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浮云网货2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0:23 体裁作文
浮云网货2心体裁作文

篇一:古诗词赏析练习2

古诗词鉴赏练习2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

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

赏析。

3、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什么?

(二)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回答问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蕴涵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回答问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前三句 、 ,末句 (从

表达方式作答)。诗的一、三句照应了题中“ ”,第二句照应了

“ ”。

2、“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 ,又含 之事。她代表了

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闻折柳”是全诗的诗眼,“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四)阅读赵师秀的《约客》,回答问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3、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

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

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

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

而有韵味。

(五)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_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

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的特点。

2、 请从艺术手法上对“造化钟神秀”一句作赏析。

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六)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 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2、颔联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其作用。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对其作简要

赏析。

(七)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 ,为下文 。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3、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八)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1、《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 。词的上片 ,描

写 ;下片 ,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 的感慨。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3、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

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九)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

“ ”(填诗句)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亦

是 。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

阕写梅花

的品质。

3、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

回答。

(十)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联写景又叙事,渲染兵临城下 的和 。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

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

为例作具体说明。

4、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十一)赏析比较辛弃疾的两首词并答题。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1、当作者辛弃疾登上北固楼欣赏“潢眼风光”时,他看到的景色是

“ ”

篇二:2015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部分第6章 特色训练2 限时规范训练]

特色训练二 限时规范训练

[目标解说]

考场上做古诗鉴赏两小题用时10分钟左右。考生多在答题上用时较多,不愿在读诗上多花时间,往往看一两眼就开始绞尽脑汁地答题了,真像打了个“闪电战”一样。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原诗上多用点时间,读它三至四遍,效果比“轻读诗、重做题”的习惯好多了。

(建议用时:45分钟)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 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ɡ):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从体裁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首联统摄全诗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全篇未见“行”字。诗人是怎样写“行”的?请结合诗中词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五言律诗(律诗) 阴晴

(2)一是写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行”,如“浮云”“来往”是人行走时所见的物态,“洒衣湿”“吹袖清”显示了风雨兼程的行人形象。二是写出景物的层次来显现人的“行”,如“浮云”“荷雨”“日出”“山色”,都是诗人行走时依次看到的先后景色,诗人且行且赏,随着行程展现出一幅幅山间画面。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秋日杂感

(明)陈子龙[注]②①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注 陈子龙(1606—1647),明清之际文学家。字卧子,一字人中。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陈子龙在苏州、松江一带联络江南各地抗清武装,英勇御敌。兵燹之余,作《秋日杂感》十首,本诗为其中之二。

(1)此诗中一明显特色即大量地使用________,且均能与诗意浑化无迹。这不仅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也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全诗形象地描写了清兵入侵给江南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 典故 怀念故国或哀悼死难志士的沉痛

(2)有人说,首联中“独”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个“独”字,可有两方面理解:一是作者慨叹自己身世“孤独”;一是面对国土沦丧,诗人胸中流涌的难觅同道之“独”。 ②作者寄情于景,将悲秋的孤独惆怅情怀置身于海雾江云的迷蒙境界中,蕴涵充塞天地的无尽愁思。

3.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咏 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1)《咏》、《重》两诗都以菊为描写对象,分别表现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答案 耐寒 美丽(“寂寞”也可)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都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分别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咏菊》将新霜初降时芭蕉与败荷无法耐寒、或折或斜的形象与菊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的形象作对比,借此赞赏菊花不畏严寒的品格。《重阳后菊花》一诗将世人只赏重阳一日花的热闹和重阳后菊花美丽依旧却“寂寞东篱”、无人再赏的冷清作对比,借看菊一事批评世人的庸俗、缺少高雅的情趣。

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战城南

杨 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________________,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 答案 战争(战事、征战等) 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苍凉辽阔

(2)《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战事虽然艰苦,但征人仍有光明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们立志杀敌的情感;而《塞下曲》写出了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愤激反战的情感。

