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何以解忧唯有忘忧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3:26 小学作文
何以解忧唯有忘忧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何以解忧,唯有文学作文700字

何以解忧,唯有文学作文700字

何以解忧,唯有文学作文700字—文学是歌,歌不尽人性是非善恶;文学是画,画不尽世间悲欢离合;文学是书,书不尽生命生老病死;文学是......何以解忧,唯有文学。

当我捧着《诗经》的时候,数千年前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我看见蒹葭苍苍的水畔,芦苇的脸上,露珠凝结成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看见尘土飞扬的道旁,盛装的美人缓步上车,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看见雨雪飘舞的时间,征夫归家,口中唱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这古老的童话渐渐被遗忘时,我将它翻开,它依然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我捧着《宋词》的时候,一位词人从文字中走出,洗尽铅华,足边拥着盛世苍白的繁花。他赞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致,他怀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已逝爱人,然而他更多的是向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苏轼天才的词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被我翻开时,我感受到了他永不熄灭的豪情壮志,并深深的被鼓舞着。

当我捧着《呐喊》的时侯,鲁迅先生严肃的样子在眼前浮现出来。那个吃人的黑暗的可怕的社会,在先生笔下被剖析的淋漓尽致。《狂人日记》里,看看那个惊慌恐惧的“狂人”,我心中涌动出深切的悲哀和同情。若不是那社会罪恶腐朽如斯,又怎能将一个人逼到这地步?感谢先生,令我看见旧社会的黑暗,令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我捧着《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极端的美与极端的丑,极端的善与极端的恶在眼前开始冲撞。丑陋的敲钟人却有着美丽高贵的内心,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心灵去丑不堪言。两个内外截然不同的人,与爱与美的化身——艾丝美拉达发生的故事,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文学,展示心灵;文学,剖析心灵;文学,治愈心灵。无论是悲伤时,困顿时,迷茫时,我都愿多读些文学作品。先哲智慧的结晶中,我往往能找到答案。 何以解忧,唯有文学。

篇二:何以解忧,唯有纳兰作文800字

何以解忧,唯有纳兰作文800字

何以解忧,唯有纳兰作文800字—有一种声音穿透哀伤,有一种哀伤穿透街角。在那繁华落尽后的街角站着的纳兰,玄衣飘飘,飘过几度年华。何以解忧,唯有纳兰。

初见纳兰词只是偶然,却触动心灵,那一次,我正好与朋友吵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是三年的朋友,三年中从来没有矛盾,却在即将分散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不知道是她变了还是我变了。我寻求一个答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分悲画扇”我低头看到了一个蓝色的封面印着这首诗,我只感觉街道上所有的喧嚣度离我远去。人生若永远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初见时,你是笑颜如花的纯真少女,我是不谙世事的疯丫头。只是人生不可能只如初,我明白我们都变了。我们必须得改变,。那一刻,我的心豁然开朗人生若不能只如初见,那就留着那一份初见时的纯真吧!

自此,我便爱上了纳兰,爱上了他词中的似水流年。在烦闷的时候看纳兰,深入他的一生便可以洗清郁积在我心中的苦闷。纳兰的一生有着无数羁绊,他是康熙帝身旁受重视的大臣,身世显赫,在别人眼中他握着大把大把的幸福。可纳兰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是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我想纳兰如果不是生活官场,那他会有如此美好的一生吗?他的住所没有繁华似锦,只有高洁的翠竹和清幽的泉水,他会在月色下手执一把玉骨扇,轻轻吟着他喜爱的词曲,又或者,他会在昏暗的灯光下倾吐着他内心的悲欢。他不需要提着大刀上战场,不需要随着康熙帝走南闯北。他只要陪着他挚爱的人看细水长流。岁月静好。他需要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美好,只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之所以能够解除我内心的忧愁,或许也是因为我们都有着无法逃脱的责任,我不适应繁华,在灯火辉煌中总是觉得孤寂。我一直都有一把吉他,一个本子,一支笔,然后我就可以走遍天涯海角。可是,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就像纳兰一样。社会有它自己的运转方式,我不得不服从。所以,我不需得按照社会现实来生活。我想我如纳兰,但我一会比纳兰生活得更加美好。

