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钟离意字子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4:39 体裁作文
钟离意字子阿体裁作文

篇一:文言文之钟离意字子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①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②,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赦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缣:细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诏部送徒诣河内 前往,到……去

B.意屏人问状 使(人)退避

C.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 因犯…罪,触犯法律

D.帝怪而问其故 责怪,不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 ②以资物簿入大司农

B.①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 ②意遂于道解徒桎梏

C.①县不得已与之 ②与克期俱至

D.①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②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

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②遂令建进药而死

③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④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⑤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⑥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司徒侯霸公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C.钟离意接受班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把他放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也被免除了死罪。

9.断句和翻译。( )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

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②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

答案

5.D(怪:觉得奇怪)

6.B(A用;把。

B.都是介词,“在”。

C.动词,交给;介词,和、同。

D.副词,竟然(如此);连词,于是,就。)

7.C(②是“间接”表现。⑤说的是钟离意不受贪赃之物,表现其清正。)

8.D(A.不是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而是皇帝命令大司徒属下。B.“力排众议”无中生有。

C.“委地”表示不接受班赐;不是“加赏”,而是“改为赏赐”。)

9(1)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 /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每错2处扣1分。“位大”“位小”后不断开亦可)

(2)①如果获罪,由我一人承担;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大家。(译对“归”、“义”、句意各1分)②这些东西是贪赃受贿得到的宝物,(我)确实不敢接受。(“此赃秽之宝”译为判断句得1分,译对“诚”“拜”各得1分)

篇二:宝山静安青浦杨浦2012届二模语文试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学科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苹果?的果心在哪里

①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iPod、iPhone和iPad产品系列不仅改变了IT业的世界版图,而且引领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化。

②2001年10月23日,苹果公司推出的iPod很快便得到市场的热捧,2005年全球销售量达1500万台。iPad推出时的最低售价只有499美元,这在当时出乎许多业界同行和消费者的预料,也压缩和封闭了其他公司类似产品的生存空间。奇妙的产品设计和不高的价格刺激了市场销售,巨大的销售量为苹果公司带来了惊人的超额利润。iPad和前期的iPod、iPhone为什么拥有价格优势?为什么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突破研发瓶颈、生产瓶颈并投入市场?关键在于苹果公司的产业链。

③iPad、iPod等的设计在苹果公司,但它的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企业却分布在世界许多地区,它们要么拥有技术优势,要么拥有低廉的劳动力,要么拥有区位优势等。以长度相当于一张信用卡、宽度仅相当于三分之二张信用卡的iPod来说,其微型硬盘、解码器、PCB板等由日本东芝、韩国三星和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电池、充电器、触摸滚轮和耳机等主要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提供。这是就零部件的供应而言。就代工生产而言,苹果公司将iPod的代工生产资格给了4家中国台湾企业,分别是广达电脑、英华达电脑、富士康和华硕电脑。这些代工企业又主要通过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生产,以充分利用中国内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就销售而言,苹果公司一是利用沃尔玛的销售渠道;二是通过专门设立的专卖店;三是通过寻求有意向的经销商和代理商进行销售。在整个产业链的协作下,小巧、轻盈的iPod在美国市场上亮相的售价为299美元。

④iPad的产业链与iPod高度相似。美国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Supply的调查显示,iPad所有零部件的成本仅为219.35美元,还不及零售价格的一半,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苹果公司在iPad的产业链中的收益占增加值的比率为50%以上,据说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企业只得到增加值的3%左右。

⑤?苹果?的聪明和可怕,不仅在于它超前的技术设计理念,而且在于它对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产业链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对产业链的利用就是对社会分工网络的利用。

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注意到了分工的巨大作用,认为分工是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杨格后来进一步认为,生产过程中更有效率的方式是,选择首先生产某种或某些中间产品,然后通过运用中间产品再去生产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种类数越多,生产的总体效率就会越高。用今天的语言讲,也就是社会分工越细密,产业链越完整,经济效率就会越高。当代经济学家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和克鲁格曼等人,又通过复杂、严谨的数学模型论证了杨格的观点。

