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袭击,谣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8:46 写作技巧
篇一: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反思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反思
13日晚,巴黎市中心一家柬埔寨餐馆、法兰西球场附近、巴黎巴塔克兰剧院内等多处发生枪击和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400余人死伤。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此次恐怖袭击成为了欧洲版的“911”事件。在这次袭击事件中,有一名中国公民遇难。在此,对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对恐怖分子表示极大的愤慨和谴责!
这已经不是今年巴黎第一次遭受恐怖袭击。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杂志社遭一伙武装人员持突击步枪和霰弹枪袭击,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其中2人为警察,多人受伤。
恐怖袭击为什么屡屡发生在巴黎?其一是因为巴黎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安全漏洞,导致极端组织容易得逞;其二是因为巴黎是整个欧洲的中心城市,在这里制造恐怖袭击可以造成辐射效应,产生全球性影响;第三,西方国家在叙利亚、伊拉克等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造成叙利亚难民飙升,激起极端组织的报复性打击,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暴恐手段对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起到恫吓作用。
痛定思痛,从这一袭击事件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在安全防范中的漏洞有如下几个:
一是疏于枪械管理。一些西方国家以保护历史文化传统为名,容忍私人保留枪支弹药,留下了枪杀隐患。上次暴徒使用的突击步枪和霰弹枪、这次暴徒使用的AK47步枪,从何而来,为什么事先无人察觉,难道不应令人警醒吗?二是疏于情报获取和交换,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多点同发,显然是精心策划,预谋已久的,为什么法国情报部门一无所知,美国情报部门可以窃取盟国领导人的隐私,为什么却没有监听到恐怖袭击的蛛丝马迹?是否监听对象发生了错乱?三是疏于边境管控,大量难民涌入,难免鱼龙混杂,不排除恐怖分子夹杂其中。四是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场合保安力量薄弱、安保人员训练乏术,反应迟缓。这些都给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
亡羊补牢,可考虑如下补救措施:
一是明确反恐目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反恐的首要问题。反恐不能采取双重标准或多种标准,更不能自定标准。国际社会应该对恐怖主义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应该界定如下:其目标是针对平民搞无差别屠杀。这次被害中国公民与“伊斯兰国”无冤无仇却惨遭杀害,是典型的滥杀无辜;其目的是造成社会恐慌,引起民众对政府不满;其手段极其残忍野蛮。只要符合上述三条要素,都是人类的公敌,都必须全世界共讨之共诛之。二是,要标本兼治。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和生长的条件。恐怖主义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极端贫穷和贫富差距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民族、宗教歧视造成的;有的是对以暴易暴的反弹??必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加强国际间的反恐合作,包括情报共享;联合训练、联合巡逻、联合演习、联合打击。四是加强枪械和刀具的管制。五是,加强边境管控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六是,加强文明教育,坚决取缔非法极端主义组织。七是,扶助贫困人口和家庭,尽量消除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八是,公民要接受反恐训练和避难训练,大型公共场所要有避难设施。
奥巴马在第一时间发声谴责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这是必须的。但美国在向他的盟
友表示同情和哀悼的同时,是否还应说上一句歉疚,若不是美国打的那几場战争,以暴易暴,打破了国际秩序,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大批难民,他的盟友岂能受到如此惨重的拖累?法国其实是在为美国的错误政策买单。美国扪心自问,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篇二:从巴黎恐怖袭击看欧洲的自由精神
从巴黎恐怖袭击看欧洲的自由精神
2014年8月,应荷兰国际广播电台、荷兰在线的邀请,访问了荷兰,然后参加了德国外交部组织的网络政策之旅;2014年10月4日到13日,应凤凰博报和信孚研究院的邀请,我访问了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和几个国家的政界、商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对欧洲精神有了更多的体会。
欧洲从希腊时代以来,历经中世纪的黑暗、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又迎来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迎来的60多年的深度和平,欧盟也扩展到28个国家。
我一直认为,在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背后,一定是精神层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国家选择不同的制度,是由文化基因和精神气质所决定的。我在波恩曾和几个俄罗斯流亡记者交流,他们打了个比喻说,俄罗斯人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习惯于有面包没有自由的生活;叶利钦来了说你们出来吧,于是大家跑出动物园,结果有了自由没了面包,正好普京来了,大家又跑回了动物园。
