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不悲不喜不哀不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3:43 初中作文
不悲不喜不哀不怒初中作文

篇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孔莎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3期

摘 要: 1921年1月鲁迅以一年前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著名小说《故乡》,而祖农·哈迪尔的小说《精疲力尽的时候》发表于1948年,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白色恐怖笼罩新疆的最黑暗的年代。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闰土和巴海性格变化及命运走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病态社会环境下贫苦农民的不幸。

关键词: 闰土 巴海 转变 病态社会

一、人物性格从跃跃欲试到驯服不争

《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英俊,天真可爱。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红活圆实”。他一说起那“天下的新鲜事”来,总是脱口而出,滔滔不绝,娓娓动听。他能在大雪天巧妙地装捕鸟雀,敢在月亮地里“手捏一柄刚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教给“我”雪地捕鸟的方法,邀“我”月夜看管瓜地、刺猹,“告诉”我夏天捡贝壳、潮汛时看跳鱼儿等“我”素不知道的许多新鲜事。分别时他难过得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后来还托他的父母带给我一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衣着得体、健康活泛、机智勇敢、朝气蓬勃,把同龄的“我”当成一个好朋友,喜欢分享,思想里并没有阶级观念,与“我”兄弟相称。少年闰土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有着一个少年该有的健康体态及心态。

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形容枯槁,苍老呆滞。他脸色灰黄,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深冬时,头上还“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神情木讷,吞吞吐吐。他“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像个木偶人了”。他虽然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儿他的态度突然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接着,他又“拖也躲在背后的孩子水生”,分明地教孩子“给老爷磕头”,他还认为这是合乎天理的。不这样,就不成“规矩”。二十年后闰土的体态,衣着,精神面貌,以及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更让“我”诧异的是儿时亲切的“迅哥儿”称呼突然恭敬地变作“老爷”,并教育后代给老爷磕头……分明已被体制化了。

《精疲力尽的时候》以维吾尔现代农村为生活背景,描写农民巴海在精疲力尽的时候被黑暗社会吞噬的悲剧。巴海的人生遭遇集中地表现了20世纪40年代维吾尔族农村一部分农民哀苦无告、濒于绝境的真实情景,是对旧社会发出的一份沉痛的控诉状。

巴海性格鲜明,带有普遍性。他淳朴实在,对姑娘的追求不是靠甜言蜜语,而是靠丰硕的劳动果实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争得姑娘的爱情。他在“辛苦麻木”的生活中,承认了神的威力,向神低下了头。他把自己“切近”的愿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希望神灵的偶像帮他摆

脱痛苦,交上好运。所以,他在挑拣东西时,特别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可见,中年巴海已经麻木迟钝,思想迷信了。这是封建思想造成的。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时刻用封建迷信思想来腐蚀、毒害、麻痹人们。当时穷愁潦倒的巴海被惑人的封建迷信思想所俘虏,于是崇拜起偶像来了。封建迷信思想使他陷入了宿命论之中而听天由命,使他不问不想导致他穷苦不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使他处于“只是沉默”而不反抗也不思反抗的麻木状态中。

他恪守传统道德礼俗,孝敬父母,当他没能腰系白带,手扶丧棍哭着走在灵柩前为老人送葬时,他感到“真愧”,“真不幸”。他安分守己,对官衙的倒行逆施愤愤不平,却“宁肯饿死也不愿告状去”,他虽然穷,却很自尊,而且懦弱,“经不起粗硬话”,受了气也不愿抗争,而是咽下财主的恶毒的丧气话,长吁短叹地回来家里,把怨气发泄在老婆孩子身上。这个强壮勤快的农民,就这样在天灾人祸、贫困交加中倒了下去,真使人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叹惋。

二、病态社会下的病态人物

正如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闰土就是一个发人深省,且能引起疗救注意的典型形象。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官僚的统治,地主的盘剥,军阀的混战,使国人处于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而多子女、饥荒、苛捐杂税等内忧外患更像一座座大山般压得平民百姓喘不过气。 闰土不仅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思想上受毒害。他外貌、神情、语言、行为、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不得不引发读者思考,他使人们看到,病态社会下普通人无助的病态形象。封建思想麻醉下的闰土由精神的苦闷到身体的疾患,而身体疾患的发展导致并加重身心的双重病苦。前后性格的反差描写是作者企图用主人公之不幸来表示对其同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引起当局对劳苦大众的疗救行动。

