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日本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1:41 小学作文
日本印象小学作文

篇一:日本印象

日本印象

小的时候知道的日本人,都是从电影、小说、广播、小人书上得来,全是坏人。日本鬼子杀人放火,无恶不做,既凶残又愚蠢。

长大了知道的日本是松下、夏普、索尼、丰田、日产这些家用电器,日本的汽车和发达的日本科技。也从媒体宣传上知道了日本人是多么的顽固不化,明明是侵略了中国,确总是不肯向我们道歉认个错,心里真的是愤愤不平。

今年“十一”长假。想想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便选择了参团去日本看看。走马观花的六天日本行,对日本得出印象是:干净、礼貌、次序、安静。

干净;从住的酒店到坐巴士,街道、商店、餐馆、路上跑的汽车,举目望去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树上叶子都像春天新绿,看着舒服。我们坐大巴,从大阪到神户时一路下着小雨,巴士到了停车场后,我专门查看了白色的大巴车身,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是白色(拍照),足以证明道路的干净,日本的干净让我震撼!

礼貌:人与人之间的礼貌无处不在,不仅对自己人有礼貌,对外国人一样有礼貌,在日本每天都有人对你点头哈腰的礼貌,还真一时不适应,到第六天刚习适应了,咱得又走了。生活在一个讲究礼仪的环境里,心态都平和了许多。

秩序:印象最深的是在去京都的高速公路上,东京到名古屋的高速公司开始年度修整,封闭了一条车道而导致塞车。三条车道,一条封闭,一条紧急通道,仅剩一条车道正常放行,而所有得车辆都是规规矩矩在放行道上慢慢行驶,没有插队、没有抢道、没有鸣笛!几个小时没有见到有车走紧急通道!这在国内的高速公路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情形!我们坐的大巴始终都与前车保持约两个车身的距离。而在国内,我们都是与前车保持紧密的距离,生怕别人插队。

在扶梯上人们都会自觉靠左边站立,留出右侧供有急事的人通行。导游告诉我们,在日本过斑马线时,不用担心汽车只管过,司机都会主动礼让行人。试过几次,果然如此,但是我过斑马线时始终不能放松警惕性,早已树立了绝对不能将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的挂念,杭州的“爱心斑马线”不就是血的教训?

安静:所见到的日本人,相互之间交谈时声音都很小。在大阪城公园、京都清水寺、东京皇宫都见到成群结队的学生也来参观,只见他们都很安静,说话的声音不大。而在电梯、餐厅、商店里,都是我们自己人说起话来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孩子们更是嬉闹呼喊的。

几次在路途吃中饭停车,抓紧时间去了旁边的小镇转转,小镇里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偶尔见到一些小汽车(在日本道路跑的汽车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奥拓级小汽车),小镇里非常安静,一座一座漂亮独门独户小楼,比我们的有钱人住的别墅一点也不差。简直就像度假村一般,安静的不像凡世,令人心境安宁祥和。

走马观花六天里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日本,它的长处与它短处都同样让人难忘。干净、礼貌、次序、安静,与良好国民素质、发达科技是它的长处。国土狭小,人口老龄化,过份依赖海外资源是它的软肋。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观察别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中国自己,知道了我们与别人差距,差在那里。

在日本六天里,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么做,但自己努力做到不大声说话,使用扶梯靠左侧站立,守次序排队,遵守时间,不给别人增加麻烦。

导游说,不给别增加麻烦是大多数日本做人的原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要求自己,我们是否也能像日本一样发达、安宁?如果真的实现,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而世界又会怎样看待我们?

