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西安城墙上的抗战老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6:11 字数作文
西安城墙上的抗战老兵字数作文

篇一:西安城墙的破损现状、原因及修复措施

西安城墙的破损现状、原因及修复措施

武亚明1 刘保将2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西安城墙整体保存良好,但其局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本人通过实地考察分析破损原因,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古城墙 开裂 处理

一、城墙简介

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呈长方形,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

长11.9公里。共有城门4座;敌台98座;角台4座,其上外侧有雉堞5984个,上有垛口,内侧矮墙为女墙,无垛口,马道11处。初为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后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四周环绕护城河,是在唐皇城基础上建成的。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二、破坏现状

城墙作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及军事价

值。因此,保证西安城墙的完整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但历经600多年风雨其内、外墙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主要表现为墙体的风化,砖体的剥落及墙体裂缝。

(一)砖砌体结构开裂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严重影响城墙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还会大大

降低城墙的整体抗震性能,甚至更严重地引起倒塌事故的发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因素(地裂缝等);温度;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受力,另外城市交 通对城墙裂缝也有较大影响。

(二)墙面材料老化

自然条件下的材料老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尤其是表层老化更为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简介:武亚明(1989—),男,汉族,河南安阳人,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2作者简介:刘保将(1986—),男,汉族,山东潍坊人,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墙体表层的风化、剥落不仅与砖本身的制作质量有关, 还与早期人为造成的局部

损伤以及空气污染有关。另外,干、湿交替环境下的砌体更易风化, 较高的含水

率在冬季低温下产生的冻胀力将破坏砖抗拉强度。此外,内外墙面的硝碱反应也

较严重。

(三)墙面风化起层,粉化剥落较为严重;砖缝胶结料被侵蚀冲掉;还有相

当一部分墙段侵蚀腐化相当严重,砖体空洞造成整片墙面凸凹不平。这些病害严

重影响着城墙的外观完整性及原有风貌。

(四)数处墙段有大面积墙块松动现象,有些甚至出现凸出隆起、鼓闪、错

位现象。

(五)某些地方的修缮不太合理(色调与周边相异),破坏了城墙的外观整

体性及原有风貌。

三、城墙修复的一些建议与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要求在进行修复过程中,遵循

“修旧如旧”,以维护城墙的原生性,保持西安城墙特有的古朴风貌。在修缮过

程中除了坚持以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为主的同时,还可适当地融合现代先进的建

筑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既能“修旧如旧”,又能加固城墙的目的。

西安城墙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而是在人为因素(交

通、抽砖、乱涂乱画等)、自然因素(风化、地震、地裂缝等)综合作用下造成

的。问题主要是墙体结构的破坏、墙面的破损及管理不善,故应“标本兼治”,

加强管理才能彻底地有效地保护城墙。

(一)墙体裂缝的处理

由于西安特殊的地质构造,再加上近几十年的人为破坏,地裂缝发展迅速,

已多达14条之多,其中丈八路-幸福北路地裂缝带(经含光门西侧)对城墙的影

响尤为明显裂缝最宽已达10cm左右。如不加固任其继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地裂缝造成的裂缝可采用加筋锚固,即:在裂缝两侧每隔5 皮砖剔1道

长1 m(裂缝两侧各0.5m),深50 mm 的砖缝,埋人钢筋1根,端部弯直钩并嵌人

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注意颜色要与周边色调一致。

对于其他裂缝可以采用压力灌浆法或者渗浆加固法(详见盛发和、徐峰、廖

绍锋著的《砖石结构古建筑渗浆加固的研究报告》)。

(二)表面损伤的处理

局部性的裂缝、剥落、虚洞,可采用挖补法。剔挖残砖,清理虚洞、泥土、杂草,选用与周边颜色一致的新砖,以7﹟混合浆胶结,配制石灰砂浆勾缝,逐块填补。

(三)表面风化的处理

对于表面风化严重的或者重要的部位用PELCOATPRO--WALL文物保护剂进行修补,以避免进一步的风化。

(四)周边环境的处理

在城墙周边不难发现有大树的存在,大树的根系会对城墙的基础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2~3米内的较大树木移走,以避免对城墙造成破坏。

六、结语

城墙的损坏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制定相应制度、定期全面检查城墙并及时正确的修复和加固同时加强城墙保护的宣传,提高百姓保护城墙的意识是保护城墙唯一有效的方法,也是确保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新生.古城墙修缮技术及运用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2004.