《精疲力尽的时候》发表于1984年白色恐怖笼罩新疆的最黑暗的年代。和鲁迅一样,祖农·哈迪尔也选择以这段病态岁月为小说环境,关注着当时维吾尔族贫苦农民的生活。小说中积郁着群众的悲愤,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氛围沉闷到令人窒息进而欲奋起揭竿。作品的语言也灌注了作者喜忧参半的强烈感情,忧郁中透着欢快,浓郁、悲愤的基调中蕴括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特点。

巴海的性格转变以父亲的去世为分水岭,丧事给他生活带来了一连串的变故。在军阀无理又残酷的压迫下,他试图据理力争,得到的却是更无理更残酷的拷打。于是他学会沉默与顺从,撒委屈与怨气于自己的老婆孩子身上,最终疾病缠身而死。同样是由精神的苦闷到身体的疾患,进而到身心的双重病苦,结局以死亡告终。祖农·哈迪尔哀巴海之不幸,使读者怒巴海之不争而引发深切反思。巴海只是千万受压迫贫苦维吾尔农民中的一个典型,他们在强大又黑暗的军阀压制与戕害下选择逆来顺受,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病痛。

鲁迅笔下的闰土与祖农·哈迪尔笔下的巴海都是作者以人精神或身体的病态反映当时社会的弊病,传达作者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所不同的是闰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顺民形象,他在逆来顺受中无声无息地被同化并将这种软弱麻木与顺从不争传承给下一代。而巴海最终成了军阀病态统治下的祭品,在专制主义的压迫下,处于弱势的个体只能以病态或死亡表达他们的状态。闰土的结局是鲁迅给读者吃的一记“闷棍”,给读者无限猜想,或许闰土会一如既往地苟活下去,或许在某个际遇下会奋起反击也不可知。这种结局更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从情感角度讲容易引发强烈思考。祖农·哈迪尔则直截了当地结束了巴海的病苦状态,意在表明,压抑身心、扭曲魂灵导致身心的双重病态已经不足以用屈从表达悲愤,忍受到极致宁用死亡去表达反叛也不以弱小的力量反抗,死亡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解脱和现实命运。在祖农·哈迪尔看来不抗争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不死亡之道是齐心协力的反抗。

三、波澜不惊和汹涌澎湃的叙事方式

鲁迅的《故乡》像是在描写一个社会常态下的生活片段,平铺直叙地表达闰土的转变,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迟钝、软弱。如果说巴海在面对军阀的拷问还有挣扎的话,那么闰土连挣扎都没有,或者是鲁迅省略的挣扎的过程,于是病态表现成了闰土常态的生活,最终还是要这样生活下去,传承下去。叙事和缓又简洁,人物对话透出冷漠的悲哀,平淡无奇的语调也使读者的激动和愤怒平淡却露出自嘲。鲁迅是想以重锤击鼓般的轰鸣唤醒人们麻木愚钝的灵魂,激励人们羸弱的意志。

祖农·哈迪尔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中同样发挥了戏剧创作才能,制造出了一个明显的冲突,父亲的死亡成为主人公巴海和军阀之间矛盾引爆的导火索,也是小说的高潮。反抗、挣扎无果的巴海只能服从,他心知肚明却力不从心,精神的极端压抑和生活的无理盘剥使他把自己无处申诉的悲愤发泄在自己的妻孩身上,身心的双重病痛和生活的残酷无情终于在剑拔弩张的一瞬间将他定格在了抬尸架上。整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节奏感强,人物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及心理变化。不同于鲁迅的闷鼓,祖农·哈迪尔通过毁灭巴海良善勤劳的心灵给人们一阵长鸣的警钟,刺耳穿心、醍醐灌顶。

参考文献:

[1]李云忠,选编.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民族出版社,2005,4,第1版.

[2]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7,第1版.

