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密电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01:23 字数作文
篇一:电影或书《秘密》的介绍词
This is a secret,and it will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秘密》的噱头做得很足,它告诉你,千百万年间有一个秘密,谁掌握了它,谁就能获得成功。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能量——可你不知道,它是个秘密。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告诉你这个秘密,想让你步步为盈。但很可惜,这不是个多么神秘的事,即使书上以及同名电影里举了很多的例子上用了很多很多让你觉得很神奇的例子,让你这么急切的渴望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那么,我告诉你,是信念,只要你全心全意的渴望,全心全意的坚信你能获得某样东西,你就最终可以获得。也许,我是没有看懂这本神秘的书,理解太肤浅,又也许我是看懂了,感觉就这么简单。
是我太笨,还是我太聪明,请你自己去看看,掌握这个通往成功的秘密。
篇二:《秘密》观后感
成功的秘密
我们常常说人是有潜能的,我曾非常纳闷这个潜能到底在哪里?我们又要如何开发?《
秘密》这部电影里告诉我们这个秘密是什么?它是——吸引力。人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吸引而来,在心里构想的画面会在现实中产生。这个“吸引力”法则是怎样帮助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我该怎样运用它呢?一、相信自己
看完这部《秘密》电影后,我突然感受到其实现在的我们也一直知道这个秘密,我们常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不就是说“把自己想象成一块磁铁,另一块磁铁就会吸引过来。”这也就说明我们现在就要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启动“宇宙最了不起的定律”,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可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挫折,我们会迷惑、会放弃,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工作中,我也遇到过挫折,也怀疑过自己到底行不行,适不适合做市场。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后,我认为我要“相信”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我必须要先肯定自己,如果我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那还能“吸引”谁去相信你?我相信自己能行,因为我了解我自己。
二、专注在想要的事物上
这部《秘密》电影中告诉了我们有了这股想要成功的“吸引力”后,就要专注于此,不要再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扰。当你关注到其他不好的事物时,这些不好的事物也会被你“吸引”过来。自己的生命是
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生活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境”,通过自己的努力,任何环境都能改变。所以不要总是抱怨别人的不公,像“富士康坠落事件”并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多的只是遗憾。
有时候我也常常抱怨生活的不顺、感慨工作的辛苦、介意别人的误解,渐渐地斗志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一点点被消磨。我想看完这部电影后,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承担;少一些懒散,多一些专注;少一些偏执,多一些宽容,只有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自己想要的事情上,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别人才会正真地“服气”。
《秘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成功的秘密——吸引力。在哲学上这或许偏唯心论,而我却认为此影片要告诉我们的是无论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积极地态度去认真对待每一件你在意的事情,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
2013.11.13
篇三:成功男人必看电影
1.《华尔街》 (Wall Street) (1987) 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关键看如何违法的同时可以掩盖。不看 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2.《拜金一族》 (Glengarry Glenn Ross) (1992) 当房地产进入萧条的时候,美国房屋中介的销售顾问都在忙什么?看他们如何利用 数据库,如何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如何在萧条期包装房地产,如何瞄准新婚家庭的 住房需求。 3.OK《颠倒乾坤》 (Trading Places) (1983) 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 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 交易中学到的核心法则, 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适 用。 4.《锅炉房》 (Boiler Room) (2000) 难以想象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 一个 19 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 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5.