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窑洞与楼房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11:42:00 体裁作文
窑洞与楼房比体裁作文

篇一:陕北民居——窑洞

陕北民居——窑洞

摘要:陕北窑洞主要是适应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特色建筑。窑洞选择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选择了人,人也选择了窑洞。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辩证法则,似乎隐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机。本文从陕北窑洞的历史演变、结构特点、类型以及建筑格局等方面入手,简单介绍了窑洞的基本情况,让人们对窑洞以及居住在窑洞的人民的生活面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字:历史演变 类型 结构特点 建筑格局

Northern Shaanxi folk House - cave

Abstract: cave dwelling served primarily to adapt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geology, geomorphology, climat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ilding. caves in loess plateau of selected, select a person in the loess plateau, who chose the caves. this " oneness "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seems to hide their statements cannot be broken. this articl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cave in northern shaanxi, architectural art, type, and areas such as architectural patterns, describe briefl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ave, so that people on the caves and the life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cave with preliminary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keywords : historical evolution types architecture art building structure

一 历史演变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明末清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二 结构特点

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在“中矩”(即方型院落)的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均衡统一,比例适度,以富有韵律感而形成观赏序列。无论从室内的窑顶或室外的拱头线来看,无不以“圆美”架构之。如此,“中规”与“中矩”相济,不但使聚落富有变化,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圆地方”对大自然的认识观念。

三 窑洞类型

(一)从建筑布局角度可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类型

1、靠山式窑洞

它是在黄土坡上,依靠山崖,前面有一定的开阔地箍建窑洞。因为它要依山靠崖,必然要随等高线布置才更合理,窑洞常常呈现出曲线或折线排列分布。这种窑洞修建时省工省力,又节约土地,并有良好的采光优点,还取得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效果。当然它离公路有一定的坡度距离,对于人们出入上下搬运物品和饮水带来不便的缺点。

2、沿沟式窑洞

即窑洞修建在河道两旁,大多数在阳面。也是建筑学上讲的在冲沟两岸土坡和崖壁基岩上部的黄土层中开挖窑洞。它的优点是交通方便,饮水便利,可避风沙,本地人称为“水食相连”之地,缺点就是相对于靠山窑洞视野不开阔,战乱年代容易受到攻击。

(二)从结构和材料上可分为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基本类型(土坯窑是土窑的衍化,薄壳窑是砖窑的派生,砖石窑是两种建材的混合使用)

1、土窑

它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挖土窑必须选择在向阳山崖上土质坚硬,土脉平行的原生胶土崖上挖掘,避免在直立、倾斜土脉和绵黄土地段开挖。因为,土硬则实,土软则虚,虚则易塌陷。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另一种

是半圆木窗,约有3-4平方米,不仅光线较好,透气性也大大提高了。半圆形木窗的格局令人视觉舒展大方,而且有专家指出,这也是易经中“天圆地方”之说的体现,耐人寻味。

2、接口窑

即是在原土窑开扩窑口,按窑拱大小加砌一、二米进深石头或砖做窑面(基本在1.5—3米之间),新做圆窗木门。为加固内顶,用柳椽箍顶。然后用麦鱼细泥沫壁,土拱与石(砖)拱接口处抹平隐藏使其新旧两个部分浑然一体。接口窑是过去土窑基础上的进步,门窗变大后采光面积大,光线增强,既明亮又保温,窑面也坚固美观。现今,接口窑也大多数“退役”,成为陕北窑洞的历史遗迹。

3、砖窑

就是用砖和灰浆砌的拱式窑洞,结构及优点与石窑大同小异。在煤炭富足石料缺乏的地方,烧砖建窑当然方便。砖窑美观整齐,备料易施工速度快,但造价高。砖窑的缺点是保温性差,砖块年旧老化,窑洞使用寿命相对石窑要短。

4、石窑

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尺寸凿方凿弧,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圆缓,合平规范标准。小窗加玻璃,也有整个门窗安装里外双层玻璃,即可增加室内明亮度,又可加强保温性,也很美观。新近出现用铝合金做门窗的新样式新变化,体现出新一代陕北人的富裕和思变的心里。

四 箍窑洞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的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下面介绍箍窑中几个重要过程:

(一)合龙口

合龙口一般在中窑举行,即在套顶时中窑窑顶留下一块石头的缺口,谓龙口。

要在合龙口石头旁挂一双红筷子,一管毛笔,一锭墨,一本黄历,还有主人准备一个装有五谷(即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的红布袋,以及五色布条、五彩丝线,这一切都有讲究,也就是祈求文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中窑两边贴红对联,旧时多写“合龙又遇黄道日,修建正逢紫微星”,“风抬头三星在户,合龙口五福临门”等;现在写“合龙正遇艳阳日,修建喜逢大有年”,“新窑新居新气象,好山好水好风光”等。在此之前,主人还要跪在中窑口前进行“祭土”,也叫“谢土”(即主人端着放有香、黄裱、酒壶、酒盅、米糕奠酒、献食叩头)。待时辰一到,匠人把准备好的物品放入合龙石下抹上水泥砌好。此时,鸣放鞭炮,也有吹奏唢呐助兴,匠人站在中窑顶上一边撒五谷杂粮、硬币、针包、糖、花生、馍等,一边口中唱着合龙口的歌词:

一合龙口再不开,四撒北方壬葵水,

家添人口外添财,五撒中方戊已土,

窑里窑外喜气生,匠工无忌,主家无忌,

天神地仙降福来。天无忌,地无忌,

一撒东方甲乙木,姜太公在此,

二撒南方丙丁火,百无禁忌,

三撒西方庚辛金,大吉大利!

