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高中作文对读者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21:23:10 字数作文
高中作文对读者有感字数作文

篇一:《读者》读后感

读《2014春.读者.精选集》有感

《读者》,是我一直喜欢的。

字里行间,或让我深受心灵的洗涤,或告诉我一个深深的道理,让我印象深刻,久久回味。

每篇短短的故事,每篇朱自清式的散文,让我徜徉在人生哲理和美妙生活的海洋里,我好似一叶扁舟,时而随波浪汹涌澎湃,时而静静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更喜欢,深夜里,静静地,躺在床上,手捧着一本《读者》,慢慢地细读,品味作者给我带来的,无数个灵光一现的瞬间。

《雪国哈尔滨》,让我畅游一番这雪国冰灯世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理想被别人收藏》,学生时代,“我们的理想写在作文本里,被老师收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到后来,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写的什么”。想想那时我的理想,竟还记得,比天经地义的“科学家”还伟大!《如何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优先做可行且容易的事,细化目标,坚持、不放弃并找到“瘾”的机理和适合自己的方法。《相声江湖》,相声圈是一个怪圈子,台上说学逗唱,不亦乐乎;台下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门派恩怨,相声的江湖并不可乐,反倒有几分凶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郭德纲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躲得过暗箭,他的相声说出了名堂,而且越来越响。《为了告别的聚会》让我感悟逝去的青春,学生时代一去不返。一些老照片和一些新照片,放到

一起才知道我们确实经历了时间。相聚举杯,让我明白,相聚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的青春证明。

在那一个个一瞬间,对于亲情,对于人生,对于生活,都会有种种新的理解。篇篇文章如同指引年轻人走好人生旅途的长者,如同正在侃侃而谈中给人以启迪的哲学家,让人从中得到些许人生感悟。

在这个崇尚物质的社会里,《读者》像一股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让我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让我懂得去关注亲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给我鼓励,启迪心灵,给我以爱心、正义、睿智、纯真的引导和熏陶,使我充满了一颗感恩的心。

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它有一种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让我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力量;同时,它像一位热心的邻居,为我端来暖暖的红茶,鼓励着我。

《读者》,让我有一种远离了浮躁和喧嚣世界的感觉,好似到了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有一片净土、一米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时的去处,仅小小一篇文章,就足够美好、快乐!

依然喜欢,静静地,慢慢地,细细地,品读。

篇二: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瑶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10期

【摘 要】

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学生的读者意识,并且让这种理念更好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此外,也应当让学生们在课下阅读更多好的读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读者意识 高中 作文 教学 应用

读者意识的培养应当渗透在高中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读者意识才能够让学生们写出更有感染力也更具说服力的文章,才能够让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更为显著的提升。教师应当做好作文课堂的组织教学,让读者意识更好的在课堂中得以渗透。

一、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读者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读者意识,这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意识到读者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重要性,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借助好的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对于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只有首先让读者意识深入到教师们的心中,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化学生的读者意识,要通过各种引导与启发让大家意识到在习作过程中站在读者的视角思考与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及优势。只有让学生们意识到读者意识对于习作过程所能够起到的指引作用,才能够更有效的让这种观念在学生们的文章中得以体现。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们设置更多开放性的作文训练话题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例如,在一个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帆”为话题完成一篇习作。在学生正式作文前我首先让大家分析一下自己的文章的读者会是谁,从中能够给自己的习作哪些指示。学生们意识到文章的读者首先会是老师,同时,也会是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还意识到,面对这样的读者群体,自己的文章应当更有感染力,能够充斥更多积极正面的能量与价值。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体验,透过教师恰当的引导不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当大家尝试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分析与看待问题时,也给自己的写作过程提供了更多好的思路。这充分体现出读者意识在作文练习中具备的优越性,也体现了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读者意识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从日常教学中渗透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应当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不断的巩固与深化过程中,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在展开平时的作文教学时,在教学的组织与设计上要有更多的策划,要借助好的作文命题与作文材料来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于学生的读者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同时,也要让大家感受到读者意识渗透到自己的理念中,所能起到的对于习作过程的推动。教师只有将这种意识点点滴滴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中,大家才能够更好的用其指导自己的作文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写作技能与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会经常有意识的采用一些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某次课堂上我给大家提供了如下两个作文片段,我让大家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分析与感受这两个片段,并且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看法:

片段1:春天像一个步履轻盈的小姑娘。她携着神奇的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原野。她伴着欢快的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秋天像一位技艺高超的丹青手,她端起巨大的画板,把金黄的水粉洒向田野,洒向村庄。她举起神奇的画笔,用斑斓的色彩点染树梢,点染山峦。

片段2: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人生如一棵树,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两段话写的很精彩,当谈到区别时学生们普遍觉得最明显的一点便是两段话的情感基调不一样。第一段更为轻盈活泼,第二段更为沉稳内敛,然而,两段话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当学生们尝试将自己放在读者的角度上时往往能够对于文字有更为细腻与敏锐的感触,这种洞悉方式也给学生自己的习作提供了很多指引,这些都是读者意识的优越性所在。

三、从生活实践中加强读者意识

作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同样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的读者意识得以加强。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们更广泛的阅读好的书籍,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这个过程也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让大家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我经常会给学生们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项链(莫泊桑)》是一篇很经典的小说,讲述了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她为了参加舞会向好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10年光阴,由一个年轻貌美、娇气任性的太太变成了穷人,造成悲剧。小说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的变故,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深切同情的情感和对他们勇敢面对厄运的不屈服的平民品格的肯定。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发展中多处设有伏笔,故而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学生们在读这个故事时不仅对于人物的身世与境遇有颇多感触,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观察整个故事的构思与闪光点。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们自己作文时的养料。

【结 语】

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学生的读者意识,并且让这种理念更好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深化学生的读者意识。此外,也应当让学生们在课下阅读更多好的读物,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这个过程也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让大家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篇三:《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

《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

《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

在自习室看到一本读者文摘,大概是别人用来占座位的。信手翻开,却看到一篇文章《让“死”活下去》,是陈希米怀念她丈夫史铁生的。文章处处萦绕的是思念和悲痛。史铁生现在于我不算做遥远了(我姑且大言不惭一回),只是自己变懒了,从来不愿把从他那获得的一些零散的感受梳理到一块,任它们流浪在笔记本的各个角落,彼此孤独着。权且为看了这篇文章有感,也为让我稍去一点懒人的惰性。

初识史铁生应归功于五年级的那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是一个实习老师给我们上的,隐约记得上完后让我们写了篇读后感,至于什么内容早就淡忘了,仅只记我得到了老师的好评。那时候总分不清霍金与史铁生;再接触史铁生的作品便是高中的《我与地坛》,张老师讲的,似乎也没有过多的感触;高三快高考了,老陈将一些可能的高考素材贴在专栏里让我们去看,史铁生是2010年12月31日逝世的,老陈觉得考的概率高,所以专栏里有好几页关于他的段子,那天体育课没去玩到教室后面,刚好就看到了。现在仍清楚的记得里面节选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那头老黑牛偷吃草的那一节和一些零散的其关于生死的看法,现在想想那时能将其记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或许正如别人所调侃的那样,一到高考,屈原就无数次跳江,荆轲便又从易水出发;但我不否认对他质朴的满含意趣的文字的欣赏。

现在在学80年代文学,史铁生也便再次拉入眼睑。

第一次读的是他的《命若琴弦》,读后便有一种悲凉与无奈:为了能再看一眼世界,老瞎子用心弹断了一千根线,换来的却是一张无字的白纸,面对真相老瞎子不能再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消失了,就像一根拉紧的弦再难弹出赏心悦目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他发现他的人生目的是空的,但他也只能告诉小瞎子用心去弹断一千二百根弦。纵使目的虽然虚设,可非得有才行。莽苍苍的群山之中,一老一少无所谓到哪来,无所谓到哪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我想史铁生也是这样鼓起他生活的勇气的罢,对于他自己,生活的目的便是虚无,但为着他人传承生命的希望,生活一如结尾说的那样无所谓从哪来,到哪去,希望周而复始,只有活好过程,活出精彩,也便得到救赎。

