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读阿q正传联想鲁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7:53 体裁作文
读阿q正传联想鲁迅体裁作文

篇一: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思想

从《阿Q正传》看鲁迅

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一直在被人们无限地丰富着,而《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也是争议颇多的小说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斟酌写这篇文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有二十年之久,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很多的思想和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不为我们所道,就尝试从阿Q身上来解读鲁迅的内心。

(一)从名字看独特性

想必大家读到这篇文章都会很纳闷,为什么人物,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称呼,就如阿猫,阿狗一样的随意,难道是鲁迅对阿Q的不尊重吗。学者也给予很多的猜想,从《现代汉语》角度出发阿这个字给人的是情感色彩、表达的是亲切、亲昵、亲近的的意思;一般是长辈对小辈、或者小的事物、亲近的人以及物的呼唤的符号。而Q就更奇怪了,鲁迅用了一个字母来代替,可是文章中却用阿桂来称呼,那就不符合了,再怎么说桂的开头字母是G而不是Q啊!有学者研究说

读阿q正传联想鲁迅

阿桂(阿贵)要表达的是两种意义的词汇,前者是表达平民的意思(桂花、桂英、桂红……大多是农村女孩子的称谓,代表的是底层社会的人物和角色),后者是表达贵族的意思(富贵、贵族、贵人、高贵……大多指的是上流社会的人物和角色),总之是众说纷纭,最让我信服的就是北大论坛上的一篇文章对阿Q这两个字的解读,“阿”也表达了鲁迅亲近、爱国的情感;“Q”:园圈表示:团团圆圆的中国大家庭,完整的国土,和美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笑脸,这个笑脸上被戳上了一个污渍(点),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民族的缺点,国家的弱点了,这很影响人类的进步,如果不说出来,不引以为戒,那么这个不足人们重视的弱点和缺点就会犹如生麻子一样长满整张脸,难看不说,甚至导致死亡。鲁迅在不伤害国家的形象之下,对这个“麻子”展开了最激烈、最豪不客气的反抗、揭露、评判!阿Q: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人类的缺点(弱点)。不难看出,鲁迅的用心良苦和他的独特思维,不愧为一代大师。

(二)革命态度

革命与不准革命这对矛盾使阿Q身上充满了喜剧色彩,透过小说的革命闹剧,我们看到的是一出历史悲剧。这是积弱的文化—心理长期积淀的缘故,阿Q们正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到的那样,只满足于做奴隶的时代,但命运是终于连奴隶都做不成。在革命与民众之间,“他们忘却了纪念,

纪念也忘却了他们。革命者看不到人,民众也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个体的意义。革命在他们的眼中等同于一切的改朝换代,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历史的悲剧自然是无法避免了。这就是革命与不准革命的矛盾悲剧。除了《阿Q正传》,鲁迅小说中还有不少反映的是鲁迅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悲剧在于不准革命常常是源于这些人物自觉的压抑:革命是尚未泯灭的灵性透出的一点光,而不准革命,则是在文化积累成为习惯与惰性之后的人格基调。鲁迅所展示的从革命到不准革命和不能革命,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诘问

(三)偏激个性

在鲁迅眼里,民众忽而是“中国的脊梁”,忽而又是麻木不仁的“黄脸看客”。总之,鲁迅之于民众的信心始终不够坚定,这正是由于怨恨心理在深深影响着他对于民众的认识, 拿阿Q来说,这本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民族角色,在做着的刻画里,过分放大了其身上的卑琐人格特征,从而削弱了这一角色所能释放的悲剧力量。虽自称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明显是“哀”得不够,“怒”得有余。在阿Q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鲁迅有什么命运意识,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个形象当做自己的兄弟来塑造,而只是用冷眼打量着这个可笑的小丑;似乎在他与阿Q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命运联系。阿Q本应该是可怜可悲的,他将“精神胜利法”作为自己的生存策略,并没有什么错误,这不过是一个弱者出于无奈为自己寻

