜欢呢?

出示:“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很圆。”

生:我不喜欢了。因为少了“像皮球一样”,我们就不知道有多圆了。 生:我也不喜欢。这样一来不生动也不形象。

师:是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这种鱼写具体了。还有喜欢其他句子的吗?

一生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师:这两种鱼也很美。如果你也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那就更美了。 生: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就像雨后的一道彩虹;

生:有的像斑马,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

师:两位同学发想象太丰富了。

生: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彩衣;

师:它穿着漂亮的外衣去干什么?请你接着往下说。

生: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彩衣,可能是去参加海底世界选美大赛吧。

生: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彩衣,可能是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吧。

(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

师:头上长着一簇红缨的也很美,你能说一说它吗?

生: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像个大将军,样子挺威武;

生: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像个大将军,游过来,游过去,好象在海底巡逻。

师:同学们今天真能干,能够凭着想象,把一种鱼说得那么好。其实,写文章呀就需要让想象飞起来!有了想象,文章就会多姿多彩。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海滩上的贝壳吧。

出示: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话,想象一下,贝壳会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呢?你能来介绍一下,让我们更加喜欢这些贝壳好吗?

生: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有的像翠绿的草帽,有的像明亮的眼睛,还有的像池塘里青青的菱角,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生: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有的像金黄的天萝瓜,有的像紫色的喇叭,真是奇特。

生:海滩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贝壳,有的像翠绿的草帽,有的像美丽的号角,

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

师:瞧,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老师让大家一饱眼福。出示贝壳。 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高声赞叹。

师:现在请你们选择最喜欢的几种,写一写好吗?

评: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由此可见,一切

创造活动都伴随着想象。学生神思飞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不一般。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阅读,个人的想象和感悟也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别开生面,给文章带来勃勃生机。此案例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相信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作文中或多或少会流露想象的痕迹。

一篇文章有虚处,即用简洁的文字粗略抽象地概括之,也有实处,即用细腻的笔墨详细形象地描绘。课文的实处学生往往容易理解,而虚处则容易产生寻之无痕,品之无味的认知空白,形成文本阅读的盲点。因此,我们要巧妙利用课文虚处,抓住阅读盲点设计学路。此案例中“鱼”的描写是实处,而贝壳的描写应该属于虚处,所以案例中抓住这一阅读盲点展开学习,进行“鱼”这部分教学的延伸、再生,进一步强化想象练习,学生学得扎实,学有所成,学中有乐。

瞻前顾后 强化知识 培养创新

——《富饶的西沙群岛》段的教学

选择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写鱼多的一个句群作为突破口。在学生明确了这个句群的总——分——总关系之后,即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总——分——总”段式这一知识的关键处——分述部分: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样写出鱼多的?

生:写鱼的各种样子。

师:写出了西沙群岛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吗? 生:不是。只是举了一些例子。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它是说“有的??有的??”什么样的鱼怎么样,什么样的鱼怎样。 师:很好!老师为你高兴。你发现了一种分述方法:举例分述法。举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体说几个事物。

“总——分——总”]段式的知识点,应该包括“总——分——总”关系和分述方法两部分。教学中,后者往往被忽视。这位教师对教材和大纲领悟较深,抓住其间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发现探究。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不少总分关系的课文和段落,它们的分述部分,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述的呢?请同学们来回忆、分析、总结一直。不清楚的可以相互提醒,也可以问老师。

(师出示已学课文中的句群) (学生边看边议,气氛热烈)

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举例分述。

生:《翠鸟》是分几方面分述。

生:《一定要争气》是分时间分述。

生:《赵州桥》是分几部分分述。

(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黑板上)

这个环节很有“瞻前”意识。在前册教材中,学生已在不少课文中接触过“总——分——总”关系的段落,但却对分述方法认识模糊。此时,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么多分述方法,是由于教师变革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激励学生自由探索,乐中求知。

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两个填空。第二题需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1、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有( ),有( ),( )鸟( ),( )鸟。 2、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清晨( ),黄昏( ),到了晚上( )。

这种练习设计,是“顾后”的表现。既让学生获得知识马上运用,进行强化,又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既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又激活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总评】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个教学过程着力于使学生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并促使知识向技能转化。瞻前顾后,突出重点,培养创新,难能可贵。

师:如果让你把描写海水这段话缩成一个词,你选哪个词?

生:五光十色。

师:像这样表示颜色多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行不行?为什么? 生:可以换,两个词意思一样

生:不能换,书上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不用五颜六色。

师:看,老师把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这两个词中表示数字的词擦去,比较一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答:水是有光的,能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能换。

师:我们来到商店,走到卖布匹的地方一看,那是——?(五颜六色)来到买珠宝首饰的地方一看,那是——(五光十色)想想海水想翡翠、玛瑙、蓝宝石你再来朗读,读出西沙群岛海水的美。

【评析】

这个教学片断处理得非常细致,非常精妙。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这两个词时,尤其巧妙独到。

1、我以前教过这篇文章,也比较过,我就没能想到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这两个词中表示颜色的词“五、六、十”擦掉来比较,“五、六、”擦掉剩下了“颜色”,“五、十”擦掉剩下“光、色”,这是智慧的一擦,一擦去,两个词的不同点在哪里,一目了然——“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了“光”,学生完全理解了。

2、教者不止到此为止,紧接着,又引出了一句话:如果我们来到商店看见布匹,用什么词来形容?——五颜六色。如果来到珠宝柜台,那叫什么——?五光十色,这两个词的差别又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学生理解更深刻了。

3、在理解的基础上,教者让学生想象海水像翡翠、玛瑙、蓝宝石再来朗读,读出海水的美。此时学生读得声情并茂,那是因为在孩子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美丽画面。

