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初中作文带旁批和点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3:08 作文素材
初中作文带旁批和点评作文素材

篇一:中考满分作文旁批及点评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四川广安一考生 对比式的题目,使主旨鲜明。

2008年5月12日,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我们的泪眼投向了一个共同的简叙地震事件的发生。 方向——四川汶川。在那一瞬间,多少人家毁人亡,多少人在废墟中与绝望

在进行最后的抗争……

汶川告急,四川告急,中国告急!我们的党中央,我们的温总理,两个小典型事例一:党中央、温总理时后就赶到了地震现场,他说: 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

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沧海横流,才显领导本色;灾难无情,方见人间真爱。温总理用他的言行高度赞扬总理博大的爱。 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因为有了这样博大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

者。 典型事例二:母亲舍身保护孩 而在与灾难遭遇的普通人身上,我们又何尝不能发现人间的至爱。一位母子。

亲用身体为孩子撑开了生命之伞,在弥留之际,她留下了这样一条短信:“亲

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这

一刻却泪眼花花!

初中作文带旁批和点评

是啊,母爱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因为有了这热情歌颂母亲深沉的爱。 样深沉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的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学生。当典型事例三:张米亚老师在危地震这个恶魔窜入四川汶川的时候,山崩地裂,房屋倒塌——这时,正是学难时刻挺身呵护学生。 生们上课的时间。张米亚老师挺身而出,张开双臂,

为两个孩子赢得了生存空间,而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和爱他的孩子

们……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酷爱唱歌的张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

歌词的真正含义。

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本来不包括舍生取义。可是在这次地

震中,许多老师为了学生忘了自己,坚强地迎接住生命的考验和挑战。因为真诚赞美老师无私的爱。 有了这样无私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加油,同胞!加油,中国! 点明题旨,鼓舞斗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从考场中脱颖而出,主要是具备以下三个亮点:一、选材典型,主题突出。针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考生从总理博大的爱、母亲深沉的爱、老师无私的爱三个层面来精心选材,所选材料非常典型,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二、方式灵活,情意真切。叙

述每一个事件时,总是加以相应的议论和抒情,体现了表达方式的灵活变化与紧密结合。考生在文中表露的情感十分真挚,带着满腔热情来讴歌人间真爱,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奋发的力量。三、过渡自然,结构完整。行文自地震灾情发生,到人间多种真爱的重点推出,再到画龙点睛、鼓舞人心式的收结全文,语言的过渡与转换相当自然,文章在结构上也显得十分完整。

(荐评教师:耿世诚)

篇二: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

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

作者:车雨菲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2期

【摘 要】

作文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测试,具有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功能。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本文阐释了教师评价形象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对提高作文评语的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作文评语 评价形象 具体明确 针对性

作文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测试,具有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功能。新课改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所以,作文评价不仅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写作技巧进行了评价,还对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评价中,传递积极信息,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全面培养学生。但如何写好它,让它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由此可见,作文评语的探讨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评价形象,确定新的角色地位

以往,作文批改中,教师按照教科书中的文章规范学生作文的得失,使得学生不能言其心声,写其所感,抒其情感。久而久之,写作成了机械性的工作,一项充满情趣的创造性活动却令中学生感到了压抑。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些传统保守的评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开始注意学生的人格、情感。但令我们遗憾的是,目前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现在,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老师与学生人格平等,这样作文评价就被看作师生交流的窗口。评价中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的情感,对长处要热情洋溢的赞扬,对不足要恰如其分地指出,教师正从传统的社会鉴定角色转化为平等的交流者。

二、改进作文评语写作的措施

作为学生,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他们作文的直接动力之一,作文评价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激情,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他们的成功和不足。要做到这些,我觉得作文评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评价语言应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在作文评价中切忌泛泛而谈,空话套话,比如:“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结构不合理”“语句不流畅”等等。至于为何“不明确”如何“不清晰”为啥“不合理”,怎样“不流畅”,老师没有具体的指出,学生看了也不明白。就是那些肯定性的评价,也是让人不得其解的,“结构合理”“语言较优美”“行文流畅”等,都是没有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这样学生不能发现其不足与成功之处,对学生作文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旁批、眉批、总批相结合,使学生一看便明白评语的具体指向,然后对症下药,但评语一定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力求具体实用。总批可适当长些,努力从全面着眼,评出特点,评出方向,带有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比如,学生的语言比较优美,可以用波浪线划出来,然后在旁边再从修辞,遣词造句等方面做适当点评。如果说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合理,可以在总批中具体指出为什么不合理,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便学生修改时有方向。当然,评价时不能以同一尺度来衡量所有同学,教师评改作文时,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认真及时评阅,合理评价