欧洲却不同,自由在欧洲人眼中非常重要。从法治角度,只要不违法,你干什么都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只要不妨碍其他人,你干什么都行。
我在阿姆斯特丹的街头逛的时候,身边走来走去的都是些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有男女牵手走路的,也有俩男生、俩女生牵手走路的,这是同性恋,你懂的。
同性恋、吸大麻,这都是自由,但他们不会妨碍别人。你要问路,他们都会笑着认真回答你。 2015年1月7日,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被恐怖分子袭击,12人死亡,引发对遍及欧洲的抗议风潮。抗议者他们维护的核心价值,是言论自由,是表达的自由。
自由和法治分不开。荷兰的朋友和我介绍过,荷兰有体面法,对不能妨碍别人有着详细的规定。匈牙利的导游告诉我,他这么多年来没和人吵架,因为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没什么可吵的。如果做了不合规矩的事儿,立即会有人打电话找来警察。
平等也是重要的欧洲精神。瑞典的国王下班后开车自己回家,他们的首相也是下班后挎着篮子到超市买菜,结果被一个疯子给一枪打死了,这种悲剧没有改变欧洲,欧洲的领导们依旧是没有那么大前呼后拥
的派头,下雨依旧是自己打伞。在欧洲街头开车,违规就要被罚,不会管你是开着奔驰还是现代,也不管你是部长还是平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个关键词是民主。你看欧洲国家这么多,也有经济表现不够好的。执政党经济工作做不好,干上一届就得下台,老百姓通过选票发泄不瞒。如果不到大选的日子,就组织抗议一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动政策的转化。
民主机制没有国界,欧盟的组成、发展、壮大就是民主协商、妥协的结果。欧盟之间当然有的国家强大,有的国家弱小,做决定当然有的收益有的暂时受损失。关键是决定不是某位领袖一拍脑门就可以做出来的,而是不停的磋商、协调的结果。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构成了欧洲精神的核心,自由平等是精神根基,民主法治是对自由平等精神的制度保障。这几个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个要素,欧洲就不是今日的欧洲。
有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这八个字,都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这不是偶然,也不是我生硬地进行对比。人类有些东西是有共性的。抛开私利,抛开左右之争,有人不想要自由而想当奴隶吗?有人不想要平等而甘愿受统治吗?
我想,这样的人很少。欧洲精神,和我们中华民族的追求从来就不是矛盾的。如果有人非要说是矛盾,一定是别有用心。
尽管我特别不喜欢别有用心这样的说法,但事实如此,也不得不这么说。
篇三:关于巴黎恐怖袭击案的论文
“巴黎恐怖袭击案”与国际联合反恐
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血案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电视讲话,称事件是法国的“国家悲剧”,并宣布法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法国及欧洲各国纷纷举行集会,悼念遇难者,反对恐怖主义。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向世界蔓延,国际恐怖主义集中发生在中东、北美等地区,现在则向世界蔓延。美国一直是国际恐怖主义针对的主要国家,虽然美国采取了严厉的反恐措施,但仍不时有恐怖活动发生。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就曾震惊世界。就连中国也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原来局限于新疆一地的暴力恐怖袭击开始向国内其他地区蔓延。2013年10月的北京天安门金水桥恐怖袭击事件和2014年3月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使国人震惊。毫无疑问,恐怖袭击事件已对维护和平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造成严重影响。
巴黎恐怖袭击案震惊世界,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伊斯兰国”异军突起,该组织攻占中东大片领土,肆意杀戮平民,手段极其残忍,甚至连“基地”组织也因其过于极端和残暴而宣布切断与它的联系。其极其残忍的手段和越发强大的势力,导致如今人们谈“恐”色变。
世界是在反恐的号角声中进入21世纪的。“9·11”事件后美国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的最高战略,并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局部战争。许多国家也都参加到了国际反恐斗争之中。然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在近期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可见反恐斗争有多么复杂。第一,经济因素是导致恐怖主义的最根本原因。随着全球化浪潮兴起,世界贫富差距特别是南北差距迅速扩大,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容易产生极端思想。此次巴黎恐怖袭击案三名嫌犯都无工作,生活贫困。第二,日益严重的移民问题及欧洲社会极化现象严重。近代以来,许多伊斯兰国家又成为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现在大批伊斯兰民众都移民到欧洲,事实上伊斯兰移民群体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在工作、教育、生活等诸方面频遭歧视。并且,在貌似平静的欧洲社会,存在着两股暗流,一股是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另一股就是排外、反移民的极右思潮。欧洲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由于欧洲“圣战者”不断返回欧洲,并在欧洲制造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而扩大了影响,增强了力量。第三,《查理周刊》成为巴黎恐怖袭击案的导火索。法国《查理周刊》标榜言论自由,以政治讽刺漫画著称。该刊多次刊出讽刺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甚至把默罕默德画为裸体,这引起原教旨主义穆斯林的强烈不满。一些极端组织早就开始策划对《查理周刊》
