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二月里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8:30 字数作文
二月里来字数作文

篇一:《二月里来》教 案

《二月里来》教 案

课 题:歌曲《二月里来》

课 型:单一、新授课

课 时: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

2、复习歌曲旋律。

3、学习第一、二段歌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表现音乐风格。

2、掌握歌曲的旋律特点、曲式结构。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统一、协调的发声状态,提高呼吸控制的能力,获得灵巧、流畅的声音,为歌曲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2、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情感处理,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学习时光。 教学重点:歌曲的分析和演唱情感处理。

教学难点:1、气息的控制;良好的共鸣声音的获得与巩固。

2、歌词的咬字吐字训练及歌曲声情并茂地演唱。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练习。

教 具:钢琴、投影仪、VCD机、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简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发声训练。

2、复习歌曲旋律。

3、学习第一、二段歌词。

二、发声练习:

1、练声曲。

2、练习提示:

3、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三、复习:《二月里来》旋律

1、集体复习视唱旋律。

2、个别检查掌握情况。

3、教师讲评、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1)音符唱名的演唱(1、2、3、5、6)。

(2)装饰音的演唱(《沂蒙山小调》)。

(3)附点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

(4)切分节奏、切分音的演唱。

(5)大跳音程的演唱。

4、集体巩固练习。

四、学习歌词:

(一)歌曲分析:

1、全曲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单乐段结构。

2、前两句以共同的落音构成起、承呼应关系。

3、第三句以两个连接模进的切分音节奏、上行的旋律,以及不同的落音形成了前后的对比,起着转折的作用。

4、第四句再现一、二句中的“2”音及第三句的切分节奏,以及到达主音,起着合的作用。

(二)U母音练习:

1、U母音练习提示:

2、U母音结合《二月里来》旋律演唱练习。

(三)欣赏《二月里来》:

提出要求:

1、歌曲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

2、歌曲语言朴实,富有哲理。

3、装饰音的运用,增加了江南风味,增添了曲调秀美的抒情色彩。

4、既要注意浓郁的、抒情秀美的田园风格,也要唱出人民群众生产支援前线与抗日救国的决心。

5、结合以上分析进行欣赏。

(四)演唱练习:

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练习(小声一遍、大声一遍)。

2、教师讲解、示范演唱要求,学生跟唱:

(1)前两段歌词为“江洋”辙,注意归韵。歌词大多是开口音,演唱时应打开口腔,并延长母音,获得口咽腔共鸣。

(2)努力做到有气息支持地歌唱,用向下叹气的方法体会呼吸的支持与流动。

(3)逐步做到两小节吸一次气,气息节约、控制好。

3、学生练习。

4、个别检测。

5、教师讲评、示范,学生跟唱:

(1)4/4拍的强弱规律与歌曲演唱。

(2)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的咬字、吐字。

(3)切分节奏、切分音的演唱。

(4)其它重点字的演唱。

6、学生巩固演唱练习。

五、课堂小结:

1、歌曲第一、二段的学习。

2、简述冼星海《创作札记》。

六、布置作业:

1、课后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第一、二段。

2、预习唱会歌曲第四、五段。

七、下课礼仪。

篇二:二月里来

二月里来 冼星海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 多打些五谷交公粮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种瓜的得瓜呀 种豆的收豆

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加紧生产呦加紧生产 努力苦干努力苦干 我们能熬过这最苦的现阶段 反攻的胜利就在眼前

加紧生产呦加紧生产 努力苦干努力苦干 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 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篇三:歌曲二月里来

歌曲 《二月里来》教案(一)《二月里来》

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分节歌式的抒情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主要表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本鬼子的欺压下,用各种劳动行动来支持、反抗日军的事迹,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崇高的思想境界。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结构,短小而紧凑,采用了五声宫调式,但旋律却具有小调感情细腻、柔和、抒情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江南民歌风味。

歌曲《二月里来》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歌曲《二月里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咬字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感受歌曲抒情秀美的田园风格,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歌曲具有语言朴实的江南风味与特点,并蕴涵着中国人民群众支前与抗日救国的激情与决心。尽可能完整的理解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在注意连贯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吐字力求清晰,演唱力求完整。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的训练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3、母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练习母音的准确与统一,做到气息支持、喉咙状态、声音位置稳定不变。在积极的歌唱状态下,将母音轻轻地叹在气息支持上发出,选择最顺畅、容易的母音开始,再逐个带唱出其它较难唱好的母音。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歌曲《二月里来》

1、作品简析:

冼星海作曲,作于1939年3月。这是冼星海到延安后写的第一首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后来常作为独唱歌曲广泛演唱。它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装饰音的作用,更增添了曲调秀美的抒情色彩。全曲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但各句节奏安排均不相同。前两句以共同的落音(徵音),构成起承呼应关系;第三句以两个连续的模进的切分节奏,上行的旋律,以及不同的落音(角音)起着鲜明的转折作用;最后一句以再现的商音和转句的切分节奏,以及到达宫音等,起着合的作用,使全曲完美地结束。听起来沁人心脾,使人仿佛可以闻到解放区泥土的芳香和新鲜的空气。

