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3:05 作文素材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作文素材

篇一:南京(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大屠杀纪念馆图片

篇二: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的感想

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的感想

摘要:本文对南京市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实地参观和相关的调查研究,针对纪念馆的历史及地理位置,相关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时,对纪念馆的规模和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实地对比,在参观和调查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给予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自己以后的规划学习带来些帮助!

前言 所谓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的实物,图片,影像等的建筑。在中国,例子就有很多,如鲁迅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等。现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筑的,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并在1995年进行了扩建。该馆坐落于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这里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的丛葬地。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老馆,但是新馆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更深刻的印象。经调查了解到,在新馆的设计投标之初,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的工作组经多方沟通并两次到现场勘察才确定下方案思路。据何镜堂教授介绍,纪念馆位于南京市近郊,扩建用地呈狭长的船形,故设计方案赋予其“弯刀”的理念,用“军刀”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深埋在土中的“折断的军刀”隐喻正义战胜邪恶,象征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强敌,将侵略者送上历史审判席。

该馆的正大门左侧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形式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三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面刻着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牌,“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组成,尤其是大型石雕母亲像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深深地印象(图一,二)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十七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木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就是万人坑遗址的所在地所发掘出的遗骨经多方鉴定被确认为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图三)

陈列厅主要是沿着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向游客一一展示南京大屠杀前后的详细内幕,最后以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也是在告诉人们历史发展的金科玉律是正义必将会战胜邪恶再强大的力量都无法阻挡失败的丧钟敲响。主要的陈列品有当年的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当时中外人士对这次历史惨案的纪实文字,至今尚在的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证物等;侵华日军司令部使用过的物品,如挂钟,保险柜,军旗;日军使用过的指挥刀,机枪,手雷,毒气弹,军装,钢盔,焚烧尸体用的汽油桶和大量刑具等;日本当年发放的“良民证”,“支那事变

图一

图三

图二 图四

纪念章”,1644细菌部队使用的手术剪刀和证章,慰安所日军的题字墙;还有李自健等创作的一批南京大屠杀书画作品等等。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冥想厅的设计,经过万人坑后我沿着类似墓道的入口,进入了以烛光之路为主题的冥想厅(图四),昏暗的灯光搭配着白色的幕布,反射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通道两边静静地流淌着水,暗黄色的灯光在水中一闪一闪显得格外的凝重,让我不禁也沉默冥思,为国家和人民所禁受的耻辱和伤痛而冥思,为所有在这次惨案中的遇难者而追悼。

下面我们可以从该馆的扩建工程获得最佳建筑奖提名的介绍来了解这一建筑:

突出遗址主题。 在空间秩序的组织中,我们认为遗址部分——原有纪念馆院落中发掘出的万人坑应该成为参观序列的高潮和重点。新建纪念馆作为整个空间序列的序曲部分,点明主题;原有纪念馆及其核心空间——死亡之庭作为整个空间序列铺垫部分,酝酿情绪;万人坑遗址及扩建的祭场,冥想厅作为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震撼心灵;而和平公园作为整个空间序列的尾声部分,发人深省。

尊重原有建筑。 作为扩建工程,我们始终注意与原有纪念馆保持协调一致。在建筑尺度上,为避免新建部分对原有纪念馆的影响,我们在确定建筑形体效果时采用了“体量消隐”的设计手法将新建的纪念馆主体部分埋在地下,向东侧逐渐升高,屋顶作为倾斜的纪念广场。既突出了新馆的设计风格,又减少了对原有纪念馆的压迫感。再次我们以原有纪念馆的体量为模数,在扩建工程的设计中安排了万人坑遗址保护建筑,冥想厅等一系列尺度相近的小型建筑体量,并在设计中用一条中轴线将这些主要的体量统一起来,形成空间尺度和秩序的统一。此外,园区西侧的馆藏交流区也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手法。新老纪念馆建筑语言和手法统一,令参观者感觉浑然一体。

营造纪念性场所。 我们认为扩建工程重要的不只是设计建筑而是要营造一系列的纪念的场所,形成突出的场所精神。在入口纪念广场部分,我们以无生命特质的级配碎石铺装广场,通过这一特殊的铺装材料来反映“生与死”的场所精神主题。新馆建筑内部空间结合形体特点,运用倾斜的墙体和缓坡的地面,组合成一种错乱,冲突的非常态空间,表达同展馆主题相适应的场所精神。在和平公园我们用巨大的长条形水池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水池终点的和平女神塑像,映衬出向往和平的场所精神。

