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英雄人物20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3:38:01 字数作文
篇一:抗战时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抗战时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佟麟阁: 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
英勇抗日的爱国将领——赵登禹
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马本斋
战斗在日寇铁蹄下的女共产党员——张宗兰
智勇双全丧敌胆——包森
抗联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将荡气回肠——叶成焕
抗日怒火燃赤心——马耀南
冀中平原的“吕司令”:吕正操
陕西抗日名将许权中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抗日战争英雄人物20个)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爆破英雄马立训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宁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钢铁战士——杨靖宇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解放战争时期
冯玉祥(1882~1948)
中国近代军事家、爱国将领,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原名基善,字焕章, 安徽巢县人。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军,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反对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他脱离直奉军阀,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不久,迫于奉、皖军阀的压力,赴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将第一军改称暂编西北陆军。 1926年秋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并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兵潼关,会师中原。
1927年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因与蒋发生利害冲突,1930年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失败后下野,所部被蒋收编。
九一八事变后,冯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吉鸿昌、方振武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后被蒋介石所迫辞职。 193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排挤,被迫离职。
1946年,被迫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要求组织联合政府。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政治委员会主席。是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于9月1日因所搭轮船经黑海时失火遇难。冯玉祥勤奋好学,崇尚简朴。以治军严、善练兵、注重近战和夜战著称。
江竹筠
1928年,随母亲到重庆投靠亲戚,进入基督教会办的孤儿院小学校读书,受到级任老师丁尧夫进步思想的影响。1939年春,考上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与同班女同学、共产党员戴克宇朝夕相处,一起学习、议论时局、办壁报和到集镇作抗日宣传,阅读《新华日报》和革命书籍,从理论上、思想上认清了革命道路,提出了入党要求。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考入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学习。同时,任该校和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皖南事变”发生后,她巧妙地完成了散发十八集团军、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的声明的任务。1941年秋,从职校毕业。到曾家岩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工作,担任新市区区委委员。1943年5月,接受党组织的任务,给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鼓咏梧当助手,并和他假扮夫妻。这个“家庭”成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设在国民党陪都的红色据点,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4年5月,为避特务跟踪,转移到成都。两个月后,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在校两年里,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投身学生运动,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学习期间,经组织批准与彭咏梧结婚。1946年暑假,经党组织决定回到重庆作彭的助手。1947年初,受中共重庆市委指派,负责联系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和声援南京“五二○”血案学运高潮期间,同这些学校的教工、学生一起,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敌人进行大逮捕前,领导各支部有秩序地防守和退却,保护积极分子,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输送了一些干部到农村去。她在领导学运期间,发展党员10多人,“六一社”社员四、五十人。同时,还为市委办的地下刊物《挺进报》递送稿件和组织发行。1947年秋,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川东地委联络员,与丈夫彭咏梧一起赴云奉巫(云阳、奉节、巫山)地区,组织武装暴动。1948年1月,彭咏梧牺牲。她强忍悲痛,决心继承丈夫遗志,革命到底。于同年2月,她到万县,以法院职员身份为掩护,参加中共县委工作,同时做暴动地区善后的联络工作。1948年6月14日上
午,因叛徒出卖,在法院遭敌人逮捕,被押往重庆渣滓洞监狱。在轮船上,她大骂叛徒,给组织传出了出现叛徒的消息。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坚贞不屈。手指被敌人用筷子夹烂,又被钉上竹签,任敌人施用酷刑,仍严守机密。她痛斥敌人:“杀了我也不知道组织,你们是枉费心机,永远也达不到你的目的。”她的坚强,赢得难友们崇敬,被誉为“丹娘的化身”。她组织狱中同志有计划地学习,几次带头参加全狱性的集体斗争。1949年春节,和女牢的难友用被面做衣裙,在监狱的小院坝上化妆表演秧歌舞,高唱革命歌曲,鼓舞难友的斗志。还和同志一起作看守的工作,并通过他与狱外地下党建立了初步联系。1949年11月14日,被特务押赴电台岚垭,秘密枪杀于此。
董存瑞
1940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任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春,担任班长,在攻坚战术训练中,全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被命名为“模范爆破手”。同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今属河北)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长,率领全班战士先后炸掉敌8个碉堡。在途中,敌桥型暗堡的机枪严密封锁了我军前进道路。为扫除这一障碍,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底,但无法安放。在这紧要关头,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上,拉燃导火索,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暗堡被炸毁,他壮烈牺牲。1948年6月8日,中共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委员会决定:追认他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六连六班为“董存瑞班”。原冀热察行署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9月,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李公朴
