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30:52 小学作文
篇一: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
一、复习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还记得吗?谁来具体说一下,提问学生,学生回答。从犯罪的含义和犯罪的基本特征中,我们知道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危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3分钟)
过渡:在学习之前,让我们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二、三7分钟)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学会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
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齐读)
过渡:那么,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先通览本框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第2题字比较多的部分同学们可以直接在书上勾画出来,在路线图上标示出来就可以了。)
1、联系课本95页小迪的事例,说说犯罪都有哪些危害。
2、我国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括 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师生共同探讨自主学习的第一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犯罪的具体
危害,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得出结论是要在心灵深处
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
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过渡:从刚才我们的讨论中,做为局外人的我们觉得小迪的结局是悲
惨的,我们为他感到可惜。那么像小迪这样的局内人,犯罪分子自己
又是怎么想的呢?下面,老师朗读一个真实的事倒:《一个死刑犯的
绝笔》。
四、合作探究(14分钟)
老师朗读《一个死刑犯的绝笔》,……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
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
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人一开始不可能就有
那么大的胆子干大坏事,而是由小变大的,以后就变本加厉……现在
的我,心里感到十分难受,也十分后悔,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朗读完之后停顿30秒。师:这是一个死刑犯在临刑前的心里话,)
联系本课的知识,说说《一个死刑犯的绝笔》给你什么启示?(这里
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犯罪的危害,我们要远离违法犯罪,犯罪往往不
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
一步步越陷越深。再联系到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具体包含哪些行
为。)
师:那么我们来看96页陈某的事例,绘制陈某从不良行为到犯罪的
路线图。
联系课本96页陈某的事例,绘制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犯罪
(同时多媒体出示图片)
过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
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那么道德修养与违法犯
罪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五、拓展提升(10分钟)
“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最终走上
贪污、盗窃、 抢劫等违法犯罪道路。” 这句话说明道德水平的高低
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讨论展示)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失误之后这样说:“我不是故意
的……我没有恶意……”岂知无心也可能(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有恶果,每天失误一点点,
0.99虽然很接近于1,但长此以往,我们将收获的是暗淡的人生。(边
出示幻灯片)而相反,如果我们每天都进步一点点,1.01虽然只比1
大了一点点,但长此一往,我们将收获丰硕成果,如果我们再努力一
点点,1.02,我们将收获更丰满的人生。
师:学习了以上的知识之后,我们进行学以致用的环节。
六、学以致用(5分钟)
某中学生刘某接触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初二
时开始旷课,夜不归宿,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
萎靡,无心读书。初三时,因多次用赌博机聚众赌博,被公安机关拘
留,但他仍不悔改,为还赌债,绑架了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2万
元,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刘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的有( )
?旷课 ?夜不归宿 ?迷恋网吧 ④观看色情、凶杀等信息
⑤聚众赌博 ⑥绑架、勒索他人
A.???④ B.??④⑤ C.?④⑤⑥ D.??⑤⑥
2、刘某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说明( )
?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生活中,我们要谨慎交友,防微杜渐
④为了避免违法犯罪,必须要拒绝结交学校以外的人
A.??? B.??④ C.??④ D.??④
3、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发
生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关于道德水平与违法犯罪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能有效地远离违法犯罪
B.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 道德修养和违法犯罪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D、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4、有的同学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后也不受处罚,
因此不用加强自我防范,等以后参加工作再说。”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讨论,第4题引导学生先判断对错,再说原因:犯罪的危
害,青少年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认为
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环节,收获和启示。(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对照着学习目标,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又有哪些启示)
师:人生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只有在每件小事中锻炼自己,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才可以成就自己美满幸福的人生。
篇二: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刘晓硕 学号:201011035036
居安思危的典故
【含义】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魏征在也曾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
《旧唐书·魏征传》中:“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译文:陛下您现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不能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同样说明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霍光金日磾传.霍光传》中: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
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现代企业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
《孟子告子下》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同样,一个企业要想长青,也离不开忧患的作用,有着“中国投资风险之父”美誉的成思危说:“我们的企业一定不要自满,一定要居安思危,学我的名字。”
玫琳凯一个是化妆品直销企业,如今在全世界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公司,销售队伍达200万人,成为年创利近百亿美元的国际性大公司。玫琳凯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公司不仅必须有能力面对各种危机和变化,而且还必须要擅长“未雨绸缪”。
在20世纪的美国,六氯酚是一种被人们广为推崇的化学成分,并被普遍应用在护肤产品的配方里,玫琳凯也不例外。但后来,公司的科学家发现六氯酚对人体有害,于是当即决定不再使用它,并销毁了大约1.9万瓶含六氯酚的成品。随后不久,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现了这一事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此配
方的使用,并要求制造商销毁所有含此成分的产品。就像中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一样,六氯酚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词,众多化妆品企业在付出直接的经济损失后,其品牌的声誉也遭到了极大的损害。而玫琳凯公司当时销毁这些化妆品的决定使它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企业要走在危机发生之前,“未雨绸缪”的作用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应对危机的时间与成本关系曲线
在今天和未来,一个企业要想达到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水平,必须主动预防危机,不是在危机出现后被动变化,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张瑞敏告诫海尔人:“不管你的牌子有多响,如果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竞争中,不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也是很难保证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竞争没有终点,没有胜负,要保持永远的忧患意识。”海尔的生存理念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正是海尔的危机意识才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仍能实现持续发展。
