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6:54 字数作文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字数作文

篇一: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1966)(THE EAST IS RED)

总导演:周恩来总理

导 演:集体

编 剧:首都文艺工作者和工人、学生业余合唱团三千多人集体创作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上 映:196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戏曲片

作 者:魏巍 徐怀忠 郭小川 贺敬之 乔羽

制 作: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

影片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诗人、作曲家、舞台美术工作者,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业余合唱团三千多人,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成功地创作了这首革命史诗。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依照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集??

大凡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歌舞作品,《东方红》以其恢宏壮美的场面,众多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下面就《东方红》诞生过程作一介绍,以飨读者。为了庆祝建国15周年,周总理倡议搞一台反映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1964年,中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举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了庆祝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党中央、毛主席决定这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邀请各兄弟党和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来华参加。既是庆祝,大型文艺活动当然是少不了的。当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协会正筹办一起规模较大的“北京音乐节”。周总理对此很是关心,当他详细了解了音乐节筹办的情况后,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办“音乐节”条件还不够成熟,不如创作一部表现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中宣部、文化部对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总理的建议是可行的,因为在此之前,上海在“上海之春”音乐节期间就曾排演过一部歌颂党和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大型歌舞节目。而空政文工团、中央歌舞团等文艺团体也先后演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及舞蹈《大刀进行曲》、《飞夺泸定桥》等节目。此外,在党的各个革命时期也都产生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大量革命歌曲和新民歌,把这些节目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选择和编排,完全可以创作一部表现革命历史进程、高质量的大型歌舞。

1

周总理在听取了中宣部、文化部的研究意见后,经与陈毅副总理商量决定,于7月

31日成立以周扬为首的大歌舞领导小组,并将这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定名为《东方红》。此时离国庆节已不到两个月了,时间紧,任务重是可想而知的。好在编导和演员都是从各地挑来的顶尖人物,可以说是荟萃了当时国内一流的编导、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等各类艺术家。编导组以陈亚丁、周巍峙为首,音乐创作组组长是著名作曲家时乐蒙;指挥组组长是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舞蹈编导组包括了以查烈为首的29人。参加演出者达3000人之多,其中有五大军区的文工团、北京的所有文艺团体,还有数 百名工人和学生业余合唱团的成员。8月12日,所有参演人员在北京进行了动员后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作为《东方红》的总策划、总导演,周恩来为 《东方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忙完了一天的国务之后,都要在深夜一两点钟来到《东方红》剧组,和编导们一起讨论,大到指导思想,小到具体词曲,他都亲自参与。 《东方红》是一部政治性、历史性都很强的作品,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以及在戏中所占的份量都不是单纯用技术手段所能解决的。

如何在大型歌舞中表现党的诞生、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这几次大的历史事件是周总理最为关心的。他不但要求突出地表现这些事件,还要求在艺术上尽可能完美。“东方曙光”是一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歌舞,当时尚没有现成描写和歌颂共产党诞生的歌曲。周总理对此很是着急,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巍峙为此专门到音乐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为《北方吹来十月的风》的歌词。周总理看了歌词很是高兴,认为它很好地说明了马列主义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表达了毛主席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历史性结论。而作曲家李焕之参考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的风格为这首歌词谱的曲子也很受周总理的赞赏。周总理还亲自为这首歌设计了布景:天幕的左侧是光芒四射的马克思、列宁画像,在画像前同时升起两面旗帜,一面是党旗,一面是绘有毛泽东青年时代头像的红旗。在两面旗帜的导引下,行进着中国革命队伍。周总理说,当时代表党的正确路线的是毛泽东同志,所以决定在红旗上加上他的头像。许多看过《东方红》的人对戏中没有“八一”南昌起义的场面感到困惑不解。按理,这样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大型史诗,没有南昌起义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我党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写“八一”南昌起义,当然就不成其为完整的当代革命历史。其实,创编班子最初也是这么定的,但周恩来却将它拿了下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35首

01.东方红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03.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

04.农友歌(演唱:王昆)

2

05.工农兵联合起来

06.就义歌

07.秋收起义歌

08.双双草鞋送红军(演唱:杨和柏、雷良萍) 09.西江月·井冈山(演唱:寇家伦)

