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重庆清水溪的污染状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6:23 初中作文
重庆清水溪的污染状况初中作文

篇一:重庆主城区土壤及受污染状况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又作为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耕地储量相对较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土地呈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趋势,土地使用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达,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施用,不合理的耕作措施等,使土壤污染严重。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要求我们要以高精度的生态地球化学数据作为依据。虽然环境部门、农业部门、地矿部门前期已经开展过大量的环境基础工作,但这些工作分析元素少,缺乏区域性研究,针对性较局限。这些基础数据已不能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不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有害重金属(如Hg、Cd、Pb、Cr 和As 等)不断增加,对农产品造成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果品的卫生质量问题。

当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果园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品质,再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血橙属于晚熟品种,果实挂树越冬,一般会喷洒2, 4-D类除草剂,这类农药为含Hg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除直接与果树作物粘结外,大部分均散落在土壤表面,并在土壤中残留积累。

另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高浓度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便会沉降和积累在表土层,致酸离子会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盐基离子)发生交换,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现有研究发现,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城市垃圾与污泥农用堆肥等。从金果园周围的环境条件看,果园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是农药、化肥。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20],磷肥中含有较多的Cd、Pb 等重金属。此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品质,再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l)降尘影响降尘量年平均约252t/km,(1990),降尘中含有的重金属比土壤背景值高2.19一128.9倍,成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2)化肥影响化肥年用量达到97.1又10‘t(1990),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施用化肥,使重金属积累,带来污染。

(3)渣肥影响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渣肥,重金属含量增加56.2一279.9%。 综上所述,环境系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最为普遍的是细菌,非金属元素硫.重金属中的汞以及铁、锰等元素。

据西南农业大学调查资料表明,重庆近郊土壤自1958年至今,土壤pH平均下降

0.5一1.即H单位,耕作土壤酸化面积已达44.5一62.2%,平均为38.5%,明显高于远郊区。近年,酸性土壤面积有扩大趋势,如重庆发电厂建厂30年来,附近土壤pH值已由原来的pH为6.5一7.5的中性紫色土,变成了pH为5.6左右的酸性紫色土。在受害地区土壤中,还发现其含汞量已超过背景值4.5倍,铅超过背景值1一3倍。

重庆市土壤酸化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

(1)土壤pH值降低,由于下渗溶液中H+大量被表层土壤所截留,并与土壤中阳离子相互交换,使土壤总酸度增加。在重庆酸沉降危害严重地区,表土pH值下降了0.75个单位,酸化最明显的是质地为中壤至重壤的中性紫色土,表土酸化率达100%,表层pH较亚表层平均下降1.5个pH单位。

(2)酸性降水使土壤中交换性K+、ca2+等营养元素大量淋失(表6))。有学者根据模拟试验得出,当雨水酸度达到pH一3.3时,可使土壤阳离子淋失量达10一36%。

增加20一160倍。50育一吸附量的增加,使土壤的酸缓冲能力减小,而土壤溶液50芝一浓度增大,使盐基离子的淋失加快。(幻酸雨在促进土壤淋溶过程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金属元素的形态,使之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根据周修萍所作的模拟试验得出,当土壤溶液的pH值为5时,锰离子浓度即能达到有毒水平;当pH为3.3时,酸雨能使土壤中交换性铝含量升高。

土壤酸化将造成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而一些真菌则会增加,据周崇莲等人对重庆重胶雨污染的南山森林土壤与刘一照比较,发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明显,其中以细菌占主要地位,并作为评价酸雨对森林土壤环境影响的一个指标。

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重金属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淋滤, 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相反, 生物体可以富集重金属, 使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富集, 甚至某些重金属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隐蔽性,使人们不易觉察或注意, 并且一旦其毒害作用表现出来就难以消除。污染土壤环境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以及类金属砷, 其次是指毒性一般的重金属锌、铜、镍、钴、锡等, 当前最引起人类关注的是汞、镉、铅、铬、砷等。

