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47:12 字数作文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字数作文

篇一: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游戏作文教学设计

张志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2、通过游戏,让学生继续学习观察别人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注意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

4、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5、让学生养成使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难点: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做过哪些游戏,你们现在还记得吗?(学生回答) 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游戏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作适当点评)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做一个游戏,大家说行不行?

二、播放幻灯片,介绍规则

1、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请学生读游戏的名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犀”字是个生字。重点学习“犀”字,读音xī)

2、 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让学生回答,没有人回答的上来,就由老师解释。)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无题》,它的前面还有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原是比喻恋爱这的

男女心心相印,现在泛指彼此的心意相通。)

3、 既然是游戏,就得有游戏的规则,就要分输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游戏有什么规则。(出示幻灯片,指名学生朗读游戏规则)

4、 同学们都明白游戏的规则了吗?(学生回答)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现在提出来。

5、 请一个同学计时,一个学生记分数。

三、开始游戏

1、 请同学们找到自己平时最要好的朋友,这个朋友必须是跟你心意相通的。(学生自由组合)

2、 请出愿意上台来做这个游戏的两个同学,让他们快速做好分工,一个人表演,一个人猜。(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他们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认真的观察,也要认真的思考。倾听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动作,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的表现。)

3、老师出示幻灯片,学生开始猜。

4、游戏结束,统计分数。

5、奖励,对获胜的同学进行精神鼓励(师生共同为获胜的同学热情鼓掌)

6、老师总结

这个游戏需要的是两个人的默契,当然,表演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的能力与猜的人的想象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只要你是一个热爱学校的同学,你会发现,今天这个游戏中的所有词语都在我们的校园内。作为学校的主人,我们应该对它们格外的熟悉啊!

四、指导作文

1、 游戏结束了,如果让我们把这个游戏的过程写下来,你都准备写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 写事情,要抓住重点,今天有好几对朋友做了这个游戏,你是否全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呢?显然不能。我们以前就讲过,写事情要注意有详有略,把你认为重要的写得详细一些,把你认为次要的,写得简略一些,这样才能够做到结构合理,文章写出来才不显得臃肿。

3、 在别人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变化。做游

戏的人的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那一个动作或者是神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准备重点写什么?自己应该先考虑考虑。

4、游戏结束,讲述游戏过程中的环节

(1)引导学生准确的描述词语,可以问观看者:如果让你描述这个词,你会怎么描述?(可以用组词的方法,可以说出词语的意思,可以描述物品的功能,还可以回忆所学的学习内容??)

师:看来在描述的时候,方法很重要。

(2)刚才在描述词语的时候,我看到你们的脸上时而露出灿烂的笑容,时而面露难色,时而有焦急万分,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在猜哪个词的时候,你最着急、最高兴或觉得最精彩??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还可以说说你当时想到和感受到的。

生回忆、述说,教师引导:

A、提问描述者:在描述哪个词的时候,你最着急、最高兴或最觉得最精彩的??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还可以说说你当时想到和感受到的。

预设问题:

我看你在描述“××”这个词时,耽搁了一下,为什么?你的搭档在没猜出你描述的词语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在想些什么?

B、提问猜词者:你在猜哪个词的时候最着急、最高兴或觉得最精彩??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还可以说说你当时想到和感受到的。

预设问题:

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出这个词呢?你觉得你的搭档描述的怎么样?

C、提问没做游戏的同学:在他们描述哪个词的时候,你最着急、最高兴或最觉得最精彩的??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还可以说说你当时想到和感受到的。 预设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你听见了什么?你在想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

D、引导说话,出示词语,师:你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

生说着急时,出示:心急如焚、来不及思考,使了个眼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生说高兴时,出示:心领神会,捧腹大笑、哄堂大笑、跃跃欲试,成了他肚子里的蛔虫??

生说精彩时,出示:脱口而出、出手不凡??

