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奢华宁静快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5:23 作文素材
篇一:野兽派马蒂斯作品赏析
野兽派亨利马蒂斯之作品分析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有人把野兽主义看作是广义的表现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野兽派不是一个艺术运动,只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一个特别注意线和色彩表现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縳的阶段。马蒂斯后来回忆说:“对我来说,野兽时期是绘画工具的试验,我必须出一种富于表现力而意味深长的方式,将蓝﹑红﹑绿并列相融”。这些都是野兽主义画派的风格特点。其艺术特点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
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
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其中尤以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此外,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家。
其中,我最喜欢、最关注的是马蒂斯的作品。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马蒂斯出生于皮卡地的小镇勒·卡多。他那做商人的父亲本来期望儿子将来当律师,因而马蒂斯在念完高中后,便进入巴黎的一所法律学校学习。后来他回到故乡,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充当书记员。假如没有1890年那次患阑尾炎住院的经历,他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要去当一名画家;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在手术后康复阶段的病床上消磨时光,给他带去了颜料、画笔和一本自学绘画的手册。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让马蒂斯从此像着了魔似地对绘画痴迷起来。出院后他便开始在昆廷·德·拉图尔学校素描班上夜校,后来,总算得到其父亲的允许到巴黎学画。他先是人朱利安学院,随古典派画家布格罗学习。1892年,他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中,收入自己的画室。莫罗当之无愧地是第一位现代艺术教育
家。马蒂斯一生都忘不了这位恩师的教导,多少年后,只要一提到莫罗的名字,他的眼睛就会湿润。1898年,他首次在全国协会沙龙展出作品并获得成功。他的早期绘画曾受到毕沙罗、西涅克、塞尚、高更等人的影响。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下面是其代表画作的赏析及我的个人感受:
《生活的欢乐》1905—1906年
《生活的欢乐》也许是马蒂斯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这幅画,比他的其他作品更为清楚地体现出野兽派绘画的特质。这幅画直接源于马蒂斯1905年夏季在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柯里欧尔渔村的生活,它同时也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人头脑中萦绕的,摆脱尘世丑恶与烦恼的神秘乐园——阿尔卡迪亚乐土的古老梦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这幅画上,马蒂斯描绘了他记忆中柯里欧尔附近森林中某个空旷地的景色。画面的远景是深蓝的大海,近景的海滩及草地上,点缀着各种姿势和动态的人体。画中人物的造型.让人联想起希腊瓶画上的人物形象,以及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中倦怠无力的巴黎人的姿态,这幅画看起来像信笔勾画.实际上却隐含着画家对于欧洲造型艺术中古老传统母题的深刻理解。
这幅画的富于革新性的地方,是对形象的高度简化的处理。他舍弃了对形体繁琐的刻画,放弃了明暗和体积的塑造。所有形体都以平涂的色面和几笔轻盈流畅的曲线来表现,似乎对人们讲述着绘画的真谛:绘画,就是在一块平面上,有韵律地安排线条和色彩。画中扭曲的形体与蜿蜒起伏的曲线,显示出与新艺术运动的某种联系;在画面的最左边,那个被常春藤所缠绕的、水蛇形的女人体,看起来不像一个人而更像是一座新艺术风格的台灯;而右边前景的一对拥抱、热吻的情人,则似乎是共有着一个头部。画中的色彩也得到自由而简化的运用。画家将自然物象杂芜的色彩进行高纯度提炼,并将平涂的色块根据某种内在的需要进行组合、对比,使之产生音乐般的节奏。画中纯净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红色中的和谐》1908-1909年
这幅画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然而马蒂斯并没有将这些物象,画得与它们在自然中实际的模样相符合。为什么要相符合呢?——“这是一幅画。”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
