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6:04 字数作文
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就字数作文

篇一: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引导有法,但无定法,笔者从教多年,也总结反思了多年,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1、“出手”在思维困惑“时”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必然会碰到“拦路虎”。在学生想破脑袋而不得其解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效引导,或分解问题降低思维难度,或巧妙点拨学生曲径通幽,或提供材料组织学生通过操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描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发放卡片,每人一张,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学号。(双语班全班45人)

师:请学号数是3的学生到讲台前面来。报出3的倍数,并请相应的学号的学生(学号数是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的14位同学)随其站到讲台右边。

师:请学号数是4的学生到讲台前面来。报出4的倍数,将相应学号的学生(学号数是8、12、16、20、24、28、32、36、40、44的10位同学)带到讲台左边。

(此时只见学号数是12、14、36的同学从3号那边走到了4号这边来。)

师:3号同学请查点自己的倍数的同学有没有少了?

3号同学:12号、24号、36号到4号那边去了。

师:赶紧找回来啊!他们是你的倍数啊!于是3号学生从4号学生那边将12号、24号、36号学生要了回来。

师:4号学生请查点自己倍数的同学有没有少了?

4号学生:12号、24号、36号被3号要回去了。

师:要回来啊!他们也是你的倍数啊!(于是4号学生从3号学生那边将其

倍数12号、24号、36号学生又要了回来。)

教师又故意提醒3号学生查点自己的倍数有没有少了,如果少了就找回来,于是3号学生从4号学生那边将其倍数12号、24号、36号学生要回来。之后教师又故意提醒4号学生查点自己的倍数。也要求不能少一个,4号学生只好从3号那边将12号、24号、36号要回。于是12号、24号、36号戏剧性地来回于3号、4号之间……坐在下面的学生可耐不住了,议论了起来。教师见机会已经成熟,抛出问题:

师:为什么12号、24号、36号的位置不定呢?

生:因为12号、24号、36号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12号、24号、36号到底站在什么位置合适呢?大家讨论一下。

经过一番讨论,全班同学一致认为12号、24号、36号站在3号和4号的中间为宜。

师:12、24、36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也就是说12、24、36是3和4公有的倍数。12号、24号、36号站在3号和4号码中间确定是最合适的。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多媒体演示,两个圈相交部分学生填写。)

师:12、24、36还是哪些数的公倍数?

生:还有1、2、6、12。

师:请学号数的倍数既为12、24还有36的所有同学站起来。(1号、2号、3号、4号、6号、12号的学生站起来。)

师:12、24、36是1、2、3、4、6、12公有的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出手”在算法多样化“时”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不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出现的解决问题策略必然是多样的。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建构,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的必要化是完全对立的,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教师应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各种方法进行反思、比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自己所选择的方法做出积极的反思与必要的改进。

[案例描述]《认识长方体》

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师:请同学们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好吗?

生1:我先求出3组相对面的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求出表面积:8×6×2+8×4×2+4×6×2=208(平方厘米)。

生2:我是这样算的,先求出每组中相对面中的一个面的面积相加后再乘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8×6+8×4+4×6)×2=208(平方厘米)。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吗?

生3:我是将前后和左右两个面各算出一个面的面积,相加后乘2再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算式是=(8×4+4×6)×2+8×6×2=208(cm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又列出另外两种算法:

(8×4+8×6)×2+4×6×2=208(平方厘米)。

(6×4+8×6)×2+8×4×2=208(平方厘米)。

生4:我还可以将长方体的四个侧面打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出它的面积后,再加上两个上下底的面积:(8+6)×2×4+8×6×2=208(平方厘米)。

师:前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5:这两种算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两个算式是乘法分配律的关系。

生6:第二种算法比第一种算法更简便一些。

师: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7:每一种方法所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与乘法分配律有关系。

生8:后面的几种算法都比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师: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并且给每一种算法提供了很好的说明,尤其是最后一个同学,创造性地想出了打开周围四个面的方法。有同学提出,在上面解法中,方法二是最简单,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课堂教学是一首交响乐,随时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音符,灵动的教育机智,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育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因此,教师平时只有加强学习,善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把学生引向会思考爱学习的殿堂。

