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夏日绝句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1:54 高中作文
夏日绝句的意思高中作文

篇一: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鉴赏中可能用到的字词解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歌鉴赏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句,是议论,阐明诗人的生死观,读之使人感到振奋、悲壮,故后世的仁人志士常常引用,借以表达自己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

三、四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直到今天还怀念项羽,就是因为他兵败乌江时,没有过江东(即江南)去苟且偷生。对项羽之死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如毛泽东就有“不可沽名学霸王”之句,诗人在这里对项羽之死是肯定的,承认他是英灵永存的英雄。以此印证一、二句的观点,并且暗示北宋王朝的南逃,是可悲的、可耻的。

这首绝句,语言朴素,含义深刻。它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北宋王朝所奉行的逃跑主义政策,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气节。 这首诗起词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扛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篇二:夏日绝句(带拼音)

夏日绝句 李清照

shēng dāng

生 当

sǐ yì

死 亦

zhì jīn

至 今

夏日绝句的意思

bù kěn

不 肯 zuò rén 作 人 wéi guǐ 为 鬼 sī xiàng 思 项 guò jiāng 过 江 jié 杰 xióng 雄 yǔ 羽 dōng 东 , 。 , 。

篇三:夏日绝句解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本诗最后两句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

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写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赞颂了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背景:公元16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典故: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篇四:夏日绝句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 借助学习工具,理解古诗的意思

3. 结合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翻译全诗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讲授法 朗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看一段介绍宋朝历史的短片,学生谈体会

1. 看完这个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 有一位诗人亲眼目睹了视频中发生的一切,并写下了一首诗,我们来猜

猜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到底蕴含了什么情感,学习《夏日绝句》。(齐读课题)

二、出示导学目标

请默读这节课的导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题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自学题

1.《夏日绝句》是( )代( )写的。课题中夏日指的是(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 )。

2.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3.思考:项羽为什么不愿过江东?说说你对他的印象?

四、课堂交流反馈

师:请同学们将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一次。

1.哪个人来给我们展示自学题第一题?

李清照:宋代女诗人,号易安居士。

夏日:指夏天 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五言或七言)

2.小组展示诗意(小组齐读,派代表说诗意)

(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之所以到现在还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过江东。)

3.谁来说说“项羽为什么不愿过江东呢”?你对他的印象怎样?

项羽简介: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称西楚霸王。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名震楚国,为世人所认可的盖世英雄,。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刘邦,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因为他不贪生怕死,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没有尊严的活着。

宁死不屈 (读出对他赞美的诗句)

4.作者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

宋统治者: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面对强悍、霸道的金国,南宋统治者一方面采取议和的措施,不断为他们送去金银财宝,故意讨好;另一方面统治者继续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而老百姓却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逃亡,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作者思念项羽是愤怒于国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思念项羽是悲苦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中。

作者是借赞美宁死不屈的项羽,讽刺了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表达了自己对统治者的愤恨,对国家的悲痛!这种表现手法称之为借古讽今。

4.如果你是作者看到国家如此的现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愤(读出心情)

5.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的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是令人佩服!

(再读 报效祖国的气节)

6.让我们伴着音乐再读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五、总结

真正的英雄是能鼓励后人,项羽的宁死不屈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可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既是对项羽英雄气势的赞美,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展现,而她也将为我们后人所铭记!

六、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宁死不屈

项羽

爱国情感

贪生怕死 统治者

篇五:夏日绝句

班级:对外汉语121

姓名:陈 丽 华

学号:201210105130

《夏日绝句》教案

12外汉班 30 陈丽华

一、所用教材:小学语文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词语,重点是生字、词要能准确的理解和使用。

2.掌握本课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课文内容,并背诵全文。

3.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结合当代背景,联系自身,更好地体会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加强课文中词汇的积累,几个重点生词的扩展。

2.熟悉全诗,理解并能准确地翻译全文。

3.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联系其他作者的爱国诗篇,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诗中包含的历史故事,增加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个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利用大阅兵的新闻引入该课:“大家知道今年9月3日中国有一件很

重大的事情发生吗?没错,就是阅兵。看着阅兵让我们心潮澎湃,我们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有关爱国的诗——《夏日绝句》。”

2.通读全文: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3.生词解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4.全诗翻译: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诗文赏析:

(1)创作背景了解: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2)作品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3)思想感情: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

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6.板书设计:

(板书版面分为三块:左边写生词,中间写诗文,右边写学生练习版面)

7.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默写全文

七、教学时间安排:

1.引入新课:3分钟

2.通读全文:5分钟

3.生词解释:10分钟

4.全诗翻译:10分钟

5.诗文赏析:12分钟

6.板书设计:3分钟

7.布置作业:2分钟

八、课后反思: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