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汶川地震映秀镇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9:17 字数作文
汶川地震映秀镇视频字数作文

篇一:回顾: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

5月12日定格的时钟总参谋部立即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总参谋部指示有关抗震救灾部队,紧急灾情和有关情况可直接向设置在北京的指挥部报告,以减少指挥环节。

成都军区迅速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赶赴汶川现场救援。四川省军区派出的300名官兵正前往救灾一线。

当日,成都军区向灾区各个方向派出的救援人员已达6100人。很多部队正在开进途中。

成都军区派出由副司令带队的一线指挥所开进至都江堰附近,因道路损毁受阻。有关部队在都江堰展开紧急救援。

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的奔赴都江堰灾区。

20:02 空军两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飞往灾区。

20:00 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向汶川灾区出发。22:00 运送中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的两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先后抵达成都。

深夜第三军医大学紧急抽调联合应急医疗队于赶赴四川灾区。医疗队于13日凌晨到达四川德阳灾区一线后,迅即开展救灾工作。

5月13日

1:12 成都军区空军派赴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的4架军用直升机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返航。当地当时正在下着大雨。

公安部消防局调派重庆等10个消防总队1060名消防官兵和30条消防搜救犬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3:00 公安部紧急从公安边防部队抽调200名、从公安消防部队抽调10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连夜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员。3:24 武警部队已出动13000余名官兵急赴灾区抗震救灾。同时,正在待命的某机动师4600名官兵已做好出发准备,随时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4:00 云南边防总队启动紧急预案,成立由总队长那顺巴雅尔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连夜抽调医疗救护队,紧急调运价值15万元医疗药品,迅速赶赴四川灾区现场。

清晨800余名部队官兵已赶赴汉旺镇展开救援工作。

5:40 成都军区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官兵抵达地震灾情严重的绵竹市,随后分赴灾区各乡镇展开救援工作。

6:00 重庆的医疗救援队到达德阳,负责协助德阳市和绵竹县的医疗救援工作。到12:00,已救治一千多名伤病员,目前还有两三百人在临时救治中心接受治疗。6:30 驻灾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投入16760人,其中军队11760人,武警5000人。13日还将计划使用20架军用飞机输送兵力至灾区。

7:00 “河南省消防总队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队”紧急启程,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7:00 武警部队已向地震灾区投入兵力13820人,救出受伤人员1800余人。

7:00 总指挥温家宝再次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强调,务必要在今天晚上12时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全面开展抗震、抢险、救人工作。

7:00 武警部队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截止目前,武警部队共搜救、挖掘被压埋群众、抢救伤员4130名,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7:30 重庆市公安消防部队由200名官兵、25辆消防抢险救援车组成的应急救援队紧急开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执行救灾任务。

7:30 成都军区赴汶川先遣部队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成都军区驻都江堰前线指挥所报告: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国道出现10余处塌方,机动车辆基本不能通行。先遣部队距离汶川75公里。

8:00 济南军区援助汶川地震灾区先遣人员160人从济南乘专机奔赴灾区,包括济南军区和所属两个集团军的先遣指挥组25人以及5支医疗队135人。

8:22 济南军区某旅1000余名官兵乘列车开赴灾区。8:50 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机动第一梯队300人、30台车已顺利到达陕西渭南。这支部队是13日晨4时41分从洛阳出发赶赴灾区的。

9:00 总参谋部命令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参加救灾的1万名军人,由铁路输送改为空运。为弥补空军运力,总参谋部正在协调民航部门,调用民航飞机输送救灾部队。

10:55 运载72名空降兵官兵的4019号空军专机在绵阳机场缓缓降落。从1000多千米外机动而来的官兵,迅速投入到灾区的抗震救灾之中。 11:00 公安部发布地震灾区最新道路情况。

上午成都军区空军2000余名官兵分别奔赴都江堰、彭州灾区,投入抗震救灾。

12:00 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2万人参加抗灾救灾。目前已到位4190名,机动途中9810名,预备队6000名。

12:00 搭载1400名官兵的7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和2架运八型军用运输机已陆续到达成都,部队在机场收拢后马上开赴灾区。

12:00 由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率领的精干小分队,从都江堰出发辗转理县,徒步跋涉,已于抵达震中汶川县。