[3]许凡军.发人深省的巨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篇二:不悲不喜

不悲不喜

人,会遇见许多的挫折,我们会迷茫、会难过、会丧失自信心。在最近三年里,我经历了许多精彩美妙的事情,也学会了从前未曾学到过的人生哲理。青春给了我们初见的机会,这一切不会再来,不会再走,不会再见。也许我事隔经年仍是依旧,也许我成功的改变了自己,也许我踏上了另一个阶梯,也许我会很快遇见崭新的人生轨迹。

在人生的最佳季节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拿得起,是一种功力;放得下,是一种修养。恋爱可以让人进步成长,可以学会去担负责任,可以懂的人与人之间是如何相处,可以体会生活的残酷与现实。恋爱的滋味很特别,似一杯米酒,浓烈火辣后的香醇清甜。每一次的遇见,心都微颤;每一次的重逢,心有所属;每一次的凝视,心潮澎拜。带给彼此最好的礼物,便是相遇;带给彼此最贵的奖赏,便是重逢;带给彼此最美的契机,便是凝视。人与人的邂逅,需要缘,需要分;在一起,是世间最美的珍宝,它凝聚纯洁、信任、宽容、珍惜。得到这宝物,一定是十分欣喜的;因为离不开因为买不来,因为丢不掉。但人要拿得起放得下的信念,珍惜生活,珍惜时间,珍惜拥有。

初见,心没有被你丢来的石子泛起一丝涟漪,可时间是催情的良药,在相识的短暂日子里,人也渐渐迷失在爱情的浓雾中,少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亲切。相处的日子里,充满了欢笑,一起走完大街小巷,一起漫步在夜的寂静中,一起述说各自心中的秘密。这一切都显得从容、宁静、淡然。时光飞逝,是高山流水的湍急,是风和日丽的突变。发生太快了,没有一点点的准备,如梦似幻。彼此在时间的洗

礼下,神秘的新鲜感荡然无存。渐渐地拥护了冷漠,拥抱了沉默寡欲,拥住了争执不休。谁会清晰的感知现实如嗜血饿狼般残忍,情路坎坷,也只有罗莫伤心人士才懂吧!

情爱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碰壁,却还是阻挡不住芸芸众生的向往,但最难的就是放不下。

一件事,就算再甜美,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在纠缠了,久了你会累;一件事,就算在留恋,如果你抓不住,就要缓慢放手,久了你会疲。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一辈子,尽管漫长,但过去了也就可以让其弥散了,我们在生命中会遇见很多人,会不停歇的说了欢迎到来,也会不停歇的说了你我再见。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陌生,从惺惺相惜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概,这是一个无限循环。并不是谁离开谁就无法获得幸福的机遇;而是谁离开谁就错失了缘,这段好时光。缘来,投之以欢笑;缘去,报之以平静。风轻云淡,不悲不喜,不勉强,不强求。因为要留下来的,会留下来的;要走的,最后还是要走的。

爱,来得太匆匆;情,去得太匆匆。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有些人是生命的过客,却也是记忆的常客,但终究是 客。

篇三:不悲不喜 来去从容

一日禅:不悲不喜 来去从容

2013年09月30日 09:02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分享到:

47人参与0 9条评论0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王不留)

如果不想你的人生充满悲情,那么好与不好,都不要再去回忆。既然不可避免地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就不要瞻前顾后地活。学着让你的心如明镜,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如白云苍狗,鱼跃水面,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再为消逝的事物所烦恼,活在当下,坦坦荡荡面对生活,不悲不喜,来去从容。

篇四: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长安

——读《金锁记》有感

现当代的作家,也就对张爱玲熟悉点。不是自己有多愿意看她的书,而是就像老师说得,她太热了。看了好几部她的小说,都是很悲惨的结局。而对于我来说最有感触的可能也就是《金锁记》了,而当中的角色,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长安。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用八个字形容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哀其不幸

1、不幸的出生—瘫痪的父亲,神经质的母亲,变态的社会。

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终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让她“先天不足”。说到她,不能不先提提她那“无所不能”的“疯疯癫癫”的母亲—曹七巧。一个被旧社会欺负了半辈子的女性。也正因为这样,她试图报复,报复不了伤害她的人,于是报复比她弱小的人;她也试图守住她用半辈子的委曲求全换来的财富,与一双儿女。我承认她对长安的爱,但却是变态的爱。她把儿女当成了她的财富,是只属于她的财富。因此,每个想要得到他们的人,七巧就要发挥她神经病人的威力!因此她也见不得长安好,她嫉妒长安一出生就获得的财富,所以一面说“怕什么!莫说我们姜家还吃得起,就是我今天卖了两顷地给他们姐儿俩抽烟,又有谁敢放半个屁?姑娘赶明儿聘了人家,少不得有她这一份嫁妆。她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姑爷就是舍不得,也只好干望着她罢了!”,一面又说“自己长得不好,嫁不掉,还怨我做娘的耽搁了她!成天挂搭着个脸,倒像我该她二百钱似的。我留她在家里吃一碗闲茶闲饭,可没打算留她在家里给我气受”。嫉妒长安的爱情。病着时候也就随着他们做。病好了,有精神了,就开始乱说乱做了。一边散发着谣言,一边哭劝着长安,一边请童石舫吃“鸿门宴”。