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画面的色彩极其有限,且基本上都是纯色。高度精炼的色面组合,使该画获得强烈的色彩效果。马蒂斯的简化天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显示。他曾说:“色彩从来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色彩的泛滥造成了色的无力。然而色彩只有经过精心安排,只有符合艺术家的强烈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幅画上,室内的红色构成全画的基调,窗外的蓝和绿色与它形成对比。而窗框的黄色和橙色,则使这一对比稍稍地得以缓和。窗外房子的粉红色,与室内红色相呼应,而室内桌布、墙纸上花纹以及桌上水果的色彩,则与窗外蓝天、绿地、黄花的颜色相谐和。纯净的色彩,使这幅画显得明丽而静雅。尽管热烈的红色在画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冷静的蓝色却仿佛是一个休止符,使画面色彩的情绪回落下来。全画给人以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感受。
马蒂斯狂野的作画风格,大多数用像大拇指般粗的线条勾勒出一些奇怪的形体,然后在整个画面上覆盖以平涂的、相当确定的纯色快去装饰画面。他的画作能充分地体现出野兽主义的美学观念,那就是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趣味。
马蒂斯晚年的艺术是极其简练的,带有平面装饰性的艺术,然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能够超越令人乏味的、狭小的装饰天地,从而创造了“大装饰艺术”的概念。马蒂斯在晚年仍和在野兽派时代一样激进。1941年以来疾病的考验加诸战争本身,都提高了其领悟能力。40年代后期他画过一系列充满了光和色彩的室内景物。1950年,他画中的色块已开始具独立趣味。这一时期,马蒂斯日益虚弱,开始采用色彩剪贴,这种技法成为其暮年的主要创作手段。纸片根据其要求先涂好色,然后剪下来,用以拼组画面。这种要求极度单纯的方法,磨练了马蒂斯的装饰才能(见作品《爬行》)。其在晚年作品中所取得的活泼的色彩效果,对那些年轻艺术家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他的画作仍然打动了我的心,仍然能通过画作去感受着他当时作画时那纯正的心灵。最重要的是他的画作创始了野兽主义画派,为我们欣赏学习。
篇二:马蒂斯的《欢乐的生活》之我见
生活的欢乐
美术流派众多,各有千秋。新古典主义严肃理性,浪漫主义自由个性,自由主义光影和谐,现代主义主观极端。但最能打动我的是野兽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来表现情感。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野兽派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亨利马蒂斯。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布局的线条是马蒂斯的风格,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作品是《生活的欢乐》,可见图1 。
图1 马蒂斯作品-《生活的欢乐》
《生活的欢乐》描述的是森林中某个空旷地的景色,画面的远景是深蓝的大海,近景的海滩及草地上点缀着各种姿势和动态的人体。画中人物的造型慵懒无力,悠闲自然,有的在侧卧休息,有的在观察自己的身体,有的在草地上摸索着什么,有的在拥抱和亲吻,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吹奏等等。这幅画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对形象的高度简化的处理。他舍弃了对形体繁琐的刻画,放弃了明暗和体积的塑造。画面左边那个被藤蔓缠绕的女人看起来更像一个台灯;那个女人附近的两个相拥的人并没有脸,乳房也只有一个;画面右边一对拥抱热吻的情人似乎是共用一个头部。所有形体都以平涂的色面和几笔轻盈流畅的曲线来表现,
与国
画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相近,马蒂斯的老师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马蒂斯的作品也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画中的色彩也得到自由而简化的运用,他将自然景象杂芜的色彩进行高纯度提炼,并将平涂的色块根据某些需要进行组合,使其产生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画面左部树木的颜色用红、黄等暖色来表现,给人明媚快活的感觉,与拥抱、蹲在草地上摸索和被藤蔓缠绕的人物形体相得益彰,更有动态美。画面右上部的树木和下部的草地有更多的蓝绿色调,更接近现实的颜色,中部是暖色调,但马蒂斯说过“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所以他考虑得更多的应该不是是否接近现实,而是出于他主观感受,什么色彩才更是画面更具有表现力。这样画面的左部和中部是暖色调,上部和下部是冷色调,暖色调更具有动态感,这就产生了暖色向冷色流动的感觉,再加上草地中央的人物是以暖色绘制的,但具有冷色的轮廓,使得冷暖协调,相融相和。画面中的流动感也不是肆意流动的,由于色块的存在,它们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使得运动更有跳跃感,就像琴键上跳动的音符一样,富有节奏地谱出一首美妙的曲子。