E、师总结:在做游戏和看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说出来,这样就能在玩中学到东西。(板书:看、听、想、感)

5、下面请女方代表上场,激励:有了刚才大家说的方法,你们能不能猜出更多的词语,期待你们的表现!下面的同学注意看,第一组看描述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第二组看猜词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第三组看观众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下请你说一说,看看哪一组观察得最认真。(板书:描述者、猜词者、观众)

6、生做游戏。

7、请裁判宣布成绩。

三、回顾游戏中印象深刻的环节

1、你们观察到了吗?描述者、猜词者、观众大家的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现在大组里开始交流交流。比比哪组说得最精彩。

出示说话训练:

a、描述者在看到词语时怎么样的表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猜词者猜错了,他什么神态,猜对了,他有怎么样的表现?

b、猜词者是怎么听描述者描述的,当描述者怎么说时,他很为难;当描述者说什么的时候,他很高兴,猜出词语时,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c、观众是怎么看他们做游戏的,比如谁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在看见猜词者猜不出词语时,他们是怎么样的;在出笑话时,大家怎么表现的;在猜词者猜出词语时,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d、你在观察到这些现象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2、交流、汇报。

3、总结:你们的观察细致入微,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和感受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4、我想问你们,你觉得要玩好这个游戏最重要的是什么?

引导生说:两个人要有默契,配合才会好。

师:对,这就是这个游戏的宗旨:课余时多读书,多积累,才能丰富知识,同学

间多沟通,多交流 ,才能配合默契 。。

第二课时

一、继续写作

没有写完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以教给你的同桌,让他(她)帮你

修改修改。当然,也可以交给老师来修改。

二、修改与评讲

1、采用老师修改,同学互改等多种方式修改学生的习作。(对作文中出现的错

误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请学生及时修改)

2、老师指出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通病提出修改建议,并把比较特殊的毛病在课堂

上朗读,请学生一起帮助修改,避免以后其他同学再出现。

3、朗读比较好的作文全文或片段,并与学生共同赏析。

三、誊写

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到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心有灵犀一点通

看:描述者

听:猜词者

想:观 众

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种方法是很不错的

出示规则:

男生、女生各派出两位同学组成“搭档”,商量好谁来描述谁来猜,时间限定120秒。描述者可以用上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进行词语的描述,但不能说出词语中含有的任何一个字或谐音,否则算错,如果遇到比划不清楚的词语,可以喊“过”,猜测下一个词语,“过”的机会只有两次。

4、请你说说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1)不能说出词语里的字或谐音

(2)描述不来的,喊“过”的机会只有两次

5、师:游戏规则清楚了,下面给你们40秒的时间,请你们推选好搭档,并想出挑战口号。我们要比赛哪一方猜的最多,胜方将会得到老师精心准备的秘密奖品。

6、学生讨论,选出搭档。(教师巡视指导,选出表现力强和灵活的代表)

篇二:数句易错的耳熟能详的古诗文

看到一个小学生填空题:

1、 君子成人之美,下一句是什么?

2、 糟糠之妻不下堂,上一句是什么?

3、 英雄宝刀未老,下一句?

4、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

5、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

6、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

7、 天生我材必有用,下一句?

8、 路上行人欲断魂,上一句?

有个小学生给的答案是:

1、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夺人所爱

2、 结发夫妻不上床,糟糠之妻不下堂

3、 英雄宝刀未老,老娘风韵犹存

4、 天若有情天亦老,oh,my god

5、 心肌梗塞遇神医,心有灵犀一点通

6、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

7、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儿子会打洞

8、 半夜三更鬼敲门,路上行人欲断魂

问问我们自己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我们确认我们都能完整的答出来吗?