第二天:6点起床,8点出发,东京皇宫外苑、二重桥,与草坪露营流浪汉合影;浅草雷门寺烧香、逛街;银座还是逛街,街拍加偷拍,中午寿司店吃寿司;秋叶原看中国人如何忽悠中国人;东京台场丰田汽车馆,坐摩天轮,台场购物中心还是逛街、晚餐。夜宿东京太阳城酒店,月饼、清酒、水果、零食,2人举杯庆中秋。

第三天:6点半起床,8点半出发。东京国会议事厅鸟瞰东京,议事厅广场看日本社区文化活动;新宿歌舞伎町瞎溜达;午餐炭烧肉,好吃量少;驱车富士山五合目,全部行程唯一一个晴天,看到蓝天白云红叶和光秃秃的富士山顶,好运气!天色已晚,忍野八目看池塘;晚餐自助,自费6000日元的刺身,我们终于让香港梁哥赚到了回扣。夜宿温泉酒店,类似过去澡堂的室内温泉让反复学习泡温泉规矩的我们没什么用武之地。

第四天:6点起床,8点出发。前往御坂农园葡萄庄园采摘葡萄,敞开了使劲吃也就顶多2串而已;静冈茶园餐厅品尝好看不好味的日本定食,茶叶博物馆;驱车前往京都,赶上东名高速第一天修整,塞车3小时,高速公路休息站搞定晚餐,可惜原订的日式火锅泡汤了,换回3000日元。夜宿京都假日酒店。

第五天:6点半起床,8点半出发。京都清水寺,看樱花的清幽好地方!平和公园游览,里面全咱们中国人;前往大阪,大阪城公园,喂鸽子,最多5只鸽子飞在胳膊上;所谓免税店,同样中国人忽悠中国人的地方,趁团友疯狂采购,溜达观街景、研究日本楼价;中午鳗鱼饭套餐,还是吃不饱;心斋桥购物,药妆店里还是我们的天下,采购实惠质优的日本护肤品;晚神户游轮夜游,自助餐加晚会,得以此行最大收获,大奖一枚,关西往返机票和三晚五星级酒店,我的幸运2009!夜宿大阪关西空港酒店。

第六天:早8点起床,又被发到一shopping mall溜达、乱逛,买手信,搞定午餐。下午4点起飞,6点多抵达广州,赶在台风“茉莉”抵日前离开日本。

感受日本

日本回来10多天了,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时间细细记录日本行程,拖得久了,好像记忆已经模糊,对日本的感觉也渐渐淡漠,但还是要抓紧记录下来,做一回顾吧。

再一次跟团旅行,不为别的,只为逃避黄金周国内汹涌的人潮滚滚,也深知在异国也一定会和诸多同胞相遇,呵呵。无奈,时间、地点、人潮等因素,造就了我们的日本本州蜻蜓点水旅程。

日本,小小岛国,论自然风光、人文地理自不可和我大中华相提并论,但短短六天,还是被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所震动,这个行程,更多的是感受而非观景。

D1:广州-东京成田

早早起身,不到7点就到了白云机场,比起集合时间早到近一个小时,一向买特价早班机票带来的惯性。

我们的登机口。

东京时间15:00左右,到达东京成田机场,非常顺利完成入关手续,第一次感受到日本海关官员亲和、礼貌的接待,和以往出入境所遇到的海关人员的冷漠、随意形成鲜明对比,不由得有所好感。

成田机场

大巴直接就把我们送到成田空港的希尔顿酒店,略作休息,便将我们发到附近的一个SHOPPING MALL,开始了日本第一站购物,此时方知道原来我们的行程中将有N顿正餐是自己搞定的,呵呵。

一向对旅行购物不甚感冒,尤其在这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哪里的商场不都是一个模样?吃饱肚子是第一要紧,南航一向令人诟病的飞机餐早让我们饥肠辘辘了,谁承想,半饱状态将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我们整个日本行程,呵呵。