而想一想现实生活,也便如此,有时候做一些事或许目的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处在未知状态,但我们却也为之奋斗者,拷问不清楚的事努力去做,享受过程也便是好;生的那一瞬间也便开始了死的过程,这样看来是悲观的,但也应如史铁生一样,虚无的目标也必须有,为着活下去的勇气,至死方休的行走!

其次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本应归入知青文学,然而在我看来,史铁生的文章与其它的知青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以委婉清俊的笔触写出了知青与当地

村民相濡以沫的情谊,知青生活不再是迷茫与愤慨,而是有那么多的记忆和眷恋。一个身处苦难的人,对别人抱有一颗悲悯之心,表达着对世界的爱和对生命的眷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之处。

记得高中写作文,遇到坚强等话题,史(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高中作文对读者有感)铁生海伦等便被搬上了稿纸,但那时又能领略几分他们的酸楚。

史铁生说他经常有这样的一种感受:死神就坐在门前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的耐心等我。不知什么时候他会做起来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什么时候,我觉得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这或许是一个顿悟了生与死的人应有的态度吧。正因为顿悟了自己,也便看别人真切了几分,人性的高度也便升了一个层级,也便有了普世的悲悯之心。

有人说今年12月22日是世界末日,我也曾想假若今年真是世界末日,世界将会怎?而我又会怎样?妈妈弟弟说若真如此,每个人便不会去工作,只是享受,社会是混乱的,而我则觉得每个人会坦然的从容生活,因为我与他,我们都有了一个最终的判定书,苦也罢喜也罢,它都在那里,大家都要死,大家也便不怕死,也便都没有死。或许妈妈的猜想是对的,我不得承。那天考完试一个人从桃园后面下来,那三个男生的话着实让我毛骨悚然,大学生也有着如此粗鄙的思想,那时的混乱也便可想而知了,或许人性本恶。这般看来对存悲悯之心的人的敬畏要更上一层。

老师说不同的阶段看不同的作品感受是不一样的。重读《我与地坛》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史铁生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无论怎样耽搁都不会错过的事,因此他选择了写作去完结他生命的辉煌。

我曾假设史铁生没有承受住生命之重,那又怎样呢?(这样看我似乎是个无悲悯心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最难承受的也便是他的母亲吧!儿子的不幸在她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作为残疾者的母亲,她的生活是苦的,苦的太久以至于吃了甜也想不起这便就是糖。偌大的地坛,母亲总会找到儿子,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除了感动又能说些什么!

我总是易于被他人的故事感动的泪流满面,对于眼前的幸福却总是无动于衷,每次对妈妈为我做的事认为理所当然,有时候心里装着却很少去表露,但无论如何那个人永远与你最亲。叶莲子与吴为也便是永远留在张洁身上的隐痛吧:我只是个朝圣的人|来到圣殿|献上圣香|然后转身离去|却不是从来时的路返回原处|而是继续前行|并且原谅了自己。老舍也曾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与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心里是安定的”史铁生在没有母亲的日子一定是孤寂的,没有人可以替代。

后一代对上一代是血缘关系呈几何关系递减的级数,我也不便表明什么,只是经常给爸妈打一个电话,与这陌生之地给他们一个我安好的讯息罢了,或许正如一同学所说有没有能力让他们幸福是我们的责任,我至少也可以找一个目标奋斗着。

史铁生喜欢去地坛,我猜想其一是源于一个残疾者对世界的静听,另一个是他在寻找一个,可以让灵魂栖息的地方。我也一直坚信人于喧嚣时,自己是空虚的,唯有独处时才可以找回本我,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内在的宁静,可以以逸待劳的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人或许才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人被纷繁的外部生活搅的不安宁时,他也就断裂破碎了,失去了消化吸收外来印象的能力,于独处时人便会去消化世界。