重金属作为构成地壳的元素, 多赋存于各种矿物与岩石中, 其含量大都低于0. 1% , 属微量元素。经过岩石风化、火山喷发、大气降尘、水流冲刷及生物摄取等过程, 构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循环, 且在土壤环境中易于积累; 此外, 成土母岩、母质、成土过程等因素的空间特征的分布,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背景值也存在着空间分布的特征。

重金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得到应用, 这使得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污染源, 采矿与冶炼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重要污染源。其它民用工业如化工、印染、陶瓷、涂料、造纸、制革、医药、氯碱、炼油等都存在程度不等的重金属污染。我国煤和石油的利用方式低下, 缺乏污染防治措施, 也使其燃烧成为重金属的主要释放源。工矿企业的点状分布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极不均匀, 在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

土壤重金属来源:工矿企业的污水排放与污水灌溉、化肥的大量使用与生态农业(化肥中常含有不等量的副成分,大多是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质, 施入土壤后

发生一定程度的积累, 形成土壤潜在污染。)、

土壤是历史自然体,土壤的形成是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水文以及人为活动的产物。

研究区在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等条件下,发育的土壤类型多样。根据土壤普查全市共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石灰岩土、积土、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8个大类,16个亚类,37个土属,114个土种

土地利用特点:

重庆清水溪的污染状况

平地少,坡地多。根据土地详查,坡耕地小于。的仅为万,占耕地总面积的坡度大于。的万,占耕地总面积的。其中坡度大于。的坡耕地达万,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重庆是全国土地总面积最大的城市,但人均土地面积仅有,只相当于全国人均土地的。

农业用地比重高,大农业特色明显。全市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其中林业用地为全市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其次为农耕地。

垦殖指数高,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市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垦殖指数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普查结果,全市未利用地中,可以开发为耕地的仅万,占未利用地的,占土地总面积的。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尤其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更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脾。确保粮食安全就是要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全面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减少。这要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其中耕地资源又是影响粮食有效供给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提高耕地的有效供给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它可为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和热能、构成机体组织、维持新陈代谢、调节各种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活力,其质量好坏势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品质良好,合乎卫生要求的食品,可以保证人体健康反之,质量低劣,受到污染的食品,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甚至使人害病致残,从而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显然,食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同一般,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必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切。

重金属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对食品污染而造成威胁。

土壤中的重金属溶解于地表以及地下水中,污染水源,通过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用由受污染水源制成的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粮食和蔬菜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在可食部分积累,直接进入食品,使食品中的重金属浓度超标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进入食草动物,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饲料在动物体内富集,并进入动物食物中使食品受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元素中毒性较大的汞、锅、铅、砷等污染物一旦进入食物被人类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源和汇。重庆是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个传统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重庆的工业布局属于典型的组团式结构,一业企业大多数分布于组团的外围。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化推进,原来处于外围的工业组团慢慢变成位于市甲中心地带。这些早期建立的工业企业采用的工艺技术较为落后,工艺设备的老化问题严重,配套的“三废”处理不完善,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污染物已经导致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

土壤是由固态岩石经风化而成,它是固、液、气三相物质共同组成,它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地而异。由这层围绕地球表面的土壤组成的土壤圈处于地球各圈层的过度地带,是自然环境的中心环节,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

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在当今的环境污染公害中,土壤污染问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土壤与地下水、有害废弃物、工业废水、农药及各种废弃的排放时常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一。然而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滞后性等特点,直到世纪年代美国爆发的事件、荷兰鹿特丹附近的幼事件和密苏里海滩事件等与土壤污染有关重大环境事件的频频发生才引起社会重视。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土壤相比,它既继承了原有自然土壤的某些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成土环境与成土过程,表现出特殊的养分循环和生物学特征。