篇二: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南昌一中 曹雨

内容摘要:初一是起始年级,学生对语文就开始畏学厌学,其主要原因应是不能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搞好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接好这根语文教育的接力棒是初中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棒难接”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三种“接好棒”的手段:研究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研究学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从实践上提供了示例,证明从中我们能获得何种关于教学衔接的启发。最后,点明“接好棒”的重要意义。笔者力求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讨论上添砖加瓦,给同仁们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像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名师于漪也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育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急慌忙地把棒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步伐和速度。”从教以来,笔者一直认为要想迅速、稳妥地接起小学语文教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接力棒并非易事。有相当多的学生小学语文不错,可是进入初中后,却对语文这位“老朋友”开始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了。畏学、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能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是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衔接好中小学语文教学,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何谓“衔接”?衔接是指事物相连接。系统论启示我们: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应该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搞好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吗?

一、棒难接的主要原因

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已搭起中小学语文教学贯通的平台。小学语文教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接力棒难接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一句话就是,“该出手时没出手”。具体而言,一是接棒的教师缺少理论上的学习,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习和贯彻不够,或者是不够全面,难以衔接。二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基本上处于“不相往来”的局面,一起教研切磋的机会很少。初中语文教师不了解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不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不了解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规律。三是中学试题中纯记忆的东西减少,对学生思维力度、表达能力的要求骤然加大。而试题的命制权不在学校,更不在任何教师的手中,学生

考试难免叫苦叫难,得不到好成绩更是灰心丧气。考试的指挥棒也使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衔接上了陷入尴尬被动的局面。

二、接好棒的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生动活泼、深浅适度的课堂教学是实现中小学衔接的绿色通道,这是众所周知的。那如何才能步入这一绿色通道呢?

手段一:研究新课标是做好衔接工作的前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执行的语文教学纲领。九年一贯整体考虑,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克服了小学和初中的割裂,使二者成为一体。采用“学习领域+学段”的陈述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 我们应该对各学段的目标了然于胸。要避免在小学教学中反复强化的好习惯到中学消弱了,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了能力到初中还得从头开始等问题的出现。

例如,在小学,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总是努力挤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总是想方设法变着花样让学生去读书,学生读书就变得味道十足。到了初中,朗读却被挤出了课堂,学生很少有读书的时间,学生朗读的水平也就直线下降,感情投入越来越少;兴趣也逐渐消失了。而“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字眼却是反复出现在四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中,所以初中老师有责任让这条生命线在语文教学中延续下去。除了“学段目标”以外,课标的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都能给我们的接棒工作提供很多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在《课程标准》中推荐了70篇小学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50篇中学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前者以绝句为主,后者加入了不少律诗和短文,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小学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中学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所以初一时,我们也只需要求学生记诵积累,和小学衔接,不必苛求学生理解赏析,初二、初三再训练也不迟。这样才符合人的认识与发展规律。

手段二: 研究新教材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一篇篇诗文组合的教材内容不如数理化的知识体系来得井然有序、清晰明了,教学内容往往陷入一种不可知论的重复状态。有人说:“小学学过的内容,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还有人说:“语文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学生产生畏学厌学心理。这些表明我们在教材的研究上要下苦功夫。

教材伴随新课标的诞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这就使两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

初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

另外,中小学新教材还有几个共同点:①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③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④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学生引入前后阶段的学习;把语文教学带到生活中,带到新天地里;使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例子,而且也是引子。

以新教材的第一个共同点为例,如何衔接,确实是离不开生活的。虽然学段不同,生活却相同。只是随着阅历和感受能力增加,从教材和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也应随之增加。如果我们特别注重 “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教室的四壁不再是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隙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那么,中学语文学习和小学语文学习之间也将不再是千沟万壑。

手段三: 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工作的要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年级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一环。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的特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给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小学的语文水平,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中下生应侧重于基础的再现与反复,优生可着重从拓展与加深方面考虑,进行教学评价时也应该更灵活一些。

那么,了解学生的渠道有哪些呢?①与小学同仁们交流,熟悉小学生学习的模式结构;②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书刊,掌握小学生的学习规律;③进入小学的课堂听课,获知小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④用问卷或谈话方式和学生沟通,明确他们升入初中后的困难??

