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05:19 字数作文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字数作文

篇一: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广州图书馆前的鲁迅与许广平雕像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鲁迅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求学时期

早年鲁迅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可见鲁迅考得最好的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伦理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科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笔记

目成绩较普通,只有藤野担任的解剖学一科没有考及格。总成绩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对此班上部份同学认为是“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1994年,渡边襄发现成绩算错:生理学上学期60分,下学期75分,单科学年平均

65

分,不是63.3分,学年总平均65.8分,学年平均83分的伦理学等第登录成丙等。

鲁迅后来作有《藤野先生》,对这篇作品也非常重视,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要出《鲁迅选集》日本语译,他要求执行选集编译工作的自己的学生增田涉:“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鲁迅身后,藤野也发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回忆鲁迅留学生活。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画像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

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

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鲁迅共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执笔文案“统一读音,不过改良反切,故以合于双声叠韵的简笔汉字最为适用”);与钱稻孙、许寿裳2位科长合作中华民国国徽设计案,执笔《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说明书全文详见2005年版《鲁迅全集》);并设计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术字体;分管图书情报(图书资讯)业务:督导京师图书馆(后来的北京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直到被教育部时任署总长章士钊免职为止。为此鲁迅向中华民国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依法可以复职,但他选择离开政府体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佥事周树人复职的命令,并以兼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发出新的教授聘书,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周树人易培基等都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通缉了

小说创作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画像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

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

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9张)

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阿Q正传(12张

)

篇二: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篇三: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请你填写鲁迅的相关资料。

鲁迅原名,字,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一生创作和翻译的作品很多,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二、根据拼音提示,写出正确的词语。

畜生 深奥 殷勤 致敬 咳嗽 刺猬 逝世 囫囵吞枣

三、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

一望无( ) 无( )无尽 失声( )哭 张( )李戴

北风( )号 饱( )风霜 精神抖( ) 不( )其数

1、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3、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 家里的一切情况 ..

⑵ 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一样 ..

⑶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 白天 ..

⑷ 我??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没有根据 ..

⑸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向来,一直 .

⑹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如此 像这样 ..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2、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3、“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4、“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

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六、请写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表示话题转换

2、“哦!您,您就是——” 表示话没说完

3、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表示补充说明

4、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表示解释说明

七、指出下列语句是对人物哪个方面的描写。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外貌、动作描写)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外貌描写)

3.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心理活动描写)

4.“哦!”我恍然大悟, “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语言描写)

八、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3、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 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九、写出你从下列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1、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农村人的朴实和善良。

2、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鲁迅先生受到各界人士的爱戴。

3、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鲁迅先生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我的期盼。

4、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我”的钱来之不易,很珍惜。

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要珍惜时间。

十、补充语句并回答问题。

1、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B.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A句中的“人”是指损害人民利益,破坏人民幸福的人。

(2)B句中的“人”是指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

这样的人你知道的有焦裕禄、雷锋、鲁迅等。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损害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人的憎恶的感情,还表达了作者愿全心全 意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的高尚品质。

十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假如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幅画,请你给这幅画拟一个题目《看瓜刺猹》,这段话最能突出少 年闰土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画线部分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 态度。

(2)这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3、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 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1)从所填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爸爸和伯父对穷苦人民的关心和照顾。

(2)如果那个拉车的人来向鲁迅先生最后告别,他会说些什么?

鲁迅先生,谢谢你曾经对我的帮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的。

先生,多谢您在那个夜晚帮助我,您就是我们的恩人。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社 戏 (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

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

A.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B.悠扬 宛转 愉快 消失

C.宛转 悠扬 沉静 融汇 D.悠扬 宛转 愉快 弥散

2、画线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3、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那声音”指的是,“他”指的是。

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自失起来”三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急迫、神往、陶醉的心理。

5、第1自然段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

(1)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2)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3)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4)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

6、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一项是(D)。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十三、作文。

鲁迅先生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他爱国爱民的精神,有他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他对读书的思考,有他对时间的感悟,有他不朽的作品??你从鲁迅先生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你以“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请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水浒传》:施耐庵 《表》:法捷耶夫 《小约翰》:班台莱耶夫 《毁灭》:绥拉菲莫维奇 《铁流》:凡·伊登

篇四: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

鲁迅先生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他爱国爱民的精神,有他关心帮助他人的

品格,有他对读书的思考,有他对时间的感悟,有它不朽的作品……你从鲁迅的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篇作文。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

还有什么海能把你的身影埋没?还有什么墓碑能比你的名字永恒?还有什么样的手能如你的手触进人生和历史最深的一页?

