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电影要咖啡茶还是要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8:00 体裁作文
电影要咖啡茶还是要我体裁作文

篇一:2013年12月翻译真题“你要茶还是要咖啡”

2013年12月你要茶还是要咖啡 【原文】“你要茶还是要咖啡?”是用餐人常被问到的题目,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会选茶。相传,中国的一位帝王于五千年前发现了茶,并用来治病。在明清(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期间,茶馆遍布全国,饮茶在六世纪传到日本,但直到十七、十八世纪才传到欧美。如今,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beverage)之一,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译文】

(译1)"Tea or coffee?" Diners are frequently asked this question. Western people may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may prefer tea. It is said that 5,000 years ago, an emperor in China discovered tea and used it to cure diseas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ea houses could be found all over the

country. Tea-drinking was introduced to Japan in the sixth century, but was not introduced to Europe and America until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Up to now, te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s in the world. It is the national drink of China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译2)“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 This is a question which the dining people are frequently asked. Some westerners tend to choose coffee, while the Chinese usually choose tea. There is a legend that one Chinese emperor found tea 5,000 years ago and used it to cure illnesses. During the Ming and Q ing Dynasties, tea houses were widespread throughout China. Tea-drinking was spread to Japan in the 6th century but to Europe and America until the 18th century. Nowadays, te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s in the world. Tea is the treasure of China,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culture.

篇二:《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我是路人甲》是尔冬升执导,由一群在横店“漂”的群众演员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的是一群在横店当群众演员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多数不是科班毕业,只是怀揣着对影视表演的爱好,而一头撞进横店的年轻人。

剧情简介

大学毕业的万国鹏(万国鹏 饰)为了完成演员梦想,从老家东北雪乡一路来到浙江横店,对拍戏一窍不通的他初来乍到屡屡碰壁,更引发连串笑话,但他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终于慢慢踏上正轨,成为一名“专业”的群众演员。

在这个“东方好莱坞”,万国鹏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有的和自己一样坚定不移地做着演员梦,有的被现实打磨成了老油条,有的入戏太深,有的出戏太早,梦想的模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而对于万国鹏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横店遇到了王婷(王婷 饰),他想和她一起,把这个梦努力做下去??

【篇一】

在这个情怀江河日下的电影圈里,再谈情怀恐怕早已没有什么卵用。就像尔冬升说的,1993年的《新不了情》是他的女儿,2015年的《我是路人甲》是他的儿子。一个柔软,一个坚韧,各有各的光芒。而这份光芒,其实远远不是“情怀”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就像我们重忆周星驰和他的《喜剧之王》,除了情怀之外,果然还有另一种更强大的东西推动着我们。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但那种滚烫的感觉总是令我记忆犹新。

或许,那是尹天仇喊出“我是一个演员”时的踌躇满志。又或许,那是星爷树咚张柏芝时扑通扑通的心跳。或者换句话说,在遇见《喜剧之王》后的那么多年里,你还有没有看见过夜晚的大海?世界上从来都有很多面朝大海的电影人,但至少在华语影坛,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夜晚的大海了。

在《我是路人甲》里,尔冬升将我们投掷进地处丘陵地带的横店影视城。那里八面环山,算是个小盆地。于是,我们并没有运气看到真正实体的大海,哪怕远眺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看完《路人甲》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却有一种久违的感触。影片中成群结队

的“横漂”一族,他们日以继夜奔波在横店这座巨大的造梦机器里,为每一部戏填充着路人甲的角色。即便看似一个个前途微渺,却始终都有人心火不熄。就算有先行者们累了倦了,总还会有新的血液蜂拥而来。

而那位让梁朝伟先生深有感触的名叫万国鹏的男孩,每每演起戏来浑身都会发光,确有日本演员染谷将太的风范。比如在战争戏片场,全副武装的万国鹏扛着枪穿过乱哄哄的枪林弹雨,简直与园子温《庸才》中摸爬滚打、伤痕累累的染谷将太如出一辙。

尽管万国鹏的演技还过于稚嫩,对于这样初涉影坛的所谓素人而言,还需要太多磨练。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非学院派出身的、浑然天成的表演方式,却在无形之中造化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观影体验。简单点说,那或许并不算什么演技,而更是一种本能的蓬勃的生命力。

我想,在见证《路人甲》慢慢破蛹而出的这几年里,尔冬升着实成了一位深夜看海的人。作为“一出道就当男主角”的三少爷,尔冬升过或许从未想过会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闯荡演艺圈。而在横店这片梦想遥遥无期的大海里,摆在路人甲们面前的,可能永远都是漫漫黑夜,命中得遇尔冬升这般贵人相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但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会被飘荡在他们身体里的那种豪气冲天的力量所震撼到。影片中有一场很荒诞的励志戏,当王昭饰演的路人甲偷工犯懒以致失良机时,另两位路人甲便随口搬出一大堆名人名言,用孔孟、鲁迅、苏格拉底的传世金句作为心灵鸡汤,以挽救王昭黯淡消沉的心。

按尔冬升的话说,这些金句并非他的剧本编排,而是来源于演员们的现实生活。在我看来,中国式的荒诞恰恰便是如此,这些在许多人听来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却被另一群人奉为励志真理,他们如此努力向上地活着,如此用力过猛地演戏,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超脱梦想的一种状态。就像那个叫覃培军的路人甲所言,他从黑暗的煤矿下出来,能在阳光下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笑中带泪,无疑是很多人对《我是路人甲》的第一印象。但作为一部非传统的喜剧,尔冬升借此所传递的信息量也实在是够五味杂陈的了。这也是许多影迷诟病《路人甲》节奏紊乱的缘故,什么都想说,然而什么都不说透,如隔靴搔痒。想必,尔冬升对此也有很大的遗憾,无剧本拍摄,妄求不着表演痕迹的原生态,却毕竟还得用商业俗套的故事来包装。但尔导在交流会上说的那句话始终令我敬服,他说他是用真的情感拍了一部假的电影。

