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不要做井底之蛙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1:45:32 作文素材
不要做井底之蛙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不要做井底之蛙

不要做井底之蛙

——回忆那段屈辱的岁月

那段屈辱的岁月告诉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

当西方世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联系密切。西方人已经将寻求财富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史例一:

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从18世纪后期起,他们开始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由于鸦片危害大,道光皇帝决定禁止吸鸦片。由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初,清政府对英宣战,清军节节退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后果:《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等国相继而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史例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

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还洗劫了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

后果: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更加深了。 史例三:

明治维新后,日本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败了,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

后果: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在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史例四: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后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为什么会这样?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清朝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严厉的海关政策。他们还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他们根本就是井底之蛙。

清朝开国后与西方通商近二百年,竟始终不知地球为圆形,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统治者抱着祖宗成法“骑射为先”,长期轻视枪炮。清军入关两百年后,

半数还使用者弓箭,刀矛。与英开战已两年,还不知道英国有多大,国在何方。悲哀啊!

历史警示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

篇二:井底之蛙作文

井底之蛙作文

井底之蛙

一天,一只小青蛙正蹦蹦跳跳地玩游戏,忽然,它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井里。这口井有好几米深,小青蛙根本跳不出井口。它想:完了,这里既没虫又没水,这下我不是饿死就是渴死,怎么办呢?这时,一滴水落在了它的头上,它抬头一看,只见上面的露珠正一滴一滴地滴下来。它刚低头,又看见有几条虫子。原来,有些虫子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掉在这里。小青蛙见有了吃的、喝的,生活比较安定,便定居在这里。

有一天,小鸟要它出去玩,它答应了。在小鸟的帮助下,它终于跳出了井口,来到了外面。它们高高兴兴地玩了一会儿,小青蛙忽然觉得口渴了,于是跳到河边,正想喝水,小鸟慌忙阻止道:“别喝那水,水里有农药,喝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的。”小青蛙听了,只好跳进旁边的稻田里去喝了。在稻田里,小青蛙发现稻叶上有一条虫,刚准备扑上去,小鸟又飞来说:“这虫身上也有毒,也不能吃。”小青蛙听了不耐烦地说:“什么毒药不毒药的,我看透了,你是别有用心,存心想要饿死我。”说完,便一口把虫子吃了。小鸟听了这话,绝望地走了。

回到了家,小青蛙的肚子忽然疼了起来,它急忙请来大夫来看病。大夫说:“你是吃了有毒食物,中毒了。”它听了这话,吓得再也不敢出去乱吃东西了。

几年后,小鸟又飞来了,它对小青蛙说:“外面的>景色真好看,快出来看哪。”这回,小青蛙戴着一副望远镜出去了。它朝城市看了看,只见路边有很多大树,马路中间有花有草。它又朝稻田里望去,农民伯伯也不再喷农药了,还在为被喷过农药的稻除毒。

看到这里,小青蛙放下了望远镜,心想:看来现在我又可以搬到稻田里住,无忧无虑地玩了。

篇三:井底之蛙600字作文

井底之蛙600字作文

hi!大家好,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很多亲人,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可是,一切都太令人意外了!

我们本来生活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每天都和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唱歌跳舞,不知什么时候这附近建起了一家工厂,这个工厂每天排出很多的污水。从此,我们就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我是我们家里最小的成员,往往跑在最后面,有时候,来一个“狗抢屎”,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我们拼命地躲过污水,跑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里,刚平静了几天,来了一群头戴草帽,戴着口罩,背着蓝背包的人,这些人拿着他们的“武器”往田地里拼命地喷洒农药,斩尽杀绝一切害虫。有一次我被他们的“武器”喷了一下,直喷得我眼冒金星,多亏没有喷到太多,要不然我就得上西天了。

我们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想找一处偏僻的栖身地。于是,我们就来到一片宁静的沼泽地,这里泥深草长,总算安全了。可是,最近报纸上经常提到我们,给我们取了一个新的名字-田鸡,说我们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又大难临头了,白天,我们只能躲在洞里。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想出去散散步,一出洞,只见几个人向我冲来,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捕虫网,我赶紧跑回洞去,喘着粗气。

最后只剩下我和几只老青蛙,我们只好跳进井里,坐井观天。人类呀!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们了,我们也是一条条的生命呀!保护我们动物就是保护你们自己的家园呀!