⑦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苹果?的案例来说,企业都应该注重利用社会分工网络和企业外部的产业链。必须抛弃或修正追求企业收益增长的主要途径□□唯一途径是扩大企业规模的传统观念,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改变既定社会分工网络和产业链的构成。过去的一二十年内,我国不少企业沉迷于资产重组和扩大企业规模,常常效果不佳。

⑧如何在社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韩国的LG公司为什么能成为iPad最重要元件——9.7英寸触摸显示屏的供货商,从而在iPad的产业链中也分一杯羹?关键是LG拥有制造触摸屏的平面转换技术。这项技术不但使苹果平板电脑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稳定,而且配合LED背光显示技术,能够大大节省电能消耗。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竞争力,就只能偏居产业链中缺乏风景的节点。

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充分利用产业链是企业的王者之道。这是?苹果?给我们的启示。

钟离意字子阿

1.标题中“果心”的意思是。(2分)

2.第②段介绍苹果产品热销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其目的是3分)

3.第③④两段分别以iPod、iPad为例说明苹果公司的产业链利用情况,请简析两段文字说明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4.填入第⑦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甚至 B.也许 C.以及 D.或者

5.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6.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不是苹果零部件的供应者,只有代工生产资格。

B.iPad所有零部件的成本只有219.35美元,相当于他的零售价格的一半。

C.当代经济学家杨格与迪克西特等充分论证了亚当·斯密观点的正确性。

D.文章批评了我国不少企业热衷于资产重组和扩大企业规模的经营模式。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松柏树林

林斤澜

⑴北京的冬天,全靠松柏树保留点绿色。松柏树到处都被赞赏,在寒冷的北方,挺立在风沙里、风雪里、风暴里,就更加英雄了。

⑵北京四郊都有拿松柏树取地名的:一棵松、五棵松、柏树坟、柏树地……西山的山沟里,有个地方叫三棵松。真有三棵抱不住的松树,鼎足而立,枝杈舒展,气宇轩昂。老乡们说是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位?忠义千秋?,并肩拉膀地站着,成百年就这样儿站着,一般的好哥们是比不了的。要问这不累得慌?据赶车的说:有天深夜惊了马,一看是遇见了张三爷下来遛弯儿。据放羊的说:有年大风雪压塌了羊圈,关二爷还来敲过窗户。他是拿马鞭敲的,要是青龙偃月刀,窗户早给敲碎了。

⑶听了这些传说,如果目不转睛地看着松柏树,大有可能得到老乡们得到过的启发:松柏树是神灵的树。

⑷偌大的北京城,东南角上有个小小的龙潭湖。龙潭湖的东南角上,有一片小小的松柏树林。清晨,走到河沿,就会有略带辛辣的清香,扑鼻而来。隔三五棵树,就有一个人贴近针叶,深深呼吸,好像亲吻。双手动弹,帮助呼吸,就像拥抱。功夫到家的,一呼一吸,鼻子里全带出哨声来。据研究家说,这清香里饱和着?臭氧?,这?臭氧?延年益寿,消除百病。据说第一百几十中学的一个小姑娘,前两年眼见不行了,现在中学毕了业,考上大学了。那边那个半老汉,呼吸的哨音好像鼻子里养着只黄鸟,他是准备提前退休的人。现在做完呼吸又去上班了……

⑸是 的树吗?只怕是 的树吧! ⑹北京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松柏树早不耐烦,冒犯着霜冻嫩绿了起来,翠绿起来,油绿起来……坚定不移地浑身显出碧玉的光彩来。北京人这时却爱说:?隔河看柳。?那柔柔的柳条,透出来嫩黄嫩黄。它有金黄的颜色,又有黄金没有的妩媚。为什么不说?隔河看松柏?呢?也许只有饮食清简的人,才更喜爱冷静的碧玉。

