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8:24 小学作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小学作文

篇一: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版权协议

作者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版权协议

1. 凡投寄本刊的文章,均要与编辑部签订此版权协议书。只要责任作者开始进行正式投稿,《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则认为作者已同意此协议,并且版权协议自投稿之日起开始生效。

2. 论文作者应保证该论文为作者原创性成果,无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侵权行为,所发表的论文不属于国家保密内容。若发生侵权与泄密问题,作者承担一切责任,编辑部将有权向作者追回编辑部由此受到的损失。

3. 论文的责任作者应保证该论文无一稿多投,未在国内外期刊、书籍、论文集上公开发表过。编辑部如发现论文有以上问题,将有权退稿并要求作者赔偿由此给编辑部造成的一切损失。

4. 论文投寄本刊后,即表明作者将论文著作权的专有许可使用权和独家代理权授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编辑部将拥有该论文的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授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独家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该论文。未经《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书面许可,不再授予他人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该论文,但允许作者在其后续作品中引用论文中的部分内容或汇编在作者的论文集中。

5. 若作者收到编辑部的退稿通知或90天后未收到编辑部对该论文的处理意见,可以另投它刊,本协议则自动终止。

6. 论文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发表后,编辑部将向作者一次性支付稿酬,包括在本刊发表和其它数据库收录的报酬,并赠送样刊3册。若编辑部再以其它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支付稿酬。

7. 其它未及事宜,若双方发生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协商解决。

篇二:缺水约束下甘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干旱区农业研究)

缺水约束下甘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李丽莉1,2 肖洪浪1 张涛2 邹松兵1

(1、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经济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

摘要:甘肃是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省份,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年降雨量是全国年均降雨量的47%;同时,甘肃是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农业是传统产业,也是耗水大户,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的7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基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省域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的重要背景,本文从产业链设计、模式选择、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探讨以节水为主的循环农业的具体实践模式,以期为甘肃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如何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缺水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甘肃

甘肃是西北干旱区缺水严重的省份,耕地资源、水资源总量分别占全国的4%、1%[1],

年均降雨量不到300mm,是全国年均降水量的47%。甘肃是全国范围的“上风、上水”之地,因缺水引起的各种生态问题突出,国家明确定位甘肃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甘肃也是西部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农业是传统产业,也是耗水大户,2009年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随着甘肃成为国家范围实践循环经济战略的首个试点省份,缺水和大量低效耗水的农业必将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框架下探索适合省情的发展模式。本文从产业链设计、模式选择、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探讨甘肃循环农业实践模式,以期对弱化缺水约束、缓解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制约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1、甘肃水资源、社会经济特点

1.1干旱缺水的省情特点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境内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的9个水系,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增,分布极不均匀。陇南市实测最大年降水量1084.7mm,酒泉市实测最小年降水量3.0mm。全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24位,人均水资源量794m,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3%,居全国第22位,其中黄河流域人均只有750 m

表1:2009年全国、甘肃水资源量对比 1

[3]

3 [4]

3

,具体见表1。

Table.1 The comparison with quantity of water resource countrywide and Gansu in 2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流域文化变迁与生态演化相互作用对流域生态政策影响的机理研究”作者简介:李丽莉(1977-),女(汉),甘肃通渭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 E-mail:lilydx@126.com

(91125007)资助

2

3通讯作者:肖洪浪. E-mail: xhl@lzb.ac.cn

指标 区域 全国 甘肃 位次

水资源总量(亿m) 24180.2 209.02 24

3

人均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m/人) 1816.18 794.32 22

3

地下水资源量(亿m) 7267.0 123.6 19

3

(亿m) 23125.2 236.9 22

3

1.2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甘肃是西部典型的欠发达省份,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后。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分别位居全国第26、28、26位[5](见表2),GDP总量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藏、海南。产业结构工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占比逐年下降,但在全国范围看,甘肃农业产值占GDP总量比重位居第8位[6],农业依然是甘肃省的传统产业之一,且投入高,产值低,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位列全国第17位[7]。