10.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1.八月桂花遍地开

1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13.遵义城头霞光闪

14.飞越大渡河

15.情深谊长(演唱:邓玉华)

16.过雪山草地

17.会师歌

18.七律·长征(演唱:贾世骏)

19.松花江上(演唱:张越男、李光曦)

20.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1.到敌人后方去

22.游击队歌

23.边区十唱

24.南泥湾(演唱:郭兰英)

25.保卫黄河

26.坐牢算什么

27.团结就是力量

28.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29.解放区的天

30.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2.赞歌(演唱:胡松华)

33.毛主席,祝你万寿无疆(演唱:才旦卓玛)

34.歌唱祖国

35.全体合唱国际歌

场次

第一场:东方的曙光

第二场:星火燎原

第三场:万水千山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

第五场:埋葬蒋家王朝

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

3

篇二: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的音乐文学创作对传统的复归与创新

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文学创作

对传统的复归与创新

摘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于1964年秋集体创作编演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其音乐文学的选编与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点,代表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下歌词创作的最高水准。《东方红》中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既是对传统的复归同时也是创新,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表演风格。 关键词:《东方红》;音乐文学;传统;创新

作者简介:张娜(1989.1.——),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在读,闽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邮寄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闽南师范大学达理学生公寓4A-522,邮编:363000。联系电话:18960162412,邮箱:442976253@qq.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音乐文学创作可说是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曲折的历程。而1964年秋诞生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我国音乐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不得不提的精彩的一笔,其中的歌曲歌词的选编与创作在革命历史歌曲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之处,代表了当时在主流意识形态下歌词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准。《东方红》还发展了一种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既是对传统的复归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这种综合性的现代艺术表演形式全面反映了中国近百年的民主革命斗争历史。在中国,《东方红》也是首部成功的音乐舞蹈史诗性作品,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所接纳,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的60年代,是一个对人们来说异常艰难的年代。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主观客观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同时由于党的一系列偏“左”政策的实施,文艺领域的工作也陷入僵局。

歌曲创作上,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这个非常时期,广大音乐工作者仍表现出高水准的政治素质和艺术素养,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革命群众歌曲。比较优秀

且流传较广的革命群众歌曲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光未然词,瞿希贤曲)、《高举革命大旗》(芦芒词,孟波曲)、《工人阶级硬骨头》(希扬词,瞿维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洪源词,生茂曲)、《接过雷锋的枪》(践耳词曲)、《人民军队忠于党》(张永枚词,肖民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明曲)等[1],这些歌曲的歌词通俗流畅、朗朗上口,意象鲜明、雄浑有力,有利于歌曲的传播和广大群众的群体歌唱,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天灾人祸的必胜信念。可以说歌曲歌词创作的题材、样式、风格、语言的多样化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不少作品的艺术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稍后《东方红》中歌曲的编选提供了多样的曲源和艺术借鉴。

《东方红》的诞生有其特殊性,其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性质:1960—1962年间,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团结全国人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配合这场革命传统教育,文艺界创作了大量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东方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杰出的作品。“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前,在我国音乐舞蹈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以革命历史歌为贯穿主线来展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光辉战斗历程的有益尝试——其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演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二是由上海音乐舞蹈界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而上海的大型歌舞,无论在内容的设计和表现形式的组合状貌上都更接近于后来的《东方红》。”[2]《东方红》同时也借鉴了朝鲜文艺工作者创作大型歌舞的有益经验[3],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关心和组织,集中全国70多个单位的文艺工作者共3000余人(从周恩来在和有关部门领导的筹划研究会议上的谈话可以看出,中央领导是有意识地要将《东方红》这台歌舞晚会搞得盛大空前、轰轰烈烈),在短短一个半月内集体创作完成,并在庆祝建国15周年时于1964年10月2日晚首演于北京。

1.内容与题材

在内容上,《东方红》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将音乐、舞蹈、戏剧、诗歌、舞台、美术及朗诵等艺术手段熔于一炉,充分发挥各