进行袭击,“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对外宣称对这次袭击案负责。
国际联合反恐合作不应仅仅是军事上的联合打击,各国既要加强合作,制定新的反恐计划,共同对抗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更要从本质出发,在社会矛盾,经济政策上着手解决,每年,越来越多西方“圣战者”加入“伊斯兰国”组织,这些人都是受到社会的压迫和不公,压抑过度产生极端思想,从而投靠那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组织,增强了他们的力量。
我认为各国要从政治、经济矛盾从根本解决社会矛盾,削弱恐怖主义的力量,不应盲目地参与反恐斗争,制造更大的恶性循环。
张文震
学号:6101215088
自动化153班
篇四:巴黎恐怖袭击谁之过sp
巴黎“恐怖袭击”谁之过?
——“反恐”双重标准酿成的恶果
钱昌明
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接连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是恐怖主义者不断制造罪恶的明证。但事情仅仅是如此吗?
继年初《查理周刊》社被袭仅隔十个月,11月13日,巴黎又发生一次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年初的“恐袭”已造成了20人的死伤,本次袭击更有超过132名人丧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惨剧为何屡屡重演?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为何如此苍白无力?
对《查理周刊》社的“恐袭”,据说是因为该周刊屡次刊登亵渎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报复。那么,这一次呢?又是谁制造了这次恐怖袭击?谁应对此悲惨事件负责?巴黎“恐怖袭击”究竟谁之过? 直至现今,案情尚未终结,具体真相还不能水落石出,许多结论还很难准确。但有一点是无疑的:这是“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制造的罪恶。
与众多媒体的观点不同,法国喜达屋资本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巴里·斯滕利希特认为:法国之所以会发生本次恐怖袭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难辞其咎。美国彭博新闻社17日援引斯滕利希特的话说,是奥巴马低估了“伊斯兰国”的威胁性,巴黎发生的一切都是“奥巴马的错”!
斯滕利希特说,是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助长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如果我们在这些组织规模较小的时候早些打击他们(按:事实上是助长、扶植了它们。当时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去推翻叙利亚的巴沙尔政府),更加严肃对待他们构成的威胁,我认为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或可避免。”
斯滕利希特认为,当“伊斯兰国”势力初起时,如果奥巴马对这些恐怖主义势力的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稍加打击,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是什么蒙住了奥巴马这一常识性的政治预见?答曰: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反恐”的双重标准。
说白了,自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就把“反恐”当作了它推行霸权主义的借口与工具。从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对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反恐”战争(当时伊拉克与拉登恐怖主义处于敌对关系,与“911”事件毫无关联),到推行“反恐”的双重标准(凡是反美的恐怖活动就是“恐怖主义”;凡是反其他国家——特别是对它要反对的国家政府的恐怖活动,就是反“独裁”的“民主斗士”),致使国际“反恐”形势出现了“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局面。当
年萨达姆统治伊拉克时,政治稳定,根本不存在恐怖主义问题。可是经过美欧“反恐”战争,不仅伊拉克稳定的政权不再,更使它成了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源头。
叙利亚原本是一个好端端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中等收入的国家。该国地处中东中心位置,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拥有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有2240万人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东大国”。
正是美、欧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在北非、中东策动了“阿拉伯之春”,才引发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原有政权一个个垮台,形成中东乱局。
正是美、欧西方国家决心要赶巴沙尔下台,彻底清除俄罗斯在地中海边的最后一个据点,这才使它们又一次强行干涉它国内政,竭力支持、扶植叙利亚的反对派(实为恐怖主义势力),鼓励它们去推翻一个合法政府,一手制造了叙利亚危机。