企业要想不断地稳步发展,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时刻保持危机感,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也是企业领导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中的一把利器,不管过去的成就有多么辉煌,领导人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为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天地不断地积蓄力量。
主要参考书目:
《春秋战国文化史》 《孟子告子下》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危机管理》
《张瑞敏管理真经》
《玫琳凯和她的美丽梦工厂》
篇三: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框题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的第三框题,其落实课标的具体要求是:“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本框题由两目组成“认清犯罪危害”和“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有三个内容: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要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保护”有三个内容: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教学重点是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教学难点是如何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远离犯罪。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违法犯罪现象深恶痛绝,且能做到遵纪守法。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原因和家庭教育的不当等,导致少数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如目无组织纪律、打架斗殴、旷课、夜不归宿,甚至抢劫偷盗等。还有一些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动辄以出走、逃学威胁家长,有的则满口脏话、动作粗野、行为不端,还有进入营业性舞厅等场所,而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更是与日俱增。这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如不及时矫治极易滑向犯罪的泥潭。而要远离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重要在于青少年本身。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并且一定要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提升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难点:如何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
五、教学方法
分析法、情境设置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导入---提示目标---自主学习(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反思自己,形成自我控制和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合作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解决三维目标)---展示交流(对案例进行分析交流,解决本课重点及难点)---收获盘点---反馈延伸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我们明白了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那么违法行为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违法犯罪?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防患于未然》
(板书:防患于未然)
【设计意图】小结上一课的知识,提出新的学习主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认清犯罪的危害)
活动一:阅读与思考
出示“陈某由一个品行兼优的学生走上 违法犯罪的案例”(案例见教材第97页)。
教师:一个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来阅读教材的案例,分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2.思考: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
2)他有过知耻的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深渊?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演示:知识之树
1.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违法犯罪。
②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违纪,违法,甚至犯罪。
教师:通过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思想观念支配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会违纪,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所以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阅读材料,找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引导学生懂得道德水平、法纪观念与犯罪有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应增强法制观念,为后面讲解犯罪的危害等知识作铺垫。
活动二:析案例,明道理
教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严重的危害性,犯罪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它对家庭、他人以及行为人自己都会造成伤害。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进行分析犯罪的危害性。
《马加爵因赌起冲突而杀人》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发现4名大学生被杀死在宿舍内,公安机关经侦查,认定作案人系该校学生马加爵。公安部于2月24日发出A级通缉令。经群众举报,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被公安干警抓获。经审查,马加爵交代了因与4名被害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月13日至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的犯罪过程。马加爵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
教师提问:1)马加爵杀害同学,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2)马加爵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案例,讨论交流回答
多媒体演示:知识之树
对自己:毁掉前途,失去人身自由,被执行枪决。
犯罪的危害性 对他人: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剥夺他人的生命。
对家庭:让家人伤心、绝望,生活在悲伤、愧疚中。
对社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危害社会安全。
教师小结: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所以,我们要远离违法犯罪。
【设计意图】使用学生熟悉的案例,能有效的使学生从发人深省的材料中认识到犯罪的危害,
激发学生憎恶犯罪的情感,深刻认识到犯罪者本人要为犯罪行为付出代价。
活动三:我的微博我做主
教师:近日来,老师在微博看到一条微博,内容是一名土掉渣的网民说:马加爵太傻了,居然杀人,这是犯罪啊~有木有,有木有?不过我年龄还小,犯罪跟我没关系,就算犯罪,也不会受处罚。
提问:土掉渣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对的···
多媒体演示:知识之树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师小结: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负法律责任,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学法、知法、守法。
【设计意图】网上微博的事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一句话能帮助学生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辨析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负法律责任,自觉树立远离犯罪的意识。
二、加强自我防范(板书)
过渡:通过前边的学习和探究,我们知道: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呢?同学们,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的材料《爱占便宜的小张》。
教师提问:你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行为?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板书:1、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事做起,重视道德修养,预防违法犯罪。
活动五: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师:预防违法犯罪,应该要弄清什么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事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我国有一部《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就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我们划清了是非界限。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内容。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
(集体或指定学生朗读P99“相关连接”的内容并把相关知识勾画下来。)
教师: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现在我们大家来分析这个案例(多媒体出示案例)并思考回答问题。
中学生小陈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为了搞钱去网吧,他和他的几个朋友经常携带刀具勒索其他同学,小杨因生性软弱,多次遭到他们的勒索。当小陈再次索要200元而小杨只交50元时,小陈等再次大打出手,小