几经选择,选定了这家和伊和伊京风町屋料理。

2份刺身饭,2682日元。

D2:东京皇宫外苑、二重桥—浅草、雷门寺—银座——秋叶原——台场

早早起床,吃完早餐,酒店附近小转,这成为我们后面每天行程

篇二:我的日本印象

我的日本印象

班 学校:东华大学 班级:行政管理1001

姓名:田佳勉 学号:100230110

在上初中之前,对于日本的认识仍然深刻地停留在“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的阴霾与愤恨之中,还极其无知地跟在别人后面呐喊“该死的小日本”,似乎一切粗俗鄙陋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日本人的猥琐与奸邪。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大大的错误,至少是非常对不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是从一次旅游中开始的觉醒。初二时有幸到日本游览,在为期一周的旅程中,日本给我的印象有了巨大的改观。走在脚下的不是国内那条充斥着果皮纸屑的、一不留心就会踩上痰迹的、几百米内不见一个垃圾桶的马路,而是行程结束后皮鞋依然锃光瓦亮的道路,似乎走在路上都是一股从头到脚的清新。那里的垃圾箱不是国内这种一个黄澄澄的巨型塑料箱,取而代之的是有序分类并明确标志的垃圾箱组,忽然间竟然把日本料理与眼前的垃圾箱联系起来了,因为它们都是如此的极致,这让我叹为观止。直至今日,虽然国内也有了这种分类垃圾箱,但还只是零星的散落在大都市的某一个枯寂的角落,并且遭受着人们的冷落。

以前还愚昧地喊着“支持国货、抵制日货”的口号,只知道喊,殊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日本买的原装SONY相机在6年后的今日依然宝刀未老,丝毫不逊色于市场上花里胡哨的自拍相机、触屏相机

还有那些“光鲜”的人脸识别相机。6年来它忠心耿耿、尽忠职守,除了外漆蹭落之外,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让我省了不少心。课堂上偶然抬头看了一眼天花板,原来我们每天上课必备的投影设备也是“MADE IN JAPAN”,我们“支持国货、抵制日货”的口号终于只是一句口号,只是无情地把中国人拖入自相矛盾、背信弃义的深渊里。 “师者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是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许多人把日本人这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戏谑为“一根筋”,轻蔑中有富有尊重。4年前父母将一套闲置的房子租给一位日本留学生,在他入住之前我们特别请来两位阿姨给房子做了为期一天的打扫,本以为能让客人舒服地享受在中国公寓入住的第一天,谁承想他一进门就拖鞋换装,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清洁保卫战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了楼梯上一个耀眼的白色落地花瓶,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都目瞪口呆,想是昨日阿姨们又偷懒,亦或是日本友人有洁癖? 暂不论此,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做一个宽容的中国人,不是遗忘历史,而是在分清敌我,向危害世界和平的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嗤之以鼻,对于广大民众鞠以热情尊重之躬。做一个宽容的中国人,不是刻画历史,而是将它淡化,把一切阻碍两国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的因素断然扼杀。 我国中小学的教科书也就稍作发展:在屈辱中铭记,在历史中学习。

篇三:日本印象

日本印象——“一个温柔的机械城市”

王鹏

“…Just like a huge machine, it only works when all its parts match together…”

以上是电影《超人总动员》里的一句话,用它来形容日本城市再恰当不过。日本就好比是一部被精密设计的巨大机械,所有零部件都在一个严密的系统下精确运行。

一、机械

日本的精密度从文化上讲来自于日本人的性格,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司机坚守岗位到没有时间用餐,每天都只在晚上下班后吃一顿。市区停车位很少,所以大巴接送我们只能从很远处准时赶来,匆匆接我们上车。车门踏步上一定铺一块干净的毛巾,擦脚用。关键词:白。毛巾干净到拿来擦脸也差不多可以了。同时司机上车时会帮每个乘客将行李提到车下的行李舱,下车时将行李一件件提出来整齐的码放在车门附近。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日本建筑师提出了精密设计的建筑理论。以原广司为代表的“机械”设计的100条原则,从设计精度方面、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方面、建筑文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的规定:

原则1:所有的部分。所有的部分都要规划,所有的部分都要设计。

原则10:矛盾。从矛盾出发来培育出秩序。

原则13:复杂。复杂的东西要单纯化,单纯的东西要复杂化,这一手续复杂本身才能打动人心。

原则24:开拓者。开拓者把文化理想化后进行移植。

原则32:光。光是自然的象征,特别要注意光的反射,让建筑反映出无限的光的变化。 原则48:地形及其特异点。地形对建筑和集落来说是最大的潜在力,满足地形的愿望来建造建筑和集落。特别要注意地形的几何学特异点的活用,赋予其意义。建筑是新的地形。