然而人毕竟是社会属性大于自然属性,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闹,不知想要干什么;有时候在独处时倍感孤独与害怕。似乎寻求这两点之间的平衡支点永远是那么困难。或许这也便是生活,矛盾,烦恼处处都在,每一阶段都有,摆脱不掉,总在一步步消解烦恼中成长着。与史铁生相比,我的也便是小巫见大巫了,但与每个人而言,烦恼有何所谓小大之辨,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情感激荡。有些事难得糊涂,静待船到桥头自然直。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个傻女子,面对生死之学,面对生活,至少是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也唯有向史铁生致敬,在他人的引领下,于生活中且观且行!

篇四: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实践与体会

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李波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5期

【摘要】 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难觅到说真感受、写真体验、有真感悟的作文,体验和感悟对作文很重要,体验让作文更显真实,感悟让作文更有深度,只有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文章,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关键词】 高中作文 体验感悟 交流合作 评价修改 二次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28-01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的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这是语文作文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体现了这一原则,有的高考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体验”是指对生活、社会的观察、实践、感受,在写作中表现为作者生活经历的再现、情感的宣泄、心灵的触动等。“感悟”是指作者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体验和感悟对作文很重要,体验让作文更显真实,感悟让作文更有深度,只有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文章,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可是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却难觅到说真感受、写真体验、有真感悟的文章。本文谈谈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一、课前准备

1. 确立主题,关注生活

作文课前,师生共同研讨确定写作主题。主题的确定依照以下原则:一是环境要素,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同时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象。选择好主题之后,采用叙述、提供背景材料或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将本次写作的主题提出来。然后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层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对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目的,制订出下一步的写作活动计划。

2. 观察体验,感悟积累

为了让学生对所要写作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的了解,教师指导他们可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如参观展览会、访问名人学者、游览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通过书籍、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方式进行间接观

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查阅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背诵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二、课堂开展

1. 创设情境,交流合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活动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教师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充实材料、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感悟, 将表象内化为认识, 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

2. 指导构思,独立成文

交流合作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启发,如情景描写式开头,大胆写 “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选材恰当贴切,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意犹未尽式结尾等。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后再进行片段作文。

3. 民主评价,及时修改

教师先示范修改,教师通阅学生作文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投影,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教师用红笔示范修改给学生看;然后采取学生自评为主、小组内互评为辅、教师点评引路的方式,找出作文亮点和不足;最后学生结合别人的评价,再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用红笔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三、课后延伸

1. 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修改作文后,让学生自己写评语,针对自己习作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再次阅读自己习作,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作文,解决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 鼓励参赛,推荐发表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及各类报纸杂志组织的各类作文比赛,并在平时注意挑选学生优秀习作,推荐到各大报纸、杂志发表,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经过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实践,笔者真切地体会到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评价修改——二次作文”这样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受益匪浅,教师作

文教学观念得以转变,作文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作文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也收获颇多,学生写作心理发生可喜变化,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语文成绩得到稳步提高,学生愿意写作了,也热爱写作了。

注:本文是2012年广东省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黄厚江.《作文教学,我们教什么?——关于作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思考》. 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0.(11).9-11.

篇五:写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写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寻找隐形读者

写作时问自己四个问题:谁将读这篇文章?与读者需求一致吗?能否唤起读者兴趣?如何运用“为读者而写”的写作风格?

2013-02-08

写作时问自己四个问题:

谁将读这篇文章?与读者需求一致吗?

能否唤起读者兴趣?如何运用“为读者而写”的写作风格?