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带领一百名士兵突击队员、一百二十名应急民兵预备役人员,抵达汶川县。中午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率领机关有关人员到达成都后,前往都江堰、德阳等抗震救灾现场慰问官兵,对部队检查指导。

13:00 总参谋部调集的两架遥感飞机已经到达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并做好起飞准备。但因天气原因,原飞行计划推迟,机组人员在机场待命,天气好转后再飞至灾区拍摄灾情图片。

14:30 因为汶川地区持续暴雨,空降某军特种大队派出的一个伞兵侦察连未能按原定计划执行伞降侦察任务,伞降行动被迫取消。

15:00 云南省调集的100名消防官兵从滇池路昆明市特勤一中队出发,准备经云南的昭通入川与来自全国的1000多名消防救援人员集结后赴汶川县救援。 17:00 总共有6列军列从昆明赶赴灾区救灾。

17:00 北川县城大部建筑垮塌,救援部队车队仍然无法前行。

17:00 武警部队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武警部队共搜救、挖掘被压埋群众、抢救伤员4130名,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

19:10 济南军区摩托化开进的铁军部队秋收起义团300人先头部队已到达四川广元。另有900名官兵乘6架飞机飞往成都,第一架已于16时20分着陆。 22:30 武警某机动师600余名官兵正在冒雨徒步赶往汶川,距汶川仅9公里,有望1小时内赶到汶川灾区。

23:15 武警驻川某师200人在师参谋长王毅的带领下,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

5月14日

8:00 武警部队已有900余名官兵在汶川县城展开救援。

篇二:走过映秀镇

[巴蜀风情]系列之六

走 过 映 秀 镇

如皋 蒋文祥

映秀镇是从成都前往九寨沟的必经之地。天阴沉着脸,仿佛在为我们即将到达当年遭受灭顶之灾的伤心地酝酿情绪。 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四川汶川大地震,曾经让我们刻骨铭心。映秀镇是当时的震中和重灾区,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昔日的美丽家园,顿成废墟。三分之二的房屋垮塌,全镇10000余人仅有2300多人生还。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并亲临映秀镇指挥抢险救灾。

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映秀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就是映秀人的风骨!即便脚下是废墟,映秀人坚强地选择站立;即便前方是荆棘,映秀人毅然地选择前行。汗水冲淡泪水,坚强走向自强,映秀镇升腾起浴火重生的无限希望。

为了灾后重建,国务院组织有关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邀请清华、同济规划设计院等五家单位提供设计方案参与竞标。还专门召开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大陆、日本、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60多位知名专家,就映秀镇的重新规划设计建言献策。

根据总体规划,映秀镇吸收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利用现代先进的规划理念、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运用防震减灾新材料新技术,现已成为灾区重建的标志工程、防震减灾的示范工程和具有藏羌民族特色的精品小镇。

现在的映秀镇到底建设得如何?我们急切地都想一看究竟。大巴缓缓驶入映秀镇地界,我们的眼睛忽然为之一亮。国内外著名建筑大师参与设计的新建筑,成为映秀新城的一大看点。如今的映秀镇,绿树掩映、屋舍俨然,造型各异的民居古朴靓丽,尽显藏羌民族风情。一幢幢新居,一条条街区,一个个学校和医院,不但体现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奇迹,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越挫越勇的精神斗志,更是取得了民生的飞跃和让世界震惊的短时间重建完成的奇观。

据导游介绍,映秀镇重建后的每个建筑物上面都有一个铭牌,上面刻有设计者的名字。这里有国家大剧院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参与设计的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参与设计的河口纪念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参与设计的地震纪念馆及纪念陵园。映秀中学是由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负责设计;而映秀小学与映秀幼儿园则由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团队负责设计。

地震纪念馆坐落于映秀镇渔子溪半山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地8800平米,地上地下各一层。分为序厅、缅怀厅、灾害厅、重建厅、启示厅五个部分。它的最大亮点是360度地震体验台,运用声光电新技术,通过地震设备模拟,配合360度全方位投影2D影片,真实还原那场巨大的灾难场景,让您身临其境地体验5.12大地震时山崩地裂的感觉。

紧临地震纪念馆的是遇难者公墓,这里长眠着6000多名遇难者,其中包括部分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官兵。公墓沿山坡走势错落而建,绿草覆盖,凝重的黑色花岗岩表达着对逝者的祭奠,绿色则象征着新生。