表2: 2009年甘肃主要经济数据和全国对比

Table.2 The comparison with countrywide and Gansu economic index in 2009

指标 区域 全国 甘肃 位次

GDP总量 (亿元) 340506.9 3387.6 26

人均GDP (元) 2.519 1.285 28

财政收入 (亿元) 32602.59 286.59 26

三产结构 (%) 10.3:46.3:43.4 14.7: 45.1: 40.2 ——

1.3社会经济用水分析

2009年,甘肃万元GDP用水量362m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4 m3,居全国23位,

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7、7 m3;全省总用水量120.6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城镇公共用水分别占总用水的79.2%、10.8%、5.8%、2.5%、1.7%,其中内陆河流域农业用水占90.2%,综合耗水率高出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8](见表3)。

表3:2009年全国、甘肃主要用水主要指标对比

Table.3 The comparison with countrywide and Gansu using water index in 2009

指标

区域 全国 甘肃 位次

总用水量 (亿m3) 5965.2 120.6 20

人均用水量 (m3) 448 458 15

万元GDP用水量(m3) 178 362 23

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m3) 431 558 2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 103 110 18

[9]

综合耗水率(%) 53 66 ----

2009年,全国范围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62.4%,耗水率63%。甘肃省农业不仅是用水大户,也是耗水大户,与严重缺水的省情不相适应。农业用水占全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总用水7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农业耗水率8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农业用水中农田灌溉用水63.4亿m,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5%,耗水率为71%,林牧渔畜用水3.14

3

亿m,耗水率为67%(见表4)。现状水的利用率仅47%,略高于全国平均45%的水平,农业综合灌溉定额达568m/亩,高于全国430m/亩的平均水平,全省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积的60%

[11]

3

3

3[10]

表4:2009全国、甘肃农业用水对比分析

Table.4 The farm- using water index comparison between countrywide and Gansu in 2009 指标 区域

农业用水总量(亿m3)

占总用水比例(%)

农田灌溉 用水总量 耗水率 (亿m)

3

林牧渔畜 用水总量 耗水率 (亿m) (%)

3

农业耗水

率(%)

(%)

全国 全省

3723.11 93.77

62.4 79.2

—— 63.4

63% 71%

—— 6.21

73% 67%

63 86.2

2、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2.1循环经济及3R原则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宇宙飞船理论启发,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破坏的严重性,首次主张建立一种“循环经济”模式,以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代替传统以资源大量消耗为基础的线性增长经济模式[12]。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引入了循环经济思想[13],此后众多学者基于循环经济展开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2004年,“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决策层的重视,首次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重要策略[14]。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首个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甘肃成为国家范围循环经济由战略到实践突破的首个示范省份。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发展理念、技术范式[15]。其核心是改变原有传统经济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线性消耗模式,“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Reduce,Reuse,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16]。减量化原则属于产业系统的输入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再次循环利用资源,以减少资源消耗;再循环原则又称资源化原则,要求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2 循环农业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17]。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结合先后产生了“循环农业”、“循环节约型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等不同概念,它不仅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实践上更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技术范式[18]。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19]等方面追求农业的低投入、低排放,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一方面实现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资源化废弃物,让其再利用、再循环的过程。因此,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仍有一致的核心原则,即力求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目标。 2.3 循环农业与节水

水资源是农业的基础性资源,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高、效率低。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 %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率可达80 %~90 %,将全国已建成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 %~20 %,则每年可节约水量约350~700亿m3[20]。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已难以适应资源环境硬约束下的生产条件,有待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循环农业在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21]。循环农业比传统农业的节水优势主要体现在:种植业输入端的节水灌溉,减量化水输入,在农产品转化过程污水回收再利用,雨水集流体现水的资源化,也充分体现了农业用水的节流、开源重要思想。因此,循环农业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雨水资源化、劣质水利用等方面体现了比传统农业更多节水优势。

3、甘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 3.1产业链设计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22]。产业链是循环经济不同层次的循环内容和落脚点。循环农业产业链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废弃物产业→种植业”的纵向闭合产业链条内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得到循环农业产业链结构及物质循环路径[23]。甘肃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设计,最先考虑缺水的硬约束,在农业产业系统从输入端水资源的减量化、生产过程的水资源再利用再到产业链末端雨水、污水资源化的循环农业节水模式。在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链之间引入废弃物产业链、雨水资源化产业链,对其进行合理扩链、增值。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链条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被最终转化成种植业、畜牧业能够使用的能源、资源,再生产品重新回到农业生态或社会经济系统中[24],通过灌溉节水—污水再利用—雨水、污水资源化的路径实现水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其循环过程见图1。