【2】李玉堂.城市意象之城墙情结——荆州古城墙价值及保护策略分析[J].华中建筑,2006.

【3】石明. 西安地裂缝发育现状及剖面结构特征[J]. 西安: 长安大学,2009.

【4】张壮.文物建筑修缮工作的几点体会[J].古建园林技术,2004.

【5】谢志英,王智宇.荆州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规划[J].山西建筑,2006.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路161号长安大学小寨校区2号公寓 武亚明收 邮编:710061 电话:13772192890 邮箱:wym20060606@163.com

篇二:寻找抗战老兵

寻找抗战老兵

桑金山:生于1924年,江苏人,九十一岁的老兵默默无闻的居住于木垒沈家沟村,无儿无女的老兵十四岁参加革命,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据老兵自述当年曾打死过三名小鬼子![强]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让我们为这些为数不多在世的老兵致敬!

聂鼎权

1914年5月出生 四川仪陇县人

聂老22岁(1936年?)参军,读过两年书,所以有些文化。当时在四川参加的是刘湘部的24军。老人已经接近百岁,听力非常困难,语言有时含糊不清,需要他儿子在耳边大声喊叫。有时候说出来又答非所问,但从老人有限的叙述内容中还是可以整理出以下的经历。

李联弟(男) 1922年 籍贯:陕西西安临潼县 身体状况: 在世,身体一般 部队番号:国民革命军17军军部特务营一连二排 部队职位:排长,参谋处参谋 入伍时间:1939年 入伍地点:陕西 参加战役:中条山战役

从军经历(必填):

1939年进入黄埔七分校16期步科学习。入黄埔军校前在战干四团学习半年,选取一部分学员去黄埔军校学习,老兵讲他当时是16期年龄最小的学员之一。

毕业后分配进入暂52师,任见习官,后任3排排长,师长刘英,部队驻防河南,任排长时间不长应身体原因请假回西安养病。

老兵近况(必填):

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身体状况较好,头脑清楚。有退休工资。

篇三:西安城墙保护历史

城墙保护

30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辉煌的历史成就了西安今天的多姿神韵。而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这座城市的古城墙则比斗转星移的岁月更令人感动和感慨,也无疑成为这座帝王之都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保护住了包括城墙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就保住了我们的根。西安城墙是固化的历史,更是鲜活的人文,不仅仅是生活在这里的西安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古城墙情结,中外游人来西安,大都要登临古城墙。

1300多年的王朝更替,已经将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湮没,但是当我们拨开覆盖在历史上的烟尘,依然清晰可见唐长安城喧嚣的轮廓。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西安城墙在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墙平面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其中,南、北垣长约4.2公里,东、西垣长约2.65公里,全城面积为11.9平方公里,墙外有宽约20米,深约10米的护城河环绕。西安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东门名曰长乐门、南门名曰永宁门、西门名曰安定门、北门名曰安远门,城门之外建有与城墙相连接的瓮城,城门和瓮城之上分别建有城楼和箭楼一座,瓮城外建有月城,月城上建有控制吊桥的闸楼,为“城三重,楼三重”的建筑格局。

民国时期,为了修建西安火车站,拆除了现在尚德门至尚俭门段的城墙。同时,因为城市交通的需要,新劵了南城墙的勿幕门(小南门),东城墙的中山门(小东门)。开辟了玉祥门豁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3年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新劵了和平门,南门两侧

门洞。开辟了东门、西门、北门三门两侧的豁口,建国路豁口、文艺路豁口、保吉巷豁口、红光路豁口、小北门豁口、东五路豁口、尚德路豁口。

1958年6月,全国拆墙运动热火朝天。北京在拆、南京在拆,西安市人民委员会也作出拆除城墙的决定,消息不胫而走,市民们早已开始了自发的毁城运动,城墙上的垛墙、敌台以及城四角的角台,毁于旦夕。城墙墙体被挖断了两处,近两万平方米的外墙青砖流落民间。