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长,以巨大的历史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现了自1921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和壮阔图景,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广大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在题材上,主要的是“颂歌”(其他各题材的歌曲多少都带有一些“颂歌”的性质),包括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新中国等;有的是反映战争生活的歌曲,包括工农运动、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这类歌曲主要是表现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共产党路线的正确、纪律的严明、共产党人对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人民对共产党和红军的爱戴等;有的是反映人民的艰苦悲惨的生活、外敌入侵家园沦陷的痛苦感受以及生产劳动的歌曲等。

2.体裁与形式 《东方红》全剧共分八场,但后两场“祖国在前进”及“世界在前进”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在拍摄电影版时被删减,只选取序曲和前六场,故本文根据电影版本只对序曲和前六场进行分析。序曲和前六场包括歌曲、舞蹈、乐曲、表演唱、合唱等形式在内总共有58个节目,在体裁上包括群众歌曲,艺术歌曲,抒情歌曲,社会歌曲等;在形式上采用了歌舞、大合唱、齐唱、独唱、群舞、独舞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联合演奏,其中有歌词的歌曲演唱节目就有36个。在音乐上,除了运用大量有高度思想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的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10余首歌曲是词曲作家根据内容需要重新改编或另行创作的,这种急就章式的命题作文具有很大的难度,其艺术价值因而也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东方红》在艺术表演形式方面,继承了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表演诗乐舞三者并重的方式[4],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形成了共和国特有的一种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现代艺术表演形式。再配合以艺术表演者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和真诚且毫不夸张的脸部表情等细节刻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恢弘整饬之美,对受众来说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序曲和前六场)中,有歌词的歌曲表演节目总共有36个,而这其中词曲作家根据表演内容需要重新改编或另行创作的歌曲只有13首,剩下几乎为选编的革命历史歌曲。这类革命历史歌曲的艺术价值高于政治价值,审美作用高于教育作用,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貌及心理状态,成就较高且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这其中就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音调来歌颂领袖,歌颂党,歌颂新中国的歌曲。 序曲“葵花向太阳”紧扣主题以歌曲《东方红》开场,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一首典型的“颂歌”。词作者李有源以东方升起的红色的太阳这样一个鲜明的意象来类比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来歌颂毛泽东,语词简单朴实,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一种纯真的信仰和热情的赞颂。因为对平民百姓来说,歌唱或许是他们仅有的可以表达感谢、作出回馈的方式,但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却是最高的评价。歌词再配合以陕北民歌热烈嘹亮的调子,舞蹈演员真诚的笑容,使得整首歌轻易地释放出一种感染人的热烈真诚的氛围,奠定了整剧的基调。歌曲《东方红》作为文革时期全国上下只能传唱的三首歌曲之一,就词作本身来说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颂歌”这种体裁的第一经典之作。《东方红》中的“颂歌”还有歌曲《赞歌》和《毛主席的光辉》,这两首歌曲以少数民族的旋律为基调,并加以发展,情绪热情欢快,旋律流畅自如,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这些歌曲相较于这一时期其他“颂歌”型歌曲来说感情的流露更为自然,并不算是生硬的“个人崇拜”。

除了“颂歌”外,还有一些表现革命战争生活的优秀歌曲,旋律优美,词曲结合贴切。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位于第一场“东方的曙光”,曲调源自1901年的日本学堂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传入后几经改编,终于完成。《工农兵联合起来》鲜明地提出了必须联合广大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买办的战斗号召,伴以气势雄伟的进行曲节奏,成为一首妇儒皆唱的革命歌曲。歌曲气势恢宏,起句如爆竹。歌词前两节开头都用呼吁句,召唤“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造成紧急的情感氛围,然后再写“万众一心”、“消灭敌人”的具体指向,使人感同身受。歌曲排山倒海,破题若狂风。四个情感激越的“我们”排

比句,具体地指明了“联合起来”的具体要求;并且指明了“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的行动方向。歌曲回环往复,音调慷慨。前半部分同音反复,上下名反复,富于慷慨呼号的激情,以富有感染力的音调号召工农兵团结起来向前奋进。后半部分一气呵成,以明快有力的进行曲节奏,排山倒海地唱出“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整个歌曲达到高潮。《工农兵联合起来》可以说是发自广大工农兵群众肺腑的心声,表达了团结力量大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对工农兵各阶级联合进行了号召,并对自己的力量和革命前景表现出坚定的信心,气势雄浑。除此之外,歌曲《拿起武器闹革命》、《西江月·井冈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歌曲歌词简洁有力、气势铿锵,《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会师歌》、《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歌曲歌词因表现内容的不同,气势上更为雄壮一些。