通过直接和学生沟通及平日的观察,我发现学生普遍觉得中学语文作业难度大,有时甚至很难动笔。小学语文作业一般总是写抄抄写写,或者写篇日记什么的,大抵是些识记性的内容。到了中学,这种机械完成的作业大大减少,不少题目甚至在课文中根本找不到答案,这对新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还有人慢慢地放弃了写语文作业。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语文作业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成为激发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我觉得我们在作业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改革,如:注意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提倡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导开发生活中的资源,引入绘画式、表演式、游戏式、交际式、菜单式、协作式、自检式、体验式??的作业,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

认认真真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不仅是上一堂好课的前提,更是衔接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地从这三方面出手,接好这根语文教育的接力棒。

学生的人格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刚入初中的学生如果在起始年级就对语文

失去了兴趣,“短板效应”就可能产生。(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获“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不只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形成将面临艰难的处境,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严重的影响,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的。初中一年级,正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时期,人格发展逐渐进入高峰期,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重视并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是初中语文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最好的呵护,让孩子们在和煦的阳光中吸收知识,培养能力,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3、于漪:《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衔接好》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4、《南昌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篇三: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摘 要:为了实现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引进音乐,以适切性为准则开发和利用资源音乐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加深对文本主题和人物的理解;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学过程“鲜活”。

关键词:课程资源 语文课堂 音乐 “鲜活”效应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来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走进新课程》一书中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教材,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育视野狭窄、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学得被动、乏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智慧,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即十分必要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是基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正确认识。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更是教育观念转变的一种体现。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学存在着“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单一的教学模式,教育的内容狭隘、学生学得被动,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校内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积极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型教育理念把原来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不

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导入朱自清《春》这课时,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词“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旋律把同学们带到了绚丽多彩、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此时学生情绪高昂的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改变(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导入新课的单一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让学生的生活进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在上鲁迅《故乡》这课时,同学们从闰土二十年后外貌描写中了解到闰土一家的经济比二十年前困难,理解闰土生活窘困的主要原因是苛捐杂税多、兵、匪、官、绅的压榨的原因。“我”让他挑物品时,他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可见他只信奉神灵,向命运妥协。此时,我播放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同学们从音乐中理解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取得胜利,战胜了命运。我因势利导的提出一个问题:他们二人同样是努力的与命运抗争,可为什们会失败呢?同学们结合闰土生活的时代背景,通过合作讨论理解了闰土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个思想尚未觉悟的农民。他没有认识到生活窘困的主要原因是苛捐杂税多、兵、匪、官、绅的压榨造成的,没有进一步意识到要寻找新生活的出路,所以闰土与命运抗争以失败告终。音乐的引入改变语文教学中简单的文本分析的形式,以鲜活的形式去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人物命运的理解。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引用音乐,

可以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获得知识。

新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的体验”。可是教学改革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大多数多重认知而轻情感,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淡薄、狭隘,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埋没,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在生活中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积累了很多的音乐知识,积淀了一定程度的“音乐”的底蕴,校内资源又配备有录音机、多媒体和音乐课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好这些课程资源才能让学生“乐学”。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其乐融融,学习态度主动、情绪高涨,体现教师教育思路开阔,重视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 用“心”施教,不做学科体系简单的传声筒,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创造性智慧。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既是把学生当成有丰富情感也需要丰富情感的人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展现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优化师生了情感的过程。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课堂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在授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我教同学们唱《.明月几时有》这首歌并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学生唱

