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终极教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1:03 单元作文
终极教官单元作文

篇一:“我的教学风格”案例(四)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三)

揭阳市蓝城区乔南中心小学

他人眼中的我

下面是我们学校教导主任兼教研组长郑卫华老师就我于去年开展的校性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所做的评价: 我从师范毕业后到乔南中心小学任教已有19个年头,我初踏教坛之时,林芬老师已在教学岗位上耕耘有数载,并教学成绩斐然,在周边学校,在老师、学生中评价甚高,我早有耳闻。共事近20载,听林芬老师的课不在少数。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各种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更是听得多,比之大多数精雕细琢的公开课、示范课,林芬老师的课显得朴实而自然,没有动则“声色光影”的渲染,没有过多繁杂学生表演的热闹与华丽,而是家常课般的一切从简,一切自然,摒除一切花架子,与学生、与文本,如叙家话般自然交流,却空间更大,留给学生的也更多。可以说,林芬老师的课呈现出的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与纯朴,是充满语文本色的课堂。 以我听过林芬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为例来说,她的自然、朴实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流程简单明了,主线清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巴迪童年时代母亲和父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两种不同的爱,使学生明白表扬和批评都是爱,都

是我们每一个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课文篇幅较长,但林老师能提纲挈领,扣住重点,长文短教。在导入上,林老师直接揭题,让学生围绕“父母看了‘我’写的第一首诗后,分别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之后,有什么不同的反应?”这个问题去读书;研读课文时,围绕“几年后,巴迪再看自己的那首诗有什么感受?巴迪认为母亲的鼓励、表扬对自己的创作和成长有什么影响?父亲的批评对自己的创作和成长有什么影响?分别用直线、曲线画出。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等几个主要问题展开。没有过多繁杂的花俏做法或环节,而是把握住了课文的中心,扣住了文章主线展开教学,使整个教学程序简洁、清晰、有效。

二、导语、引语、过渡语自然、亲切。

如在学完课文第一部分后,林老师问:巴迪的父母为什么会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这样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学习。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部分的重点语句后,林老师让学生想象说话,这样引导:“当作者的作品连连发表而且好评如潮时,他会对自己说——”;“当作者的作品遭到读者的批评、拒绝时,他又会对自己说——”这样的引语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换位思考,较深刻地领悟作者正确、自如地应对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植根生活,质朴真实。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的一首诗得到了来自母亲、

父亲截然相反的评价,他从小到大感受到的就是这样赞扬式和批评式的不同的爱。林老师把握住了这一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生活中,你是否有过“批评也是爱”的经历呢?课堂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表现父母对你的爱。 这样让学生叙真事,写真言,充分挖掘利用了生活资源,拓展文本外延,贴近了学生实际,让学生言而有物,情有所依,学而有获。优秀的文学作品本就源于生活,林老师做到了让作品最终又回归生活,植根学生实际,质朴而真实。

总之,林芬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虽不如优质课般地精雕细琢,但却不沉闷无味,教学的设计总是能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教学内容在自然状态下真实呈现,师生配合得自然默契,课堂上,学生精神放松,让我们在无形中体味语文课堂教学那质朴的生机与活力,在平淡中闪亮点,于朴实中显华章。

郑卫华

篇二:“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揭阳市蓝城区乔南中心小学

自然、朴实——我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独特策略或决策特点,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稳定而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貌。

这次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要谈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感觉有点诚惶诚恐。 我在一线从教20多年,从未敢想过自己的教学已形成什么风格,觉得自己仍是一名没有什么建树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反思自己的性格、一向的表现,应该是一直努力追求一种自然、朴实的教学境界。自踏上讲台,我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中,去感悟文本描述的情景、人物、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学生潜移默化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语文基本素养。在工作中,我没有“师者为尊”的思想,乐意做学生的大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我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但也常感创新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活跃。

下面就《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我的教学特点。

《七律·长征》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3.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教师准备:搜集图片等制作课件。

课堂实录:

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介绍长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25课《七律·长征》。大家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物吗?

生:毛泽东。

生:毛主席。

师:知道毛泽东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著名的革命家、 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生:全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

师:这样的诗就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出示ppt,以课文为例加深学生对七律的认识,押韵的字用红色标出。 师: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长征经过了哪些地区。

生:我知道了长征历经的时间。

生:我知道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

生:我知道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约25000里。

师: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你会用?

生:难。

师: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深情):七律 长征 (缓慢):七律 长征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

1.学法渗透。

师: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二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第二遍争取读通顺,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

2.指名读诗, 同学评价。

3.齐读 这首诗,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出示,生字显红)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意,感悟情感。

1、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生:第一、二两句诗。(点击课件,出示这二句诗)

师:同学们齐读这二句诗,面对远征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 生:不怕!

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们不怕?

生:只等闲

师:“等闲”是什么意思?