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语出孔子《论语》

2、 贫贱之交无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

3、 英雄宝刀未老,壮士豪气犹存。这是一幅对联只要对仗工整、意思吻合即可

4、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撰 诗句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篇三: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定通”,我们今天的游戏就是从这句诗中得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之你演我猜。

老师说这个游戏考的是同伴之间的配合度谁在规定时间内答对得多谁就获胜。我在选搭档时挑了王振宇,因为他的词汇丰富,而我的演技不错,我们搭配简直是绝配,打遍天下无敌手。

我们组首先上场,一看词语,嘿,这个简单,闻鸡起舞,我学了一声鸡叫,然后开始舞剑,他马上就做出了反应“闻鸡起舞”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鼓作气,猜中四个。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的要算是鸡飞狗跳这个成语了。我先学了几声鸡叫,然后伸开双臂,不停地上下摆动着做飞舞姿势,王振宇一见这立马说“鸡飞蛋打”。我摆了摆头,他又猜“鸡犬不宁”我着急了,连忙汪汪叫了几声还不停地上下起跳,他这才恍然大悟,脱口而出“鸡飞狗跳”。

其他组也不错,其中沈子博那一组也令我印象深刻。他演的时候有两个成语特别简单,但是无论子博怎么卖力的去演,宓湛挺似乎一点也不领情,他始终一头雾水站在那儿,最后白白浪费了两个机会。沈搏那一组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怎么的,竟然一个也没有猜对。看着沈润宇一个劲地说过过,我都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这次的游戏考验的是我们的团结和词语量,希望下次还能玩这样的游戏。

浙江宁波慈溪市文棋小学五年级:岑杰

篇四: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4)从青海高原上这株神奇的柳树,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抗争的人生哲理;

(5)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在达成了前面几个教学目标后,我在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思维,进而来努力达成后几个教学目标。

当学生阅读理解到“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时,我就问学生:“作者的这一个‘哦’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马上能够回答“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看到这样一株大柳树,作者一定是感到非常惊讶,非常兴奋。”我又追问道:“这个‘哦’字是作者初见柳树时的感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吃惊、这么兴奋呢?”学生通过思考马上就联想到了“在荒凉的高原上,这株唯一的柳树代表的就是生命的颜色,她其实就是生命的象征啊!”一下子就点出了作者之所以吃惊的原因。进而,我再来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感情,学生由于理解的程度不一样,所读出来的语气也就不完全一样了,但是,总的来看他们都能很准确地理解了

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教学到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自己的家乡——灞河柳树这一段时,我就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写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又用了这许多的笔墨来写家乡灞河的柳树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去回答,而是首先让学生去理解在作者的家乡要栽活一株柳树是多么的容易,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是因为有充沛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进而我话锋一转:“在青海高原上,同样是柳树,为什么它们很难活到一岁呢?”学生找到的答案是“干旱和寒冷”,我追问:“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学生有的答:“对比。”有的答:“比较。”我说:“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可是,时间不长,马上就举手回答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高原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而这株高原上生存下来的柳树,的确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突出了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学生的回答十分令人满意,并且很好地运用到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至此,我前面提出的问题也就迎(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刃而解了。

从这个课例我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与学生进行一些心与心的沟通,在关键之处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一定会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一定会让我们真正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篇五: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

——浅谈利用“泛灵心理” 培养小班幼儿常规

宁波市北仑区高塘幼儿园 方艳

【摘要】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现象,即泛灵论。这种现象特别是在三四岁处于小班年龄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 幼儿的“泛灵”心理是幼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幼儿“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一神表现”。 “泛灵”心理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关键词】 小班幼儿 泛灵心理 拟人化教育 常规培养

幼儿的“泛灵”心理是幼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幼儿“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一神表现”。因为,在幼儿时期,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极为有限, 不可能从本质上去了解、掌握事物的内涵以及事物与人、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关系,只能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从事物的表面形状出发去认识他人,理解他物,从而造成人、物相混的现象。由此可见,“泛灵”心理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在幼儿园的三个年龄阶段中小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也使常规教育的起始阶段。而常规教育的培养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各种学习习惯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好常规方面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如果常规培养的不好,不仅影响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严重点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根据小班幼儿的“泛灵心理”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将许多“头疼”的教养难题很顺利地解决。我们小班幼儿的常规习惯培养得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泛灵”教育从“熏染”开始