原则52:山。模仿山的姿态来塑造集落的姿态。山并不是可见的,可见的是山反射出的光。

原则55:岛。不可思议的是,所有集落都是岛。

原则59:云。不定形、透明、透光、不断变化、边界不明、存有密度的分步,这些都是云的教诲。再有,作为一个整体却没有相同的云。

原则66:重合。事物、空间要多层重合。

原则81:材料。材料相同的时候变换形体,形体相同的时候变化材料。

原则83:高度。能在空中行走。

原则88:地板。地板是新生的地形,因此地板是作为场存在的空间象征。

原则89:屋顶。屋顶要容纳所有的混乱,由此,屋顶才成为共同体象征的表现。

城市公共建筑往往功能复杂体量大,日本现代建筑师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形式秩序研究,他们更擅长将大量复杂的功能与空间进行组织,同时还具有优雅的体量与精密的细部。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尺寸不仅是根据内部功能需要而确定,其边长通常会考虑室外广场铺地的模数、立面墙砖的模数,还要考虑保温层和各种外墙结构做法的厚度以后确定,这样在施工后就会见到如下照片的细部:

二、温柔的机械

原广司提出的建筑集落概念在现代日本城市中也有大量的实践,京都JR站的“空中地面层”就是这样的想法,这也反映了日本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的一个基本逻辑:复杂的城市功能是无法避免的,在盘根错节的功能联系下,应该尽量用交通空间将各个复杂的部分组织起来,而且在公共交通中设置详细的导航系统,无论空中或是地下。这就好比计算机系统中的搜索引擎,尽管目录层级再多,也可以方便找到自己的目标。

日本出租车费昂贵,普通人出行基本依靠公共交通工具。而地面空间基本被城市公共交通与公共设施占据,平时在地面层是看不到什么人的,大部分人更喜欢从地铁出来,经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系统或“空中地面层”交通系统去往各个写字楼、商场。(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日本印象)如果在地面行走,则要攀过一个个过街天桥,地面人行系统的标高转换使得部分城市中心区地面一层商业价值甚至不如地下商业价值。日本地下空间算得上国际上最有魅力的地下城市,不仅有很好的采光(甚至是自然光),而且空间宽敞高大,布满了各种时尚商店与展窗。

地面商业最有代表的是银座。银座的商业是每个日本游客必去观光的地方,除了各色品牌店,商街的规划也值得学习。日本土地私有化,每块用地面积都不大,导致经常会出现2亩左右的商业用地,这些用地有点像我国的“宅基地”或Townhouse,银座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兴建起来的商业建筑群。土地分割的方式刚好促成了这个地区成为一个伟大的商业街区:

? 银座每小块土地是一个品牌店,如果你去SHISEIDO,那你一定不会放过1-10每个楼

层,人们不再只去低楼层的部分。低楼层与高楼层因为“品牌独栋集群”的方式而变得同样有价值;

? 每栋建筑8-12层高,有独立交通系统(楼梯、扶梯、电梯),虽然看起来交通面积比例

很大,有些店除了交通空间周围只剩一圈卖场,但货品因为这样的空间模式而一目了然; ? 每栋建筑面宽在20米左右,这意味着1公里长的商业街区,竖向交通数量比中国的“百

货商城”要多5-10倍,如此密集的竖向交通使高楼层变得更容易到达。

我国大部分商业项目在经营中经常遇到高楼层无人光顾的现象,摆脱经营困局不仅要在各楼层商业业种配置上下功夫,日本独特的开发模式(品牌独栋集群)、密集的竖向交通系统应该对我们有更大的启示。

