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7:39 高中作文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高中作文

篇一:句子翻译练习案

必修一句子翻译练习案

编写人:贾世文 时间:2013-10-31

1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2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4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抗此难乎?

5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6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7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8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9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10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1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13、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14、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15.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16.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17.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18.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19.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20.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3.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2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

篇二: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3语法

词类活用

一、问答题:

1、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为十一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叹词、语气词。先秦汉语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

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

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叫作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等三种情况。

3、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等三种情况。

4、使动用法译成现代汉语可以采用哪两种句子结构?把“臣活之”用两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

使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可采用递系式(兼语式)或使成式(动补结构)两种结构。 “臣活之”可译为:臣使他活,或者译为:臣救活他。

5、什么是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主要有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两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6、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什么?

使动用法表示“使令”的意义,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结果。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当作”的意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

7、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哪些条件?

详见教材,不拟答案。这个题目在书本的284到287页

8、名词作状语有几种语法意义?

1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处所。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原来是什么词类,现在活用作什么?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眼看。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

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臧否,形容词用如动词。赞扬和批评。

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名词用如动词。向西

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6、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兴,动词使动用法。 彰,使彰显。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成就霸业。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走,动词使动。使之逃跑。

9、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活。

10、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怒,形容词使动。使湍流怒。

11、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做王侯。 继,动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

12、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击打。

1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形容词作名词。原指劣等的马,这里指低下的才能。

14、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东,名词用如动词。向东流。

1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目,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

16、不介马而驰之。

介,名词用如动词。给马带上铠甲。

17、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用如动词。依照法度办事。

18、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鼓,名词用如动词。击鼓。

19、枕席而卧。

枕席,名词用如动词。放好枕头,铺好席子。

20、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中,名词用如动词。于中江。(此似不当为词类活用!)

2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笼,名词用如动词。用笼子装着。

2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军,名词用如动词。驻军。

2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鱿腹中。

王,名词用如动词,做王。罾(zēng):一种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24、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尉愤怒。

25、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让尉责辱自己。

“激怒”是“激之使怒”。“激”是动作,“怒”是动作的结果。动词的使动用法。

2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28、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用如名词。

29、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语法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表方式。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表工具。

3、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角,表比喻。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表工具。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夜,表时间。 狐,表比喻。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表示对人的态度。

7、失期,法皆斩。

法,表依据。

8、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书,表工具。

9、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表示对人的态度。

10、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东,表方位。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问答题

1、简述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臵如何?。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何”“誰”“安”等作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須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一般都需要前臵。只有“如何”这个凝固结构除外。

2、古代汉语如何表示行为数量?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或者把数词用作谓语。而现代汉语的数量词经常是充当补语的。

3、否定句中有哪些宾语前臵的情况?

古代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只限于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无”和无定代词“莫”的句子可以宾语前臵。在先秦,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比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臵严格。

4、古汉语中,宾语是如用何代词复指的?

宾语用代词复指是说明动词的宾语前臵,在宾语和代词之间插入一个“是”字或“之”字。它们仍然是代词,作用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这种格式,是为了强调宾语。它的宾语不限于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5、古代汉语宾语前臵主要有几种情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用代词复指的宾语。

(简答题搞的比较简洁,可以适当扩充)

二、说明下列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在用“未”字的否定句中,代词“之”放在副词“尝”和“闻”之前。现代汉语宾

语放在动词的后边。

2、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代词“之”复指宾语“何日”,宾语放在“之”和动词“有”之前。现代汉语宾语放

在动词的后边,且没有同“之”相应的词。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数词“一”放在动词“反”的前面,作动词“反”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4、寡人是问。

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问”之前,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5、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放在动词“谓”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6、微斯人,吾誰与归。

疑问代词“誰”作介词的宾语,放在介词“与”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介词

之后。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数词“三”在句中作谓语,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用法。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面,作动词“顾”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9、此之谓不朽。

