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5:33:28 作文素材
篇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是:(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针对课标一(1)理解层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影响十分恶劣。
针对课标二(2)简述层面,通过播放二战中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主要事件,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从内容上,一是讲述了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是通过德国进攻波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和珍珠港事件,讲述了二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通过二战这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示了法西斯的贪婪。教好这节课能够使学生具体的感知这段历史,同时,通过这一课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在本章乃至整个世界现代史教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缺失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精力比较旺盛,特别是男生,比较喜欢了解战争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他们对二战的一些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知识面不宽,对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加速原因和战争的性质理解不深,讲课时教师要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图片及文字材料,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通过二战的地图,了解二战爆发的进程 。培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莫斯科保卫战和珍珠港事件的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简述这些史实,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
“慕尼黑阴谋”、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教学难点】
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
【评价目标】
1.通过学生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和教材,达成 目标(1)(2),使90%学生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影响十分恶劣。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2.通过播放二战中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达成目标(3)让学生了解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主要事件,并能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让95%以上的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资源】
1.图片及影视资料:《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策略】
1.讲解法。通过设计三个篇章:阴谋篇、侵略篇、抵抗篇。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图片和史料的引导,直观的感受历史,在进行“慕尼黑阴谋”的教学时,要讲清概念,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知道二战前期的史实。
2.分析讨论法。针对本课重难点,通过史料引导进行讨论。
3.影视辅助法。针对重难点,通过精彩的视频让历史书本知识更形象生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旧知连接:
1.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走上了怎样的道路?
2.二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新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呈现生活片段:(一辆公共汽车上 ,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个乘客的钱,大部分乘客都看见了,可他们养神的养神,看见的装没看见,漠不关心,只有一个孩子喊了一声:“抓小偷”,还被他的妈妈一把捂住了嘴,小偷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摇大摆的走下了汽车。)
教师:小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偷走钱包并大摇大摆下车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带着思考去学习,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教师:同学们归纳的特别好,确实,由于乘客们的惧怕,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甚至是妥协造成了小偷的张狂与肆无忌惮!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走进那场因为人们的妥协退让而加速爆发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板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让我们一起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阴谋篇
? 阴谋篇——养虎为患
教师:今年是希特勒上台多少周年?(学生回答)
教师:希特勒上台后,野心勃勃的用战争为德国获取生存的空间,他首先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是对哪一个国家的挑战? 对,《凡尔赛和约》我们知道一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是《国际联盟》,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那么操纵国际联盟的英法等国他们的态度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大屏幕显示材料:
英国首相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
教师: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对德国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态度?
学生:英、法——置之不理,不干涉,听之任之,放纵侵略。
美——表示理解。 苏联:强烈谴责,建议联合对付希特勒。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的设置,使学生比较容易得理解当时国际环境下,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能得逞的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归纳历史的能力。
教师:苏联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小孩子一样势单力薄, 而英法美就是那些漠不关心的乘客,这就使做为“ 小偷”的希特勒的胆子越来越大 ,将他的魔爪伸向他的另一个邻居——捷克斯洛伐克。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大的阴谋。
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慕尼黑阴谋的相关内容,对照导学案作读书标记并记忆,然后
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教师:出示《慕尼黑会议》图片,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的主宰者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墨索里尼,这次会议的当事者捷克斯洛伐克哪去了?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慕尼黑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慕尼黑会议上割让的苏台德地区,可德国的野心并没有满足,第二年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我们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学生:妥协、纵容侵略!
教师: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
(大屏幕出示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材料二: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
材料三: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教师: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很容易的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对史料的探讨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辩证分析历史、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师: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等国实行了纵容侵略,牺牲他国保全自己的绥靖政策。他们认为经过此举,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的胃口已经被填满了,从而获得了平安。
所以,当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得意的说:我将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了我们的祖国!他还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和平的时代,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觉去吧!