窑下的人群争着去捡拾,当地人称这为“撒福禄”。据说,抢到硬币的人将交上好运招财进宝,而捡到针包的人日后一定会成为绣花能手。仪式结束后主人宴请工匠和帮忙的亲戚朋友,酬谢他们的辛劳和庆贺窑洞主体的竣工。饭罢主人给匠工一块被面,其它小工亲朋给一件汗衫,线衣等纪念品。来客或送贺帐,或念祝词,或送喜钱。(合龙口仪式陕北基本以此为准,个别地方,在一些细小环节上略有不同)。

(二)做窑头

合过龙口,才做窑头(即窑洞顶部安挑柱、压水檐石板)垫脑畔、倒窑石旋土、裱窑掌、盘炕、

做锅台、垫脚地、粉刷、安门窗。安门窗尤为重视,讲究“腰三漫四”,一般讲究当天作好的门窗当天安装可以,而做好的门窗当日不安装,如果再安则要另择良辰吉日。门窗安好后,主人贴红对联鸣炮祝贺,同时为感谢工匠给其一块被面或几十元钱作为心意。入住前,也有安土神的旧俗,即在窑前焚香燃纸,叩头致诚,意为祈求窑洞平安人畜太平。

五 窑洞的建筑格局

(一)窑洞的内部格局

窑洞的内部设施及布居,最能体现其实用功能和以火为中心构筑的原始形态者,莫过于灶、炕和烟道系统。

1.灶

灶是全家人熟食之所系,具有代表性的是灶镬:灶镬(huo)即灶,称“灶镬”,是因为镬即锅,是与灶台相连的统一体。套灶镬有几个特异之处:材料以上好的黄土和成泥,加入头发或纸筋或盐水,是为了加固灶壁而不致裂开以延长寿命,套灶火的人是专司烧火做饭的妇女,男人不必插手,特别讲究忌“土旺”,“土旺”禁土,不能动泥活,这充分说明人们对黄土和灶神信仰的重视。

2.炕

炕之长短最有讲究:“炕不离七(妻),门(大门门高)不离八。”也就是说炕长必为5尺7寸,与目下的床长2米相较,短10厘米左右,却足够睡人之体量,这讲究是为求吉利,一则“七”谐音为“妻”,而夫妻之礼是“上炕是夫妻,下炕是君子”,兆示炕上“饮食男女”做爱和合,孕育成功;二则“七”为奇数,为增长的数,寓子孙满炕,香火有人继承,故以“七”为吉,有些地方在炕面上留个“炕缝”。炕缝实际上是做成石榴状凹窝,说不留炕缝则媳妇不生孩子,亦出于石榴多子的文化寓义。

3.烟洞

烟洞即古云之“突”土建筑学上称“烟道”。烟洞又称“烟囱”。“囱”又是古代“窗”的意思。从“囱”的字可以看出,原始人的火塘时代并没有正式的排烟系统,而是火塘的烟随便从门窗逸出的形态。

篇二: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而窑洞即为河南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

最早接触窑洞是我姥姥家在陕西的北部,过年回姥姥家就会住窑洞。所以对窑洞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窑洞里有我童年的影子。 后来觉得窑洞是一种很有特色

的民居形式,就询问过家里的老

人。他们告诉我最早以前窑洞不是

圆拱形的,是方形的。后来演化成

最合理的圆拱形。它的历史也是相

当悠久的,我觉得自己作为陕西

人,可以把有地方特色的这种民居

研究分析介绍给更多人。

通过对文献资料记载的查阅,总结了穴居文化的发展历程。黄土高原上原始穴居窑洞的产生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为了抵御风寒雨雪,保护群落生民不受野兽毒虫侵害而建造的。到了青铜器时代,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的阶级社会,古人尝试着在向阳坡和沟坎崖上利用黄土的松软粘结的特性向里挖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集中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丰沛充足的平原地区,于是便诞生了“竖穴居”的形式;秦汉以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有了很大进

步,产生了大量的砖窑与窑院。

一.窑洞的建造设计之美

黄土地区地形复杂,有沟坡梁峁。窑洞多沿崖坡沟边带状分布,少占农田,以避风为阳。取水便利。他们顺应地势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靠崖式窑,地坑院式窑,箍窑。体现了劳动人民取之自然,融于自然,因地制宜的思想。

1.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这是在天然的黄土崖壁内开凿横洞, 常常是数洞相连, 成排并列, 或台阶层次, 上下相差。其中最简单的是在窑洞口加一道门即成。较讲究的, 则在洞内衬砌砖券或石券, 或在洞外砌砖或砌石为护墙。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这种类型的窑洞最常见,有层次感,层递性。

2.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作为内院。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这种类型的窑洞安静集中,便于居住,保卫,而且很安全隐蔽。所谓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就是这样。