在反映战争生活的歌曲中,还有两类歌曲值得注意,一类是表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情怀的歌曲,如《就义歌》、《坐牢算什么》,歌曲虽然简单,但却感人至深,原因就是歌词所传达出的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慷慨赴死、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一类是表现军民鱼水情的歌曲,如《双双草鞋送红军》、《情深谊长》,贴近革命生活,由于表述角度的不同显得柔情四溢,表现了军民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起的深厚情谊,劳动妇女通过赠送鞋袜的方式来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支持,在之后甚至成为了一种象征。

反映人民苦难生活、悲惨经历和生产劳动的歌曲总体水平也比较高。歌曲《松花江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著名歌曲之一,由张寒晖作曲作词。歌曲描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后东北居民的苦况和收复失地的盼望。《东方红》选用了这首歌曲并将其歌词略为改动,将“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改为“同胞啊,同胞啊,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我家乡”。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歌曲依据歌词的内容和感情的脉络,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层次。词的开头部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篇三:民族音乐欣赏报告

民族音乐欣赏报告

学院: 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 工业工程1002班 姓名: 谭婷

民族音乐欣赏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6个兄弟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各族民歌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本文将谈到中国民族音乐对我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 民族音乐 民歌 十送红军 意义

1、 民族音乐简介

民歌是民族音乐,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口头创作,是人们社会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挚的反映。任何一首民歌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都渗透着无数人的心血。它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润饰加工、在创造和发展,日臻完善。民族音乐在我国民间五大类传统音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伟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过“民歌的旋律,对作曲家来说是珍贵的种子。”我国著名作曲家郑成律也说过“民歌对作曲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宝库。”我国的民族音乐,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伟大而勤劳的人们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2、 新版《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于60年代初编创和演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第三场“送红军北上抗日”中 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曲调是采用大革命时在江西中央苏工民间流传的“长歌”加工整理的。所谓“长歌”,就是江西民间在送别亲友时演唱的一种叙事性体裁民歌。

《十送红军》描述了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和指挥下,为了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暂时撤出部分苏共北上抗日时,人民群众为红军送行,军民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这是一首著名的革命历史民歌。歌词有六段,分别以一送、三送、五送、七送、九送、十送为续引。每一送(即每一段)的地点、自然环境和内容都不相同,情景交融,感情表达很有层次。其语言质朴深情,词中穿插“里格”、“介支个等衬词”,更突出地方语言的特点。

这首民歌的曲调建立在六声音阶、徵调式上,由三个乐段组成复杂段曲式结构。每个乐段均由六个乐句组成。这三个乐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后两个

乐段均由第一乐段变化发展而成,因而可以把曲式看作是A、A1、A2重复变化的

三段式。在实际演唱时成为A、A1、A、A1、A2、A的一种回旋式的变奏曲结构。歌

曲节拍规整,旋律优美而深情,具有鲜明的叙事性特点。歌曲既统一,又有对比变化。各段分别采用男女齐唱、女生齐唱、男高音齐唱、男低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等不同声部的演唱形式,细致完美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歌腔中短小的间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旋律连贯流畅,给人以倍觉亲切之感。尤其是每段中的称谓词“红军啊”形成的歌腔,是对亲人红军激动而深情的呼唤,把军民百感交加、千言万语难以言尽的深厚情意,表达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仿佛把我们带到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

3、 对新旧版《十送红军》的比较

(1)歌词不同 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看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它是这不电视剧的插曲和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其实这首《十送红军》是新编的,老版本的我没有听过。它们的歌词有很大的差别。老版本的歌词如下: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莲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走远,财主回来要倒算。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军转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2)新版《十送红军》只有“六送”

旧版本中有十送,一送也没有少,而这新版本的《十送红军》却少了四送:二送、四送、六送、八送。有一位记者采访毛秉华(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入党,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成了“井冈山精神第一宣