是啊,我们固然知道,《路人甲》所拍的横店龙套群像,远远不如真实的风景来得残酷;但真诚拍戏的欲求注定也能换来真诚的回馈。这让我想到很多真性情的日本电影,比如园子温导演的作品就有这样慑人的魔力,它们都被拍得歇斯底里、佶屈聱牙,在非影迷观众看来恐怕只能用“疯狂”和“神经质”来形容,但这些却恰恰源自于导演本身的真性情。

由此再回想梁朝伟影评中提到的染谷将太,他便是园子温最爱用的演员之一。所以,面对染谷将太、万国鹏这样的演员,用力过猛早已不再是表演缺憾,而全然成为了一种

难能可贵的品质。

有人说,在这人人都想成为“王宝强”的后选秀时代,《路人甲》的出现很可能会误导更多的年轻人。譬如在横店,有很多“横漂”就曾直言是王宝强害了他,而很有可能在这份加害名单里,以后还会多个尔冬升。

但说实话,即便《路人甲》拍得残酷至死,也未必能挡住那些执意“横漂”的后来者。因为我们都曾见过,有梦想的人,眼睛会发光。

或许,梁朝伟影评中的那场流星雨,是对《我是路人甲》的一个最好的补充。我想,那一刻的横店夜空,该有多像《喜剧之王》里那片夜晚的大海啊。

【篇二】

看到《我是路人甲》后半,我有点想掉眼泪了。

触发点是男主小万面对爱情事业岔路口心灰意冷的时候,跟妈妈通了一个话。妈妈本来不支持小万横漂,但这通电话里,妈妈却要小万自己决定自己前途。我联想到我妈妈。我北漂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各大卫视露脸录各种节目,后来搞公司很少录了。妈妈对此的反应是:“儿子,你挣不了钱了吧?经济收入少很多吧?”妈妈的反应很朴素,但却是她对儿子最直接的担忧。

看完《我是路人甲》,我觉得自己也是那个路人甲。在妈妈的热望中,先到广州,再到北京,先南漂再北漂,一路打拼。经常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我特别能理解《我是路人甲》里面那些横店群演的愿望,它们热腾腾,真实、真诚。

说实话,整部《我是路人甲》最让我记得住的就是真诚感。主演本身就是群众演员或特约演员,每一句词儿都是他们从心底说出来的。那个得了一个角色却疯了的凯哥,那个天天睡觉觉得能取代古天乐的帅哥,那个一直认为自己能成腕的魏星,每一个人都真实得把观众带进去。我不知道谁写的本子,但觉得编剧也该是资深横漂,每个情节每个眼神每句话都那么落地,那么凿实。

对一个导演最大的表扬是,看不出这部戏是他拍的。对《我是路人甲》,我的表扬辞是看不出是尔冬升拍的。因为它带着的某种稚气,某类热血,特别不像一个来自香港的老牌导演捯饬的。我见过尔导一面,当时是《智取威虎山》首映礼,冯小刚导演介绍他给我,握了一下手,没说什么话,他就急着请小刚客串《我是路人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片名,第一感以为是类似《喜剧之王》那样的无厘头喜剧片。现在看,却发现,尔冬升导演把人文放在笑料之上,《我是路人甲》很轻松,但不是简单的喜剧,而是讲一群小人物的有笑有泪表演人生。

我自己也曾当了四五次群众演员,跟不少名演员一起在一些热闹电影中露过脸。演过不少路人甲后,我真的在某些时候会突然涌起想演戏的欲望。表演是容易上瘾的。40岁之后,我偶尔会反思这样的出名欲,看完“路人甲”我释然了,某些欲望是天性,涌出它们不是原罪,关键是如何引导和实现。

从表演推到事业推到人生,最重要的其实是心态。路人甲心态很健康,你把自己看轻,踏实努力,孜孜以求,最后可能很重;你一开始把自己看成大主角,最后反而可能一脚踩空。人在任何时候都需提醒自己其实就是人生途上的路人甲,这样,你才能在轻松中往真正主角迈进。

从商业电影的角度,这部片子当然长了点。我都能想象出尔冬升导演就此跟投资方及发行方较劲的场景。这一刻的尔导仿佛也变成了10亿票房目标边上的路人甲,很执着,很可爱。这样一部没明星主演的电影,谁都不知道它会有多少票房,但我觉得这不该是它最重要的指标。

我看了梁朝伟舒淇林青霞写的影评,坦白讲,这些文章吸引了我进电影院。看完之后,我最想表达的是:真的,《我是路人甲》电影本身比这些影评还好看。

篇三:电影带给我的感悟

电影带给我的感悟

在本学期的选修课当中,我有幸能选上影视作品欣赏这门课。其实,说实话,我看过不少的电影:有历史的,有言情的,有励志的等等,但是要谈到欣赏,那我就是一部电影都没有看过了。为什么这么说了,我平时看电影主要都是看剧情了,而电影主要是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宣传什么样的一个文化等等,我都不是太了解。所以我感觉选了这门可是我的幸运,可以弥补我的一个缺憾。在本学期的学习当中,老师带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的电影:有《罗生门》、《公民凯恩》、《活着》、《英雄》、《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这些电影都是经典,有的可能看过,但是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次认认真真的看完这几部电影,我感受颇多。 对于电影,我们每个大学生都不会说陌生。在小的时候,我们都要跑到电影院去看,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通过上网随时看到自己想看的任何一部电影。但是对于什么是电影,电影的来源,可以说,大家都不知道哦。所谓电影,是工业文明为人类提供的新的“诗意”栖局的世界。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对于电影欣赏