城市土壤定义为具有由城市产生的物质的混合、填充、埋藏和污染而形成的,厚度大于的人为表层的土壤。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源和汇。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工业活动、汽车尾气的排放密切有关,城市表土和道路灰尘的重金属可作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指示。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汞、锅、铅、铜、铬、镍、铁、锰、锌等,砷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因其行为与来源以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故通常将砷也列入重金属类进行讨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输入十壤中,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业污染物的出现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易积累、毒性大和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等特点,不仅恶化了城市土壤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地面扬尘、地表径流、污染的地下水、食物链等途径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城市土壤重金属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则主要来源于家庭活动、废弃物处理、交通运输、金属矿开采和冶炼、制造业、加工业、发电厂、肥料场等外源污染。其中,矿物加工和冶炼、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排放重金属的主要工业源,它们以“三废”

形式不断向城市土壤排放重金属,在某些工厂企业周围的土壤,含量甚至高达眺。城市交通运输则是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汽车尾气排放、轮胎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均可影响到土壤中的含量,且这些元素的积累量都与交通流量有关洲。

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的堆放及填埋对其附近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形态特征有着明显的影响,其附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形态分布特征与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在不同工矿企业周围,土壤重金属含址还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如矿冶炼厂废弃的排放即可导致其在周边城市土壤含量特异’。同时公园与花园绿化过程中污水、污泥堆肥的广泛使用也明显影响到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组成与含量’。大气干湿沉降也是城市中土壤重金属积累的途径,目前对大气的汞沉降研究较多一而其它重金属的干湿沉降研究较少。

城市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废水、废弃物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这也决定了重金属在城市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城市内不同的。几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有着显著影响,而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则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总体来说,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要明显高于郊区及远离城卜的农田土壤的含量,城市土壤是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

活性态金属易在土壤中迁移和被植物吸收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非残渣态总量可以作为活性态重金属的一种指标。与农业土壤相比,城市土壤重金属可移动态比例增大,生物有效性提高。

土壤金属污染具有如下特点:

隐蔽性或者潜伏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一定时期内不表现出对环境的危害性,当其含量超过土壤承受力或限度时,或土壤环境条件变化时,重金属有可能突然活化,引起严重的生态危害,有“化学定时炸弹”,简称的说法。是指化学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最终使土壤承受能力达到极限,这时若改变影响容量控制特征,简称的环境因子就会使原来固定在土壤中的污染物大量释放造成灾害性的后果。

不可逆性,进入十壤中的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易积累,所以一旦十壤被重金属污染,很难恢复。

间接性,土壤重金属对人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或者渗滤进入地’卜水体实现的。

伴生性和综合性,在生态环境中,往往是多种重金属污染同时发生,形成复合污染。

城市土壤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途径主要是通过人体直接接触如公园十壤与游人直接接触、儿童摄取等或风起扬尘被人体直接吸入。不,及,分别对香港不加拿人温哥华城市室内灰尘的研究表明,居室内灰尘重金属可来源于周边道路和裸露的土壤,室内灰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室外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其含量可数倍或数十倍于室外土壤。颗粒物来源分析表明,重庆城区道路两侧土壤尘土对人气总悬浮颗粒物贡献比重为5%—13%。

篇二: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水资源。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排水体系。以保护区域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长江、嘉陵江流域河流、水系、水库等水环境为目标,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镇雨洪排放能力;使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和雨洪排放水平在西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确保两江及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相应标准。加大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完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到妥善处臵,有条件地实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重庆市主城区将成为库区最大的污染源。因其位于三

峡库区的回水末端,回水区水流速度缓慢,自净能力较差,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形势严峻。为此,妥善处理主城区量大而面宽的生活垃圾,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已成为库区开发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主城区生活垃圾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垃圾,以及建筑残土、砖瓦石、陶玻残碎物等。目前重庆主城区的生活垃圾仍以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为主.