⑺这时,鸟儿们一阵阵飞过天空,它们看见了龙潭湖水,看见了水边的嫩黄新绿,就唧唧啾啾地下来歇一歇,找一找吃的。爱鸟爱到馋得想占有的人们,就在树林里张起挂网,地上布臵了拉网,常常和遛弯儿的人发生矛盾。

⑻但松柏树林里没有这些事。偶然也有零星小鸟,下到松树枝上站一站,失望地呼叫着伙伴们飞走。柏树上连这样的偶然也是没有的。鸟儿们对?臭氧?的辛辣有敏感吗?还是柏树太严肃了,成了禁区,?红子?、?黄鸟?的小夜曲轻音乐在这里不自在,更不用说那百灵鸟的电子音乐了。

⑼多么美好的事物也有缺点,连灾难也难得避免。

⑽有年夏天,松树林的西北角,出现了红蜘蛛。这东西有个血红的肚子,另外就是许多只脚,整天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吐着丝,结成网。有时用一条丝吊着,有时在网上横行,和道士画符一样。血红应当是鲜艳的色彩,丝也和丝绸的丝差不多,可是构成了肮脏、霉烂、窒闷、怪异,最后是恐怖。

⑾松树干了,黄了,枯了,死了。那样英雄的形象,却叫这些小东西弄得毫无办法。一棵树弄成这样,已经叫人难过。十棵二十棵就是一片,叫人看了只好掉头走开,说恐怖那是不假的。松树有另外的一面:太老实,太驯服,太顺从。它不长刺不长毛,也不长臭胶和毒汁儿。

⑿那年冬天从西北来了寒流,白天也是零下好几度,持续了十几天。大雪压枝不化,树根的雪堆冻成冰坨。等到又一度春回大地,雪化冰消,咦,红蜘蛛死绝了。

⒀树干滋润起来,有个把地方鼓胀起来,拱出来一星嫩绿,绿得闪亮。日长夜长,长出一枝新松,和枯枝对照,衰老和青春同在,死亡和生命并存。这是哪位诗人还是哲学家说过的吧。我好像这才认识了松柏树。

7.简述第⑵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8.在第⑸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2分)

9.赏析第⑹段划线句的修辞表达效果。(3分)

10.指出第⑹段作者强调“隔河看柳”的目的。(3分)

1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⑴段是全文的总括,下文围绕“更加英雄”来展开。

B.⑵—⑻段从多方面刻画了松柏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

C.⑼—⑿段采用欲扬先抑写法,更充分展示了松柏形象。

D.第⑼段是过渡段,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自然流转。

E.第⑾段写出了松树的另一面,对其提出了含蓄的批评。

F.文章最后一段描写生动,情与理交融,令人回味悠长。

12.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句中“好像”一词的妙处。(4分)

(三)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3. ⑴ ,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李清照《一剪梅》)

⑶ 是处红衰翠减,。(柳永《八声甘州》)

⑷ 志士仁人,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⑸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⑹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⑺ 人事有代谢,。(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⑻ ,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8分)

五洲夜发

(南朝)阴 铿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14.请根据你对开头两句的理解,对“夜发”的环境作简要描述。(2分)

15.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以“夜发”为线索,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B.本诗中的“阔”和“迥”展现了寥廓、清空的境界。

C.本诗的语言凝练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D.诗中的“惟”、“但”两字意在突出“愁人”的孤独无依。

16.最后两句采用4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8分)

钟离意传

⑴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⑵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⑶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竞得以减死论。

⑷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⑤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注] ①刑:通?型?,典范、榜样。②阔略:宽恕;宽容 ③隐亲:亲自抚恤。④徒:囚徒 ⑤坐臧:因贪赃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太守甚贤之 ②所部多蒙全济

③意屏人问状 ④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明政化之本 建父闻之

B.民防广为父报仇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

C.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④③②①

篇三:文言文多意字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 “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

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为

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4)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5)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10)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臵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臵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臵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2.用作动词,到……去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3.用作代词

(1)“他”“她”“它”;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如: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l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l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l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l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l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l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篇四:2014周村语文一模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扒窃(pá) 蛮横(hanɡ) 揠苗助长(yà) 气冲斗牛(dǒu) ....

