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解词语的意思路不拾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19:04 字数作文
解词语的意思路不拾遗字数作文

篇一:05-06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05-06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

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

①②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

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

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数讨山越 ( ) ⑵君宜顾之 ( ) ..

⑶遂往诣蒙 ( )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⑵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3.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3分)

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3分)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

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二、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5分)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宿于逆旅( ) ②良宵难遣( ) ...

2.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2分)

18.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刘沈处世

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志林》)

【注释】 所著履:穿的鞋。

1、 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2分)

为人认所著履 然处世当如麟士 ..

3、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2分)

答:

2.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

表达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2分)

自题小像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邴原少孤 孤:失去父亲 .

B. 一则羡其不孤 羡:羡慕 .

C.二则羡其得学 其:代词,自己 .

D.师恻然曰 恻然: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3分)

五、阅读《楚子发母》选文,完成问题。【本题满分7分】

楚子发母(节选)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日:“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①。”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日:“将军朝夕刍豢⑦黍粱③。”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④,使人数之日: “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⑤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⑥。异日,有献一囊糗精⑦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⑧,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注释:①[并分菽粒而食之]大家分吃豆粒。②【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③【黍粱]好粮食。④【内】通“纳”,接纳、进门。⑤【注】倾倒。⑥【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⑦【糗(qiǔ)鞴(bèi)】干粮。④[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嗌,咽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士卒得无恙乎? ( ) ②子发于是谢其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

3.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子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六、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

(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七、太宗论盗(9分)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⑦⑤⑥①②③④

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或请重法以禁止 ( ) ⑵朕当去奢省费( ) ..

⑶轻徭薄赋( ) ⑷安用重法邪(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2分)

⑴路不拾遗 ⑵商旅野宿

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篇二:第五单元孟子两章练习题答案t

18.《孟子》两章同步练习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畎( )亩 傅说( ) 法家拂( )士

答案:sù pàn quǎn yuè bì[来源:中.考.资.源.网]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兵革非不坚利也。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⑷人恒过,然后能改。

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典型的词语,需放在原

文中仔细揣摩,记诵在心。

答案:⑴泛指武器装备。⑵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⑶责任,使命。⑷犯错误。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答案:《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

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D.委而去之(放弃)

解析:通观这四个选项可知A、C、D理解正确,应予以识记,而B选项中“得道者”即“施行仁政的人”,因而“道”应理解为“仁政”。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应在平时多加积累,本题中A项“衡”通“横”, B项“畔”通“叛”, D项“拂”通“弼”,只有C项不含通假字。

答案:C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解析:能否正确的朗读断句,直接关系着我们对句义的理解与否。划分时,将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义

的词语断开。

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4.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⑴句要先突破重点词语“.故”, ⑵句应重点突破“忧患”和

“安乐”二词,然后将每个词语的含义连贯地组织起来。

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⑵.这以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5.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

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解析:结合全文可知君子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天下之所顺”,即指“人和”,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也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答案:C

6、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解析:本文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终有所作为,解答本题时,思路较为宽泛,只要切合题意的古今中外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均可。

参考答案: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习题。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解析:本题的A项句子的含义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据此可知,“域”在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答案:A

2.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C

3、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了论点。由此可见,C项不正确。

答案:C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 “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是一道自我表述题,允许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据,结合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吻合的例子来分析。

参考答案:略。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太宗论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哂(shěn):讥笑。③切:逼迫。④平:太平。⑥户:大门。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或请重法以禁止

⑵朕当去奢省费

⑶轻徭薄赋

⑷安用重法邪

解析:本文篇幅短小,把握重点词语即可理解全篇。本题的四个词语皆为重点。答题时,应结合原句来理解,还可联系我们所积累的课内文言文中与之相关联的词语,辨析含义及用法。

答案:(1)有人 (2)去除 (3)减轻 (4)怎么(哪里)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

⑴路不拾遗

⑵商旅野宿

解析:这是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理解第一个词语要先突破“遗”的含义,第二个词语抓住“商旅”的含义。

答案:(1)遗失在路上的财物无人拾取。(2)商人旅客在野外露宿。

8.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解答本题,可从选文找出回答该题的原句,当有人建议以重法禁止时,唐太宗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应采取“取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的措施,这样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答案:取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回答)[来源:中.考.资.源.网]

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深层探究

比较阅读,把握《〈孟子〉两章》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

解析:此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有相同之处,不过,二者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的说理散文的特点。通过反复阅读,可知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可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

参考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相通,殊途而同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题(2009——2011)参考答案

(一)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7.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考题(2009——2010)

答案(一)9.B(2分) 10.B(2分)

1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分)

12.举例论证(摆事实)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亦可)(评分:2分。每空1分)

13.参考答案: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评分:2分。大意 对即可,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也可)

(二)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

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2分)

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分) 卧薪尝胆(1分)

28.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三)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

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四) 9.(1)明白(了解、知道) (2)如果(假若) (3)这样

10.(通过这些)使他(们)的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能。(翻译意思对,语句连贯;“益”字翻译正确即可)

11.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

(五)19.B 20.B 21.D

22.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六)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七)8.(4分)(1)违背;通“弼”,辅佐 (2)安顿;处在 (每空1分)

9.(2分)(1)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意对即可,每句1分)

10.(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

11.(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

2007年资阳市雁江区初中毕业考试题(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

23.D24.C25.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26.1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这以后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衰亡。27.由他们经受艰苦磨练而成就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2007年盐城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二)10、(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11、(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13、卒章显志。

篇三:语文选择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词语分类

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形容焦急: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