Fig.1 The design on industrial chain of saving--water recycle agriculture

3.2模式构建及空间布局

农业是多维立体产业,其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决定了多样化的模式类型,各产 业的发展目标及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不尽相同,为循环农业模式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25]

。甘肃

省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大。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将农业生产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四个片区

[26]

,见图2。

图2:甘肃省农业区域划分示意图

Fig.2 zoning map of agricultural region in Gansu

河西干旱区。本区东西跨度大,按地势有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北部丘陵荒漠区三个自然生态类型,中部绿洲经济是甘肃的粮食主产区,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不仅是当地节水的重点,也是甘肃范围节水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以节水灌溉为主,突出减量化水资源的初始投入,具体的发展方式:水源涵养生态林—牧业—节水灌溉农业—农副(牧)产品加工—种植业的循环模式。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本区属于黄河流域片区,是雨养农业区,境内干旱少雨,循

篇三:多渠道解决抗旱水源 发展干旱地区农业

多渠道解决抗旱水源 发展干旱地区农业 作者:任俊 张丽 陈永利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3期

吉林省虽然是一个边疆近海省份,但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个干旱缺水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00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04.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356.5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13.18亿m3,重复水量65.6亿m3,可开采水量67.69亿m3,人均水资源量1521 m3,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省内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差异很大。从时间上讲,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从空间上讲,多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部向中部和西北部呈递减的趋势。相反,蒸发量却从东南向中部和西北部呈递增的趋势。西部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造成了吉林省西部严重干旱缺水。

在吉林省西部,1998年嫩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干旱,从1999~2002年连续4年枯水年,嫩江江水不曾漫过河滩,而洮儿河下游连续3年断流,1998年汛后蓄水4亿多m3的月亮湖水库到2003年汛前已经不足7000万m3的 的水量。由于地表水的严重不足,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白城市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3m,严重的地方达5m以上。干旱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大面积的抗旱最需要的是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然而小河道小水库的配套建设以及可解应急之需的挖新渠开新井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大旱的背景下,如何在我省西部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增加更多的抗旱水源呢?

一、 打抗旱水源井

打抗旱井是目前旱区比较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应急措施,但各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等情况并不一样。我省西部旱田区根据抗旱规划应以打水源井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区应打深井,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打小井,可打小型多管组合井,这样成井快、投资少、施工简单。在地下埋藏浅、含水层较薄、不宜打管井的地方,可以打大口井。新打井井距要合理,井深要考虑地下水下降等因素,适当加大井深,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后成为干井。同时,因地制宜地在渠道两侧集中打补水井,这样既多补灌溉面积,又节省打井资金。在没有机电井的无水源村屯,建水源井时应把人畜饮水井和抗旱灌溉井结合起来,一井双用,饮灌结合,发挥抗旱作用。

二、推广节水灌溉

1.输配水系统节水措施

输配水系统节水,就是采取一定的渠道工程措施包括渠系配套、渠道防渗技术、改土渠为低压管道输水等,减少输水损失量,提高灌水效率和供水质量,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提水灌区的燃料、电能消耗等。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渠系工程老化失修,这是造成渠系水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许多灌溉系统的现状,必须对渠系进行改造和配套,把现有的渠系配套技术作为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任务,使现有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常抓不懈。渠道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率的工程措施,在节水灌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防渗衬砌的材料主要有灰土、砌石、水泥土、沥青混凝土等,其中混凝土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与防渗材料的研究相配合,一些新型衬砌形式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如现浇混凝土U型防渗渠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等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季节性冻土区抗冻胀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积极推进渠系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仍为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灌溉输水管道化是减少输水损失的另一途径,是国际上农田灌溉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采用低压管道输水,以管代渠,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达到95%以上。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我省西部地区,井灌区应大力推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特别是新建井灌区,要力争实现输水管道化;渠灌区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应逐步推广。

2.田间浇灌节水制度措施

节水灌溉制度是以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三者高水平的有效统一为目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作物在任何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都会造成减产,为了获得高产,整个生长期都必须充分供水,追求土地最高生产力水平。然而,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人们在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时,除了产量因素外,更看重的往往是对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即如何做到节约用水的同时实现高产。