教师:真的像张伯伦说的那样他们迎来了和平的时代吗?人们从此真能够安心睡觉么? 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篇(板书)
(二)侵略篇——祸水横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目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的相关内容,对照导学案作读书标记并记忆,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目的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
教师: 出示《静坐战争》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指导学生结合绥靖政策的目的和波兰的地理位置来考虑。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直观的了解历史,结合前面的历史知识,得出结论:英法等国希望德国在灭了波兰之后,把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幻想通过牺牲波兰,一箭双雕!既灭掉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进而加深对绥靖政策危害的认识。
教师:可是英法等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们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得出绥靖政策的后果是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自食其果,导致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的灭亡。战争的祸水在西欧和北欧的大地上四处横行。
教师:出示毛泽东的论断和绥靖政策的严重后果的图片
那么,作为“理解”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美国,是否躲过了这场灾难呢?正当欧洲战场战火熊熊之际,远在太平洋的日本也在磨刀霍霍,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
引导学生观看《珍珠港事件》视频,了解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过程、影响。
【设计意图】视频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本课重点珍珠港事件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有因必有果的历史规律。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加深了学生对绥靖政策后果的认识,认识到必须加强联合才能打败敌人,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师: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将中外历史相结合,通过讨论、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是在中国,早在1937年就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教师:德国在西欧和北欧战场上横冲直撞,真的是所向披靡、天下不败吗?它在哪里遇到了坚决的抵抗?学生可以答出英、苏抵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设问,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转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教师:学习了上面的知识,你认为法西斯国家能屡屡得手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材料:
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合力夹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个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摘自德军将领约德尔在纽伦堡军事法庭的供词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德国真的是所向披靡、永远不败吗?它在哪里遇到了坚决的抵抗(英国、苏联)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抵抗篇
(三)抵抗篇:——绝地反击
教师:面对着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拿起了武器,同德国进行殊死搏斗。
1、英国坚持抗战:
教师: 出示丘吉尔的图片和坚决抵抗的言论、张伯伦的讲话: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说明英国对德国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得出英国的对德政策由绥靖转为坚决抵抗的结论。使学生认识到英国政策的变化及感受英国人民不畏强敌的精神。从而体现丘吉尔的人格魅力。
教师:正是因为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敌,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
2、苏联坚持抗战:
教师:1939年8月,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议》,1941年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国,苏联的态度是什么?
出示《莫斯科保卫战》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领导者、意义?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出示苏德战争伤亡图片、奥斯威辛集中营图片、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中惨烈场面。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设计意图】此视频的目的是使历史重现,让学生感受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精神,加深学生对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师:尽管法西斯的侵略遭到了正义国家的反抗,但战争形势仍对法西斯有利,那如果你是英苏美的领导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学生:联合起来共同打败敌人。
教师: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各国的坚决抵抗,所以二战的性质就从二战初期的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思维拓展】
二战已经过去68年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人民至今都不能忘记。各国人民都厌恶战争,希望和平。可当今世界上因为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霸权主义等因素的存在,地区冲突不断上演。近期的中日钓鱼岛之争、菲律宾扫射台湾渔船、朝美关系恶化等问题不断上演。有人说,新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有理即可,教师进行即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应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学生将加速二战爆发的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规模进一步扩大
篇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等知识内容。
2、过程与方法:第一,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提炼信息的能力。第二,通过补充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创设历史情景,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查找、整理、筛选、运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养虎为患,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让学生体会到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能妥协退让,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第二,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第三,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有认同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认清绥靖政策的实质及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难点:一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 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苏军有效地遏止德军的原因。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政策转变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如讲清绥靖政策的概念时适用于此法。
2、以问题为中心,分析讨论法。通过“激疑、“设疑”、引导并组织学生开放式讨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敢于创新为目的,以学科综合来体现教学民主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原则。
3、情境创设法。用相关教学内容的音乐,历史画面,地图等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由形象
思维迁移到抽象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史实,进行情感教育。
4、比较法。将两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教学,加深学生对相似知识内容的区分和把握,并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教学器材:
多媒体幻灯片课件;课本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第二单元所学内容,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试着回答二战爆发的原因,尽管教材没有涉及二战爆发原因这个内容,但任何事件都有它发生的背景、原因。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意在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第一部分,慕尼黑阴谋。