记 者 王铖杰 文/摄

一篇作文的读者并不像微博、小说一样直接,怎么找这些潜伏着的隐形读者,很有技巧。1月9日,杭州建兰中学语文老师洪熙在初三(9)班上了一堂作文课,讲的就是在作文中如何寻找“潜在的读者”。

洪老师是上城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一直在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擅长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曾在全国第二届冰心作文大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课堂实录

洪老师从同学们熟悉的微博、QQ空间入题,“我发现同学们在这些地方,灵感多,才思如泉涌,特别会写文章,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可以很自由、放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写出来,有人看,还有评论,这也是一种鼓励。”

“能宣泄情绪,平复心情。”

“像微博有字数限制,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有没有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找到了写微博的那种感觉?有的,请举手。”

见没人举手,洪老师点出了同学们写作文难出彩的症结,“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分数,为了作文而作文。所以,文字和文章就难免会失真。当然,也是有例外的。” 洪老师发给同学们一篇题为《我终于哭了》的文章。

这是四年前,上城区一次统一测试中,洪老师班上一位同学的考场作文。

“当时的作文题是?我终于笑了?或?我终于哭了?,这位平时不太会写文章的同学,在这次作文中,他竟然获得了37分的高分,满分是40分。

洪老师请女生齐读全文——

我终于哭了

在女孩子心中,男孩子是坚强的。他像山,像一棵永远不倒的参天大树,所以,上天不

许他有湿润的眼眶。

我也一样,很好地遵守了上天的安排。真的,自从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后,我已经不再熟悉眼泪为何物。

但是,上天又给了我不同于常人的性情,以至于我常为一些小事而有想哭的感觉,即使我竭力制止那种感觉。但是,这次我却……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十分负责任的老师,但是渐渐地,我厌倦了这种负责,甚至认为这很烦,于是,我对老师产生了一些偏见,然后不经意间地,我在她的课上破坏纪律。

多次下来,我便习惯了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她找我谈话。她问我:“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我说:“是的。”

“那你说说看。”

她想让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她听,但我知道,我不说的话,对她将是巨大的折磨,因为她负责任,而我就要让她的这种好品质折磨她自己。

于是,不管她怎么问我,我的回答总是沉默。

一周过去了,我似乎被她的坚持感动了,但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她只是做做样子,她根本不是真心的。”我知道她不是这样的人,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心不动摇。 第二天她又找我谈话。我依旧是沉默,她显得很平静,出奇的平静。

时间慢慢过去,她没有说话,怎么了?

终于,她十分平静地说出了一句话:“我不会放弃你的。”

这句话使我的思绪全乱了,脑海里浮现出许多事情,更想起了她原本对我巨大的希望,她曾经说过:“我想把你亲手送进二中!”我仿佛看清了一切……一切……

我哭了!终于——哭了。

女生读完,洪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这篇考场作文的成功之处:

——文中事件的过程很曲折,作者内心的独白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感情非常真挚、真实,学校里确实会存在这种故意找老师茬的现象。

——语言很简单、朴实,对话很短,语言有震撼力。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文章开头设置悬念(不哭),也给阅卷老师一种全新的感觉。

——作者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预先设定了一个对象——洪老师,就像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歉意和感谢,也是因为作者把心底最真实的这种感受写出来,打动了阅卷老师。

“作者现在杭二中读高三,大家想不想听听他当年的创作感受?”洪老师放录音,一个男声响起,语速不紧不慢——

说到这篇作文,我没想到洪老师能如吉光片羽(记者注: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现比作从前生活中稀少的、值得回忆的往事)保存到现在,也许是我为数不多给她留下的美好回忆吧。

清晰地记得那次初一的语文考试,看到作文题目想到的就是之前的洪老师,对我艰辛又极富耐心的教育,就觉得考场写这些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之前几次作文,因为不是有感而发,而是挤字凑字,分数又不高的前提下,我决定硬着头皮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结果我超乎想象地很顺利地写完了,没有磕磕绊绊,文字就好像从我心底里流淌出来一样。

虽然让洪老师窥探了我的内心,不过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其实,我也想借这篇文章,向洪老师表达自己其实一直懂得,懂得她对我的好。

所以,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想表达、想交流,不要藏在自己的心里,不妨说出来或写出来。