日本这个温柔的机械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与经营层面,在细节中也淋漓尽致。建筑室内植物经常会配置自动浇灌系统,采用喷雾技术保证植物的水分供给。所有道路空间都设计了完整连续的无障碍通道和自行车道,夜里就算在微弱的灯光下,也有人骑车快速穿越路口人行道,骑上马路对面的人行步道。看见这个场面,我不禁想起如果在国内,过马路如果左右看都不看,也许早被右转车辆或违章创红灯的司机撞到了。就算侥幸没遇到机动车,也会被马路附近没盖的井盖、施工堆料、电线杆、道沿绊倒。在日本,就算最偏僻的城市最少人经过的道路,道沿总是在人行经过的地方规矩的“放坡”,与道路精准的保持相同标高。

三、机械城市

日本全社会的公共意识很强,餐厅中罕见有人大声喧哗,同事聚餐也都是低声耳语。僻静的街道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范:人行过街一定要找有人行道的地方,就算道路中间没有隔离带也一样;车行一定要让人行,就算行人违章穿越马路。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大多数资源依赖进口。为节约能源和材料利用,日本建立了日本循环型社会法规体系。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很强,当然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立法到自觉。

日本垃圾倾倒是需要收费的,政府通过卖垃圾袋的方式收费,每天只能倾倒指定分类的垃圾,否则只能等到下周或者远途去公共场馆附近的游客垃圾箱倾倒。这些做法跟台湾十分相像。

日本的横滨近日将垃圾分类的门类从5种上升到10种,为了帮助市民按照新规定倾倒垃圾,该市向市民们发放了一本27页的关于如何给垃圾分类的手册。该手册重点部分包含的详细说明竟然有518条之多。

详细的规定如:废弃的唇膏和口红内的物质要放到可燃烧物品里;而“当唇膏用完时”,唇膏和口红的外管,就要归入“塑料制品”或“小型金属”。在扔掉一个壶或罐子之前要用卷尺量一量:小于12英寸的,就要归为小型金属容器;大于12英寸的,就应该归为大体积垃圾。 袜子呢?如果只有一只,那就算是可燃烧物品。如果是一双,那就归为旧衣物,只要这双袜子“没有穿破,并且左右脚搭配刚好”。不要了的领带也可以扔进废旧衣物里,但只有“洗净并且晾干”之后才可以。电器不能随便扔掉,许多日本人因此将废旧电器送给外国留学生。饮料瓶的瓶盖、瓶身、贴纸要分别分类倾倒。对于不懂得如何分类的人来说,有可能在垃圾站前要花费15分钟来倒垃圾。

中国目前也在尝试建立循环型社会体系,目前的限塑令和公共场所禁烟需要国民由遵守法律变为自觉行动,在宣传和法律体系不到位的前提下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转型时间。

篇四:日本印象

日本印象—日本的环境保护

五月的日本,樱花时节已过。虽然也有未看到樱花的遗憾,然而,满目翠绿的景致,却更令人心旷神怡。 日本面积仅有37.7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黑龙江省面积还要小,却拥有称雄世界66%的森林覆盖率。日本人口1.2亿,人均寿命已达到82岁,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遥遥领先于65岁的世界人均寿命水平。探究其长寿原因,我认为除了其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日本国民人文素养极高,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日本,仰望天空,碧空如洗,湛蓝的天空令人心情舒畅,神清目明。俯身看水,清澈见底,河中鱼儿安闲畅游。即使风雨如磐之时,也只是听到风声鹤唳,雨落玉盘,但绝没有黄尘飞扬、污水横流的烦恼。信步走在日本街头,地面处处光洁如镜,脚踏无痕。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总是一尘不染。

畅游日本,从古朴雅致的天皇居住地到热闹繁华的银座大街,从香火缭绕的浅草寺到箱根迷人的芦之湖,从白雪皑皑的富士山到绿荫如画的大阪城公园,无论走到哪里,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由衷地赞美日本环境的清洁与优美,钦佩日本举国上下对环境保护倾注的努力和热情。

像其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在实现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条 “ 先污染,后治理 ” 的艰难道

