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真傻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3:46 小学作文
我真傻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那一次,我真傻

那一次,我真傻

在我三年级时,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他们一直都是很晚回家。有一次他们在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门窗一定要关好,早点睡,我们要晚一点回来。”而我刚好做完作业,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便心不在焉的答应了。

电视看完了,我睡意全无。当我关灯的一霎那,黑夜便笼罩了整个房间……那屋子像是一个吃人的妖怪,随时会吞没我这个“小不点”。

突然,我发现电视机的右上角有一个奇怪的小亮点,闪着阴森的红光,我的头发唰地“竖”了起来。天哪,不可能是鬼吧?这时,所有的鬼故事都一股脑从我的记忆深处涌了出来。此时的我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惊动了那个家伙。我感觉那个家伙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莫非……我不敢往下想了,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几分钟过去了,我感觉没有什么动静,便小心翼翼地睁开了眼睛。此时,我的理智占了上风,我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大脑的所有细胞,又以最快的速度去想那些能制服鬼怪的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出了一招??用狗血浇。可是,到哪儿去找狗血呢?别说附近没有,就是有我也不敢去找啊!

就在这时,响起了开门的声音,我看到了老爸那熟悉的身影,我从床上连滚带爬的跑到爸爸身边,害怕地说:“爸爸,屋里有鬼!”爸爸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有什么鬼啊,是不是有你这个胆小鬼啊。”爸爸说完后打开了日光灯。哦,原来是爸爸的手机在充电啊。

爸爸拿好手机又出去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假如爸爸不回来拿手机的话,我恐怕真要害怕一个晚上呢。 哎!我真是太傻了。

篇二:我真傻作文700字

我真傻作文700字

我真傻

一说起公民道德二十个字,我的童年里的两件事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早晨,王力高兴地对我说:“凌慧,明天早上8点,我们一起去滑旱冰,好吗?”我听了,爽快地答应了:“好,明天早上8点见,不见不散!”放学回到家,妈妈对我说:“孩子,明天是星期六,我带你去漳州玩,怎么样?”我听了,乐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我突然想起来:不行呀!我已经和王力约好明天早上8点去滑旱冰了。怎么办呢?去漳州吧,觉得对不起王力;不过去漳州嘛,又比在长泰滑旱冰好玩得多。我的脑海里好像有两个小孩在争吵。穿红衣服的小孩说:“你不能去漳州玩,因为你已经和王力约好去滑旱冰了。”穿蓝衣服的小孩说:“为什么不能去?漳州可比滑旱冰好玩多了!漳州有九龙公园、欢乐天地??”穿红衣服的小孩毫不示弱地说:“可是做人就得守信用,你怎么能言而无信呢?”穿蓝衣服的小孩哑口无言了。最后,我决定和王力一起去滑旱冰。因为,做人就是得守信用。

第二天早上,妈妈知道我不去漳州的这件事后,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做得对,做人就是要讲信用,这是金钱买不到的高尚品德啊!”

记得今年年头,我拿着一张20元的压岁钱去买作业本,老板找给我19元钱。过了几天之后,我又去另一家文具店买圆珠笔,我拿上次找回的一张10元钱的钞票给老板,那个老板接过钱,甩了甩,听了钞票的声音,然后对我说:“小朋友,你这张是假钞,不能买东西。”我大吃一惊,接过钱,飞快地跑回家。我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妈妈,请帮我看看这钱是不是假钞?”当财务的妈妈接过钱,把钱放进验钞机里,验钞机突然说:“请注意,这张是假币。”我楞住了,努力地回忆着,哦,原来这钱是上次我买作业本时,那个老板找给我的。

下午,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就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凌慧,你把这钱拿去跟那个老板换回来吧!”“算了吧,那个老板肯定不认帐。你干脆用这10元钱到街上给摆摊的老爷爷或老奶奶吧,反正他们不会识别真假币的。”“那怎么行呢?那不是你又骗别人吗?”??听了同学们这一番议论,我拿定主意把它交给银行回收。同学们有的说我傻,有的夸我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同学。从银行回来的路上,我感觉天仿佛格外地蓝,过路的行人都对我微笑。我为自己学会了诚实守信而感到欣慰呢!