3.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二.窑洞的建筑布局和谐之美

窑洞通常有一字型,L型和四合院型。最常见的是四合院式。即以院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的奇数窑洞,中间最高处为主窑,两侧较低处为边窑。有的还在主窑之上再挖小窑,称高窑。高窑与主窑相通。院的左侧为左膀,右侧为右膀,左右膀能挖窑洞的则挖窑洞,不能挖窑洞的便建偏房。窑或偏房门脸均向院内。院的前面通常不建房,多用黄土坯垒成高围墙,只留一道门供人和畜禽出入。在窑洞院落内,有菜园、果树等,一些侧位或阴面的窑洞、偏房还可作为灶房、仓库、禽舍等。这种设计使所有集中在一个院落,安排合理,把起居杂物牲畜划分开来。我觉得这种设计思想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隐蔽集中,一般一家人都居住的很临近。这也与陕北的居住区域文化有关,大多住在一个村子,祖祖辈辈,也就形成了家族聚居,同一姓氏的聚居的格局。可以看出窑洞院落内窑舍分工明确,各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力求自身无所不能,又与外界无所求。我分析这也与窑洞建在山间交通不便利有关。窑洞的建筑布局也讲究尊卑关系,在比较富裕的大型院落比较明显。例如主窑往往较边窑高些,建筑上的装饰也多。主窑为一家之长所居,也是接人待客之所,边窑由子媳晚辈所住。

三.窑洞内部构造之美

单孔窑洞的高3米到4米之间。进深有5米到9米。虽然其内部构造并不复杂,不如我们城市的几室几厅的楼房,但是在山上有着恶劣的环境和险要的地势。以很短时间用落后的工具及材料仅靠劳动人民几个

人完成,是非常困难辛苦的。像一些建筑材料,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而且在修窑中不是单纯的挖洞,也

要讲究一些技巧。比如在挖

窑时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

中水分大,容易坍塌。建好

后还要等窑洞晾干,用黄土

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来泥窑。

一般至少泥两层,最后立门

窗等一些细部。 这样窑洞才算建成,非常的坚固耐用。从最早的矩形窑到后来不便使用的拱形窑,就是随着生产力,工具的提高人民想出的更合理建造形式。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更强的稳固性。生活在窑洞中的人都知道,窑洞不仅有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的特点。最神奇的地方还是它的冬暖夏凉。说它冬暖夏凉,是因为它保温性能好。 窑洞挖在山坡上,因此它的"屋顶"和"墙壁"都相当厚。人们挖窑洞时,都选择 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这种厚而坚硬的"墙壁"很不容易传热。所以,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这也是一种低碳的环保理念。当然,窑洞这种建筑样式也有它的缺点。主要是通风不畅,潮湿阴暗。因为据我所知大多窑洞是厨房直设计在屋内的。姥姥家就是一孔窑里面有炕,炕边就是灶。因为炕下和灶都需要

火所以会距离很近。所以一到烧菜做饭的时候,窑洞里烟气就特别大,弥漫整个窑洞。这一点在一些新窑里都有改进。

五.窑洞的装饰之美

南方有各大园林的亭台楼阁,尽显江南的小家碧玉。北方的窑洞体现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放,而在窗的实际上却体现着当地人民的细腻。我们看到的窑洞,都是一个拱形的门,俗称窑脸。从最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 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 历代工匠也都将心血倾注于窑洞的这唯一立面上。我的感受就是窑洞的窗。门窗通常作成木棂花格, 因此都使用窗纸,而窗纸也不是我们普通是用的纸,更加结实防水。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剪纸窗花,过年时窗格纸上贴大红剪纸,使门窗更

富有乡土情趣及美感。

窗的装饰文祥多种多

样。整体风格简单、粗

犷,纹样浑厚、大方、

简练。在装饰纹样以及

工匠技艺手法上都是以粗犷、浑圆的风格体现。且由于窑洞本身的特殊构造,在门窗的装饰上独具特色。以窑洞门窗的装饰手法来看,它都是运用线的构成形式来体现,在门窗的装饰上线的运用非常之多,并且手法精湛、纹样美观。从装饰纹样的题材内涵上来看,其着重体现在传统观念的表现上,如生育观、祈福观等。各有寓意,尽显陕北

人民淳朴的民俗观。陕北窑洞民居的形式因地域关系而呈现出独特

篇三:浅析陕北窑洞

《人文地理学》论文

——浅析陕北窑洞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年级:2012级

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

姓名 :李 勇

学号:222012318011093

指导老师: 何多兴

2013 .11.25

摘要 :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是经济省钱的建筑方式。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主要形式有地坑窑、沿崖窑、锢窑。窑洞的布局十分灵活,多随地势挖掘,无固定的朝向,由成排的圆拱组成重重叠叠、高低错落的村落。

人类自结束筑巢而栖的高空生活后,择洞而居成为繁衍生息的最佳途径。洞穴定居标志着人类利用大自然跨入了新的纪元。陕北窑洞则是人类定居方式的活化石。穴居和窑洞有直接联系。天然洞穴不必营造,是猿人本能的栖居之所。因为人类祖先在掌握能够凿穴的石器工具后,受到这种空间的启发才发展到人工穴居阶段。人类祖先住天然洞穴的历史比住窑洞的历史要长得多。窑洞这种人类居住形式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证实在从母权走向父权的整个过程中,恩格斯关于“最激烈的革命”和“英雄时代”的论断对居住的穴居文明的伟大贡献,从而展现窑洞的历史渊源。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明末清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早在120万年前,黄土开始堆积陕北这块土地也在年复一年的变化中不断被岁月风蚀、切割,最终形成这般沟大山深、万壑纵横、苍茫壮丽的景象,也造就了这般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从而成为窑洞的发祥地和摇篮。在黄土高原盖窑洞有三个原因:

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

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的优点。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靠崖式窑洞,顾名思义,是背靠土崖或石崖,但以背靠土崖为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山式,一种是沿沟式。靠山式窑洞可以是土窑,也可以是石拱窑、砖拱窑;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长串的、连片的、立体的。总之以背靠山崖为准则。如此,布置几层台梯式的窑洞就成为一种常见的型制。这种阶梯式窑洞的特点是,山体基部突出,渐次攀高渐次收缩,窑洞也自然形成越朝上越收缩的形态。往往底层窑洞的窑脑俗称“脑畔”、“窑背”)就是上层窑洞的院落,节省了空间,不占耕地,延长了使用年限。当然,根据山体坡度的不同,

陡坡地段,

为了争取空间,也有上下重叠或半重叠者。完全重叠者,成为双层窑,有类于楼房的地层,是“天窑”。榆林市果园塌赵宅的双层土窑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完好。当然,土窑历史最久,而后来类此型制的石拱窑、砖拱窑则更多沿沟式窑洞沿沟式窑洞是靠崖式窑洞中的另一种。所不同的是,靠山式是背靠大山,临大沟,而沿沟式则是沿冲沟两岸崖壁基岩上部修造的窑洞,原面地区的“窑窠”也是这种背靠原面而面临冲沟或河沟挖掘的土窑。这种窑洞近田,利于耕作,窑脑不但可作上一层窑洞庭院,而且往往是麦场和大路。当然,可以是土窑,也有砖砌的接口(结口)土窑和石砌接口土窑,也有背靠后崖拍券箍成砖石拱窑者。等而下之,也有在半沟崖上修造者。沿沟式窑洞作为靠崖式窑洞的一种,得避风向阳之利,汲水方便,耕作半径小。沟壑区窑居者多选择此处掘窑或箍窑。靠崖式砖石拱窑还有一个省料的地方,就是窑掌靠崖,可以不必砌掌,但亦可以顺崖镶掌。反之,靠崖式土窑虽系土拱,为了防渗,却也可以挂上石掌、砖掌。靠崖式土窑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接口土窑,即土窑面以出面石头或砖砌就,从外表看,和砖石拱窑一样,一为令土窑固定、结实,二为装饰,令其美观。下沉式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叫碱畔,多用来种植蔬菜。

篇四:窑洞文化

漫话窑洞文化

曹 咏 国

陇东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层最厚的高原。藉于此,先民凿洞而居,繁衍生息。窑洞这种民居方式以及窑洞文化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从“山顶洞人”等上古文化遗迹和考古资料里得到印证,还可以从祀神和宗教方面很容易列出枚不胜举的根据来。象祀神的窑洞型神龛、宗教圣地的洞窟都似乎与窑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今天为止,陇东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土葬风俗。墓室的整体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单孔窑洞民居小院落。“生也窑洞,死也窑洞”,“哭了笑了全在这张脸上,死了活了都在这把土上”。让人不禁顿生喟叹:这窑洞,这土地!

总而言之,我们有充足理由说,窑洞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窑洞,依山势地貌形势而凿。想当初,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单依靠人力将山崖自上而下垂直切削,从垂面向里凿挖,即成窑洞,移出的土方一部分被推平夯实,成为场院。另一部分,板筑成墙,三面而围,一家一户,自成院落。因为这种窑洞大多或依山势或傍沟壑,崖面多呈罗圈状,便美其名曰“罗圈庄子”。

非依山傍沟者,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四方四正地下挖,取出的土方在四面的崖背上垫起。这样每下挖一尺,必使崖面加高二尺。待足够深度后,再在四面山墙上凿窑。这种窑洞,俗称“地坑窑”。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受上述两种构造形式的启发,在平坦地域,以土坯为主要材料,磊起的叫“箍窑子”。这种窑洞除门窗使用一点

儿木材外,很少使用砖石之类的材料。施工简单,造价极为低廉。美观大方,曾一度是平原地带农村上等民居建筑。

拱形窑顶,很好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坚固耐用。

山墙上镶一套普通门窗外,另加一高窗,妥善地解决了通风换气和采光问题。

窑洞冬暖夏凉。空调的发明咱不能和西方人争功,但最早发现并把空调原理应用到民居的,恐怕是咱陇东高原的先民吧。窑洞盛物空间充裕,人居、养畜、饲禽、存放农具杂物,可谓实用方便。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岁月里,窑洞是陇东黄土高原最为普遍的居住形式,也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乡土文化形态。陇东黄土高原乡土文化,其实就是指窑洞文化,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窑洞文化是一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沟而居的“罗圈庄子”,还是平坦塬面的“地窑坑子”,大都凿一斜坡“洞子”作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洞子”大多狭窄低矮坡陡,出入上下极不方便,但别无选择。厚重结实的洞子门,哐啷一声或开或关,里外两个世界,或沟通或阻隔,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蔓延窑洞文化的是一种恋家情结。恋家情结远比南方人要深的多,重的多。他们出外谋生一般不会走的太远,不会离开的太久。无论是“游击式”打工,也无论是“阵地式”的在外干事业,“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曾经鄙夷南方人走村串户卖纽扣补锅箍笼瓮,也曾看不起上门吆吆喝喝收购废铜烂铁的老陕,甚至村上第一位摆小摊干买卖的人曾经遭受过大家的奚落。而这些