篇三:2010年网络流行词汇

1 神马都是浮云 出处:“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 一提。而这一句式的流行则源于国庆期间红遍网络的 “小月月”事件,“小月 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 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可组成万能句式,推之四海皆可用,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 禅。 造句:加班就加班,神马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点评:在神马和浮云面前,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2 给力 出处:在 2010 年世界杯期间,由于与球场的氛围相合,“给力”一词开始成 为网络热门词汇。 “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据说是源自中文配音版本的 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画面一开始,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 后, 却发现所谓天竺只有面小旗子, 上书“天竺”二字。 悟空不无抱怨地说: “这 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师。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 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了。11 月 10 日,该词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近来, “gelivable”这一由“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也开始走红。造句:哥,你实在太给力了。 点评:强大的字幕组,你们的翻译越来越天马行空啦! 3 我爸是李刚 出处:10 月 16 日晚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起交通事故中,肇事的官二代高喊: “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此事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流行 语, 更衍生出“鲤冈鲅”这一生物, 并虚构其生性好斗凶残, 通常为官宦饲养。 造句: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爸爸都能叫李刚。 点评:这难道是一个“爸”权社会 4 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 慕。 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 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 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 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 结网。 5 你应该知道的 出处:卡斯琳,你应该知道的。这是卡斯琳的一句广告语,卡斯琳登陆中国后 这是首次做公共的广告宣传,此语一出,迅速被流传为网络流行语,多形容一个 人的孤陋寡闻。如果你说你不知道卡斯琳,那你一定会被认为是时代的拖后腿 者。 造句:小月月,你应该知道的! 点评:世界之大,变化之迅

速,难免我们会不知道一些新鲜事物,这就需要我 们多多努力,否则就会被人说为 out。 6 鸭梨 出处:“鸭梨”是“压力”的谐音。百度贴吧中某才子有意无意间将“压力” 打成“鸭梨”,引得贴吧中无数人模仿。而“鸭梨山大”也逐渐走红。 造句:且把“压力”当鸭梨,啃下它,你就是胜利者!面对生活,至少还要有 “笑熬糨糊”的勇气! 点评:将压力这一令人郁结的词语稍一改写,竟解读出了几分娱乐特质。 7 非常艰难的决定 出处:11 月初的 3Q 大战想必不少人记忆犹新,此语便出自 11 月 3 日晚腾讯 发表的《致广大 QQ 用户的一封信》,信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 艰难的决定”。随后网民开始模仿“QQ 体”,并在几小时内便风靡网络。 造句: 阿迪达斯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一旦检测到用户身上有耐克, 衣服鞋将自动变成透视装。 点评:谁比谁更艰难? 8 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 出处:“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比肉、鸡蛋还贵后人们的无奈。网 友据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的相声段子发明了“豆你玩”, 是继“蒜你狠”后的又 一流行用语。而在“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鸽你肉, 大批三字经犹如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 众的无奈和抗议。 造句:如上。 点评:还要给多少物资起名字? 9 围脖(微博) 出处:“围脖”是微博的谐音,它从去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于今年渐入佳 境。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 “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最近 的上海 11?15 火灾的网上直播, 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出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 特点,于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造句: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点评:资讯越来越多,耐心越来越少,微博的出现正是时候。 10 凡客体 出处:“凡客体”本是广告商为某服装品牌设计的创意文案,意在戏谑主流文 化,彰显品牌个性。没想到,这一以明星效应为卖点的创意文案成了网友调侃的 利器,网络上迅速出现了大批采用该文体恶搞明星及虚拟人物的帖子,郭德纲、 刘谦、赵本山、韩庚等明星纷纷中招,网友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广告语也满是“哪 壶不开提哪壶”的黑色幽默。 造句:爱美食,爱红色,爱足球,爱世界杯,爱占卜比赛输赢。哥不是传说, 不是巫师,哥是保罗。哥不介意有球迷要吃我,哥和你一样,哥是凡客! 点评:整个网络都在为“凡客”做广告啊! 11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出

处:如果你使用有自动更新功能的输入法便会发现,作为时下最热门“群 体”之一,“西毕生(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学生)”3 个字已被列为常用词条。 这是网友针对方舟子揭秘唐骏学历造假系列事件创造出来的流行语, 泛指从类似 美国西太平洋大学这样资质存疑的国外“名校”获得学位的学历掺水的人。 同样 理由,“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这句话也在此事件后大亮。 造句:如上。 点评:遥望方鸿渐的克莱登,西毕生笑而不语。 12 闹太套 出处:黄晓明在演唱歌曲 《OneWorldOneDream》时,由于对 notatall 的发音 酷似“闹太套”而遭网友调侃,从此得名“闹太套”教主,此词也因此成为网络 流行语之一,以此嘲笑许多明星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弄巧成拙。 造句:做人不能“闹太套”,说英文让人笑。 点评:教主发音的确不太标准,不过,你能保证你就没有“闹太套”的一天。 做人要厚道! “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 回复;还有像“山寨”(山寨版手机制造)、 “宅男、 宅女”(日本电视剧 《萤之光》 , 体现一种躲避现实, 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 “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百 度魔兽贴吧一次回帖数量和速度都很惊人的网络事件)、 “我爸是李刚”(河北大 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等都有具体的事件作其背景。 2010 年职场网络热词,网络流行语 【蚁族】 “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代表着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刚 步入社会不久的职场新人们的一种典型生存状态。他们和蚂蚁有着相似的特点: 高智、弱小、群居。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调查,各 个城市的“蚁族”聚居人群数量都相当惊人。2010 年,蚁族群体广受关注,深 度报道屡见报端。 【逃离北上广】 2010 年,一些白领们旗帜鲜明地喊出了“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并在一线城 市的白领中迅速传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因高房价、就业难、生 存压力大等诸多原因, 许多白领纷纷想要逃离, 转到二三线城市或回老家发展。 【橡皮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曾经敏锐的触觉已经变得迟钝、 对于职位的上升与工资的提高 失去了过多的期待、上司的赞赏与鼓励总与你绝缘、对同事过激的抨击无动于 衷……或许,你也是广大橡皮人族群中的一个。比如,曾经打拼多年有过不错的 成绩却开始固步自封、自我满足的人;始终凭着经验办事不懂得变通,久而久之 成为了不合时宜的淘汰品的人;越来越不在乎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依然平平庸 庸得过且过的人……还有