漩口中学是地震后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震前是映秀的标志性建筑,震中化为一片废墟,震后形成了很多典型的地质建筑形态,如倾覆、侧倾、颠裂、叠塌、端头垮塌、扭曲垮塌、撕裂垮塌、断裂倒塌、平行错位、十字裂纹、底楼沉降、底部错裂等。如今楼房地震遗址周围已经建立一条走廊,供游客行走参观。 天崩石是当时地震留下的一个典型奇观。5.12大地震的瞬间,山坡上许多石头滑落下来,有的滑在山脚,有的翻过公路落进岷江。天崩石是其中一块,石长10米、高8米、宽3米,重100多吨,从对面山崖轰然崩裂,如刀剑般深深倒插在江边,向着岷江峡口,面朝前沿的牛圈沟震源点,直立在成都开往汶川的国道边,现已成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标志性遗址。

当年的伤心地被打造成旅游景区,曾经有人担心此举会否伤害灾区民众的感情。事实已经回答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映秀镇居民普遍表示,打造5A级景区能够接受,来的人多了人气旺了,对老百姓做生意或者做其他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实践已经证明,走发展旅游这条路,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听了导游的这些介绍,我们揪着的心终于有些释然。俗话说,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的脚最清楚。灾区重建,走什么发展道路,还是灾区人民最明白,应当由灾区人民说了算。

大巴继续前行,天仍然阴沉着。大自然的阳光虽然躲进了厚厚的云层,但是,生活的阳光依然播撒在映秀人民的心里。

走过映秀,我心有所想。5.12大地震的灾难,无疑是需要纪念的,但这是一个需要忘却的纪念。走过映秀,我欣慰地看到,历经旷世之灾,映秀没有垮,映秀的经济没有垮,映秀人的精神没有垮,映秀人民挺直脊梁从废墟上站立了起来。走过映秀,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走过映秀,我们才能领悟到人间大爱所蕴含的力量;走过映秀,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走过映秀,我们才能明白,什么又是不可卸下的生命之重;走过映秀,我们更加懂得,幸福就是好好活着。

我在心里默默为灾区人民祈福——我坚信,将旧日的伤痛翻过,映秀的明天会更好,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山水相映,景色秀美”!

篇三:四川汶川映秀观后感

汶川映秀地震遗址观后感

映秀镇到了......,我随着大家下了车,怀着复杂的心情一起走进汶川映秀中学地震遗址。

2008年5月12日,这里发生了特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校园中大多数楼已经坍塌,地面上一片狼籍,有破损的钢筋,砖块土灰等等。看着这堆废墟,我似乎看到了当时的景象......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随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地面突然剧烈摇晃,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开始迅速逃散。起初比较有序,突然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余震,玻璃纷纷破碎,教学楼突然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楼的地基完全瓦解,整个楼开始下陷。同学们惊呆了,惊惶无措地四下乱跑。整个学校的大楼,像一张单薄的纸片,随“风”摇摆。操场的地面像波浪一样不断起伏,大地在怒吼,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相继瘫塌和侧倒,重重地“躺”在了那里,学校如同送到嘴边的肉,毫无反抗能力,任由地震这个恶魔摆布,瞬间映秀中学的师生被呑噬。

无情的地震夺走了你们的家园,垮塌的楼房将你们困在

黑暗的废墟当中,沉重的水泥钢筋压着你廋弱的身体。

它来得太疾,太猛了!它好残忍。

看到这么多的残垣断壁,我的心里很不滋味,目睹了地震后惨状,感受到了它的强大破坏力,多少个家庭经历了生死离别。使我深深地懂得了:在平时就要做好灾难来临的准备与防范措施,不怕灾难来“拜访”,要注意安全,很可能因为不注意而酿成灾祸。同时,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惊慌,要冷静地思考,科学地处理问题。更加使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珍爱家人。

我们为你祈祷,我们没有忘记,从来没有。同胞们,你们放心走好,活着的人会永远的记住你们。

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地震遗址,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四年了,现在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繁荣,相信四川人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将它打造得更好!地震能震垮建筑,但震不垮四川人坚强的精神。