1996 年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072t/ d ,虽然主城区现有九座处理场,日清运量为2210t/ d ,但仅72 %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在这些被处理的垃圾中,只有少部分垃圾得到真正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不可避免会对库区环境产生直接或二次污染,危害库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重庆主城区库区淹没线以下就有垃圾堆放场40 万m2 ,沿江垃圾任降雨渗滤和冲淋入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重庆主城区排放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约11 万t/ a 的COD ,若按60 %直接或间接排放入长江,则有615 万t/ a 的COD 要进入三峡水库。三峡水库蓄水后,主城区位于水库回水末端,流速急剧减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为清理库底,保护水库水质,应加强对主城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

垃圾填埋后,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下渗会对场区和下游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场区内降雨下渗、垃圾自身含水和垃圾分解产生水,性质与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与垃圾成分、填埋方式、季节、地表面积、运行时间、覆盖土性质等多种情况有关。由于降雨在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重庆市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 %~80 % ,导致渗滤液产生量亦有相应的季节变化。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无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故须在填埋场下游修建垃圾渗滤液调节池,以储备、调节来自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减少因暴雨使渗滤液猛增而冲击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起到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一是重庆过境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总量为3837亿m3;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4mm,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67.7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800m3。都市发达经济圈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9.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44m3;渝西经济走廊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0.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895m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447.1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817m3。

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土壤含水层薄,保水能力差。

三是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2005年,全市利用当地地表水39.9亿m3,占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的7.8%,利用地下水1.6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5%。因此,我市水资源的利用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大,属工程型缺水地区,同时兼有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

是全市饮水安全形势严峻。根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统计调查,全市尚有1341.03万农村人口(含一般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水质不达标影响598.93万人,水量不达标影响249.8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影响271.63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影响220.64万人。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增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还相对滞后,部分城市无论水量和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尤其是主城区饮水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以两江为水源的主城区取水口无法稳定达到水质标准,有毒有机物污染严重;而且,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三峡成库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防治污染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加剧了对主

城区饮水安全的威胁。

硝酸盐是地下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国内外都把硝态氮一作为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

地下水中的氮污染来源主要有氮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雨、垃圾堆放、人畜粪便等, 天然有机氮或腐殖质的降解和硝化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潜在来源。其中, 在岩溶区大量使用氮肥带来的污染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

岩溶地区裂隙发育, 氮肥及粪便垃圾等含氮物质容易随雨水通过土壤或岩溶管道、落水洞等进人地下水体, 引起地下水一含量升高图含氮化合物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以及动、植物残体和大气氮的固定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 最后经硝化细菌作用被氧化为研一。除植物吸收不到外, 剩余大部分研一渗人或流入地下水系统, 引起地下水污染。

2006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8.3617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不含火电排水量)为12.2621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6.78%。三峡库区总磷、总氮仍然超标。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

主城区各水期以IV类及其以上水质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其中以临江门江段污染最为严重。排除粪大肠菌群影响,整个江段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 地下水。重庆地区地下水年储量为131.7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为44.9亿立方米。全市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2903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35.3%, 喀斯特水占地下水总量的78%, 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武陵山地; 基岩裂隙水仅占6%, 分布于西部红层丘陵区。

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酸雨。多年来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酸雨PH值均在5.0以下,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全国第二大酸雨区。尽管近年来酸雨频率和酸性逐渐降低,但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重庆的酸雨属硫酸型,雨水中污染组分以硫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铵离子和钙离子为主。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非清洁能源消费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各种来源的尘粒。在一些局部范围内,如工厂周围、餐馆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油烟、恶臭及其他特定化学物质等。

重庆市大气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空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重庆是中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个典型城市,由于酸沉降问题突出,引起国内外环保人士的关注。

导致重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和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重庆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曾经高居全国之首位,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居全国第二位。

近些年重庆市废水排放量约13.2亿t/a,其中工业废水9亿t,近1/3未得到治理;生活污水4.2亿t,集中处理率仅7%。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江河,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表水体遭受污染。尤其是流量小、流速慢的次级河流污染呈加重之势。

大肠菌群是城镇江段,特别是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的首要污染物,且主城区江段的有机物污染也较重,这与城市生活污水、粪便未经处理大量排放有关。

总之, 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处理效果不理想。 工业及生活垃圾大量堆放在江河两岸或直接倾倒入江;农田径流中氮、磷和农药的流失等等是全市河流污染的直接原因。