篇三:那一次 我真傻

那一次 我真傻

又是一个炎热的酷暑,父亲与他的中学孩子,来到他的补习班,为他付学费。孩子看着站在柜台前的父亲。一身干净的白衬衫和旧短裤。又看看自己,一身崭新的衣服。孩子的眼睛逐渐湿润了,记忆回到五年前······

一个炎热的酷暑。父亲带着他上小学的孩子,来到他的学校,为他交学费。出门前,父亲穿上一套旧的衬衫和短裤,孩子换上一件新衣服撒娇的对父亲说:“爸爸你换一套好看一点的衣服在出门吧!”爸爸笑了一笑说:“没关系,天气热,我这样穿就好。”然后便牵着孩子的小手一起走了。一路上孩子拽着父亲说:“爸爸你回去换一件衣服嘛。”爸爸回过头对孩子说:“好了,这样就行了走吧。”说着就把孩子抱上摩托车出发了。来到学校门口,孩子邹着眉头对父亲说:“爸爸你还是把钱给我我去交就好了,你回家去吧!”爸爸不耐烦的对孩子说:“你闹够了没有,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怕老师跟我说,哼你这么说我更要进去?”接着拉着孩子进入了学校大门······

来到孩子的教室,孩子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座位,接着父亲走进来,对老师点点头说:“老师,你好我来给孩子交学费。”顿时周围的目光一齐投到了孩子的身上,“哇!他就是你爸爸,“好有形呀”。”这类的窃窃私语一句句的刺进了孩子的心里。孩子甚至有股拿起铅笔盒相周围砸去的冲动,可他没有,孩子哭着跑出了教室,父亲也跟着走出来,他走到孩子的身旁拍拍他的肩膀:“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啦?”孩子生

气的对父亲大喊:“哈,这下你开心啦,我的脸让你丢光了。你还不走。”父亲愣了一下,叹了叹气掉头走了。老师把一切看在眼里,她来到孩子的后面,轻轻的对孩子说:“哇!你的衣服好漂亮呀!是你爸爸新买给你的吧?孩子擦了擦眼泪嘟着嘴点了点头。老师又问“知道吗?你爸爸自己不买衣服,就是为了给你买新衣服呀。”孩子不服气的说:“哼!我又没叫他给我买,他怎么不会给自己买。是爸爸自己太傻了。”老师:“你爸爸就是因为给你买衣服,让你不会被其他同学取笑,是不是?听我说,今晚回家相爸爸道歉,说对不起知不知道?”孩子不情愿的点点头。“我今晚可是要打电话去问你爸爸哦!”老师又添了一句。

放学了,父亲依然像往常一样来接孩子回家,回到家,孩子想起老师的话,他跑到爸爸面前不情愿的对爸爸叫道:“爸爸,对不起。”爸爸没说什么只是摸摸孩子的头,苦笑了一声。但然当天晚上老师并没有来电。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孩子上了初中, 又是一个炎热的酷暑,父亲带着孩子,来到他的补习班,为他交学费。这回父亲没有来到孩子的教室,只是静静道门口的柜台交钱,孩子站在父亲身后,父亲依然穿这一件洁白的衬衫和干净的旧短裤。孩子身上又是一件崭新的衣服。渐渐的孩子的眼睛湿润了,他忽然明白,那时候真正最傻的人是自己。他晃晃的走到父亲的身旁,拉了拉父亲的衣服忍着眼泪对父亲说:“谢谢你,爸爸。对不起。”父亲楞了一下, 轻轻的笑了。

篇四: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细节描写

3.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细节,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过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密密缝。

“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

二、认识细节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巴尔扎克也曾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三、怎样写好细节

1.明察秋毫。我们要彻底地认识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尤其要“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红楼梦》第27回载,薛宝钗在厢房外偷听丫环说春话,被丫环发现,躲闪不及,情急之中喊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房内的丫环们犯愁了:被薛姐姐听见还好,被林姑娘那个伶牙利齿不饶人的小姐听见了怎么得了?其实以林姑娘那样的为人,绝不屑于墙外有耳,可被薛宝钗金蝉脱壳、就势栽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薛宝钗真是煞费苦心、害人不浅。“观人者,必于其微。”曹雪芹一笔带过,虽是家常琐事,却有一般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薛宝钗扭曲的、阴暗的灵魂的窗口,瞻前顾后,凉风飕飕,我们不禁替林黛玉担惊受怕了。