2、艺术处理:

a、演唱要结合延安大生产运动场景来唱,充分表现出家家户户在风和日丽的播种中“恬静、安适”的情绪。b、前两句情绪要抒情明朗、春意盎然,第三句要自然转折,由抒情中产生振奋感,最后一句要自然婉转。

3、演唱要求:

a、演唱者首先要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我延安解放区军民的抗日决心与激昂斗志、乐观的精神有所了解(可查阅资料),以更好的驾驭作品。 b、注意保持旋律线条的优美,装饰音要唱得清晰,切分音要唱得准确而自然,吐字、行腔、归韵要考究而且具有民族风味,唱最后两段歌词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以表现“加紧生产”“努力苦干”“胜利就在眼前”的气氛。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四、作业:

课后结合学习的发声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体会歌曲的表现。

一、教学过程:

A、歌唱者的“乐器”知识

1 、原理:综合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原理。

2 、内容:人体作为歌唱发声的器官有如下三个方面:

呼吸器官(动力)

发声器官(振动体)

共鸣器官(共鸣器)

人体作为歌唱的 “ 乐器 ” 它的动力是由肺部呼出的气息形成,气息通过喉头的声带,使声带受到振动发声,声带是振动体。声带的振

动引起咽喉腔及其它腔体的共振,扩大并美化声音,这些腔体是共鸣器。除此之外,作为歌唱的 “ 乐器 ” 还有一个使声音变成语言的器官:吐字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鼻、口(口在生理上实属消化器官,但在歌唱时因口鼻同时吸气,故在此列入呼吸器官)、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廓、隔肌、腹肌、肋间肌组成。口、鼻、气管是吸入和呼出气息的通道,肺是吸入、呼出和储存气息的总机关。人体有左右两肺,几乎占据整个胸腔, 但其本身没有活动能力,不能独立进行呼吸,必须依靠呼吸肌肉群将胸腔扩大和收缩,才能形成呼吸运动。隔肌位于胸腔下部 ,它把胸腔和腹腔分割开来,形似一个扣着的碗,吸气时隔肌下沉,呼气时隔肌中心上升。呼吸时,吸气肌肉群的收缩,使肋骨向外扩展,隔肌中心下沉,胸腔扩大吸入气息,呼吸肌肉群的收缩,使肋骨回收,隔肌中心回升,胸腔收缩呼出气息。呼吸在歌唱中不仅是发音的动力,也是声波传导至各共鸣体的工具。因此,掌握好呼吸技术至关重要,对形成歌唱发声质量的优劣起决定作用。

发声器官:

( 1 )发声器官在喉头,内部有两片对称而有弹性的韧带,称为声带。声带在不发声时,是分开的,呈三角形的空间,称为声门,气息经过声门,激起振动,声带就闭和挡气,发出声音。

( 2 )喉头的构成。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和气管之间,上连舌骨,下接气管有五块较大的软骨构成。它们是:( a )会厌软骨 ----- 位于喉头的上端,其形状扁平如叶状,下端与甲状软骨相连,能使喉咽部成共 鸣管,上部游离。在歌唱时,它的张度和卷曲程度对歌声起重要作用。( b )甲状软骨 ----- 是咽部最大的一块软骨,由左右对称的两片四边形软骨板合成两板的前缘合成一个尖角。它在男性的颈部向前隆起突出,称为喉结,女性的软平,因此喉结不明显。( c ) 环状软骨 ----- 位于甲状软骨之下,它下接气管,前部细窄,后部宽大,对支持喉腔起重要作用。( d )勺状软骨 ----- 又名披裂软骨,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也是一对对称的软骨,其滑动旋转能使声带张开、闭合。( e )舌骨 ----- 它虽不属喉头的软骨,但与歌唱有密切的关系。它的位置,活动状态能影响歌声的质量。

总之。声带的活动和变化,是由喉腔内软骨和肌肉的动作来调节的,这些调节动作无法直观,也很难感觉。所以对发声器官的训练,必须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依靠呼吸的支持,保持喉腔的稳定、放松、打开,使喉腔内各个软骨和肌肉协调自如地工作。

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分为喉咽、口咽、鼻咽)口腔、鼻腔、头腔(鼻窦、蝶窦等),歌唱时依靠这些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扩大和美化歌声。声带发出的声音是很微弱的,需要经过共鸣腔体的扩大、润色、美化。人体的共鸣腔是由大到小、由低到高排列的。在声乐术语中,总称为三类共鸣,即处于硬腭以上的(含鼻腔、头腔)为头腔共鸣;喉头以下的为胸腔共鸣;中间部分(含口腔、咽腔)为口腔共鸣。由于口胸内部以及咽腔、喉咽腔、鼻烟腔周围的肌肉,可根据其活动情况改变形状,容积大小也随之变化,故称为 “ 可调节的共鸣腔 ” 。而胸腔、气管、鼻腔及头部各腔体均有其固定腔体,不可随意改变,因此又称为 “ 不可调节的共鸣腔 ” 。总之,美好的声音不是单一腔体的共鸣,而是三组腔体的混合共振 ----- 混合共鸣。只是随着歌唱中音高的不同,三组共鸣腔体混合共鸣的比例是不同的。