指人们观赏电影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电影欣赏的基础首先是视听的形象,是直接把握艺术形象,然后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电影欣赏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理性活动。观众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后,还要进一步理解它所体现的本质意义,领会整个作品所显示的客观真理,以及其中所寄托的编、导、演等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些专业的分析,名词我们可能都感觉很陌生。但是在我们平时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就是在欣赏这部电影,领略电影的内涵。

对于电影的来源,怎么去欣赏一部电影。我不是很了解也不擅长,但是这学期老师带我们看过的电影,我却有很多的收获。

对于《活着》这部电影,它主要是以主人公福贵在一生这一路走来的一个诠释。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接踵而来的死亡:主人公福贵在民国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在内战的时候母亲去世,在大跃进的时候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是去了女儿。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每次看到福贵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但每次受到的却是一个亲人逝去的痛苦。在福贵的这一生遇到了太多的大痛大悲,忍受了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但是他依然坚强的活了下去。但有人可能会说福贵像水,虽然受了这样的打击,但是能很快的融入他的生活当中去。但是我不这么认为:生在那个时代,遇到这些是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

能够坚强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看过这部电影,但我再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対“活着”加深了认识。虽然人的一生就短短的几十年光景,就像小沈阳说的:“人这一生,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但是要是说到“活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崎岖而且漫长的道路。在2011年感动中国10大人物中,有一个人叫孙炎明。评委给他写的颁奖词就是:“活着;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孙炎明,东阳市看守所民警,从警29年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2004年5月被确诊脑癌后,以顽强的毅力、超越生命的执著,坚持与病魔抗争,把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了公安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他曾经说过:“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与电影当中的福贵比起来,他没有经历亲人的生死离别,但是在自己患有癌症的时候,还要坚持上班,希望自己能多拯救一个误入迷途的;对于病魔,他并不感到畏惧,反而同他斗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些人,这些事。他们同病魔斗阵活着;他们为了科学的发展奉献一生;他们有些为了拯救他人而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这样的活着,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社会更和谐,人们更幸福。作为一个大学青年,我们未来生活的时

间还很长。虽然我们不能像这些为人这样,为了社会甘愿牺牲自己,但是我们也应该珍视我们的生命,有意义的活下去。最近新闻上从报道,在安徽的某个大学,为了在自习室占不到个座位,竟然拿着斧头砍死了另外一个学生。我就在想,他们这样能叫活着吗?不仅轻视自己的生命,还拿别人的的生命来开玩笑。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是为什么了?我想他们真应该好好的理解活着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为了一时的愤怒,竟不惜做出这样的傻事。虽然我们谈不上活着以后能为国家社会带来多大的贡献,我们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这是个父母、亲人最大的幸福。

在分析电影《活着》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老师带我们看的《罗生门》,虽然这部电影拍的时间有点长,而且是黑白的,但是这部电影的确是意义鲜明。这部电影主要讲到人性的丑恶,所有说的听的都是谎言。看到这部电影,回想我们的社会确实有这种现象。现在人与人之间感觉越来陌生,人们都生活在欺骗与被欺骗当中。这种现在我们经常遇到:不管做到什么事,首先就想到找找人,走走后门。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一个真诚的心,我们要坚信一句话:你对别人真诚,总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会经常遇到那些与人性相关的问题,我们可能会看到社会的黑暗的部分。但是我们不应对生活失去信心,要勇敢生活下去。

篇四:电影批评,电影,电影学

十一 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程

(郑洞天)

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电影学院的一个“旗帜”。所有今天成为大师的毕业生,都上过这门课程。也是每个电影学院一年级学生进到学校必上的一门课。

学习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看电影,这当中有一个怎么看的问题要解决。另外,学院各专业的大部分一年级学生,接受具体的电影课程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基础课比较多,还没有更多地涉及到电影艺术的一些规律以及拍摄方面的东西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影片分析这门课程就是一个辅助或是作为一个补充。这门课上完了,紧接着就是《电影艺术概论》,要规范地讲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声音)、美术(造型)、制片(管理)。这是作为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的一个系列的课程,很实际,也十分有意义。

《影片分析》课的上法,是由各系的老师分别讲一两个单元,讲解、分析一部电影,依次的顺序是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等等。我今天这一课,是作为《影片分析》课的一个开场白,主要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怎么看电影。当然,在课程中,我们也会看一些东西在电影学院所有的课程当中,先先后后都会有看电影的内容,上课时间、业余时间或者是同学自己拉片、观摩影片。根据学院近几年的统计,我们本科的学生在学校这四年期间,用功一点的人可以看到一千部电影作品(包括录像、DVD)。然而,不完全都是在课堂上,你们有很多其它业余的时间看你 自己想看的东西。现在至少保证一个星期学生可以看到四个胶片的电影(星期一两个国产片、星期二、三看两个进口影片),进口影片的篇目,因为我们国家进口渠道的问题,或者说片源不足,所以,我们不一定能够看到非常新的电影。但是,学校尽量挑选比较有价值的。那么,一个学期按十八周课来算,一年之中我们光在学校规定的看片子的时间就一百多天,这样四年就是六百多天。剩下的大量时间是在老师上课时或者是到了高年级,有些专门的拉片课,自己去看一些电影。当然,学院还有其它一些观摩,学校有时候还会组织一些在星期 一、二、三期间以外的电影放映。比如有一些校友、或者有一些导演,他们愿意拿自己的一些片子到学校里来交流,这样累计起来我们就可以看一千多部电影。