2.想象奇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是我们思维的翅膀,当我们的学生写出“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雪融化后变成春天”,这些被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的细节,多么富有神灵之气啊。

3.抓住特征。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开展区别性思维,“求小同而存大异”,大题小作,小处见大,写出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

点”来。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女人遇到不善言辞或做事不力之时,一般自称之词绝不用“呆、笨、蠢”,而喜欢用“傻”,如“我真傻”“我好傻”,而不说“我真笨”“我好呆”。他认为这是女人当代性生存的一种不经意的深刻,命之为“存在编码”。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征”。因为有特征,所以才独特,才令人感兴趣。

4.揭示冲突。细节之所以能深刻地提示主题、体现特征,因为它异乎寻常达到了真实,捕捉到了生活中最为矛盾的戏剧性冲突。许多人盛赞高尔基《母亲》中写尼洛夫娜在散发传单时面对特务凶恶的眼睛而凸现出来的心灵的恐惧写得极为真

实,花木兰白天驰骋疆场而夜晚思念爷娘并未损坏其形象的光辉伟大,《封神演义》中处处与姜子牙作对的申公豹死后仍然被册封为神……凡此种种,载着矛盾的细节犹如“最富孕蕴性的瞬间”(莱辛《拉奥孔》)响彻一点而又通透全文,借助细节塑造的人物形象进一步以无与伦比的真实和饱满充沛的激情赢得了读者的心。

5.用语精工。“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谓“画眼法”、“浮雕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说抓住了细节还要善于勾勒描摹。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曾例举“五分钱硬币在地上滚着”不如“五分钱硬币在地上叮叮铛铛地滚着”来得好。金圣叹《杜诗解》评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一句说:“一字未落,却已使读者胸中、眼中,隐隐隆隆具有?岳?字、?望?字。盖此题非此三字,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题,亦用不着也!?夫如何?犹云:?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一题当面,心手茫然,更落笔不得,恰成绝妙落笔。此二语皆神助之句。”可见拙于言辞的细节也将成为折翅的飞鸟和无船的水手,广阔的天空和浩翰的海洋对于他们永远是个梦。

名家美文

等一个电话

苏苏

办公室里很静,静得可以听到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走秒声。我在电脑前坐立不安,心里没着没落的,手中的文件一遍遍拿起又放下,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我在等一个电话。

想起女儿中午回家时满脸的委屈,不由得一阵内疚,不用说,今天的迟到一定挨批得不轻。早上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手忙脚乱梳洗一番便带女儿冲出家门。屋漏偏逢连夜雨,车刚驶出小区大门就熄火了,半天启动不了,这下我可慌了神,心虚地问女儿:“要不,你自己走去呀?”她懂事地点点头。看着女儿背着大书包慌张跑远的背影,心里有隐隐地不忍,走着去肯定要迟到了。

吃午饭时女儿郑重地提出自己骑车去上学,考虑再三,我同意了。饭后,她把小自行车骑到小区的修理铺里去修,调试刹车,整理支腿,又把轮胎充足了气。然后兴冲冲地走了。“要注意安全,靠右边骑,不要和别人争道,路上不要贪玩,到家打电话给我……”我扯着嗓子大声唠叨时,她已拐出了我的视线,远远飘过来一句:“妈妈,再见!”

看着这个弱弱小小曾经寸步不离的可人儿,终于可以不要我张着羽翼护送,第一次自己骑车上学了,心里除了高兴还有深深地不安。要知道从家到学校必须走过长长的两条路和三个红灯,途中还要拐两个弯。小区后面那条路的两边,每天早晚都有卖菜做生意的把摊子一直摆到路中央,机动车辆、行人杂乱无章地穿行其中,走走停停,险象环生。最让人担忧的是学校门口那段路,每当放学时间,人流如潮,车流如潮,大人呼,孩子应,嘈杂无比。虽然明白孩子迟早要放手要自己飞翔的道理,可做母亲的那颗心却怎么也放不下。