马蒂斯能成为野兽派的显著代表,是由于他的画作彰显出的生命快感,自由精神,欢愉氛围以及纯净的自然家园,让人们如贪玩的孩童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他的画中裹挟着赤裸的原始力,静谧的祥和力,旋转的动态美,平面的想象力和明快的线条感,在繁杂的日常生活里赐予人们追逐梦想的勇气,赋予人们对于美的关照和自然的热爱。
《生活的欢乐》这幅画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野性美和安宁美。画中的女人裸体线条简单粗犷,马蒂斯在这些裸露的女人身上填充了旺盛的母性生殖能力,原始的爆发力和雄浑的生命气息,仿佛是从部落中走出来的强大的野性势力。她们姿态各异,都表现得有些扭曲,身体里传达出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和原始特性。也许就是这种对自然和原始力量的崇敬,让马蒂斯有更多创作的灵感。这种野性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天然无需雕琢。在人类社会中,人们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原始的野性的力量和美得不到充分展现,就只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得以表现,而在动物世界中,这种力量和美更加纯粹,非洲草原上母狮哺育并训练小狮们,亚马逊河流中鳄鱼撕咬饮水梅花鹿,蔚蓝天空下角马群南向迁移等等这些情景散发着勃勃生机。这不禁让我想到古希腊文明中“灵肉统一”的观点,身体和灵魂是和谐统一的,精神和物质也是和谐统一的,古希腊人以健康的有力量的身体为美,而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不那么关心身体的健美,甚至以健美的身体为代价贪图一时享乐,像过度酗酒,熬夜娱乐等等,若人类社会也能重视人类原始力量和身体的美,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健康,更有活力。关于安宁美,马蒂斯说过“我
梦寐以求的就是一种协调、纯粹而宁静的艺术,它避开了令人烦恼和沮丧的题材,就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那样,对心灵起着一种抚慰的作用,是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他的画作中人物具有野性美,景物具有安宁美。澄澈碧蓝的海洋,优雅的白云,苍碧动人的树木,柔软温暖的草丛等等景物都给人无比的舒适宁静的感觉。正是这种宁静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加简洁更加纯粹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相信在生活中我们都曾体验过安宁的感觉。当我躺在冬日暖阳照耀的草地上时,绿树为我铺上一层阴影,阳光是金色的,温暖的,草地是褐绿色的,柔软的,把手伸到阳光与阴影相交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光与影的融合与交汇。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麻雀的叽啾,就像《生活的欢乐》给我的感觉一样,舒适而安详。
在如今纷纷杂杂的世界中,要追求一片安宁的净土是多么不容易,而通过《生活的欢乐》,我们能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感受舒适、温暖、宁静和祥和。当我们为生活所累,所烦恼的时候,《生活的欢乐》能为我们挤走内心的阴霾和愁绪,给我们注入人类本有的野性力量和平静舒适的安慰。也许这就是马蒂斯作画的目的吧。
篇三:关于亨利·马蒂斯的介绍
关于亨利·马蒂斯的介绍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生平简介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
20年代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30年代,他的艺术达到巅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
为人谦虚、儒雅的马蒂斯,对人生的荣华富贵和画坛的名利都毫无野心,性格也与同时期画坛另一巨人毕加索迥然不同。二战期间,他俩都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参加过进步活动,但马蒂斯在其艺术中并未有任何体现,没有把绘画
作为一种武器。他笃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美是赐给人快感”的理论,并在自传中这样阐述个人的毕生追求:“我所企望的艺术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我避免触及令人苦恼或窒息的题材,艺术作品要像安乐椅一样,使人的心情获得安宁与慰藉。”
马蒂斯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但仍坚持剪纸艺术的创作,或卧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专心致志地从预先涂好颜色的纸张中剪出各种形象,作品依然充满大胆、完美和开朗乐观的精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野兽派时代他对形式美的热恋与执著。1907年野兽派经历了一场危机,面对伙伴们一个个背弃野兽派宗旨而去,马蒂斯反而坚定信念,并在尔后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恪守不渝,成为唯一终生保持野兽派画风的人。
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于长年居住的尼斯,享年85岁。
作品特征