很多人,也许已经身处其中的某处,逐渐地往“橡皮 人”的角色靠拢。 【N 连跳】 2010 年最惊心动魄的事件,无疑是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半年内发生一线员 工“11 连跳”系列自杀事件。2010 年 5 月 25 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 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 11 宗员工坠楼事件, 共造成 9 死 2 重伤。对于“11 连跳”事件的原因,舆论分析认为,这些工人每 天上班、下班、睡觉——这种“钟摆式”的生活,挤压着他们的私人时间,人与 人之间变得十分孤立,哪怕同在一个宿舍的人,都是叫不出名字的“熟悉的陌生 人”。 【转型跳槽】 “半路出家”,通常是说中途改行,另谋职业,转型跳槽。有的是在工作后发 现不喜欢最初的选择,也有的是在工作多年后心生厌倦而转行。无论哪种原因, “半路出家”的人勇气可嘉,要敢于面对重重困难,放弃现有的平台,冒着风险 重新开始。当然,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亦有之。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如今的职场 上,“半路出家”者越来越多。 【杜拉拉】 号称“一个外企职场生存法则的真实缩影”、 “一个白领都市时尚生活的生动 写照”、“一个乐观积极奋斗励志的成功范本”的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无 疑是 2010 年一大热词,无数白领们顶礼膜拜,争相观摩这一生动的职场升职教 育课。杜拉拉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每个职场人的故事。 2010 年,这些词语为何流行 正值年末岁初,我们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总结过去的一年。对十大网络流行词 的思考和探究也是对社会脉搏和群体心理的一次有趣的总结, 从中可以体味到我 们自己甚至整个社会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走过了怎样的一段轨迹。 新闻背景 2010 年十大网络流行词的投票结果公布, “给力”、 “我爸是李刚”、 “神 马都是浮云”、“羡慕嫉妒恨”等词语排在十大流行词的前几位,都是大家平时 常常熟用活用的词语。 A、这些词为什么有这么大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榜上有名的词语里面,有的具有特定事件背景,如“我爸是李刚”和“艰难 的决定”, 它们分别出自河北大学官二代撞车案和腾讯与 360 之间的商业竞争这 两件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的出自方言,如“给力”,是有帮助、有劲、 有面子的意思;还有的词只是简单的语气词,如“我勒个去”,它甚至没有具体 的表意功能。王怀齐老师和叶斌老师的分析认为是以下这些因素赋予它们生命 力,使其在数亿网友间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之所以流行的一个前提是这些词语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大家对于某些事件、 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共同感受