近年来,随着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有限水分亏缺的效应产生了新的认识。一些研究资料显示,水分亏缺并不总是降低产量,早期适度的水分亏缺在某些作物上反而有利于增产;一些作物在灌浆期的适度干旱则会促进灌浆过程,提高作物的经济系数。一些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度亏缺灌溉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旱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对生殖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应。这些新的认识与理论研究成果为实现有限水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合理分配使用进一步提供了新的依据。

根据作物需水过程确定节水灌溉制度是高效用水灌溉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技术措施,投资少、见效快、适应面广,因此目前仍应加大力度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好成果的普及推广工作。

3.田间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田间灌溉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等。这些技术措施在我省各地都已开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下面主要谈一谈我省近几年开展膜下滴灌的情况:

2008年以来,吉林省开展了滴灌试点工作,总实施面积达到117.2万亩,改善了农业条件,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试点实践表明,发展膜下滴灌,在田间铺设永久性的输水管道,至少能使用30年,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保证了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膜下滴灌技术适宜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使用,基本要求是在有井灌的地方,土地连片,面积以5公顷为一个灌溉单元,坡度小于10度。主要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灌溉技术,同时配合采用机械化作业种植、生物防治、化学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保湿、保肥、保温、增产的特点。为了推广好膜下滴灌这项新型农业增产技术,我们不仅要做好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的准备和投入工作,更要做好思想、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人们只有满腔热情去扶持,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抓宣传。解决群众不想干的问题;二是抓示范,解决群众不愿干的问题;三是抓服务,解决群众不会干的问题;四是抓管理,解决群众不能干的问题。 膜下滴灌技术从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我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水、高产、高效。省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视并将该技术写入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今后我省西部干旱区要大力发展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三、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要把洪水看作是集中性的水资源补给,适度增加洪水利用份额,推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提高调配洪水资源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态省建设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一方面干旱缺水,一方面洪水资源白白流失的问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尽管吉林省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科学引蓄,提高了对洪水资源的利用率,但对嫩江过境洪水的利用率也只有5%,现有的工程措施只能使部分地区受益,吉林省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受干旱缺水的威胁。要进一步增加洪水资源的利用份额,提高工程标准,改善配套设施,为此就要加固堤防、改造涵闸、疏浚河道,从根本上保证洪水资源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水利、水保、农业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做好抗旱规划,加大对抗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抗旱工作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省西部抗旱水源问题,保证我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镇赉县乡镇水利中心站 2.镇赉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篇四:沈阳农业大学中文权威期刊目录

沈阳农业大学中文权威期刊目录

篇五:农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农学类 中文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类

级别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一类 1 昆虫学报 北京 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135 2 昆虫知识 北京 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071 二类 3 中国生物防治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1.046 4 植物病理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0.998

5 农药 沈阳 沈阳化工研究院 0.731

三类 6 植物保护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0.682

7 植物保护 北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0.561

8 植保技术与推广(改名为:中国植保导刊)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0.191 农业科学――水产、渔业类

级别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一类期刊 1水生生物学报 武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1.194 2 水产学报 上海 中国水产学会 1.019

3 中国水产科学 北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0.941

4 海洋水产研究 青岛(山东)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 0.714 二类期刊 5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 上海水产大学 0.643 6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连(辽宁) 大连水产学院 0.436 7 淡水渔业 荆州(湖北) 中国水产学会等 0.415

8 水产科学 大连(辽宁) 辽宁省水产学会 0.385

9 水产科技情报 上海 上海市水产学会等 0.334

三类期刊10 水利渔业 武汉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 0.309 11 科学养鱼 无锡(江苏) 中国水产学会等 0.207 12 中国水产 北京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0.153

农业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畜牧兽医学报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0.845

2 蚕业科学 镇江(江苏) 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0.618 3 动物营养学报 呼和浩特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0.611 4 中国兽医学报 长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0.582

5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哈尔滨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0.562 6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福州 中国微生物学会 0.505

7 中国兽医科技 兰州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0.39 8 中国饲料 北京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0.382

