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2:13 体裁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体裁作文

篇一: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要说我最喜爱的一个历史人物,那就非诸葛亮莫属了。

说起诸葛亮话就长了,估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这个风云人物了。小时候不懂事,跟着邻居大哥去游戏厅打游戏,当时玩的应该是一个和三国有关的游戏,里面有很多人物,出名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司马懿、

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

郭嘉还有曹操,那些都是我经常用的英雄,有一次和邻居大哥对打,我用的是赵云,他用的是诸葛亮,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诸葛亮这么的厉害,我以为只有常山赵子龙最厉害了,没想到这局我输的很惨,诸葛亮是一个军师,会用法术,厉害的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认识这么一个会呼风唤雨的传奇人物!!

前面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下面我要开始说说我眼中的诸葛亮了,以下我简称为诸哥。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刘备还没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一直是在农村里耕田种地。诸哥长的很帅又一表人才的,而他也常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但是当时的人都对他不屑一顾,只有他的几个好友如徐庶、崔州平相信他的才干。当时诸哥要结婚选妻子,有一个叫黄承彦的人对诸哥说:“听说你要选妻子,我家中有一个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是才干配得上你。”诸哥一听,才女啊,于是答应了这门婚事,当时的人都以此为笑话,于是有了一个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然后就是刘备三顾茅庐了,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就不多说了,我主要对诸哥的一生中我认为比较值得我欣赏的事来个个人点评。

首先,我很欣赏诸哥这个人在文艺方面的成就,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 ‘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始终不忘书法。《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再者就是他的文学作品,中学我们学的是《出师表》,我记得有一句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说的就是诸哥写的这篇文章了,尽管他扶着的是一个啊斗,但是他还是对阿斗倾注了许多苦心,希望啊斗能像他老爸那样能在治国上有所成就。

再者就是诸哥的治国成就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

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上面的一段叙述可以看出诸哥真的是很会治理国家,在他的带领下,蜀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很不错,蜀国人民都有奔小康的机会了,我估计当时诸哥肯定是人民心目中的偶像啊。 还有就是诸哥在当时也是个“发明家”,他发明了几样东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1.馒头

话说诸葛亮平定孟获班师回朝,过泸水而不得,按习俗需要拿49个人头祭祀,次日诸葛亮用面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头状顶替人头用以祭祀;自此以后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时除了猪,牛,羊外多了馒头;另表:馒头原来是指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曼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2.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3.诸葛连弩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称作元戎弩,在较 短时间内能发射十支箭,杀伤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历史上对诸哥的评价向来很高,很多名人都给诸哥戴了很大很高的帽子,比如,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姓名:周涛

学号:1001130136 日期:2011-5-5

篇二:我最喜欢的人物角色: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人物角色:诸葛亮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诸葛亮胆大心细,料事如神、才华横溢,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2)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3)多方面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总体而言,书中的诸亮形象仍然是一个让我最喜欢的人物角色。

一、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关心时事,积极入世的“奋进之儒”。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大多怀着积极入世的态度想要有一番作为。千百年来,那些儒士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为国出力,为君分忧,更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辅佐帝王,成为“王者师”。诸葛亮也是如此,隐居襄阳,博览群书,并且常常结交名士,评古论今,谈论天下大事,为日后入仕积极准备。诸葛亮隐居隆中,自比乐毅、管仲这两位典型的入世型大夫,暗示建功立业才是他真正的价值观。隐居山林不过是古代文人惯用的“待价而沽”的策略。诸葛亮在隐居期间多年积极准备,为他日后的大展宏图,打下坚实基础。他与刘备初次交谈,便体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分析透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为刘备定下了日后称霸天下的战略步骤,并且经过日后事实验证,这是唯一的、正确的战略步骤。诸葛亮二十七岁被刘备请出山林,开始了他一生忙碌、奔波的政治生涯。他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对事业兢兢业业,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出将入相,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开国建业;为复兴汉室,成就霸业,他立法施度,选贤任能,务农植谷,发展生产,联吴抗魏,南征和夷,六出祁山,直到病逝于伐魏前线五丈原。诸葛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为了成就蜀汉事业,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第二,诸葛亮是一个忠实诚信的“诚信之儒”。儒家思想中所追求的人格理

想是成圣成贤。首先表现在道德修养上,要有至诚至善的道德。诸葛亮对蜀汉事业一心一意,对刘氏父子忠贞不二,鞠躬尽瘁。力主统一是诸葛亮一生的奋斗目标。在辅佐刘备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竭尽全力忠于蜀汉政权。诸葛亮从初出茅庐开始,占荆州、攻长沙、克南郡、取西川,帮助刘备在成都称帝,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刘备听取张松之言,与庞统攻取西川之时,留军师孔明留守荆州,对诸葛亮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诸葛亮感恩戴德,安心治理荆州,为刘备夺取西川排除了后顾之忧。之后庞统死于落凤坡,关羽失荆州,刘备征吴失败病逝白帝城等事皆因未听诸葛亮之劝。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竭尽全力帮助刘备安定民生,发展生产,锐意经营,不忘统一中原的重任。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对刘备忠贞不二。在诸葛亮的思想中,作为一名儒家知识分子,可以辅佐帝王,为“王者师”,但绝对不可以篡位为王。“叩头流血”足以见其忠诚之极。在刘备逝世之后,诸葛亮对幼主刘禅忠诚如故。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六出祁山,竭尽全力帮助刘禅完成统一大业。在孔明病逝之前,作者借一小卒说出了孔明为蜀汉事业用心之至:“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阅览。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诸葛亮赤胆忠心,受到世人的敬仰。诸葛亮去世前夕,作者饱含深情的写到:“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观遍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一百零四回)诸葛亮直到逝世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刘氏政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安排好自己的继承人以及军队的退敌之策,方才安静的离去。毛宗岗评价说他是“古今贤相第一奇人”。