这个教学片断对我的启发很大,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这就是细节体现的美!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发现言语细节的敏锐度。

降低教学难度的教学方法:

选择题: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 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

② 水很多。 ( )

③ 鱼很多。 ( )

选择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夸张地描述了鱼占了海洋中的一半。

选择题,有时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语文教师课堂阅读教学适时采用,效果很好。

紧扣题眼剖析文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组课文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别在当前,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蓝色国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围绕题眼“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教学本课应充分抓住以上有利因素,做到两个突破:突破句群语段中句子之间的结构特色和逻辑关系,使题眼具体化;突破句型句式的修辞特色和表意功能,揭示文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性。同时,又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大纲”要求的中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突出语文教学以语言训练为重点。

一、整体抓要点,明确题意。

《富饶的西沙群岛》,题目的中心词“西沙群岛”,即描写表现的对象是西沙群岛。然而,文中的题眼是“富饶”,从四个方面或详或略,或明或隐地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其中,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海防前哨,虽然一语带过,非常简略,但却有着“富饶”的深刻底蕴:在处于太平洋的“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就显示出交通咽喉的重要地位;作为海防前哨的南大门”,“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可见是关系到祖国安全的战略重地。文中详写的两部分,一是物产丰富,一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内容,是直接明显地突出题眼“富饶”,而风景优美的内容表面上看似乎与“富饶”无关,其实,作者除了直接写出风景的美,还用赞美的语言描写丰富的物产,在对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海里的鱼类,海滩上的贝壳、海龟,岛上的海鸟的描写中,随时可见,无处不有美的表述。

二、纵向抓结构,理清脉络。

纵观全文,本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一自然段为概述,点出西沙群岛具有海上交通的重要,国防战略的重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是个可爱的地方”,以“可爱”为总起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就文章的结构脉络而言,这部分是按进入群岛的地点的变换,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中——海滩——岛上五方面进行分说。就对总起概述的具体分述而言,这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都各自围绕着

篇四: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检测、重点生字指导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通过认真观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范写的方式,能够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 “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85%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听写。

2、通过自由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读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90%的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自学解疑和讨论解疑的环节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

围绕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

把文章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沙群岛迷人的风光、了解那里丰富的物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对本课进行了预习,你能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吗?

(师出示词语,分层次指名认读,师正音,齐读)

预设:字音:蠕(rú)动 一簇(cù) 栖(qī)息

2、还有哪些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呢?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吧。

生自由提问,师点拨。

预设:字形:蓝—篮

词义: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3、我们刚刚解决了生字问题,现在我们每个人做一次小老师,同桌互相检查一下词语的认读情况吧!如果你的同桌有不会的或者读不准的,你要把他教会呦!

同桌互查、齐读生字

4、学完了会认的生字,我们来看看这些要求会写的生字吧。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些生字,说说你在写这些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

左右结构:懒、披、划、拣、颜、形、状、渔、料

上下结构:蓝、辈

半包围结构:威、武

“蓝”和“篮”区分开来;

“威武”在书写时要注意,“威”字有撇,女字上面的横不能丢,而“武”字没撇。

“拣”字右边不是“东”,要特别注意。

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懒、颜、辈”,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5、学过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去,看你是否还能认出它们。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读得快的同学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老师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预设问题

(1)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作者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

三、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1)个问题:(1)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和同桌讨论,有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进行小组交流。

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小结:

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课文哪一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特点呢? 生自由回答,师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什么是群岛呢?为什么说这里是“海防前哨”呢?

生自由回答

小结: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是单指某一个岛。海防前哨是海防的前沿哨所。这段话不仅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全篇课文都是

围绕这一段话来写的。那作者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呢?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生字,大家还记得它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生认读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作者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谁能来说一说?

(1)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二课,解决剩下的一个问题。

(2)作者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

二、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第(2)个问题:作者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西沙群岛的这一特点?

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小结:课文从海面 海底 海滩 海岛这四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你喜欢那一部分呢,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

篇五:富饶的西沙群岛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富饶、海防前哨、南大门”等词语,完成课后练习。

3、了解课文的记叙特点,读懂每个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并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鱼睡觉的甜美情境。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使用网络课件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西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她的富饶和美丽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她无穷的魅力,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们走进西沙群岛的怀抱是最好的办法。教师在课前制作准备了网络课件。(切换至课件,说边演示)它包括地图、全文朗读、海水、海岛、海底、海滩、未来、西沙遨游、海洋链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再按照教学要求,随机调控、综合处理。学生们畅游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种置身于西沙群岛美丽风光中的感觉。

五、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并揭示课题

1、观看西沙群岛的风光录像,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西沙群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西沙群岛看一看。出示课题,齐读。

3、对课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随机讲解,西沙群岛是由许多岛组成的,所以称为群岛。他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

随机理解富饶、物产很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并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shen can) 参加(shen can) 人参(shen can) 参与(shen can)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4、读词语。(出示课件)

全班齐读;指名读。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3、4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划课文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 )、( )、( )。

3、指生回答(师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出示课件)

海底有( )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指生回答。

6、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 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 )、有( )······

C、形状多: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E、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龙虾:

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示出来。(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濉?/p>

7、在这几种海底生物中,你最喜欢谁呢?喜欢美丽珊瑚的举手,喜

欢懒洋洋的海参的举手,喜欢威武的大龙虾的举手。请同学们合作完整地读读这一段吧。

(分角色读)

(4)鱼: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 ①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老师找一名同学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来体会。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鱼多、鱼美)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用“—”画出来。(一群群、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美:形状、颜色)

④文中哪句话即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第一句) ⑤齐读。(第一句)

这一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这四段文字,语言美是一个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你以后写作文也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你的写作中去。

⑥、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