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初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5:27:46 体裁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初三体裁作文

篇一: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

我国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不同,使华夏文明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按照各地的传统,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年糕;福建人初一早上吃面条;河南人吃饺子煮面,寓意捞财;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荆州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实实在在,吉祥如意”。许多中国人对这农历新年第一餐非常讲究,虽然吃法都不一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浙江:年糕

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饺子煮面

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盖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食,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还不发大财?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东北:饺子

“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饺子。东北人也不例外。东北人性格豪爽,年夜饭也来得大气,通常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就显得不“地道”、不“东北”。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等等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上海: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 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江西: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福建: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四 川

四川人认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子齐齐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的,体现“全”的概念;含猪耳、牛尾的菜(汤)则代表“有头有尾”。

据说四川成都一带,过年是不吃饭的,因为“饭”与“犯”同音,

为了避讳,就改吃汤圆或挂面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

篇二:作文:舌尖上的味道————红团

舌尖上的年味

有人说,年味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年味是大红大红的春联;还有人说,年味是长辈对晚辈宠爱的压岁钱……在我看来,年味就是家乡那传统喜庆特色的食品——红团。

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家乡那浓浓的年味便随着数九的寒风扑面而来。家家户户开始蒸红团,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这一天,全家人围在“大笠孤”四周,工序配合默契。有经验的长辈先用开水将上等的糯米粉和红色的食用色素混合好反复揉、和成面团,捏成薄饼状的皮;能干的主妇把绿豆或糯米做的馅做捏成一个团,轻轻地放在皮内慢慢包好;光溜溜的样子当然不好看,好奇的小孩子们把红团放进一个木制的模具里,用手轻轻地一压,各式各样吉祥的图案就上好了;主妇们赶紧搭手接过,在红团下面垫上一张剪好的艾叶;上蒸笼、大火蒸这重活得喊男人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美满,享受热闹的美、新年的味。

红团的名字不仅吉祥,看相也非常好。蒸熟的红团上拱下平,呈球状,红艳艳、亮闪闪的样子讨人喜欢。上面还有精美的“纹身”,下面垫着深绿的艾叶。过年的供品中,家家必备一盘红团。远远望去如同一朵朵绽开的鲜花,让人赏心悦目。轻轻一吸,糯米掺和着艾叶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垂涎三尺。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品尝着。拿起一个红团,感觉又轻巧又松软。轻轻咬一口,薄薄的皮顿时开了,绿豆的味道立马扑鼻而来;再咬一口,松软的皮中有点柔韧的感觉。

咬一口红团,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溢满舌头,涌上心间。

篇三:初三吃年夜饭作文

初三吃年夜饭作文

初三的同学们,你们的寒假作文写好了吗?下面YJBYS小编整理了几篇吃年夜饭作文供大家写作参考,欢迎阅读。

作文一:幸福的年夜饭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水饺情有独钟,只要妈妈煮水饺,我就可以把一大盘水饺吃个精光,所以大家都叫我“水饺王”。不过,吃过很多次水饺餐当中,最令我难忘的一餐是在三年前一个特别的日子里。

那一年,表姐、表弟们都回老家要一起过年,依照往常惯例,我们会准备热呼呼的火锅大餐。那次因为人多,妈妈提议加菜,没想到这一道菜,竟然就是我最爱吃的水饺,它代表财源滚滚。不过,妈妈为了让这道菜更特别,决定自己动手做,我们觉得很新奇,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大人们辛苦的准备材料,有水饺皮、绞肉、虾子? 哇!真是琳瑯满目,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大展身手。首先手抹上太白粉,再拿水饺皮,然后放上一团拌好料的绞肉,把水饺皮往中间一捏,就变了一个小山的“金元宝”。我第一次做太兴奋了,想做一个超大的水饺,没想到把皮撑破了,好糗!哥哥、表姐、表弟也都包失败了,有的变成“开口笑”,有的变成“大肚婆”,还有的像被雷电击中,扭曲成不规则的形状,大家看了笑得直飙眼泪。哎!这哪是金元宝,小表弟甚至忙得满脸都是白粉,活像一个老公公。后来,二姑姑看不下去,出来示范指导一番,才让我们捏出一个个可爱、小巧的水饺元宝。一阵子手忙脚乱之后,终于可以煮水饺了,看着自己做的水饺在冒泡泡的热水中翻滚,好像在做体操,个个都精神饱满,相信等一下端上桌,一定是香Q弹牙。

其他人则是忙着准备火锅料,不一会,火锅滚了,水饺也煮熟了,等待已久的年夜饭终于要开始了。当煮好的水饺一上桌,不停冒着白烟,油亮亮的水饺皮,鼓着圆圆的肚子,让人忍不住食指大洞,扑鼻而来的香味,唤醒了我们的味蕾。“哇!”大家不约而同的大叫一声,好像饥肠辘辘的大饿狼,就开始进贡我们的“五脏庙”了。

我们几个小朋友狼吞虎咽的享受自己包的水饺,塞得满嘴都是,说不出话来。我感觉自己包的水饺鲜嫩多汁、清爽可口,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想那应该是饺皮里包着全家人的爱,暖在心里,是一种叫人永生难忘的幸福滋味。

