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珠峰讲堂,释迦牟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4:08 体裁作文
珠峰讲堂,释迦牟尼体裁作文

篇一:释迦牟尼十大遗言 觉悟者最后告诉我们什么?

释迦牟尼十大遗言 觉悟者最后告诉我们什么?

佛陀(资料图)

佛陀临终时最后的教诲,记录在《佛遗教经》中。汉本的《佛遗教经》,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经中是佛陀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此经虽短,不足3000字,像是佛陀的一篇遗嘱,却地位很高、影响很大,且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字字珠玑、韵味无穷,蕴含着最大的真诚,和最深的智慧。 《佛遗教经》倍受历代僧俗大众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颁行敕令以护持佛法、弘阐圣教;宋真宗挥毫作序为雕版流通、宣扬法奥。世亲菩萨著作《遗教经论》,从七方面阐释教诫深远意义,在佛教界具有广泛深刻影响。汉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代藕益智旭大师之《佛遗教经解》最值得捧读。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南宋大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 1

本文从经文中精选出十条不止适应于佛弟子,更贴近普罗大众,且智慧深远的十句遗教,希望大众能净心聆听,从佛陀的语重心长中获得真正的智慧教益。古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佛陀这位大彻大悟且心怀大慈悲的智者,他的遗教就更值得我们珍视。而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些教诲所指出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路径,多么切合这个时代之人心的问题和需要!

一、心要正,不贪心

【原文】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译文】应当自己端正心念,以求解脱,不许隐藏包庇自己的罪恶和错误,用微不足道的神通伎俩欺骗、迷惑俗众。对于衣食住行所需,只要求得能维持修行即可,不得贪心不足,求得多余,以供积蓄。

当下启迪:端正心念,不掩饰放纵错误,说到底就是一个诚意的“诚”字。对别人诚实难,因为总要掩饰伪装什么;对自己诚实更难,因为总不愿承认自己的不堪。可万法因果,不诚实面对,及时纠正止步,就只能在累积、习惯成自然甚至变本加厉中,不断滑向更深的深渊。

人的一切烦恼,都无非因为一个“贪”字,贪着世间的认可与自心的优越幻觉,不肯放下也不肯承认。万般追索、挣扎、痛苦、不甘,皆随之而来。所以古人讲修养,用清心寡欲来形容,用正心诚意来要求。这个时代的浮躁、戾气与物欲横流,说到底也是这样的根源。

二、感官是欲望的桥

【原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译文】诸位弟子们,如果你们已能修习清净戒法,首先应当降伏你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千万不要放纵它们,使它们同外界勾染,产生对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执着与追求。

2

当下启迪:眼,这是个看脸的世界;耳,哪个不爱甜言蜜语、溜须拍马;鼻、舌,这是个以吃货为荣的时代;身,色欲难除,人爱舒适。说到欲望,无不是以感官为桥梁,无不是在感官的满足中结束。如果桥梁断了,欲望也就不再通达,这就是持戒的意义。

有人认为持戒是对人性的压抑,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成为对习性的培养。如同交通规则,强制的规则就如持戒,虽然强制,时间久了,人们尝到了好处,便能理解规则、接受规则、心存规则。戒也绝不只是一种宗教修养手段,更是一种人人可行、应行并从中受益的修养手段。

三、“心”是万恶之源

【原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译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其真正的主使者是“心”。所以众位弟子,应该好好地制伏你们的心。心是令人生畏的东西,其可畏的程度远远超过可怕的毒蛇、凶猛的野兽、恶毒的强盗、森林失控的大火等等,这些都不足以比喻心的可怖。

当下启迪:欲望虽然以感官为桥梁,根本的驱动却在心;是心有欲求,而后通过感官表达,通过感官满足。所以要化解欲望,根本办法还是要降服自心。心存万念的种子,心净则万念净,念念可以为用;心邪则万念邪,念念皆是锁链;地狱天堂,只在一念之间。

