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古村落的旧貌新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24:00 字数作文
古村落的旧貌新颜字数作文

篇一:老城披新装,旧貌变新颜

老城披新装,旧貌变新颜

作者:易晓彬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6期

1988年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从1988年起,用三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把住房制度改革推开。——全国住房改革拉开帷幕。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经过6年半试点,全国住房改革进一步深化。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从88年至今,住房改革推行23年以来,全国城镇乃至农村住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宅业态由筒子楼、四合院、宿舍楼等发展成为商住楼、高层住宅楼、别墅等更为先进、居住环境等;房屋环境也由老式胡同、住宅工业建筑混杂等发展为各种用地性质的控制性规划更趋合理,居住区内布局更为有序,住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良好形势。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城镇发展进程中,全国大部分城镇都有不同程度的部分老旧的五六十年代的危旧房、“城中村”亟待改造;而80年代的“新房”也已陆续变为了旧房。各大城市也陆续进行了危旧房、“城中村”改造、“立面整治”、人行道重铺扩宽等一系列动作,使“老城披新装,旧貌变新颜”。本文主要就此形势下的“立面整治”中的各种挑战及应对措施大致进行梳理:

(1)基础资料严重匮乏:由于“立面整治”的对象多为八九十年代甚至于五六十年代的旧房,房屋的交竣工资料大多无法寻找,以至于对原结构受力形式、材料强度等难以掌握,导致针对旧房的改造设计、施工、监理具有十分难度。笔者认为:唯有尽可能的广泛搜集资料,调查摸底,以寻求更加详尽、准确的对整改对象做到“知己知彼”。

(2)设计不合理:由于“立面整治”各老旧建筑形势复杂,设计难度大,单位工程工程造价不高,即使建设方以整条街道和整个片区打包发包,仍难得甲级设计院青睐,最后多半由“装饰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设计水平普遍不高,“不懂”结构设计,而并为达到立面装饰效果,不尊重原结构;随意破坏结构构件;更改空调位;添加空调罩;增加装饰柱及其他立面构架等增加荷载甚至于改变建筑受力形式,造成空调使用维修安装更换等均有不便,因荷载增加甚而受力形式改变造成建筑重大安全隐患。而图纸审查难度大,以至于多次修改设计后部分妥协,仍遗留部分安全隐患及不合理设计。笔者认为:将设计工作发包给更具实力的设计单位,并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使用功能合理性、与原建筑有机协调等进行全方位审核,以提高设计合理性,更好的达到立面整治效果。

(3)建设周期短:立面整治工作牵系千家万户,多由各行政区域国土房管局或建委作为建设单位牵头实施,各省市也将其作为重点工程、民心工程纳入政绩考核,工期短,任务重,以至于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缩短设计准备及设计时间,规避招投标,压缩工期,简化验收程序等,以至于部分质量隐患未及整改即拆除脚手架、吊篮,造成大量遗留问题难以整改。笔者认为:合理安排建设周期,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极大减少质量及安全隐患遗留,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4)协调难度大:随着居民生活改善,空调窗机、外机、各式雨篷陆续应用,而各种材质、形状、尺寸、颜色严重不统一;而房屋住户底层违章扩建;中间层违章增设外挑阳台;屋面违章增设葡萄架、花园、亭子、房间等,各种违章建筑等情况使得建筑外立面呈现严重不协调,整治工作中,对于违章建筑及附着物的拆除,需要规划、国土房管、街道、居委会、物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单位的大力协调。或劝其自拆,或协商拆除,甚而强制拆除等各种形式予以处理,周期长,见效慢,协调难度相当大。笔者认为:各部门协调分工、为立面整治工程设立专人负责、形成迅速、高效、有序的工作沟通及处理机制,有利于极大的降低协调难度,缩短周期,减少费用。