《硅谷传奇》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1999) 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几乎在所有方面的看法、观点都是对立的,他们只有在一 个事情上是共同的, 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封杀这个影片。 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是如何孵化的?不 到 25 岁的年轻人利用了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又是如何让市场规则、让客户、让竞争对手形 成一个共同体的?层出不穷的阴谋笼罩在硅谷的上空。 6.《可口可乐小子》 (The Coca—Cola Kid) (1985) 这是一个男孩用可乐创造一项事业的故事。作为一个碳酸饮料的营销从业员,他不 得不回答一个问题, 在边远的澳大利亚小镇, 为什么没有一瓶可口可乐?营销是生意不可或 缺的部分,尤其是在创业中不可缺少。 7.《发达之路》 (The Secret of My Success) (1987) 主要讲述了美国堪萨斯的男孩在纽约飘荡的历程。如果纽约可以代表近 100 年人类 商业活动的中心,那么,任何 21 世纪的年轻人,都不得不面对大城市的浮华、喧嚣和躁动。 8.《优势合作》 (In Good Company) (2004) 大公司都是通过收购长大的,你会收购吗?知道收购后销售主管是怎么想的吗?知 道销售人员背后议论什么吗?联想收购 IBM 失败的核心因素就是根本没有看懂这个影片。 当公司与公司之间发生买卖的时候,作为公司一员的你,位置在哪里? 9.《巴塞罗那》 (Barcelona) (1994) 美国人的销售方式真的可以通行全球吗?一个美国销售员在西班牙的销售经历让我 们学到销售的价值观,销售对客户文化的处理方式,销售对客户关系的把握。 10.《甜心先生》 (Jerry Maguire) (1996) 做生意要拿出诚意来。show me the money,让我看到钱才是真的,任何生意都如此。 生意中没有牢靠的友谊,这
是你在创业前必须要牢记的教训。 11.《上班一条虫》 (Office Space) (1999) 办公室政治课实战教材。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公司遇到危机时,裁员的本质动机, 员工对公司的作用的核心意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 12.《解构企业》 (The Corporation) (2003) 18 世纪美国法律正式通过了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个人的组织行为后,仅仅两个多世 纪,美国的这个公司法居然影响了全球,你可以在中国的公司法中也看到类似的描述。这个 冠之以法人的称号横行全球,世界每一个角度都受到影响。个人的贪婪、个人的欲望没有止 境地膨胀,本片从最深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商业规则,并无情地揭示了其存在的弊病。13.《惊爆内幕》 (The Insider) (1999) 商业社会的本质是货币自由交换,只要你情我愿,似乎交换什么都可以。交易中的 商业价值, 交易中的定价原理, 商业信誉在交易中的作用都是这个影片中活生生地展示出来 的, 商科学生必须要理解金钱统治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 以及这种结果具备的不可逆的特性。 14.《影子大亨》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一部票房不怎么样、但懂商业的人却说好的影片。一个公司的老板自杀了,但其公 司还蒸蒸日上,董事会的实权人物开始行动,行动的目的当然是私欲横流。公司治理、企业 董事会操作实战等都是这部影片中不可多得的实战教案。 15.《反垄断》 (Antitrust) (2001) 一个斯坦福的电脑天才毕业后被科技大亨录用后负责发展全球通信系统,之后他发 现原来自己是被用作侦察商业对手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此片向微软的垄断幽了一默, 讲 述了一个有鲜明时代和全球意义的反对金钱和高科技垄断的故事。 16.《魔鬼营业员》 (Rogue Trader) (1998) 1995 年,巴林银行,这家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破产了,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 的金融机构,拥有 200 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却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令人震惊的是,这样 一个惨痛的结局,却出自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员尼克?李森之手。这部出自真实案例的电 影是大家学习银行业务,尤其是投资业务最好的教案。 17.《抢钱世界》 (Other People's Money) (1991) 这也是一部基于美国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从中可以了解商业法、企业兼并、商业 诉讼规范、商业流程、兼并重组流程等。美国商业自由市场中到处充满了利己行为与利他行 为的冲突和矛盾, 也恰好是从这些冲突和矛盾中可以学到不同的动机, 以及各种让人眼花缭 乱的手段。 18.《败露》 (Disclosure) (1994) 一位踌躇满志的公司高管在一天中,不仅失去了原应属于自
篇四:探讨美国电影的秘密
《探讨美国电影的秘密》
针对美国著名电影的许多好莱坞大片,画面过美,更能吸引人。就我自身认为与美国历史有很大关系,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他们首先掌握电影视觉特效,虽然我们国家也引来技术,但是毕竟没有美国熟练,但我相信我们迟早在影视技术上有所突破。
美国首先利用人们对于是觉得冲突进行技术的展现,在视觉上对于观影人员的冲击,这在我国电影中还未成熟。我们国家大多数从心理情感上对于电影进行展开主题。但这只在我国观众中得到支撑。无法在世界上进行扩展、更不用说影响全世界。美国从内心上考虑到世界各国的观众,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种族区别。几乎都喜爱。因为他们抓住人们的心理想法与感知性。从客户内心出发制作电影。你说他们怎能不成功呢?
