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清明冬至祭祖习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2:25 字数作文
清明冬至祭祖习俗字数作文

篇一:清明祭祖风俗的哲学意义

清明节祭祖风俗的哲学意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历史的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于外, 因连年的灾害,没有收成。行走在了荒芜人烟的地带,环境极其的恶劣,生活极其的艰苦。由于成年累月的劳累、饥饿,公子性命危在旦夕。在此之际,常年跟随他的介子推,毫不惋惜地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公子充饥。后来,公子重耳回到了晋国,并且作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绵山,享受田园风光,不肯出来辅弼朝事。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带人马去放火烧山林。他想,介子推是个孝子,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万万没想到这场烈火把介子推母子给活活的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就下令每逢此日,举国上下,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融汇了寒食节、上巳节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一个国家节假日总量跟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假日,中国的节日体系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一是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最近十几年我们的节日越来越淡薄。节日应该是一个民族老百姓生活的高潮,一两千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一代一代人不断地创造、不断地积累,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民俗。所谓民俗是它有很多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这些东西慢慢就消失了。怎么样使我们民族在转型期间,能够把文化传承下去,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的个性,文化界的人都是很重视的。实际中华民族保护自己的文化个性,也是为人类保护一种文化的多样性。二是保护文化遗产。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每一个节日都是全民共同过的。所以,文化的淡薄也是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怎么样保护好节日文化遗产,肯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调整放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假日。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篇二:祭祖的意义及各地风俗

各地风俗

导读: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北方地区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冬至的由来

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

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

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作为节候甚或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祭祖所表达的正在于此。 各地祭祖习俗

台湾: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宁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

跪拜。也有把祖先遗象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河南开封:守岁的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分,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罗田:新正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东北地区:一到初一那天的子时时分,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孙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粤桂地区:初一上午五、六点钟,摆设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按尊长辈分,排前后次序,向祖宗跪拜叩头。

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分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川西地区: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

祭祖意义

祭祖起源于商朝,传承至今已近四千年。中国古代重祭祀,为人生之重大礼仪。《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治,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一切治理人民的措施中,再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五类,没有比祭礼

更重要的了。祭礼不是外物迫使人那样做,而是出自人的内心。内心有思念亲人、祖先的念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充分理解祭祀的意义。 我们常讲“百家姓”,《百家姓》中有四百多个姓氏。据中国科学院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二万二千多个姓氏。子孙虽有万姓之别,而实为同根同源。追根溯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每一个姓氏就是一个族群,这么多不同的族姓团结成一个国家,靠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孝道和师道。

祭祖是对祖先和圣贤念念不忘,这是表孝道和师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祭祀祖先就是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这些问题。中国汉字是智慧的符号,“孝”字是由“老”和“子”组成,把上一代和下一代联系在一起就是“孝”。我们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我们和上一代、下一代都是一体。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教导我们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有德行的下一代,使得家庭、国家后继有人,这是师道。 对久远的祖先和圣贤,我们尚且念念不忘,那么对眼前的父母、老师,我们能不孝敬吗?对所有的长辈,我们能不尊敬吗?对自己的子女,乃至一切晚辈,我们能不倍加关心和爱护吗?因此清明祭祖,意义非常重大,提醒我们要尊老爱幼,提醒我们对所有的人都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地对待,这是大孝。

由此可知,祭祖之根本意义在于教人返本报始,知恩报恩,乃为古圣先贤提倡孝道之重要教育活动,以德治国、和谐社会之要道也。《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大根大本,孝没有了,儒就没有了,中国文化就没有了。人人能敬祖先,爱父母,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根在此地。

篇三:冬至扫墓由来

这是根据当地习俗来分的...是在清明节之前走的就清明扫墓,而在冬至之前走的就是冬至扫墓~

冬至扫墓——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1、据说是某一年,为了躲倭寇,家乡的人跑到别的地方去,等倭寇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回家,错过清明扫墓的时间,又接近冬至,就在冬至这一天扫墓。