,人们对于有强烈共感的事物肯定会接受快一些。 追求流行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面的需求:对认同感的追求。每个人为了自 己被社会接纳,会去追随社会中比较主流的东西,让自己尽量挤进对话圈,这种 行为可以缓解焦虑。 流行词的创造和传播者主要是青少年人群, 他们自主性比较高, 自我意识强, 在社会背景的冲击下更有主宰权,是一种更真实的状态。 青年人独特的表达需要。叶斌谈到:“主流文化是比较严肃的,而年轻人在 网络上的表达则以轻松、搞怪、调侃居多,因为他们试图以解构主流文化元素的 方式来表达情绪和观点。” 流行需求本身的生命力。群体是有生命、认知和感受的。小到家、公司,大 到整个社会,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那么他应该具备群体的一些共性。对流行的 需求作为一种群体性特征, 它本身就是有生命力的, 人也必定受到其推动和影响。 承受压力程度和创造力水平是成反比的, 相关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结 论。人们上网的时候处于相对比较轻松的状态,没有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 创新能力就得到了施展,一个个诙谐、有特色的流行词因而诞生并传播开来。 B、2010 年流行词基本态度:无奈但不放弃 浏览今年的十大流行语, 会发现相较去年沉重了许多: “蒜你狠”系列 (“豆 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直接表现出物价波动带给人们 的心理冲击;“我爸是李刚”、“艰难的决定”这些词则透着些许无奈和隐约的 愤怒。王怀齐说:“从今年的流行语中,我更多看到的是积极的和对心灵有益的 东西,概括一下就是无奈但不放弃。”下面两句就是很积极的流行语表达。 “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其实很有意境。这几乎是个万能句,可以放在任何 语境和场景。 王怀齐老师谈到: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很多东西都会瞬间流失掉, 所以我们不需要过于在乎,不要让自己的心境随着外界变化而有太大起伏,更好 的面对方式就是看淡这些东西,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句话就表达了一个类似的意 思。” “给力”表达出一种心理需求:寻求支持。在面对现实中的复杂局面或者压 力和焦虑的时候,需要一些积极的东西来平衡和改善生活。 C、流行语也有心理陷阱 流行语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载体值得提倡,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隐藏其中的一 些负面因素。比如说“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并不是人人都在正确使用。人累的 时候都可以这么说,但是人的想法和行为经过重复、强化之后会固化为观念:确 实会有人因为常说这样的话潜移默化变得比较消极,从社会功能的实现来讲,这 显得

篇四:第二部分专题二第四节专题跟踪检查

专题跟踪检查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二)

1.(2015·如皋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 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 夜

[宋]张 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这首诗的情感可根据本诗题材特点分析。

答案:“渺渺天涯”表现了担忧之情;“浮云流水”表现了不舍之情。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诗歌的意象画面,要抓住景物“帘”“竹”“院”“客”“灯”的特点分析。开头写景,从官舍的室外空间环境起笔,用侧面描写手法表现秋风秋雨的萧瑟凄凉,暗扣诗题“雨夜”。“萧萧”二字使人宛然听到凌厉的秋风掀动薄薄帘幕、摇撼森森翠竹的飒飒之声,冰凉的秋雨敲打窗棂、洒落竹叶的沙沙之音。

答案:诗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庭院幽深,瑟瑟秋风,摇动翠竹,掀动帘幕,客房者唯有孤灯相对,自吟自怜。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鉴赏诗歌抒情特点的题型,要熟悉两种抒情方式,即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间接抒情的方式。

答案: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注 刘辰翁[]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注】 刘辰翁:字会孟,呈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本词写于宋亡后词人隐居不仕时。

(1)联系全词分析“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两句营造梅树残雪、雨送黄昏的凄凉氛围,奠定全词凄凉的情感基调,与下文宋亡前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抒发家仇国恨做铺垫。

(2)赏析本词结尾三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结尾三句以景结情。如今自己只有在荒凉的山村,对着“寒炉败壁”,望着几点

渔火,遥想往日的欢乐景象。家国之恨、黍离之悲融入羁旅行役的愁苦之中。

(3)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词开头两句写眼前梅树残雪、雨送黄昏的凄凉景象,继而从眼前之景想起宋亡前元宵佳节的欢乐情景,词的下阕又从回忆跌入现实,写词人在荒凉的山村过节的凄凉。

3.(2015·镇江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联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联: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珠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是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此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语,把环境渲染得如此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答案:清冷、幽静;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之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暗用了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琴上为何积满尘埃?长期没弹。为何长期没弹?像伯牙一样没有知音欣赏。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答案:为拂绿琴埃。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杜 甫

秋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②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注】 ①行在所:朝廷临时所在地。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乘机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肃宗,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②南阳:刘秀的故乡。刘秀曾把汉王朝从王莽篡政的逆境中恢复过来。

(1)“秋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秋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这两句是追忆身陷安史叛军时的苦况。入夜则愁闻胡笳,当春则伤心汉苑。解答时要注意诗句中的“秋思”和“凄凉”这两个词。

答案:旧日在长安叛军纵横的紧张时局以及自己惊魂未定,度日如年的凄凉生活。

(2)诗中是怎样表现“喜”这个主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颔联写往昔的艰险,昨天还在逃命,今天活着回来,随时有做鬼的可能。转而写所见朝廷的新气象。借古喻今,以汉光武帝比唐肃宗。中兴有望,故“喜极而悲”。