形容情况紧急: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

形容冬天景色: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形容考试: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形容长江: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类似“穷途末路”:排忧解难、甜言蜜语、诗情画意、搭窝筑巢、扶危济困、雕梁画栋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解词语的意思路不拾遗)

以“喜”字开头: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

地、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含有早晚意思的成语: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早出晚归、危在旦夕、朝夕相处

表示英勇行为的: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含有“想”意思的成语:浮想联翩、异想天开、朝思暮想、思前想后、冥思苦想、痴心妄想

含有“快”意思的成语:一泻千里、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稍纵即逝、瞬息万变

含有“拿”意思的成语:强取豪夺、挑肥拣瘦、顺手牵羊、取之不尽

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含有“走”意思的成语:安步当车、寸步难行、跋山涉水、奔走相告、步履维艰、蹑手蹑脚

含有“笑”意思的成语: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

注、倾盆大雨

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悬壶济世、杏林高手

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语: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非同凡响、凤毛麟角、鹤立鸡群

不是四字的成语:伸手不见五指、谦受益、莫须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形容数量少的成语: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沧海一粟、寥寥无几、凤毛麟角、盖世无双

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描写夏天景色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

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描写心情高兴的成语: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描写房间干净、整洁得成语: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洁白无瑕、面目一新、井然有序

篇四:2007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2007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高谈阔论 坛花一现 迫不及待 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园 月白风清

C、世外桃园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倍功半

D、四面楚歌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屑置辩(琐屑) B、出类拔萃(超出)

C、风雨如晦(黑夜) D、废寝忘食(停止)

3、下列各句划线词语在本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句是:( )

A、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画。

B、渺小的目标当然不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D、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下列的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

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而清爽的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鸣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7、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明知这位以一曲“北方的狼”而唱红台湾的歌手——齐秦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为了钟情于他的歌迷。我

还是满怀歉意地扣响了他的房门。

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C、请柬上特意注明,最好能给母校带点小礼物,礼物最好是自制的,最好能标志自己的成就??云云。

D、他把列宁的“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情况,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这句话,写在台历上,作

为座右铭。

8、对句子的修辞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

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夸张,显示海燕具有灵敏

和智慧的特点,有蔑视统治者、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政治预见性和敏锐的形势

洞察力。)

C、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财富和奢侈的生

活。)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第Ⅱ卷

二、古诗文理解部分(共24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的目的,而无法回家

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新事物必将代替旧

事物的诗句是: , 。

3、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执著的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勉励他: , 。

4、在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语句,来比

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而又不孤高自许的人。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7题,共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

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

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

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5、词语理解。(7分)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 ③望其旗靡 ④公输盘诎 ⑤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②例句:以牒为械 ( )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虽杀臣,不能绝也。

7、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

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10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

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

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

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

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

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

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

在厨房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

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

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

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

“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

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

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1、选文第一段除了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

____________描写。

2、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

鸡蛋酒米,联系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段写范进的疯癫,刻画出一个为 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批判

了 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范进言语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

是 。

5、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

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

(二)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13分)。

轻点关门

石 文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

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

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

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

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

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

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头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和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哪。”生活就是这样, 。

(选文有改动)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7分)

1、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4分)

⑴《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⑵《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⑶ 是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2、综合性学习: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图画然后按要求答题。(3分)

①解释“路不拾遗”的意思。

②从图画中你看出了哪些内容?

五、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

题一: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微笑是一种品格,是一份美丽。微笑的瞬间,我们完成了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感谢了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微笑的瞬间,我们原谅了别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微笑的瞬间,我们发现了爱的奉献、爱的力量。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如选题一,请补全题目;如选题二,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篇五:2007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2007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高谈阔论 坛花一现 迫不及待 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园 月白风清

C、世外桃园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倍功半

D、四面楚歌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屑置辩(琐屑) B、出类拔萃(超出)

C、风雨如晦(黑夜) D、废寝忘食(停止)

3、下列各句划线词语在本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句是:( )

A、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画。

B、渺小的目标当然不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D、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下列的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

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而清爽的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鸣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7、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明知这位以一曲“北方的狼”而唱红台湾的歌手——齐秦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为

了钟情于他的歌迷。我还是满怀歉意地扣响了他的房门。

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的化身,是希腊

神泰坦的女儿。

C、请柬上特意注明,最好能给母校带点小礼物,礼物最好是自制的,最好能标志自

己的成就??云云。

D、他把列宁的“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情况,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这

句话,写在台历上,作为座右铭。

8、对句子的修辞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

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夸

张,显示海燕具有灵敏和智慧的特点,有蔑视统治者、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无产

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政治预见性和敏锐的形势洞察力。)

C、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

家的财富和奢侈的生活。)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

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第Ⅱ卷

二、古诗文理解部分(共24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

功的目的,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是: , 。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

展,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

是: , 。

3、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执著的追求理想,并用李白

《行路难》中的诗句勉励

他: , 。

4、在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而又不孤高自许的人。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7题,共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

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

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

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

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

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5、词语理解。(7分)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 ③望其旗靡 ④公输盘诎 ⑤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②例句:以牒为械 ( )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虽杀臣,不能绝也。

7、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10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

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

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

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

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

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

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

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房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

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

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

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

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

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

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1、选文第一段除了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

外,还对他进行了____________描写。

2、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

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联系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段写范进的疯癫,刻画出一个为 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

象,尖锐地批判了 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范进言语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

是 。

5、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

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

(二)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13分)。

轻点关门

石 文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

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

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

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

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

“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

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

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

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

儿开头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

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

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和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

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

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

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

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哪。”生活就是这样, 。

(选文有改

动)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