代词“之”复指宾语“此”,宾语放在“之”和谓语动词“谓”之前。

三、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

1、寡人是徵。

是,代词。动词“徵”的前臵宾语。

2、先君之好是继。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先君之好”。

3、唯命是听。

是,代词。复指前臵宾语“命”。

4、未之尝闻。

之,代词。在否定句中,作“闻”的前臵宾语。

5、问欲何之。

之,动词。到……去。

6、何日之有。

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何日”。

7、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是,代词。动词“谓”的前臵宾语。之,代词。复指前臵宾语“是”。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名词解释:

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

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二、说明下列灵活运用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说明原因,)

2、曹公,豺虎也。(表示比喻)

3、夫战,勇气也。(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说明原因)

5、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说明原因)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谓语,并根据谓语的性质对它们进行分类。

1、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也。

国色,判断句。

2、孙讨虏聪明仁惠。

聪明,描写句。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用兵之患,判断句。

4、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季世,判断句。

5、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

罢敝;滋侈,描写句。

6、子瑜者,亮兄瑾也。

瑾,判断句。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判断句。

8、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巫山,判断句。

9、精魂为草。

为,叙述句。

10、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描写句。

篇三: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一 文学常识

1. 司马迁 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 体 通 史,内容包括十二 本纪 、三十 世家 、七十 列传 、十 表 、八 书 ,共 130 篇,鲁迅评价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鸿门宴》节选自《 史记·项羽本纪 》,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有 项羽 和 刘邦 。

二 古汉语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 飨.( xiǎng ) ? 瞋.目( chēn ) ? 目眦.(

? 跽.( jì ) ? 彘.肩( zhì ) ? 刀俎.(

? 鲰.生( zōu ) ? 卮.酒( zhī ) ? 樊哙.(

? 交戟.( jǐ ) ⑴ 帷幄..( wéi wò ) ⑵ 戮.力(

⑶ 杯.杓.(bēi sháo) ⑷ 数.目( shuò ) ⑸ 玉玦.(

⑹ 参乘.( shèng ) ⑺ 啖. ( dàn )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

? 距关,毋内诸侯。 距 通 拒 内 通 纳

? 张良出,要项伯。 要 通 邀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通 背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通 早

?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 通 隙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 通 否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 通 座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 通 纳

3.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xiáo)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足以

zì ) zǔ ) kuài )lù )é ) ju

古义:足够用来

今义:完全可以,够得上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亲家,结为儿女婚姻关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 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古义:因果关系中表原因的连词

今义:因果关系中表结果的连词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特殊的

?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今人

古义:现在人家

今义:现代的人,与“古人”相对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旦日:明日

2〕范增说.项羽曰。 说:shuì 劝说

3〕张良是时从.沛公。 从:跟随

4〕亡.去不义。 亡:逃走

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挡住

6〕固.不如也。 固:本来

7〕秦时与臣游.。 游:交好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谢罪

9〕不如因.善遇之。 因:介词,趁机

10〕且.为之奈何? 且:副词,将、将要

1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合力

12〕范增数目..项王。 数目:多次使眼色

13〕因.击沛公于坐。 因:介词,趁机

14〕故.遣将守关者。 故:所以

飨:犒(kào)劳〔 〔〔〔〔〔〔〔〔〔〔〔〔〔

〔15〕而听细说。 细说:小人的谗言 ..

〔16〕坐须臾: 须臾:一会儿,片刻 ..

〔17〕若入前为寿。 若:代词,你 .

〔18〕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保护,掩护 .

〔19〕臣死且不避。 且:尚且 .

〔20〕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披:揭开 .

〔2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跪而挺直身子 .

〔22〕卮酒安足辞! 足:值得 .

〔2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胜:尽 ..

〔24〕谨诺。 谨:表示恭敬的副词 .

〔25〕度我至军中。 度:估计 .

〔26〕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走:急行 .