2、莆田分南北洋,南洋都是清明扫墓,北洋冬至扫墓的多,清明扫墓的少,清明比冬至节大,所以一般都是清明扫墓。清明前死的,就清明扫墓,冬至前死的就是冬至扫墓。

3、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4、中国南方大部分都有冬至扫墓的习俗。从上海、苏州、杭州、南昌、莆田,到昆明、海南和潮汕地区。

篇四:清明节习俗调查报告

清明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洋节”的盛行,让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危机,“中国节”的模式化,让年轻一代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误导。一提清明节,人们往往只想到上坟、祭祖,其实清明文化内涵很丰富,今年将利用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契机,在清明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扭转学生的认识,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调查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提倡“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过文明简约而有意义的清明节。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由来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二、清明节农事谚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朦朦胧胧,清明播种。

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清明不上粪,越长越带劲。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三、清明节对联

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3、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4、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四、24节气,清明节排五

24节气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下列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至现代人农事及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五、诗词欣赏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清明冬至祭祖习俗)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相思——清明》

清明节,失明节,献君泪和血,天地黯然泪不绝!

思难却,恨难却,三月新坟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清明节的民谣。

三月里来三月三,家家户户上南山。上坟祭祖去扫墓,要在坟头把土添。

哎哟,哎哟,坟头把土添。

为啥坟头把土添,先人祖宗创业艰。后辈儿孙好好干,前辈心里才安然。

哎哟,哎哟,心里才安然。

六、清明节习俗介绍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

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七、当代清明节动向

第一,提倡“绿色祭奠”。每次上坟扫墓时,在墓旁种一棵松柏,以表祭奠之心。要统一规划埋葬地点,不允许私建小坟头。将祭奠的清明棍、清明吊等用具改为小雏菊、长寿菊等花卉。

第二,提倡“科技祭奠”。可在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供人们祭奠亡人,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又能反映出新时代的气息。

第三,提倡“真情祭奠”。将焚烧纸、送灯等行为改为祭奠诗文的形式。或在先人的墓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菊花等。传递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调查总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要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网上祭祀”等方式倡导“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的理念;通过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真正领略的清明节的文化符号。”

篇五:清明节习俗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形象地道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这一时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真实写照。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不仅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且还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因清明节前后的活动大都与已逝的人相联系,所以清明节又有“鬼节”之称。

位于“礼义之邦”的山东诸城,凡事讲究礼仪。在清明节,诸城人自然也深受中国人重亲情、尊人伦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承袭了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并融入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诸城,清明节有大寒食、小寒食的说法。小寒食就是通常所说的寒食,距冬至105天。大寒食即为清明节,一般在小寒食后的两、三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两节的习俗也逐渐融合起来。在清明节到来的几天里,人们一般采取各种方式来扫墓祭祖,如添土上坟、起骨迁坟、树碑等,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也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举行一些与鬼神有关的仪式,如结阴亲,来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添土上坟

这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人们多把它放在清明节前三天的任何一天。每到此时,人们往往扶老携幼,来到墓地,通过添土上坟,祭奠先祖。这项活动原来多是由男人来完成,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流中也有了女性的身影。的确,怀念先祖,并不只是男人的专利。而且,有的后人中没有男性,就只有靠女性来承担祭祀的礼仪了。添土时,首先要将坟及其四周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在坟上培上新土,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随后,还要在坟的顶端安放一形似官帽的四方坟头,坟头多是用铁

锹在地上挖的土块。当然立坟头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在先人去世3年才可以。添土以后,人们多在坟前摆上小饽饽、酒、菜肴等供品,烧些纸钱,以表心意。菜肴的数量也有讲究,一般要做7个菜,多为鸡、鱼、豆腐、蛋等有着吉利说法的菜。摆供时,还要不时地将各种供品用筷子夹出少许,分别放在烧着的纸钱上,同时斟酒在坟前,表示让先人享用。添土后,坟墓焕然一新,给别人的感觉是逝者后继有人,家族兴旺。中国人对神、对宗教可能不那么热衷,但对祖先却是感恩戴德,奉若神明。所以,清明节对人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起骨迁坟