幼儿园常规教育价值取向是让幼儿学会自律,自由、自主的活动为幼儿主动“生成”规则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幼儿学会自律的最好手段。熏染与生成也是建立新型的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方向。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方式与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陶、暗示、感染、模仿、监督、提醒等形式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它主要通过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方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硬环境的“熏染”

硬环境指的是环境的硬件条件,如园舍设备、玩具配备、环境布置、材料投放等。为了利用幼儿“泛灵”心理的特点,在创设生活常规环境时,我们应改变以往单纯追求美观的观念,应让环境成为“无声的老师”,不仅要美观大方,而且要成为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一部分。因此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喜好,选用幼儿喜欢、常见的各种卡通人物创设拟人化的环境。例如:我把教室和走廊的垃圾桶设计成“倒霉熊”垃圾桶,让幼儿明白垃圾的家是倒霉熊,垃圾要扔到倒霉熊的嘴巴里,在快乐的氛围中既锻炼了幼儿投掷的能力,也养成了良好收拾垃圾的习惯;午睡室墙上张贴着昏昏欲睡的小熊、午睡室门口上方悬挂快要睡着的星星和月亮、每个床边贴上两只“眯缝着眼睛的懒洋洋鞋子并排站在一起”的图片,让幼儿知道脱下的鞋子要整整齐齐排好队。

为了提升幼儿与环境的对话,光是有趣的“泛灵”的图片提示还不够,我们还创设拟人化的图片说明,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常规要求。例如:有些幼儿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有的没有关就走了、有些孩子利用洗手的时间满足自己玩水的愿望,把水龙头一直开着一直洗着。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就在盥洗室水池边的显眼墙面上设计了 “水龙头哭了”的图片,把“水龙头”设计成有眼睛、鼻子、嘴巴的水龙头弟弟,水不断地从水龙头嘴巴流出,还流着眼泪,并添加哭的声音符号,让幼儿看了感到“水龙头哭得好伤心”。幼儿每次洗手、 洗杯子时看到图片,自然而然地就关紧水龙头,逐渐地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小朋友们还由水龙头哭了迁移到了玩具积木哭了,“老师,我看到玩具掉在地上摔疼了,它哭得好伤心,我把它捡起来送回家,它就不哭了!”

2.软环境的“熏染”

软环境指的是教师为幼儿创设的一个同伴间、师幼间平等、宽容、接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幼儿自觉自愿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常规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更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要让那些看似简单的规则成为每个幼儿的习惯,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地坚持。例如:长颈鹿建筑城中我们每个箩筐都贴上不同颜色的长颈鹿,在放置箩筐的柜架出张贴该颜色动物的房子。教师引导幼儿: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玩完后,可要马上把玩具们送回家哦。有了这些形象生动的小动物,在收拾整理材料环节,小朋友表现的特别积极,这些玩具是小白兔家的,这些积木是长颈鹿家的。小朋友们会把玩具送回家了,可是还有一大部分幼儿在玩玩具时出现乱丢乱扔,甚至把玩具拿到外面或别的小动物家去玩。教师提醒幼儿:“小白兔和长劲鹿很欢迎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去玩,可是他们不喜欢你们把他们的宝宝带到外面去玩。看,长颈鹿和小白兔生气了!”小朋友们纷纷抢着把洒落在教室各个角落的玩具送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去。并对动物妈妈们说:“长颈鹿,小白兔,你们别生气了,我们把你们的宝宝送回来了!”就这样我们巧妙地利用幼儿“泛灵”的心理特征,运用拟人化的标志让小班幼儿知道每一个玩具宝宝都有放置的位置,并懂得把玩具宝宝送回家,把他们放回原来的地方。通过反复的实践我们发现在拟人化的童话世界里渗透常规教育,会影响幼儿的情感和态度,使小班幼儿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常规。

3.同伴行为的“熏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爱模仿、易受暗示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榜样的行