我不时心烦意乱地看看钟,都五点了,电话怎么还没来?路上不会出什么意外吧?昨天中午她骑车在小区里转,结果回来时手蹭破了,裤子也破了个大洞,说是被一辆突然拐弯的汽车挤的。还有那天和我一起去买菜,她居然骑到逆行道上……我的心一下子揪紧,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

要不,是作业没做完被留下来了?女儿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贯任性妄为,经常拖拉作业。

也许是她又在路边看到挤在筐里叽叽喳喳待卖的小鸡崽,挪不动腿了?这两天她都在央求我买几只来喂养。每次看着她兴奋地说起某个街道溜达小狗,或谁家门口依偎着小猫时,眼里闪过的向往和热望,我也有过动摇,想想自己的懒散,又不忍看着一只只鲜活的生命由于我的疏忽大意而从眼前消失,都断然拒绝。

也有可能她现在又蹲在哪丛花下,细心地捡起飘落在草丛中的花瓣。在春天公园灿若星辰的花树下,经常看到她惋惜地拾起一枝枝被人折断扔掉的花枝,走到公园的进口处,分送给游人,请大家入园后手下留情。

孩子到底怎么了?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行,得赶紧去找找。

飞快地收拾一下,抓起外套正准备出门,电话响了。女儿甜美悦耳的声音穿过空间悠扬起来:“妈妈,我到家啦!”兴奋中透着自豪。我一时无语凝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孩子,你真了不起!”

在人生的旅途中,孩子迟早都要走这样的路,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我明白一直在等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话,而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阅读手记

文章记叙了一位母亲等待女儿第一次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返家后一个报平安电话的过程。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插叙的手法,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凸现了女儿“任性妄为”、充满爱心的性格,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懂事,活泼可爱的天使形象。尤其是,作者在文中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逼真地展现了“我”在等待女儿电话时的心理,如:“我”“手中的文件一遍遍拿起又放下,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我不时心怀意乱地看看钟”等处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我”焦躁、不安、担忧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下文女儿最终平安到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佳作示例

老人的心事

我外公、外婆的生活似乎没有一般老人那种灰暗的色调。每天清晨,他们会结伴出去锻炼,然后回家做做家务、看看书。下午外公出去下棋,外婆则热衷于串门、打毛衣。吃过晚饭,他们又一起出去散步。生活谈不上丰富多彩,却也安闲自在,难怪他们的脸上总挂着笑容。

一次过节,外公和外婆特别高兴,一大早就开始忙,又买菜,又收拾家。我在旁边看着好笑,忍不住说了句风凉话:“又不是有客人,何必那么折腾?”

外婆笑着说:“过节了,大家又不常回来,难得团圆嘛!”

中午,舅舅一个人回来了。外婆问:“小倩和她妈妈呢?”

舅舅说:“今天下午厂里放电影,她们不来了。我也只是回来拿东西,吃过饭就走。”

外婆一听,脸(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我真傻作文)上的笑意全没了,怔怔地站着,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一会儿才喃喃地说:“不是说好下午一家人去翠湖吗?怎么又不去了?”

舅舅淡淡地说:“改天去吧,电影可是最后一场。”

妈妈在一旁说:“妈,我和小娟要去买东西……”

外婆猛地抬起头,声音微微颤抖:“什么?你们也不去?”她的眼神黯淡下去,隐隐透出失望,似乎一个美好的愿望被狠狠击碎了……很久,外婆默默地靠在沙发上,似乎倦得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外公走过去,轻轻抚着她的肩,说:“他们有他们的事,咱俩去不是挺好吗?”声音沙哑,语调凄凉,眼睛望着窗外,嘴里反复说着刚才说过的话,不像在安慰外婆,倒像在安慰他自己。

我想,他们一定谈了很多。妈妈和舅舅并没有注意这些,各自仍旧忙着自己的事。

中午吃饭时,外公和外婆没有说一句话,好像有着同样的心事和烦恼,往日的笑容消失了,眉梢上结着忧郁。

外公、外婆去翠湖了。我的心绪始终不能平静。他们表面愉快,内心却深藏着强烈的孤独。

他们多么希望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却很少能实现。而我们做晚辈的,有谁能真正理解老人的心事呢?