篇四:地震

这节课我们组织一次专题活动

首先回顾一下 2008年 大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引出 512地震

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地震

首先,先让大家看一幅地形渲染图 大概说一下四大洲七大洋

看这个轮廓有没有发现什么好玩的现象?看南大西洋沿岸的非洲和南美洲 轮廓

在1911年 魏格纳

病床上在阅读世界地图时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

拼合大陆漂移假说发端于大陆几何形状的可匹配性。而后,魏格纳从地质学、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对它进行了大量卓越的论证,从而使其确定为地质学中的一个科学假说。

这是人们推测出的联合古大陆的示意图 后一张是我们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

大家也许都见过在北国的初春时节。大地刚刚复苏,河流刚刚解冻,河面上大块大块的冰块 互相碰撞着,移动着。它们运动的动力来自河水在它们下面的流动。人家能否想象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也类似这种情景。一望无际的大地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也是由许多小块拼凑而成的,和河流上的大冰块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地移动着,也在不停地撞击着,只不过这种运动是缓慢的,人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海平面每年上升1厘米,不用测量仪器是观测不到的。如果过1000年,那就是上升10米!一些沿海的大城市也许就要被淹没。

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

?

?

?

?

?

?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亚欧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包括中南半岛,不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 美洲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

各大板块是不断移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边界处多火山地震。

什么是地震?有视频 成因???

地震带与板块边界的重合

三大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

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

?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先来看震级:

?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

?

?

?

?

?

?

? 我们经常听到的里氏几点几级地震 所用的衡量标准是由美国的科学家提出的。 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 <里氏规模2.5: 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小震或者是微震; 里氏规模2.5-5.0: 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有感地震; >里氏规模5.0: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性地震。 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里氏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汶川8.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

我们再看另一个衡量标准:烈度

所谓烈度就是地震的破坏程度,中国的地震烈度分为12度 从对地震的破坏描述可以看出 烈度主要是对人的感觉、房屋 道路的破坏程度进行衡量 从而得出的指标。

那么我就要问了 一次地震 对于不同地方的 人、道路、房屋的破坏程度一样不一样? 显然答案是不一样。

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

10度,青川县

9度,绵竹,都江堰

所以我们看出 烈度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系

一次地震 相对于不同的地方烈度会不一样,但是一次地震只能有一个震级

板书 画图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

?

?

? 震源:地震发生的源头 —————————地下 震中:地震发生的源头对应的地表面 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 ————————汶川 映秀 震中距:当地&震中的距离 ————————距离越远 烈度越小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分为三种:——————14km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

我们说了这么多 下面来看一组实例

这些都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破坏较强的地震 除了震级比较高 还可以看出 震源深度 都是属于浅源地震 也就是震源距离地表很近,这就使地震的破坏力更强,也给地震的预测带来了十分大的难度。 大家知道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多发的国家,他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十分完善了。我的一个在日本的同学,前些天告诉我,地震前的10秒钟,他们的手机收到了政府发的短信预警,10秒!唐山大地震仅仅23秒,就毁灭了一个城市,可以说是真正的命悬一线啊,那么我们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篇五:回家 2008年关于汶川地震的最佳特稿

1 在前往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山路上,我第一次遇见了程林祥。

那是5月15日下午大约2点钟的时候,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3天。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摧毁了通往映秀镇的公路和通讯,没有人知道镇子里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我们只能跟随着救援人员,沿山路徒步往里(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汶川地震映秀镇视频)走。

那已经不能称之为“路”了。连日的大雨,把山路变成了沼泽地,每踩一步,大半只脚都会陷进泥浆里。无数从山上滚落的磨盘大的石头,在人们面前堆成一座座小山。

救援者几乎每人都背着30斤重的救援物品,在烂泥浆和乱石堆中穿行。他们一边要躲避山上不时滚下的足球大小的碎石,一边要防止一脚踏空。在脚边十余米深的地方,就是湍急的岷江。那是雪山融化后流下的雪水,当地人说,即便是大夏天,一个人掉下去,

“五分钟就冻得没救了。”

沿途,到处是成群结队从映秀镇逃出来的灾民。他们行色匆匆,脸上多半带着惶恐和悲伤的神情。这时,我看见一个背着人的中年男子,朝我们走来。

这是一个身材瘦小、略有些卷发的男子,面部表情看上去还算平静。背上的人,身材明显要比背他的男子高大,两条腿不时拖在地面上。他头上裹一块薄毯,看不清脸,身上穿着一套干净的白色校服。