虽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可却也是害她毁她的母亲。可最后悲哀的是,她居然成了第二个“七巧”。“在母亲的影响下,她渐渐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我们成了我们最恨的那个人,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

2、不幸的人生

生来是女儿,注定了在那个社会里,她要被父母安排人生,所谓“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整日的不敢发表意见,婚姻大事做不得主。只能亲手断送她那最初的爱情。想想也真是苦,可也只能由自己来饮。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戏,戏名忘了,不过其中有个情节,倒是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说是古时候一大户人家儿媳妇要生产了,产婆出来恭喜公婆得了个“千金”的时候,他们很是害怕。执意要求下人把母女俩扔了。我当时还很奇怪,以为是他们不懂得“千金”的意思,误解儿媳生了个怪物。现在想想,怕是那对夫妇盼孙子心切,不曾想儿媳生的居然是孙女儿,以至于做出那么残忍的事吧。而那个男主角虽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亦对他的父母这种行为毫无办法,因为父母之命不可违,只得听从。

所以我只能哀叹所有的这些受旧社会欺负压迫的女性!

二、怒其不争

1、不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有钱人家的孩子,有机会上学堂,母亲也算不反对,还托人说情,送进了学堂,却不好好珍惜。怕母亲上学堂闹,那干吗不记住号码呢?争取不丢东西啊!看书的时候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同样是人,别人丢不掉,干吗就你总要丢三落四啊!

2、不争取得到朋友

你不联系朋友,说你不好意思和他们联系倒也罢了。可是上街干嘛远远的躲着同学啊,他们是老虎啊!曾经这些也是“她的朋友们”啊!同学寄来了信,也不看,原封不动给人寄回去。什么意思啊!那么要面子,干嘛最初做出那些没脑子的事啊!

3、不争取说话的权利

表哥春熹扶住长安,被母亲误解。她不辩解,害表哥被误会,挨了一顿骂,卷铺盖回家了;母亲要给她裹脚,痛的鬼哭神嚎的,却不言语,终究还是被裹上了;丢东西,母亲要去理论,心里虽千百个不愿意,哭了一晚上,表面却不敢作声。当然做媒的在她那个年代,肯定她也说不话。但后来的爱情,因母亲的嫉妒,她却硬生生的把它掐断了。似乎她唯一的寄托,只剩下鸦片了。

4、不争取爱情的权利

与童石舫的爱情,开始的很唐突,但终究双方都有心,也就进行了下去。为了这爱情,她也不是说没有努力,她努力去戒烟,去忍受戒烟期间身体上的痛苦,与外界的闲言碎语的两面夹击。可是她不曾向母亲争取过。在七巧的一阵哭声和一番话中结束了这段昙花一现的爱情。她任凭她母亲对童石舫说着那些让他能对她死心的话,不去辩解。至于七巧对童石舫的误解,她更不愿去解释,遇到的所以事情到了她母亲这儿,她就缄口不言。得到了哭,失去了也哭。如果哭有用的话,世界就不会有努力这个词了。最后更是自甘堕落,包养男人去了。其他的她跟随旧社会的脚步,不敢有所突破,但这点上,她倒是很“先进”!

长安的一生也正如她的名字,一生都“安全”,在母亲生怕被别人抢走了钱财的一生中安安全全的“躺在”母亲“怀抱”中,虽几遭被抢走的可能,可在七巧的“力挽狂澜”之下,安全的回来了!而对于我来说,我很少因为一本书去恨一个社会,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本。

长安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并不能对她有太多苛责。但对于我们这些现实中的人来说,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或许命中注定,就像父母不可选择。然而还是有很多可以靠自己去争取,人生还是应该被自己把握!