首先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美国电影内幕。
通过我对于电影的了解,发现美国好莱坞制作团队善于使用宽大场地并用运视觉特效,场地布置、画面合成、人物立体制作,通过游戏制作的启发合理展现自己对于电影美术方面的整合,合理并有效展示著作。同时女美国方面对于人性研究在于中国之前。所以不难看出美国电影的进步。我国目前主要是资金匮乏,毕竟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再者说对于中国人而言,由于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在电影事业上跨出这个限制。加之中国市场的限制,中国地理位置的拥挤,导致大多数导演没有跟多心思在此上做大事。只想的是票房的攀升。并没有为电影本身创作出灵魂。种种原因导致中国电影未能开辟出限
制的障碍。其实,对于电影方面而言。我认为最主要就是对于电影你要注入灵魂,这就是一部活得生活史。电影就像人一样,他们也是用灵魂注入,用血液滋生的。没有里面灵魂的作品同时也不会有多大价值,真如一个人一样,你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是为这个社会带来价值。没有产生价值的人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没有价值的电影注定要在这个社会重要淘汰。价值来源你的付出。世界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同时想不劳而获就成功的,你注定要被这个社会要淘汰。
思想格局的大小,注定你有多大成就。所以,没有展现自身价值的人注定会是平庸,创造出的电影也只适合一小部分局部人观看,甚至没有。电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没有经历生活的磨难,嘛呢也就不会创作出适应这个社会的作品,同时也就不会展现存在社会的价值,更不会是影响后代,好的电影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不管电影和电视都是如此。我就拿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速度与激情7》而言,你就会发现电影的价值随着时间段的进展,逐渐适应观众,并被观众所记住,这就是其存在的价值。没有谁失败,只是输在没有发现机会的眼光。不能投其所好、适应大众。这就是你失败的最大失误,调整自己的宏观调控,合适的时机展销自己的作品也是关键。美国电影存在与发行,都与此相关。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作为美国制片部,正是投于观众的品味。加之美国市场的投资,无意对我国是一次大大的打击。但是我国就拿电视剧《西游记》而言,就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无论从何种观点、何种角度都产生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其成功的含义,其里面的学问很大很深。只要我们国家将电影与电视剧合理的结合就
是一部好的标志。更能创作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作品展示。总有一天会站在美国好莱坞的舞台向全世界说我们并不差。效率推动价值的取向,更能带动国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提高。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其实这就是一个宣传的组织,宣传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便全球儿女了解。
最后,关于美国电影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抓住细节,通过细节描述作品主人公的品质、习惯、人生价值取向、特点。这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改变从现在做起。!!!!
篇五:好莱坞成功背后的秘密
张英进教授在南京大学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张英进1987年获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文学系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电影批评教授、博导。学术兴趣包括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中国电影(含港台)、亚洲电影、电影工业、视觉文化、城市研究、文化史等。在海外已出版《现代中国文学和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和性别的构造》等6本英文书籍。
这个演讲题目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作进一步思考:世界电影百年之后,如今什么是“好莱坞”?怎样才算作商业文化的“成功”?好莱坞的“秘密”可以指它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失败,也可以指它令人信服的全球性扩张、垄断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它庞大的文化工业体制的建立、调整与创新,尤其是它领先其他国家和民族电影的全球化策略。自从20世纪末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学界与媒体经常谈论的题目。这个演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以便知己知彼,更全面地了解国际文化格局。
经济学难以解释的成功
昂贵的制作成本,尤其是明星的片酬,加上同样昂贵的影片宣传费用,与票房的实际收入往往不成比例。如果单单以票房计算,好莱坞相当部分影片的投资都应该算作失败。
好莱坞在全球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可以以20世纪90年代为例,看看这些惊人的数
字。1990年,欧洲共同体国家电影票房90%的收入为美国影片占有。1992年,欧洲进口的影视产品价值达到37亿美元,而欧洲自己只出口2亿8千8百万美元的影视产品。1993年,全世界100部畅销影片中,美国片共占88部,稳稳占据垄断地位。1994年,在美国影视娱乐产品高达18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80亿美元(44.4%)来自出口,同年,美国电影票房在海外市场的收入第一次超过本土市场。1995年,美国电影占全球票房的60%.毫无疑问,洛杉矶的影视文化(地理位置上的“好莱坞”)和以纽约市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业联手,垄断了全球的娱乐产业,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广告、卫星、网络、出版甚至体育。
然而,好莱坞的成功是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一个现象,因为美国每年生产的影片中,票房亏本的数字经常超出盈利的数字。昂贵的制作成本,尤其是明星的片酬,加上同样昂贵的影片宣传费用,这些巨额的预支与影院票房的实际收入往往不成比例,制片厂和电影院的供求关系与电影产品的定价(票价)也不可能平衡。换言之,如果单单以票房计算,好莱坞相当部分影片的投资都应该算作失败。
