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初二登岳阳楼赏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7:55 小学作文
初二登岳阳楼赏析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赏析

九年级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赏析集锦

组稿人:赵世祎 审核人:吴鹏华 班级 姓名

课内(一)《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2.《春望》一诗的主题是伤感国事,怀念家人;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答:两种看法.第一:诗人因感时而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第二: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任选其一)表达了伤时感世的情感。

3.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二)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1.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打湿了。

2.“但使愿无违”中“愿”是指?“愿”字蕴含了诗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环境中失去自我。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三)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1.《红楼梦》中香菱品评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三联所展现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寂的心情以及慷慨悲壮的英雄本色。

(四)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的表达作用。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五)《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译文: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旗帜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远山的古树,碧波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1.点明岳阳楼位置、表现清冷闲寂心情的句子: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2。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句子: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3。对诗人流离生活概括的句子: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4。全诗的主旨句: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5.登岳阳楼(其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包含着诗人的家国之恨及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课后(一)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huā)叶衰(cui)。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主题:这首诗从“园中葵”比喻人生,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2.诗歌中提到哪些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景物:葵,朝露,阳春,万物,华叶,百川

作用: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所表达的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3.诗歌的尾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浪费,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二)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1.“东皋薄暮望,”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用典故: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只好追怀古人避世退隐的落寞心绪。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举目四望,漫山遍野,树叶枯黄,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衰败。景中寄寓了诗人彷徨苦闷孤独抑郁、只好追怀古人避世退隐的落寞心绪。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漂泊,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三)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1.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

作者选了当时最典型的事物,树叶渐落,北雁南飞,点明季节。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点出题

目中的“早寒”。活画出一副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不仅表明他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4.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异乡漂泊的境遇,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和仕途不顺,前路茫茫的愁绪。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希望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的愿望。

1.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泽”是用古代的一个大泽,是用典故。“气蒸”“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是动态描写,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2.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本义: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比喻义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向往。

3.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是用典故,巧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写得得体不失身份,又表达充分。

(五)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1.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感慨和忧思。(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六)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呜,马匹也怨别离。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3.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侧面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切情谊。

(七)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初二登岳阳楼赏析作文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

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1.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描绘了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一幅令人顿生诗情到碧霄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为理想而奋斗的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2.第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3.“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八)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恰恰跟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看着那山峰高低起伏。美好的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静的小路独自行走迷了路。霜落下,熊爬上树,林子叶落,看到鹿在溪边饮水。人家在什么地方?只听见遥远的地方一声鸡啼。

1.主题:诗人通过描绘鲁山层峦叠嶂,高低起伏,熊鹿林泉,云外鸡声等自然美景,抒发了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在写作上所运用的主要手法。

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尤其“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九)浣溪沙 【北宋】苏轼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愉快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2.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至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静静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68岁。本诗一方面写他渴望从军报国的壮志,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是终其一生的。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想起来,是“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自始至终的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篇二:登岳阳楼

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蹩脚( bié ) 乾坤( qián ) 斡旋( wò ) 大大落落( lā ) ....

B.戎马( rónɡ ) 擢升( zhuó ) 女红( ɡōnɡ ) 歃血为盟( shà ) ....

C.涕泗( sì ) 诠释( quán ) 襁褓( bǎo ) 与时俱进( yù ) ....

D.剽悍( biāo ) 鞭挞( tà ) 唱喏( rě ) 自给自足( jǐ ) ....

解析:A.“落”读luō;C.“与”读yǔ;D.“剽”读piāo。

答案:B

2.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答案:A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吴楚东南坼 .

B.亲朋无一字 .

C.老病有孤舟 ..

D.戎马关山北 ..

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将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

唏嘘不已。

B.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

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

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

解析: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B.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C.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D.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字:文字,指书信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答案:D

二、提升演练

(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5~6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 (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5.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时要抓住每句诗里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或分析其使用的修辞手法,或分析其使用的其他技巧。

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6.就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以根据诗歌中出现意象的特点来分析其手法。“云”“榻”“天”“杯”很明显是夸张的手法。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下榻”,在“天上接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望

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 761 )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③涓埃:滴水微光,指毫末之微。 ③②①

7.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

8.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城戍”“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一身遥”表达漂泊孤寂之苦;“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未有涓埃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三、语言运用

9.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本报电( 记者赵珊 ) 记者从“2013众信万人美国旅游年”活动获悉:由于2012年美国使领馆放宽了续签免面签时限,增派签证官,使赴美签证效率大大提高。新政提升了游客多次出游的意愿,赴美旅游势必成为2013年出境游的一大热点。众信旅游在新年伊始推出美国五大系列主题旅游产品,包括:由异国新年、得克萨斯州牛仔节与花车大游行组成的缤纷节日系列;春秋季“樱兰郁枫”的浪漫赏花赏枫系列;感受摩登畅快的购物炫彩都市系列;玩遍迪斯尼、海洋世界等童话世界的主题乐园系列和绝美自然的国家公园系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签证新政促赴美旅游升温。

10.下面文稿中五处画线句表述不当,请你任选三处进行修改。( 前一个横线处只写序号 ) ①在今天的学校校运会上,②我们班( 高二( 1 )班 )的运动健儿奋勇争先,③经过了大家的顽强拼搏以后,④取得成绩喜人。张国雄获男子跳高冠军并打破了学校记录;李燕获得女子400米和100米第一名。⑤他们出色的表现,为班级增了光。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些勇于拼搏的同学。

( 1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删去“学校”;②“我们班( 高二( 1 )班 )”改为“我们高二( 1 )班”;③删去“以后”;④改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⑤改为“他们表现出色”。

篇三:八年级上册诗四首重点赏析

《诗四首》重点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

1.本诗表现一天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的理解(尾联的“愿”指的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实际上表达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愿望。

3. 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使至塞上

中心: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孤独郁闷的思想感情。

1. 从修辞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在叙事写景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独、郁闷之情以及远离故土的思念。

2.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云霄;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直”和“圆”两字准确地

描写了沙漠奇异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可选择一例答题)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

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

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

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

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渡荆门送别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

连绵的群山随着船行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浩荡的江水奔腾不息,在无尽的

原野上滚滚东流。

2.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中“随”“入”字好在何处。

“随”是“随着”的意思,山随着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了,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是“流入”的意思,浩荡的江水奔腾不息,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无尽的原野。写出了江水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3.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夜晚江面上的月亮像飞下的明镜,浮云在江面上凝聚成了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出诗人豁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怜”字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怜”字是喜爱的意思 。本句赋予水以人的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往情深、依依惜别。

登岳阳楼(其一)

1.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破碎的哀伤和顾影自怜、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愁(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

2.“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的赏析。 本联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让人感慨万分。

3.谈谈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解。

诗人满头白发在漫天风霜里凭吊,面对那苍苍枯木和清清波涛,心中涌动无限悲凉。

本联语意双关,“风霜”既指秋风,又比喻严峻的政治形势;“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

诗人的憔悴悲愁,流露出家国之恨。

课外古诗词后四首赏析

◆《秋词》

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

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例如: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⑷常

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鲁山山行》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

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1、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

值日暮,森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

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意

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崔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

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戍轮台。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

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

3、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品格?

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

练习题

1、 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

3、

4、

5、

6、

9

11、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12、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

默写《诗四首》

篇四:登岳阳楼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鉴赏

作者:佚名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

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