“曾经”一下子持续了好多年。就在这“好多年”里,温州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其实,“容易满足”“随遇而安”是“封闭”“保守”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心态。囿于其中,就是落后。好在这种文化心态的物质基础是黄土。泥土砌筑的构件,遇风遇雨便会被剥蚀,渐渐走向破碎。只是进程稍长了些,速度慢了一些罢了。看这种文化的眼光越是宽容,就越发觉得正常了。

窑洞文化是一种崇尚和谐的文化。

窑洞方化源于黄土,属于“土文化”。土的形态和性质决定了它的沉稳。其文化内涵应该是一个“仁”字。仁者乐山,仁者属土。

江浙大地,水源丰富,江河如网。正因为与黄土高原形成鲜明对比,将其归之“水文化”想来谬误不大。水的形态和性质决定了它的灵动。它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是一个“智”字。智者乐水,智者属水。

窑洞文化心态的“仁厚”首先体现在对人的谋生手段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上。仁厚而爱人,排斥巧取豪夺,坚持诚实劳动,甚至诚实的有些笨拙。你听,明明是坐机关的教书的或者是干买卖的,竟和刨土窝种庄稼干体力活的一样称之为“挣钱的”。一个“挣”字,模糊了劳动的方式、强度、收益的区别,也听不出政治地位的高低。一个“挣”字,很明显的把“智”的因素排斥的一干二净。“土文化”特别崇仰牛一样的埋头苦干的劳动者。骂不务正业干坏事者为“杀牛贼”,就是视不尊重劳动不埋头实干者为盗贼,人人见而诛之斥之!

而“水文化”里的劳动,一般也含混了方式,强度、收入,甚至政治地位的差异。哪怕是极其简单辛苦的体力劳动,一概称之为“赚

钱。”

“挣”和“赚”一个从“手”,一个从“贝”。一字之差,两种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

笔者所在的小城,目前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几个企业主都是江浙“水文化”籍贯。他们一二十年前在家乡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审时度势,机智地躲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毅然北上,辗转来到陇东高原,“反弹琵琶”——用雄厚的资本“赚”取穷地方的钱。他们如水一般灵动,从“小货郎”做起,主动出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迅速站住了脚跟,开拓出了一片片疆土,使贫瘠高原渐渐成为江浙生产的廉价服装和小商品的终端市场。其实,仔细考察这些“水族”商人企业家的发迹史,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把“水文化”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客观上依赖的却是“土文化”和仁厚和包容。

——山一般的沉稳与水一般的灵动,和谐共赢,共同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打造出一方繁荣!

——“仁”与“智”,从文化联系性和互补性上来说,只有认同没有冲突。社会的和谐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和谐。

一住几十上百年,一住数辈人的“老庄子”比比皆是。“鸡犬之声,相闻互不相往来”仅是一种暂时情形。鸡犬相斗互啄会引发邻里反目;为争一犁沟儿地竟会闹得难以开交。这些都不代表窑洞文化的内涵。窑洞文化植根黄土地,张扬的是“敦实”“宽厚”就如这窑洞的容积,如崖背的结实。一句话,黄土联结着你我他。所以他们笃信:“有千年的邻家,没有千年的亲戚”。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总

管”一声吆喝。四邻八方都来了。 纵是谁家有多大的事,也不敢随便耽搁。抬桌子扛凳子,锅碗瓢盆,凡是“过事”所需要的,一点也不含糊。一张“执事单”比组织部的人事任命文件还要雷厉风行。特别是那些曾经有过“过结”的邻家,“过事”就成了化解矛盾的机会,就象趁着火候熔炼修补粘接有裂伤的器物一样。窑洞文化有时是讲求含混溶融的,只论“是”不提“非”。“黑白、方圆、曲直”必要的时候采取通融折衷的方式,要比“不‘是’即‘非’”的方式好得多。

人口多了就把崖面子不断下削,从而扩大院子,增加了空间,还提供了日常必需的用土。“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土粪土,无土哪来粪?多凿几孔窑洞,一举多得。人丁兴旺,数代同堂,其乐融融。囤里有粮,心儿不慌。不言吃香吃好,只图温饱。安稳度日,苦点累点没有啥。老婆娃娃热炕头,再吼上一段秦腔或唱上一段“眉户”,那才叫幸福哩!

窑洞文化的另一特征似乎与北京“胡同文化”里“不爱管闲事”相反 ——“爱管闲事”。东家婆媳晚上闹矛盾了,天不亮西家就知道了;西家昨晚生孩子了,不到晌午,全村人就都知道是男是女了。这些枝节碎屑,只要你有闲情逸致,一定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然而,与这一特征孪生的却是“不爱管大事”,那怕是与自已的生活甚至是生存都有着某些联系的事。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国际石油价格的涨幅与日俱增,说给他们,他们可能会瞥你一眼,然后摇摇头,目光转向树梢,瞅着太阳,打个长长的哈欠。村里有好事者,要在农闲时节办庙会,唱大戏,他们会一边掏钱凑份子,一边关心地询问是“自

篇五:窑洞

(一)建筑布局角度可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类型。

靠山式窑洞:它是在黄土坡上,依靠山崖,前面有一定的开阔地箍建窑洞。因为它要依山靠崖,必然要随等高线布置才更合理,窑洞常常呈现出曲线或折线排列分布。这种窑洞修建时省工省力,又节约土地,并有良好的采光优点,还取得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效果。