9 畜牧与兽医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0.376

10 中国畜牧杂志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0.317

11 中国家禽 扬州(江苏) 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0.203

12 中国兽医杂志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0.201 13 中国动物检疫 青岛(山东)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0.175

14 黑龙江畜牧兽医 哈尔滨 黑龙江省畜牧局,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 0.141 15 养禽与禽病防治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0.049

农业科学――林业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1.131

2 林业科学 北京 中国林学会 1.09

3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0.891

4 浙江林学院学报 临安(浙江) 浙江林学院 0.856

5 福建林学院学报 南平(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0.851

6 世界林业研究 北京 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 0.849

7 西北林业院学报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734 8 中南林学院学报 株洲(湖南) 中南林学院 0.702

9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0.665 10 中国森林病虫 沈阳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0.565 1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0.453

12 福建林业科技 福州 福建省林学会,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0.421 13 浙江林业科技 杭州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 0.306

14 林业资源管理 北京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0.2975

15 林业科技 哈尔滨 中国林业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科学院 0.27 16 辽宁林业科技 沈阳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林学会 0.173 17 林业科技通讯(改名为:林业实用技术)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0.162 农业科学――农学、农作物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上海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1.567 2 中国水稻科学 杭州 中国水稻研究所 1.41

3 玉米科学 公主岭(吉林) 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

1.368

4 作物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作物协会 1.334 5 麦类作物学报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68 6 植物生理学通讯 上海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1.025

7 遗传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0.9617

8 棉花学报 安阳(河南) 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0.851 9 大豆科学 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0.76

10 核农学报 北京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0.734 1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武汉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0.729 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688

13 杂交水稻 长沙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0.622 14 种子 贵州 贵州省种子学会等 0.397

15 作物杂志 北京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0.382 16 中国棉花 安阳(河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0.202

17 中国种业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0.18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应用生态学报 沈阳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364 2 土壤学报 南京 中国土壤学会 1.856

3 水土保持学报 杨陵(陕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446 4 土壤 南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22

5 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 广州 广东省土壤学会等 1.386 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1.172 7 土壤通报 沈阳 中国土壤学会 0.75

8 水土保持通报 杨陵(陕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0.58 9 水土保持研究 杨陵(陕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0.51 10 土壤肥料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0.497 11 中国水土保持 郑州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0.323

农业科学――农业工程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水利学报 北京 中国水利学会 1.31

2 农业现代化研究 长沙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037

3 农业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1.007

4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镇江(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 0.794

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688

6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0.6045 7 灌溉排水(改名为:灌溉排水学报)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等 0.566 8 节水灌溉 武汉 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等 0.543

9 农业机械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0.533 10 粮食与饲料工业 武汉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 0.32 1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武汉 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等 0.319

12 农机化研究 哈尔滨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等 0.216 13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洛阳(河南)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0.151 14 农业机械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0.018

农业科学――园艺类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园艺学报 北京 中国园艺学报 0.908

2 果树学报 郑州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0.88

3 食用菌 上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0.491

4 中国蔬菜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0.383

5 长江蔬菜 武汉 武汉市蔬菜生产办公室,长江蔬菜杂志社 0.26 6 北方园艺 哈尔滨 黑龙江省园艺学会,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 0.248 7 中国果树 兴城(辽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0.248 8 中国南方果树 重庆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0.216 农业科学――综合性农业科学

序号 刊物名称 编辑部地 主办单位 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中国农业科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1.292

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1.131

3 浙江林学院学报 临安(浙江) 浙江林学院 0.856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南平(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0.851

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0.81

6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福建农业大学 0.704 7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0.687

8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0.665

9 华北农学报 石家庄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学会等 0.657 10 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江苏)扬州大学 0.633 1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0.605

12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0.59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0.58 14 江苏农业学报 南京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0.574

1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0.57

1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0.563

17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保定(河北) 河北农业大学 0.547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539 19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杭州 浙江大学 0.538 2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0.518

21 江苏农业科学 南京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0.492

2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 0.49

2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0.453

24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0.426

25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0.371

26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泰安(上东) 山东农业大学 0.349 27 西北农业学报 杨陵(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347 28 湖北农业科学 武汉 湖北省农业厅等 0.304

29 河南农业科学 郑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0.24

30 安徽农业科学 合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0.22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