因此,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看电影?我们怎么学会看电影?你们从进电影学院第一天起,就要开始换一个身份来认识电影。不光是说你们已经成为了学电影的,主要是你们要从一个非专业的观众变成一个专业观众。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过程当中,这个鸿沟或者说这道墙怎么给拆掉,怎么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跨过这样一个阶梯,这是我想大家都很关心的事情。不管你进学院以前看过多少影片,你会在学院里慢慢发现,真正看懂一部电影以后,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很多你原来不知道东西。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专业那体会就更具体了。这个课就是要从电影的各个行当给你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不光说你搞摄影的,你就只看构图、看画面、看影调就可以了,不是的,你还是要综合地看一看,而且,要深入地弄明白电影当中的每个部分,就要从电影的局部入手,才能对电影的整体有很深的了解,才有可能更深的去认识自己这个专业。

这么多年来,学院历届的同学毕业出去都有一个感受,觉得在电影学院里面很多课,可能将来会淡忘,但是,在电影学院看了一些电影,特别是看完电影以后,同学们之间的议论、课堂上老师同学们一起的讨论,以至于记笔记,以至于搞一些研讨活动,这些东西对自己会有比较大的收获,是很难忘掉的。虽然它有很多东西不像课堂里规定要背下来,要记下来,甚至于是没有具体的要求。老师一定要你看完电影,但是,用功和不用功,对看一部电影收获大小有直接的关系。看到一个好电影的话可以鼓掌,这个不算不文明,这是一个习惯,全世界都这样。看见一个不好的电影可以起哄,这个大概只有电影学院,别的地方不行。然而,学院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老师认为不该起哄,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过去反正很热闹,哄得有些老校友不敢把自己的电影拿到学院来。我是属于赞成起哄的一类。因为,如果他在

学校里起了四年哄,凡是他喝倒彩的那些部分,将来他就不会拍,他就不会去犯这些浅薄的错误。不知道结果会不会是这样,四年以后用你们自己的实践去印证吧。

《梦》(梵高的片段)这部电影,我想可能大部分同学没有看过,但是,关于这部电影我们可能会知道一些事情。就比如说关于梵高,你们进电影学院以前,有谁知道梵高请举手。好像没举手的没几个人,我就不问那个不知道的了。那么,有没有人想过梵高可以变成活的?可以被拍成电影里面真实的自然,(女学生:“想过,但没想到拍成电影。”)对,养成这个习惯,以后有意见就可以发表,可以争论。我简单说一下这部影片的情况,这部影片是1987年拍摄的,谁知道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知道的请举手,100%都知道。他拍这部影片时已经八十岁了,这部影片的名字叫《梦》,这部影片里有八个短片,他一共做了八个梦。等于是他这一生想的、遇到的事情、想见到的人在这些梦里都见了。当然,影片每一个梦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看到这个梦有点特殊,因为,这是这个影片中八个梦里惟一关于艺术的梦。他在梦里和自己仰慕的大师梵高见面,但那个年轻人是不是他无所谓,因为这八个故事里都有他,都有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年龄段都不一样,一会儿是梵高活着的时候,是十九世纪末了,然后他也见过日本侵略战争时候的日本兵,另外他也见过富士山的爆发、日本大地震。这个是超越时空的一个形象,不一定代表黑泽明,但是他每一个梦说了一个他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人生的某种看法。那么在这个梦里他讲了一个关于意识的看法,为什么先要开宗明义给你们看这部电影,我认为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是电影,或什么是意识”这么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你们刚才注意到梵高在告诉他什么是绘画一样。大自然是这样,你心里想它是这样,它就是这样,然后你画出来,就跟它一体。

可以说一百年来所有的电影人都在做这样一个事情,就是自己拍出来的东西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有的是从表象上,比如说非常纪实的影片,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感觉像个纪录片一样,都是真正的农村的小孩在那里,这是一种形态。但是,电影还有很多很多种形态,同样可以创造真实,创造的是一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就像梵高的画,他看出来的树也好、麦田也好、乌鸦也好都是变形的,但是经过这个电影手法一弄,它就告诉你它是有可能存在的,它存在于艺术家的心里,你的感受当中。那么,把你从生活里得来的感受用你独特的方式再去拍给别人看,这就是电影。按照这么一个大的道理去理解所有的电影,那么就不会少见多怪了。就是因为,我刚才讲作为学生四年,你要看近一千部电影,甚至于更多。那么,这一辈子你可能要看几千部电影,甚至于上万部电影。当然仍不可能看全。