吐字器官:人的歌唱乐器与其它乐器最大的差异在于人声具备第四器官 ------ 吐字器官(也称语言器官),包括唇、齿、舌、牙、腭(软腭、硬腭)等。它们是变声音为语言的器官,人的声音通过它们的变化产生元音和子音,形成语言,同时也起调节共鸣腔体的作用。上述四器官,在歌唱时,要同时参与活动,并且协调一致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既要协调一致,又要互不干扰、独立自主地发挥本能,否则会影响 “ 字正腔圆 ” 的艺术效果。

B、发声训练

1 、 5 4 3 2 1- 。

En - - - - 。

哼鸣:通过哼鸣,使学生感觉高位置的声音。

要求学生做到:气息的支持、气息的流动、喉部的放松、高位置的哼鸣。

2 、 5 3 4 2 1- 。

Mi—ma—mi-- 。

用“ i ”母音带“ a ”母音,要求学生做到变母音不变位置,内部的状态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口型的变化。演唱此条时,要想着第一条哼鸣的练习,在刚才哼鸣的高位置里,去唱别的母音。同时要做到:气息的支持、喉咙的打开与放松。

3 、 1 3 5 6—5 3 1-- 。

mi—ma---------- 。

同样用“ i ”母音带“ a ”母音,要求学生想着第一条哼鸣的练习做到高位置。

此条练声曲要求,做到上述要求的同时,重点在到了高声区时要关闭,往“ a ”母音中混入“ o ”母音,声音向后吸,使高音更加结实、丰满。同时加强气息流动的训练,使声音不“木”,是“向前走”的。 4 、 1 2 3 4 5 4 3 2 1- 。

u----------------- 。

此条练声曲重点是让学生做到喉部的打开和放松,胸腔共鸣的练习。

要求学生:做到在气息支持下的、高位置的、喉部放松的声音。加强气息流动的训练。

5 、 1 5 5 5 5 4 3 2 1 。

Ni - - - - - - - 。

跳音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感觉腰腹部的支持。声音由下往上“弹”出来。

二、教材选用:

《声乐曲集》(中国作品)三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曲集》(外国作品)三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三、作业与思考

学习背唱歌曲《二月里来》

篇四:二 月 里 来

二 月 里 来

教学内容: 歌曲《二月里来》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歌曲《二月里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咬字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感受歌曲抒情秀美的田园风格,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歌曲具有语言朴实的江南风味与特点,并蕴涵着中国人民群众支前与抗日救国的激情与决心。尽可能完整的理解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在注意连贯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吐字力求清晰,演唱力求完整。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2/4 5 4│3 2│1 -‖

m

2/4 │ │1 - ‖

Lu lo lu lo lu

2、u母音及带a母音的训练

2/4 │ │ 1 - ‖

ma me mi mo mu

2/4 5 │ 1│ │1 - ‖

u a u a u a u

2/4 │ │ │ 1 - ‖

mi ma mi ma mi ma mi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

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在唱两个母音的同时保持口腔位置的状态和气息的支持。

3、跳音训练

2/4 │ │ │ 1 - ‖

mi ma mi ma mi ma mi

目的与要求:

(1) 气息短促有力,随着音程的上行,自然地增强声音的力度。

(2) 横膈膜要保持扩展的状态,母音的运行和过度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统一前提下连贯流畅的进行。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 歌曲《二月里来》

演唱提示:

冼星海作曲,作于1939年3月。它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舻淖饔茫鎏砹饲餍忝赖氖闱樯省H堑湫偷钠鸪凶纤木涮謇侄谓峁梗骶浣谧喟才啪幌嗤G傲骄湟怨餐穆湟簦ㄡ缫簦钩善鸪泻粲叵担?/p>

第三句以两个连续的模进的切分节奏,上行的旋律,以及不同的落音(角音)起着鲜明的转折作用;最后一句以再现的商音和转句的切分节奏,以及到达宫音等,起着合的作用,使全曲完美地结束。听起来沁人心脾,使人?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鹂梢晕诺浇夥徘嗤恋姆枷愫托孪实目掌?/p>

演唱要结合延安大生产运动场景来唱,充分表现出家家户户在风和日丽的播种中“恬静、安适”的情绪。前两句情绪要抒情明朗、春意盎然,第三句要自然转折,由抒情中产

二月里来

生振奋感,最后一句要自然婉转。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督导学生课下实践练习气息。

四、作业:

课后结合学习的发声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体会歌曲的表现。

篇五:二月里来

二月里来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 多打些五谷交公粮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 种瓜的得瓜呀种豆的收豆

家家户户种田忙

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加紧生产加紧生产 努力苦干努力苦干 我们能熬过这最苦的现阶段 反攻的胜利就在眼前

加紧生产加紧生产 努力苦干努力苦干 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 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