〔2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今者:现在 ..

〔28〕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小子,骂人的话 ..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指出是何种用法

?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

?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

?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 .

?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使??活 .

?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兄长一样 .

? 于是项伯复夜去。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

?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

?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意动,以??为王 .

? 道芷阳间行。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道 ..

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

⑵ 若入前为寿。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在前面 .

⑶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领 .

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连夜,在夜间 .

6.一词多义

? 故: 故幸来告良。 连词,所以 .

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作名词,交情 .

故遣将守关者。 连词,所以 .

? 辞: 卮酒安足辞! 动词,推辞 .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告辞、告别 .

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计较 .

? 如: 万事如意。 动词,随、顺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动词,象、似、好像 ..

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

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到??去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介词,表时间 .

劳苦而功高如此。 介词,与“此”组成复合词,这样,如是 .

?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动 .

孙叔敖举于海。 推举 .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下,占领 .

杀人如不能举。 形容词,尽、全 .

? 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谢罪 .

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告诉 .

?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态 .

? 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 ..

为击破沛公军。 Wèi 介词,替、给 .

何辞为? Wéi 句末语气词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Wéi 出、制定 .

吾属今为之虏矣。 Wéi 介词,表被动 .

? 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可是 .

不然。 代词,这样 .

项王默然不应。 ??的样子 .

? 因: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借用、凭借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就 .

不如因善遇之。 介词,趁机 .

? 之: 吾得兄事之。 代词,代指项伯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结构组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为之奈何? 代词,这件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去 .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助词,的 .

拔剑撞而破之。 代词,代指玉斗 .

⑴ 以: 具告以事。 介词,把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介词,用来 .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把 .

所以遣将守关者。 与“所”组成固定格式,表原因 .

7.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句式

? 珍宝尽有之。 被动句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倒装句)

? 籍何以至此。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 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

? 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

?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判断句

?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 加彘肩上。 省略句

篇四:赤壁

济南历城二中50级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

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学法指导:诵读 自主合作探究 练习巩固 1、 熟读明句读 2、细读忆重点 赤壁之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

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

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二、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枭雄(xiāo) 会稽(huài) 芟夷(shān) 王室之胄(zhòu) B.强弩(nǔ) 鲁缟(gǎo) 旌麾(huī) 刘琮束手(zóng) C.奄有(yǎn) 累官(lěi) 番阳(bó) 一蹶不振(jué) D.斫案(zhuó) 邂逅(xiè) 羸兵(léi) 烟炎张天(zhǎng) 2.下列各组中全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B.卿能办之者诚决 五万兵难卒合

C.顷之,烟炎张天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操舍鞍马,仗舟楫

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到北方)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③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土地(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方圆)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月初)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儿女)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 ⑦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敬贤礼士②必蹶上将军③从吏卒,交游士林④为汉家除残去秽⑤而琮已降,备南走⑥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⑦瑜等率轻锐继其后⑧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⑨可烧而走也⑩操悉浮以沿江 A.①②/③④⑨⑩/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③⑥⑨⑩/⑤⑦⑧ C.①/②③⑥⑨⑩/④⑦/⑤⑧ D.①⑤⑧/②③⑥⑨⑩/④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肃宣权旨(圣旨)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吊唁) B.略已平矣(大致) 成败之机(机会)

C.动以朝廷为辞(动不动) 追于宇下(屋檐) D.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兵精足用(使用)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而操皆冒行之(冒险)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协助) B.上建旌旗(竖起,树立) 盖以十舰最著前(居于) C.荆州与国邻接(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英才盖世(超过) D.与操有隙(感情上的裂痕) 卿能办之者诚决(处置)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各肃闻刘表卒(死)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B.土民殷富(富) 致殷勤之意(恳切)

C.如其克谐(能)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 D.助画方略(准则)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不) 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 B.今为君计(出计,谋划)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计谋)