路。日本是中国的近邻,相比欧美,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都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本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日本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是随着经济增长、污染加剧而逐步转变的,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发展优先。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的主题是经济恢复与发展,对环境保护并不重视。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实行高速增长战略,能源消耗量大增,污染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日本三大公害病的出现,使政府和民众逐步认识到 “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 的客观事实。第二阶段,环境与经济并重时期。上世纪70年代日本建立和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生产环境保护设备的企业,出现了从公害防止到环境保护的观念转变,从而进入环境保护时代。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优先,确立循环型社会。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环境管理发生了理念上的变革。日本企业则开始自觉守法,由 “ 被动治污 ” 转向 “ 主动治污 ” 。各大公司变得十分重视开发环境模拟和协调技术,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最初环节就把环境保护手段纳入其中。

今天的日本,环保观念再次发生质的飞跃,随着循环型社会系统的确立和企业主动型治污理念的强化,使日本继续朝着环境保护的全新领域快速发展。

漫步在日本,随处都能看到整齐排列、严格分类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是日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最为突出的细节体现,日本人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也在垃圾分类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讲求认真、严谨的日本人,其垃圾分类细之又细,令人叹为观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对于国内尚处于争议阶段、迟迟未推行的垃圾分类现状,我们不妨看看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是如何做的。日本把垃圾分为生活垃圾、资源性垃圾、特殊性(如医院等)垃圾等几大类。

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性垃圾、粗大垃圾、废弃家电等,不同垃圾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包装方式投放。通常每周投放两次可燃垃圾、一次资源性垃圾,两周投放一次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和废弃家电处理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后交费处理。

生活垃圾中的可燃垃圾处理,还必须细分。菜叶、鱼骨和废纸等属于可燃垃圾,必须装在政府推荐的高 80厘米、宽 65厘米的透明、可燃、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垃圾袋中处理。树枝也属于可燃垃圾,必须剪成长度不超过 50厘米、捆成直径不超过 30厘米的形状后处理。烹饪废油也属于可燃垃圾,不能倒进下水道,必须浸入废纸或废布,或者用凝固剂定型后处理。衣裤等也属于可燃垃圾,但被褥属于粗大垃圾,不能同时处理。

再说资源性垃圾。报纸、杂志和书籍必须分别捆装处理。饮料瓶必须把瓶、瓶盖及商标贴纸分开处理。纸盒牛奶饮用后,纸盒要拆开成纸板形,洗净晾干后才能处理。生鲜食品所用的白色泡沫塑料盒,也要洗净晾干后处理。酱油和醋等调味料所用玻璃瓶,也要冲洗干净单独装箱处理。值得关注的是,自1993年以来,日本废旧电池的回收已形成产业化。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回收垃圾的车辆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第三步是最终处理垃圾的工厂,各有分工,有处理可燃垃圾的、有处理塑料瓶的、有处理家用电器的、有处理医用垃圾的等等。

垃圾处理的细分化,不仅成为日本人家庭生活中自觉遵守的规定动作,而且成为日本社会功能中基本的运转程序。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的确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然而,这一切发展和变化,其实都来之不易。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 “ 逼 ” 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我们应当看到,无论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这方面曾经领先的中国,这样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殆尽。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

不陌生。也许我们都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铜、废铁、废布头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那时,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

我们常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名中国人,日本之行,令我内心无限忧虑,又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既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我们更应是垃圾污染的治理者。政府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通过保护生态来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五:日本印象

日本印象

九天的日本之行,象是一个还没清醒的美梦,我仍未醒来,可是却到了终点。这个梦里,我看见中日友好的未来。

——题记

5月16日,我坐在前往日本的飞机上,一路思索着:日本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真的是象老师所说的那样秩序井然,整洁干净吗?毕竟,旧日里对日本人的偏见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若一下子要我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真的很艰难。记得培训的时候,老师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日本,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日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日本,带着我们真诚的心与日本高中生交流文化。我们是使者,传递友谊的使者。可是,我有点不信任自己,曾一再轰轰烈烈地抵制日货,现在要我去亲近日本,实在有些不习惯。