找到的悲哀权利而已。可是,在怨恨心理的作用下,鲁迅格外突显了这个人物身上可憎可恨的品性,使其人格的深度及广度一并遭到大大的限制,因此他无法让我们亲近,只能让我们疏远。他在我们心灵深处唤起最多的只是“怨”和“恨”的情感。不能不归咎于鲁迅因怨恨而失却的悲悯情怀。由此说来,阿Q似乎没有理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国民性典型,他更多的还是属于鲁迅个人宣泄怨恨情绪的产物,恰若他自己所言,显现出了其“心里真是藏着可怕的冰块;从阿Q那里,我们分明能够感觉出鲁迅不自觉流露出的某种身份上的优越感来。并且,也只是在部分上,阿Q可以承担中国民众劣根性的缩影,在另一部分上,他所呈露出的则是世界民众普遍拥有的人性弱点(如“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一种遭受压迫之后不敢反抗,甚至不敢正视这压迫的奴性。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被压迫者身上最不可救药的一种精神病态。

篇二: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

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

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篇章之

一。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曾这样高度评价一一“《呐喊)集中较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正传》 ,它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盏誉的作品”。连素与鲁迅对立的陈西滢看了《阿Q正传》后也不得不折服,论断“阿Q不仅是一个典型,而且是一个活泼泼的人,他是与李逵、鲁智深、刘姥姥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 。而《阿Q正传》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刻画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而且在于具有它的的广泛社会意义与深刻历史意义。

关键字:《阿Q正传》; 阿Q形象; 精神胜利法; 意义

前言

对于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1];有人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性的性格化和典型化”[2];有人认为,阿Q是一个革命农民的典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革命觉醒的农民形象[3];还有人认为,阿Q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是某些具有种种消极性格的人的“共名”[4]。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而不管怎么说,阿Q这一形象的刻画是成功的。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在于“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让世人清醒。

一. 阿Q形象分析

《阿Q正传》之所以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阿Q相”太普通了,鲁迅先生锐利的锋芒触痛了社会的神经,使得许多人从中照见了自己的灵魂,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这正好印证了俄国卓越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名论断: “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5]。道理很简单,读者感到熟悉,因为这个人物集中地体现着社会上同类人物的特征:读者觉得陌生,因为他是身肉饱满、生动活泼的独特生命,个性与众不同。阿Q是一个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有着深厚生活基础的文学形象。

(一) 落后不觉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形象

鲁迅先生对阿Q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处境做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性格也丰富复杂。鲁迅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染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6]。但同时,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未庄人,又因城里人有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地方便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力,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却转而欺辱更弱小者;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的剪辫子

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子”;他身上更有着“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地说“杀头好看”。而且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十分幼稚、糊涂、错误的,他带着传统观念来理解眼前的革命。他向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统治,而只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阿Q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阿Q还幻想着自己革命后可以奴役曾和他一样的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阿Q这种革命观,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总之,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都表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 (二)阿Q的“人上人”思想

阿Q是经济、政治思想上都受到严重的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他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失掉了他的土地和独立生活的依凭,现实处境十分困难。“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对此句进行深度剖析:作为封建社会代表的赵太爷是有钱有势的人物,即权势者,而阿Q的思想清楚地说明他所向往的是成为“阔”人,成为高居于一切人之上的“人上人”。“你”字说明阿Q对人的态度和阿Q的“很自尊”。人都应该自尊,但正常人的自尊必须是同时尊重别人,而阿Q的自尊却是异于常人的,他“很自尊”,同时却鄙视一切的人。从没有听见他说过别人的什么好话,阿Q根本没有一个朋友,从来不用平等态度对待任何人,说明阿Q身为社会底层的“人下人”,但他梦想翻身上来成为唯我独尊的“人上人”,这种思想才是阿Q性格里最本质的东西。

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追求“阔”、成为“人上人”的思想彻底暴露出来,“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形象的实质得到最充分的表现。阿Q身上集中反映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自己被人凌虐、被人吃又要凌虐别人和吃别人的人际关系的实质,这也是国民性的根本问题。

阿Q是奴隶,但他想反过来成为奴役一切人的奴隶主。如果他的“抱负”、“志向”得到实现,他就会成为新的统治者,而且其暴虐程度很可能不比旧统治者轻。

(三)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核心。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

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 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

他能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他能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连老婆都没有,却还如此夸口:“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他能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并且立即从这种自轻自贱中的“第一”中获取心理满足;他能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屈辱,将屈辱抛到脑后。阿Q在生活中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在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

二、《阿Q正传》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意义

《阿Q正传》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的效果。《阿Q正传》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他在谈到创作该作品的动机时明确说过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7],“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8]。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鲁迅先生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在作品发表的当时就有不少人惴惴不安,甚至“对号入座”认为鲁迅在骂他。[9]鲁迅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的痼疾进行概括,是要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同时也是要呼吁改革者们来做改造国民性的工作。

