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板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4:25 体裁作文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板书体裁作文

篇一:北京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寓言 二则《郑人买履》《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

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 利的道理。

查阅资料:

两则寓言的原文。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鹬蚌相争

量——尺码——忘 鹬——啄 | 蚌——夹

-宁信尺码 ,不信脚 被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郑人买履 》的故事,理解内容,懂得不要墨 守成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 寓言二则》

2.我们学过那些寓言?简单说说内容。“寓言”?“则”?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一读(小黑板)集市 郑人买履 匆匆忙忙 尺码 宁

问:“郑人”指哪的人?“履”?“尺码”指什么?

3.同桌互读,检查读书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朗读,其他人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思考:这则寓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事情发展顺序)

3.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4.读寓言故事。

5.郑人能不能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组讨论)

四、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

2.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

五、 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寓言《鹬蚌相争》懂得两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一读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 鹬 蚌、啄、夹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读课文,其他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讲故事。

3.有感情朗读。

4、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5.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渔夫会怎么想?被捉后得鹬和蚌又会怎样想?

四、练习。

1. 朗读课文。

2.小组表演课本剧《鹬蚌相争》

五、小结。 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篇二:(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1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教材简析:

课文借一个宁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引发思考。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基本技能: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背诵古诗、词、文言文。进行南北对抗赛,讲解规则。

一、导入新课。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两篇文言文,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学弈》《两小儿辨日》)

学了这两篇文言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它不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又让人能体味到其中的含蓄与幽默。

2.今天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小故事《郑人卖履》。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一)读准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握不准的标出来。

板书:读准

2.学生自由读。

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wú 宁nìng 度duó 度dù)

再指名读

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

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读懂理解。

1.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了,下面让我们仔细地读课文。同学们先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读懂了这个文言文的小故事? 板书:读懂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1)结合注释;

(2)运用所学;

(3)反复朗读;

(4)联系全文;

??

2.下面同学们就先自己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学习,难理解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解决。

(1)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把你们小组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咱们全班共同研究一下。

要求:他站起来发言时同学们要仔细地听,如果你有看法想法,可以立刻站起来给以补充、甚至谈出你的不同的见解。

哪个小组在理解的时候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卖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买成。)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决争议的过程,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小结运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争议解决了后)

4.刚才通过读你解决了字同、音不同的问题了吗?

小结:看来深入得读就能解决问题!

5.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得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不一样?

(1)不一样。谈出来

(2)一样。再请同学讲一讲。

6.读书明理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回来没有买到鞋,

就有人说他,如果这个人早些告诉他不就买到鞋了?

引发学生思考看法学生再讨论

小结:可见这个人真是“固执至极”别人劝也听不进去。看来文言文,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字字珠玑”(板书)

篇三: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年级:五年级 科目:语文 学

篇四: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复习案

苏教版七(上)文言文复习题

2015-03-1 23:35:43| 分类: 文言古诗词

李春友

一、古代寓言二则

复习目标

(一)、文学常识

(1)《郑人买履》作者韩非,朝代战国末期 哲学家。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期(朝代)秦相吕不韦 (谁)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二)解释文言词语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1)度(2)之(3)其(4)市:(5)自(6)而

3.重点词语解释 履 操 及 遂 宁 无 遽 契 是 所 、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四).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五).寓言 ,并举例 过程与方法

1.独立复习10分钟

2.疑难问题交流讨论10分钟

3.成果展示10分钟

4.检测10分钟

检测10分钟

1、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坐 (2)反归取之 反

2、一词多义

(1)度 ①先自度其足 ( )②吾忘持度 ( )③宁信度( )

(2)之①而置之其坐(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 ) ④入水求之( )⑤是吾剑之所以坠( )

(3)其①自度其足(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4)市:①至之市( ) ②市罢。( )

(5)自:①先自度其足(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6)而 ①而置之其坐( )②而剑不行( )③而忘操之( )

3、重点词语解释

(1)郑人买履 履: (2)先自度其足:度

(3)而置之其坐:坐 (4)至之市:到…

(5)而忘操之 操 (6)吾忘持度:度:

(7)及反 及: (8)遂不得履 遂:

(9)宁信度 宁: (10)无自信也 无:

(11)遽契其舟 遽: 。 契:

(12)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所:

(13)不亦惑乎 惑:

4、重点语句翻译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课文内容理解

(1)《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分别是 :

《郑人买履》说明 。 《刻舟求剑》说明

(2)寓言,就是把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 ,等等。请你再列举一些!

*如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板书

议论参考

1、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 反同返,返回

2、一词多义

(1)度 ①先自度其足 (量长短)②吾忘持度 (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③宁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

(2)之①而置之其坐(代指量好的尺码)②何不试之以足(履)

③至之市(到……去) ④入水求之(代指剑)⑤是吾剑之所以坠(结构助词不译)

(3)其①自度其足(他的,指郑人的)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指涉江的楚人)

(4)市:①至之市(集市) ②市罢。(集市)

(5)自:①先自度其足(自己)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

(6)而①而置之其坐(表承接,就)②而剑不行(可是)③而忘操之(却)

3、重点词语解释

(1)郑人买履 履:鞋 (2)先自度其足:度 量长短

(3)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 (4)至之市:到……去

(5)而忘操之 操:拿,携带 (6)吾忘持度:度:量好 的尺码

(7)及反 及:到,等到 (8)遂不得履 遂:终于

(9)宁信度 宁:宁可 (10)无自信也 无:不,没有

(11)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 契:雕刻

(12)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指示代词,这儿;所:处所、地方

(13)不亦惑乎 惑:迷惑,糊涂

4、重点语句翻译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2)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3) 也宁信度,无自信。

(4)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课文内容理解

(1)《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分别是 :

《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 获得预期的结果。

(2)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请你再列举一些!

*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篇五:古代寓言二则的教学设计

1

板书设计:

第五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3

《刻舟求剑》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

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4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