(5)综合管网复杂:房屋在几十年使用过程中,强电进行了多次改造,民用电、工业用电穿行小区,尤其是距离房屋距离较近的高压电,在施工过程中搭设外架后脚手架外缘与高压电距离严重小于安全距离,可能使脚手架整体带电,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而联通、电信、移动、光电、铁通等弱电线路的迅速增加及天然气、给排水排布不合理,造成小区内各种管线密布、交错,给施工过程造成极大困难,也不便于综合管线本身的优化排布。笔者认为:从城镇区域改造的层面,结合综合管网改造规划、借房屋改造为契机,减少管线临时迁改,尽量一次性管线下地,营造立面整治、管网整改“共赢”局面。

(6)施工环境复杂:立面整治工程几乎都在住宅区进行,工作面狭窄,人流集中,小区内老人、儿童随意走动,围观群众较多,而在此环境下进行高空作业、垂直运输,对安全工作造成了重大挑战。如何在要求作业人员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保障居民和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安全。笔者认为:除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及应急预案、做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传统“四口”、“五临边”等部位的安全防护、施工场地内及周边的安全文明施工外,还应结合复杂环境,因地制宜的增设安全标语、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等各种措施,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因篇幅所限,在城镇立面整治工程中,除了上诉的基础资料、设计、建设周期、协调、综合管网、施工环境等各种挑战外,还面临建设资金来源、工程计量计价有别于传统新改扩建工程、部分居民无理要求及碰瓷心理、施工组织难度大等众多挑战。对建设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乃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均提出了巨大挑战。作为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程中的从业者,笔者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业界人士更为广泛、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国发(1988)11号.

[2] 《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

(作者单位:重庆高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篇二:昔日旧貌变新颜

昔日旧貌变新颜

——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查

户县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组织力量花了大力气、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从整治的效果来看,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条件、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差异,各镇、各村发展得极为不平衡,一些村村干部重视,整治效果明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村整治工作有安排但进展不大,村庄面貌改善不明显;个别村仍然存在检查来了搞突击,检查一走又回潮的现象,卫生脏、乱、差现象得不到根本治理。如何破解难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近期,县委政策研究室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查》,供县委、县政府领导参考。

自2011年8月26日西安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政府《指导意见》和《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县上下凝心聚力,以干克难,农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投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263.5万元,落实帮扶资金103万,配备保洁员2592人,配备垃圾桶11.9万个,清运垃圾车(含三轮车、架子车、机动车)2641辆。修建垃圾池(台)554个,

村镇级垃圾填埋场568个,新购臵垃圾运输车2641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农民群众也充分体验到了整洁舒适环境带来的美好享受。全县涌现出了甘河镇胜利村、庞光镇化东村、石井镇柿园村等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96个,形成了全市推广学习的“户县模式”,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户县电视台、《金户视野》等新闻媒体播发稿件40余篇。

成效明显

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农村面貌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相对“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生活舒适”的卫生环境基础,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大创造,大提升。通过农村环境整治,村庄污水塘、臭水沟、卫生死角等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庄道路、农居四旁整洁,杂物堆放有序,河道清洁,逐步改善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初步改变了农民群众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不良卫生习惯,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加美好。

二、紧联系,促作风。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对口帮扶、驻村指导等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已经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干部经常深入农村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了解农村实情,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

三、顺民意,强基础。村两委会班子积极响应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顺应了民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提升了村两委会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环境整治,一些村长期积存的班子涣散、民主管理等突出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达到了在整治卫生中推进工作,在工作中齐心整治卫生的目的。

四、聚活力,促发展。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号召全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工作、抓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全民投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激情,为户县加快发展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事在人为

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前提要领导重视,真抓实干。2011年,户县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通过了市爱卫办的检查考核,并名列全市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上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各镇、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具体的组织机构,及时落实保洁人员、资金和办公场所,并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户门前“三包”以及公共场所、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网络全覆盖,做到了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干、责任有人担。

二、关键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户县县委、政府努力作为,迎难而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用近几年来的实践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农村环境整治是县委、政府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必然选择。发展经济和农村环境整治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把二者放在同等地位,是完全正确的,从而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自觉性。