当然它离公路有一定的坡度距离,对于人们出入上下搬运物品和饮水带来不便的缺点。

沿沟式窑洞:即

窑洞与楼房比

窑洞修建在河道两旁,大多数在阳面。也是建筑学上讲的在冲沟两岸土坡和崖壁基岩上部的黄土层中开挖窑洞。它的优点是交通方便,饮水便利,可避风沙,本地人称为“水食相连”之地,缺点就是相对于靠山窑洞视野不开阔,战乱年代容易受到攻击。

(二)从结构和材料上可分为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基本类型。土坯窑是土窑的衍化,薄壳窑是砖窑的派生,砖石窑是两种建材的混合使用。

土窑:它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挖土窑必须选择在向阳山崖上土质坚硬,土脉平行的原生胶土崖上挖掘,避免在直立、倾斜土脉和绵黄土地段开挖。因为,土硬则实,土软则虚,虚则易塌陷。通常,先剖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挖进去一两米以后,便朝四面扩展,修成一个鸡蛋形的洞,再用宽镢刨光窑面,抹上粘泥,有时为固顶,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作箍。土窑洞一般深7-8米,宽3米左右,高3米多,最深者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另一种是半圆木窗,约有3-4平方米,不仅光线较好,透气性也大大提高了。半圆形木窗的格局令人视觉舒展大方,而且有专家指出,这也是易经中“天圆地方”之说的体现,耐人寻味。土窑充分体现陕北窑洞冬暖夏凉和省钱省料修造容易的优点。过去对于贫苦的陕北人民挖一孔土窑是天大的福分了。土窑也有光线昏暗、采光不利、空气流通差,窗内墙壁难以粉刷,窑面子容易风化雨蚀,山崩土陷易坍塌的缺点。建国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土窑已基本废弃。现在看到农村里荒弃的窑洞大多是土窑,这些窑洞开挖百年以上或更为久远,所以也成为“百年老窑”,它们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先辈的艰难与往日的辛酸。

接口窑:即是在原土窑开扩窑口,按窑拱大小加砌一、二米进深石头或砖做窑面(基本在1.5—3米之间),新做圆窗木门。为加固内顶,用柳椽箍顶。然后用麦鱼细泥沫壁,土拱与石(砖)拱接口处抹平隐藏使其新旧两个部分浑然一体。接口窑是过去土窑基础上的进步,门窗变大后采光面积大,光线增强,既明亮又保温,窑面也坚固美观。现今,接口窑也大多数“退役”,成为陕北窑洞的历史遗迹。

砖窑:就是用砖和灰浆砌的拱式窑洞,结构及优点与石窑大同小异。在煤炭富足石料缺乏的地方,烧砖建窑当然方便。砖窑美观整齐,备料易施工速度快,但造价高。砖窑的缺点是保温性差,砖块年旧老化,窑洞使用寿命相对石窑要短。2001年7月子长县城遭遇洪水被侵后,砖窑大部分坍塌,材质缺陷暴露无遗。

石窑: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尺寸凿方凿弧,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圆缓,合平规范标准。窑顶前加穿廊抱厦,顶戴花墙,尤显大方。窑口安装大门亮窗,窗棂图案有简有繁,花样多变,什么“朝阳四射式”、“蛇盘九蛋式”、

“勾连万字式”、“十二莲灯式”,可由木匠巧妙设计。小窗加玻璃,也有整个门窗安装里外双层玻璃,即可增加室内明亮度,又可加强保温性,也很美观。新近出现用铝合金做门窗的新样式新变化,体现出新一代陕北人的富裕和思变的心里。窑内用白灰粉刷墙面,用磨光的石板砌锅台,围炕沿,显得结实美观。现今也出现许多用瓷砖铺地板、贴炕围和锅台的新鲜事物,陕北窑洞在原始与现代,实用与美观之间相互交叉,折射出陕北窑洞的无限魅力。箍建石窑在材料、资金、人员充足的情况下,三孔窑洞从建筑到入住最快两个月。因为修建石窑花钱比较多,大多数农民修建一院石窑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入住。这其中的根本是资金不足,只好积蓄一些钱完成一部分,直至全部完成。现在,陕北窑洞大多修建石窑,这也是改革开放农民逐渐富裕,手头有钱,做了过去陕北人想做但没有做的美梦。农村向着“三眼石洞出面面,砖砌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瓷砖炕围花边边”的方向发展。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陕北箍窑洞

陕北浑厚的黄土地上,丘陵沟壑密织如网,民居以窑洞居多。

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先民的穴居习俗在陕北落下深根。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凿洞,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冬暖夏凉的窑。成为陕北人生生息息、悲喜共溶的家。

土窑洞修凿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易碱化,窑面经风化雨蚀常常整块整块地剥落,如遇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之危总是毁灭性的。后来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洞美观了许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由掘土修造逐渐转为用砖石在平川箍建。砖石窑洞既秉承了土窑洞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陷,成为陕北人较为理想的住宅。直到如今,平房、楼房的大量兴建都无法替代陕北人属于自己的窑洞。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的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石窑洞的修建通常以三孔窑洞或五孔窑洞为一组修建的较多,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洞一般深8—12米,宽高为3米左右。