答案:作者“喜”,是激动和喜悦,冒死来归,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中兴有望,正使人欣喜至极。

(3)宋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解答的重点在“意若贯珠”这个词上。就是要结合诗句来说明“意若贯珠”,也就是这首诗的结构看似有点零乱,实则是散中见整。全诗都是围绕诗人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来写,诗人冒死来归,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中兴有望,正使人欣喜至极。诗人这样写真实地表达了悲喜交集,喜极而悲的激动心情。这其中的情,就是“珠”。

答案: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的结构,似乎零乱而不完整,实际上错落有致,散中见整。诗人从变化中求和谐,在九死一生之后喜达行在所,又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感情是不平常的。看似语无伦次,却真实地表达了悲喜交集,喜极而悲的激动心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①江上别柳中庸

李 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②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 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②巴陵:今指岳阳。

(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首联描写了诗人与朋友送别两手相握,流露出难舍难分之意。

答案: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两手相握,落泪沾湿衣裳,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2)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为送别题材的诗,这类诗歌往往是抒发相见时的欢欣、分别时的留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据此并结合诗歌内容可以作答。

答案:颔联:表明自己把柳中庸当作知己,以“相知少”和“亲故稀”来表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颈联:“何处去”表达了作者不忍心分别之情,“几时归”表达了盼望朋友尽早归来之情。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尾联表现的是别后情形,是虚写,表达难舍难分的感情。

答案:想象。作者想象朋友离别之后夜宿巴陵,不忍听大雁北飞的叫声;以想象朋友的思乡来表达自己的不忍离别之情,含蓄委婉,曲折动人。

6.(2015·黄桥中学高三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 开成二年(837),白居易和刘禹锡(梦得)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了。

(1)诗题中的“闲饮”二字透露出作者何种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同时要关注诗后注解。

答案:“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政治上闲愁难消、生活上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2)谈谈“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一联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联具体描写“闲饮”的(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浮云网货2心)细节和过程,两人虽然有才华抱负,现在却只能悠闲地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在酒醉中听听知己的清吟,胜过那悦耳的管弦丝竹声。

答案:①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只能行行酒令;虽有匡时救国的志向,只可醉中听吟。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②照应诗题中“闲饮”,突出内心的烦闷。

(3)赏析“共君一醉一陶然”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答案:①表面写与朋友一起快乐地喝酒,直至喝醉,实则是抒发闲愁难遣的心境。 ②“共君”表达与挚友的深情厚谊;“陶然”中蕴含着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中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②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 ①《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他送别。这里,不是春风送他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答案: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

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

(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联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营造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读着这样的诗句,谁都会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

答案: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营造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

(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答案: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

8.(2015·怀仁高级中学综合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感情。青春化作片片落花随流水而去,又化作丝丝柳絮随春风飘飞而去,无奈只能像沾泥的絮那样沉寂不动。

答案:比喻和对偶。不甘而无奈。

(2)诗的颈联写出了哪些“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内容的鉴赏能力。借惜春抒身世之感,哀叹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空负青春。

篇五:拓展二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备课时间:2014.9.24 上课时间:9.25 星期四 节次:29次

一、背诵古诗词,激活积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

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⒈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课件出示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所谓“浮云游子意”,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⒈张九龄:《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⒉杜甫:《梦李白》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⒊马戴:《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4. 袁枚 《 随园诗话》

见在他乡。

5. 卢纶:《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6.刘著《鹧鸪天》

吴姬忍泪看。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⒉课外拓展。

⑴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⒈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⒊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贾岛原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生,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⒋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附:趣味语文故事:

1、历代的诗话、笔记中,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因为“一枝开”与“早梅”的诗意更加贴切。齐已深以为然,立即下拜,尊奉郑谷为“一字师”。

2、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刺,有两句诗常常被人们赞扬: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来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看法,便专程去拜访。老人见诗人登门,便直率地说:“前一句用‘闻’后一句用‘听’,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单调了吗?”萨都刺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便请教说:“依你看,怎么改好呢?”老人说:“唐朝人有‘林下老憎来看雨’的句子,把‘看’借来代替‘闻’字不好吗?”萨都刺非常叹服,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自己的“一字师”。

3、这样的趣话古代有,当代也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写信给毛泽东对《长征》诗提出修改意见的那位“不相识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长征》的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是“金沙浪拍云崖暖”。毛泽东根据那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将“浪”字改为“水”

字,避免了重复使用“浪”字的毛病(诗的第三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1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2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推敲”的来历》 3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4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5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6 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

【补充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