几遍之后都能背下这首诗了。教学中超越了狭隘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点学生,交给学生记忆的好方法,启发学生灵活选择记忆的方法,让教学“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我开启教学创造性智慧的大门,把音乐引进作文课堂,用“心”施教,启发学生从平常唱的歌曲拟题寻找写作的题材。如我在上作文课布置以“感恩” 为话题的作文时,首先播放流行歌曲《感恩的心》,然后让同学们说说如何理解“感恩”的,对歌词中流露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看法;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最想感恩的那一个人;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踊跃的各抒己见,“说” “辩”热烈,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鲜活”起来。

总之,音乐这个课程资源只要在课堂中该出手时才出手,就会产生的“鲜活”效应,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四: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了无痕

最近几天连续看到两则报道,第一则是在2015年8月30日,河南开封一名老人骑车跌倒水中,因无人救助最终老人遗憾离世;第二则是2015年9月10日,女大学生小袁在上学途中救助一位跌倒的老人而被讹诈,不仅要垫付医药费,学生证也被扣,老人家属还要进一步索赔;

在短短的十天之内,连续发生的这两起事件,在事件发展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反应出了一个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那就是“信任危机”,据此网上的评论是也层说不穷。

像以上的事件,在这个社会中,可以说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毕竟这些都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而发生更多的就是另一件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行为“碰瓷”,更有许许多多的专业碰瓷工作者,以此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常常在网上看到某某碰瓷者,张牙舞爪的拙劣表演被识破后淡定离场;某某碰瓷者被粗心大意的司机开车直接碾过;然而我们没有看到的那些碰瓷、讹诈成功的又有多少呢?可以说数不胜数、多如牛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肆无忌惮的从事这种道德败坏的行为呢!终其一点那就是国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制裁实施这种行为的人;

要尽量避免、及至杜绝以上这两种行为,国家就要对于以上的行为事件进行立法;对于主观意识的碰瓷行为,要狠抓严办,判以重刑;对于讹诈救助自己的那些遇困之人,要深查细究,不仅仅从道德层面进行谴责,更要对诈骗、诬陷的事实行为进行刑事追责,该罚的罚、该判的判;对于见义勇为的公民,制定明确的奖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然而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任由悲剧在我们身边不停的发生吗?中国人传统的良知告诉我们,不能,绝对不能,中国公民不会因为那几则负面报道,因为那几起道德败坏的事件而畏首畏尾,扶危济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未来依然是。

2010年春晚,冯巩、邵峰等人演出的小品《不能让他走》,讲述了救助者先是遭到被救助者家属的质疑,故事发展的最后,老人醒来澄清一切,救助者受到了应有的赞扬和褒奖,节目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足以说明人们对于见义勇为的正义理解;

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好人好事也一直在发生,有一件中学生救助老人的事件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村就读于高唐一中的吴明杰,2014年7月16日,在高唐齐鲁银行门口见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果断的向前救助,打着遮阳伞为老人遮挡阳光,同时拨打120;使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抢救,看到老人转危为安后悄然离去;事后老人的子女通过医院提供的电话,最终找到了吴明杰,并于7月26日,将一面印制有“春晖浇灌道德园,遍地盛开文明花”字样的锦旗送到高唐县一中党委副书记孙更尧同志的手上,以表达全家人对于见义勇为学生的感激之情;

春光照大地,正义耀中华,该出手时就出手,伸出你温暖的手,帮助那些需帮助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有更多温暖的手,伸向你…….

2015-9-11

篇五: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引导学生以双手当学具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探索

【内容提要】:双手十指是上帝赐予儿童数学入门学习的利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除了运用小棒、算盘、七巧板、几何形体模型等学具外,还应该发挥好双手十指表数、表形、表关系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以10以内以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常见量的教学等案例为背景,论述了手指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关键词】:表征自然数、协助计算、手指操、左手进位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除了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发展之间关系的最好注解外,也说明手和脑,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对好搭档。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普遍年龄较小,思考的范围以及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当他们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时,往往会束手无策。此时,利用双手作为随身携带的学具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浅析了手指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教学生用手指表征自然数,形成基本数感