第三,诸葛亮是一个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殉道之儒”。儒家思想中,倡导积极入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诸葛亮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诸葛亮在最初选择自己要辅佐的帝王时,对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实力谁强谁弱非常清楚,但他认为曹操为人奸诈而没有事曹,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所以也没有辅佐孙权,而选择了势单力薄的刘备,尽管他明知蜀国勃兴是枉费心机!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博望初战,火烧新野,取得了小的胜利。之后,诸葛亮又劝说刘备取荆州刘表代之,刘备不听。最后荆州被曹操占领,刘备只好携民渡江,惨不忍睹,处境十分危险。诸葛亮没有泄气,一如既往的为刘备献计献

策。他只身赴吴,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与东吴结成联盟一起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帮助刘备与曹操、孙权三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来,关羽心高气傲,败走麦城,丢了性命。刘备意气用事,不听劝谏,执意伐吴。彝陵之战中败于东吴,使刘蜀元气大伤,诸葛亮依然积极准备,为蜀汉霸业尽职尽责。刘备死后,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也为实现自己在隆中定下的远大目标,他数次北伐。尽管战前做了种种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期间,诸葛亮每次都积极备战,屡战屡败,即使对战争能否胜利没有把握,他也要努力去做。直到最后“五丈原诸葛禳星”诸葛亮与天命做了最后一搏,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

二、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是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汇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自然随之具有了人民所希望的旷世绝俗的超人才智。作者通过众多的战争来塑造诸葛亮的智者形象。在我国历史上,赤壁之战与官渡之战相比,无论是参战人数之多还是波及范围之广,赤壁之战都不及官渡之战。但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影响力却远远高于官渡之战。作品用八个回目来描写赤壁之战,三倍于官渡之战。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在于通过大笔渲染突出诸葛亮的旷世奇才。赤壁之战的对峙双方主要是东吴周瑜和魏国曹操,诸葛亮只是穿插在东吴的一个说客而已。但纵观全局,战争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中,战争的每一个环节缺少了诸葛亮的参与都不能继续下去。开战之前,诸葛亮只有说服东吴,使得吴蜀联盟共同迎曹,才会有赤壁之战的爆发。诸葛亮刚到柴桑,就受到东吴主降派的干预。东吴智囊团,包括张昭、顾雍等二十余人全部登场,企图难倒孔明。孔明先生羽扇纶巾,风度翩翩,舌战群儒、各个击破,说的东吴众人哑口不语,无言以对,充分体现了他能言善辩、博闻强记,满腹经纶的雄才大略。难倒众儒之后,又察言观色,说服孙权,最后又用激将法,使周瑜积极抗曹。他利用曹操的《铜雀台赋》借题发挥,巧妙地篡改了原文。原文中有关几句是:“立双台于

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乔于东南兮,若长空之螮蝀”。为激周瑜,诸葛亮将其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赋中之“桥”本为连接“玉龙”、“金凤”的桥,诸葛亮将其改为“二乔”指代美女“大乔”和“小乔”。将原文“连”字改为“揽”。将“东西”改为“东南”暗示曹公欲将东南(东吴)之地的美女(大乔、小乔)占为己有,安度晚年。气急败坏的周瑜马上中计,决心抗曹,孙刘联盟正式形成。诸葛亮对《铜雀台赋》的篡改之精细,用心之良苦,使读者不得不赞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如果说赤壁之战使诸葛亮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空城计”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已而退兵,令张翼率军修理剑阁,以备归路;秘传号令,收拾行装,让马岱、姜维断后,差人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城军民去汉中令人去翼县接姜维老母,送入汉中。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长驱直入,兵临西城,情况万分危急。他身边无大将,打又打不过,走又走不脱,守又无险可守,诸葛亮果敢沉着的设了一次空城计。他令士兵打扫街道,城门大开,“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九十五回)。诸葛亮抓住司马懿多疑的心理,沉着果断,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在这里作者再次展示了他高超的虚构艺术手法。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并没有空城计的记载,而在《魏书·文聘传》和裴松之注中却引用了另一部史书《魏略》的记载,说明当时使用“空城计”的是文聘。作者把历史本来属于文聘的空城计,移接到诸葛亮身上,对历史进行篡改,表现了诸葛亮神机莫测的智慧和胆略。诸葛亮一生足智多谋,无穷如天地。但作为一个凡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而诸葛亮却能沉着果断,化险为夷,表现了他无人能及的惊人才智。