传员”。 1968年,毛秉华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是否清楚《十送红军》歌词中的二、四、六、八送为何没有的时候,毛秉华并未作出详细解答。他说:“按照曲风来看,这个是赣南的歌曲,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就不清楚了。”记者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就采访了一位七旬的客家老太太,她给记者做出了这样的解答:“《十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和客家民歌很像,但是有改动。”在这个客家老太太的印象中,小的时候曾经听过自己的长辈唱过一首类似的歌曲,不但曲调相似,而且歌词内容也都是反映送别的,但是老太太最终也未能想起那首长辈唱起的歌。不过,老太太肯定地说,当时客家民歌当中的“十送”是全部存在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省略。 记者按照老太太所提供的一些线索进行了查询,遗憾的是并没有查询到相关的内容。但是,在查询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一种说法,称这首歌是客家民歌中一首名为《长歌》改编的,这首民歌描述的是一名女子送自己表哥远走的情景。

在记者查询的资料中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称这首歌最初确实是“十送”,但是后来改编成歌曲的时候,为了让演唱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所以将二、四、六、八送省略掉了。

4、《十送红军》对我的意义

我现在是一位大学生,我进入大学后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交到了许多的朋友。起初我是一位比较内向的人,在上大学后我变得外向了很多。从山里出来走进了大城市,看到这高楼大厦,心中无比的激动。我们拥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是无数革命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换来的。在我享受的时候我也想到了许多,如长征。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长征》,开始我本不想看,但我父亲喜欢看,没办法就跟着一起看。里面的很多很悲壮的场面,我不忍心看。我们都知道那知识拍的假画面,但同时也知道那是革命者历经过了的真实经历。插曲播放《十送红军》时我还没什么感觉,但片尾曲播放时,那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反革命党的“围剿”,逼得红军长征。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团结人民把日本驱逐出中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十送红军》这首歌就表现出了红军长征时于人民送红军,军民难舍难分的感

人情景。

这首民歌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长征”表现出了中国革命者的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现在回头看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多年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也许现在的学生在就将它忘却,我们也许不能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翻着长征的历史,但我们要看一遍后不要忘记它。歌声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方式,让我们听着这首歌,能够回顾一下长征,想一下在那恶劣的条件下任然不忘前行的革命军人,想一下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现在的大学生好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过比较到的磨难。在学校里不认真学习,还养成一些不良嗜好,没有人生目标规划。所以要发扬坚持老前辈的长征精神,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而奋斗。要时刻警醒自己,人生没有目标,不会前进;人生没有挫折,不会完美;人生没有坚持,就不成功。发扬和坚持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很重大,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还是对国家负责。现在我国还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人才信息时代,发扬和坚持长征精神从学生做起,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中国民歌赏析》——吴岫明

《 红军长征资料》

《红军长征的意义》

篇四:经典老电影目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体育运动大会武汉区竞赛会(1959年4月)

前线春节(1959年3月)

航空学院代制片(1959年3月)

政治野营(1959年2月)

勤俭建军(1959年2月)

佧佤族(1959年2月)

中国农垦展览在越南(1959年1月)

赤胆忠心的人们(永不褪色的红旗)(1959年7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体育运动大会(1959年7月)

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1959年7月)

海上家园(一封战士的家信)(1959年6月)

全国公安检察司法先进工作者大会(1959年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体育运动大会无锡区竞赛会(1959年5月)

天然气(1959年5月)

水煤气合成石油(1959年5月)

积木式活动机床(1959年4月)

水力采煤(1959年4月)

革命军事博物馆落成(1959年9月)

三八钻井队(1959年9月)

绿色的原野(1959年9月)

访问千岛之国(1959年8月)

沙海之谜(1959年8月)

马铃薯芽栽(1959年8月)

千亩小麦园田化(1959年8月)

江山多娇(1959年8月)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1959年7月)

土法炼钢的一面红旗(1959年7月)

十二次列车(1960)

三八线上(1960)

奇袭(1960)

勐垅沙(1960)

林海雪原(1960)

柯山红日(1960)

红鹰展翅(1960)

让大地园林化(1959年9月)

八字宪法保丰收(1959年9月)

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1959年9月

中朝友谊(1960年12月)