数——来源于生活,它是“数”的结果。因此数的概念的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实物之间建立联系。10以内数认识的教学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但是,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差距非常大。他们有些已经熟练掌握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而对于没有经过良好学前教育的孩子来说,别说加减法,甚至十以内数的认识也没有掌握好。在这种差异的前提下,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讲慢了,程度好的学生不乐意听;讲快了,程度低的学生又跟不上。因此在教学第一册第一单元“十以内数的认识” 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看图数数外,还教他们用手指操表示数:

数字1~数字5:分别用对应的手指表示;

数字6:打开手掌,掌心向着自己,弯曲食指、中指、无名指,让拇指和尾

指伸直呈牛角状;

数字7:从数字6的状态,收起尾指,伸出食指,转动手腕,使手指从手枪

状变成“7”的形状;

数字8:从数字7的状态,伸直中指,寓意比7多1,那就是8了;

数字9:从数字8的状态,弯曲中指,再弯曲大拇指,轻叩在中指上面,最

后使食指半弯成钩子状;

数字10:把手指握成拳头状。

(注:数字7和数字8的表示方法各个地方的习惯均有不同。在这里,我选用了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和容易记的表示方法,上面已经有所解释。)

这套手指操简单易学,学生可以边数边做,在做手指操的时候,手、口、眼、脑各种感官并用,符合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好奇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便于基础较差的孩子更快地赶队。

事实上,手指操不仅是一年级学生在数的认识过程中的一种活动体验,同时也渗透了数学思想教学。学生经历了实物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按一定顺序数数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逐步形成、理解和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二、教学生用手指协助计算,形成口算能力

数运算的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中之中,而口算是计算教学的基础。口算主要是根据数的组成或运算的意义来获得运算结果,它是笔算、估算、简便运算、乃至实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运算的教学主要是:20以内数的加减、表内乘除法、用一位数乘除等。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运算定义,形成基本算理,为学生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在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恰当的借助手指的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为加法的进位与不进位,减法的退位与不退位积累一些经验,从而形成熟练的运算能力。

一年级孩子做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很多源自学前

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就

教育,而由于年龄关系,他们会很依赖于扳手指以帮助计算。当然,这会影响他们的计算速度,但是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后面学习“分成”和“组成”这两个知识块得到解决。当他们熟记了10以内的分成和组成以后,例如,计算“3+5”时,可以想到“3和5可以组成8”,于是就能算出答案是8;又如,计算“6-2”时,可以想到“6可以分成2和4”,于是想到答案是4。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比赛:让学生自由选择用“分成与组成的方法”计算或扳手指计算,然后,两

组同学同时计算6道算式,通过比赛结果让学生发现,扳手指计算太慢了!随着成熟和时间的推移,他们自然就会放弃用手指计算的辅助功能。

虽然在计算十以内加减法时,扳手指计算会影响速度,但是,我认为,用手指帮助低年级学生计算,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它的优点与存在价值。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几”时,我发现不管选用“想加算减”还是“破十法” ,学生口算思路容易混淆、出错率高。尽管“想加算减”的求差方法,一个加法算式能帮助学生求两道减法算式的差。可是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是很熟练的学生来说,就算“想加算减” 也同样困难了。对此,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用手指帮助计算的“表演方法”,为学生轻松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供了一条学习的捷径。

如:计算13-9=

学生边算边说:十三(说“三”时伸左手的三个手指,表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是3)减九(说“九”时伸右手的一个手指,表示10-9=1)等于四(说“四”时把左右手做一个合并的手势,表示13-9的差是4)。

这样表演节奏感强,特别是变单纯的数学计算练习为有说有动的表演,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动手范围,还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感知数学多方位的信息来源,对口算速度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有手指表象支持思维,大大提高了口算效率。

第二,在用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时恰当的教学生利用手指,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笔算过程的方法结构,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进而提升一位数乘法笔算的育人功能。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核心任务是:理解乘法的基本法则和简便方法的原理,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结构,教学中突出的是竖式笔算,体现的是运算顺序的确定、分步运算结果的定位、运算最终结果的形成,如果在教学中有手指帮助计算,那就更如虎添翼了。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逐步出现两位数乘一位数到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对于需要进位的乘法竖式,教材是引导学生把进位的数字小小地写在竖式横线对应的位置上,以防止学生忘记进位。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与速度,而对书写不规范的学生来说,甚至有可能把进位的数字误以为是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也大有人在。此外,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中

也是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止一次见过学生在计算除法时,需要在旁边另外列一个乘法竖式!因此,我教学生用“左手进位法” ,把双手作为天然学具进行到底!