杨早已以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和他们争执起来。混乱中,小陈身负重伤,他的朋友小吴死亡。 事后,死者的奶奶不堪打击,突发心脏病去世;小陈的父母因过度悲痛无法正常工作;目睹了这场惨剧的同学们谈起这事都心有余悸;参与这场事件的同学在回忆时都默默流泪。 思考:(1)小陈等几个同学的行为有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小陈等几位同学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小陈等几个同学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吗?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教师从中点评,引导归纳)
多媒体演示:知识之树
(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小陈等几个同学的不良行为有旷课、携带刀具、去网吧玩游戏、勒索其他同学;严重不良行为是多次勒索其他同学。
(2)对自己的危害:对于小陈来说,不仅身体受到了伤害,而且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妈妈爸爸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因对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而加重了经济负担;
对他人的危害:姥姥死亡;使一个家庭面临同时失去2个亲人的悲剧,令人痛心。而侵占他人财物、对他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
对社会的危害:“心有余悸”说明了小陈等人的行为影响了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正常的学校秩序和社会的安定。
教师点拨:严重不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比不良行为的危害更加严重,是对社会正义的践踏、对公民人身的欺凌和公民财产的掠夺。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国家司法保护。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准绳,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能图一时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3)小陈等人必须受到处罚。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不满16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罪、抢劫罪、放火罪、贩卖毒品罪、爆炸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 板书:2、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及其发展后果,从感情动机上避免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活动五、出谋划策
过度:小陈等人已经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这种惨剧的再次发生?请从小陈的角度分析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呢?
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回答(略)
教师小结: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老人们常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板书:3、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应原因能自主分析相应的对策,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自己生成这一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
环节三: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收获盘点,教师从中点评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知道违法犯罪的危害,了解到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严重不良行为,它们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任其发展就可以发展成违法犯罪。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制观念,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从而享受人生,造福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巩固新知。
环节四: 布置作业
做一个计划《向自己的不良行为告别》,写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所看到的或接触到的不良行为,以及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然后谈谈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以加强自我防范。
计划内容如下:
1.我的不良行为有:
2.我改进的目标是:
3.不良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有:
4.具体措施有:
监督人:
计划制订人:
新课结束
教师寄语:违法犯罪的危害是极大的,而违法犯罪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青少年要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
一、认清犯罪的危害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2、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二、加强自我防范
1、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
2、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3、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仔细研究了教材,认识到教材所讲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繁杂。如果这节课要按照课本顺序一个一个讲,就会显得没有条理性,没有层次,难以体现重点难点。因此,我在学习了本课要落实的课标内容后,依据重难点,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调整。整合后的内容分为四点:1、犯罪的危害性;2、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
篇四:防患于未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法不可违》,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理念 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为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 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诚如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框题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特征,以及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等内容。是对上一框题“走进法律”的进一步解释,也为学好以后内容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3、教学目标 七年级学生对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不深,尚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行为属于违法,不能正确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很多学生抱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什么关系”的错误想法。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我不违法”。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以及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 (3)过程与方法目标: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景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根据课标和教材设置,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我的依据是: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同时他们对违法、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学生只有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才能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2)教学难点 法不可违(说课稿)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我的依据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在具体的案例上很难界定,毕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需要借给他们一双法律的“慧眼”。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人的教学能力和学生水平及现有的教学条件,我确定以下三种教学形式 (1)活动探究形式 通过情境模拟、风采展示、知识竞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案例分析形式 抽象的理论只有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伟大。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的分析联系起来,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形式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采用分组讨论及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说学法 学生能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能否成为有效教学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我将按照“创设情景、引起思考”、“情境模拟、分组探究”、“风采展示、一比高下”、“知识竞答、抢前争先”、“案例传真、以案说法”、“辨别词汇、探究解惑”、“课外拓展、学法践行”7个活动环节来完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个活动环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1、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出示案例:以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强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由此而引发的中国食盐抢购潮,甚至有的学生也参与了此事。问题:这件事是真实的吗?谁能说说发布这种谣言的危害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入手,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本课教学。 2、情境模拟、分组探究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91至92页中的三个情境,并思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思考,集体探究,互相交流,归纳总结,学会反思,以加深对法律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风采展示、一比高下 学生分组表演情境模拟小品,并展示小组探究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品表演,再现教材的事例,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意识,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4、知识竞答、抢前争先