由于受到后印象派的画家塞尚、高更、梵高、希涅克等人的影响,同时吸收日本艺术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颜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从1899年到1905年他的作品多采用了希涅克的点彩画派技巧。
他的作品于1901年第一次参展,1904年第一次召开个人画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烈·德朗一起工作,不时去兰色海岸,他这时的风格转变为平坦的画面,轮廓鲜明,不顾细节,色彩大胆,成为野兽派的领袖。当时野兽派包括德朗、哈奥·杜菲和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兽派运动开始逐渐消失,但马蒂斯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在1906年到1917年之间创造了许多作品。
他是年轻的毕加索的朋友,同时又是对手,他认为自己的画作是来自自然,而毕加索的是来自自己的想象。两个人都以女人和静物作为主要描绘对象,马蒂斯更倾向将描绘的对象放到真实的场景中。
从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马蒂斯居住在兰色海岸尼斯的郊区,他的作品也变得放松和平和,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艺术界普遍的趋势,例如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和德朗回归传统也是一样。
1930年以后,他的作品变得更为简单、大胆和严酷。1941年他得了癌症,手术后只能坐轮椅,但他没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帮助下他设立了一个剪纸学校。
目前他的绘画卖到1700万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体I (黎明)”卖到920万美元,创了雕塑作品价值的新高。
代表作品
《绿色的线条》
真人的脸上不可能有绿颜色的线,一半黄色一半橙色。这是马蒂斯当时所观察到的表现出内心情感的颜色,他在模特的脸上看到了这些颜色,他使用强烈的对比色来呈现出结实的体积。
《奢华 宁静 快乐》
这幅画运用了小点子,红和绿、黄和紫等互补色,虽然色彩完全脱离了真实感,但却有很强的表现力,人物的描画也是完全的轮廓而几乎没有透视立体。充分体现了现代绘画的特点:表达画家的主体感受。
《开着的窗户》
马蒂斯说:“我绘画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一种心境。”这扇打开的窗户,窗台上摆着几盆花和一些向上攀爬的藤蔓,窗外是大海,五彩的天空,海上停泊着也许是根本不存在的帆船。敞开的窗户,敞开的是一种心境。
马蒂斯不是一直坚守野兽派不变的,当他见到高更的作品时,又一次震动了他,之后又接受到了非洲和阿拉伯风格的感染,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野兽时的那种狂野而是变得安静了许多。 现代绘画的另一个标志是透视立体感彻底被打破,将三维的立体的绘画向二维转型,马蒂斯的绘画中显示得淋漓尽致,他的物体完全是平面的。比如: 这两幅一幅是表现音乐,一幅是表现舞蹈,一动一静,色彩全部使用平涂,没有一点立体效果。颜色简单到只有三种。马蒂斯的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他力图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起装饰性效果。 马蒂斯也走过立体派的路子。但后来又回归本色。他还创作过大量关于女人的作品。晚年时他通过剪纸效果的作品对自己简洁和装饰的风格进行了总结。最终回归到最自然纯粹的状态。
篇四:马蒂斯变体画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
《中外美术精品分析》期末论文
马蒂斯变体画分析
班级:F0920501
学号:5092059002
姓名:倪洪怡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联系方式:13917373500
honeymiko@hotmail.com
指导老师:马红冰
二零一二年五月
摘 要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掀起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热潮,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限制,在管理、发展历程、组织结构、经济模式上,上海文化产业园区均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园区管理的角度,梳理园区管理机构、管理方式、准入标准、资源整合、政府政策等现状,分析上述现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集中在园区缺乏统一规划、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生存能力薄弱、园区产业链不完整、文化产业人才未充分集聚、文化性与市场性难协调、政府扶持力度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实地探访、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上海文化产业园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园区 集群 管理
一、静谧的改革者