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34页第一段的内容,了解书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这个部分的内容将用一张动态地图来展示,在给出奥地利的地名后引出一则材料:
材料: 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
然后提问:通过阅读材料回答,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各国政府态度是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跟定并作出总结:英国、法国、美国这些主要帝国主义强国对侵略采取的态度是听之任之和妥协,放纵侵略。希特勒则认为我一再挑战《凡尔塞和约》,挑战英国、法国控制的国联的权威,而英法竟然没有动静,使德国占领奥地利结果的合法化,让他在通往大战的路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顺利,于是之后他又于1938年9月将目光对准了哪一国家的哪一地区呢?学生回答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后引出下一个重要问题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
这个部分我将给出一则材料并且提出问题,然后由同学自己解答。
材料: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问:材料二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回答上述问题时讲解到捷克斯洛伐克是英国和法国的盟国,但是希特勒对捷克再次提出了侵略要求,要占领苏台德地区。捷克当时也作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我们看到的正如材料中所叙述的,英法等国采取了绥靖的态度。让学生阅读35页的第一段内容,使他们对绥靖政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出示图片《慕尼黑会议》图片,解释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他们无耻的导演了一场丑剧。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从那以后慕尼黑阴谋就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纵容侵略,出卖他国奸行的代名词。而我们也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让学生理解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慕尼黑阴谋。
然后让学生思考35页的“动脑筋”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请学生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归纳出来。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结论一:一战使得英国、法国的力量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材料二 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
结论二:一战的惨痛教训使得战后人们谈战变色,和平主义思潮占了主导地位
材料三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结论三: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想要通过法西斯对付苏联
教师总结,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等国实行了纵容侵略,牺牲他国,保全自己的绥靖政策。解释绥的意思是安抚,靖的意思平安。他们认为经过此举,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已经可以满足了,他们已经通过安抚希特勒获得了平安。于是张伯伦拿着慕尼黑协定乘飞机凯旋而归。(展示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持《慕尼黑协定》向欢迎人群炫耀的图片)张伯伦得意的说:我将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了我们的祖国。他还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和平的时代,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觉去吧。
然后提问,难道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从此真能够安心睡觉么?教师回答,并过渡到第二个部分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的内容。
第二部分,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总体上说讲西线战役时,用图示和直观作战图及影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在英法等国纵容下,势力的迅速发展,在这里着重了解德国对英法的战争,然后让学生知道法国较早的遭到了德国的进攻,很快灭亡,英国也遭到了德国的空中轰炸,再让同学们分析出英法两国是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却较早的遭到了进攻。在这样的危机关头,新首相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坚决抵抗,最终德国没有占领英国。在快速讲解的同时,特殊的强调关于英国前后任首相对德国态度的变化,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
具体就是首先讲解希特勒占领整个捷克之后,英法开始加强自身军事防御,并与德国的东线邻国波兰签订了盟约,宣布给波兰军事保障,而德国马上就闪击波兰,这无疑沉重打击了英法两国的政策,于是英法再也无法后退,只能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重要的一点就是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法西斯的侵略以及英法的态度的转变分析说明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二战的全面爆发?
教师解答,在1939年9月之前战争已经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但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力量的中心对之采取绥靖政策。而此时英法的参战就标志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投入到了战争中,战争具有了世界性。所以,我们说这是
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战争全面爆发了,英法对德宣战了,表明他们一直推行的牺牲他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破产了。
接下来让同学阅读36页最上边的小字部分,然后扩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波兰人民孤军奋战,以骑兵、大刀、长矛对德国的飞机、坦克、机枪。其结果可向而知,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英法希望波兰灭亡后,德国能进攻苏联,消灭共产主义。
接下来过渡到下边的正文部分德国进攻法国、英国的内容。英法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是却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1940年4、5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的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时候意大利也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向同学提问,欧洲这些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都是受什么政策推行的影响呢?通过回答和解释让学生了解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在英法等国纵容下,势力的迅速发展,法国较早的遭到了德国的进攻,很快灭亡,英国也遭到了德国的空中轰炸。英法两国是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却较早的遭到了进攻,无疑是“养虎为患”。
法国就是因为推行绥靖政策而导致自己灭亡的典型国家。法兰西灭亡了,英国人民面对法西斯每天疯狂的空袭,在新任主战派领袖丘吉尔的带领下开始了勇敢的反击。给出丘吉尔演说的材料:
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
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悲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篇三:教学设计_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宋艳华
专题复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 设计的思路:
本节课是复习课,有关知识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但是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也比较松散,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对二战重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所以将知识结构化,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巩固知识。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九年下两册书的内容,是世界历史教学最为重要的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两次全球性大战,众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其中,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同时,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作专题复习,从而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作用。 4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思想目标:
1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已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阴谋,纵容法西斯侵略,助长了其侵略野心,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结果英、法首先尝到恶果。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