晚上来到成田机场,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还是觉得很惊讶。那样安静的氛围,一尘不染的地面,挂着美丽微笑的工作人员,这样和谐的环境,留下了我对日本的第一印象。坐上大巴,亲切的日本导游小姐就给我们作介绍。日本的夜有一种神秘的静谧,霓虹耀眼,车灯闪烁,时不时传来几声乌鸦叫,那是日本吉祥的象征。就在我欣赏东京夜景的同时,大巴不知不觉地就开到了下榻的东京王子宾馆,听着名字就觉得异常气派。从窗户望出去就能见到流光溢彩的东京塔,金黄色的灯光一层一层地镶嵌在塔檐上,令我赞叹不已。一个简单而又正式的欢迎仪式后,日方还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三明治和橙汁,让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孩子,也体会到亲人的温暖。这样的温暖感觉,是我对日本的第二印象。拿到日方为我们准备的日程安排表,我再次瞪大了双眼,早听说过日本人的守时与他们的时间观念之强。却未想到每个活动的安排都是如此的精确,估算好了每一个时间,包括集合,上车,收集行李,一些琐碎的小事也被一一考虑在内了。于是,我也不由地向日本人发出了崇敬之情。这样的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是日本留给我的第三个印象。仅仅一天发生的事情,就令我对日本的感觉有了极大的改观,日本是美丽的,日本人民也是美丽的。

当然,本次的主要目的是与日本的高中生交流访问的,所以,在日本家庭的民宿也是一件重要的任务。当我们每个人见到自己民宿的同学时,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反而觉得亲切,觉得是上天冥冥中有一种安排,注定了我们与日本朋友的相见。看来我们对这次的民宿交流都下足了工夫,双方都学了简单的中日文会话,都准备了精致的小礼品。原以为,中国孩子本来就都是独生子女,与人之间交流很难,更何况两个人是来自不同的国度,就更无话可说了。但偏偏,我们有的是同样黄种人的体貌,用的是相通的汉字,扬起的是同个角度的微笑,所以我们并无障碍。我们可以展示body language,可以使用基本的英语会话。我们聊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国家。我说中国的孩子很辛苦,她回答日本的孩子压力也不小。我说我长大要做一位医生,造福人类,她告诉我她要当工程师,设计出精美的房子。我说欢迎你们也来中国,来到杭州,我带你们去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她们兴奋的很,期待的很。那一刻,我知道,中日两国友谊的桥梁,一定会从我们的手中建立起来。

日本之行,也不得不令我拿中国的某些不足之处与日本做的好的地方,去做一个小小的比较。日本人习惯乘电梯时都站在同一边,把另一边空出来,让那些有急事的人可以率先通过。而在中国仿佛从来都没有这样一个习惯。日本人早晨上班,都是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拿雨伞,走很多的路去地铁站坐对环境无污染的地铁。而在中国,一到上下班的高峰期,马路上就成了小轿车的天下。日本人对斑马线的遵守也是值得我们国人学习的,从小灌输的“红灯停,绿灯行”的思想,我们却一直未能全民做到。我们的国家要发达,就必须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总而言之,我们是青年友好使者,是当代中国青年学生代表,但我们更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去到日本访问,感受另一种文化和风土人情,学习日本学生的长处。通过我们教育界的交流,增进两国文化理解,推动国家关系发展。这个任务不仅仅对我们来说是艰巨的,对

整个社会来说也是艰巨的。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偏见就象我原来那样的根深蒂固,要改变国人的想法也需要一段长的时间。愿我们这次的交流活动,可以为中日两国的外交添砖加瓦。

我的相机记录着这次旅行,我的心也一路紧紧贴着日本朋友那颗热情的心,我们一直同行!尽管我们相聚时间不久,就要分离,但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我们不用掉泪,我们应该微笑去迎接中日友好的明天!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