C.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统帅,带领)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将要) D.鲁肃闻刘表卒(死)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翻译句子:

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5.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6.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7.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8.定语从句翻译。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③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④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高考知识链接:

三、拓展阅读

●赤壁之战的典故和成语

典故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苦肉计 官渡之战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成语 三分天下 鞠躬尽瘁

●历史已经随着江水远去,硝烟已经散尽,很多人说曹操如果听取贾诩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但我想曹操有他自己的看法

在感叹曹操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羽扇纶巾”的周瑜,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和乌林那惊天动地的一把大火

公元20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被映红了?? 此正是: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万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6、《悠悠赤壁》杜 甫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曹分屈壮图。 7、《乌林芳草远 》杜牧 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8、《赤壁怀古》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四、素材开发: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东吴3万人打败曹操80万大军。东吴大胜,曹军大败。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一结果说明“火攻”是正确的。“火攻”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战前东吴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东吴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他们扬长避短攻击曹军的弱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曹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仗着兵多将广,骄傲轻敌,还采取了错误的铁索连船的措施,轻信了黄盖的假降,致使80万大军狼狈逃窜。说明无论要做成什么事,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赤壁之战》参考答案

1.A.( B.琮cóng C.番pó D.张zhàng) 2.B.(B.“诚”通“请”,“卒”通“猝” A.“禽”通“擒” C.“炎”通“焰” D.“雷”通“擂”)

3.D.(①北面:面向北 ④初一:刚开始)

4.C.(①名词用作动词/②③⑥⑨⑩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⑦形容词作名词/⑤⑧名词作状语) 5.C.( A.旨:意旨,意图;吊:慰问 B.机:关键 D.用:器用,物资) 6.A.(冒:鲁莽,轻率) 7.D.(方:方针,方法)

8.A.(莫:不定代词,没有人)

翻译句子。1、荆州跟我国相邻接,江山险要牢固,肥沃的田野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器精良,粮食充裕,足够用来创立大事。

3、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

4、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注意已经定了。”

5、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射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到挫折。”

6、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地方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雄霸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7、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应当把我交给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着牛车,使兵士跟从着,同士大夫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个州郡的长官。

8、定语从句翻译。

①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②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③现在归队回来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④荆州的归附曹操的老百姓,是被军队的武力所逼,不是真心降服。

篇五:古代汉语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语法 是动作的结果。动词的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2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一、问答题: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1、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有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什么不同?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为十一种,即名词、动词、 28、将军身披坚执锐。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 坚、锐,形容词用如名词。

叹词、语气词。先秦汉语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29、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中分化出来。 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 3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况? 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子中临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叫作词类语法意义。

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词用如动词等三种情况。 面,表方式。

3、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 箕畚,表工具。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3、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物施行这个动作。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的使动用 角,表比。

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等三种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情况。 丹,表工。

4、使动用法译成现代汉语可以采用哪两种句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子结构?把“臣活之”用两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使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可采用递系式(兼 夜,表时间。 狐,表比喻。

语式)或使成式(动补结构)两种结构。 “臣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活之”可译为:臣使他活,或者译为:臣救活他。 兄,表示对人的态度。

5、什么是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有几种情况? 7、失期,法皆斩。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 法,表依据。

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 8、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法主要有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书,表工具。

两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9、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6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什么? 客,表示对人的态度。

使动用法表示“使令”的意义,是使宾语 10、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怎么样,是客观结果。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当 东,表方位。

作”的意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 古代汉语的词序

7、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哪些条一、问答题

件? 1、简述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句子结 详见教材,不拟答案。这个题目在书本的构中的位置如何?。

284到287页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何”“誰”“安”等作

8、名词作状语有几种语法意义? 宾语,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 1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动词,疑问代词須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处所。 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词的宾语一般都需要前置。只有“如何”这个凝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固结构除外。

4表示比喻。 2、古代汉语如何表示行为数量?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不用动量词,直接原来是什么词类,现在活用作什么? 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或者把数词用作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谓语。而现代汉语的数量词经常是充当补语的。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眼看。 3、否定句中有哪些宾语前置的情况?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古代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只限于带有否定良。 副词“不”“未”“无”和无定代词“莫”的句子 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 可以宾语前置。在先秦,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前置,比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严格。 臧否,形容词用如动词。赞扬和批评。 4、古汉语中,宾语是如用何代词复指的?