三、《阿Q正传》表现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阿Q正传》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症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让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阿Q正传》所写得虽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但他的深刻的思想价值却不会随时代变迁而丧失。中国是一个被封建政权、封建思想和文化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封建意识不可能一下子从人们的脑中完全清除,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积习太深,以至于产生巨大的惰性。又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当年存在于阿Q身上的落后意识和精神病态也不可能从今天或明天的人们身上消除的无影无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在许多人身上,阿Q精神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却依然还可能时时见到其影子。

结束语

《阿Q正传》有着不朽的魅力,在它发表后的几十年里,阿Q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阿Q正传》也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国内外研究、评论文章众多。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解读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阿Q正传》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将会以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永世流传下去。

篇三:鲁迅阿Q正传读书笔记

与灵魂对话

——读《阿Q正传》有感

读鲁迅的文章,总会感觉有一种很别样的感觉,因为从他的笔端倾泻而下的文字,总是充满着各种当时的生活的现状,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当时的点点滴滴。

读他的《阿Q正传》,里面也充满了当时人们麻木,无奈,愚昧的感觉,这种感觉填满了他的整篇文章。文章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显得是那么微妙,有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在一个地方,并且备受敬仰,但是有的人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有点却最底层都不如,因为在那一层里面的人,又分三六九等,于是人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进入了恶性循环。

读《阿Q》,有些地方可以让人警醒,也让我或多或少地明白了一个人拥有一个正常的灵魂的重要性。阿Q独有的精神治疗法,曾经被我认为是一个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典例。因为他在受尽一切侮辱之后,可以用自己独有的精神治疗方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的世界真不像样......”。如此这般的心理暗示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心情很愉快,并且很迅速地回归到之前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了,这种状态在他本人眼中是很惬意的,可是立足当时的国情,却又是那样的可悲。

在阿Q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摧残,灵魂可以被剥夺,生命可以被唾弃,他只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他自己理解的时空中存在,心神都是麻木的,又何来的与灵魂之间的交流。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所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阿Q在“求食”的路上,对于所有熟识的东西,他都视而不见,至于自己到底要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种状态让我很吃惊,也让我反思了很多。有时候我自己的状态也是这样,自己想去追求一样东西,可是面对曾经的种种,却总是让我无法驻足,问自己的时候,也只能用单调的不知道来打发自己无用的行程。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要在路上。这是一篇旅途日志当中所记载的一句话,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呼应我的标题,很贴切,因为行走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要时刻记住身体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明白自己更深一层的需求,并且为它努力奋斗。阿Q的精神,适合存在失意之时,但在失意之后,就要为自己打点好一切,随时准备出发,而不是用一种精神来麻痹自己的意识与灵魂。

篇四: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

从《阿Q正传》谈鲁迅小说的批判性

李小平

【内容提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但他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鲁迅毕生从事着对国民性批判的工作。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鲁迅的文学批判观念是以促进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尺度的,他旨在通过对愚弱国民灵魂的批判否定,重建新的理想的人性,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他将文学的审美超越意义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人的现实价值的实现结合了起来,强化了文学观念中的批判性、真实性、历史感和超越性。《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尖锐的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问题。作品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关键词】:阿Q正传 鲁迅 小说 批判性

正 文:

一、从《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看鲁迅小说的批判性:

《阿Q正传》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的提出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小说特别透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病苦”,以此“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二、《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鲁迅写《阿Q正传》的本意“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小说是把阿Q这样一个人物安置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历史的环境中,通过描写阿Q悲剧的一生来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就是说,小说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着高度真实的描绘,深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可以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1)从小说反映的时代和环境来看,《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为背景的,未庄是辛亥革命的浪潮所波及的地方。

(2)从小说的各类人物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来看,阿Q原来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认为“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但是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终究要推动他倾向革命,特别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也发生恐慌时,他对革命更加“神往”了。从阿Q的向往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然而,阿Q对偶革命的认识却是十分幼稚和糊涂的,充满着农民式的私有思想和复仇情绪。当他鼓足勇气投奔革命时,却依然弄不清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去找了假洋鬼子。举人老爷害怕革命,把财产移到乡下来了;向来骄横的赵老太爷知道革命党进城的消息之后,一方面见阿Q“革命”了,便怯怯地迎着他低声叫“老Q”;另一方面与家洋鬼子串通一气,抢先向革命投机。未庄的人原先不知道什么革命,阿Q“革命”之后,未庄人都用惊惧和可怕的眼光看着他。