电影诞生到今天一百多年,大概拍了三十多万部故事片。在尽可能多的看电影以后,你会发现,电影怎么拍都可以,关键是看电影中有没有表达艺术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世界的感受。那么,用梵高的这句话来告诉这么一个道理,甚至把割耳朵的细节也用在里头,我怎么也画不好我的耳朵,我就不要它了,我就假设我是一个没有耳朵的人。这当然是一个假设,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夸张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影片这样的艺术色彩里,它是非常可信的,那么要看懂这部电影,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就不仅仅是这样。比如我刚才问你们谁知道梵高,这样的问题我还可以问一百个,有关这部电影的问题,比如这些画叫什么?我不知道在座的哪些是美术系的学生?有没有能叫出来画名的,那么它的环境是哪里?这部影片呢,当然是在法国拍的。在法国和摄影棚两块地方,这个麦田肯定是真的东西,那个肯定是在法国,当然它还要改造,剩下的部分呢?它在摄影棚里画,把一张小的梵高画,画成一间大屋子的布景,而屋子的布景还要分层。这个人物还能从这里走到那棵树后头,但是画本身是二维,是平面的,它并没有企图把梵高立体化,如果完全三维了以后呢?可能就失去了梵高本来的特色,特别是他的那些色彩,他的那些笔触,这些东西是不能变的。但是影片现在告诉你,只要想了,都可以做到。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电影可以做成,我们手里所使用的工具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再现,或者说创造一个荧屏上的世界,它的能力有多大?比如说在今天的好莱坞电影里,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很多的效果。一个画面一项奇观,可以说我们搞电影的人也未必知道它是怎样拍的,但是他可以告诉你,你可以实现的了,虽然肯定不是真的,肯定是造出来的。那么从导演到表演、摄影、美术、录音等所有的这些东西,工具提供了什么?电影技术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才可能提供我们去再现现实世界或者创造一个世界,这样的一种能力具备了多少?这个问题就更大了。这个问题就可能整个四年贯穿在你的学习当中,而且你们现在赶上一个特别好的时候,就是电影技术每天都在变。就像新的软件一样,每天都在出现新的电影工艺,你们可能一年级要学《电影技术》课,是技术基础。有这些东西打了底以后,你在四年当中要随时关注电影技术的情景,可能到四年以后电影的很多拍法到那时已经不用了。当然回过头来继续说梵高,你只是知道他是一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画家,而且是非常怪的一个人,中年以后才展露才华,光知道这些对看电影有好处,但是对理解这部电影还不够,那你就要进一步知道梵高他什么时候割的耳朵?他画每张画各大概在什么时期?而这个时期他的艺术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这一块就是电影中他的文化背景,他的社会历史文化。所有的电影都在表现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方、特定的人,即使不是真实的一个人,是编出来的一个人,是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甚至今天塑造一个太空人、外星人他也是有背景的。今天美国电影里的外星人只能建立在今天人对外星人想象的基础之上,到不了更高境界。将来有一天当科学更进步了,又发现外星人还有一些别的东西,那时候电影才能追上去。外星人如此,那么活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人或者我们身边的人,被艺术家拍成电影以后,他必然带着他原来所处的时代、历史地域、层次、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这些东西的认识,与你理解这部电影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每部电影大家看过以后的印象或者认识,理解的深浅实际上有时候不在这部电影本身,而是在于你对电影所描绘的这些东西,所涉及的这些实物的认识程度。

再说日本导演黑泽明。黑泽明去世时87岁。那么他一生拍过些什么样的电影,他曾经为电影做过什么样的贡献?别的我不多讲就讲在拍这部《梦》前的两年。美国奥斯卡奖给他一个终身成就奖,奥斯卡奖的终身成就奖经常奖给一些真正世界级的大艺术家。我记得看过他领奖时的一段录像,他到台上去领奖,为他颁奖的是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这两位今天电影界的佼佼者,黑泽明说我今年八十岁了,但是我至今还不知电影是什么?这句话曾经感动了很多人,我们当时回来在课堂上跟同学讲,我们不要狂妄,黑泽明拍到现在,还说不知电影是什么。当然他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他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恰恰就在他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当中体现出来。他八十岁以后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大跨度的探(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电影要咖啡茶还是要我)索,真是和以前拍的电影非常不一样,而且都要走极端,以至于被别人说失败。但是他不在乎,他仍然在探索电影是什么。那么八个梦就是其中的一部。如果说电影有多伟大不一定,但是他有这种探索精神。他把当代电影的这种性质、这种感觉,人在当代社会里的对世界、对历史特别是对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的各种思考在电影中去表现,他寻找到了自己非常特别的兴趣。

梵高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至少我没听说过、没有看过有谁把梵高的画往活动里拍。“拍成活动的”这种想法,也许你现在看完了以后,认为我也可以,我明天让齐白石也活了,我让谁也活了。问题就在谁是第一个想出来的,他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敢做这样的探索,这要敢冒非常大的风险,人家说你是亵渎意识、亵渎梵高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这部影片拍完,法国人反而没说这话,别的人当然就不用再说了。至于影片到底有多高的价值,这个由后人去评述。但对于黑泽明来讲他完成了一件事情,他进一步的告诉人们电影还有无穷无尽的拍摄方法还没有被我们开掘,还没有被我们认识。那么怎样来认识这部影片,虽然我们现在只看的是一个片段,就可以想象一个艺术家一生是怎么走过来的。以前也有一些其他艺术家,比如说刚刚逝世的英国导演到美国发展的库布里克,当然你们也熟悉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别名叫《大开眼界》,原名叫《紧闭双眼》,那么他一生拍过将近二十部电影,在我看来这是最差的一部。但为什么他在重病当中,在自己的晚年还要这么去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

问题。他这个导演,一生所拍的电影都非常有特点,他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最奇怪的一个导演,他每一部电影和上一部拍的完全像两个人一样。他是一个从来不重复自己,每一次都要探索一个全新拍法的这么一个导演,所以他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比方说可能大家比较熟的《全金属外壳》,但同样他也拍过《2001漫游太空》这样一些非常现代的东西。他还拍过非常古典的影片,《巴里林登》是根据萨克雷的小说改编的,整个电影拍的就像一幅油画一样,你看这部电影就像进了一个博物馆。他也拍过完全好莱坞商业片的《闪灵》。这就是说他是一个永远不停地征服自己或者说改变自己的一个导演,直到他的晚年还要去探索拍摄这么一个肯定会引起巨大争议的作品。