正是美、欧西方国家近视的、实用主义的中东政策,才会使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不仅搞垮了叙利亚,而且又给欧洲制造了“叙利亚难民危机”(数以百万计的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正是美、欧西方国家错误的反恐双重标准,才会把叙利亚、伊拉克变成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孳生地,促使“伊斯兰国”的建立与不断坐大。据法国反恐部门最新发布的信息,有247名恐怖分子,正在从叙利亚“伊斯兰国”接受培训后返回法国。这无疑将使法国的“反恐”形势如履薄冰、草木皆兵。 再如,像俄国的车臣恐怖势力与中国的“疆独”组织,屡屡在俄、中境内制造“恐袭”事件,然而,美欧西方国家就是不愿意承认它们是恐怖组织;相反,还向它们提供公开或变相的支持,庇护诸如像热比娅之流的恐怖分子头目。这种“反恐”的双重标准,实际上已成了当前国际联合反恐的最大阻力。 随着“伊斯兰国”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兴起,国际“反恐”形势将越来越为严峻。如果没有统一的“反恐”国际合作,谁也无法单独控制局面,谁也不可能在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中得以幸免。只有彻底摒弃反恐的双重标准,抛弃选择性反恐,才能有效遏制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漫延;只有在联合国框架下的统一反恐斗争,才能真正摘除这一危害人类的毒瘤——国际恐怖主义!
(2015年11月20日发表于“人民网·强国论坛”)
篇五:浅谈全球化与大国关系
浅谈全球化与大国关系
习总书记上台时间,恰好是国际上的大选之年。国际上除中国外,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以上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大选。新的领导人选择,也对是各国对国际关系的选择。
中美关系
总体来说,中美关系和上个10年内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奥巴马是尼克松以来,对台进行最多的总统,也是第一个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演的总统。习总书记在访问拉美诸国是被中途邀请到美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但这似乎除了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外,对中美关系并没什么实质上的改变。在中国在南海、东海上与邻国的冲突中拉偏架、借口航行安全闯入南海闹事,时不时地与日本韩国演习??
其实,这一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注定。当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国内就有人指出,中国是美国下一个“敌人”。中国成为美国的假想敌我总结了以下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美国需要一个假想敌来刺激自己。就像孟子说的一样“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这也是美国在二战初期从太平洋战场惨败中获得教训。美国需要一个敌国,就像鲶鱼刺激拉丁鱼一样刺激自己。当今的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国家(俄罗斯的核潜艇还可以说的过去,航母总感觉达不到全球作战的要求)。昔日的苏联已经不在,美国也不能自己分裂北约,韩国日本在军事上本来就依赖美国,所以这个假想敌名额自然就落在了将来最有可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中国头上。
二、美国的某些利益集团也需要一些由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
国防部。美国长期的财政赤字使得财政部门不断向国防部要求缩减开支,这时美国国防部搬出中国这个假想敌来说事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三、转移国内矛盾。美国的失业率又升高了,怎么回事?中国人抢了我们的就业机会。
美国x州由出现了枪击事件!中国军队对美国在太平洋形成了军事威胁。X州的白人警察由枪杀了黑人!中国对美国的某项贸易中又存在补贴??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美国也有自己的内部矛盾,而解决内部矛盾不顺利的情况下,转移矛盾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中国与美国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竞争关系。美国带头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不带中国玩,中国牵头的亚投行美国不参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提升也对美元有一定影响。当今中国已经从当初的劳务输出开始向资本输出,劳务输出转型。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中国国际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多,也冲淡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土耳其拿中国的导弹来做买北约导弹压价的筹码就是一个例子。 其实,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反恐(目前国际间的反恐合作糟糕,各国对恐怖组织的认定都不同)、太空开发等项目。期待中美之间的合作能够多一些,对抗少一些。
中欧关系
欧盟几个主要的国家一般也都是北约国家,其中有两个还是联合国五常。在经济上,几个国家德国无疑要强于其他国家,但由于美国的平衡,法国总是压德国一头,尤其是在北约的军事行动中,打仗最积极的一般是法国(美国除外),而接受难民擦屁股最多的是德国。这使得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常常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在希腊债务危机上的不同意见,打击ISIS以及接受难民的问题??但欧盟成熟的体制足以弥补这些国家的裂痕。在国际事务在欧盟由于其独特的国际地位,也敢于发出不同于美国的声音,但由于其根本利益没有较大冲突,与
美国关系良好。
欧盟由于与俄罗斯相邻,所以担任了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急先锋。这使他们需要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获得美国的支持。同时,也由于与中国相隔万里,欧盟并不太在意中国的发展,与中国没有太大冲突。但同欧盟不能接受俄罗斯一样,欧盟同样不能接受中国。中欧联合研发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欧盟不同意中国加入技术研发,中国在其中只占了1%的股份,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已经有20多颗,而伽利略只有6颗)。同时,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欧洲一些国家会见达赖,媒体制造中国的谣言??