在作品中,诸葛亮是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从始至终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他的高风亮节,矢志不悔的高雅品质;他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将才谋略,将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

篇三: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足智多谋,是刘备的军师,曹军把蜀军击败后,有准备攻打吴国,所以蜀国和吴国联盟。

吴国有一个非常杰出的青年都督周瑜,他有勇有谋,但他心胸狭窄,有嫉妒心。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以公事为借口,委托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只箭。诸葛亮不但答应了,还立下军令状,如若三天造不好,敢受军法处置,并请周瑜三天后到江边取箭。诸葛亮走后,周瑜吩咐鲁肃,不给诸葛亮备齐造箭的材料,想为难他,同时还让鲁肃去探听消息。

诸葛亮见了鲁肃,问他借了20条草船和数百名军士,并请他保密,鲁肃答应了。回去后,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周瑜很疑惑。

鲁肃帮诸葛亮准备好了船和士兵,等候他的调度。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上船,趁大雾漫天之际,命令士兵将20条船连接起来,驶近曹营。并一字排开,擂鼓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后,不敢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江中放箭。很快船的一面插满了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另一面受箭。

天渐渐亮了,诸葛亮让插满箭的船顺风顺水驶回南岸。曹操得知上当后,要追也来不及了。

20条船靠岸时,周瑜按诸葛亮的要求派人来取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听了借箭的经过,自叹不如。

五年级:jutianliu

篇四:我喜欢的人物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诸葛亮

肥城市石横特钢厂学校 五年级一班 张树禹

诸葛亮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位重要人物。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有胆有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悉人性的人。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上了蜀国的丞相, 管理蜀国大小事件。

刘备请来诸葛亮后,诸葛亮用计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大败曹,令关张心服口服 赤壁大战时,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 ,与周瑜一起败了曹。 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气死。刘备死后,诸葛亮带兵平定南方、七擒孟获。 后诸葛亮巧施妙计,骗过了魏国四十五万大军。 会成都不久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智收姜维, 不久病死在军中。

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悉人性,所以诸葛亮总能做出一些令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一特点就足以令人像神话看待诸葛亮了。

在没读《三国演义》前,是没听说过向敌人借东西的。不借任何工具就会预知天气,没见过认人的面就知道他的性格,可以从任何一个人的话语中看透这个人的本质。

在我的心目中, 诸葛亮不仅是一个神话一般的传说,更是我崇拜的人,我喜欢《三国演义》,更喜欢诸葛亮。

指导教师:刘恩红

篇五:对诸葛亮评价--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评价--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黄山市祁门瑞园外国语学校801班马震宇指导老师:黄建之

星星依旧,云遮暗月,仰望夜空,穿越千年的历史苍桑,遂想起那一段驰骋在人间大地的凛然正气,看到先生那手持羽毛扇时的焦思忧虑??

而立未至才锋露,抚琴弄瑟闲唱吟

东汉末年,军阀争锋,实力消退,唯剩曹操与孙策之两大势力。后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因徐庶相助才得以取胜,但徐庶终被曹操诱骗。临走前曾推举先生:“诸葛先生,乃潜於地下之卧龙,如能请到,就可平定天下!”彼时,先生虽隐于山林,然其心中已有恢复汉室之志。其后刘备三顾茅庐,终感动先生,使之放弃了“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宁静生活,提三分天下之计,侃鼎立天下之势,手握羽扇,高谈阔论:“人和者,得天下也。”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蜀国日后的辉煌。 赤壁决策震孙曹,华容道上放曹操

话说曹操率兵百余万,蜀吴两国仅万余人,孔明火烧曹营,向天借东风,终有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外,先生调兵遣将,知人善用。此战役中,亦派关羽扼守其道,可关羽念旧恩,放行曹操。想必这也是预料之中,若曹亡,孙权势必崛起,此之劲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蜀必难与之抗衡。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蜀可趁此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固粮仓,保留实力,方可破敌。而云长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实属一举两得!由此可见,放走曹操并非偶然,实是情势所迫。世事洞明,先生令后生感叹不已!

鞠躬尽瘁传千古,功绩显赫铸汗青

杜甫有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先生之忠贞感天动地。刘备为报弟之冤仇,断然出兵,先生虽一再跪求,请其以国家为重,也于事无补。刘备战败,退至白帝城,临终时,曾谓先生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看当时,蜀之威望唯先生一人,完全可以遵照先帝遗诏取而代之,但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完先帝之遗愿,以自己的残生出师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留两篇凄凄出师表,字如血泪,顶天立地。试问,如此赤诚之士有几人?

“山河分划布八阵,羽扇摇曳点万兵”的神机妙算;“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大义正气;“白发渔樵江诸上,一壶浊酒谈笑中”的悠闲自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之志;“鞠躬尽瘁雕枯朽,志决身歼军务劳”的忠贞之誓都吹散在历史的神话之中,幻化、定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我低下头望水中暗月,寂静的月色下却只剩我一人,我不禁发笑。论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