这样来一点一点看一个导演的一部作品,你会联系到看过他的其它作品,看过他的成名作、看过他的处女作,然后你就进一步来理解黑泽明是怎么回事,他什么时候拍的《梦》,而这个梦在他一生的创作系列里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所以,我说要看懂一部电影是在看过十部电影的基础上,十不是一个准数,也等于十也等于一千,你越看得多你对本质的认识就越深刻,就越准确。这是一个非常常规的一句话,但是实际上将来你们都会有这个机遇,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导演的作品中你看到他电影拍得非常有味道、非常讲规律、非常有道理,那么这个导演他非常有修养,至少他看电影的修养会是非常高的。

电影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1959年法国有个“新浪潮”电影运动,有兴趣的现在可以找书看,没兴趣的你等着讲世界电影史的时候会给你们讲,“新浪潮”里的第一把交椅就是领头的人物叫戈达尔,一个非常怪的导演,现在还活着呢,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他跟电影没有关系,他决定要拍电影做导演的时候,便钻进了法国资料馆,看了整整三年,他看了三干部电影,看完了以后他对别人说,我要拍一部和这三干部都不一样的电影,这句话我们都可以说,我要拍一部别人从来没拍过的电影,但是你如果没有像他那样看过三干部电影,你说这句话根本就是吹牛。他说完这句话后就拍了一部电影叫《精疲力竭》,香港叫《断了气》,这部影片确实创造出了在那个时代来说从来没有见过的拍摄手法。具体的讲就是“跳接”,就是他把传统的所有按规律的剪接点,全部去掉。我们说到有一个人走进门,上一个镜头在门外,下一个镜头在门里他走进来,这是我们最常规的。他不这样,上一个镜头在门外,下一个镜头已经坐在那儿了。这个手法在今天不很稀奇,觉得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既然要进来他早晚会坐在那儿,但对那个时代的观众来讲这就是破天荒的一个手法。然而我说的是最简单的,实际远远要比这个复杂得多。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为什么是只有看过三干部电影的人才敢说这样狂妄的话。这部电影是现在电影史上的经典,任何时候学电影史都会谈到,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当你问一个人他看过什么电影?你问他知道多少个艺术家的名字?特别是导演的名字?如果他知之甚少,他不可能拍出一部特别棒的作品,就是那种大家一看感到非常意外,说怎么会这样的作品。这个当然是指最有创造性的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实际上对每一个电影从业人员不管你搞哪个行当,你都要有大量的积累,你要有这样的修养,你要力争自己有这样的修养。这么多年来,电影学院毕业生和制片厂或者电视台那些没有进过电影学院的同龄人相比,大家拍东西的区别,别的所有的区别都可以排除,都有偶然性,唯独有一个不偶然,就是电影学院的同学看的多,他看的东西多,于是他所采用的手法哪怕是在一个专题片、一个栏目中,他的那种构思、那种镜头,相对来讲比较熟练比较耐人寻味或者说有嚼头。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一个机会,在学校要尽可能的去看更多的影片。现在高年级的同学宿舍里都有VCD机或者是有录像机了,你们可以慢慢的去看、去琢磨,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讨论一部片子,结果老师没看过,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个情况当然对老师来讲很遗憾,但我觉得也是好现象,逼着老师也要去看,也要去更新知识结构。现在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特别愿意学习东西,我每一次到国外和外国的电影工作者交流,我都得到一个体会,就是我们对他们的电影的熟悉,一百倍于他们

对我们电影的了解和认识。也许是中国电影一直太落后,或者说中国人生性比较谦虚,所以特别愿意学外国的东西,把一百年来世界各国的电影,谁怎么发展,谁有哪些作品,哪个导演怎么回事记得很熟。

我在1987年到美国奥斯卡学院(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学会),二层楼有一个大放映厅,放映厅的门口有大概是从第一届到《走出非洲》那一届,每一届大奖的海报,特别大,然后我就数,当时陪我们去的是院长,也就是《音乐之声》的导演叫罗伯特·怀斯,老头站在我旁边说你喜欢什么,我说我在数我看过多少,那时大概是五十几届,他问我看过多少,我说我大概看过:三十五个,他说你比我看的还多。我不是说我,而是说我们中国人,就是说我们确实是非常善于学习,或者说我们今天的电影积累、电影修养是建立在向全世界这一百年来所有的电影的一种借鉴、一种研究。我觉得中国电影今后它不光要面向中国观众,它也要面向世界的观众。或者说它在整个世界电影大市场当中,它要能够自己站立,这个传统是不能丢掉的。你必知道人家在拍什么、人家曾经拍过什么。再说对中国自已的电影也同样有这个态度。每一年这一课都是我来上,我就跟同学们讲一开始星期一你们可能还都看影片,看着看着大概一学期都不到,星期一没人了,晚上的国产片放映厅的一半都坐不满,然后星期二满得不得了,我说这不好,国产片再不好你也得硬着头皮看,这是你干的事,说狠点将来这是你的竞争对手,你一定要知道你学的时候他们已经拍成什么样了,那么四年级的时候几乎就是说他今年拍了你明年就要拍了,那么你会不会像我刚才说的一看国产片就起哄,起哄当时一开心就完了可不行,起完哄你得记到脑子里,就是我不能犯这错误,我不能再这么傻拍,这个就是星期一看国产片的作用。当然星期一也能看点好电影,就是国产片里也未必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就是要在看过十部或一百部电影的基础上去看懂一部电影。