精心处理细节。 结合施工过程中现场发现的数处骸骨遗迹,我们重新调整设计,加做了透明地面和天光,使这一遗迹原貌展现。新馆南立面长度达到180米以上,我们就重点考虑石材纹理和单元尺寸的变化组合使其达到力度感和沧桑感的要求。重新设计的万人坑遗址保护建筑内,采用了沙石地面,锈蚀钢桥与昏暗的灯光的组合充分表达了遇难现场的历史感细节的处理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同需要表达的场所精神相符。

从相关介绍中,我们也足以窥见这座建筑在形体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所达到的效果,在建筑四周广场和四周环境的协调性来看,植物的搭配和材料的使用上都近乎完美,对冥想厅和万人坑遗址的建筑设计及氛围营造上,都别出心裁,但是在参观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纪念馆的主体功能应该重在纪念,重在给后人以警醒,给人们敲响警钟而不是着眼于展览,所以作为纪念馆,更多的成分应该在于如何给参观者足够的震该撼和警醒,而纪念馆则是缺乏那种感染力,再多的展品,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直到结束,看那些展品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有好奇,没有太多的震撼和愤恨,,只有在面对几具仿真尸体和万人坑中白森森的骸骨的时候才感觉到一阵阵的热血澎湃。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和小朋友,根本没有一点严肃的态度,嬉笑声不绝于耳,当然除了那些老人。正如汤本先生在接受凤凰卫视就“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缺乏感染力”的采访中说到:“访问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似乎看到尸骨的数量还不太够,应该学习华盛顿的,犹太人所建造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这种给人巨大的视觉震撼的一种效果,因为在华盛顿的大屠杀纪念馆里首先看到的是几百,几千,几万双遇难者的鞋子,你看到这双鞋子,看到这些曾经穿上这个鞋子活生生的犹太人,被希特勒无情的屠杀,无耻的罪恶。因此南京大屠杀也应该陈列的是大量的尸骨,尤其近几年来,南京有大量的基本建设,应该可以挖掘大量的尸骨集中展览,给人一个强烈的视觉震撼。”没有感染力的纪念馆和只会高喊爱国口号的人有什么区别?

其次的缺乏互动的效果。整个纪念馆大都是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带给人一种审美疲劳,光靠几张图片,文字根本无法表达出当时的惨烈。在杭州西湖附近的展览馆内,看到有好多提供给人们参与其中,了解西湖及浙江的历史的设施。南京也应该将其考虑其中,在国情感淡薄的今天,光看是无法产生影响的。

最后,建筑外部的纪念广场略显单调,似乎也与建筑内部缺乏必要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必将大量地应用于纪念馆的设计及其展示方式。直观的文物展示和文字描述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上面所提到的一样,为了提升纪念馆给参观者以强大的感染力,也许仿真技术和情境再现手法将被大量地应用于其中,甚至也会有亲身体验的内容等等。

当然对这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印象非常深刻,也很喜欢这个建筑,也接受了一定的爱国教育,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参考文献《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 《建筑设计资料集》

《城市规划资料集》

《拉贝日记》 约翰 拉贝

篇三: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行进在前往南京屠

杀馆的路上,一路天空是那么的晴朗,环境是那么的和谐,可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今天的我而言都只会负荷我的心灵,紧绷的神经,悲伤与恐怖,愤怒与同情萦绕在我的心头。该面对总是要面对,屠杀馆伴随着我思绪的沉重而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掀开那段充满绝望与恐怖的历史页章,让我们再一次共同闵怀我们的同胞;再一次认清历史;再一次感受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殃的社会自然法则。 摊开纸,拿起笔,久久不能落下,面对洁白的稿纸,我只想哭……纵观现代文明史,几乎找不出比这更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曾经的南京,六朝古都。他美丽,他气派,他宏伟。但就是这么一个天堂,被一群禽兽变成了人间地狱。早已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但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日英三种文字刻的“遇难者300000”让我们的心沉重不已。那一幕幕骇人的画面将那不忍目睹的历史瞬间拉至我的眼前,如同飓风席卷大地,留下满目苍痍。

摧残的屠杀来自于野蛮。然而一个

现今世界经济第三,人文素养人人称道的日本,竟会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手段干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被摧残的南京惨不忍睹,他们将2000余人押至中华门后用机枪扫射,然后纵火焚烧;5000余名难民押至中山码头用机枪扫射,然后抛入江中,将57400余人用铅丝串联,机枪扫射,然后用刺刀乱挑,汉中门、汉西门、花神庙、中华门、雨花台等地都成了杀害中国人民的屠杀场。据调查,南京集体屠杀事件最少有300多起,人数达19万人,此外分散屠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至少2000余案,人数在15万人以上……看着纪念馆这些血淋淋的史料,我只想哭。大门外那位双手紧抱已死的孩子的母亲雕像,她的精神和肉体已经被无情的摧毁。无助与绝望使得母亲在死神面前已经无所“畏惧”。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受难