同行的一个医生想上去帮忙,但这个男子停住,朝他微微摆了摆手。“不用了。”他说,“他是我儿子,死了。”

在简短的对话中,这个男子告诉我们,他叫程林祥,家在离映秀镇大约25公里的水磨镇上。他背上的人,是他的大儿子程磊,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地震后,程林祥赶到学校,扒开废墟,找到了程磊的尸体。于是,他决定把儿子背回去,让他在家里最后过一夜。 紧跟程林祥的,是他的妻子刘志珍。她不知从什么地方捡来两根树干,用力地拿石头砸掉树干上的枝杈,然后往上缠布条,制造出一个简陋的担架。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有时候略显暴躁地骂自己的丈夫:“说什么说!快过来帮忙!”

担架整理好后,夫妻俩把程磊的遗体放了上去。可担架太沉,他们抬不上肩膀,我们赶紧上去帮忙。

“谢谢你。”她看了看我,轻声说道。原本生硬的眼神,突然间闪现出一丝柔软。

在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因为急着往映秀镇赶,我不能和他们过多交流。望着夫妻二人抬着担架,深一脚浅一脚离去的背影,想到这一带危机四伏的山路,我决定,从映秀镇回来后,就去找他们。

2 5月16日,我从映秀镇回到成都。从那天开始,一直到21日,每隔几小时,我就会拨一次程林祥给我留下的手机号码,但话筒那边传来的,始终是关机的信号。

5月21日上午10时,在结束了其他采访后,我和摄影记者贺延光商定,开车前往水磨镇,去找寻这对夫妻。

从都江堰前往水磨镇的那段山路,已经被救援部队清理过,勉强能够通车。但这几天,余震始终没有停止,路上又增加了几处新的塌方点,很多路段仅能容下一车通过的宽度,路旁不时可以看到被巨石砸毁的面目全非的各种车辆。去过老山前线的贺延光说,这些车就好像“被炮弹击中了一样”。

路上,我们还经过了两处很长的隧道。地震给隧道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车灯隐约的照射下,能看到山洞顶部四处塌落,裸露在外的巨石和钢筋张牙舞爪。隧道内还有一些正在施工的大型车辆,回声隆隆,震得人耳膜发胀。

黑暗中,我突然间意识到,数天前,程林祥夫妻走的就是这条山路,抬着儿子的尸体回家。在四周一片黑暗的笼罩下,他们会是怎样一种悲伤与绝望的心情?甚至,他们俩能够安全到家吗?

到水磨镇后,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镇上的许多居民说,数天前,他们都看到过一对夫妻,抬着儿子的尸体经过这里,往山上去了。但他们不认识这对夫妻,也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水磨镇派出所的一位警察说,本来,他们可以通过全国联网的户籍档案,查到程林祥的住址。但现在,镇上没有电,网络也不通,没有办法帮助我们。

程林祥没有给我们留下详细地址,但在之前简短的对话中,他曾告诉我们,他的二儿子程勇,在水磨中学上初中。

果然,水磨中学的很多老师都认识程磊和程勇。他们告诉我们,程林祥的家,就在小镇外山上几里地的连山坡村。

和映秀镇比,地震给这个小镇带来的破坏不算太严重,两旁还有不少比较完整的房屋。前方的路已经不能通车,我和贺延光小心翼翼地穿过满是砖块和瓦砾的街道,沿途打听前往连山坡村的道路。

3 下午3时许,在山下的一个救灾帐篷前,我们终于找到了程磊的母亲刘志珍。

刘志珍已经不太认得我们了。但当我们告诉她,那天在映秀镇的山路上,是我们帮她把担架抬上肩膀时,她原本陌生的眼神,一下子变得热切起来。

“对不起,对不起。”她开始不住地向我们道歉。因为她觉得,那天在山路上,她对我们很冷漠,“有些不够礼貌。”

这天下午,有部队把救灾的粮食运到镇上,她和程林祥下山去背米。老程已经先回山了,她听村子里的邻居们说,都江堰有很多孤儿,便聚在这个帐篷前,商量起收养孤儿的事情。 “这几天,我心里空荡荡的。”在带我们回家的山路上,这个刚失去爱子的母亲边走边说,“有人劝我再生一个,可我觉得,这也是浪费国家的资源。不如领养一个孤儿,然后像对程磊一样,好好对待他。”