如何降服自心?你先要关注、反观自己的心,觉察到了自己当下的念头,这一念头就不再能牵制、左右你。人受妄念摆布,往往是因为觉察不到妄念对你的绑架,而念念相续在虚妄中。这就是佛家的“观”法。经中言:“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四、羞愧之心最珍贵

3

【原文】惭耻之服,于诺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译文】惭愧、羞耻的心,在佛法诸庄严之中是最为第一的。惭耻犹如铁钩,能制止人去作非法的行为。所以,众位弟子们:应当常常怀着一颗惭耻之心,时时刻刻不要松懈。如果抛却了惭耻之心,那么所有的功德将丧失殆尽、荡然无存。有惭愧之心的人,就会拥有好的德行;如果没有羞愧之心,那就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当下启迪:为什么羞耻惭愧之心重要?因为知道羞耻惭愧,说明心中还保有原则和良知,说明还有着一份自省,说明面对自己的内心时还是诚实的。如果没有羞耻惭愧之心呢?就是这些的反面,所以佛说与禽兽没什么两样。

社会是个大染缸,要始终保持羞耻惭愧之心,并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在物欲和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心变得冰冷坚硬,而不知回头。所以佛经中才告诫要“不忘初心”,孔子才强调“知耻近乎勇”。有羞愧之心,也许不能走得快、爬的高,可是一定踏得实、走得稳。

五、做质朴率直的人

【原文】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译文】诸位弟子:奉承谄媚之心与佛法相违,所以应当使你们的心质朴率直。应当知道奉承谄媚就是欺骗说谎,修习佛法的人如果依旧怀有此心,他就一无是处。因此,众位弟子,应当端正你们的心,将质朴率直做为根本。

当下启迪:质朴率直的心是干净的心、轻松的心,奉承谄媚的心则是扭曲的心、阴寒的心;前者无所求,后者则被欲望裹挟和推搡。在社会上,不论是为了求人办事还是向上发展,谄媚奉承都是不少见的。这或许有现实的无奈和不得已,但还是要自问,就算行为上不得已,心中的质朴率直可守住了?还是在日积月累、 4

潜移默化中也变得谄媚逢迎?佛说奉承谄媚者不是佛弟子,推而广之,在做人上,

也同样要以此为戒。

欲望是魔鬼(资料图)

5

篇二: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

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他们到底有什么联系?佛祖指的是谁?

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之错位认识

珠峰讲堂 释迦牟尼

由于当下有很多人对“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着错位的认识,有感于此,仅以个人对此之了解,做一简要述说,以其让不明者得以明白其中之差别。

大部分的人认识“如来佛”之称是缘自《西游记》一书,或电视剧《西游记》,而在佛教里真的有“如来佛”吗?

在寺院听到很多导游或客人在进入大雄宝殿时,言其内供奉的主供像为“如来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据我所知,在佛教里面还没有一尊佛称为“如来佛”,如来为佛之异名,在经典里记载,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间解、世尊,加上“佛”之名号,共有十一种称号。这时,人们或许又有疑虑了,你在前面讲到佛有十种名号,为什么在这里会出现十一种呢?实则,在佛教很多经论里列举佛之十号时,有的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有的将佛、世尊合为一号、也有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的,这主要是由于佛典在传入中国时,翻译经典者的翻译角度而产生的,几种称号的融合,相互间并没有抵触。就如我们在英文语句翻译时,同一句英文,我们可以根据本土文化,将它翻成多种形式,关键在于其意义没变。而“如来佛”之称,也许就是《西游记》之作者施耐庵,将如来与佛二种名号合之为一了吧,但此种合法,在经论里是没有出现过的,而作者本人也并非经典翻译者,这就是“如来佛”称号在佛教里出现的不合理处。在这里,且不论作者是否真的将二号合之为一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诸佛之中,是没有“如来佛”这一佛名号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称念时,将释迦牟尼佛称为释迦牟尼如来,将阿弥陀佛称为阿弥陀如来,且不可妄加一佛名“如来佛”。