那么,好莱坞是如何解决票房的拮据,而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呢?对这个“秘密”当然有种种不同的解释。第一是好莱坞文化产业的规模与财力,只有大财团支撑的集团公司才能在每年几部大片亏损的情况下依靠其他影片和产品扭亏为盈;第二是好莱坞灵活的管理文化,不时创新金融系统,不断调整营销策略,使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用来解释好莱坞的成功。比如语言因素:20世纪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这为好莱坞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如文化因素:作为一个由众多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美国多元文化的特性要求好莱坞采用相对应的文本策略,大批生产能让不同阶级、种族、文化背景的观众都喜闻乐见的影片,这样的长期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比
其他国族电影更具世界性的叙事和影像模式。还有艺术因素:“经典好莱坞”风格的创立,既为观众提供令人满意的视觉消费与重复观赏的欲望,又为厂家设定有规律可循的技术生产流程。
显然,纯经济贸易或纯文化艺术角度的解释都不能完全解释好莱坞成功背后的秘密。从电影研究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来看,另一种解释来自资本与国家的共谋。也就是说,对好莱坞而言,与产业运作和观众喜好同样重要的是美国政府的支持。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所以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好莱坞走向成功的历史
美国政府在支持好莱坞争取海外文化霸权的同时,曾经明文立法禁止类似这种“托拉斯”联营方法在美国国内的形成,国内的经济保护主义(对中、小企业而言)和国外的“文化帝国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
很多人忘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并非强国,而美国电影也不曾占世界优势地位。直到1914年,大部分美国上演的影片与使用的电影技术都还是进口的。法国当时每周向美国出口12部片子,每年约600部;拉丁美洲的电影市场也由法国和意大利垄断。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这一状况发生根本性扭转。1915年到1916年,美国影片出口从3千6百万英尺增加到1亿5千9百万英尺,两年内增长近5倍;而美国影片进口则从一战前的1千6百万英尺下降到20年代中期的7百万英尺。一战后,美片进入亚洲和拉丁美洲,美商大量收购巴西电影发行业,控制巴西本土的电影放映,几乎摧毁巴西电影的生产。此外,美片的主
要出口地还包括英国、澳洲和阿根廷。
时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海外。有声片时代初期,美国的音乐类型片吸引了非英语国家的观众,好莱坞也开始尝试同步生产外语版的畅销音乐片。音乐的流行促进电影产业的“平行整合”,即电影与非电影产业之间的整合。音乐片的流行歌曲既可以授权由电台播放,又可以生产单张唱片在商店销售,电影开始尝到靠周边副产品增加盈利的甜头。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经典好莱坞电影在海外极受欢迎。迷人的影星、动人的故事、撩人的音乐、惊人的外景地———好莱坞塑造的现代银幕形象,向全世界推销美貌、青春、财富和快乐。1939年,美国商业部估计,美国占据了全球约65%的电影制片产量。
此后,历史再次垂爱好莱坞。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电影工业元气大伤,德国和意大利的国营电影企业要么破产,要么暂停,美国影片乘虚而入。1945年-1949年,意大利进口美片2000部,平均每年400-500部,与此相类似的是抗战胜利后好莱坞电影倾销中国的情况。资本与国家的共谋在冷战初期尤其突出。好莱坞在意识形态上推广美国政府的反法西斯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政策,在文化上向世界出口美国的生活方式。这种共谋如此合拍,以致好莱坞的一个影片出口公司当时自称是美国的“小国务院”。与此同时,在经济政策上,美国政府也及时支持好莱坞,为其减低税收,优惠外币兑换率,订购影片,甚至充当其海外商业谈判的代表。到了60年代,好莱坞已经在英国及拉美国家占据垄断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在支持好莱坞争取海外文化霸权的同时,曾经明文立法禁止类似这种“托拉斯”联营方法在美国国内的形成,国内的经济保护主义(对中、小企业而言)和国外的“文化帝国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
70年代初的全球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一度造成美片海外市场的不景气,但是好莱坞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市场,及时发展黑人观众群,开发新的动作类型片。非洲市场的开发形成好莱坞另一个长期称霸的领域。如今,不但非洲市场一半以上放映美片,而且非洲生产的影片往往不能在本土放映,而只在欧美市场流通。80年代墨西哥和阿根廷两国经济萧条,货币贬值,美国政府借助强势经济援助理所当然地又让好莱坞打入这两个非英语语系的电影大国。到了80年代中期,作为传统电影大国的日本也成为好莱坞主要的海外利润来源之一。随后的历史发展仍然有利于好莱坞:原苏东国家的开放,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建立,录像与数码技术的普及,一切似乎都为好莱坞的全球垄断大开绿灯。
好莱坞与文化帝国主义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商界就惊喜地发现,美国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增加。据当时的估计,出口1英尺美片即可以促销1美元的美国产品,出口12万个电影拷贝就等于派出12万个“美国大使”。
德国著名导演文德森承认:“美国人已经殖民了我们的下意识。”这里的殖民指的是影像的殖民,而影像的殖民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原先指美国文化(“北方“)对拉美国家(”南方“)的影响,这一点有别于我们熟悉的”东方“与”西方“。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治与好莱坞文化的共谋就使美国商界惊喜地发现,美国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增加。据当时的估计,出口1英尺美片即可以促销1美元的美国产品,出口12万个电影拷贝就等于派出12万个”美国大使“。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