我们都沉默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跟着她,沿着泥泞的山路往上走。

程林祥的家,在连山坡村的半山腰上,一座贴着白瓷砖简陋的三层小楼。这本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程磊96岁的曾祖母还健在,爷爷奶奶还能下地干农活。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的夫妇,原本在镇上的一个建筑公司打工,他们每个月收入的一半,都要用来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程林祥还认得我们。“我们家盖房子,没和别人借一分钱。”他颇有点骄傲地说。而更让他骄傲的是,两个儿子都很懂事,在学校的成绩也都不错,前一阵时间,他还在和妻子商量着外出打工,为兄弟俩筹措上大学的学费。

但现在,一场大地震之后,原本洋溢在这个家庭里的圆满的快乐,永远地消失了。

4 地震发生的时候,程林祥夫妇都在镇上的工地里干活。一阵地动山摇之后,镇上的一些房子开始垮塌,夫妻俩冒着不断的余震,往家里跑。

家里的房子还算无恙,老人们也没受伤,没多久,在水磨中学上课的二儿子程勇也赶到家里。他告诉父母,教学楼只是晃了几下,碎了几块玻璃,同学们都没事。

夫妻俩松了一口气,他们并不清楚刚刚的地震意味着什么。程林祥甚至觉得,远在映秀读书的程磊“最多就是被砖头砸了一下,能有什么大事呢”。

但从外面回来的邻居们,陆续带回了并不乐观的消息。镇上的房屋垮了一大半,通往外界的公路被山上滚下的巨石堵住了。村子活了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动静”。

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夫妻俩忐忑不安地过了一夜,13日早上7时,他们冒着大雨,前往映秀镇的漩口中学,寻找在那里读高一的大儿子程磊。

通往映秀镇的道路,已经被连夜的山体滑坡摧毁,许多救援部队正在徒步赶往这个和外界失去联系的小镇,夫妻俩跟着部队一路小跑,上午11点钟,他们赶到了映秀镇。 可呈现在这对满怀希望的夫妻面前的,却是一幅末日景象。

程磊就读的漩口中学,位于镇子的路口。此时,这座原本6层的教学楼,已经坍塌了一大半,程磊所处4层教室的那个位置,早已不存在了。

整个镇子变成一片瓦砾场。幸存下来的人们,满脸惊恐的表情,四处奔走呼喊,救人的声音此起彼伏。连夜徒步几十里山路,刚刚赶到的搜救部队,都来不及喝一口水,就投入到了救援中。

夫妻俩穿过人群,来到了漩口中学前。逃出来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搭建了一些简陋的窝棚。他们找遍了窝棚,只遇到程磊班上的十几个同学,他们都没有看见程磊。其中一个同学告诉程林祥,地震前,他还看见程磊在教室里看书。

那一瞬间,夫妻俩觉得好像“天塌了”。

他们发疯一样地冲上了废墟,翻捡起砖块和碎水泥板,用双手挖着废墟上的土,十指鲜血淋漓,残存的楼体上坠落下的砖块,不时砸落在身边,他们却毫无感觉。

5 夜幕降临,映秀镇依旧下着大雨,什么都看不见了。

夫妻俩无法继续搜寻,和程磊班上的孩子们挤在一个窝棚里。懂事的同学们都上来安慰他们,说程磊不会有事的,他可能藏在某个地方。还有同学宽慰说,如果程磊真的不在了,“我们都是你的孩子”。

但夫妻俩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一整天,他们粒米未进,一口水也没喝,只是望着棚外大雨中那片废墟发呆。

夜里的气温越来越冷,程林祥只穿了一件短袖衫,刘志珍穿了一件外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外套递给了学生们。那天晚上,这件外套传遍了窝棚里的每一个孩子。

14日早上,天刚刚亮,彻夜未眠的夫妻俩突然升起一个希望的念头:程磊有可能已经回家,他们只是在路上彼此错过去了。想到此,夫妻俩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急匆匆步行4个多小时,回到了水磨镇的家中。

可儿子并没有回来。

这天晚上,刘志珍仍是难以入眠。凌晨三四点钟,以前从不沾酒的她,灌下一大口白酒,昏昏睡去。

天快亮的时候,昏睡中的刘志珍突然间听到一个隐约的女人声音:“你的儿子还在里面,明天去找,能找到的。”她一下子从梦中惊醒。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