录音有58秒,听完,教室里很安静。

“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听这段音频了,但是今天听了还是很感动。不仅感动于他的文字,也感动于他这四年对自己过往的回顾。

“他现在在二中非常出色,我觉得有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就是有这样一段叛逆期,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变得出色和优秀,这是题外话。

“其实作为当事人,我的感触比你们更深。就像他说的那样,我其实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要和我作对,总是那么叛逆,现在我知道,他内心有两个自己作斗争。就像他在文字里写的那样。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原来他一直懂得,懂得我对他的好。

“就像同学说的那样,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达他对我深深的内疚和歉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洪老师,就成为他这篇文章潜在的读者。

“我们知道,书信和微博是有客观的读者存在的。而我们平时在写作文的时候,这个读者是隐形的,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我们称之为潜在读者。”

潜在读者对作者下笔有哪些作用?洪老师一一解释——

有这个潜在读者,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而这种写作冲动,可能很多同学在平时写作的时候是不具备的。

其次,作者知道自己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就会想方设法去打动他,好像他就在作者身边。

再一点,作者的情感抒发就不会分散,而是聚焦、集中发力。

怎样在作文中呈现真实的自我,让情感表达得真切?

洪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三个关键词:诚实、信任、恳切。

“我们需要以一种诚实、信任、恳切的态度与你心目中的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仅仅具备真情还不够,需要袒露自己的心声,需要非常恳切地与你心中的读者交流,像促膝长谈一样。”

讲到这里,洪老师让同学当堂练笔——

“洪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在外地,最近好像心情不是很好,人有点萎靡不振,但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她给我发了一条微博——“心情糟糕透了,让一切都结束吧!每天走在路上,长长的车龙将我堵在城市的边缘,这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想请她来杭州散散心,但是以她现在的状况可能不愿意来,我想大家帮我回一个微博,假设她来的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让她因为你的微博下决心来杭州。字数在140字以内,你打算用什么来打动她。”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随后动笔。

有两位同学是这么写的:

吴同学:既然那里太小,已然容不下你。那就来杭州吧!或许这让无数文人墨客所欣然描写、所赞美的春天,能给你一个全新的开始。城市变了,风景变了,但不变的是人,赶快来吧。不管怎么样,至少,你还有我。

沈同学:秋天是个落叶纷飞的季节,天气还不是很冷,要不你来杭州陪我逛逛西湖吧。我最近在那里找到了一家买豆腐干的小店,豆腐干很便宜也很好吃,我想让你见识一下我百里挑一的美食水准。

网络时代,和微博一样流行的,还有微电影。

临近下课,洪老师当堂放了一部5分钟的希腊微电影《那是什么》,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父亲与成年的儿子并排坐在院子的一把长椅上,儿子聚精会神在看报,父亲在发呆,几只麻雀在这对父子周围活动,父亲三番五次问儿子“那是什么?”

连续答了三四次后,儿子彻底爆发——甩开报纸、对老父亲咆哮起来……

父亲默默起身,独自回屋拿来一本日记,翻找到一页,叫儿子大声念。

原来儿子3岁时,在公园看到麻雀,反复问了爸爸21次?那是什么?,爸爸不厌其烦,答了21次。爸爸在日记里说,“我时刻拥抱着他,他问我同样的问题,重复又重复,我不生气这天真又无邪的小男孩。”

读完,深感愧疚的儿子抱紧了父亲。

这个视频在网上很火,播放、转发量都突破了2万次。

“把这部微电影当成一篇作文的话,它的成功,也是成功找到了潜在观众。”冯老师给出写作文体现“读者意识”的四个要点:

——当你动笔之前,你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谁将读这篇文章?

——读者希望阅读到的内容与他们的需要一致吗?

——文章是否能唤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提醒读者回忆他们的经历,使用一种能使读者觉得“整篇文章是为我而写”的写作风格。

■课外访谈

记者:在跟一些初中生交流写作文的心得时,他们都提到了动笔时要有一种状态,即想写的冲动,这点就是你课堂上提到的找到了“潜在读者”。在作文时尤其是当堂作文、考场作文时,怎样在短时间内找到“潜在读者”?