三、核心要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2011年,县财政专门列支3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费,并出台了《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奖补办法》,按照“大干大奖、小干不奖、不干不奖不补”的原则,针对每季度检查考核的等次,对先进镇、村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镇、村开展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重点要典型引路,逐步推广。按照标准评出了草堂镇草庙村、苍游镇南庆叙等5个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并组织全县镇、村干部利用两天时间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使广大农村干部思想受到了触及,认清了差距,激发了他们开展工作的热情,推动了“后进转先进”、“先进转示范”。同时,在农村开展卫生村创建活动,并将创建活动与先进村、示范村紧密结合,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到三季度末,全县创建农村环境一类村229个,二类村246个,创建县级卫生村34个。

五、务必要建立长效机制,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标准》、《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并推行“健全一个机构(村级环境整治工作领导机构),组建一支队伍(固定的清扫保洁队伍),完善一套设施(固定的垃圾填埋场、垃圾运输车辆、清扫保洁工具等),对照一个标准(村级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明确一个制度(环境清扫保洁制度),执行一个办法(村级环境清扫保洁考核奖惩办法)”的工作制度。各镇向每个行政村派驻1—2名驻村指导员帮助开展工作,使农村环境整治走出了“乱了治、治了乱”的怪圈。

任重道远

户县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只有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主要问题:

一、经费捉襟见肘,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集中整治、临时应对阶段,尚未建立长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有一个共性的困难是资金严重短缺,尽管县上不断的加大投入,拨出资金专门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但因农村点多面广,具体到村的资金有限,环境整治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作,全县绝大部分村子没有集体经济,连干部的工

篇三:昔日旧貌换新颜

昔日旧貌换新颜

王 利

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十七个年头了。我虽然还称不上是个资深的老教师,但至少我见证了学校的巨大变迁,变化可以说是翻天复地的。现将我这几年的亲生经历,与大家做一分享。

1、2004年学校划转,由企业变为事业,学校名称也由“柴油机厂学校”、“柴油机厂中学”变为“石河子第二十五中学”,学校教学质量逐年上升,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高。

2、学校围墙、大门、篮球场从无到有。学校开始是没有围墙,学校就没有校园,谁想进都可以进,包括牛、羊等牲畜,操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牛羊的粪便。

3、幼儿园(付出甚多)。幼儿园是黄校长一手操办的,从无到有,从以前的不稳定到现在的井井有条。老师在黄校长的带领下,经常到幼儿园去帮忙。

4、学校长廊、凉亭。我来柴油机厂学校的时候学校除了一栋教学楼,其他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过听一些老教师,这栋教学楼前后也盖了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这栋教学楼,让学校在2000年前后,没有遭受撤销的命运。长廊和凉亭是后来黄校长组织修建的。

5、学校在困难重重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黄校长与兵团教育局和石河子教育局广泛取得联系,历时一年的时间,实验楼拔地而起。

6、教学设施:电子白板深入到了各个班级、两个多媒体教室投影、电子白板、功放、计算机一应俱全,给老师的多媒体教学创作了良好的条件。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古村落的旧貌新颜)

7、党员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发泄室的成立,充分表明了校领导对老师的政治、心理方面的重视程度。

8、美术室、音乐室、员工活动室、体育室、劳技活动室、科学实验室等教学、活动设施逐渐完善,学生的实验课程均能保证实施到

位。

9、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宽带接入、图书室新图书1万多册,人均30册。缩短了与其他子弟学校的教学硬件上的差距。

10、校史馆在校领导、校中层干部和前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已出具规模。

11、教师办公室配备的计算机,教师办公室从没有到一个办公室一台变成人手一台,教师办公室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实时的无纸化办公。

12、校领导多方努力给每个教师都换了新办公桌。

13、各种教学设备不断充实。

14、老教师(从徐瑞琴、刘志辉到李菁、杨建荣、聂新华、刘培强、俞桂芳、胡军周、安玉贤)的陆续退休,新鲜血液(张志强、张焕霞、徐莉莉、周兰兰等年轻教师)的不断加入,学校教务、教研逐渐走上正轨。