B. 亲家(qìn) 蓬蒿(ɡāo) 乳臭未干(xiù) 颔首低眉(hàn) ....

C.取缔(dì) 坍塌(tān) 强聒不舍(ɡuō) 迥乎不同(jiǒnɡ) ....

D. 蜜饯(jiàn) 哂笑(shěn) 舐犊情深(shì) 刚正不阿(ē) ....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A. 晦暗 遒劲 文绉绉 张皇失措 B. 锃亮 蓦然 亲和力 旁征博引

C. 怂恿 幅射 甲状腺 义愤填膺 D. 枯涸 迅疾 万户侯 出奇制胜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美食是一种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用纪实手法把美食展现在镜头,开掘出了美食文化背后的源远..流长,呈现出的是对日常凡俗内容进行雅致提炼后的惊喜。 ..

B.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 ....

C. 南极科考站一般分为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种。夏季站顾名思义,仅夏季有科考人员....

入驻。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同小异,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B. 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近日在北京提出,“吸烟有害健康”这几个字几乎未起到警示作用,而在烟盒上印制图形警示竟是鼓励吸烟者戒烟的有效方式。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 高等教育质量怎么提高,怎样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全社会都非常关注,教育界更为关注。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为具(准备)牛酒饭食,行十余日。(《西门豹治邺》) .

B.湖中焉(怎么)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推托)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

D.风力虽尚劲,然徒(步行)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列子》保存了许多我国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

《愚公移山》均选自此书。

B.诗歌是一种偏重于抒情言志的文学样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歌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的角度看,都是诗歌。

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他的创作非常丰富,我们学过的作品有《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D.《智取生辰纲》中,林冲为了赶路而打骂部下,导致部下对他不满和反感,这为他们在黄泥冈中计埋下了隐患。

7.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掌叶木的种子含油多,有清香味,是动物喜欢的食物。 这些都导致掌叶木天然更新非常困难。

①因此,掌叶木虽然结实不少,但动物取食造成了其天然更新困难。

②在产区,每当9月初蒴果刚一变红,常常有很多小动物前来抢食,种子常常几天内就被动物抢光。 ③干藏两个月,种子将完全失去发芽能力。

④加上种子含油较多,在湿润条件下容易腐烂;在干燥环境下,又会很快失去水分,从而丧失发芽能力。

⑤采集的种子经常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基本上不再具备发芽力。

A. ②①④⑤③ B. ⑤③①④② C. ①④⑤②③ D. ⑤③④②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 默写填空(7分)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今年2月6日,习近平表示,非常高兴应普京总统邀请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他说:“中俄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按照中国习俗,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分享喜庆。”正所谓“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月夜静谧意境的句子,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欲语泪先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赏析。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

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

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选自 《后汉书·钟离意传》 有改动)

【注释】①檀建:人名。 ②堂邑令:官名。 ③防广:人名。 ④听:决断;审理。 ⑤丞掾:古代下属官吏的泛称。⑥自:由;从。 ⑦讫:结束。 ⑤⑥⑦②③④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意屏人问状, 屏 ___________ .