评析

小作者以细心的观察解读了老人们渴望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心事。过节时,外公外婆特别高兴,做了精心准备。然而,儿子一人回家,还是刚回即要走,女儿也留不住。这一切,使文章有了波折。一扬一抑,再现了老人的失望,也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氛围。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能着力于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如“外婆一听,脸上的笑意全没了,怔怔地站着”,“外婆猛地抬起头,声音微微颤抖”,“外公走过去,轻轻抚着她的肩”等,都突出表现每一次情节变化时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不同变化,使文章显得生动感人。此外,结尾处以反问收笔,令读者思索回味,发人深省。

写作训练

请以“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运用细节描写,不少于600字。

篇五:作文点评(样本)

作文点评一:

家庭给了我温暖

家庭是什么?家庭是人生路途中的避难所,是人生路途中的补给区。(两个比喻句很恰当,“避难所”、“补给区”暗含“温暖”之意)我的家庭就给我最有用的养料——温暖。(照应文题)

一天下午放学去奶奶家吃饭,奶奶这两天身体一直不好,不久前去医院检查,说是脑血栓,不过还好,是前期的。(用奶奶的“体弱”为下文奶奶的“深爱”做铺垫)本来(妈妈)让我放学后回家吃饭,但(奶奶)因为(删除“因为”,用的生硬)怕我迟到,所以就继续做饭等我(去)吃。

(本节简单交代去奶奶家吃饭的原因,简洁清楚,但语言口语化太强,残缺多。) 到了奶奶家后,一切正常,香气扑鼻的饭(已经)做好了。只是奶奶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很自然的交代出奶奶的身体状况,细致的观察中透露出对奶奶的关爱),奶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去拿了一个筐子便满,慢慢地站了起来,看得出很吃力。奶奶一步一停地朝我走过来。(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奶奶动作的艰难,艰难的动作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饱含感情的字里行间也表达了“我”对奶奶身体的关心。使读者想到了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艰难攀爬栅栏的描写。)

我看见筐里有许多青枣。我已经许久没有吃了!这些青枣个个都很饱满(用词准确),..

上面还有许多小水珠,看上去闪闪发光,枣子的青绿加上水珠的银光加在一起格外绚丽。(描写很细,描写中渗透喜爱之情,“发光” 、“银光”这里不是也在表达“温暖”之意吗?)这些青枣上没有任何污点,甚至有些晶莹剔透,如同毫无瑕疵的绿宝石。(比喻恰如其分,贴切自然)

奶奶说:“喏!装点(口语太强,应改为“带一些”)去学校吃(吧)。”我一听了格外的兴奋,这肯定是奶奶(特意)留给我吃的!我如获至宝,拿着就往身上揣(描写恰当!),.

衣兜、挎包(删除“挎包”,和下文“十二个”不匹配)里都塞得鼓鼓囊囊的,我真想把它们全部带走,可惜衣服上的口袋都太小了,装了半天只装了十二个。我也不敢用劲去塞,怕把它们挤坏了。

奶奶看了我这样欣慰的笑了,说:“行了,装不下就算了,我给你留着,下次来时我再给你吃!”我一听了马上两眼放光,“真的?那太好了!”后来想想我真傻,咋当时不先吃几个尝尝味呢?(傻的有趣,符合年龄特征。)奶奶看我塞满了后,就吃力的走到橱子前,把青枣放到里面。

在上学路上我忍不住吃了一个,呀!真甜(是枣子甜)!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子(不仅仅是枣子甜了,还有家的温暖的“甜”),我还想再吃,可一想这么甜的枣子怎么能一个人吃呢?便忍住了。

我飞速赶到学校,到了教室便和我的几个好友一起分享这如此甜蜜的枣子。好友们也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青枣,青枣的甜味和香味围绕了我们好一会儿。我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温暖(自然点题,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奶奶的青枣给我无形的力量,一种温暖。也让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有一种温暖在我的身边,就算是最寒冷的时候,我能觉到。家庭给了我温暖,而我会去温暖每一个人。(提升主题,把枣子的意义揭示出来,照应文题和开头,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点评:这是小作者的一次考场作文。文章通过在奶奶家吃饭时,奶奶给枣子吃的经历,运用细致的动作描写、简洁的语言点缀、恰当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奶奶的爱是那么的细致入微,而“我”也读懂了奶奶的爱。小作者用白描式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家庭温暖的理解:那是一种宛如绿宝石那样晶莹剔透的爱!