1958年9月,西安市委向省委请示认为,西安城墙可以不予保留,今后总的方向是拆,只保存几个城门楼子。10月,陕西省委复函表示“原则同意”。 1959年夏秋之交的一天夜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打电话给文化部,说北京城墙保不住了,要赶快把西安城墙保下来。文化部连夜赶出了一份关于西安城墙的资料递到国务院。同年9月,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通知附上了文化部关于建议保护西安城墙的报告。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终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流转到上世纪70年代,一场“深挖洞,广积粮”的政治运动之风席卷全国,关于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古城墙再度告急。时任西安市革委会基建办公室城建处处长的张景沸站了出来,他在解放之初曾参与制订了西安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将包括古城墙在内的诸多古建筑、古遗址纳入保护规划。张景沸以此为保护城墙据理力争,与此同时,一些西安的老文物工作者们也积极奔走,为

保护城墙鼓与呼。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拆墙风波得以平息,西安城墙又一次幸免于难。

1981年,那一年的雨季特别长,暴雨不停。遍体鳞伤的城墙喘息了很久,等待重生。城墙再次期待200一遇的大修缮。但浩大的工程和上亿元的资金却让维修脚步难以前行。终于,一件导火索事件发生了。1981年、1982年,那两年的暴雨淹了城里不少地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长张富春,当时任西安市副市长,主管城建。1982年7月,当时的省委书记马文瑞提出用义务劳动修建西安“城墙公园”的创新想法。以“维修明城墙,整治护城河,改造环城林,打通环北路”四位一体的环城建设工程上马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从研究、提案、上报中央到开工,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1983年4月1日起,“西安环城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当时任碑林区副区长的史凡正率领工作人员抢修南门吊桥,因为吊桥附近太窄根本无法挖导流渠。浩大的环城建设工程其实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四位一体的“维修明城墙,整治护城河,改造环城林,打通环北路”在现实中困境重重,更像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市里成立了环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这个全国独此一家的机构轰轰烈烈展开了工程建设。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城六区都相继成立建设指挥部,主要采取“包产到户”的方法,各区分片维修、分阶段维修。各区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兼任;市物资局局长在指挥部任物资组组长,负责物资;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局负责维修时的临时用电用水,依此类推。任务分配到各区,各区分配到各办事处,

各办事处组织施工。

到1985年底,全市人民参加义务劳动工日累计810万个。1983年4月1日到1985年底,两年多的环城建设工程让西安城墙及周边环境彻底变样,加固的城墙重现宏伟景象。城墙东、南、西三面已经完全贯通。另外还重建了部分敌楼、角楼和一座魁星楼。环城林地里乱糟糟的10多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树木花草和10多处小游园。护城河里沉淀了200年的淤泥被挖出,城河经过扩宽修整,死潭变活水。城河的库容量也从40多万立方米恢复到100多万立方米。西安城墙及周边环境彻底变了样。

1983年城墙的这次大规模整修,在西安市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至今,西安人仍念念不忘当时的市长张铁民。政府和民意在保护城墙上非常统一,西安市民对城墙的感情更不言而喻。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1%以上的西安市民认为,当城市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发生矛盾时,应以保护为首。

1998年,清淤、疏浚河道,护城河里沉淀了数百年的淤泥被挖出,护城河经扩宽修整,死潭变活水;至 1999年,西安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启动西安环城建设工程对西安城墙进行保护维修。全面修复了破坏的城墙墙体,疏通护城河,改造建成60.78万平方米的环城绿化带。2001年西安城墙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底,火车站城墙段连接工程竣工,标志着断裂近一个世纪的西安城墙,创伤终于愈合,恢复了拱卫古城的神韵雄姿。城墙周边环境也有

了巨大的改善,护城河上修建了20多座桥,环城公园建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带,内设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古朴自然,充满人文气息。

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有陈运和的诗《西安城墙》为证:“周长14公里的巨型构思如此完好 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 四城门、四角楼的修建精巧 折射当时筑城技术与写诗艺术一样高超”。

公元2009年,当金秋的一缕阳光照耀城墙时,青灰色的城墙,一块块青石在阳光里闪耀着银色的光芒,荡涤在秋风之中。城墙又一次华丽转身,5月并入曲江,6个月之后,《西安城墙保护条例》隆重颁布,又一代城墙人将继承护城人的理想,把这条根脉世世代代保护下去,让它不仅留在历史,更能迎接未来……

