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荡荡与长戚戚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47:39 作文素材
篇一: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有感
“‘传统文化在我心中’参赛作文”
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有感
墨江县民族学校
九年级2班
参赛者:张滢 指导教师:胡艳
《论语》自古以来,就是一部经典著作,它启发了无数人,教化了无数人,有使无数人受益匪浅。
——题记 我认识《论语》这一本书,是一次巧合,是一次感悟,更是一次命中注定。
尤记得,那天偶然的心血来潮,我走进了书店,让手指滑过那一本本书,漫无目的的在书海中闲逛,眼睛随意一瞄,却被你那朴实的外表所吸引,手指轻盈越到你身边,小心的将你取出,直到这时我才注意到你的名字,你就是——《论语》。
我像对待恋人一般,轻柔的将你翻开,有一行字映入眼帘。我至今仍记得那句话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记得那句话是因为它引起了我的深思。
那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忧惧不安。
自己总结了一下那句话,大体说的也就是君子无忧而小人忧。我感到很奇怪,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无忧之人吗?也许有
吧,只不过这样的人不多,否则,周敦颐又怎会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说实话,无忧真的很难做到。当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近况而操劳,而又怎能不忧?当父母,要为子女的未来而操劳,而又怎能不忧?当学生,要为学习操劳,而又怎能不忧?当成年人,要为自己的生活而操劳,而又怎能不忧?
照这样看来,除了那些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儿童外,真正能称的上君子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常常以君子自居,可真正能做到君子坦荡荡的,恐怕几乎没有,因为君子襟怀坦白,又从不自视清高,又怎会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是君子呢?
君子能够无忧,恐怕是早已看破了这红尘,看破了这世俗,放下了那些身外之物。既已放下了身外之物,又怎会因身外之物而忧愁呢?既已不会忧愁,自然能够心无旁骛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坚持真理,一心一意为社会做出贡献。之所以如此,他们的名字才会被世人铭记于心中,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
我们有忧,也许是我们太过于看重身外之物,有时把身外之物放一放,我们就会发先,那些所谓的难题,不值一提,所谓的忧愁,不复存在,所谓的压力,不过是多虑……
要知道做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看你如何看待名与利、得与失,如何把握自己的欲望尺度。只有看淡尘世的物欲、烦恼,不慕荣利,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胸襟开阔,诚信待人,就能做到“君子坦荡荡”。
篇二:《遭遇流氓》读后感
《遭遇流氓》﹙魏军﹚读后感
读完该书,再想一想自己生活中的遭遇,真是大巫见小巫! 书中钱也乐一家是见人吃人,见鬼吃鬼——通吃。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又是骗人家房子,又是撵自己女儿,又是坑自己孙子,又是占人家身子······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自己都不好意思看下去了,一方面是对任重的可怜,另一方面是对钱也乐为人处世的不耻。像这种不知廉耻,无恶不作,自私自利的小人若真是存于世间,那可比炸弹的危害都要大得多;然这种人确实是存于世间,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任重一样,深陷其中,自不详知,无法自拔。
本文作者之所以写这部小说,就是为了提醒大家这种人的存在,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防范于未然,否则真的到了自己给人家数着钞票把自己卖了的地步。另外,作者也提出了如何对付这些小人的方法:如欲除之,切不可同情恶人,世间恶人都由贪而生。要善恶有辨,切不可姑息养奸,酿成后患。我觉得说得有理,很有借鉴意义。
当初我看这部书也是为了多一些小人经历、学一些对付小人的方法,没想到这故事中的主人公如此之惨,我的心里安慰了许多,同时,自己更加注意生活中的小人了。
下面是我摘录的书中的一些语句,与大家共享。我们要做到虽无害人之心,但也要留一后手﹙人物:钱也乐、任重、劳汝茜、郝心萍等﹚:
●除了不该来的,该来的都来了
●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能得到别人想得到,而又得不到的东西
●俩人同床异梦,个人做着各自的打算,一夜无语
●人心思权,人心思钱,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后娘打孩子——暗使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东扯葫芦西扯瓢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嘴尖皮厚腹中空
●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
●公共厕所丢炸弹——激起公愤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爱之切,恨之深
●引狼入室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小偷一旦把自己的手伸到别人的裤兜里,不管他偷到没偷到,可以断定他还会第二次伸手,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样
●一升米养一个恩人,一斗米养一个仇人
●凡事要好,需问二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已经遭到别人暗算,还在为人家磨刀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恶果
●说他是人,实在是有辱人的尊严;说他是兽,他又没有虎毒不食子的本性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有之;坐山观虎斗的有之;自娱自乐的有之;煽风点火的亦有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咬人的狗不叫,狂叫的狗不咬
●月黑风高夜,杀人正此时
●但是不管怎么说,搏击的双方只要有一方违反游戏规则,而裁判又视而不见,或者干脆吹黑哨,那么恪守游戏规则的一方,肯定会处于劣势。任重想起,普希金和丹特士的决斗,就是因为丹特士违反规则,致使普希金受伤身亡
●当官不怕喝酒难,千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鲍鱼丸。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将搓衣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你怎么连谎话都说不圆,这还要我教你吗?说谎话要叫人家听了跟真的似的,即使对方不信,三年之内也别叫他找出破绽来,三年
之后即使有破绽他也早就忘了,谁还记那么长时间。像你这样怎么行,前边说后边漏,还不如不说
●气势汹汹地走到离任重三十米远的地方,来回走动几步,仿佛一条被绳拴住的狗,认真地佯装咬人的姿势,博得主人的欢心。
●不管你是引狼入室,还是被狼的谎言所占有,只要入室,断然不会空腹而归
●如欲除之,切不可同情恶人,世间恶人都由贪而生。先生善恶有辨,切不可姑息养奸,酿成后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由来一场梦,休笑作者痴。
篇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善良之心】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一颗敬仰之心缅怀先辈,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一颗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待敌人,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事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爱惜生灵,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生命,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常走好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给个微笑》 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 给悔恨者一个微笑,那是原谅; 给麻木者一个微笑,那是支持; 给失望者一个微笑,那是动力; 给迷茫者一个微笑,那是向往; 给弱小者一个微笑,那是勇气; 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 微笑是新年最美丽的表情,最动听的语言。祝您龙年吉祥,给个微笑!
十面埋伏是雄心,破釜沉舟是决心,完璧归是忠心,程门立雪是虚心,卧薪尝胆是苦心,愚公移山是信心,绳锯木断是专心,精卫填海是恒心,大展宏图需八心
面对现实,多一分从容;把握自己,多一分自信;远离奢华,多一分平和;积极进取,多一分成功;善待他人,多一分爱心;把握尺度,多一分淡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
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包容是一种大智慧,他可以把不合理,不合情东西化解,达到心理平衡和超脱;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再伟大的强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学会包容,该是解决难题最好的方法。
【哲思】1.永远脚踏实地而不虚张声势,一群人中最安静的那个往往是最有实力的;2.永远耐住寂寞而不头脑发热,因为折腾是检验人才的标准;3.永远稳步前行而不急功近利,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4.永远低调从容而不着急上火,积累很重要
篇四: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
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论语值得所有人去学
篇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句意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白话:“ 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
编辑本段现代诠释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2、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即“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这里作为君子对比的是“小人”,这里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有些缺陷的普通人。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当然,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问题,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