善于抓住小事的细节是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以小见大,“我”的感受表达自然,奶奶在看我“揣”、“两眼放光”等动作时,也感受到了孙子给她的温暖,这也是本文在表达感情上的出彩之处。

天伦之乐,其乐融融,这不正是家庭的温暖吗?(指导老师: )

注:最好再附上修改后的作文。

作文点评二:

闪光点

(可以修改成“我喜欢我的闪光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每当我背起文言文,我都会想我小学时候最“闪光”的一刻。(开头紧扣题目,是考场作文比较好的写法)

我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孩子,从(“小” 丢字了)我爸就要求我背文言文、古诗词-------,这使我在小学时候的语文课上发挥出色。六年级的一天,语文老师训练我们的古诗文。提了不少古诗文让我们背。开始很简单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背,背的是如此(用“那样”更合适)的慷慨激昂!连老师都眉飞色舞起来(此处描写略有不妥)。同学们有的大声朗读,有的闭眼背诵,有的小声默读-------,(场面描写较热烈)当背完所有的古诗,背到词的时候,我们班已经没有几个会背,大多数只会一两句。特别是背到岳飞《满江红》时,几乎没有人会背。(此前用“背”字太多,显得用词单调)同学们都在那里交头接耳,老师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描写的形象)。这时,我第一个举手,(此处如果能加上“我”的心理描写就更好了。)老师(应该写出老师的神态)便叫我起来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当我背完时,心已(把“已”改成“好象”)要跳出来。老师(加神态描写)称赞我背得好,同学们也投来赞许与羡慕的目光。(描写同学们很恰当)我表面上没什么,心里却很骄傲。从此之后,我在我们班也算是“响誉盛名”了,同学们不懂的古诗文都来问我,我也装作老师的样子为他们讲解。(此处可以照应一下话题,提升正面意义,否则会给人一种“伪装”的感觉)

当六年级末时,大家互相写“同学录”,我在我前面的一位同学那里拿了一本“同学录”在那里闲翻,竟发现在“知识最渊博的”一栏都是我的名字!当时我我觉得我十分激动,同学们一致认为我知识渊博。(这一段略写很恰当,有侧面突出主题的作用,和上段构成详略有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都可以让自己闪光。欣赏自己,发现自己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自信!(结尾议论,照应话题和文题。)

点评:

这篇作文中心比较突出,结构完整,能注意叙事的详略安排,可以看出该学生有一定的作文基础。但文章描写不够生动,文采有明显的欠缺,这是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篇中等偏上的7年级考场作文 。

作文点评三:

阅读亲情

很深的皱纹,一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了,牙也因为岁月的打磨,而变得残缺不全。然而她依然可以笑,看到子孙回来看她时,呵呵地笑。

我的曾祖母,年过九旬,可身体还算硬朗,因为种种原因吧,她没能与我们住在一起,一个人住在乡下,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全家时不时得回去看她。我家是村子边上的第一家,门前就是通向村子唯一的水泥路。因为腿脚不好,眼神也不好使,她很少动,习惯性的动作就是弯着腰,坐在门口的大石凳上,沧桑的脸,眼神不好使,却是习惯地看着远方,像是可以远远望见我们,迎上去似的。然而却只有我们走到她的身边,挽着她的手臂,她才会缓过神来,望着我们,很开怀的笑,很深的皱纹,残缺不全的牙齿,一样是遮不住的灿烂的笑。

每次回乡,老爸会很强硬地要求我和妹妹要坐下来,陪着曾祖母说说话,曾祖母习惯性地拉着我的手,眯着眼笑着,听我讲学校里有趣的事。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她那满是青筋、黑又瘦的手时,一种莫名的悲伤就会涌上心头,真怕那天会失去啊!

去年虚惊一场,曾祖母骨折了,要做手术,奶奶和妈妈得轮番去守护她,我们也只能是放学后有空才去看她。然而只是虚惊,很快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病情和日子一样康复得很快,曾祖母现在一样坐在石凳上,一样是看到我们时,呵呵地笑。

教师反思: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卷面上的作文分数是:18+15+12=45(总分为60分)。属于二类卷,我觉得这个分数打得还是有点高。面对学生这样的作文情况,该怎样去辅导呢?下面是我的面批辅导过程。

师:题目“阅读亲情”,说说你的理解。

生:要求我们写写“亲情”。

师:“亲情”要写没错,还需去阅读。你的文章就没有“阅读”。

生:确实是,那该怎样改呢?