篇五:徐志摩诗歌的抒情特色(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徐志摩诗歌抒情的审美积淀

摘 要

徐志摩的诗所以动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风貌,这种抒情风貌,深受了中国古代诗歌对抒情的基本审美要求,徐志摩自幼及长皆深受古代传统文化之教育及儒家思想的中庸特点的影响,使其在诗歌表现上具有温柔敦厚的抒情风貌。他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是在私塾中进行,有打下了较为深厚的古典底下。在徐志摩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体现了传统文学中的意境,意象特点,儒家思想的中庸和含蓄,甚至道家思想的自然,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传统。以《再别康桥》为例,诗人将那种浓郁的离别化的淡雅、缥缈。从头到尾表现出对自我的压抑,对情感的克制,但在整个诗中,只是恣意渲染康河的美景,没有困难以割舍的别情而泪下。这是其创作深受民族传统文化规范的影响。

徐志摩是新月派之核心人物,曾致力于新诗之格律化,非但讲 究体裁协韵及声调之完美,对新诗那风格意境的追求亦极为严谨,不仅提高新诗的学术性,亦增强新诗的艺术魅力,将当年的新诗推向时代的高峰,深深的影响了新月派后起之秀们的诗风,是开辟新

不悲不喜不哀不怒

诗途径的文化先锋!

本文重点是从民族文化传统对徐志摩诗歌影响的角度对徐志摩

诗歌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作些分析。故将中国旧体诗与徐志摩 新诗作对比,且尚须符合“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审美风貌。 举些情景颇同之作,互作对比。

关键词: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审美积淀,民族传统文化

引 言

曾被印度诗圣泰戈尔称为“诗哲”的新月派著名诗人徐志摩,于七十九年 前的一个冬夜,在山东济南南郊泰山南峰间的一场空难中机焚身死,时年仅三 十五岁。使中国当年的新诗坛殒失了一颗光芒四射,举世瞻仰的彗星。徐志摩 的天赋才华,获得海内外儒林同道的一致赞赏,其风流潇洒、浪漫不羁的性格,赢得许多才女红颜的爱恋及痴狂,其短暂的一生,却为世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诗文精品。同时亦留下许多浮生韵事,让世人去评论。

徐志摩之诗歌为何会使人为之情醉,为之感动!其主要原因是他的诗作,带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风貌。这种的诗格,乃受周朝至两汉以来传统诗歌那审美习尚的影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南北朝诗歌、乐府暨唐宋以还之律诗与绝句那温柔敦厚之诗风所熏陶!如果以中国古代诗歌,或唐宋以还之绝句律诗及古风,与徐志摩之新诗作对比,互作探讨及研究,那将是一种有趣的文化工作。以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将之相提并论,而对诗中那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炼句摛辞,举例而对比,以说明其继承那一个诗派,脱胎于那一位诗家,模仿那一种风格,或灵感意境是来自那一首诗歌,绝非是简单之事。但亦不妨作一次创新之尝试!借古喻今,融旧以化新,当作是学海探骊,亦有一番之雅趣!

第一节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乃指虽胸中有无限的怨恨,但于诗里行间,却不带有一句愤怒之

语辞。

“哀而不伤”乃指心中虽充满悲哀之情绪,但于所赋诗却不能伤及“风雅”,(风雅乃指《诗经》中之十五国风暨大雅小雅)即谓赋诗绝不能伤及《诗经》那“温柔敦厚”之诗风。若伤及风雅,即有违礼教,有违礼教,即必有丧志之虞。此乃为诗之大忌,不能不慎!

徐志摩新诗的抒情风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徐志摩乃生于清末,少年时曾经辛亥革命,于二三十年代,又值神州板荡,内忧外患,国步唯艰之际。况在旧封建社会制度、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虽出身名门世家,学贯中西,诗才雋逸,文笔雄奇,奈因心系家国,抱负难伸的苦闷生涯中,又遭受到婚姻和经济的困扰,现实生活的折磨,虽身处殊常的困境,内心深感渺茫与悲凉,当其赋诗以流露心声,而其抒情的风貌,于浪漫不羁的诗风中,犹保持传统诗歌温柔敦厚之宗旨。虽心境极度悲哀,但其诗里行间,却无激怒之语;虽胸中颇感怨恨不平,但诗中的遣辞用句,却不因困厄的生存环境而忧伤丧志。这就是徐志摩深受古代传统诗歌的影响所然,同时也是徐志摩诗作的“哀而不怒,怨而不伤”,那独特而具“真善美”的现代诗风格。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传统