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违法行为的类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进行知识竞答活动。(多媒体出示竞答题)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5、案例传真、以案说法 多媒体出示案例: 2009年12月5日,家住广州的刘某某(17岁)因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起报复之心,在网吧放火,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放火罪,后果极为严重。2010年3月广州市人民法院对放火案作出判决,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刘某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2.他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法行为的类别? 3.刘某的犯罪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4.刘某的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以现实案例为素材,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 6、辨别词汇、探究解惑 刑罚是不是刑法?请同学们看书,并谈谈对刑罚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在此基础上检验学生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特征和区别的掌握情况。从而使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7、课外拓展、学法践行 要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社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调查,然后形成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实践,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8、新课小结:知识的掌握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事实说明,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些人走向犯罪的深渊都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俗话说:“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教师通过这样的小结,不仅有利于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学导与行的观念,并提升了理念和价值观。
篇五:防范于未然
防范于未然
没有危险;不受妥协;不出事故”,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即就是安全。它包含了外在的与内在的两种安全状态,首先是外在的安全,是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只有在没有任何人身伤害以及财产没有损失的前提下方成称为安全。内在的安全,是人的思想与心理状态的一种体现,在某种事务上或者是在某种界定的指标的一种满足。外在的安全与否是直观的,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被界定出,对于违章行为的不安全行为,规章制度是衡量安全行为的一个准绳;对于内在的思想与心理的安全是道德安全理念,不能直观的看到人的伤害与财产的损失,但却是最为危险的一种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作为青岛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乘客,从我们的车站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把人生的安全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应该以高度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乘客安全准点运送到目的地。
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 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282起,造成27270人死亡、11698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4.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起,1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10起为营运客车肇事
导致。
我想说,对于一个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对道路交通事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持续增长?一起起事故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也不应该忘记!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有些驾驶员还在超速、违章、违规,不按规定行车?因为我们有些管理者,对安全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些麻木不仁者,置安全于不顾。对违章、违规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基本制度进行管理和处罚,讲人情、讲关系、不想管也不敢管,难道就不顾后果吗?难就管不了吗?
智者是用经验预防事故,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我们每一个安全管理者都要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借前车之鉴,教育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记事故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我们不仅要创造效益,更要抓好安全,唯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
2009年,集团公司英明决断的成立安全保卫部,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水平逐步提高,道路上的车辆也在快速的增长,一个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又怎能得到稳定发展呢! 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安全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企业的效益明显增长,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就是靠安全这面大旗为我们保驾护航吗?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都应该尽职尽力,杜绝一切违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用我们的耐心、细心和诚心,做好日常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道路、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等。但归纳起来,就两大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不论是人驾驶车还是管理车,人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能动的,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一个车辆管理监督者在实施管理监督过程中,其监管责任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全过程监控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安全运行。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
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自成立以来从实际出发1、突出抓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把搞好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职工的道德意识、服务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以抓具体为核心,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构建强劲有力的安全管理模式。强化层层落实的安全责任,坚持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学习,在全体职工心目
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规避作业风险,从而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目的。
安全源于,没有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在思想上没有产生麻痹的安全疲劳思想。对于自我防范事故的能力的提高,是防范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做到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就把握了人身上的防伤;严格作业标准,保证作业安全的质量,不给国家造成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可能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只有做到了有备无患,才能保证把这场没有硝烟的安全战役进行到底。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安全不可忽视!人的生命是珍贵而脆弱的。之所以说珍贵是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之所以说脆弱是因为生命中有太多的意外。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好自己。
对于安全,我们应当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生命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如果”。想让生命更健康,就应该未雨绸缪,在事故之前多一点点规划,多一点点细心,生命就会少很多的意外,安全才会长伴一生。
王维青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