马蒂斯,1869-1954,出生于法国,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他与毕加索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
马蒂斯一开始接受的是传统的训练,他从临摹普桑、 夏尔丹等前辈大师的作品入手,渐渐地受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他选择引起轩然大波的野兽主义绝非一时之兴起,而是多年艺术试验的一次总结。马蒂斯 1904 年以前的画风很不稳定,但是已经表现出了用色强烈、造型夸张的趋势。
自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了《开着的窗户》和《戴帽子的妇人》两幅作品后,马蒂斯率领野兽派走上声名大噪之途。1905年创作的《豪华、 安谧和快乐》是对印象派学习的一个总结,使用印象派的点彩法,然而画面色彩鲜明大气,终结了对自然色彩的单纯模仿,具有较强的主观性。1905 年之后马蒂斯认识到印象派的色彩分解导致了形与轮廓的模糊, 使画面跳跃不定,不足以表现画家的情感, 不能实现“艺术是心灵的作品”的理想,并且,“这种小色点和科学用色无疑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奴役”,于是他更弦易辙,找到了一种更加直接的表现方法,透视规则和明暗手法逐渐被抛弃,代之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非洲艺术、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阿拉伯的装饰图案等的表现风格被大量运用。 在野兽主义之后,马蒂斯继续他的探索。到1920年之前,马蒂斯采用各种自由的手法创造一种新的绘画空间,而且还经历了短暂的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0年间,他在偏爱的人间天堂、黄金时代之类的享乐主义主题中探索线条、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绘于1909年的《舞蹈》,这个题材曾在《生活的欢乐》一画的远景中出现过。1910-1913年间访问了西班牙和摩洛哥期间,马蒂斯创作了他一生中最为丰富多彩的风景画,表现出对阳光和异国风情的热爱,而他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就开始在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就有《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1915-1917)、《摩洛哥人》(1916)等。马蒂斯的立体主义绘画从未出现支离破碎的物像,他通过这些作品训练自己如何将物体几何化、简化,如何避免过分装饰化,《钢琴课》(1916-1917)就是他最具特色、最成功的立体主义作品。
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变化多样,皆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且每一种风格的终结都以一幅集此风格之大成的总结性作品为标志。但总体来说,他的画面始终闪烁着鲜明华丽的色彩,展现着健康向上的、乐观的精神风貌。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
二、张扬与致敬
1、色彩
这幅《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作于1915年至1917年,马蒂斯像一个顽童一样,以德希姆《餐末甜点》为临摹对象,却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禁忌,将典型的马蒂斯风格色彩的完美重新诠释这幅画。画面中央是大面积微妙变化的蓝绿色,一条黑色的上下行线将画面分成左右两块,蓝色的左右两侧是毫无关联的红色,他还以蓝色与白色、蓝色与黑色的拼接超现实地表现光影效果,瞬间打破了画面的真实感。画面中大块的红绿并置因为尖锥结构的存在而处于一种强烈对比的稳定状态;而大面积的单色涂绘,排除了细致的描写,建立起一种抽象的色彩关系,是对写实色彩的背弃,创造和提炼出了色彩的自律原则,即颜色在绘画中不仅用来表现对象外观,而且还规定作品的结构,表达其观念。
在十九世纪,前卫派画家们已经放弃了那种为了模拟现实必须采用的老一套色彩,开始白由灵活地掌握使用色彩。《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表现出的这种狂野、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的运用理念正是以扩大色域的平面性和抽象性的方式,激励张扬色彩的个性和感情,显
示了艺术家的感觉、感情在色彩的全面精神意义中和谐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领袖,提出了色彩完全自律的原则即色彩在绘画中不拘泥于用来表现自然的外观、规定作品的结构、直接表达眼中所见。除此之外,不论用于何种目的,色彩都作为不受拘泥的要素而被使用着。他之所以把桌布、柜子、叶子化成蓝色,没有什么更明确的理由,将窗帘一部分画成浅朱红、一部分画成肉色,是作为深受印象派影响的马蒂斯对自然主义的色彩使用方法最后的攻击。印象派画家认为一向只用茶色和灰色表现的阴影部分也有多种多样的色彩,比如绿色(详见马蒂斯《绿色的线》),表现阴影绝不能想当然。他尽可能地组成最大胆的色彩配合,只作为获得非常刺激的画面构成来处理。