巴黎恐怖袭击这一巴掌不知道有没有打醒法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的法国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希望欧盟诸国能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在国际事务中不要一味的给其他国家当枪使。
中俄关系
如今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是90年代苏联解体后,热脸贴了欧盟冷屁股的俄罗斯,俄罗斯太大了以至于西方容不下俄罗斯。相比于上次普京执政,这次执政,普京并没有提升俄罗斯的经济水平,相反由于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但这并不妨碍普大帝获得极高的支持率。乌克兰危机,叙利亚问题,以及土耳其使得国民的视线都被吸引了,而普京又是一个招人喜欢的“战争总统”,曾领导俄罗斯人民打败过车臣和格鲁吉亚,他在外交上一贯强硬的态度又符合民众心理。
俄罗斯是一个依然有大国梦的国家,俄罗斯是联合国五常之一,有世界上最广阔的领土,有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力量。由于与美国的对抗,俄罗斯不得不和中国站在一起。但和巴铁不一样,中俄关系不是大哥小弟,这就使得俄罗斯与中国出现矛盾时解决要比和巴铁解决麻烦。俄罗斯与美国的矛盾主要在中东,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主要在太平洋。目前中东局势紧张,这就缓解了中国的压力,同样南海、东海、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就缓解了俄罗斯的压力。同时,中国也需要用在中东对俄罗斯的支持换取俄罗斯在南海、东海、朝鲜半岛上的支持。
中韩关系
说实话我并不太喜欢朴槿惠这个韩国新任总统,尽管朴槿惠执政期间中韩关系进一步加强,但我觉得朴槿惠的外交策略使得韩国丧失了李明博时期的外
交原则。前不久,韩国和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达成了一直,从新闻上可以看出是韩国做出了让步。朴槿惠上台以来韩国一直扮演着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和中国搞好关系,和日本搞好关系,连朝鲜都没有出什么大问题。这么做看似改善了各国之间的关系,但也把韩国定位在了小国的位置。韩国这么做另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没有了外部矛盾,内部矛盾就暴露了出来,前不久的民众对她的抗议就是最好的佐证。
中日关系
国际上经常吵吵中国威胁论的除了菲律宾就要数日本了。中国真的对日本构成那么大的威胁了吗?没有,这只是日本政客的噱头罢了。日本政客为什么要煽动民众仇恨中国内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日本是一个多党制国家,众多的党派需要民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议席,如何获得民众
的支持呢?煽动起选民的肾腺上激素来,民众的肾腺上激素一高就和投下不明智的一票。
二、获得美国的支持,日本作为美国亚太急先锋,要发挥它的作用自然要有一个假想敌,
而这假想敌就是北边的俄罗斯和西边的中国了。同样,日本目前还必须受制于美国,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日本政府也坚持不下去,日本表现的好,反过来会获得美国白宫的支持。
三、日本民众的嫉妒。日本本身的情况使得日本不可能成为军事大国。70年代广场协
议使得日本经济停滞,但是阻止日本经济发展的美国日本没办法,于是老老实实地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这种情况在前今年也被打破了,中国从80年代引进日本资本技术到现在反超日本,巨大的反差使日本产生妒忌心理。
四、日本重新获得军事自主的借口。自从日本的经济发展停止以后日本就开始动了修宪
的念头。这时强调中国威胁论,正是获得支持修宪,使日本走向正常化的好办法。但是日本这样又得罪下另一个常任理事国使得日本即使修宪成功也不可能正常化。 相比于其他国建,日本与中国的合作更集中在经济领域和小部分医疗领域。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往来频繁,两个国家的经济已经使两个国家不可能完全撕破脸。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