生:算不了什么。

生:平平常常,不当一回事。

师:那这两句诗句体现红军怎样的精神?

生:勇往直前

生:不怕艰难

师:要如何读?

生练读。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文中具体描写哪些山、哪些水?划出有关词句。

师:主席在诗中写到了哪几座山?

生:五岭山、乌蒙山、岷山

师:(点击课件,出示五岭山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五岭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五岭山?

生:连绵不断,群山相连

生:绵亘蜿蜒

??

师:所以主席说五岭逶迤,你能读出这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吗?(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点击课件,出示乌蒙山图)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蒙山? 生:雄伟高大,山势险峻

篇三:《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和时间赛跑》(第二课时)说课稿

揭阳市东山区乔南中心小学

郑卫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的文章。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在这篇课文里作者林清玄主要讲了“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情朗读课文。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一去就不复返,要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道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因为这是第二课时,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并能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力、创新精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绪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用引导法,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色。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构造是:质疑定向——品读探究——反思升华——自主作业。

(一)质疑定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成果怎样?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3、“我”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

问题确定后,等于给探究确定了方向,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品读探究。

1、探究定向后,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和时间赛跑”这个问题,接下来我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理解哪些事物是随着时间逝去,永远不会回来的,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文中语言虽平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所以,

我设计了多形式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首先,出示课件:(自己品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是随着时间流逝永远不会回来的,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做简单批注。)我用信赖而具带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重复读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我说:“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那就让我们开始品吧,看看哪个同学从哪品出了什么样的味道?” 设计这样的导语,是为了将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指明方向。学生品读时,老师参与其中,和他们一道思考、交流和分享。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思维状态下,学生积极思维而不受约束,在交流的过程中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 孩子们在批注完自己的阅读感悟之后,我不是急于让他们汇报,而是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再让他们汇报,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从而使自己的感悟更完善。

学生在品读了1、2、3、4、5、6自然段,并交流阅读感受后很自然的能找出我和时间赛跑的原因是外祖母的去世、太阳的落山、林鸟的飞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时间的飞逝和一去不复返,懂得了应珍惜时间。下面,我在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如下内容:

(1)“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除了文中写的“外祖母的去世、太阳的落山、林鸟的飞行”,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举一些事物加以说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吗?)

(2)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去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过空中归窠,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可能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过,可时间已经不是今天了。小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它们一定也变了。”再次品读体会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透过文字理解感悟是一种体会的好方法,联系生活经历更能加深理解。这是设计这一环节的原因。

2、此时顺藤摸瓜,引出接下来的问题,我说:时间多么宝贵呀!但它却跑得那么快,又一去不返,我心情该多么着急呀!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如何?我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7、8、9自然段,并交流看法,再做汇报。对这两个问题学生能轻易地做出总结。当学生汇报到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取得的收获时,我相机补充资料,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青年时期囊获了台

篇四:集邮真让我着迷

集邮真让我着迷

揭阳市东山区乔南中心小学 六(1)班 林伟江 指导老师:郑卫华

每个人在休闲的时候,都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业余兴趣不仅能带给我们乐趣,还能让我们得到教育。我的集邮册融着我的喜怒哀乐,是我的珍宝。

每当我有空时,我便会拿起集邮册,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一张一张地细细品味。集邮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邮票虽小,但它就像一扇窗户,向我展示一个崭新的世界。

每当听闻哪个亲朋戚友家收到了信,我必第一时间赶到他家,为的就是得到那信封上的小小的邮票。你别以为讨到这些邮票很容易,这除了要有“飞毛腿”、厚脸皮之外,还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家里的信件,那印着邮戳的邮票当然更是我的“专利”。 闲暇时,我就把积累的信封拿出来浸泡在水里,使邮票脱落,再把这些泡湿的邮票放在报纸上晾干,收集在我的集邮册里。这过程既辛苦又其乐无穷。那一张张邮票来之不易。你瞧,那张“丽江古城”的邮票,就是我靠着那双无敌“飞毛腿”,抢在我表弟之前赶到大舅家才讨到的;而那三张“春兰绿云”的邮票,则是我恬着厚脸皮死磨硬泡从我那爱兰如命的爷爷手中乞来的……你再看那套“大熊猫”邮票,为了得到它们,我可是经历了“切肤之痛”的。

记得那天,我和好朋友王强又拿出各自的邮票相互“比试”。这时,我看到王强那套“大熊猫”邮票,那熊猫姿态各异,憨态可掬,惹人喜爱。于是,我说:“王强,你这套‘大熊猫’可不可以让给我,条件你开。”王强说:“这可不行,这邮票可是爸爸从四川带回来的,价格不菲呀!我家里才两套。”我一听说他家有两套,眼睛一亮。我陪着笑脸乞求道:“你就看在我是你铁哥们的情分上让给我嘛,反正你家有两套。我把我新买的游戏机借你玩几天,还要什么,你说嘛!”他听了,贼笑着说:“那好,就用你那套‘十二生肖’来换吧!”我一听蒙了,我就知道这小子早就对那套“十二生肖”垂涎三尺了,这回他还不狮子大开口,这不是割我的肉吗?但我又确实极爱那套“大熊猫”。我犹豫再三,终于咬咬牙,忍痛说:“好,跟你换!”直到今天,只要想起那套“十二生肖”,我还心疼呢!