纳兰词,在历史中沉淀出最迷人的芳香消去我的哀伤。何以解忧,唯有纳兰。

篇三:何以解忧,唯有诗词

何以解忧,唯有诗词

信步于竹林之中,踏着有些古老的青石板,听着这清泉缓缓流过石上的回音,品一味观音茶,我的心,早就融进这一片诗情画意,而竹林深处的荒芜,还埋葬着一种莫名的忧伤。何以解忧,唯有当那一句句流传千古的美丽的诗词融化在你的心里,才能够抚平你心灵曾经留下的创伤,才能够将这忧伤化为一股暖流,慢慢流入那寸草不生的荒原,直至在彼岸开满鲜花。

连天衰草,望断天涯路

一眼望去的枯草,正是易安的忧愁,这看不尽的天涯路是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国家衰亡的惋惜。她用宣纸和毛笔,写下这首词,以解心中久留之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遥望着白云中排成“人”形的雁,注视着阁楼上倾泻的月光,易安的心又不觉伤感,与赵明诚,该如何能够再见面。她的爱,像一种无边际的忧愁,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无奈。易安用词书写了她的人生,将她一生的忧愁落定为文字。可她的爱,终究没有回来,她,也一直在那,孤独的凭栏远眺,用笔写着两个字——等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穿梭于这古道之中,那马致远淡淡的忧伤在我的心上划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我便爱上了这一句。天涯羁客有太多难以排遣的愁绪,只有将他们的心情一点点的尽诉词章,这乡思的痛苦才不会那么沉重。因为有诗词,这起起伏伏的人生路,漂泊不定的游子心,这一种繁复迂回的忧伤情,都在这西风中渐渐忘却,化作一场乡思雨,渗入到这广袤的土地里。 何以解忧,不是那“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杜康,是这一字一字,倾诉这文人骚客无法言语的惆怅。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枯叶满地,纳兰容若的忧伤宛如一整温柔的风,填补我失意后空白的思绪。他深爱的妻子,逝去了,留给他无尽的伤痛。与她的第一次相遇和最后一次相见,如此的短暂,而这悲伤却如此的长久。“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道尽了他的爱和遗憾,他心里的一切,都只因为有诗词,才得以解除禁锢。忧伤若锋刀,刺进心里,而容若的词,把这把刀定为碎片,变成了这一片片枯萎的落叶,散落满地。我的忧伤,在纳兰容若的词中,走入了豁然开朗的桃花源。 当我悲伤的时候,我喜欢沉醉在古诗词的一字一句,品味他们的那种忧伤,用这美丽文字点缀我的忧伤,以忧解忧,将我与诗词融为一体。郭敬明曾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而我的青春忧伤在他们的诗词中慢慢淡去,直至消失。

谁能解吾之烦忧,唯有吾爱之古诗词。

篇四: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5月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3. 考试结束,请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

(一)本题共5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人到中年,情感就多波折,乃有“哀乐中年”之说。所谓哀乐中年恐怕也没有多少乐可言吧。然则,何以解忧? 曹操说:“惟有杜康。”曹操的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怎么办。其实就像曹操那样提得起放得下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然要叹“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也可见杜

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所以字典里都都归心部。酒落在胃里,只能烧起一片壮烈的幻觉,岂能

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不是默读,而是读出声来,甚至纵情朗诵。忧从中来,五言绝句不足以抗拒。气焰较多回肠捭阖,效力大些。最尽兴的,是狂吟起伏叠宕的古风,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或“人生千里与万里”,当....

然要神旺气足,不得嗫嚼吞吐,而每到慷慨激昂的高潮,真有一股豪情贯通今古,太过瘾了。不过,

.....

一个人独诵,最为忘我。拿来当众表演,反而不能淋漓尽致。也许因为那种高吟的声调是我最私己的解忧方式吧。

(选自余光中作品,有改动)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回肠捭(bǎi)阖 B.起伏叠宕

C.嗫(niè)嚼吞吐 D.慷慨激昂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饱满 充沛 B.满足 充沛

C.饱满 充分 D.满足 充分

3.下列诗句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D.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4.下列与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是年号,曹诗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B.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将进酒》都是他古体诗中的经典之作。

C.范仲淹:被送人,以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后世人所熟知。

D.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代表作有《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

5.下列四个选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2分)

A.人到中年 B.何以解忧 C.情贯古今 D.独吟高诵

(二)本题共2小题,共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6-7题。

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鼎鼎大名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

地图书公司营业经理刘文良先生恭请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在下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的对联:

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抛砖引玉罢了。 ....

6.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鼎鼎大名 B.恭请 C.在下 D.抛砖引玉

7.下列为“每天读好书”所对下联,最符合文中要求的一项是(2分)

A.天地称一统 B.囊括八方地 C.图书富百域 D.此地有良伴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③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④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 ⑤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⑥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⑦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 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

⑧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 .