对于西安城墙未来的发展,西安市副市长、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曾指出:“城墙景区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要有大动作,在特色经营、文物保护利用、带动旅游发展等方面都要有大的起色。” 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城墙景区管委会主任周冰也表示:“西安城墙在过去是人们的安全屏障,如今,已是人们的心灵栖息地。要让人们走进城墙,城墙也走近人们。”

篇四:西安城墙的历史沿革及变迁

西安城墙的历史沿革及变迁

西安城墙-历史背景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

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由于唐朝末年战乱频繁,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元代时西安称为奉元城,是西北的一个重镇。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西安城墙-城墙修建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61年西安城墙被列入国家重建文物保护单位后,迎来了重整旗鼓的东风。1983年,市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投资1000万元,开始营建环城公园。如今,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台和垛口逐步恢复。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引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 城墙之下。从西门到东门,先后建成松园、牡丹园、石榴园、樱花园、吉备真园、含光阁、迷宫、元梯、吊桥、南门月城等游览点。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廷臣也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朱元璋特地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朱元璋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现在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在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于是,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

年)完工。修好的西安城墙,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在米,南墙长3441.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5公里,形制是一个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曰长乐,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开始修筑的城墙是用黄土分层夯打起来的。最底层是用石灰、土与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坚硬。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

城墙,是人们为防御外来侵袭而修造的自卫设施。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了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是瓮城(也叫月楼),面积9348平方米,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西安城墙上的抗战老兵),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自然是正城门了。敌兵要攻破这五道防线,极其不易。

除了城门设防严密外,城墙四个拐角还修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整个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墩楼)。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和城墙相同。西安城共有马面98座,垛口 5984个,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原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8奈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因此,西安城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已成为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沿城墙外侧已建成"环城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晨练的最佳活动场所。 西安环城公园是全国唯一的环城公园,它的雄伟壮观和多姿多彩,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也让古城墙焕发了新的生机。

西安城墙-建筑特点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也发生着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下面,从南门开始顺时针方向介绍

南 门:这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也是现在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设计没有箭 楼。现在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均从甫门东西两则另辟券洞内穿过,它本身已成为文物了。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 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现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是1986年开通的。

勿幕门: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

含光门: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已决定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日后供游客参观。

西 门:西安的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

玉祥门: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开通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由此率部入城的历史功绩,故取名玉祥门。 北 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城,这一带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

尚德门:西安火车站西南侧的尚德门开通于1986年,因直对尚德路而得名。

中山门: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

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

东 门:东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建国门:1986年开通的建国门,以直对建国路而得名。

和平门: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的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

文昌门: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边幅,蓬头虬髯,步履踉跄,腰挂酒葫芦,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西安城墙-历史发展建设

朱雀门大唐在这里迎接取经归来的玄奘

唐初僧人玄奘发现诸多经著之说矛盾重重理论相互排斥莫知所从就决心赴印度取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为了求得真经离开长安出凉州经玉门关沿丝绸之路独自向西而行。途中历尽艰险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历时4年穿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在那里学习经著向高师求教。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长安他从古印度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取经归来玄奘受到皇城百万臣民的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在朱雀门举行。那时建筑宏伟壮观的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也就是皇上出入的南门。此后玄奘法师便一心在大慈恩寺翻译经文设坛讲经弘传佛法。史载玄奘翻译经文共用时十九年。

长乐门、安远门、永宁门饱受战火洗礼

历经了朝代更迭饱受战火蹂躏古长安城的城门几经损毁和修复。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长乐门(今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

火烧毁了长乐门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长乐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辛亥革命

公元1911年时期清兵龟缩城内抵抗新军的进攻。当时安远门(今北门)的城楼是满族人的**库里边驻守的清兵负隅顽抗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库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击全线溃败。至此统治西安人民265年的清政府被推翻了遗憾的是雄伟壮美的安远门城楼也在战火中被毁掉了。

