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陈毅的作文600zi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0:04 高中作文
陈毅的作文600zi高中作文

篇一:青松作文600字

青松作文600字

青松作文600字(一)

陈中汉 西实小五(6)班

松、竹、梅岁寒三友,我特别喜欢松树。

虽然说,松树没有梅花那么暗香浮动,不像果树那样硕果累累。但是,它四季常青,它的品质是没有其他树木所能替代的, 它生活在悬崖峭壁,它从来都不抱怨,毅然决然地努力生长,它用行动告诉人们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岁寒三友'之一。

松树,它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它的叶子逐渐蜕变成针形,远看,似乎是哪个调皮的孩子把姥姥的绣花针撒到了树上,真怕不小心戳到行人的手。松树叶子一年四季都穿着绿色的衣服,似乎为了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都来不及换衣服。

如果问我哪里的松树最顽强,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山顶的松树!秋天,山顶上经常有寒霜,有时候会将松树冻成绿色的冰块,但是松树的根牢牢地钻进石缝中,不会被冻死。为了生存,松树经历了风吹雨打,寒霜气息,饱经干旱的折磨,它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把根扎得深深的,这样它才可以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才能成为山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冬天的松树更能体现它的顽强,山顶上没有东西遮挡,雪下的非常猛烈,可是,悬崖上的松树没有向风雪、冰雹屈服。鹅毛大雪在松树上落了一层层,压在它细细的枝条上,尽管它的枝条上被冰雹撞出了一道道裂痕,它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它不怕任何困难挫折,这让我想起了陈毅的《青松》:

陈毅的作文600zi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松树这不屈不挠的精神真是我们革命前辈的英勇体现,值得我们佩服!松树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青松作文600字(二)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植物,各个都绚丽多彩,像樱树、桃树、杨树……虽然它们在不同季节生长,但都有魅力之处,可有的树就没有那么耀眼。

在我小时候,对什么都不太了解,只听爸爸一一指点给我看。等我长大一些才分辨出喜好。每棵树都有迷人的外表,当我同一群人走进花园,看一群人走到高大的樱树下,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樱树身上,它高傲地享受着这一切。我离开人群,朝园中的小角落走去,严肃地看着一颗长得茂盛的松柏,人们看出了我的心思——我喜欢这棵树。于是,从他们口中流出来的脏话,像冰雹一样砸到了松柏身上,但它还是像威严的士兵,精神抖擞……

樱树有着迷人的外表,桃树有着娇小可爱的小花,杨树有着高大的身躯,而我喜欢的松柏呢?不但没有千姿百态的枝干、五彩的外表,但是俗话说的好:外表不重要,只有内在好才珍贵。

记得去年寒假,我和妈妈一起去厦门鼓浪屿玩。临海有一座雕像高高耸立在人们面前。路过的人不禁抬头仰望,仰望那座威风凛凛的人像-郑成功。郑成功脚下,栽的是长生不老的松树。妈妈看着我站在原地不动,笑着过来和我说:

'这是松柏,一年四季都不会枯萎,它不像枫树那样有着艳丽的色彩。在北方再好

看的树到了冬天依然会凋谢,而松树能活几百年,再冷的天气,也不会被冻死。因此,松树都会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下出现。后辈们通过长命百岁的松树来表达对逝去的伟人敬仰、尊重的情感。'

是啊,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每棵树都得面对严寒。有的树叶子掉光了,有的树因为弱小而死去,可我喜爱的松树呢?依然出类拔萃,像个绿衣卫士,坚定地站着,那种毅力使我感动。

老师评语:

妳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并下决心学习松树的风格做好自己。这非常好!只要自己下定了决心就要努力坚持下去,争取更大进步!