看懂一部电影不光要知道它说什么,而且要知道它怎么说,等于是用两个脑子在看,一个看技巧,一个看故事,专业人同样也看故事,同样也可以感动。历史是由一些作品和一些人组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看电影你要认识这一点,就是看电影更深一个层次的东西。比方说最早的电影,我们看早期的黑白片一直到卓别林前期的电影的时候,那些片子是黑白的、是无声的,我们大家听到的音乐都是后来配进去的,还有就是人都是快动作的,为什么是这样子的?以前的摄像机用的胶片是16格的,而现在是24格,以前一秒钟只能拍16个画面,那么现在一秒钟放了24个画面,现在一秒钟里放了原来的一秒半,所以现在看到的人物动作就快了对不对。人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秒半的,简单说就是这样。为什么以前用的是16格的?这就要研究,电影怎么发明的怎么来的?为什么是手摇的?因为当时的快门关合度只能是频闪1/16,那么现在的摄影师,让你学你也学不了,那太高级,现在的摄影师一扭128格,就所谓高速摄影,快、慢动作他可以用一种稳速马达,这是个技术,这是摄影机的演变。但还远远不光是这个问题,如果说当年16格是被动的,是由一种机械的被动,而后来24格还原的画面就很稳定了,从24格升到后来出现的48格、72格、128格这个演化那就不光是机器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就觉得用24格来拍不能表达某些感受,某些情趣。在今天所有的电影里,从谈恋爱所谓男追女跑这个高速拍摄,一直到打枪,比如我们看吴宇森的枪战片,那个子弹“嗒”的射出去,那都是最快的动作和最慢的动作,都可以用高速来表现它,不用常规的速度,这就是艺术问题。当人们发现镜头的速率,就是每秒钟多少格画面,造成的这个动作是还原还是夸张还是变形,本身就能成为一种艺术语言,来表现整个社会,于是自然而然从一种机械的手段变成一种表现手段,变成艺术工具。所以在今天的电影里大量可以看到速率的变化,然而主体还是24格,那么从这儿再往开里说,比方说那个时候的电影镜头,经常是不动的、固定的就一个镜头,摄影机也移动不了,后来摄影机会动,摇镜头升降镜头,现在有直升机镜头,遥控镜头,就是可以将摄影机装在一个大的、像现在消防队用的很长的一个伸长距离的手臂上,然后摄影师在里面操作,这也是技术问题。但是这个技术进步为什么会产生呢?就是人们觉得摄影机代表人的眼睛,代表人在现实当中观察

篇五:看原版电影学英语四步就够

外教一对一

看原版电影学英语四步就够

把思维、文化和语言"泡"来吃

学了几十年的英语却不会说,说出来也是老外听不懂的句子,为什么?因为你把语言当成了科学知识来学。看外文原版电影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

电影的选择

哪些电影比较适合用来学习外语呢?邱先生指出,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

说到看原版外文电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涌进电影院去看目前被炒得最火热的大片,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邱先生说,现在的大片往往制作时注重追求视觉等感官刺激,而忽视语言的锤炼。看这样的影片,看的是热闹。

看电影学外语四步曲

第一步:硬着头皮看电影。在看一部新电影之前,千万不要看剧本,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上,至少能对情节有所了解。

第二步:边看电影边研读剧本。不要以为考完了托福、GRE等就可以应付一切阅读。实际上,电影中的有些对话看起来很费劲,里面充斥着习惯用法和美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要多看多听,才能适应它。

第三步:反复精听。争取听懂每一个单词,可以采取听写的方法。

第四步:背诵。一开始可以用中文思考美国人的逻辑思维,边思考边背诵,大约坚持10天左右。之后可以大体上用英文思考,把美国人的逻辑慢慢变为自己的。背诵时重视模仿。

邱邱老师经验谈

很偶然,在一次考试后我看了一盘原版的《黑衣人》VCD,里面有大量的非常诙谐的英文对白,这让我在笑得前仰后合之余突然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由于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美国本土俚语,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一本俚语词典。也是巧合,那段时间我接着看了好几部欧美的喜剧片,台词中那种对英语的熟练驾驭,不断涌现的轻松幽默的谈吐以及演员精湛的演出,让我对英语的兴趣大幅度提升。从这以后我保留了看原版电影的习惯;所以我的绝招就是:看电影学英语。

无庸赘言,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听力。电影听力不像听磁带那样干巴巴的,你可以通过事件发展的逻辑推理,感悟到台词的意思,或者可以多看几遍电影,熟知内容后对台词自然就有感觉了。

在词汇学习上,你可以将词汇的用法做详尽的分析,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对词汇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就词论词"上。例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在表达自己极爱吃巧克力时说,自己可以吃下"一百五十万块巧克力":I could eat a bout a million and a half of these. "million"一词在本句中是大量的意思,而并非说阿甘有过人之处。通过对"million"用法的分析,我对美国人在日常用语中用夸张的语气表示数量多的用法,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另外,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而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特点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再

外教一对一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活"起来。 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

当然,学外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你自己下工夫努力学习。我所强调的不过就是在学习里加上一些快乐和兴趣,毕竟让学习很快乐是一件幸福的事。

看电影学英语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电影能够掌握常用的口语句型,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情节很容易地理解这种句型的适用语境,以至于有的人认为看好几部电影就能够学好英语口语了。然而,大部分学员在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时候是在看电影而不是在学习。作为北文英语学校英文电影赏析课的设计者和主要操作者,本人对此有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利用英文电影学习英语应该从硬件设施,电影选择,以及看片方法等多个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看英文电影要做好物质准备。最好能够利用DVD影碟机或者电脑的DVD光驱。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DVD具有能够轻易调入调出字幕、中英文字幕随意切换的优点,这一点是VCD或者RM格式所难以达到的。绝大多数学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字幕的帮助。如果条件上不具备大家可以上网下载一些电影的DVD drip,另外再去一些字幕网站寻找这个电影的中英文字幕文件就是了。