每当听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大家总会想起嘴角叼着烟斗,胡子精神得像“一”字,方方正正的脸……您的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感慨万千;您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您像一头牛一样,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您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和你侄女周晔一起谈《水浒传》时,看出您的性格十分开朗,谈话幽默、含蓄呀!笑谈碰壁,您说当时社会很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民主和自由都没有,我知道您爱国的情怀,不惧迫害与敌人顽强斗争的精神。

您又是多么地珍惜时间呀!就从“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可以看出您把时间当成了生命。

您有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在腥风血雨、黑暗如磐的长夜里,您双手奋笔疾书,万千笔墨化作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反动阵营,您用这双手紧握长矛,不屈不挠,书生成了战士,脂粉化作侠气。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您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

鲁迅,我想对你说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血。”每当读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您的背影,朴素的中式长衫衬托出您的节俭,刷子似的头发反映出您那坚强刚 毅的性格: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展现出您不屈的品质。您,是最伟大的鲁迅先生。

您还记得您刻“早”字的事吗?父亲病重,瘦弱的您为父亲抓药,却迟到了,面对老师的训斥,您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我猜,您当时一定下决心要珍惜时间吧!从那以后,您再也没有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直至你逝世。您那珍惜时间的品格一直激励我。

忆当年,呼呼的北风怒号着,街上的人们都迅速跑回家去取暖。而您,却为一个车夫跪着包扎伤口。这一跪,跪出了您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情怀;更跪出了您对劳苦大从深

深的同情。女佣阿三,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劳动人民,你竟然不断关心她,你多么伟大啊! 当我从书中得知你一生接待青年人数达五百人,给青年写信三千五百多封时,我惊呆了。您这样一位在当时红得发紫的作家,竟对后一代如此关心。阿累,这样一名遭人轻视的职工,您竟与他初次见面就送书,足以证明您是多么的关心下一代啊!

从课外知识中得知,您原来是学医的,但从一场电影中,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医人先医国,怀着这种信念,您成为了一名作家,您以笔为武器,毫不遮掩的揭露中国政府中贪官常污吏的丑恶嘴脸。一篇篇文章打击了一个个贪官的嚣张气焰,一首首诗词揭露了一个个污吏的庐山真面目。您这样舍生忘死为了什么?为的是让祖国繁荣昌盛。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跨入了新的领域,可惜你看不见了

1936年10月,一贯言辞激烈,最富战斗性的作家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消息一出,举国悲痛,人民失去一位好朋友,国家失去一名好栋梁,青年失去一位好老师。但我认为,鲁迅先生并没有死,你的言行,您的举止,您的精神永远被后代歌颂。 没有太阳的照射,哪来葱郁的大树,没有荷叶的保护,哪来的高贵的荷花。鲁迅先生便是我的太阳,荷叶,他将永远照耀与支撑着我。

篇五: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复习训练(答案)

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复习训练

4.文中含有描写方法的句子

(1)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环境描写)

(2)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神态描写)

(3)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

(4)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心理描写)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语言描写)

5.单元名句积累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门外文谈》)

(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 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民》)

6.单元相关链接

(1)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舍己为人(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 大公无私 克己奉公 鞠躬尽瘁 大气凛然 怀瑾握瑜 扶危济困 浩然正气 襟怀坦白 仁人志士 疾恶如仇 不屈不挠 光风霁月 爱憎分明 光明磊落 临危不惧

(2)文学赏识

鲁迅原名,字,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一生创作和翻译的作品很多,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轻松演练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

A.小号 怒号 号叫 记号 B.项圈 圈定 圈套 猪圈 ........

C.数不清 数九寒天 数一数二 数落 D.冠军 夺冠 冠心病 张冠李戴 ........

2.根据拼音写字词。

dào ào shì yīn qín

追(悼) 深(奥) (逝)世 (殷 勤)

wǎn chú chú ké sou

(挽)联 (厨)房 踌(躇) (咳 嗽)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填在句子中。

(无)穷无(尽) 牛(毛)细(雨) (饱)经风(霜)

(囫)(囵)吞枣 (勃)然大(怒) 不计(其)(数)

⑴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 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 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⑶ 鲁迅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4. 请给下面带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精神:①活跃,有生气;②英俊,相貌、身材好;③宗旨,主要的意义;④表现出来的活力。 ⑴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 (④) ..

⑵ 瞧这小伙子长得多精神! (②) ..

⑶ 这孩子大大的眼睛,挺精神的。 (①) ..

5.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 家里的一切情况 ..

⑵ 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一样 ..

⑶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 白天 ..

⑷ 我??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没有根据 ..

⑸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向来,一直 .

⑹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如此,像这样 ..

6.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⑴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外貌描写)

⑵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心理描写) ⑶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 (动作描写)

⑷ 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环境描写)

7. 请写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⑴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表话题的转换) ⑵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表话未说完)

⑶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 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表补充说明)

8. 理解句子含义。

⑴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生活在海边广阔的天地里,生活丰富,见多识广;“我”和“我”的朋友们只在私塾读 书,生活单调,只有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相比之下,我们的视野狭窄。

⑵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只指当时的反动派十分猖獗,使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没有一点民主,鲁迅与反动派作

斗争时受到了挫折与迫害!

9. 文学知识填空。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0. 请写出鲁迅先生关于时间和读书的格言各一句。

⑴ 关于时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⑵ 关于读书的: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