15、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2010年暑假学校教学楼进行了防震加固。

16、学校领导班子越来越健全,学生越来越多。记得我1998年进校的时候,冯校长或杨校长都是校长书记一肩挑,学校只有200多人,还有一个班只有7人,现在不但有了书记、还设置了副校长的岗位,学生已经有600多人。

17、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理论知识、教师的课余时间可以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下棋)。

18、家校联系越来越紧密(校讯通、电信和移动公司给老师配备的手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与学生或学生家长联系,用校讯通或手机,既经济又方便快捷。

19、为了能让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黄校长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拓展训练活动:天池拖展训练、徒步、滑雪拓展训练等。

20、组织教师到成都(2002年)、库尔勒、金沙滩(2003年)、喀纳斯湖(2006年)、北京、大连(2009年)、伊利(2010年)、天池(2012年)、敦煌(2013年)等地进行学习先进经验,开阔教师的视野。

21、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每年的元旦文艺演出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看见从演出现场表演的节目;学校的德育及其他活动组织起来也非常容易。

22、以前学校是土操场,老师和学生每年都要做几次大扫除,包括清理杂草,但无论怎么努力操场总是不尽如人意,2013年黄校长与教育局联系,给学校新修建了塑胶跑道和大操场。现在学生课余时间,把那里当成了活动的乐园。

23、积极参加教育局、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执教、军训、大型诵读、安塞腰鼓、每年一度的市运会)。学校的安塞腰鼓队在市里小有名气。

24、请进来、送出去教研活动。黄校长经常联系和组织教学骨干和学校青年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其中包括一小、二小、九中、三中的教师到我校来送课,我校的教师到143团、134团、三中、九中、农九师等送课活动。

25、学校运动会也开展的有声有色(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

26、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开展了书法、写字活动(毛笔字、粉笔字等)。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后,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书法,一开始请石河子书法协会的陈老师给我们教课,后来,是芦副校长给我们上课,芦副校长的字也是写的很好的哟!

27、学校每年一次的元旦文艺演出,这是学校每年一次最大的活动,活动涉及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个班的同学,极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活动。

28、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劳动、纪律到今年石河子创建

文明城市。

29、校园绿化,校园里现状绿树成荫,草坪、爬山虎随处可见,尤其是爬上虎把校园东面和南面的围墙遮的严严实实。下课时间大型玩具的放置地点成了一、二年级同学的游乐场。

30、楼道里的伟人说的话和宣传标语,校园内外的展板无一不显示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和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

31、在校长的不断努力下,学校地盘不断扩大,学校的环境越变越美,这给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校有了今天的面貌,要感谢党、感谢自治区、石河子教育局的领导,尤其要感谢我们的校领导——校长、书记,是她们石河子第二十五中学走向了辉煌,是她让我们看见了希望。

篇四:矿车旧貌新颜

矿车旧貌换新颜

矿山分厂3#3307型矿车由于投入运行时间长,车容、车貌相对较差,驾驶室内装饰皮及车身多处油漆脱落,不仅影响矿车驾驶员的安全操作还影响了矿车的整体形象。运输工段充分发挥工段人员的优秀技能,利用生产间隙对矿车驾驶室进行重新装饰、对整车进行打磨翻新喷漆。

上图正在进行1#3307矿车喷漆

在喷漆过程中,驾驶员李斌不断请教专业油漆工,咨询除锈、打磨的标准,不断调试漆色的配比,施工中严格按照专业标准来要求喷漆质量。

驾驶室装饰过程中,班长丘世泽带领员工陈志忠测量、裁剪、黏贴装饰皮,并对仪表板等部位进行涂色整理。使驾驶室内的坏境面貌焕然一新。

上图为喷漆后的3#3307矿车

此次改造,使矿车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此举不仅改善了矿车驾驶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提高了工段形象,为提升矿山管理水平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龙山矿山运输工段