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宾语用代词复指是说明动词的宾语前置,在宾语和 西,名词用如动词。向西 代词之间插入一个“是”字或“之”字。它们仍然

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是代词,作用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这种格式,是为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了强调宾语。它的宾语不限于代词,往往是名词或

6、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名词性词组。

以彰其咎。 5、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几种情况? 兴,动词使动用法。 彰,使彰显。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 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成就霸业。 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简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答题搞的比较简洁,可以适当扩充)

走,动词使动。使之逃跑。 二、说明下列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

9、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同?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活。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10、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 在用“未”字的否定句中,代词“之”谓之新崩滩。 放在副词“尝”和“闻”之前。现代汉语宾语放 怒,形容词使动。使湍流怒。 在动词的后边。

11、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2、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代词“之”复指宾语“何日”,宾语放在“之” 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做王侯。 继,动和动词“有”之前。现代汉语宾语放在动词的后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 边,且没有同“之”相应的词。

12、从左右,皆肘之。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击打。 数词“一”放在动词“反”的前面,作动词

1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反”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 驽钝,形容词作名词。原指劣等的马,这面作补语。

里指低下的才能。 4、寡人是问。

14、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问”之前,现代汉语 东,名词用如动词。向东流。 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1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5、敢问何谓也。

目,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放在动词“谓”

16、不介马而驰之。 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动词之后。 介,名词用如动词。给马带上铠甲。 6、微斯人,吾誰与归。

17、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疑问代词“誰”作介词的宾语,放在介词“与”度,名词用如动词。依照法度办事。 的前面。现代汉语宾语应放在介词之后。

18、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鼓,名词用如动词。击鼓。 数词“三”在句中作谓语,现代汉语没

19、枕席而卧。 有这种用法。

枕席,名词用如动词。放好枕头,铺好席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子。 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面,作动

20、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词“顾”的状语。现代汉语用数量词放在动词的余船以次俱进。 后面作补语。

中,名词用如动词。于中江。(此似不当为 9、此之谓不朽。

词类活用!) 代词“之”复指宾语“此”,宾语放在“之”2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和谓语动词“谓”之前。

笼,名词用如动词。用笼子装着。 三、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

2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1寡人是徵。

军,名词用如动词。驻军。 是,代词。动词“徵”的前置宾语。

2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鱿腹中。 2、先君之好是继。

王,名词用如动词,做王。罾(zēng):一种网,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先君之好”。 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3、唯命是听。

24、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命”。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尉愤怒。 4、未之尝闻。

25、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让尉责辱自己。 之,代词。在否定句中,作“闻”的前“激怒”是“激之使怒”。“激”是动作,“怒”置宾语。 5、问欲何之。 之,动词。到??去。 6、何日之有。 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何日”。 7、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是,代词。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名词解释: 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二、说明下列灵活运用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说明原因,) 2、曹公,豺虎也。(表示比喻) 3、夫战,勇气也。(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说明原因) 5、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说明原因)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谓语,并根据谓语的性质对它们进行分类。 1、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也。 国色,判断句。 2、孙讨虏聪明仁惠。 聪明,描写句。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用兵之患,判断句。 4、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季世,判断句。 5、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 罢敝;滋侈,描写句。 6、子瑜者,亮兄瑾也。 瑾,判断句。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判断句。 8、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巫山,判断句。 9、精魂为草。 为,叙述句。 10、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描写句。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判断句。 12、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寡君之罪,判断句。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