那一餐年夜饭,除了品尝美食外,也让家人相聚并享受快乐的时光。家人凝聚在一起的温暖,使菜色更加美味,屋子里也洋溢着欢笑声,一直到现在。那种幸福的滋味,依然是我最难忘的一餐。

作文二:年夜饭大餐

夜幕慢慢地降临啦。一阵接着一阵炒豆般的爆竹声提醒人们,新年除夕夜的重头戏——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就要开宴啦!餐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香喷喷的一大桌菜啊!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唉——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像“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年夜饭是家对游子一整年的期盼,年夜饭是游子对家一整年的报答,过年的时候,家就是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家,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回家过年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已经流传了三千年,它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作文三:年夜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一般都是在这天晚上只吃饺子,我家却年年做“年夜大餐”。看,今年的年夜饭多么丰盛呀!

下午四点多,我们全家便开始忙碌的工作起来。第一种食物当然还是饺子,它毕竟是传统食物,给它个排老一的机会。和面、拌馅、包饺子我们分工细致,这饺子香不香可就在这和面、拌馅上。馅儿拌好了吃起来香,面和好了薄皮大馅儿更是让人舍不得放嘴呀。当然这包饺子也很重要哟!如果包的不美观谁都不爱吃哟,所以包饺子也是一门

学问滴。爸妈把面、馅儿都准备好了,该我大显身手了。我左手捏一个,右手拿一个 ,一会儿,一个个小贝壳似的饺子就呈现在我眼前。第一道工序做完,该到下一步了——做满汉全席。

妈妈准备了近十几种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各种青菜。快看,我家的烹饪大师——“李大厨”(本人的妈妈)来了。只见她右手拿着炒锅,左手拿着勺子,走进了厨房。先炒蒜苔,后炒木耳,最后炒银耳。顿时,厨房里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炒声,同时也飘散出了炒菜了清香。屋外也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空气里弥漫上了火药的气息。屋里屋外这热闹的景象混合在一起,真有一番过年的景象。妈妈把各种各样的肉变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菜。我还给这些凉菜、热菜分别取了好听的名字:百花争艳、芙蓉水上漂、莲子鸡汤、水果沙拉??光听这些名字你肯定也早就口水流了三千尺吧!

终于等到了开饭,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直往嘴里塞,吃了一个圆溜溜的小肚子。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寿比南山,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爸爸妈妈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作文四:吃年夜饭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快盼到“牛年”的到来了。除夕夜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想想那些丰盛可口、多彩诱人的年夜饭我不禁流出了口水。经过家庭会议集体决定今年牛年除夕的年夜饭全家动手自己做出一桌丰富的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刚朦朦胧胧的醒过来就听到老妈在厨房“乒乒乓乓”的忙活起来起来一看品种各式各样的蔬菜、鸡鸭鱼肉等在厨房里摆了一地妈妈又是洗菜、又是拣菜、又是切菜忙个不停。看到这种情形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挽起袖子自告奋勇的说:“妈妈我来帮忙吧!”妈妈开心的说到:“好呀!先把你自己的桌子收拾整齐然后再过来帮妈妈拣菜一起准备今晚的年夜饭。”

“知道了”!心情好干什么都高兴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把茶几、写字台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把我那几个心爱的芭比娃娃换上新衣服好好的“打扮”了一番。这点儿活儿不难一会儿就被我干完了。然后真正的“工作”开始了我要帮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了!

拣菜、拣葱、洗菜、打鸡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说打鸡蛋吧我轻轻的磕了两三下鸡蛋壳纹丝不动连个小小的隙缝也难以看见那点儿小缝仿佛在嘲笑我呢!我一着急在桌子沿边重重的磕了一下这下可惨了鸡蛋清顺着我的手流到了地面而蛋黄也“寥寥无几”了一个鸡蛋就成了我的“牺牲品”。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坏家伙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行我这就再打给你看看哼??”打到第

二个鸡蛋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终于顺利的鸡蛋打好了。

说到准备年夜饭给鹌鹑蛋剥皮儿可是我最喜欢的活儿了。因为我常把鹌鹑蛋剥坏只要一剥坏我就会一口把鹌鹑蛋吃进肚子了一边干活儿一边还能享享口福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今天干这个活儿时妈妈时刻在旁边“监督”着我的一举一动一个个又白又嫩的鹌鹑蛋只能好好的就躺在了盘子里虽然没有饱“口福”但看到这些“成就”我也是欣喜上心头。

在紧张的劳动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一看窗外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已经亮起来了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也开始凑起了热闹。在看看我们家的大桌子上爸爸这个大厨已经把刚才我和妈妈的劳动成果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看着这些丰盛的大餐耳中好像传来了若隐若现的新年钟声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悠然间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羊年”终于来到了!

作文五: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坐在桌子上吃年夜饭。今晚的年夜饭非常丰盛,有盐焗鸡、红烧肉、酿豆腐、腊肉、腊肠??大家都非常高兴。

吃完饭后,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怎么来的?爷爷回答说: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与亲人团聚。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传统习惯。春节(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甜粄、煎丸子、饊子,还有盐焗鸡、红烧肉、酿豆腐、腊肉、腊肠等客家菜。

我又问爷爷:那我们今天晚上吃的盐焗鸡、红烧肉是谁发明的呀?