篇四:不做井底之蛙

不做井底之蛙

——让学生敢想、肯想、会想

摘要:语文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口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敢想,敢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同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磨励意志,让学生肯想,使其保持求知的欲望;还要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往个性化方向发展,让学生会想。

关键词:尊重 鼓励 激发 倡导 个性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我们个性化阅读的结果。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地修剪;稍有“异念出头”,就成众矢之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缺失了,独立性泯灭了,创造性被扼杀了。因此,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口井,创设条件,让学生敢想、肯想、会想。引导学生个性阅读,使课堂涌动思维的火花。

一、尊重独特体验,鼓励思维碰撞,让学生敢想。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 要使学生敢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考,必须热情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并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句话时,以自身饱满的情绪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朗读方式表现出父亲的爱,不少学生在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时语气逐渐加强提高。他们的感悟收获是父亲的责任心与强大的父爱使他越挖越有劲。同学们对这样的朗读满意极了!但这时有位学生却是这样朗读的,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处理上语气越来越弱。教室里哗然一片,认为他的朗读不好,可老师却以满脸的笑容和期待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悟体验。这位学生说:“父亲挖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累了,力气渐渐地小了,但救儿子的信念使他坚持不懈。更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他的

看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这位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正是充分的激励学生展示个性吗?要使学生敢想,教师还必需细心呵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甚至“有违常理”“异想天开”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切不可轻易地否定,或装着没听见而置之不理;也不能搪塞了事,应付学生;更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哪怕是丁点儿的伤害。例如,教学《坐井观天》时,让学生说说“ 跳出井底好不好?”绝大部分的孩子认为青蛙跳出井底是好的,只有一个孩子认为青蛙跳出井底不好,他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很严重,又有许多人捕捉青蛙,青蛙留在井底比较安全。是啊,我们受了习惯思维束缚,而孩子们却敢于想,思维更为活跃。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试想,教师把学生这种独特见解视为“异端”而加以否定,岂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

倡导学生阅读要有个性,教师不要过早过多的评价,并且在学生的认识发生错误时,老师要正确处理“价值取向”和“尊重多元”的关系。如学习《丑小鸭》一文,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如果你是丑小鸭,当你变成天鹅,你最想做什么?”时,有的学生说,要炫耀一下自己的美丽;有的学生说要飞回去,找那些欺负过自己的人报仇。显然,这些回答已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而不能放任自由。

二、激发求知欲,磨励意志,让学生肯想 。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小学生天性好奇,对万事万物爱问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对教师大胆提出疑问。教师应热情激励,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对新知的渴望,让学生有刨根问底的劲头。

例如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读到“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门口。”一句,有学生提出了疑问:纸船放到水里不会湿了吗?立刻有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这纸船是用硬纸皮折的,不会那么快湿透的;有的说小松鼠在纸皮是涂了油膜??我抓住契机,激励学生再想“松鼠折小纸船是多么的用心,折的时候他在想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在交流中,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小松鼠和小熊的深厚友谊。这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就能激发起学生刨根问底的劲头。再次,“思考即生活”,要鼓励学生把思考

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例如:作文教学《蚂蚁会游泳吗?》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找资料,得出答案。学生在课堂之外享受了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思想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现在许多孩子存在浅阅读的现象,在孩子不愿意想或者想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独立的见解是智慧的花朵,只有苦的砥砺,它才能孕育和开放。

三、多种角度,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 。

文本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个性阅读。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指导,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