如计算64×7=

计算时,写好竖式格式后说:四七二十八,左手举二(说“二”时,左手伸出两个手指,表示进位的2)右手写八(说“八”时,右手在个位写“8”);六七四十二,42加2等于44(说44时,左手的两个指头收起,右手把“44”写在对应的十位和百位上。

又如,计算647×8=

计算时,把竖式的格式写好后说:七八五十六,左手举五(说“五”时,左手伸出五个手指,表示进位的5),右手写六(说“六”时,右手在个位写“6”);四八三十二,32加5等于37,左手举三(说“三”时,左手的五个指头变成三个指头,表示现在进位的数字是3),右手写七(说“七”时,右手在十位写“7” );六八四十八,48加3等于51,这时左手收起,右手把“51”写在对应的千位和百位上。

这套方法学生在开始学的时候,左手并不灵活,特别在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乘第二个位时,有的学生会忘记了改变伸出的手指数目。但只要熟练了,学生并不需要把上面整套说法完整地说出来,而是口诀说完,进位的手指已经举起,答案也就写出来了。学生会感受到口算速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而一些进位口算能力不佳的同学甚至可以扳着表示进位的手指来计算!因此这套方法非常受学生欢迎。

三、教学生用手指提升理解的质,帮助记忆

“知识就是力量”, 当年培根这句名言更多强调的是“记忆性知识”。就数学本身而言,学生所记忆积累的知识是思维的元素,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虽然,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但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基础性更多的体现在一些陈述性知识,这些陈述性知识是数学网络的结点,是需要学生熟记的。借助手指可以让记忆性知识“由抽象→有形”,帮助学生对记忆内容形成良好的具象与表象,提升记忆的品质。一方面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1、学习“九的乘法口诀”

九九乘法口诀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借助它,使我们的乘法计算技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对初学儿童来说,九的口诀最多有九句,而且当中的数字比较类似,加重了他们的记忆负担。如果用十指来帮助记忆,可以十分形象地化解难题,促成顺利记忆。具体方法是:

开始状态:伸出双手,手心向内,尾指并拢,十指一字排开。

第一句,一九得九:弯曲左手大拇指,代表“一个九”。这时,双手剩下的九个手指头就代表了得数“九” 。

第二句,二九十八:回复开始状态,再弯曲左手第二个指头(左手食指),代表“二个九” 。这时,左手食指左边只有1个指头,右边有8个指头,合起来代表“18”。

第三句:三九二十七:回复开始状态,弯曲左手第三个指头(左手中指),表示“三个九” 。这时,左手中指左边有2个指头,右边有7个指头,合起来代表“27” 。

如此类推,到第九句时,弯曲的是双手中第九个指头(右手食指),表示“九个九” 。这时,右手食指左边有8个指头,右边有1个指头,代表“81”。

边念、边玩、边记,口、眼、手、心呼应,这使得九的乘法口诀很好记。

2、记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进率的认识及其单位间的换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制约学生学习面积单位及其计算的瓶颈。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各个单位的长度缺乏直观经验外,关键是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难以建立形象而牢固的记忆,无法熟练应用。为了使学生容易记忆,我让学生伸出左手,手心向内,叉开五指。从大拇指起,用五指依次代表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五个长度单位。叉开五指后,各指间自然形成四个“V”形开口。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大“V” 表示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000,其余三个小“V”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彼此之间的进率10。当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熟记了五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即可进入相互间的换算。例如:要计算1米=( )厘米,即可伸出代表米、分米和厘米的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这时三个手指间出现两个小“V”,分别代表10分米和10厘米,意义为10个10厘米等于100厘米。讲清算理后,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