写此文的初衷,主要是希望对佛教有信仰者,能够智信佛法,避免“信其教、而不明其义”的现象出现。

附:如来十号释意:

(一)如来,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

(二)应供,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三)正遍知,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四)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五)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

(六)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

(七)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

(八)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

(九)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

(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

(十一)世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

篇三: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

我一直相信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

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烟。

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

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复。

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么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尘。

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选择让心静下来,慢慢沉淀那些痛苦。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所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

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不要带给自己烦恼,也不要带给别人困恼。

对自己好,就要用心;对别人好,就要关心。看别人,烦恼起;看自己,智慧生。体谅别人,就会做人;清楚自己,就会做事。人经不起考验,故不要轻易考验于人。走入人心很难,走入己心更难。心未定,故一切不定;若确定,则当下就定。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

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因为我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己; 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有些不争也会来;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耐得住寂寞才能升华自己。

人生就是一阵风,起了,没了。

理想就是一盏灯,燃了,灭了。人情就是一阵雨,下了,干了。朋友就是一层云,聚了,

散了。闲愁就是一壶酒,醉了,醒了。寂寞就是一颗星,闪了,灭了。孤独就是一轮月,升了,落了。死亡就是一场梦,累了,睡了。

篇四: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

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

关于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问题,佛陀自己没有直接明示,诸研学者也没有究其根底,然而这个问题却对佛教修行者十分重要,明了个中缘由,便能学习其法而速证菩提。

实际上,佛陀自己虽然没有直接以口头语言明示,却可以以其顿悟时的外缘及其形象中参悟。 佛陀最主要的形象特征,一是目光内视,二是胸前有一个右旋的卍字符号。其意义表明,一为自省其心,二为发心立愿,三为因禅定内观而生慧果,四为心轮乃修转法轮的关键,五乃证佛以金刚界心法的修心修行为目的。

佛陀最主要的顿悟外缘,一是在菩提树下,二是在入定状态,三是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四是在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其中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表明时间因缘为寅时或卯初,其在金刚界法轮中代表大行普贤菩萨的主位,内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藏为胸腺,胸腺位于胸前内,免疫系统主要起防卫个体、形成和补充正气的作用,这个作用即密教胎藏界的金刚部金刚手院的主要功能,其代表为金刚萨埵菩萨,也表明精进勇猛的意义。启明星升起的方向为东方(东北方),东北方不管是金刚界还是胎藏界都为法轮启转的钥匙,东北方的空间方位与寅或卯初的时间方向在同一图式中的位置是一致的。同时,在古印度当年释迦牟尼顿悟的地方,东北方实际指向西藏的神山-冈底斯山。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入定,一则表明释迦牟尼的意志坚定、精进勇猛、内力深厚,二则表明禅定悟道进阶蜕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三则表明释迦牟尼应有服气以补充能量,凡是内修达到一定层次的人都是可以服气的。服何气?天地之气、日月之气、山川草木之气、佛菩萨灌顶之气,最为直接的应是菩提树之气。 菩提树属于桑科植物,与桑树乃同科植物,并且二者先天具有不解之缘。根据有关佛书记载,菩提树叶作为修佛法之用时,如果找不到菩提树叶,可以用桑树叶代替。中国唐朝的医学巨著《千金方》中,更明确记载一首“通禅方”,其以春桑耳、夏桑子、秋桑叶为末煮水和盐豉服用(初期添加赤小豆),服用十天可以通初地禅,服用二十天可以通二地禅,服用一百天可以通三地禅,服用一年可以通四地禅,见佛性。所谓形而下者食其味,形而上者服其气,普通人通过服食桑树之叶等可以入禅见性,有一定修炼层次的人更可以通过服桑叶等之气证佛,当然科同功似甚至可能功用更高更全的菩提树之叶就更不用说了。