师:别急。从文中可看出,你是想表达曾祖母的亲情给你带来的感动。但有些语无伦次,现在我们先把它修改得条理些。你想通过曾祖母的几件事来表现亲情呢?

生:三件事。

师: 哪几件事?

生:盼望儿孙回家;见到儿孙幸福的笑声;怜爱我的双手。

师:思维挺清晰的。现在我们按这三件事来安排作文的结构。

生:就一件事安排在一段。

师:可以,那么文章就突兀地放着这三段,可以吗?

生:哦,不行。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搔搔脑后勺):??

师(画外音):该生缺乏一种作文的构思习惯,所以拿到题目就信手涂文,难怪写出的文章会语无伦次。

师:想想这三段前可以写什么?

生:可以写一个总起段。

师:不错,聪明。该怎么写呢?

生: 嗯??

师:你是从曾祖母身上体会到这种浓浓的亲情,对吧?

师:那我们就写一设问句吧,想想怎么写?

生:亲情是什么?

师:接下来就容易写了,可以以“亲情是曾祖母?..”的句式写上一组排比句,构成一个总起段。下面的三件事可以构成三个层次段。那开头部分、中间部分解决了,文章能否就这样结束呢?

生:不行。还要有一个结束段。

师:就是这样,最后一段再点主题,可抒情,可议论,或夹叙夹议都可以,不能像你的那篇文章,给人就是不了了之的感觉。

(上面是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的辅导修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师:题目是阅读亲情,上文你只表现了亲情,并没有表现你从亲情中读到了什么东西,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每一分段的结尾点题,就能切上题目。

生:我知道了,可以这样表述吗?我读到了亲情,亲情是??

师:聪明,一点就通。

(上面是对切题的辅导)

点评:该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细节描写较生动,我要求他先把每一句话读上一遍,然后自行进行语言修改。虽然此文中有些段落组成显得有些杂乱,但只要他不断地积累,语言表达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这篇作文只要根据我上面的提示,他是可以把这篇文章修改好。下面是该生修改后的作文。

阅读亲情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曾祖母坐在大门口期盼子孙从小路回家的眼光;亲情是曾祖母一等到子孙回来就喜上眉梢的呵呵的笑声;亲情是曾祖母爱惜地抚摸着我的双手的青筋暴起的手。我无须用心,也能读出曾祖母给我们子孙的浓浓的亲情。

我的曾祖母,年过九旬,由于父母叔婶都忙着生意,所以只能让她孤独地住在老家的房子里。我家就在村口的第一家,家门口有一条乡村水泥路,直通到大公路。曾祖母总喜欢坐在大门口的大石凳上,微微地弓着腰,眼睛直直地望着路的远方,一动也不动。小的时候,我不明白曾祖母在看什么,总在心里嘀咕:“一条路有什么好看的。长大以后,我读懂了曾祖母,我读懂了她的眼光,那是对儿孙的期盼,那是对亲情的牵挂。

然而,眼神不好使的她,即使我们走到她的身边,她也不能一下子认出我们。这时,爸爸会不经意地挽住曾祖母的瘦瘦的手臂,在耳边轻轻地叫一声“奶奶” ,她才会猛地缓过身神来,定定地看了我们几秒。笑了,呵呵地笑了,残缺不全的牙齿,深深地皱纹里满是幸福,我读懂了,曾祖母,在你呵呵的笑声里,我读懂了亲情是一种儿孙绕膝的幸福。

每次回乡,爸爸会用近乎强硬的语气要求我和妹妹,围坐在曾祖母身边,陪她说说话。这时,曾祖母会怜爱地拉着我的手,听我讲些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她会非常开心,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看着曾祖母那双青筋暴起黑而瘦的手,一种莫名的伤感一下子涌上心头,真怕哪天会失去呀!亲情,我又读懂了,亲情是一种希望永远互相拥有的期待。

阅读亲情,让我懂得珍惜;阅读亲情,让我长大!十七岁的我,毫不费力地读懂了亲情。

(指导教师: )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