②子罪,命也。 罪 _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听广归家”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B.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

C.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D. 羲之之书晚乃善 (《墨池记》)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广敛母讫,果还入狱。

(4)选文详写了檀建父亲让檀建“进药而死”的事,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5)对钟离意“听广归家,使得殡敛”这件事,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轻博客来了

晓语

①2007年,年仅20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卫〃卡普创办了一个可以让人们通过文字、照片、链接、音乐和视频交流兴趣的平台Tumblr。短短几年时间,Tumblr已经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100家网站之一。随着Tumblr的日益火爆,相似的互联网应用在国内开始快速流行——人们称之为轻博客。

②博客解决了网络表达问题,却没有很好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微博则恰恰相反——虽然解决了人们对于更高效率获取信息的需求,但同时140字的限制也使其承载的信息量大大减少。为了追求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不得不舍弃了一些东西。显然,微博是不错的信息传递者,但绝不是一个好的信息载体。

③而作为介乎于博客与微博之间的一种新的网络服务,轻博客汲取了双方的优势,既具有博客的表达力和专业性,又具有微博的简单便捷和社交传播能力。轻博客适合较高质量的内容发布者使用,从而吸引

了一群特立独行、有自己兴趣和判断力的用户。如果说微博是一份简单的报纸,博客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轻博客则更像一本精美的杂志。

④所谓轻博客,主要是从内容发布的角度来看的,一次发布只需一段文字、一幅图片甚至一个链接都可独自成文,相比博客的一篇文章,轻也便源于此。

⑤相对于博客而言,轻博客更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精度。轻博客虽然保留了“聊天对话展示”、链接、丰富的版式等博客固有的外在形式,但是用户还可以通过个人主页中自定义的“模板主题”和“自定义主题外观”功能,把轻博客做成任何自己想要的样子。此外,轻博客弥补了博客不够强的互动性。轻博客具备喜欢、转载、回应和关注等社交互动功能,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灵活。

⑥轻博客和微博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博客的“微”应用。微博关注信息与传播,轻博客则关注趣味与分享。但是轻博客允许用户同时插入多张图片,也允许长篇大论,没有140字的限制,更允许嵌入源代码。最重要的是,轻博客以兴趣作为组织信息的基本方式,在这里人们可以很快找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对此,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表示:“轻博客的本质是兴趣图谱,让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

⑦写日志,上传图片,发现兴趣,展现自我,这就是轻博客。基于“简便发布、优质展现、快乐分享”的理念,轻博客为用户提供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富媒体发表形式,让用户创造内容、表达观点,最终打造一个高端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而形成一个简洁漂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网络私人空间。

⑧作为后起之秀的轻博客能否超越博客、微博,成为三“博”之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百科知识》2011.11上

11.对于轻博客“轻”的特点,作者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第②段,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分)

13.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谈谈你对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轻博客未来发展的看法和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老人和马

梅寒

月亮从东山后面升起来,就挂在山顶那棵树的梢上。院子里没点灯,只有院西墙马棚那儿,一星红红的火,在月光底下明明灭灭。何处的笛声,被山风一路送过来。声音时高时低时强时弱,断断续续。听不出什么曲调,却跟山里的夜风那般寒凉。

小子,老师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但有什么办法呢?手里的一袋烟终于抽完了。老人将烟袋锅子在脚后跟上轻轻磕了磕,站起身,向笛声飘来的方向望一眼,转身走向西墙边上的马棚。

马棚底下,一匹浑身雪白的老马,正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入定的老僧。

那是一匹跟他一样老的老马了。跟着他在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间来来回回已经走了近三十年,走了多少路,

摔了多少跤,身上留了多少伤,他记不清了。今夜,他心里只有一种沉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悲伤。他是来跟老马告别的。明天,他就离开这里,到山下去,马还要留在这里。马还不能退休,因为它还没有找一个新的合适的接班人。