者姓名;罪行台上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种种工具......这一切都让人望而生畏,令人发指。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画面是多么的绝望和恐惧,可是禽兽般的日本人他们只顾自己“玩乐”,凶残的践踏那一条条宝贵的生命。目睹到这些惨状,愤怒的内心再也无法用情绪来压抑——咬牙切齿,双手握拳是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必有的行为。残酷的历史并没有就此而结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见证齿轮把我们带到了令人极度恐惧的“万人坑”,那时我心情究竟如何,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面对一幕幕惨状,我深深的叹了口气,闭上双眼,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同胞们在向我呼喊,在向我求助,可是我尽全力的拉扯还是没有把他们从恶魔的口中拉出来。我,不禁泪水浸湿了眼眶。内心的汹涌转化为我对日本人那种惨绝人寰的野心的憎恶;转化为我对日本民族教育的仇恨;转化为我对日本军人冷酷无情的同情......但是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战争的发展史,弱肉强食的规律同样存在,要想不被别人欺负,不是仇恨能解决的,也不是可怜和同情能解决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让别人不敢欺负你。??时代生生不息,人类对于和平的渴望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过去的必将成为历史,新时代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毋 忘国耻,知耻而后勇。

国耻对于每一位中华子孙都是血的教训,然而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的一份子,我们要学习的不单单是铭记国耻,更要记得,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去争取和平,去宽容那些侵略者。而不是去以牙还牙如果我这样去想了,我不就跟那些刽子手的做法一样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正是认可并肯定了他们的暴行吗。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反人类的暴行!不仅仅是他们杀了我们的人(而且是虐杀),就是他们杀他们自己的人,我也强烈谴责!还有纳粹杀犹太人,广岛长崎被投掷原子弹。

有一幅字让我印象很深,写的是“不要让硝烟追逐孩子的眼泪”。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能代表许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不想再有战争,不想再有硝烟,每一次的战争受害最多的都是无辜的人民,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曾有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增添他们的仇恨,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段历史,毕竟中国的未来是要靠他们的。一位伟人曾今说过:如果一个名族总是对另一个名族充满着仇恨,那么这个名族必定是个不自信的名族。

篇四:2011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南京之殇

——暑假旅游参观学习活动

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时间:2011年暑期

旅游目的:

我十分喜爱历史,可是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还只是停留于表层,虽然我去过西安,瞻仰过举世瞩目的“兵马俑”,见识过风云变幻的“西安事变”五间厅,流连于曾经奢华淫靡的华清池;也曾徜徉于九朝古都洛阳,“东方之都”上海; 可是对有六朝之史的国民政府南京还没有真正零距离地接触过,因此,此次暑假之行的目的地就定为了南京。

此次参观给我感触很深,深深地理解了“落后要挨打”的史实,也深深地明白了“一个国家,只有团结一气,不内讧,才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道理,特别是,让我深感血腥的“南京大屠杀” 一课,给我的震撼最大。

历史背景:

1937年“七七”泸沟桥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声明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上下掀起全民抗战的浪潮。

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经过淞沪会战三个月鏖战,日军也损失甚巨。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给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 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开始。日军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杀亲历记》)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

南三面包围南京,此时南京守军只剩西面的长江一条退路,然而唐生智做出“背

水一战”的姿态,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复廓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

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三十六师看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

从此处退出。自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10日,日军发动

全线进攻,但直到12日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12日晚7时,唐生智突然下令突

围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军瓦解,大部向下关溃退,在挹江门与

三十六师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击破城门逃至下关。由于渡船已经销毁,许多难民

与士兵仅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溺江中。其他人见渡江无望,返回城内。

许多士兵脱下军装躲入南京安全区。

屠杀情况;

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

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

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

日军所到之处,滥杀无辜,疯狂肆虐,死伤遍地,血肉狼藉,尸体纵横、堆积如

山,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

兽行。

镜头一:14日,日军大部队涌入城内,在中山码头、下关车站等处对聚集

江边的难民射击,枪杀数万人。

镜头二: 18日,日军将城郊难民及战俘5. 7万余人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

枪扫射,然后在的尸体上浇洒煤油纵火焚烧。

镜头三:日军故意往难民身上先浇汽油,后用枪扫射,枪弹一着人身,火光

随之燃起,被弹击火烧之难民,挣扎翻腾,痛苦之极,日军则鼓掌狂笑。

镜头四:日军把难民杀后割下人头,挑在枪上,漫步街头,嬉笑取乐。

镜头五:肆意强奸、轮奸中国妇女。在占领后的一个月中,南京市内就发生

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连八、九岁的幼女和70多岁的老妪都不能幸免。

镜头六:大规模的抢劫和纵火破坏。日军驾驶着汽车,直入各大公司、商店,

将各种货物劫运一空。抢劫之后,日军到处放火,致使主要街道的高大建筑物都

被烧毁。

浩劫之下,昔日街市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一座尸体遍地、断壁残垣、满目凄

凉的死城。

??