重庆市地下水由地下热水、碳酸盐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组成。

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钙型及硫酸钙镁型,属中低温微咸热水。地下热水水质良好,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为正常检出值范围,无超标情况。

碳酸盐喀斯特水属较差至极差水质,有6项指标检出值出现过超标,即Fe、CODMn、NH3-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和F。这与人为污染密切相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碎屑岩裂隙水历年均为较差水质,有3项指标出现过超标,即Fe、Mn2+ 、和CODMn,它们的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地质环境中Fe、Mn2+含量本身较高所致。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红层孔隙裂隙水历年就属较差水质,影响水质的主要是Fe、Mn2+、CODM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NO2-N,这与原生地质条件和人为污染有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此外,地下水水质有明显的地区差异。1998年,南江水文队地质监测站对7个片区的地下水,进行了24个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碳酸盐岩溶水水质除北碚歇马片区为较差外,巴南区东泉和万盛片区为较好水质,统景片区为良好水质;碎屑岩裂隙水水质万盛、铜梁西泉、巴南小泉片区均属较差水质;红层孔隙裂隙水在歇马场和北郊片区均为较好水质(表8—11)。与1997年相比,北部城区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其它地区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市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碧水”工程。它主要包括:重点企业废水资源化工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粪便处理工程、次级河流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和有毒有害排放物综合治理工程等。“碧水”工程的逐步实施将对我市水环境治理保护产生重大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3年我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09.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大致为渝东部、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少。在全市40个区县(市)中以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最丰,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9.7%、8.0%。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492.32百万立方米(2003年的数据)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1.7133亿立方米(2006年的数据)

重庆市包括主城区在内的渝中、南岸、江北、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渝北、巴南、北碚9个区成为都市圈,幅员面积5473平方公里。2005年底,城镇人口552万人【1】。重庆主城区为特大型城市,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口,两江两岸分布主力供水水厂16处,加上从两江提水的大大小小企业自备水厂成为主城区主要供水来源。

面源污染一直是重庆市水污染治理的难题,特别是城乡接合部面源污染尤其突出。不合理的畜禽及渔业养殖行为、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包括各种有机物在内的有毒物质随雨水进入江河水体,许多河流因此不能够饮用。一旦污染形成,其释放作用可长达20年以上。

三峡成库后库区水质情况也不容乐观。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变缓,水体自净能力变差;水库运行后,位于水库回水变动区末端的主城区江段水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增多,水质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变,水质前景堪忧。

重庆市长江、嘉陵江水源有机物污染物是客观存在,可能还十分严重,该类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远远高于其他污染,且不易被河流自净。2004年水利部曾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对各大城市饮水水源点取水检测,重庆市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涪陵、万州和江津城区段的11个取水点,从其检测分析数据来看,饮用水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十分严峻。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城市供水为两江提水,其长江上游地区分布有成都、宜宾、泸州等大城市,嘉陵江又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工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重庆市主城区饮水水源则完全依赖于两江,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没有替代供水水源,将可能发生大规模停水事故。

位于重庆市上游的四川省境内大型化工企业就有500多家,这些化工企业基本都是沿河而建,通过岷江、沱江、嘉陵江、川江直接威胁重庆市主城区的供水安全。距离主城区最近的泸州市是长江沿线的西部化工城,主要有川天化和泸天化等化工企业,企业生产产值约占四川省化工类企业25%的份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将对我市主城区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不仅沉淀在河床底部的有毒有机物难以被江水带走,而且夹杂在上游泥沙中的有毒有机物也将在主城区江段逐年沉淀。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减缓,如果上游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故,受到三峡水库运行的制约,水体自净过程、污染物消解排除时间增长,影响重庆市饮用水安全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后果也将更为严重。