认真并非指长篇累牍的评语,或逐一地批改,而是指有重点地指导和批阅。认真评阅也并非眉批、旁批、尾批一应俱全,而指妙语点化,因文而异。由此可见,所说的认真不拘泥于形式。当然,认真离不开及时的批阅,中学生写一篇文章实属不易,所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抱着热情的期待,以便从中吸取力量与启示,这时老师是他们的鉴赏者与指导者,学生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作文本上、评讲课上教师的评价。由此可见,作文评价的认真,及时,客观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味的肯定或者一味的否定都是不合理的。肯定固然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加以发扬,也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过分的肯定容易使学生沉浸于自己的成功之中,滋生骄傲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反之,单方面的否定往往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可能害怕写作文的情况。只有肯定和否定相结合,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然后取长补短。这样,作文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三、结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能力和优势,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发觉自己的优势,并表现出来,使其尝到成功,激励其发挥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作文的评语是形象化的理性表现,其中融合着教师的道德、学识、人格等多种素质。所以,我认为作文评价不应该只从作文的章法和技巧上去评,还应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各个方面探寻,做到全方位,多元化。语文老师评语不仅要求客观,还必须注意其情感性和全面性,时时锤炼自己的语言,关爱每个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写出声情并茂的精彩作文评语。 本文系初中作文教学及评价研究课题科研成果,课题类型: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批号:BY[2013]Z22

篇三: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的书写

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的书写

松林初中 郁万民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师批改作文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最集中的体现,是作文教学的继续,具有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功能。本文对当前作文评语怎么书写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挖掘出写作素材进行了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提高作文评语的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作文评语旁批加点评励加肯定对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评语书写 旁批 激励 肯定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师批改作文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这无疑指出了教师所加评语要恰如其分。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应做到既激发写作兴趣又启发写作欲望,还可以增强作文的信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看法。

一、多肯定优点,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生都有喜欢表扬、厌恶批评的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个心理现象,以表扬鼓励性评语为主,恰到好处地进行指点,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但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要委婉地指出。每次作文指出一二点即可。让学生改有目的,写有方向,对后进生可以指出如何改正的具体方法。如,以前我接到一个班,学生的作文基础比较差,究其原因是平时观察少,不善于动脑去写,只是照抄“作文选”。笔者认为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2、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

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3,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记得有一次,我布臵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作文交上以后,笔者发现全班学生中除一篇自己所写以外,其余都不同程度地照抄了别的刊物,对此次作文我并没有发火去评头论足,而是选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做了这样的总批:“优点:此文选材真实。只要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哪怕是一点儿,也是很好的。缺点:假设开头与结尾做到照应,该有多好啊!”此文评语一公开在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后作文中竟没有一篇是照抄现成的作文了。这恰当的表扬性评语、婉转的协商性评语,作用之大出人意外。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二、旁批细致入微,批改符号准确无误

从字、词、句入手,学生自己能改的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

如写自己课外阅读的《景阳冈》读后感,掌生作文有这样一句:“《景阳冈》的作者是施耐庵的作品。”我是这样加的旁批:“此句是病句。作者能是作品吗?你看如何改好?”这样学生既知道此句是病句,又给指出了如何改的方法,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当然,由于学生性格、年龄的不同,评语也应该不同书写,做到因文因人而异。

一言以蔽之,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成果的正确评价。教师的评语应言筒意明,方寸之地显奇功,此处无声胜有声。明白了争取在作文评点中获得积极的鼓励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外驱力,那么我们再针对中

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时才能有的放矢: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它只是一种外驱力而加以忽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这种“奖励”作为刺激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唯一手段而不看时机、不顾条件地去滥用它。否则,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为评点而写作的不正常现象。

篇四:2005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6篇旁批及点评

2005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6篇旁批及点评

作者:三人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910 更新时间:2005-8-9

北京 陈中复 点评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北京卷) 作文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60分)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以说“安”为题作文。话题看上去“轻描淡写”,实际是“举重若轻”。仔细分析,文题看似“平淡”,但有着深刻的内涵。“安”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民族发展的保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历史,还没见过哪个朝代哪个国家能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中繁荣兴盛。因此,这个作文题非常切合当代的主旋律,反映的是民众的意愿与心声。

应该说,这个命题也较切合考生实际。“安”是个多义词,《新华字典》“安”字有7个义项,《现代汉语词典》“安”字有12个义项。题干中提示:“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考生可以“自行选定角度”来写。谈社会的安定,人身的安全,生活的安宁、安逸等等,都是符合题意的。按理说,考生对这个作文题都应该有得可写。

关于“安”,我们是可以想到很多词句,诸如“居安思危”、“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既来之,则安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不同的词句里,“安”往往会有不同的语境,比如“居安思危”的“安”是一种中性的稳定状态,“死于安乐”的“安”,就成了一种贬义的安逸享乐状态;在具体写作中,对不同语境的“安”的选择就会有不同形态的作文方式。不过,不管作者是怎样理解“安是什么”的,重心还必须落到“如何得安”上。这一方面是解决了“安是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将视角切入到人生一路。我们尽可谈世界、民族、国家之“安”,也即和平、和谐,也可谈乡里、邻里之安,也即人际温情;尽可谈外显之安,也可谈内心之安,而结果还是要落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民族、国家的和平、和谐,或者如何获得人际的温情、自身的宁静等等。惟其如此,说“安”才会有其“说”的意义;而只有切合自身实际,从个人的发展去说,又才会有其“说”的真实意义。