洪老师: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写真性情作文,真性情作文就是以自己为轴心,寻找自己有深刻生命体验的写作素材,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选择那些我们熟知的,能够进行心灵对话的,且有表达需要的“潜在读者”,换句话说,先保证真实,再进一步做到表达真切,最后是真情流露。

记者:学生平时该怎样培养和训练这种读者意识?

洪老师:列出我的假定读者或读者群,考虑我是以什么身份对读者进行对话的,这种身份具有哪些优势;该作文应重点介绍哪些内容,谈论哪些问题,其中的障碍点、兴奋点,各是什么;设想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和段落会激起读者共鸣,怎样才能强化读者共鸣的效果。

考试以后,天黑以前

2013-02-08

■真性情作文选登

再过一天就是蛇年春节了,先祝各位新春快乐、万事遂意!

真性情作文欢迎同学们在寒假里积极投稿,分享多彩的寒假生活。

本期选登的作文,都是自由来稿。点评这期作文的是同学们熟悉的杭州市作协副主席、

《都市快报》图书工作室主任孙昌建老师。

记者 王铖杰

余姚中学高二(1)班 王可鉴

铃声响起,一阵零乱的声响,是笔被丢在桌上碰撞出的声音,带着小小的肆意,宣告着与期中考试的彻底决裂,周围的空气开始轻微地晃动起来,不同的身影开始有了各自不同的动作,世界一下子喧闹无比。

像是身体深处的某根神经突然断裂,思维在几秒钟的空白后恢复了正常,然而身体发出强烈的信号,告诉我它渴求睡眠的希望——锐利的,急迫的信号。

漫长,漫长的晚自习。

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摊开在床上,睁大眼睛望着天花板,整个空间充满了荧荧的白光,让人无端地想到手术前忙碌的准备室,或者是巨大而空旷的太平间,安静得似乎可以听到死者的呼吸。

有什么东西沉重地压在胸口,蔓生出无边的寂静,仿佛雪后的巨大荒原。

我听到外面开始下雨,急促的雨点。

还是闭上眼睛吧——我听到身体发出满足的声音,它太需要休息了。然而大脑固执地不肯放松,纵然身体已经熟睡。

思维如奔腾的江水不受控制,又如错乱的荒草一点一点覆盖了时间和空间的某一个交点——考试以后,天黑以前,半梦半醒的瞬间。

一帧一帧的画面在脑海中飞快地掠过,那些陈年的记忆仿佛被搅动的灰尘,将我此前的人生倒带重演,无一例外有着泛黄的边缘和暗示久远年代的斑点。

雨夜潮湿的回忆,江南梅雨季节屋檐下特有气味,老旧的木格子窗和窗台上的苔藓,破木门上斑斑驳驳的涂鸦,还有那架永不止息地转动在墙头的纸风车,都在褪了色的幕布上上演无声的电影。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曾经在日晷上流转的时光,所有曾经寂寞地拉长又缩短的身影,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片段,都在这儿一一重现,提醒我有那么多的过去,我还将有无限辽远的将来。

可是我原本不愿回想这些的,我只是想睡觉而已,是大脑停止不住思索的惯性,拉着思维一马平川。我想起了那些曾经映在墙上的玉兰花的灵魂,黑与白的剪影,犹如鬼魅带着似有似无的香气,簌簌的声响。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那些被歌唱过的诗句,飘摇在意识的边缘,模糊了白天与夜晚,光明与黑暗的界限。 考试以后,天黑以前,温暖的,却又可以无限下沉的——时光的侧脸。

■孙昌建点评:找了一个很好的点,考试以后,天黑以前,欲睡未睡,欲睡不能睡。在这个点上,思绪像快马一样在天边飞奔,但它踏着的仍是一言难尽的校园生活,还好,作者并不全是怨言,因为作者把雨写了进来,这等于把思绪给铺开去又收回来。

一次难忘的让座

2013-02-08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