上游来水不在重庆市范围,水质难于治理,一旦主城区上游河流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件,主城区人民群众无法选择饮用水源,生命健康将遭受极大危害。近几年,特别是近几次全国性的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必须建立主城区第二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各种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现有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已经存在,特别是有毒有机物问题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机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持久性有毒有机物(POPs),具有持久性、积聚性、半挥发性和剧毒性,国内现行工艺技术难以处理。二是各种污染物质随污水随意排放,城市主次级河道已经形成污染,污染物质将长期释放,人民群众健康将遭受长期威胁。三是面源污染治理困难,其污染释放作用时间长。四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处于水库回水变动区的主城区江段排污积聚,饮用水水质前景堪忧。鉴于目前主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在近郊支流主城区建设饮用水水库工程已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彻底、有效地解决重庆主城区有毒有机物的威胁,分散供水风险,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应该改变饮用水水源地,抓紧实施主城区后备水源工程,向主城区提供优质饮用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有毒液体的泄漏、生活和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随降雨入渗,致使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某些缺水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漏斗区,地下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地下水污染物向漏斗中心汇集,也加速了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方面:堆放在地面和埋藏地下的工业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

淋而渗入地下,随水的运动进入含水层中;各类工厂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污水直接渗入地下,或者污染地表水后又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而污染地下水体;由于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使用及管理上的漏洞,汽油、柴油、苯系物及其他含苯环的碳水化合物等造成了地

篇三:重庆环境污染状况(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报告参考样本2012.)

重庆工商大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 程 报 告

课题:重庆市环境污染状况 小组成员:

姓名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学号

备注

1.课题研究计划

(1)课题名称:重庆市环境污染状况

(2)选题理由;重庆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选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3)文献调研目的;让大家认识到重庆现今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号召市民爱护环境,减少自然的负担,用行动改善环境。

2.检索策略

2.1选择检索工具

2.2选择检索词

2.3检索式、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选题 重庆环境污染状况

1、中文数据库检索 以维普资源数据库为例

检索式: C.关键词=重庆环境污染*文献 关键词不对,检索不到文献,可

用环境污染+重庆作为关键词检索

检索式(检索途径):中国知网 →简单检索→检索词:重庆环境污染(从主题出发检索)

其他限制条件(年代、数据范围等):不限 检索结果(条)XXXX 条

检索结果是否满意?如果检索结果不满意,如何进行调整? 不满意

调整后的检索式:C.关键词=重庆环境污染*文献*年代限制

高级检索→检索词:重庆环境污染(从主题出发检索)→限制条件:2010-2011 年的期刊文献

检索结果(条):XXXX条

检出文献阅读笔记(列出5条最相关的) [1]

【篇名】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作者】赵新华,李斌,李玉双

【摘要】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1年03期 [2]

【篇名】农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方法 【作者】张会、刘茂

【摘要】近年来,我国尤其是农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日益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农村突发环境污染事

故进行应急管理研究是目前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类型、特征、影响等方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利用GIS技术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所做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研究的必须性。, 【出处】中国安全学术版2010年04期

[3]

【篇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100问 【作者】赵全东,向佐群

【摘要】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之一的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保险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发达国家已趋于完善,并对环境的保护和纠纷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度目前在我国只处于政策层面,尚没有上升为法律,在政策的指导之下,地方各自为战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对制度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因此对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对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6期

[4]

【篇名】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 【作者】吴念胜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但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并未充分有效地保护环境、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强化刑法保护环境的力度是不得已的选择。我国刑法在环境污染犯罪方面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为了保护环境、丰富和发展全体公民基本人权的实质需要,必须适当扩大刑法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覆盖面,但同时又必须坚持环境污染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制定、适用刑法规范的实质根据;迫不得已是制定、适用环境刑法规范的前提。

【出处】资源与产业2011年05期

[5]

【篇名】工业三废的处置方案 【作者】张蕾; 陈雯; 陈晓; 薛俊菲;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有 明显改善,但时有波动。工业三废中,废水排放脱钩状况较废气和废物有较大改善,但废气、固体废物减排形势严峻;空间上,上海脱钩状态最佳,江苏的脱钩状态较浙江有较大改善,且江浙内部分别形成了脱钩空间分异。分析环境污染形成机制,归纳出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三类要素,其中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排放,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排放具备一定抑制作用,但作用方向不甚明确,而工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影响明显,最后,技术效应全面推动了污染减排。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 1期