红鹰(1960年12月)

汽车团的付业生产(1960年12月)

两忆三查(1960年12月)

一个红军钢铁厂(1960年12月)

出色的汽车保养连(1960年12月)

侦察连野营记(1960年11月)

解放军支援农业(1960年11月)

草原民兵(1960年10月)

南京部队军政比赛大会(1960年10月)

劳武结合插红旗(1960年4月)

军民友谊岛(1960年4月)

上海民兵(1960年4月)

杂技艺术表演(1960年4月)

彩笔颂东风(1960年4月)

黄妈妈来到了连队(1960年4月)

炊事兵大闹技术革命(1960年4月)

漓江游记(1960年3月)

工程兵第二届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3月)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0年12月) “

瘟神”现原形(1960年6月)

万炮齐发轰“瘟神”(1960年6月)

戳穿美帝纸老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1960年6月) 艰苦奋斗的261医院(1960年6月)

怀念英雄杨靖宇(1960年6月)

军民欢庆“五一”节(1960年5月)

全民防空(1960年4月)

民兵群英会(1960年4月)

清华大学民兵训练(1960年4月)

一颗红心向公社(1960年4月)

新生(1961年11月)

红珊瑚(1961)

碧空雄师(1961)

突破乌江(1961)

一个边疆放映队(1960年9月)

边疆医疗队(1960年8月)

南京路上好八连(1960年7月)

卫生红旗——铁道兵领导机关(1960年7月)

北京的春天(1960年6月)

全军文教群英会(1960年6月)

首长亲临训练第一线(1961年3月)

悼念陈赓大将(1961年3月)

解放军支援公社办食堂(1961年1月)

野营到延安(1961年12月)

高原红四连(1961年12月)

破浪前进(1961年12月)

新战士的家信(1961年11月)

帕米尔散记(1961年11月)

以岛为家(1961年11月)

井冈山上野营记(1961年9月)

侦察兵苦练硬功夫(1961年9月)

国防体育之歌(1961年8月)

星火燎原1961(1961年7月)

苦钻硬功夫(1961年7月)

团结友爱的红九连(1961年6月)

山高水长(1961年6月)

永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1年5月)

将军与士兵(1961年4月)

将军传经(1961年4月)

达旺见闻(1962年12月)

在喀喇昆仑山(1962年11月)

风景这边独好(1962年11月)

英雄坦克手(1962)

鄂尔多斯风暴(1962)

哥俩好(1962)

地雷战(1962)

东进序曲(1962)

碧海丹心(1962)

槐树庄(1962)

人民公敌蒋介石(1962年7月)

五首战歌(1962年7月)

民族英雄郑成功(1962年5月)

雪地练兵(1962年4月)

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越南(1962年4月)

变海滩为良田(1962年4月)

高原汽车兵(1962年3月)

秋收后的茶坑大队(1962年3月)

肯尼迪的真面目(1962年1月)

生龙活虎(1962年12月)

硬骨头六连(1963年10月)

徐延泽起义归来(1963年10月)

社会主义国家友军篮球锦标赛(1963年10月)

夺印(1963)

农奴(1963)

怒潮(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音乐舞蹈)(1963)

抓壮丁(1963)

带兵的人(1964)

分水岭(1964)

岸边激浪(1964)

向林海进军(1963年9月)

伟大的战士——雷锋(1963年8月)

释放遣返全部印军被俘人员(1963年7月)

为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1963年3月)

我们都是神枪手(1963年12月)

天山骏马图(1963年12月)

假日(1963年12月)

航标兵之歌(1964年3月)

连队文艺之花(1964年3月)

山东民兵比武(1964年12月)

1964年社会主义国家友军军事三项锦标赛(1964年12月) 第十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1964年12月)

义静烈火(1964年12月)

战地炊烟(1964年11月)

步兵比武(1964年11月)

兵种比武(1964年11月)

雷锋(1964)

秘密图纸(1965)

红色的学校(1964年8月)

草原铁骑(1964年8月)

向毛主席汇报(1964年7月)

旭日东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文艺会演舞蹈集锦第一集)(1964年7月)

篇五:幼儿英语歌曲表演唱

幼儿英语歌曲表演唱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