(一)从“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角度去想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的课程,教师应该以文本为载体,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启发孩子去想。例如《可贵的沉默》一课,文本对于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十分生动。如:“‘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祝贺了”“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等。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情感体验演一演,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生活实践,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了课文,有的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有的把动作神态演得活灵活现,有的把内心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孩子们这些表现正是他们思维的结晶。

(二)从求异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一个善教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求异思维就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想和别人不一样的。例如教学完《假如》 一课,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创造的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美梦,鼓励并引导他们说跟别人不一样的,结果孩子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有的说,假如我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我要飞上蓝天跟月亮姐姐聊聊天,陪太阳公公泡泡茶??;有的说,假如我是一位天使,我要让世界充满阳光,只有欢笑而没有战争??;有的说,假如我是一个小偷,我要偷走同学们的误会,老师的烦恼??

(三)从求同思维的角度去想

学生积极求异,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设想和推测时,往往是良莠并存,这时教师应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再引导到求同的方向上,找出正确或最佳的答案,这个答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见解。

总之,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孩子的一生,为孩子在语文天地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像种子那样萌芽成长成参天大树。

篇五: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重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进而体会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大屏幕,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师出示课件:图片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拔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

(先猜一猜图片讲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再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一是做游戏的形式轻松、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二是通过游戏中“说寓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寓言故事的特点(每个寓言故事里都包含一个道理),从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并记住课题中出现的生字“蛙”(板书课题,“蛙”用红粉笔写),齐读课题。 请问“之”是什么意思?(的)

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井底的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想不想知道课文围绕着这只井底之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难认的字多读几遍;

②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

读书姿势)

2. 检查预习。

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老师要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查吗?

课件出示生词,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解释:“商汤时代”和“夏禹时代”

(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之后老师进行讲解:汤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带领他的族民建立了商朝,汤统治商朝13年,在他统治商朝的时期就是商汤时代。)

解释:“夸耀”和“瞠目结舌”的词义

并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夸耀——炫耀)(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3. 出示句子,找出多音字。

(1)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2)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

指名读一读句子,师问:你从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多音字“没” mò(浸没) 没 méi(没有)

同学们把生词预习得非常好,相信你们会把课文学得更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 有人说朗读课文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你想不想也来展示一下自己优美动听的朗读声啊?同学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下面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井底之蛙生活的快乐么?他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呢? 你又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重点强调:“夸耀” 、“独占” 、“极点”

6. 从这段的描写中我们仅仅可以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快乐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它很得意、很骄傲??)

7.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来?

重点强调:“夸耀” 、“没有谁” 、“极点”

看来敢于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9.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井底之蛙的得意、骄傲和自大,那么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得意、骄傲、自大、快乐的语气。

10. 这只井底之蛙一直这么快活骄傲吗?后来怎么样了?(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介绍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东海之鳖是怎样来介绍大海的呢?

11. 从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中东海之鳖说的话。

解释“仞”(仞是长度单位,一仞有七八尺,千仞就有好几千米)

想知道鳖所生活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吗?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播放大海的一段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深远和丰富多彩。看到东海之鳖所生活的大海如此的丰富多彩,你想说点什么?(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播放大海的影像资料可以把东海之鳖所描述的大海更直观、更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大海的辽阔、深远和丰富多彩,从而和井底之蛙的那一口浅井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进而体会井底之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师总结:所以井底之蛙听了后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让我们一起读东海之鳖说的话,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诲。(生齐读东海之鳖说的话)

12. 东海之鳖的一席话说得井底之蛙瞠目结舌,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你想把这个故事送给什么样的人?

(送给那些盲目自大、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

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目光远大、谦虚好学、不自大??)

但愿这个故事能象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八、课后反思:

从这篇寓言中我们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和盲目自大,进而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不自大、目光远大、谦虚好学的人。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不要做井底之蛙作文)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能退了回来,”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