2、外文数据库检索:

以EBSCOhost外文数据库为例

检索式::C.关键词=重庆环境污染*文献 检索式(检索途径): 步骤:

a. 登陆学校网站的主页。

b.进入图书馆,在外文数据库中打EBSCOhost 网页。

c.在检索内容中输入“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Chongqing”;点击进行搜索。

d. 搜索得结果共有104条答案. 经过筛选,选择其中5条: [1]

【篇名】Trophic states and nutrient storage of reservoirs in Chongqing 【作者】Zhang, Sheng; Li, Chongming; Huang, Shuming; Zheng, Jian. 【摘要】科目: RESERVOIRS -- China; WATER pollution; PHOSPHORUS; CHLOROPHYLL; NUTRITION; CHINA

【出处】Charts, 4 Graphs; DOI: 10.1007/s11631-008 Chinese Journal of

篇四: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 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 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地31641公顷、

草地135851 公顷、其它类型50274 公顷,造成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坏的土地仅2.8%得到恢复。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

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在重庆市68条次级河流、16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水面养殖 1999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54750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积的20.74%。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10601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自1986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4、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 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0.74%。

(四) 农业生态环境

1、化肥 1999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445.5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折纯)为71.03万吨。从80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化肥使用增加了90%,但粮食增产不足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9%左右来自化肥的贡献。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17.63万吨氮素、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农药 1999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10.01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7361吨,折纯量为2544.6吨。

3、农膜 1999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1.86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为1.28万吨,使用面积为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84.01公斤/ 公顷。

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年产生畜禽粪便9263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或专业户153户年产生畜禽粪便167.8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Pb、Cd、Hg等重金属污染,引起部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良好条件。

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构成调查来看,秸秆直接燃烧占37.22%,小煤窑占31.78%,小水电占17.04%,薪柴占12.32%,生物能源-沼气占1.63%。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1986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现"石化"现象,尤其25°以上的坡耕地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2903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58年的2.0-5.0%下降到目前的1.3%。二是水利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危害次数增加。

(二) 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林地破坏与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

--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益与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各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低。

(三)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

--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五) 农村面源污染失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饲料、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 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重庆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与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与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 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重庆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重庆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 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少数地方、部门、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发展经济、保吃饭或脱贫致富为由,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是高强度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建设没有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与重建,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三)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环境压力

冶金、建材、采掘业等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在重庆市GDP 中占较大的比例,不仅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加重了环境压力。1999年重庆市万元GDP能耗为2.20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吨标煤/万元,1998),远大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 宏观决策机制不健全

生态保护是按环境要素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资源管理体系,鉴于资源经营管理与执法仍集于一体,各行业的政策导向仍然是重开发轻保护,不利于生态保护,难以对具有有机整体性很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督管理。由于生态保护缺乏制度保障,我市目前仍然有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缺乏生态保护的制约措施。决策前期无生态保护评估、咨询,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决策实施缺乏生态保护监督,实施后无生态保护审计或回顾性评价制度。

(五)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性与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出现了开发一种资源却影响与破坏了其他相关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现象。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现行的生态保护政策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我国缺乏鼓励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没有建立起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征收、使用政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环境保护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法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对于个体约束力较软弱,尤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承包或转包的现象,一旦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发生后,责任人易逃避有关法规的处罚。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与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与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置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六)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 对策与建议