生于镇江。家境贫寒,幼年读私塾,13岁到镇江商店学徒。学徒生活既苦又忙,但他仍挤出时间读书看报,借以增长知识,从而也朦胧地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常与同伴、青年学生议论时事,逐渐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震动全国,李公朴满师不久,就与许多青年一起,组织“爱国团”上街演说,以长啸笔名,给报纸投稿,积极抵制日货,揭露奸商。并因揭发店主贩卖日货而被辞退。他遭到打击以后,得到三兄公愚的支持,弃商就学,先后进镇江润州中学、武昌文华大学附中、上海沪江大学等校读书。他边读书,边在校内的图书馆工作,刻苦自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热情投入反帝爱国革命激流。1925年春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五卅”运动中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团体参加上海学联,并担任工人科长,负责联络工作,支援工人反帝大罢工斗争。1926年初,他毅然离开学校,到广州参加革命,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政治部沪宁路属党政特派员。由于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面目,愤然离开国民党。1928年去美国阿雷州的雷德大学半工半读。1930年夏,在该校毕业后,自费去纽约和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同年冬,由欧洲回国,正值蒋介石对苏区红军进行“围剿”之时。接着,发生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外患频仍。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心中忧愤,坚决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积极从事唤起民众,救亡图存活动。决心开展社会教育,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在1932至1934年间,先后创办了《申报》附设流通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在《申报》开辟多种专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之后,又主编《读书生活》半月刊,进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尝试,并积极宣传抗日救国。
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李公朴被选为上海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积极参加上海各界的救亡群众运动。1936年3月,他与邹韬奋等正式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资本论》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同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成立,被推选为执行委员。参与救国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的起草工作。正当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之际,1936年11月,他与救国会其他6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即当时闻名国内外的“七君子事件”。他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曾正气凛然挥毫题词:“拼七人的自由,争取四万万五千万人的自由”。“入狱入狱,是谁所欲?爱国有罪,入狱何辱!”以明志。他义正词严地指责国民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当局终于被迫确定了抗战的国策,不得不在1937年7月将他们释放。李公朴出狱后,继续为抗日救亡活动奔走。先后任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和宣传部长。创办了“全民通讯社”、《全民周刊》。他在战地两个月,先后发表了《为全民动员告国人书》、《全民抗战的必然过程》、《怎样挽回危局》、《大同失守以后》、《我所认识的牺盟》、《山东老百姓起来保卫山东》、《加紧上海战区的民众运动》等文章,后在汉口汇编出版了《全民动员论》一书。同年底,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副校长。1938年11月,赴延安参观学习。见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共产党支持下,组织了“抗战建国教学团”,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培训抗日宣传人才。1941年抵达昆明后,组织青年读书会,出版《青年周刊》,还经常作公开演讲,呼吁团结抗日,宣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翌年在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进步书刊,推进民主运动。1944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在昆明成立云南省支部,李公朴被选为支部执行委员。从此,经常和闻一多一起,参加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群众性大会。抗战胜利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重庆社会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等职,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斗争。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在较场口召开大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他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任大会总指挥。国民党特务为破坏这次大会,当场殴打了主席团成员多人。李公朴也被打伤,他更加坚强地为争取民主和自由继续奋斗。5月伤愈,从重庆回到昆明。7月初,经常有形迹可疑的人到北门书屋附近活动。他预感到自己可能会被暗杀,曾对家里人说:“我跨出了门,就不准备再跨进来。”毫不畏惧,继续为和平、民主奔走。7月11日晚,遭国党特务枪击。12日凌晨,在云南大学医院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睁开眼睛大骂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并说:“完全为了民主,??。”毛泽东、朱德唁电称:“??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篇二: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
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篇三:抗战时期英雄人物
杨靖宇
人物生平
杨靖宇像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赵登禹
人物生平
赵登禹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
进行了多次修缮。
将军轶事
由于喜峰口是石头山,无法构筑掩体工事,守军在日寇大炮猛轰下伤亡惨重。有勇有谋的赵登禹在3月11日夜,派出两个团,并亲率其中一个团,出潘家口绕至敌后,去夜袭敌炮兵阵地。赵登禹亲自挥刀上阵砍杀,两口价值180块银元的战刀均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战斗中又负轻伤。此战砍杀鬼子5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战后,赵登禹因功升为132师师长,又于次年提升为中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开始时,赵登禹正率132师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驻防。7月27日,赵登禹与他的老上级佟麟阁共同率部与敌激战。午后,佟麟阁在大红门以东中弹牺牲。赵登禹奉命率余部向大红门方向突围。下午,一贯冲锋在前的赵登禹在杀至大红门附近黄亭子时,遭埋伏在高粱地中的日军机枪扫射,中弹殉国。临终时,他对流泪的卫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当时,赵登禹年仅39岁,长子赵学武只有4岁,长女赵学芬才2岁,次女赵学芳尚在母腹未出生。
今陶然亭公园西侧的龙泉胡同,那时有座龙泉寺,以办理慈善教育而著称,旧址即今陶然亭小学。崇敬抗日英烈的老方丈,带领4名僧人,连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寻得将军遗体,抬回龙泉寺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将灵柩隐藏在寺中8年之久。抗战胜利之后,年仅10岁的赵学芬去龙泉寺祭奠时,老方丈安慰她说:“将军没有走,我常在夜间听到将军喊口令操练士兵。”
因赵登禹生前说过“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这样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园公祭大会之后,赵将军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2公里处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
马本斋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
马本斋
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 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冷云
人物生平
冷云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 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
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篇四: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董存瑞: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
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篇五: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英雄人物
_<<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夜静悄悄的,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它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英勇跳崖的故事。
每当回想起五位战士的壮举,我便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问题就逃避。怕困难、怕坚苦、怕挫折。。。。。。跟他们相比,我们战胜的一顶点的困难,算得了什么?