作文题目:说“安(1)

京考生

从“安”字多

“安”字有很多含义,其中之一便是“安逸”,“安逸”种含义中择其一其实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一种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安逸;然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的一杯清茶、一壶酒也是一种安逸。安逸是一种释然,是一种随心,是一种大风大浪后的平静与享受。

化大为小。 2段紧承开头,举泛例诠释安逸,使读者对安逸的认识更加具

佛祖释迦牟尼放弃自己王子的奢侈生活,宁愿漂泊于世,体。 苦求真理。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到完善。他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安逸。这样的安逸不同于安于现状,是他在艰难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升华中寻得的。这样的安逸也不等同于安乐。他在找到完善的自我之后,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巡游世界、暗渡众生。因此,安逸,是找到真理后内心的平静,是修行自我后无私的奉献。

陶渊明抛下尘世的功名利禄而归隐田园。无论是他曾幻想的武陵桃花源,还是他自己所经营的“草屋八九间”,他都在追求一种安逸。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想让物质的铜臭味破坏他心中的圣境。他的这份安逸,有别于一些人的逍遥快乐,有别于一些人的事不干己,而是希望回归农村的质朴、纯洁,回归人类本性的善良与自然。

李白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斥,但他可曾想到,后人眼中的他,没有被官场失利的阴影所遮蔽,而是一个用佛祖释迦牟尼例,来论证“安逸,是找到真理后内心的平静,是修行自我后无私的奉献。”

褒扬陶渊明的安逸,“是希望回归农村的质朴、纯洁,回归人类本性的善良与自然。” 盛赞李白的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情万丈的诗仙!他“安”能摧“安能摧眉折腰

【考场小绝招】

考场作文要学会“化大为小”。所谓“化大为小”,是指入题角度要小,立意则由小到大。说“安”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话题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善于从虚到实,化概念为万象。“安”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从概念出发,当然打不开思路,导致千篇一律去写“安逸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等等。这篇满分范文的作者深谙“化大为小”法,深挖“安逸”的内涵,生动形象地多角度地诠释话题,令我们在一粒沙中窥见世界,在看似闲谈中明白事理。

篇五:初中作文互改互评 “七步”法

初中作文互改互评 “七步”法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改,学生看”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并不能给学生点滴的进步。初中学生中流行的顺口溜“作文评语不用看,‘中心’‘结构’各一半;作文讲评不用听,‘审题’‘切题’到‘结尾’”,很能说明这一点。初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针对初中学生写不好作文,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作文中教学中我尝试了互改互评“七步”法,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改评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让学生体验互改互评的新鲜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形式新、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这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唤起他们的兴趣。

二、让学生品尝到互改互评的甜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愿望。”每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初稿,进行张贴对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地进步。因此,一般都会给修改稿以相当高分,并附作文评估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学生尝到了甜头,改作文就有了动力,深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而激发了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

附:作文评估表

文题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个人意见

原稿

修改稿

三、教给学生互改互评方法。方法是“过河的船与桥”。学生有了改评的兴趣与欲望,但没有正确的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教给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授

人以渔”,不仅让他们乐于互改互评,而且让他们学会互改互评、善于互改互评。

1、出示评改标准。一是作文讲评10项基本内容,即(1)文体符合要求;

(2)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简洁;(6)表达方式恰当;(7)错别字和病句少;(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9)格式正确;(10)书写端正、文面整洁。,这10项内容可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时提出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次作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回顾本次作文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由老师书写在黑板上供学生使用。

2、传授改评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要求。(1)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可写出眉批、旁批、尾批)。(2)再读全文一遍,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优缺点。(3) 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要具体、不能笼统给人以模棱两可之感,既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 依据标准,逐项打分,并打出总分。(5)标名改评者姓名。

四、互改互评,共同提高。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创造民主和谐的修改气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改评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改评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改评过程中,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改评水平。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作文有些不妥,有时也不能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下评语时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落笔。因此,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有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学生互改互评,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提高了改评能力。

六、自己修改,鼓励成功。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写出评后记,总结文章得失。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

七、复查讲评,张贴佳作。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然后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的作为典型例文,在例文上写上教师自己的意见后打印出来,张贴到班里的“语文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反复欣赏比较,借鉴学习。学生这时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当这种强大的内驱力与成就感交集在一起时,学生就会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尊和自信,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

作文互改互评 “七步”法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对作文的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规律和特点。因而,作文互改互评“七步”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学生互改互评的能力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的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要持之以恒,要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