2、透视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中西画法》中提及: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文艺复兴的西洋画家虽然是爱自然,陶醉于色相,然终不能与自然冥合于一,而拿一种对立的抗争的眼光正视世界。艺术不惟摹写自然,并且修正自然,以合于数理和谐的标准。 在马蒂斯的《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通过对于收缩空间的尝试,使其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它比印象主义者,甚至比高更所想的东西更奇特,更神秘。对于印象主义者们而言,画面之整齐、对称、均衡、和谐是他们特色。而马蒂斯通过对内部空间的限定,巧妙地抛弃了正轨的透视,但还是加上几笔点缀。从本质上看,通过对色彩和线条的巧妙运用,马蒂斯已经试图在创造一个新的绘画空间了。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大胆地忽略了很多原画所具备的在于静物上通过光影所体现出的透视,并且在暗面直白地使用黑灰色的色块表示阴影,这些都与马蒂斯大面积的使用色块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明显得反作用于透视上,最为明显的便是画上的静物,乍看下它们似乎悬浮于画中呼之欲出,但又确确实实的给观者一种位于画中的平和感,这种矛盾中的宁静,很直观的反应出了马蒂斯追求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的思想。
马蒂斯曾在创作《红色的画室》时说过:“我们通过简化观念和形体从而走向宁静,这是我们唯一的理想。” 马蒂斯不看重传统空间透视法的思想,同样体现在《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马蒂斯尝试着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透视方法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这种颠覆了传统正统的透视的技法,表现了其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并且间接反映出马蒂斯最终想要营造的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
3、构图
构图是画的灵魂。搞好平衡后,好的画作必然把观者的眼光吸引到画中三份一部份,然后画家对同一画题,利用形象、图案、光暗、颜色、虚实等手段,把你的眼光带到画其他部份,画家带你周游他想你看的细节,击发出你的感情和思想,达到他作画的目的。
在绘画作品形成过程中,构图有着与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马蒂斯的变体画表面上似乎不存在构图上的问题,因为变体画这种在构图上类似临摹的方式,其实不然。“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在绘画中,“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马蒂斯通过对于原画的组织和重铸,已体现他对于画作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马蒂斯就曾这样谈论过构图:“我所追求的就是表现??我觉得,人物面部流露出的激情中并不存在着表现,表现也不是通过激烈的动势来表达的。我的绘画作品的全部安排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占据的位置,形象周围空白的空间,比例关系,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构图就是为表现自己的感情有意识地使种种不同的因素依照装饰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由此不难看出构图在于马蒂斯心中的分量,构图是画家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愿望而选用的
其他语言媒介的融合、搭配、整理、统一。而不同的组合构成蕴涵着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审美意向、艺术氛围及追求。画中马蒂斯用色彩剪贴形式来进行画面构图,他忽视一些原画具有的细节,并同时加上一些全新的部分。对于前者,最为明显的是画中左下角的乐器和右下角的器皿,马蒂斯改变了乐器的朝向,并且忽略了器皿中植物的根茎;而后者则在衬布和窗外的静物上得以体现。这样对于画面构图的改变,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使画面静谧沉稳的风格转化为刺激并且富有冲击力。
马蒂斯的风格是当时社会人的精神状态的反应。
打破写实风格,变为碎片、色块的拼接
1840年摄影术的发明,马蒂斯绘画风格的改变与机械复刻时代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篇五:马蒂斯 现代 小论文
马蒂斯
——野兽派
翻开一部艺术史,谁都不会放弃后期印象派,如果他对现代绘画艺术瞩目,谁都舍不得放弃那个时代、那个空间最浪漫的艺术精灵作为一个艺术的历史阶段,我常常想把后期印象派当作一艘文化旗舰船中间,站着伟大的凡高、高更、塞尚、雷诺阿、莫奈、德加;船尾站着米勒、柯罗、德拉克罗瓦、库尔贝;那么,船头上大概最热闹:莫迪利阿尼、克利、马蒂斯、毕加索、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米罗、杰克梅第这样的名字可以开出一大串。
在现代艺术中我比较欣赏马蒂斯的野兽派风格,刚接触马蒂斯是在高中的时候买水粉画笔的时候,笔上印着马蒂斯这三个字,当时我就很好奇,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是拥有多大的成就才会在现在的画笔上印有他的名字,便上网搜索了一下,他是法国的著名画家,创设了野兽派,他擅用鲜明、大胆的颜色。他接触绘画是在他21岁的时候生病住院,母亲给他买了颜料、画笔、绘画自学手册,在他打发无聊的时候,他感受到了绘画给他带来的自由、安宁和闲静。他那是对艺术的一种热爱,而我们确只是把它当作是应试的一个捷径。马蒂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儿童之纯真、原始之拙气、民间之纯朴等艺术趣味形式,使人倍感愉悦、倍感亲切。