选定窑址后,一般先劈山削坡,开出一片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随后依着山壁挖出四条深1.5米的巷道做地基,(注:以三孔窑为例)俗成窑腿子。一般中腿窄,边腿宽。然后用石头把地基砌起1.5米高的石头墙,也叫起腿子。接着用木椽搭建半圆的供形架子作窑坯子,在架子上放上麦杆、玉米杆等覆盖物,再抹上泥巴紧固,这道工序称为支穴。另一种则是在依靠山坡底,生挖出窑洞形状的土坯子,然后在土坯子上插石修建,这种工序称为“饱穴”。等到合龙口后,再慢慢挖出土坯子,称倒窑石旋,土挖尽新窑即成。接着在搭建

好的坯子上插石头片子,即坂帮。这道工序又分几步,插上一米高这段叫头帮,以上称二帮,二帮、安口(即在窑洞弧顶砌石头),添叉(即在两个窑洞相接的倒三角地带添砌石头),套顶(即在三孔窑洞顶以上加盖的第一层石头),同时进行并完成。这时在石头插的窑坯上灌大量泥浆直至渗透不下后再垫上两米厚的土层,边填边夯,用石碾压平。最后搬掉木椽架子,石窑的雏形便显现。

合龙口一般在中窑举行,即在套顶时中窑窑顶留下一块石头的缺口,谓龙口。

窑洞的地形基本是背风向阳,山近水依,出入方便,环境优雅的平展地方。另外还特别讲究“风水”,然而有好多地方出现了“风水石”、“风水树”,所以人们在造好的地址上,首先要请阴阳先生通过用摆罗盘(指南针)的方式来取方定位,一般窑洞的座字是八卦中的乾、艮、巽、坤四字,一般不能占子,午、卯、酉四字,即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个方向,因此方向位置“太硬”,只有庙宇、衙署才能在此修造,一般人家在此居住“服不住”因福薄运浅,强占会多灾多难,其它方位均可。但还讲究面向要宽敞平展;背山要雄厚博大;左右要环山围堵,以此为能藏福聚则,争运固气,家丁兴旺,另外还要辟离庙宇、坟墓、尖山、窄、弯、险崖深沟、左堵右塞、背山浅薄等,认为在此修造居住会后代不旺。财破福浅。有时间同一个地方有的阴阳看后能修造,而另一个阴阳看后又说风水不好,民间有“有三个阴阳也难盖个鸡窝”之谚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有的住宅建成以后,在大门外安一块“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俗称“镇宅石”意即避邪。

从窑洞的成本,依山随势的布局,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聚落形态,窑居者以苦为乐的情状,一直到冬暖夏凉的优越性,描摹了吕梁山区土窑聚落环境的原始古朴性,使人们好像在欣赏一幅水墨画。而更重要的是,古州在黄河秦晋峡谷东岸的紫荆山一带。此地正是地质工作者发现并以地名定名为“午城黄土”的地方。午城黄土地面的土窑洞已凭发育得如此成熟,说明了早在三百年前,人们对午城黄土与窑洞的紧密联系已经有了科技理性的认识。

拐窑、暗窑和窨子

土窑还连带有两组特殊形式,那就是土窑附有大小不等,各式各样侧洞的带目式拐窑,和从窑掌纵深开掘形成的称之为带把的尾巴式的暗窑和窨子。

拐窑、耳窑、爽堂子

拐窑的特点是从正窑两侧左右拓展而非纵深掘进,如此形成的拐窑,形式多样,功用不同。当然,也有从地面掘进。左右两侧形成一洞或几洞,供单孔土窑居住者分别放置粮食、农具和杂物。

还有一种是于正窑侧掘一个一门宽的过洞,进去再扩大为一孔小窑,这个小窑内盘一滴间炕,人们站在过洞处就得脱鞋上炕,或坐或卧,悉听尊便。这种窑被形象地称为“耳窑”或“爽堂子”民间戏之为“进门就脱鞋,脱鞋就上炕。”

而更普遍的是,工程不像前面所述的那么大,只在两侧崖壁凿成拱顶见方的壁龛,龛口

加置小门框、小门扇,龛底铺以石板、砖块,使其光滑平整和隔潮,用以放置什物,俗称“崖门柜儿”。置于锅台侧上部或近旁者作碗柜,用以放置锅、碗、瓢、盆等灶具和调料;置于炕壁者为衣物柜和针线柜,大者可窖全家被褥;置于其他部位者为零碎柜,此柜囊括钉子、眼镜盒等一应小零碎,故称“零碎柜”。崖门柜儿实是贫寒之家利用壁体空间的办法。有些置不起箱柜的人家,其家当就全在这里了。好在黄土的可性天然地为其提供了方便。讲究的人家总是取适当的位置,以油漆调和颜色,把崖门柜儿精心装饰,无论从部位、色调看,均能与整个窑洞融为一体,这时的崖门柜儿不仅是盛物的龛儿,而且是对居室的点缀。这种壁龛在陇东陕北、晋西北尤多。

暗窑

与从主窑掘进的带耳式爽堂子相联系而又相左的是带把式或曰“尾巴式”土窑。这种连带关系形成的是指从主窑窑掌或大或小,或直或弯,或长或短,纵深掘进而形成的暗窑和窨子。名曰“暗窑”、“窨子”,一是土窑悉数依崖,窑后再无窗户可以透光通气,是实际上的“暗”;二是从其功能上讲主要用于“藏宝”、藏冰、藏酒醋,乱世时则用于藏畜家禽和主人躲避匪盗兵之用。

土窑所长者亦莫过于它极强的可塑性,处于中下层经济地位的农民犹如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黄土高坡上大显身手,把窑洞雕成自己需要的样子。暗窖就以这种可塑性及其特殊功能成为窑洞民居的主要“附件”。