(3)从这场革命的结果来看,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地主阶级篡夺了。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被当作抢犯抓了去,成了新政府的“惩一警百”的牺牲品。未庄人的精神状态仍旧是麻木和冷酷的 。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没有启发他们的觉悟性和积极性,没有把农民自发的革命要求加以发扬和引导,相反地,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从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看的鲁迅小说的批判性:

《阿Q正传》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阿Q是旧中国受压迫和剥削最深重的贫苦农民,是一个贫困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但作为奴隶,他无家无业,没有社会地位,任人污辱和欺凌。但他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受奴役的奴隶地位,却无忧无虑,达观自得。总是用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来掩饰实际生活中的惨重的失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与陶醉,这便是阿Q“精神胜利法”(即阿Q主义或者叫阿Q相)。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大,也最能自轻自贱;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生。但精神胜利法却不是阿Q的最根本特征,他的根本特征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他的所有的思想观念都不是从他的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自然欲求中升华出来的,代表他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思想观念,是在消极的适应外界环境、适应封建社会现实关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被动地接受现存的、社会上流行和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

阿Q性格是某种民族病态的集中显现。它深刻的阶级根源出自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其历史来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

略的屈辱历史紧密相联,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阿Q生活的社会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这一艺术典型有广泛的代表性,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面镜子,同时又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鲁迅对阿Q的性格揭露意在于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四、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的反映了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尖锐的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问题。作品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一个江南农村------未庄,是一个极其贫苦落后的流浪雇农,也沾染了一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即鲁迅所说的“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借住在一个土谷祠里,靠着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连准确的姓氏都不可考,地主赵老太爷竟然不许他姓赵,并且给了他一记耳光。未庄的人平时谁也不注意阿Q,只在活儿忙的时候才记起他这个廉价劳动力来。人们对阿Q可以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上伤害。然而可悲的是,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却似乎并无真正的愁苦,倒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阿Q虽然贫困和不幸,但在他身上却束缚着一种可怕的精神枷

锁,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即阿Q主义或者叫阿Q相)。

(1)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其特点是用从幻想中求得胜利、从精神上战胜对方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因此,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比如阿Q虽然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来解脱被人揪住辫子在墙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的难堪局面,虽然在赌赢的一堆洋钱被抢走之后用自打耳光而以为是打别人的耳光的“转败为胜”的办法来“战胜”对方,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实际上处处是一个失败者。尤其令人吃惊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发展到极致时,竟由“怒目而视”变成了“你还不配”,以丑骄人。

(2)爱面子、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他连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多也觉得“大失体统”。他很自尊,可头上偏偏有几个癞疮疤,因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最能自轻自贱,这两种对立的东西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着;当被别人扭住黄辫子,形势于自己很不利时,他可以大胆承认:“打虫子,好不好?我是虫子-------还不放么”?但不到十秒钟,阿Q又觉得仍是心满意足和得胜了:因为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而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这是何等荒唐的阿Q式的逻辑!

(3)阿Q还欺善怕恶,怕强欺弱。他遭到失败后往往不敢向真正的敌手作斗争,比如被赵太爷打了耳光,他不敢抗议,换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也不敢抗争。却转而向弱小者去报复。他的调笑小尼姑、与王胡以及小D的打架,都是他怕强欺弱的典型表现。

(4)此外,阿Q还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海的麻木、健忘。他的糊涂和麻木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一生,如画圆圈时的思想状态,以及游街时竟因没唱几句戏而“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等等,都是精神极端