老伙计,腿上这伤,还疼吧?阴天下雨要犯病,你自己可要小心……

老人在老马的左前腿那儿站住,迟缓地弯下腰,去抚摸老马腿上那块伤。那是那个暴雨天留下的。那天,他和老马如往常一样到山上去接孩子。回小学校的路上,风雨就来了。那天风刮得邪行,要把整座山都拔起来,雨浇得人眼睛睁不开。三个孩子坐在马背上,他牵着马走在前面探路,马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后面顺着他找的路往前走。雨天,路滑,原本就陡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在一处近六十度的陡坡前,马尝试了几次都没能上去。马背上的孩子们坐不住了,要下来自己走。被他制止了。他心疼马,更心疼那些山里的娃。为了学点文化,那些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才到那所只有他一个老师的小学。他让孩子们坐稳,破天荒地冲老马发了脾气:不中用的东西,这点坡也上不去。老马似是听懂了他的话,没有丝毫埋怨,它用力晃了晃双耳,再一次奋力往坡上冲去。近坡顶,老马像一堵重重的墙倒下去,前腿正跪在一块锋利的山石上……

老马的伤,后来慢慢好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草药。那条腿却是瘸了。他的心,也从此缺了一角。 还有马的那只右眼。是在那次送孩子回家的路上,被路边突然倒下来的一棵树给戳瞎了。那一次,真的把他的心都要给疼碎了。他眼睁睁看着一支尖尖的枯树枝干直直插进了老马的右眼窝,鲜血“咕嘟”一下冒出来,把它前胸处的那片雪白的毛都染红成一片。他以为那次的老马是死定了,就算不死也不能再继续和他一起去接送孩子们了。让他没想到的,第二天,他刚走出屋门,老马就在马棚里急切地向他呼唤:该去接孩子们了。再苦再累不流泪的的汉子,那天抱着马脖子呜呜地哭了。

他不比老马更好。他的右胳膊,也是在那次事故中永远地变成了残疾……

老伙计,这三十年,你跟着我受苦了……你是咱山里人的大功臣哪……

老人围着老马,左转,右转,恨不得把它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抚摸遍。

三十年了,那些山里的孩子们,一茬儿又一茬儿,被那匹马驮进学校,驮出大山。他们读了中学,大学,走到山外,有了体面的生活。他和马,却是老了。

儿子带他去体检,诊断书上列了近十种大大小小的病。把儿子惊晕了,也给他下了死命令:不下山,押也要把他押回去。他也确实老了,看黑板上的字,原是黑白分明,现在在他眼里却是模糊一片……

他不管儿子押不押。只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死也要死在山上。孩子们不能一日无老师。

奔波了很多天,上上下下,远远近近。没人愿意来。深山旷野,谁愿意把青春埋在这里。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那个坐在马背上走出大山的孩子,读的一所不错的师范学校……

他去找学生。拎了两斤老白干。他说。学生听。学生听完,面露难色。学生联系了一家市里的中学,已有眉目。他伤了心。和着眼泪一杯又一杯的喝着闷酒。心里却没埋怨。他把那些孩子们送出大山,就是希望他们从此能过上一份好生活……

学生还是把他手上的酒杯夺去了,说,老师,您给我点时间……

学生跟着他一道来到这所阔别已久的小学。三十年过去了,屋还是那屋,人还是那人,只那些明朗朗的脸

篇五:高二语文

秘密★启用前 2015年7月7日7:40—10:1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共12页,1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0页,第Ⅱ卷10至12页.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上和答题卡上。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

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

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C.“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D.“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

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B.第②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注重书写的技巧,更注重类似

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

C.第③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D.第④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

B.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C.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

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

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①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里,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

诏班②赐群臣。意提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官;属员。 ②班:分。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

B.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

C.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

D.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C.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削职。

D.“坐臧千金”中“坐” 与“坐享其成”中“坐”意思相同。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钟离意为督邮时,向太守提出了“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的建议,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由于钟离意勤政爱民真抓实干,会稽百姓在大疫中大多数受到救济。

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汇报了此事,钟离意因此受到光武帝的夸奖。

C.钟离意押解囚徒时敢于打开囚徒枷锁,听任他们随意走动;不给盗窃犯檀建加刑,遣送他长期回家休假;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等。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5分)

(2)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行香子 ? 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蛩:这里指蟋蟀。 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8.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答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