青松作文(三)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多好的一首《青松》啊!不仅写出了青松在面对困难和寒冷时的韧性,而且写出了青松那威武的巨人形象。

公园里也有许多青松,它们挺立在路的两侧,像一个个威武的土兵。青松的叶子很特殊,是针状的,全身上下到处都是,像一个长满刺的小刺猬。青松是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幼年时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看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叶缘具齿。

我一向是最喜欢'岁寒三友'的,我第一喜欢的是竹子,第二喜欢的就是青松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许多花都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相互攀比,可这时的青松,才刚刚从寒冷的冬天苏醒过来,它像蛇一样退去旧的绿衣,换上新的亮装,青松现在看起来精神多了。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许多花都坚持不住酷热,全都热得弯下了腰而青松,却不一样,它不管春夏秋冬,天冷天热,始终坚守着自已的岗位,一步不离。到了秋高气爽的深秋,大地都换上了金色的礼服,金碧辉煌,只有青松这一朵碧绿的花,来装点这件礼服,到了北风呼啸的冬天,寒气袭人,万物都躲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不敢探出头来,这时雪松是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就和一年不见的好友竹,梅相聚了,你说他能不高兴嘛。坚忍不拔,宁折不弯,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青松啊,我由衷地赞美你!

篇二:秋菊诗 (陈毅)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陈毅《秋菊》是咏物诗,是吟咏自然界植物。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形象含蓄,诗意饱满,立意和境界的高远。秋菊的坚贞品性,也是人的高尚情操的象征。象征革命者不怕困难和白色恐怖的崇高品质和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

墨梅的写作背景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句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

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篇三:陈毅

陈毅能成为国家栋梁,与母亲黄培善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19世纪末黄培善出生于乐至县凉水铺一富庶之家,自幼聪敏贤淑。及笄之年,嫁与陈昌礼为妻,辅助高堂操持家庭,为陈家生了三子两女,其中次子陈毅还成了共和国元帅,为桑梓争荣为父老争光。

陈毅幼时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爱。3岁时识字,背诵《三字经》;5岁背《千字文》,后到私塾念书。陈毅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母亲是他思想品德的主要培育者。陈毅学习自觉刻苦,自立规矩:每天练大小字各100个,才吃饭。黄培善白天干农活、家务,晚上则在昏黄的油灯下做针线活,督促陈毅背课文、做作业。闲暇时为他讲历史故事,进行思想引导,规范道德言行。因家穷无钱买纸,她叫陈毅用米汤在草纸上写字,干了再写,反复使用。陈毅喜欢玩耍,浑身泥巴回到家时总要受到父亲训斥;而母亲则会爱怜地端来一盆热水,为他擦洗,好言安抚。她时常带着陈毅参加农村劳动,也鼓励他参加文艺、体育活动。

他们回到老家后,随祖父迁居到成都东门外上河心,佃地耕种为生。不久,因遭洪灾无粮交租陈家被迫打了一场官司,几乎倾家荡产,祖父随后逝世。1911年因“保路风潮”学校罢课,培善将陈毅昆仲送回乐至外婆家寄读,陈毅在此学会了写诗。局势稳定后,母亲带着两弟兄先后到成都锦官驿和华阳县德胜高等小学读书。

陈毅高小毕业时,家庭经济更加困难,他与兄长曾辍学习农、经商。后祖母去世,陈氏大家庭分了家,经济更是举步维艰。陈昌礼到重庆盐务局从事抄写工作,每月只有6元钱寄回家,培善只好带着孩子种菜、卖菜,或帮人浆洗、缝补衣服挣一点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时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一日三餐难以裹腹。即使生活这样艰难,培善仍从牙缝中挤出一点钱来,坚持让孩子读书。于是陈毅才有机会重新上学,并考入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也才有了后来远涉重洋、逐鹿中原的陈毅。1919年至1921年陈家已沦为赤贫,二伯冻饿而死,全家只好回到乐至老家。培善当年相夫教子的地方——“陈毅故居”,1980年和2006年先后晋升为四川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陈毅极其孝顺父母。解放后,他利用工作之便三次回家探亲。1962年陈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瘫痪的母亲,还主动为她搓洗换下的尿裤。1963年春天,培善不幸去世,享年84岁。陈毅因公务缠身不能回家奔丧,便写信、寄钱请大哥主持丧事,安葬母亲,祭悼亡灵。并再三嘱咐,国家仍然困难,不蒙格外照顾。陈毅不仅为人至孝,而且还处处为国家着想,这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的情怀!

左边为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右边为陈毅的母亲黄培善。

篇四:陈毅的故事

陈毅的故事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篇五:陈毅

陈毅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加入红军,任团党代表。1928年和朱德一起在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抗战中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兼政委,新四军代军长、军长。解放战争中,先后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兼政委。解放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陈毅不仅是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有很高文学修养的诗人。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共收诗词150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