2015年11月6日

篇五:陕西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

闻白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脚步;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在他们看来,如果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将一片片历史街区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无情摧毁,然后仿建出一条条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导致城市记忆消失,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值得关注的是,和过去修建一个仿古建筑相比,现在的古城重建,多为城市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百亿千亿元投资、几千亩占地,涉及众多文物保护和百姓搬迁,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布局,因而争议更多。而最大焦点在于,一些重建项目只是打着与文化相关的旗号,背后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缺乏文化之魂,片面地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当然是南辕北辙,拆了真古董造了假古董,沦为笑柄不说,更成为一种政绩泡沫,造成“政府立项,百姓埋单”的严重后果。

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古城重建热”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全社会的文化发展热情,甚至是渴望进一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倾向密切相关。有专家就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成为显著特征,也应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趋势。但如果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就难免遭遇市场和公众的双重否决。比如你争我夺的名人故里之争、大而无当的文化景观等。在文化建设成为“五位一体”重要一极的今天,任何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的伪文化行为,不但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而且有可能带来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间的博弈协调,注定将长期存在。百姓并不反对城市旧貌换新颜,也乐见城市科学发展,只是这“新颜”也需要有历史的基因、文化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的记忆与未来。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

(2012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于“古城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

B.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

C.将历史街区夷为平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然后仿建出所谓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可能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D.“拆旧”与“仿古”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既矛盾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想用巨资重建古城,例如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还有山东聊城古城改造,等等。

B.古城重建多为城市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几千亩占地、成百上千亿元投资,又涉及百姓搬迁和文物保护诸多问题,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布局。

C.古城重建项目表面打着文化旗号,背后却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缺乏文化之魂,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D.中国已进入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文物保护专家不是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但他们对蔓延各地拆旧和仿古热潮极为反感,对这种“大拆大建军”也有过担忧和提醒。

B.丢失文化之魂的“古城热”,最终不仅会沦为世人笑柄,更会成为政绩泡沫,造成劳民伤财的严重后果。

C.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的伪文化行为,不但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而且有可能带来

D.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需要因同制宜,需要对文化真心热爱,需要有历史的基因与文化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的记忆与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摧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宏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 将:率领

B.穰苴则仆表决漏 仆:仆从

C.于是遂斩压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D.最比其赢弱者 比:等同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分)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②授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已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宏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燕晋之师。(5分)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11分)

风入松

俞国宝①(南宋)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②,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③。

[注]①俞国宝,生卒年不详,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本诗作于宋淳熙年间,选自《唐代词鉴赏词典》。②玉骢:毛色青白相闻的马。③花钿:女子头饰。

8.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下片中“明日重扶残醉”一作“明日再携残酒”,哪种写法更好?请简要说说理由。(6分)

(三)句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

(2) , ,用心躁也。(苟子《劝学》)

(3) , ,人比黄花瘦。(辛清照《醉花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搞掉。”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惟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没有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的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

“俺,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吃了一顿饭,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9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截取农村生活的一个断片,以小见大,客观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状况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B.“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悉了”这话表明正是玉米的馨香使得三儿动了恻隐之心,也使得三儿睡得香甜。

C.小说善于运用简练的话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老汉得知乡里要提前推倒他家的玉米时流着眼泪说的一句话就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形式主义的决绝态度。

D.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特色,三儿与乡长的对比,乡长与县长的对比,均有强烈、

鲜明的艺术效果。

E.“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这样结尾既表达了“乡长”对“我”的辞职的遗憾和惋惜,也为小说增添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2)小说多次写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有何表达作用?(6分)

(3)试简析“乡长”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4)小说写“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最后却主动留下“辞职书”,这样写是否合乎情理?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潇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

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0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0分,而是稍高的15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些名人轶事的趣味。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

园里玉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

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

为什么逃避记者的缘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

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

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