为不仅要在幼儿心理上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到幼儿的行动中去。让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同伴之间行为的熏染在幼儿常规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幼儿幼儿涂色活动中,依依说:“我的的围墙打的很牢固,小老鼠不能钻到里面去了。”萱萱会跟着说:“我的围墙也打的很牢固,老鼠一点都没有钻进去。”两人边说边更加细致地进行涂色活动。

4.教师行为的“熏染”

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模仿教师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游戏,在幼儿常规教育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幼儿,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们老师在午餐时候要求孩子饭一口、菜一口、汤一口全部食物有营养、啊呜啊呜都吃光。自己在进餐的时候却挑食。所以在孩子面前无论自己多不愿意我都会全部都吃光。而且告诉孩子,我吃了萝卜能够像小兔子一样跳得快、吃了肉肉能够像大象一样力气大等等。

二、“泛灵”教育在“情境中默化”

1.拟人化教育体验常规

拟人化的教育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孩子的自觉行为,以自己的心理体验去对待外物。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橡皮泥,纵是最顽皮的孩子要是一接触到橡皮泥,也会顷刻变得非常安静,橡皮泥在幼儿的揉,搓,捏,压中如同变魔术般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但每玩一次橡皮泥,盒中就会缺好多,许多孩子把橡皮泥偷偷地带回家。虽然,每次都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幼儿园的橡皮泥是给大家一起玩的,是幼儿园的,不能拿走。但效果不好,仍然有许多小朋友把它拿回家。于是,我改变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我先用拟人化的口气,着急的口吻对他们说:“美工区的橡皮泥妈妈,这几天特别着急,她的宝宝不见了。”说到这,孩子们纷纷被我所吸引,一脸的困惑,见此,我觉得教育的契机

来了,便接着往下说,“橡皮泥妈妈的孩子是在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侯不见的,到现在还没回家,妈妈都要急哭了,哪个小朋友看见橡皮泥宝宝的,赶快送它回家,它要找不到妈妈,也要哭了。煽情的话语引来短暂的一片寂静,“老师,橡皮泥宝宝在聪聪那儿。”一些孩子更是自觉地把橡皮泥交到了我手里,然后纷纷跑到我身边表示:再也不让橡皮泥妈妈和橡皮泥宝宝分开了,以后不拿橡皮泥回家了。这一教育,不仅使幼儿自觉约束了自己不乱拿橡皮泥的行为,而且激发了小朋友爱护公物的道德感。将物体拟人化,激发了孩子“泛灵”心理,对小班幼儿的心理影响尤为明显,使孩子把外物同化为自己的心理活动,然后顺应这种心理活动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灵化”了的外物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明显的。

2.多媒体课件默化常规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利用拟人化的录像、故事更容易激起幼儿的“泛灵心理”,取得意外的教育效果。如小班幼儿自制力差,常常入寝室时站在床铺上蹦蹦跳跳或把枕头乱扔,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制作了课件“他们怎么生气啦”,幼儿看到课件里的鞋子弟弟又黑又脏,床铺爷爷撑着身子,难受地说: “小朋友,我老了,你跳一跳,我的腰好痛呀!”枕头姐姐摸着红肿的头说:“哎呀,好 疼呀!”课件中逐一跳出床铺爷爷、鞋子弟弟一起说:“小朋友,你仔细想一想要怎么做?”拟人化的课件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课件一目了然地将问题呈现在幼儿面前, 激发幼儿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播放第二段课件“他们笑了”,让幼儿 从前后不同的课件结果比较中知道正确的行为规则。又如很多小朋友在家吃饭习惯很不好,有的挑食、有的要父母喂。餐后活动时,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搬着凳子去听故事了,还有个别小朋友要老师喂还吃得特别慢,嘴里的饭总也咽不下。老师就让这几名幼儿一起过来听故事,小朋友们静静地听着“大米饭感冒了”的故事。忽然有一位小朋友喊道:“老师,萱萱和珂珂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