他的老师曾对他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的绘画风格,使他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一切,对他终身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舞蹈》和《音乐》简练明快,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就简简单单的几根线条就画出跳舞是和在音乐中的动态,很是钦佩。画家通过极其简练的线条,准确的刻画出人物的形体动作。整个画面都有单中在量上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体轮廓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成一体,这些色彩和线条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和谐,两者同时并进,共同后称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符合马蒂斯所追求的那种可以消除疲劳的安乐椅式享受的目的。这两幅作品都是典型的简单构图,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流动感中,达到了色彩和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画面都是运用红、蓝、绿三种高纯度色彩和简洁夸张的形体、精炼有力的线条。他的作品在画面分割上也十分讲究,以封闭的或半开放 的环形的基本现形分割画面,使表现对象的组合关系有了基本形的规律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他的作品就是《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这幅作品的背景是用三种颜色的色块拼接而成的,脸中间的鼻梁也并没有立体感,而是画家用一笔强劲的竖线强调了鼻梁,显得十分突出,脸与脖子画家也是用一根又粗又黑的线而分隔开的,衣服和皮肤、衣服和背景都是用的这种手法。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马蒂斯野兽主义画风的特点。虽然这幅画的色彩极其浓重和强烈,但是整个画面却显得十分沉静。这里的色彩完全是主观感受而表现出来的,绝不是客观的模仿与写生。据说,马蒂斯夫人曾身着黑衣摆好姿势让他来写生,但是他
所画出来的,确实色彩鲜艳带极点的红衣人物肖像。在这幅画中,人物面部正中央的绿色粗线成了全画的核心。不仅整个脸部的造型结构紧紧依附着这道绿线,画面中诸多要素都是靠这道线而得到统一和平衡的。假如没有这道绿线,整个画面将松散不整,正是这条绿线,那黑色的双眼和双眉才不显得过分的强烈,而那黑色的头发和绿色的衣领也得以更好的衔接起来,脸才得以被妥善地“放在”了头发与衣服之间。这道绿线,还将头像与绿色的背景联系起来,使头不会因为其一道道的红色和橙色块面,与绿色背景拉开距离,而破坏画面的平面感。为了强化这种平面感,画家还有意地把画面左侧的背景画成橙色,从而将其拉到画面的前面,使我们觉得在背景与头像之间并没有距离。画中红绿两色的强烈对比,产生耀眼的闪烁效果,使画面充满了纯绘画性的魅力。画一个沉静的头像,会生出这样丰富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竟是靠着精心地经营不同的色面而取得,这不得不让人惊叹马蒂斯驾驭色彩与笔触的超凡本领。
晚年的他依旧感染了我,他那不懈的精神与勇敢使他的形象更加伟岸。马蒂斯经历了两次痛苦的手术,从此病魔就再没离开过他。身体的虚弱使他再也不能站在画布前作画,但还是磨灭不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于是他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剪纸。为了剪出色彩鲜丽的作品,他亲自动手,染出自己需要的彩纸,靠在床上不停地剪。这位老人仿佛在以孩子的娱乐消磨最后的时光。虽然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但他的创造力却从来没有停息过。马蒂斯通过彩色剪纸来试验色彩关系。他的艺术达到极其简练,带有平面装饰性。然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超越狭小的装饰天地,从而创造了“大装饰艺术”的概念。
我很欣赏马蒂斯那狂野的风格,跟随着自己的内心,无拘无束,不管外面的社会是怎样的,不管当时评论家是怎么样的批评,一切都随心,不刻意,不强求,这也是我希望艺术给人的感受。马蒂斯告诉我们强烈的色彩、过度的变形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笔触突出有力,对构图、题材、体形的处理带有主观随意性,画面大多具有装饰性。马蒂斯艺术作品色彩单纯、强烈,追求一种天真的原始的稚气。画面富于装饰感,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其艺术形象仿佛生活在纯净的梦幻中,马蒂斯用他的色彩魔棒把观众带进这个伊甸园。马蒂斯作品精致、典雅的精神气息,使人进入一种平和愉快的状态,有诗意情调的理想境界。艺术永远给我们一个心智上的美育和升华,它提醒我们,美和艺术永远在希望之中,在生活之中,在永不放弃之中!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