遇难人数:

1946年1月19日设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

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

字还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或投入长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的人们计算在内。

而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

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

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所得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参观描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该

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为悼

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

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

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

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

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

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

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

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

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

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

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

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

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

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时,

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

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

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

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图片

石碑上记载了遇难人数300000人,让我们悲重地缅怀那些死去的人们

以残损的人头与以雨花石作为象征的骷髅埋在一起,更给人一种悲凉凄

怆之感

母亲无助、无力、悲伤,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杀,她仰望远天,张嘴欲喊,却喊不出声,流不出泪??

劈开的山墙上,一个苦难的人伸着一只手,仿佛是在召唤光明的到来??

篇五: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遗址

1、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总统府

3、中华门

4、中山陵

5、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11、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6、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7、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8、励志社 9、雨花台陵园 10、矿路学堂遗址12、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中华民族的痛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在七十年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无数的中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亲人同胞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胜利了,然而那段用鲜血染红的历史,那段用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书写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我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一看的地方。纪念馆那庄严肃穆的建筑,一个个瘦骨嶙峋、表情痛苦的雕像,以及那一个醒目的数字300000,这是我对纪念馆的第一印象,我知道在纪念馆没内展现的是近代中国的噩梦,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30

万,他们大多都不是军人,而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在他们之中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有十月怀胎的孕妇,有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然而在丧失人性连禽兽都不如的日本侵略者眼中,他们只是自己想杀就杀的玩物,面对老人、妇女、孩子他们赶尽杀绝,面对这些人的哀求他们没有丝毫的悲悯之心,奥,我忘了,他们是禽兽,不对,应该是连禽兽都不如,

怎么能要求这样的一群杀人恶魔发善心呢?

当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无端的杀死,自己的孩子被无端的杀死,自己的妻子被侮辱而死,自己的同胞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玩弄,被杀害,家破人亡,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却又无能为力,人时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屠杀、强奸充斥着南京城,死了的人横尸街头,活着的人在悲痛和恐惧中等待着噩运的降临。我看到一座母亲和孩子的雕像,母亲和她怀中的孩子已经死了倒在街头,而孩子还含着母亲的乳头,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写这样一个场景,我心里有的只是悲痛与愤怒。

进入到纪念馆内,昏暗的灯光,黑白的照片,深色的墙壁,让我似乎走进了那个被屠杀与强奸充斥着的南京城,走进了那段黑暗的历史。看到无数的中国妇女被日寇轮奸,日寇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发指,使人胆寒。正如一位外国人在当时目睹这一切的时候,在日记中写道:“强奸,强奸,除了强奸还是强奸。” 一种屈辱感在心中涌出,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然而残剧还远非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持续了六周,机枪扫射、活埋、火烧、刀砍,各种手段,只要能想出来的杀人手段日寇都用在了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一时间尸横遍野,尸山血海。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尸体,尸体在阳光下发黑、发臭,金陵古城成为了真正的人间地狱。看到那一堆堆的尸体,

我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屈辱

与愤怒,更多的是一种仇恨。

(注:在进入纪念馆后因禁止拍照,故没有纪念馆内的照片)

走出纪念馆,看到外面耀眼的阳光,感觉就像是重见天日一般,之前的悲痛、屈辱、愤怒与仇恨归于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之中。为什么日寇在占领南京后如此的

肆无忌惮,他们也有父母、儿女,为什么会如此的灭绝人性,惨无人道。我想在

他们眼中根本没有把中国人当做人,他们把中国人当做在战争中宣泄压力和欲望的工具,他们之所以无视国际法,无视中国政府,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这一切,中国只不过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中国根本不堪一击。因为从1840年开始他们看到,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也不过如此,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更是证明了这一看法,并逐步实施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一步步走到吞并中国这一步。总之简单说来,日本早就想入侵中国,而敢于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纵观历史成王败寇,话语权总在强者的手中,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所谓的国际法与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注定要食其恶果。终于在经历了鲜血与死亡的洗礼之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开始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不在屈辱与恐惧中活着,终于我们的先辈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在经历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以3500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历史的教训是沉痛而又血腥残忍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绝不能让这一惨剧再次上演。在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鲜血与战争,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也绝不应该忘记那段用无数的生命谱写的惨痛的历史,因为唯有牢记耻辱才能奋发图强,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拼搏未来。

牢记使命,不忘初衷,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稳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吧。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