选择合适的英文电影可以说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对于初级学员,我建议大家选择电影的时候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为原则。这样有助于大家通过电影的画面情节猜出语言的含义,避免学习中因听不懂、看不懂而去寻求字典等其他手段帮助而导致的疲劳现象。推荐电影:Sound of Music, Finding Nemo, Lion King, Beauty and Beast 等等。

中级水平的学员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进行学习非常重要。推荐电影:Forest Gump, Heaven Earth, Troy, Patriot, Brave Heart, Gone With the Wind 等等。

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同学可以选择Sex and the City, Friends 等等比较流行的肥皂剧,通过剧情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让自己的英语显得更加的地道。

在英国几年下来,平均每年要在电影院里看20部左右的电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看了5部。尤其近年来新片大片不断,而且买两张学生票的价格比国内一个人看场电影还要便宜,所以好电影自然不容错过。

但是,电影看得精彩,语言却经常是个障碍。自然生活对话的语速,抢白时快急的台词,美国电影中还有大量的本土俚语??都是令人沮丧的因素。如何将那些对话听明白呢?如何理解那些经常出现的俚语呢?如何意会英语中不同于中文的幽默呢?在这里浅谈几点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看英文原版的电影能够锻炼听力,从而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所以从基础来讲,你必须有一定的单词量,尤其是对英语中千变万化的词组要尽可能的学习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英国人最喜欢用的大多是词组的灵活搭配,从而来体现细腻的神情或动作描写。那么在看电影的时候,词组的了解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是否要很大的词汇量和词组量才能看懂电影呢?答案是否定的。雅思的词汇量可能大家都知道,而只要具备雅思的词汇量,照本人看来,就已经足够能看懂电影了。尤其在电影院里,坐在英国本地人中间,很多电影外的因素本身就会大大的帮助你融入到电影的情节之中。譬如说,对很多学生来讲,看喜剧片非常困难,因为涉及到对词组潜台词的理解以及文化背景的限制。但是,当别的观众笑的时候,你已经得到了一个完全充分的信号和理由说,刚才的对白和台词是一段幽默。那么时间一久,看电影时对语言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加了。

外教一对一 另外一些小的技巧也值得一提:

1.看电影前一定先看懂它的介绍,并且对其情节有一定的掌握。对介绍中的生词和词组预先查字典了解中文的大致涵义(注:对有些词的应用经常中文不好翻或不准确)。

2.看电影时,抓住关键字词。这一点很重要,经常在为一句台词没听懂而发愁时,你可能又错过了一个能帮助你理解上一句台词含义的句子。所以,如果你的词汇量不是很大,记住,对理解电影起重要作用的是出现在影片中的:人名,地名,形容人或事件的形容词,动词或短语等。

3.如果是系列电影的话,如《指环王》、《哈利波特》,看电影前先看他们的小说也会大大帮助对电影的理解。当然这里的小说是指英文原版的。

那么,看懂电影够了吗?答案还是否定的。我们从电影中要得到的可能除了娱乐放松外,还有真正的想过把瘾——让电影感染你。很多好的电影通过画面和音乐就做到这一点了,但是力求上进的你,不是想把文字在台词中的运用也了解一下吗?如果是的话,这就是看电影时语言给我们的最大挑战了。不过不用担心的是,你已经有相当的词汇量,对俚语也有些基础,看电影时的信心也和以前不同了。所以我的经验是,用最基本的方法,让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跃。是什么呢?笔记。对,这可能让本文读者有些失望,这么老的方法!但是很管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把经常错过的,听不懂的,常用的语言句子词组写在本子上,经过十来部电影后,你会体会到这个方法带给你的巨大收获。当然这不能在电影院里进行,通常DVD上有字幕的电影是最好的。以后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同去的伙伴解释他们没听懂的台词了。

看电影,学英语,找乐趣

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学”,掌握语音、词汇、句型、思维和文化;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也才能真正“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但是中国人在跟电影学英语时,多数人走入只看不听,或只听不看;只泛不精,或只精不泛的误区,以致看了一些英文电影,但是听和说却没有本质的提高。

学好英语,必须从听说入手。因为学习英语听说可以使英语不再是望而生畏、死气沉沉的学问,而成为妙趣横生、鲜活灵动的实践。但是学习听说不等于“习得听说”,美籍华人的英语好是因为具备了“习得听说”的必要条件:英语环境。我们没有条件,但是可以创造条件,比如看美国电影和情景喜剧,有意识地给自己营造出一种国外的英语环境强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语,同时开口说英文,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听说”。

英语听说包括语音、语调节奏、用词、句式、思维和文化六部分。首先,对于任何一门语言,语音是基础,它不仅包括单词的发音,还包括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爆、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许多音变形式。至于语调节奏,则是地道流利表达英语的润滑剂,没有接触过地道的老外,没有和他们有过面对面的交谈,是很难感受到语调节奏在表达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和强大震撼力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词和句式的正确与否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可以说,达到前三者就达到了与美国人的形似,若是学会了美国人的思维和文化,能够灵活运用用美国文化思维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这就是立体英语教育模式,而电影则是最好的媒介。

做到语言、文化双丰收

1、融入原则: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而要是当成局内人看待,要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场景感觉。

2、突破原则:关键在于模仿,模仿不能离开背诵,熟练直到能脱口而出。

外教一对一要看三遍以上。 3、扩展原则:首先要在词汇和句式层面上扩展;其次是在此基础上,“泛看”电影,电影题材可以不受很大限制,但每部影片都至少

4、挖掘原则:此时不能仅限于看懂表面意思,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变被动为主动,以此达到听说的最高境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