1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把握,提高从宏观角度认识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和主要会议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
二、
三、
四、
首先观看第二次世界大战视频: 导入本课: 链接中考:明确考点 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
五、考点梳理:
考点1: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考点3: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作用。 考点4;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六、 易错清单:
1.、绥靖政策:
2、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七、实战训练 :略
1.1938年9月,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四个国家是 ( )
A.德国、美国、英国、苏联 B.德国、意大利、苏联、美国
C.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 D.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英国
2.慕尼黑协定规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苏台德区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
A.奥地利B.波兰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
3.慕尼黑阴谋的最严重危害是 ( )
A.对法西斯侵略妥协退缩 B.德国割占苏台德等战略要地
C.增强了法西斯力量 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
A.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德国攻占巴黎 D.日本偷袭珍珠港
A.莫斯科战役中 B.进攻英国的过程中 C.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D.进攻比利时中
5、谈谈两次世界大战启示
篇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课堂实录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专题课堂实录
【课标要求】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3、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题学习,学 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 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
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
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 的影响。
4. 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2. 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构建两战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2.观看影片,搜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两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2.反思二战历程,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境导入,呈现目标。
(二)主合作,梳理知识。
1、 提出要求,自主学习,利用表格,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
2、 快速自学,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可自行解决,也可小组讨论。(此环节充分体现“自主合作”这一特性,是对学过的历史知识重新构建知识框架
的过程,也是存疑的过程。
交流梳理的知识。
附表格
(三) 展开交流,精讲点拨。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我们通过自主查,解了两战的时间、原因、过程及危害,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战有更深刻的认识。 (出示课件 我来思考,两次世界大战对世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长将讨论结果汇总,准备全班交流。(此环节是在构建课本知识框架基础上对知识有效地延伸,培养学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附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 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亚、欧洲、非洲的统治秩序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 确立了苏美争霸为特点的两极格局。 两战对新的世界格局产 了重要影响,那么它对中国也肯定产 了不少影响?(出示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分组讨论,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纳与思考,小组成员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组长要将小组内研究成果加以完善,
并尽量形成书面材料。
附答案 第一次参与的结果 中国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却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对象,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次参与的结果 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收回台湾。
(四) 反馈矫正,巩固练习。
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对两战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在两战历史的横向联系做了较大的拓展,交流感悟,效果良好。(出示课件 我要检测,请从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合作探究。小组内部可以分工协作,两个人承担一个或两个问题的探讨任务,然后在自我回答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汇总,最终确立正确答案。(此环节不仅仅是简单的巩固练习,也是对第一环节的反馈总结。)
附答案 相同点 1.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2.性质有相同的一面,都有非正义的侵略的一方面。3.影响相同,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帝国主义的力量。对社会主义也产 影 响
不同点 1.背景不同,一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二战是由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引发的,德意日为了转嫁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性质不同,一战至始至终都是侵略的非正义的,二战一开始是侵略战争,可后来演化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影响也不同,二战的影响能更深远一些,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使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个变成一系列,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崛起。
通过学习本专题,我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出示课件 盘点收获)好,让我们一块交流感悟,盘点收获吧!
学生畅所欲言。小组长汇总整理,成为书面材料,班上交流发言。交流时可对他组的成果提出质疑或补充,展开激烈的讨论,把课堂推向高潮。(此环节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感悟,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树立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树立正义
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念。教 应不断巡视,点拨,但教 切记不要局限学 的思维,以便可以让他们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附参考答案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团结就是力量。
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盘点历史,收获知识。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建设一个和平、稳定、持续发展的人类家园吧!
【板书设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盘点收获
↓ ↓ ↓
构建框架 提高能力 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所谓“和谐”,是指 之间是一种真情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教 能为学 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教 在教学过程中是研究者,而学 才是知识的构建者,是主体。学 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求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构建。只有通过自主知识的构建活动,学 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才能得以发挥,情操才能得到陶冶,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安排本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学 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 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畅所欲言,都体现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教 只是在其中起到了个“点——引——结”的作用,从而创造了一种
良好的和谐的氛围,有效地开展了课堂教学。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