爷爷笑着说:这不是谁发明的,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传说是客家人以前担盐上江西时,把鸡埋在盐担里以备路上吃而无意发明的。红烧肉呢,传说苏东坡家住在河堤旁边,他经常把自家的猪肉切成方块,做好后送给修河堤的工人吃。他把这种肉称为‘东坡肉’,后来人们就简化成了红烧肉。

爷爷,那您最爱吃的酿豆腐又是怎么来的?我又问爷爷。爷爷喝了一口茶,笑着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后来因为在吃饭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出了酿豆腐。

这时,我的表弟接着问:外公,那我最爱吃腊肉、腊肠又是怎么来的呢?爷爷说:腊味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当时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

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而腊肠呢,是广州的伙计看到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经常携带的灌肠,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在腊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吃丰盛的年夜饭时,全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一边吃饭,一边说说笑笑,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真想天天都过年,天天都吃年夜饭呀!

篇四:作文指导《舌尖上的美食》使用版

话题作文《舌尖上的记忆》

视频导入:央视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琳琅满目的生态食材,风味独特的各色美食,引燃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我们每天都在与吃打交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把司空见惯的吃运用到写作中来?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美食的写作,看能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写得生动有趣。

(一 )说美食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吃的话题,平常我们都用哪些词来形容味道?(酸、甜、苦、辣、咸)可是我们的舌头上有一万多个味蕾,你可以品尝到一万多种味道,我们怎样才能把美食通过文字准确生动地展现给读者呢?

(屏显:“巴掌大,圆而薄。正面粘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通体泛着淡淡的金黄,颜色像极了刚刚成熟的麦田。闻一闻,浓郁的芝麻味和着面粉味扑鼻而来。轻咬一口,“咯吱”一声,脆脆的薄片落入口中,一股甜香丝丝缕缕于细脆的咀嚼中蔓延开来。”)

你来读读写形的句子,你来读读写形的句子(调动了--视觉),色的句子(调动了——视觉),你来读读它的香(调动了——嗅觉),你来读读它的味(调动了——味觉)。

师: 你看这一小段文字,调动了多种感官,并运用了修辞,就把美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可见,一道美食,只要抓住了特征写出他的形色香味,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模仿上面的语段说说你喜欢的美食,注意抓住特征(色香味形)

( 二 )品情趣

师:写美食,光抓住特征就行了吗,还要写些什么呢?

(追问)美食仅仅是给予我们感官的享受而已吗?我们先来看看名家眼中的美食。

1、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屏显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琦君《春酒》

(分析: 端着、闻着,即使跌倒了杯子还捏在手里,这个小女孩是多么喜欢她的酒啊,还有成了酒仙的小花猫。一杯普普通通的春酒,因为有了小女孩的天真和快乐,变成了无可比拟的美味佳酿。 )

2、屏显: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分析:吃鸭蛋敲去空头,不碰破蛋壳,掏着吃。剩下的蛋壳,洗净可以装萤火虫。一举两得,富有童趣,饶有趣味。)

师:看来美食的诱惑不仅仅来自食物本身,更在于人的情趣。在写作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于美食的描写中,融入人的动作、神态、声音等描写,就可以展现人之情趣。

(三)悟生活——品味生活滋味

导入:同学们,汪曾祺的鸭蛋,鲁迅的罗汉豆可以算美食吗?你能说出让他们久久难以忘怀的原因吗?

屏显:汪曾祺说:“高邮的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琦君说:“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去找真正的家陪呢!” 鲁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小结: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里品出了对家乡浓浓的依恋,琦君的春酒里有浓浓的亲情、乡情,鲁迅在罗汉豆里品出了童年。美食不仅是口腹之需,有时一粒米见大千世界,一盘菜显幽深人生,我们是在品味生活的滋味啊。)

所以,我们在写美食的时候,也还要写对生的感悟,让一道普通的美食变得既有味又有友情。这样文章的立意就高了。

小结内容:怎样写出生动而有趣的美食?

(五)写美食——评美食

你是否也有这样芬芳的记忆,无论时光怎么流逝,却也怎么也挥之不去?是奶奶亲自为你磨好的豆浆吗?是妈妈烹饪的家常小菜吗?还是与小伙伴烤的红薯吗???在看似平常的食物中咀嚼生活的滋味,或因为亲情,或因为童心,而有了别样的情愫。

建议:可以从通过看、闻、听、尝等方面中,先着重选择一个方面写一个片段,再从美食中品出对生活的感悟。

师:听完了同学们的作文,我感到各种滋味扑面而来,形成了生活的大滋味。你们不单是吃的行家,更是写作的好手。

课堂小结:同学们,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不断用感官去捕捉,用心去体会,写作的素材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就能“有所为而作”。

结语:同学们,无论你们将来身处何方,在你们尝尽天下美味的时候,都别忘了家里的那道家常菜!

篇五: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 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初三

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

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目佳)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