正规菩提树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网上资料无法查到,但是既然菩提树与桑树有如此缘分,并且菩提树叶与桑树叶的外观形态又如此真似,就可以从桑树叶的化学成分揣度之。根据现代研究,桑叶含蜕皮固酮、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桑蚕通过大量食用桑叶获取足量的蜕皮激素,而后适时吐茧,直至坚固的将自己与外界隔绝,随后在蜕皮激素等的作用下,破茧而出,脱胎换骨、化蛹成蝶,获得新生。而蜕皮激素在节肢动物等的身上就是在胸腺里形成的,能够直接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如在胎藏界直入佛部。因此,我们可以猜想,释迦牟尼正是通过蚕变的过程顿悟到证佛解脱的根本途径。即在面向东北方冈底斯山、寅卯时辰、心愿坚定、意志勇猛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菩提树叶所含有的蜕皮固酮之气等的熏养,根据蚕变原理,激活、运转位于胸腺的心轮及其蜕变作用,在普贤菩萨(金刚萨埵菩萨)的精进和坚固的加持协助下,修成金刚不坏之身;同时,顿悟人生的诸般痛苦和轮回业报都是因贪嗔痴疑慢、爱妒恨欲厌等烦恼盖障的作茧自缚而起,只有脱离肉体与精神的种种束缚才能彻底解脱,因此又在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加持协助下,大彻大悟,从顶轮破顶而出,修成无上正果。 此外,如桑叶的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成分,一能够使人短暂失去记忆,可以帮助修行者快速和深入的达到坐忘的境界;二能够使人产生幻觉,可以依心境和脉轮等的刺激产生的心理或生理反射形成诸般“魔幻”境界,考验修行者的定力和慧力;三能够使人体的微细血管扩

张和微循环的开放,从而促进脉瓣的开放、激活部分人体组织细胞沉睡的功能。而近来的研究还表明,桑叶具有人参样的作用,能够抗疲劳、增免疫、安神益智等,可以为修行者提供和补充元气能量。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佛陀顿悟其间经历的种种现象了。

释迦牟尼成佛后,根据自己修行证道的经历、经验,要求僧众等在寺院边必须种植菩提树,其用心良苦,用意甚明,可惜绝大多数修行者不知如来真实义,而流于形式和代表意义及崇礼对象。而在实际运用上,不管是菩提树还是桑树,都有助禅助悟的功用,若要学习释迦牟尼的证道方法,关键在于发心、礼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禅定、修证方法和取气(包括方法、位置、方向和时间,方法包括意取、顶取、鼻取、身取等,最佳位置为菩提树或桑树的树冠内、最佳方位为面向东北方或冈底斯山、最佳时辰为寅或卯初);使用其他修证方法者,同样具有助益作用。对于没有服气根基者,泡煮服食菩提树叶或桑叶的汁液,加上发心和修持,也有同样助益,只是市面上售卖的难见真正的菩提树叶也,故惟以桑叶为之,亦可以桑叶、荷叶、人参共服之。

篇五:一口气,看懂中国寺庙的布局

一口气,看懂中国寺庙的布局

寺庙建筑

一、寺庙朝向:

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

①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

②西藏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③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二、寺庙大概布局

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zàng)经楼(阁)、方丈室等。

(1)三门: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2)钟楼、鼓楼: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

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种。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3)天王殿:

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①、弥勒佛

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竖三世”里的“未来佛”,正确的应该叫“弥勒菩萨”才对。因为他还没有接班,所以还没有成“佛”)。

②、四大天王

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注:不是四大金刚啊,)佛教里的四大天王和《封神榜》里的不一样,佛教的四大天王不叫魔礼青,魔礼海,魔礼红,魔礼寿。他们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名提多罗吒(zhā),手拿宝珠,有的说拿大刀,有的说拿琵琶。统率毗(pí)舍阇(dū)(癫狂鬼)。

西方增长天王:身紫色,有的说青色,名毗(pí)流驮(tuó)迦(jiā),手拿金刚杵(chǔ),有的说拿剑,统率鸠(jiū)盘荼(tú)和饿鬼。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