暗窑口虽小,里边却够宽敞,摆着十几条大缸,大多放着小米、麦子、和黑豆,一两个放着贵重衣物和首饰银器。平常被净粮食的扇车掩护着,一到乱世便封了口,泥的和全窑到处一样基本看不出来。由此可见,它成为防火、防盗、防兵的最好“藏宝”之处,是巧妙的“坚壁清野”之法。

窨子

窑洞自穴居始,与人类共生、共存、共发展,自然较窨子要早。但窖子,作为暗窑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起源亦早。至少在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就有了窨子作为窑洞的延伸和附属建筑。《诗经·豳风·七月》上就有咏窨的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是周历的二月,但在夏历则为十二月,当时天气最冷的大寒前后。说此时凿下冰块放到地窖里,供消夏之用。”“阴”通“窨”,《说文解字》:“窨,地室也。”《七月》是周代豳地的民歌,而豳地处于子午岭南端,关中“北山”的泾河中游黄土腹地,至今下沉式窑洞仍为居民的居住形式之一,可见早在周代,窨子已与穴居有着必然的联系。《说文通训定声·专注》曰:“今俗以油酒等物埋藏地中曰窨。”可见其功用由藏冰扩而大之为藏油以及藏酒、藏醋,有了工业上的功能。酒之窨藏(现在统曰“窖藏“)由来已久,而山西老陈醋则必处于窨藏。远近闻名的洛川簸箕都是在地窖子里编成的。

窨子的形制很多,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有的有后口,有的类地窖。一般用于藏家畜家禽者称为“马窨子”,较宽敞,大家畜可以回旋、饲养、拉撒。另一种是很长的暗道,且有沟可通,带有后出口的大窨子,遇紧急情况,人夫马匹可以藏于其中或从后洞逃逸。这种窨子多在山区或者原区临沟的地方。米脂县姜氏庄园西侧的碾房院一孔窑中即设有暗道直通后山,这是供全家人转移财产和人畜的。洛川县太月村窑窠有一窨子,从窑内侧斜刺里挖

下去,隔一段设一“闪坑”并设吊板供人通过,如此逶迤朝东南直通叫作“窑窠沟”的呈90%的红崖中腰。出口下是悬崖,口侧有一羊肠小道,中间斩断五尺,设有吊板,这是后出路。这种窨子在洛川原上较为普通,多用于躲匪,在明代和清代掘成,而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黄龙山土匪滋扰却派上了大用场。有550年历史的榆林梅花楼窑洞楼房,据说供洞地下有一窨子名曰朱砂洞,直通数里之外的红石峡,是供往长城线上转运兵马而用的。但究竟无人探究虚实。果如是,则窨子不仅仅是防御性的,而且具有攻战的功能了。

窑洞的内部格局

窑洞的内部设施及布居,最能体现其实用功能和以火为中心构筑的原始形态者,莫过于灶、炕和烟道系统。

黄土高原窑洞区的灶、炕、烟道大体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窗炕前出烟系统,一是掌炕后出烟系统,“锅台挨炕,烟洞朝上”成为民间口头禅。

灶是全家人熟食之所系,窑洞的灶是由古代火塘演变而来的,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区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灶,黄龙县出土的西汉陶灶长21.5厘米,高10厘米,前宽20厘米,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接?厘米×4厘米灶门,各部位还有许多纹饰。从灶面上呈品字型分布三口锅的布局来看,早在西汉中期,陶灶功能已很完备,煮饭、烧水、炒菜已有了明显的分工,绥德县四十里铺出土的汉墓陶灶,呈半圆形灶体,有三釜穴,灶台上周圈排列有勺、铲、钩、刀、刷等灶具10种,绥德县延家岔出土的汉墓石灶,灶体为半圆形,正侧面有进火口,后有出烟孔,灶面刻大、中、小三个安锅坑,右侧排列有勺、钩、叉、刷等灶具,这种石质锅台和灶面三锅型制一直沿用至今。

窑洞区灶台的制作多种多样,一种是黄土夯打捶成锅台,然后镟大小锅口,灶坑和灶门,安上炉齿;另一种是砖石砌成,由石匠事先錾就寸许厚的石板砌成灶面。另外还有水泥锅台、砖镶面锅台等。

灶的种类有鼓风灶。灶、炕、烟道三位一体,但在燃火方面也分成两种灶型:函(或称“风箱”、风柜”)鼓风灶;利用室内外温差热气流上升原理抽风的吸灶。

吸灶:掌炕和后出烟系统大部分是“吸灶”。即灶、炕和烟道利用热气上长的原理,形成一个气流循环系统。

投灶儿:窑洞民居还有鲜为人知的一个普通的特殊装置—投灶儿,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曾展示过这样一个镜头:窑洞中炕的一角“狗窝”位置的墙面上,揭起一块五寸见方小巧的石板,即现出一个黑洞,这就是“投灶儿”俗谚“投灶不是灶,顺烟离不了”可见投灶儿是窑洞民居中“顺烟”不可缺少的地方风物。

套灶镬:灶镬(huo)即灶,称“灶镬”,是因为镬即锅,是与灶台相连的统一体,所以寻常所言之“灶镬”即这样写,而不能写成“灶火”,因为“灶火”是专指灶膛里的火燃烧的情状。套灶镬有几个特异之处:材料以上好的黄土和成泥,加入头发或纸筋或盐水,是为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