发生在1926年的著名的“二虎守长安”是一次攻守战斗激烈、持续八个月之久的艰苦战役。这次战事充分显示了城墙“深沟高垒”的防守优势。1926年春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走狗刘镇华率所部“镇嵩军”12万人马由河南入陕企图攻占由陕西国民军队控制的西安城把西安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督办李虎臣和二师师长杨虎城的部队总数不足3万人。全城40万人被围困长达八个月之久。“二虎”一方面动员全体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墙为屏障顽强抵抗一方面又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援。城外的“镇嵩军”也加紧了攻势。穷凶极恶的“镇嵩军”因与城内的守军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内的军民。他们放火烧了城外已经成熟的麦田40万亩冲天火光延续了五六日城内军民饿死的就有两万余人。“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守城战坚持得非常艰苦。直到10月受广州国民政府编制的冯玉祥部队奉命援陕他们星夜兼程出奇制胜连打四仗使刘军全线溃退狼狈逃出潼关解了西安之围。在这次战斗中永宁门(今南门)失去了美丽的箭楼。

1928年西安人民为纪念冯将军的历史功绩在城西豁口处建一门取名玉祥门。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战役中强渡渭河冲破敌人的火力封锁直捣西安城炸开安定门(今西门)将红旗直插钟楼上解放了西安。

勿幕门中山门革命先驱者的纪念碑

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

井勿幕陕西蒲城县三合乡人生于1888年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井勿幕志向远大1905年8月20日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回陕后他奔赴渭北各县宣传同盟会纲领秘密发展了30多名成员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在辛亥革命中他积极奔走以年轻的热血之躯奉献于祖国和人民。从此反清的火种在三秦大地燃起。1918年11月20日井勿幕在归返三原途经兴平县南仁堡被人谋害。他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

此外在1926年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西安城在东门侧开通新门命名为中山门。

新门取意:向往和平尊崇勤俭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开辟的城门东有朝阳门南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有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尚武门。其中与西安火车站、大雁

篇五:西安城墙游记

朋友,你来过西安吗?你到过西安城墙吗?

如果600年的历史还嫌单薄,千年的历史还不足以吸引你一登老城吗?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有着六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杭州、开封、洛阳),但城垣保护得如此完整的只有西安。

2004年西安城墙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重点,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板块,体现古都西安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你可知道,作为一个西安人,登城一望竟是我十余年来的未了夙愿。在踏上城墙的哪一刻,我便想把它他记录下来,成为我心中的诗情画意。

第 1 页 共 1 页

南门——重大节日贵宾入城式

城市是凝固的音乐。

我们不是考古学者,只是一段历史的陪伴跑者,西安城墙的魅力不仅仅只是一件庞大的文物,她是我们西安的历史,西安的印象,西安的荣耀。那一块块厚重的青砖,像一个个浑厚的音符,组合成一部凝重的交响诗。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修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第 2 页 共 2 页

南门——护城河.吊桥

西安城墙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是人们为防御外来侵袭而修造的自卫设施。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了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是瓮城(也叫月楼),面积9348平方米,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自然是正城门了。敌兵要攻破这五道防线,极其不易。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 第 3 页 共 3 页

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海墁 ——青砖解读千年历史 漫步青砖铺就的海墁上,我恍然如梦:

城下旌旗相望,城头鼓角齐鸣,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归然不动!

千百年来,战士军前洒热血,城头变换大王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宽15米长14公里的马道上,曾经倒下了多少英勇的身躯,埋葬了多少忠诚的灵魂。如用每一块砖来代表他们,那些阵亡的尸体怕是比这整个城墙的青砖还要多吧!

可是,今天,走在有各种签名的马道上的人们好像走在红地毯上一样。岂不知,城墙砖就是家乡的代名词,坚强,刚毅,庄重,包藏着我们西安人的灵魂!

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犹如一卷卷古装的书函,是解读历史的典籍,宛如一本厚重的活字典。

第 4 页 共 4 页

西安城墙修复以来,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次。秋高气爽,游人如织,那些花花绿绿的各色皮肤的人们,是在探索历史的沉积,还是在抒怀今天的感想? 站在12米高的城头上,南望终南山、北眺渭河水,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尽收眼底。

城墙内——秦砖汉瓦藏城廓

按照规划,城墙之内,禁止修建高楼大厦,西安古城的风貌才得以保存。城墙里墙根下,一条条古老的青石板铺成的马道绕城一周。这里没有躁动,没有喧哗,唯有的是沿街店铺散发着古老的幽香。

第 5 页 共 5 页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