《古诗十九首》乃 中国东汉文人创作的一批五言诗。《文选》选入杂诗类,冠以《古诗十九首》标题。这些诗的作者和创作年代,历来有种种推测,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它们虽非一人所作,却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大概出自东汉末年一批中下层文人手笔。十九首诗的共同主题,是抒发宦游士人因仕途失意而普遍流露出人生寄世,如同行客的悲观厌世情绪;也有抒发写离别相思之作,多为思妇闺怨,游子乡愁以及表现及时行乐消极情绪的篇章,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的思想状态,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客观反映。十九首诗思想内容比较狭窄,情调低沉,但他们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营养,其艺术成就是中国早期的五言中少见的,标志着五言诗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

魏晋以来一直受到作家们的重视,历来的批评家对它的评价都极高,视为早期抒情的典范。

《古诗十九首》乃上承《诗经》、《楚辞》,下开建安,六朝;连接从先秦至 唐宋诗歌史的主轴,开启五言诗的法门,树立五言诗的新典范,在中国诗学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非但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人的觉醒,尚写出了人 的典型感情。典型感情则是概括一般,人所共有,且带象征意味的真情。《古诗 十九首》乃以浅白的语辞,道出深蕴的情思,且承继了诗经那温柔敦厚之旨, 故获梁朝昭明太子将之编入《文选》,成为千秋不朽之名作。论其风格特徵,正 如元人陈绎曾在《诗谱》所言:“乃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 情。”此亦其诗能感人至深之原因!

徐志摩之“盈盈复脉脉”一诗,即深受其所影响。兹将徐诗及古诗并列于 后,以作探讨。

《盈盈复脉脉》徐志摩

织女与牛郎 / 清浅一水隔 / 相对两无言 / 盈盈复脉脉。

此诗摘自1925 年8 月31 日《志摩日记 ? 爱眉小札》:“眉,今晚我只是爽然! 如此良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终宵,多凄凉的情调呀!北海月色荷香,再会 了!”接着即是该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徐志摩《盈盈复脉脉》一诗,乃脱胎于古诗之《迢迢牵牛星》。且以浓缩性而成咏,藉以对陆小曼倾吐心声,坦露衷曲!因当年与小曼的恋爱,波折重重,为了暂避烦恼,曾于1925 年夏月特往欧洲遨游,其欧游漫录即于是年5 月29 日写于意大利之翡冷翠山中。而根据志摩日记,该诗乃作于8 月31 日,相差达3 个月之久,读其日记之末句:“北海月色荷香,再会了!”这分明是将离开北海时所作。又日记中借黄仲则诗:“如此良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终宵”之句。看来在离北海之前夕,曾与小曼欢度良宵。仅隔一夜,即流露其相思之情,且竟借牛郎织女以喻之,其恋何其深,其情何其痴!志摩诗之起句:“织女与牛郎”即古诗

之首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次句:“清浅一水隔” 即古诗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其后两句:“相对两无言,盈盈复脉脉”亦即古诗后二句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志摩之诗,虽稍乏古诗那纤细感人之情景,但却深入浅出,仿得非常简洁,足见其年少时对古诗之熟读深谙,随意仿之,亦尽得其韵味!且以此诗而寄情,又何遜司马相如当年之琴心夜度,以一曲《凤求凰》终赢得卓文君之赏音,成千古之佳话!

(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传统《诗经》举例分析:

诗经《小雅 ? 采薇》里的征夫们对国家抵御外侮的正义战争还是拥护的。他们虽然受尽苦楚,,远戍边疆,却都把怨恨集中到外敌猃狁的身上:“靡室靡 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诗的末章八句,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写远戍归来的心境,风流蕴藉,感人至深,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竞相传诵 的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战士久戍归来,触景伤情,难免追忆昔日为保卫河山,从军远征时,正是风和日暖,杨柳依依之明媚春色。但而今罢征归乡,却是雨雪霏霏的寒冬时节。想当年出征时,跋涉万里,转战关山,还是个英姿焕发的青年;此日言旋,却已两鬓霜白,不知家中情况如何,高堂及妻儿尚无恙否!因路途遥远,车行迟迟,归心似箭,载渴载饥,只想侭快重返家国,与久别的妻儿重聚,一叙天伦之乐!一路虽见景物如故,但尘事已遍历沧桑。怅浮生之急景,感半世之徭役,此刻战士心中转觉悲伤!越接近家门,心越惶恐,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之情况。只恐家中妻子不知其长年征戍在外,却无时不想念家中老幼的哀愁心绪呢! 《诗经 ? 蒹葭》