篇五:重庆环境调查报告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 822.69 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 97.01%,水域面积 2.99%。土地构成 为:农用地 292.94 万公顷,林地 297.39 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 55.01 万公顷, 未利用土地 150.61 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 20%。根据 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 1997 年比较,2000 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 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 2000 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 252.29 万公顷,人均耕地仅 0.082 公顷,低 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 15 度以上坡耕地占 48.2%,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占 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 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 多占 80%左右。 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 30.74%, 大足等 5 个县 (市) 的垦殖指数大于 50%, 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 1997 年相比, 减少耕地 1.84 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 0.61 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 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 年重庆市有牧草地 23.86 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 34.27 万公 顷。与 1997 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 0.04 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 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 670 万羊单位,而 1999 年草场 实际载畜量为 250 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 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 19%。 3、林地 2000 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 297.39 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 36.53%。其中有林 地面积 177.92 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 59.83%,森林覆盖率为 23.1%。林地分布极为 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 1997 年相比,林地 面积减少 0.02 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 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 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 52130.27 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 63.26%。 其中, 轻度侵蚀 25.11%, 中度侵蚀 48.42%, 强度侵蚀 19.41%, 极强度侵蚀 5.80%, 剧烈侵蚀 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 4261 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 2.22 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 7.5 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 2.3 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 1987 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3226.73 平方公

里,侵蚀面积上升 3.78 个百分点,年扩 展速率为 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 12.15 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 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 11.62 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 6474 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 地总面积 320012 公顷,其中林地 102246 公顷、耕地 31641 公顷、草地 135851 公顷、 其它类型 50274 公顷,造成 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坏的土地仅 2.8%得到恢复。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 4624.42 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 3981.32 亿立方 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511.4 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1 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 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 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 1995 年水平。 2001 年 2-3 月,乌江 220 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在重庆市 68 条次级 河流、160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 8 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 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水面养殖 1999 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 54750 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积的 20.74%。 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 10601 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 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 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自 1986 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 每年递增 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4、 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 1006469 公顷, 以人工湿地为主体, 占湿地总面积 83.25%。 (三) 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 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22 种,国家三级保 护植物 25 种, 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 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 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 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 56 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13 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43 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 生植物物种涉及 120 科、358 属、550 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 与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 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 31 个,总面积 6069

92.4 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 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6 个。有 各类风景名胜区 42 个,总面积 449290 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 5.46%,其中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 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3 个。森林公园 49 个,总面积 60613 公顷, 占重庆市幅 员面积的 0.74%。 (四) 农业生态环境 1、化肥 1999 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 445.5 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折纯)为 71.03 万吨。从 80 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化肥使用增加了 90%,但 粮食增产不足 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 9%左右来自化肥的贡献。 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 吸持力有限,全年有 17.63 万吨氮素、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农药 1999 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 10.01 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 7361 吨,折纯量为 2544.6 吨。 3、农膜 1999 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 1.86 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为 1.28 万 吨,使用面积为 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 84.01 公斤/ 公顷。 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 年产生畜禽粪便 9263 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或 专业户 153 户年产生畜禽粪便 167.8 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 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 Pb、Cd、Hg 等重金属污染,引起部 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 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良好条件。2 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构成调查来 看,秸秆直接燃烧占 37.22%,小煤窑占 31.78%,小水电占 17.04%,薪柴占 12.32%,生 物能源-沼气占 1.63%。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 1986 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 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 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 现"石化"现象,尤其 25°以上的坡耕地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 2903 平方公里, 占幅员面积的 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 生产力下降。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1958 年的 2.0-5.0%下降到目前的 1.3%。二是水 利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 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

危害次数增加。 (二) 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林地破坏与退 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 --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 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 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益与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 500 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各地区之间的 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 节作用较低。 (三)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 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 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 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 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 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 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 甚至消失绝迹。 --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 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 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特有的珍稀 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大量濒危物种、 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 动干预的状态。 (五) 农村面源污染失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 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的污染, 畜禽养殖专业户 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 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发展, 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 磷的饲料、 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 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3 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 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 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

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 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 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 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重庆市遭 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 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39.43 亿元,2000 年上升至 59.98 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 国民生产总值的 2.64%与 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 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 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 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 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与病虫害 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同时, 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 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 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 年重庆市人口密度 374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 12 省(直辖市、自治 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 15 年来重庆市人均拥有粮食 346-385 公斤,低于粮食自给 自足标准(人均 400 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 准为最低耕地面积 0.048 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 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 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少数地方、部门、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发 展经济、保吃饭或脱贫致富为由,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是高强度掠 夺式的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建设没有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 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 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与重建, 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 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三)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