在我辛辛苦苦的“日积月累”下,如今,我的集邮册已有近百张邮票了。集邮不仅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还增长了我的见识。就拿那套“新中国历史”邮票来说吧,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我讲述了中国近代20个重要事件。

我的集邮册像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讲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集邮是一件快乐的事。集邮真让我着迷!

点评:文章描述生动细腻,语言活泼幽默,具有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集邮的喜爱,凸显文题“着迷”二字。作者巧取例子细致地介绍了邮票的“来之不易”及集邮的收获,内容充实,有血有肉,有详有略。开头总起,结尾总结,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篇五:《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第二课时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生活中的启示”选编了四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哲理。《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本单元和本课总目标,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并能概括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 遵守道德标准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从钓到鲈鱼到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渗透,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本节教学设计我采用情景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转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内心变化,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

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运用语言渲染,以此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在思考中理解,在朗读中明意,入情,悟理,促进口语交际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复习引入,体验情境

新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对上节课进行回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自由发言,并相机出示课件:月夜湖边钓鱼图。借助图画,将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为下面的学习打好情感和内容的铺垫,并且从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实现了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无缝连接。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教学课文时,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用心品味文章语言,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1.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首先我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重点是找出作者在钓鱼的过程中心情发生变化的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身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弄清楚文章的写作顺序: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2.精读课文,深入体会小男孩情感变化

文章中从“钓鱼”到“放鱼”,小男孩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我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用曲线划出。

(1).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钓到大鲈鱼时的心情。在学生交流汇报时,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首先出示句子: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围绕这个句子我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出鲈鱼的大而美,然后以“小男孩钓到这条鱼容易吗?”为启发点,再现小男孩钓鱼时的场景,体会其钓鱼的不容易,进而感受他得到鱼时激动、得意又兴奋的心情。在这一部分,我注重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在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验文章小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入情入境。

(2).课件紧接着继续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放鱼时的心情。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这部分有大量细微的心理描写,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时勾画出体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词语:急切---大声争辩;哭出了声---乞求---依依不舍。

这样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同身受,明白小男孩为什么这么不舍得这条鲈鱼,以读促悟,引导学生体会道德实践中的难。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终极教官)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一环节,我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增强语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既加深理解和体验,又积累了规范化的语言,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创设情境,角色表演,体会文章中父亲的情感。

文章中小男孩从钓鱼到最终放鱼,父亲的态度、教育对小男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小男孩面对道德抉择时,父亲实际上扮演的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父亲的情感态度呢?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语句。然后用课件显示课文插图,并出示相关描写父亲的语句——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课文插图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这里,我创设情境,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朗读、思考、揣摩:父亲是如何“盯着鲈鱼”,他此刻是否也在经历着道德考验,你体会到了什么?该以什么语气来朗读这两个句子。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带着情感,用合理的语气将争辩部分进行角色对话。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父亲独特的爱,也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儿子是因一时小利而舍不得放鱼,我们之间进行了角色扮演,我扮演儿子,学生扮演父亲,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

【设计意图】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来激发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个性张扬,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在文字描述里,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更能深入地体会文章内容及人物情感。而表演争论的情景,具有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将文本语言内化成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人物内心情感。

(三)拓展延伸,升华美德

当学生还沉浸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此时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句及思维拓展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指什么?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发言,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开去,比如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东西,诸如:金钱、地位、荣誉、权利等等。接着,我进一步适时引导学生: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你也会遇到像文中所说的大鲈鱼,这个时候,你能抵挡诱惑吗?我相机出示各种情景,如父母不在家,作业没有完成很想玩电脑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时;营业员多找你钱时;马路上没人看到,你捡到钱时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交流,明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社会道德的人,此时,课文的重难点就得以突破了。这样联系学生的实际,就能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来,让学生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我趁势进行总结:同学们,正确面对每一件小事吧,拒绝诱惑,面对道德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样你的人生必将走向成功。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用自己的行为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笔下生花,抒写情思。

刘思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方能“辞发”,新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流露自己的思绪,诉说自己的情思,展露自己的智慧,展开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因此,正当学生经受思想洗礼,受到道德美的熏陶时,我让学生拿起笔抒写学习感言:在日常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要做一个诚实的、有道德的人是不容易的。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有许多感想要发表,请用笔写下自己所思所感。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而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要有语言文字训练环节的介入和支持。语言文字训练是语言教学之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指导,使学生每课有所得,形成知识的内化,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设计。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