那水边苍苍一片的蒹葭,(芦苇)此时白露已凝结为霜,时序已到了深秋。所说的那如花似玉的伊人,就在这水一方。我逆流而上,想要追随这位玉人,但烟波茫茫,水云缥缈,遥望伊人倩影,宛若就在那烟水之中。那蒹葭长得很茂盛,远望就像一片云雨凄迷之状,而蒹葭上的白露还未干呢!所说的伊人,就在那遥岸边水草相交之处。我逆流而上,欲觅芳踪,但水道既修阻且上升,颇为难进。我再逆流而上,宛见伊人就在那水中凸起之小渚上。那色泽鲜亮而又繁茂的蒹葭,此时白露还降未止。所说伊人,就在秋水之一边。我逆流而上,但见水道阻隔且迂回,我再逆流而往上游寻之,宛若见伊人就在那远水中的小沙洲上。《蒹葭》一诗,乃分为三段,每段八句,每句四言,仅每段之末句为五言。这种体裁很特别,在诗经中几乎是绝无而仅有者。而全诗之用句,多以叠句组成,每段之第三第五及第七句重叠,每段之首次两句均咏“蒹葭”与“白露”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至于其每段之第二第四及第六句亦是大同小异,如其第四句:“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第六句:“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其末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其首段乃押(七阳)韵。第二段乃押(四支)韵。

第三段押仄韵,其已涘沚三字,均属上声(四纸)韵。其右字,韵属去声(二十六宥)稍有出韵之嫌。

(二) 引唐诗“温柔敦厚”之作品若干首简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诗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可知是作者五十岁任溧阳尉时,去接他 年迈的母亲时有感而作。全诗用缝衣送别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以白描手 法抒写了慈母对游子的海样深情,热情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最后二句,语意 双关,以寸草和春晖的关系比喻母子恩情,新颖贴切,堪称绝妙。它历来为人 传诵,就在于它以平常语道出了人间最神圣的感情。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为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 年)3 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所作,表现了诗人那爱国忧时的一片忠心,及在战乱期间,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深情!当春风吹绿皇都,见山河依旧,草木欣荣,引起诗人触景伤情,对着盛开的春花,哀伤时局,见花上朝露盈盈,诗人百感交加,故将花亦人格化,亦知感时而溅泪。见野禽之栖树,相对无言,似知为恨别而惊心。诗人以借物喻情之写法,非但蕴藉含蓄,韵味无穷,同时亦感人愈深。

司马光于《续诗话》中说: 古人为诗, 贵于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

之???山河在,明无物矣,‘草木深’ 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 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如此分析,愈见深刻也。

第三节 徐志摩诗歌积淀了温柔敦厚的文化传统

徐志摩诗歌积淀了中国古代诗歌温柔敦厚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审美理想。

(一) 引徐志摩诗作与历代传统诗歌比较

《再别康桥》徐志摩

这首诗写得美丽极了,同时也非常出色,写尽临别依依之情怀,且毫无一点悲愁之感,全诗共分六小段,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清新脱俗的诗思,情景交融的心境,引人凝神一读,即如梦般的走进了诗的意境中,尽情地领略诗人那灵秀的才气,静静地独倚桥栏,俯视着康河的柔波,把卷临风,沉思迟迟,一种幻觉,仿佛见到诗人将离别其所眷恋的旧游之地,那徘徊不舍的神情,诗人在首段写道: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轻轻的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的前三句叠用了三个“轻轻的”更显出其那惜别的心境。诗人对康桥所产生的情感实在是太深了!像是将离别心中的爱侣,那种情真意挚的心态,那种纯洁的天性已流露无遗。感离别之在即,流连于康桥间,追忆着往日的绮梦,当天际云霞焕彩时,诗人向它挥手告别,这轻轻的动作,就足见诗人的性灵。

凭栏送目,但见那河畔的柳树,垂着金黄色的迷人柳丝,在夕阳余晖返照中,衬托得更加艳丽,那沉醉在“夕阳红”中的金柳,有如一群艳妆待嫁的新娘。这群新娘,把康河的清波当着是菱花镜,带着婀娜多姿的体态,幽闲自如地投影于波光中,在静静地端详着她们那娇艳的倩影。对着销魂的画中情境,诗人亦如痴如醉地感到当前的夕阳金柳,映影水天的情景,?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鹪谛暮械囱≈灸σ运巧?/p>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