B.浚初求去 去:前往 .

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

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 .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

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C.因奏其事,上该容谢之。

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改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

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前那样倔强。”

10.下列的理解和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赵鼎幼年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

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

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

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

11.请根据选文第67段内容,分析赵鼎的品格特点。(4分)

12.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你认为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使什么?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释,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12分)

第二部分(共110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身 不 善 之 患 毋 患 人 莫 己 知 丹 青 在 山 民 知 而 取 之 美 珠 在 渊 民 知 而 取 之是 以 我 有 过 为 而 民 毋 过 命 民 之 观 也 察 矣 不 可 遁 逃 故 先 王 畏 民。

(取材于《管子.小

称》)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共8分)

①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 ”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

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

。” 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琵琶女处境相似,因而有同病相怜之感。 ④菊花是中国古典式词中常见的意象,像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亦写到这个意象:“ , ,如今有谁堪摘?” ⑤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之句表达了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感慨。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10分)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王昭君

【清】刘献庭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①② ②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已”的。(6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北京的古塔

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

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

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质结构。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最早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补救。

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北京唐代石塔的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所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

篇五:2014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3. 考试结束,请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

(一)本题共5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人到中年,情感就多波折,乃有“哀乐中年”之说。所谓哀乐中年恐怕也没有多少乐可言吧。然则,何以解忧?

曹操说:“惟有杜康。”曹操的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怎么办。其实就像曹操那样提得起放得下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然要叹“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也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

对,而李白是最有名最资深的酒徒。

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不是默读,而是读出声来,甚至纵情朗诵。忧从中来,五言绝句不足以抗拒。气焰较多回肠捭阖,效力大些。最尽兴的,是狂吟起伏叠宕的古风,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或“人生千里与万里”,当然要神旺气足,不得....

嗫嚼吞吐,而每到慷慨激昂的高潮,真有一股豪情贯通今古,太过瘾了。不过,能否吟到惊动鬼神的程度,

.....

表演,反而不能淋漓尽致。也许因为那种高吟的声调是我最私己的解忧方式吧。(选自余光中作品,有改动)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回肠捭(bǎi)阖 B.起伏叠宕

C.嗫(niè)嚼吞吐 D.慷慨激昂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饱满 充沛 B.满足 充沛

C.饱满 充分 D.满足 充分

3.下列诗句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D.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4.下列与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是年号,曹诗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B.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将进酒》都是他古体诗中的经典之作。

C.范仲淹:被送人,以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后世人所熟知。

D.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代表作有《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

5.下列四个选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2分)

A.人到中年 B.何以解忧 C.情贯古今 D.独吟高诵

(二)本题共2小题,共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6-7题。

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鼎鼎大名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地图书....

公司营业经理刘文良先生恭请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在下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

的对联:

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抛砖引玉罢了。 ....

6.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鼎鼎大名 B.恭请 C.在下 D.抛砖引玉

7.下列为“每天读好书”所对下联,最符合文中要求的一项是(2分)

A.天地称一统 B.囊括八方地 C.图书富百域 D.此地有良伴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授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③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

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④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

⑤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⑥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⑦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 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

⑧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 .

B.浚初求去 去:前往 .

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

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 .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

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C.因奏其事,上该容谢之。

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改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

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前那样倔强。”

10.下列的理解和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赵鼎幼年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

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

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

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

11.请根据选文第67段内容,分析赵鼎的品格特点。(4分)

12.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你认为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使什么?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作简要阐释,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12分)

第二部分(共110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身 不 善 之 患 毋 患 人 莫 己 知 丹 青 在 山 民 知 而 取 之 美 珠 在 渊 民 知 而 取 之是 以 我 有 过 为 而 民 毋 过 命 民 之 观 也 察 矣 不 可 遁 逃 故 先 王 畏 民。

(取材于《管子.小称》)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共8分)

①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 ”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

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

。” 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琵琶女处境相似,因而有同病相怜之感。 ④菊花是中国古典式词中常见的意象,像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亦写到这个意象:“ , ,如今有谁堪摘?”

⑤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之句表达了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感慨。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10分)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王昭君

【清】刘献庭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①②

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②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已”的。(6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北京的古塔

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

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

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质结构。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最早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补救。

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北京唐代石塔的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所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刻的一大特点。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塔檐下雕刻仿椽头、角梁等。

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精幢式的石塔。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唐代砖石

何以解忧唯有忘忧作文

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