篇五:现代导读复习资料-鲁迅与《阿q正传》

鲁迅与《阿q正传》

一、填空题

1、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 。

2、鲁迅的小说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农民题材 知识分子题材 。

3、《阿q正传》中,阿q应对一切困境的方法是精神胜利法 。

4、《阿q正传》中,阿q因为追求吴妈 而被赵太爷痛打。

二、选择题

1、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abc )。

a.《孤独者》b.《伤逝》 c.《在酒楼上》 d.《明天》

2、鲁迅曾用文言文创作了一篇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小说,是(a )

a、《怀旧》 b、《不周山》 c、《补天》d、 《新离骚》

3、鲁迅创作的什么作品,体现了新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是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ac )

a、《呐喊》 b、《故事新编》 c、《彷徨》 d、《二心集》

4、鲁迅的《故事新编》包括了以下几篇小说(abcde )

a、《出关》 b、《采薇》c、《补天》 d、《起死》 e、《理水》

5、以下那部是鲁迅的散文集?(a )

a、《野草》 b、《二心集》 c、《三闲集》 d、《南腔北调集》

6、涓生和子君是鲁迅小说的主角? (c )

a、《药》 b、《高老夫子》 c、《伤逝》d、《在酒楼上》

三、简答题

1、鲁迅小说的两大主题

答:鲁迅的两本小说集主要围绕两大题材而展开:一是农民题材,一是知识分子题材。第一类题材的小说,贯穿着批判国民性的主题;第二类题材小说则是对觉醒后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彷徨、困惑灵魂的剖析和自我疗救。第一类小说主要有:《风波》、《故乡》、《长明灯》、《明天》、《药》、《阿q正传》、《离婚》、《祝福》;第二类小说主要有《狂人日记》、《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幸福家庭》等。

2、《阿q正传》的主题

答:《阿q正传》的主题:用鲁迅自己的话说 ,就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也就是,如实地勾画出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病态,批判国民性,以唤醒仍沉睡着的民众。

3、鲁迅的文学意义

答: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先后开辟的,而鲁迅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和“语丝派”的坛主。有人曾将散文分出两条不

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的开创性成果。鲁迅的小说创作,其题材的开阔,人物的塑造和形式的创造等等,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

四、论述题

1、试论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

答: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是创造了阿q这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他是这个社会等级秩序和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彻底的失败者。但这并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鲁迅所要着力表现的是这种外在赤贫生活背后的另一面:主人翁内在的精神生活结构,阿q的“精神胜利法”。处在赤贫、难堪、失败、屈辱的境地,阿q竟然有办法将它们转化为种种精神上的“优越”和“胜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为独特而卓绝的“本领”。他的“优胜”之术主要有:不承认眼前的失败,追溯过去的光荣和阔绰,指出对方比自己还不如,健忘,转而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弱者,以及盲目从众、无所用心、自轻自贱、随遇而安等。这些法术成了阿q抵抗强者的欺压与欺凌的精神法宝,也是他借以不论现实、忘却屈辱的迷魂汤,他由此得以苟延残喘,放弃事实上的不平、挣扎、反抗。便事实上的失败毕竟就是失败,单靠“精神上的胜利”可以忘却一时,却无法改变现实,阿q最后终于糊里糊涂地被人送上刑场,充当了杀一儆百的“示众”材料。通过阿q这种外在生存处境与内在心理结构之间的巨大悖论和落差,鲁迅所要着重揭示的正是阿q自始至终都缺乏作为“人”的基本自觉,缺乏对于个体生命的清醒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生命的爱惜、尊重和自觉维护。阿q的内在精神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浑浑噩噩、混混沌沌的状态之中,而且就在这样的混沌与迷糊当中活着并死去:这就是鲁迅所一再指出的、被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所压抑挤扁了的“沉默的国人的灵魂”,这是鲁迅尽一生攻击不休的国民劣根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他毕生所追求与从事的现代思想文化革命的基本出发点。这正是《阿q正传》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于此尽显无遗。

2、阿q的形象

答: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一个贫穷雇农。无家、无房、无地、无固定职业。靠做短工渡日。这是一个挣扎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但这个人物却有着复杂而又茅盾的精神性格。阿q穷、地位低下。他在末庄连姓什么的权利也得不到。阿q曾因为认姓赵,是赵的本家而挨了赵太爷的打,人们还说阿q“太荒唐”。阿q曾因追求吴妈,又被赵太爷痛打。此后,未庄也没有人再请他做工,阿q就连出卖劳力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阿q凭直感思维,性格却复杂。作为雇农,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却又有游手之徒的狡猾;他鄙夷权贵,却又以和赵太爷原是本家为荣;他目不识丁,却又固执封建教条,甚至有自己一套“男女”学说;他深恶“造反”,却又向往革命,以为“革命”可以“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最后被革命党当作抢劫犯而遭枪毙还茫然无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