人们习惯将起骨迁坟的时间也选在清明节前,并且要在凌晨天亮以前完成,因为有尸骨不能见天日的说法。起骨前要由“明白人”指引,首先焚烧纸钱,然后由迁坟人(死者的后人)叩首跪拜,随后挖开坟墓,露出墓穴,亮出尸骨(或骨灰盒)。同时将墓穴四周清理干净。再将铡刀背部拴上白布,刀刃贴近墓穴底部,沿坟底部慢慢向前推,这样,尸骨等就自然地放在白布上。然后捧三捧坟土放在白布上,有骨灰盒的要将土放在骨灰盒里,再将白布包起,随后将坟填埋好。最后燃放鞭炮,由死者后人中的长子捧着白布包,来到新的墓地。在事先挖好的新墓穴前,举行一个简单的下葬仪式,将盛有尸骨(或骨灰盒)的白布包按方向恭恭敬敬地放入穴内,便开始填埋——尽管是迁坟,也讲究入土为安,不宜耽搁。填埋完毕,迁坟的人们还要在坟前磕头、烧纸、燃放鞭炮。程序跟殡葬差不多,只不过程序简化一些罢了。

立碑

立碑讲究在父母双方去世三年以后,父母有一方健在不宜立碑,时间最好也选在清明时节。为先人立碑,不仅仅在于风俗,还在于一些家人久居外地,不常回家上坟,怕以后坟头越来越多不便寻找,立座碑等于为亲人的坟茔作个记号。这件事理应由子女承担。立碑原来很时兴,但由于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立碑自然也就一度成为不可能的事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上世纪80年代起,立碑又渐渐时兴起来。不过,起初的碑都是用水泥抹

的,很简单,就刻个姓名,“记号”的功能很明显。而近些年来,碑则多用石料,并越来越讲究起来。在诸城,人们多用大理石、花岗岩和大青石。至于样式,则都是立式的,这样显得高大,好看。立碑时,先是由子女选料刻碑,定好日期。碑刻好后,要将碑用红布裹起来,运到离墓地最近的地方存放。有一种说法,是要将刻好的石碑放在路边,让路人踩踩,可能也是为了吉利吧。清明节来临,人们便在选定的日子立碑。立碑具体时间没有规定,主要根据立碑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立碑时,碑的方向各地有各地的讲究,在诸城一般阳面朝向东南。另外,立碑的费用,只能由子女出,因为立碑尽孝,别人谁也代替不了。碑立好后,家人也要在碑前磕头、烧纸、燃放鞭炮,以表敬意。 结阴亲

结阴亲也叫“冥婚”,是指一些人为未成亲就死去的年轻人寻找夭折的异性合葬,使他们结为“夫妻”。结阴亲也要选在清明节前三天以内的任何一天,在天亮以前将两人的尸骨合葬在一起。虽是结阴亲,但程序却和活人结婚一样,订亲、过礼、迎娶一样都不能少。举行过结阴亲的两人,便有了“夫妻”的名分,两家也因此结为“亲家”,死者就可以等同于成人。这种做法在旧社会较为普遍,迎合了有些人“家族坟地没有?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亍钡男睦怼5捎谡庵窒八自谝欢ǔ潭壬显斐闪四承┞埃械幕乖斐闪艘欢ǖ奈:Γ恢档锰岢R虼耍孀攀贝姆⒄购?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阴亲”这种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虽然有些习俗已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所淡忘,甚至有些已成为陋习,为现代人所摒弃。但作为曾经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们的生活习俗总能从某个角度或侧面反映整个民族的文化脉络。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全民参与追念先祖的节日,犹如一条永不开裂的纽带,将中国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