五位战士的壮举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气节深深感动了中国人民,他们被人们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为纪念表彰五位抗日英雄,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三烈士碑”,1959年5月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英雄人物,名扬天下。
小兵也是英雄
1937年中国暴发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抗日战争,日本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我们中国人不怕,张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张嘎很聪明也很勇敢,他恨日本人心如刀割,最佩服的是那一次被日本人抓进司令部,聪明的小脑袋就想办法逃出,在这么多的日本人面前爬上树逃走,还留了一句“司令部我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带走微笑讥怒小日本走了。还有一次在日本人包围,带着最重要的任务。日本人包围了村子寻药。八路军把药品放上马车运走,张嘎把药品放下马车,独自空车跑,小日本被张嘎骗得很可怜。这部小说:“中国在落后武力下赶出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日本军的追击下组织游击队,说明当时全中国都积极抗日,团集起来保卫祖国。
我对张嘎是又担心有依赖,他做事完全不像小孩,做其事来都很严肃,在我的心目中他算是一个小英雄。他把八路军当做自己父母,把几个小八路军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作者把张嘎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写出了对张嘎的重要性。还有他带领几个小八路抗日。表现出张嘎的作战经验。在战场中牺牲的部队对于张嘎来说很悲伤,内心充满报仇,有时候冲动得去找小日本报仇,但八路军们不给去,此时他的表情和动作显示出恨日本人无法形容。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能理解祖国面临的危机和民族内心里的痛,能感受老百姓的心情,可以说是人小鬼大。在战争和压迫中能克服种种困难,在生活方面不斤斤计较,既然是一个小孩就有这种爱国精神,那么作为大人后该比他做得好一小点也不会有多大困难吧!但是有些人做小日本的英雄,那种人真是可怕而最讨厌。中国人的儿子去做日本人的走狗,我为他那种人悲伤,更为他们羞耻。如今中国有了好较,趁着这个机会再努力一点。或相信生活会更加好。 我把这篇小说拿到这个时代来说就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回答所有的读者。比如从我说起;我在学习方面总是漏洞百出总是有一科目在拉分,所以总分上不去,别人能全面进攻,而我为什么总是淘汰者,每次考试语文不及格这有点像故事中的汉奸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真是悲哀啊!又如,现在满街都是贴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但是有些人染上了毒品,自己的心也随着想歪了。身体不是自己控制,是魔鬼控制就像故事里的软弱无能的人。就像我们曾经背过考过的名言句“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要轻”他们这类人就是比鸿毛还要轻,飘在寒风中充当自然界的数量。真为他们丢脸啊!现在中国又出现了一种重大问题“领土不能够完整,祖国不能够统一”有些反华势力想把台湾从中国界内分裂,但我相信它最终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当中,因为中国的先驱者播下了胜利的果实“坚持一个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就像故事里的张嘎胜利是属于他的。
指导教师:张勇
书,我的精神家园
问世间,书为何物?只叫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书,是台灯一盏,在迷惘的黑夜,让我眼前一亮,我跟随这光亮去探索世界的奥妙;书,是香茗一杯,轻啜一口,茶香绕齿;书,是一把钥匙,带领我打开蕴藏了无穷力量的智慧宝库。_书,是我温暖的家园。
从小,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小书橱上,堆满了《十万个为什么》,《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是它们,砌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