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义勇军进行曲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7:29 小学作文
义勇军进行曲视频小学作文

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田汉词,聂耳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些知识分子勇敢走向抗日前线。《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歌曲是G大调,2/4拍,一段体,乐曲弱起进入,音乐中用了三连音同时乐曲上还有一些表情记号,在演唱中要注意。才能表现歌曲的内涵,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于国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缺乏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对演唱中的重音和力度处理的不够等原因,所以不能唱出国歌的情绪和意义。要想唱好首先要真正理解国歌代表的意义,真正因为了解它而觉得它庄严。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于国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缺乏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对演唱中的重音和力度处理的不够等原因,所以不能唱出国歌的情绪和意义。要想唱好首先要真正理解国歌代表的意义,真正因为了解它而觉得它庄严。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唱《国歌》时产生自豪感,使他们懂得作为中国人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二、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三、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重点:在懂得国歌意义的基础上演唱好国歌

教学难点:弱起拍和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本歌曲教学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如果此课的教学只是讲和唱,那课堂效果将是平淡乏味的,也不会让学生在会唱的基础上感受到歌曲演唱力度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原因,我运用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将各种情况下播放《国歌》音乐的视频作为激起学生共鸣的方式之一进行课堂教学。渲染气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歌》的意义,使学生们懂得为什么要唱好《国歌》,启发学生想真正唱好《国歌》的迫切心理,为学唱《国歌》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在老师激情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考考你: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 国歌创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

3、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4、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二.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1.唱一唱:

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听一听,唱一唱《国歌》。 (想一想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是需要适当地爆发的。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下,学生演唱自己熟悉的《国歌》旋律,充满着自豪感。用自己的理解演唱就是对他们更好理解、演绎《国歌》的进一步要求。 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探究活动一:(补充谱子,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 ﹥ ﹥ ﹥

6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

B.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仅一个南京大屠杀我们就被残杀了多少人? (再次播放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

C.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D.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讲解,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B.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D.加入力度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3)探究活动三: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 ﹥ ﹥ ﹥ ﹥ ﹥ ﹥ ﹥ 5. 1 | 5 . 1 | 5. 1 | 1 0 || A.学生讨论、回答。 B.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演唱,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师问:“为什么要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就是为了记住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记住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记着这些。”我们才能够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才能更好的去珍惜我们的生活!”“牢记历史,居安思危!”学生全体起立,跟随录音,一起演唱。看看谁最能表达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义勇军进行曲视频

三、拓展欣赏,加深体验

1.《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1)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奥运赛场上响起庄严的国歌。 播放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出示奥运会精彩图片及中国的成就的图片)

2.每天我们的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起升起,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啦!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伴奏学生用齐唱的演唱方式演唱。

2)演唱完国歌,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课件出示词曲作者)

(3)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去演唱我们的国歌呢?

3、当香港、澳门又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时,人们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国歌声在空中回荡。

(1)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在此带着情感去聆听歌曲。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国歌在各种场合中的意义我认为仅仅学会歌曲、理解歌曲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教师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并茂,强烈的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能体会到发现、体验的乐趣,体会到自豪感,成就感。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小结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 “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教学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特殊的含义,都有

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我们应试着去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去了解它想表达的情感,这将更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音乐的内涵,体会它的精妙。

在音乐课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是什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怎样去看待音乐?我想,尽最大的努力展现出音乐那丰富而生动的人文世界,理解流淌在音乐血液中的灵魂,帮助学生成为“听得懂音乐的人”才是最终要义。

篇二:国歌

“自主、合作、探究357高效课堂” 音乐 教案

年 级: 七年级 课 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2014 年 9 月 1 日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执笔人: 审 核 人:

篇三:国歌、队歌、校歌集训活动方案

国歌、队歌、校歌比赛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规范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特举行此次国歌、队歌、校歌比赛。

二、 时间及参与人员

1、 练习时间:2015年3月1日下午13:50-------16:40;

比赛时间:2015年3月3日下午13:50--------16:40;

2、 人员:1---6年级全体在校学生;

3、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及音乐教师;

4、 地点:各班教室;

三、 具体活动内容;

1、 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及音乐教师组织下认真学唱国歌,队歌,校

歌。伴奏及视频请各班班主任于学校Q群下载参照使用;

2、 音乐教师轮流到各班作指导,具体分工如下:

3、 国歌在学唱过程中,3—6年级各班应选出一名同学担任指挥,

指挥手势由音乐教师作单独指导;1—2年级不作要求,可跟随音乐伴奏齐唱;

4、 此次活动各班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训练进度,低年级同学从熟悉

歌词入手,高年级同学要加强节奏,音准训练,同时学会观察指挥的手势;

5、 2013年3月3日下午由各年级自行组织国歌、队歌、校歌合唱

比赛,各年级组长为此次比赛具体负责人,副班主任参与各年级组活动,由年级组长统一安排。

四、 比赛要求

1. 节奏整齐、音准正确、音色统一、具有一定合唱艺术效果。(3分)

2. 合唱人员、指挥、准确、恰当,表现形式富有创意。(2分)

3. 精神饱满、富有朝气。(3分)

4. 准确把握歌曲主题,通过合唱进行体现,具有良好感染力。(1分)

5. 指挥节奏正确,动作大方、到位。(1分)

五、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学生应准确记牢《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金龙明德小学校歌》的歌词及旋律。 学会看指挥的手势,跟随伴奏有感情、声音洪亮地演唱。

篇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篇五:国歌说课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采用 g 调,2/4 拍。这是人教版七年级第 1 册第一课的学习内容 ,它的前奏是 135 主调和弦音组成的号角式旋律。 第二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互相联系,激人奋进。歌曲中“起来、起来、起 来”以及结尾部分的“前进、前进、前进、进”都是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总之, 这是一首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进行曲。它是中国国歌。不论是在我们每个中国 人的心中还是在本册教科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它的学习,为学生们以后 欣赏和学唱进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聆听和感受音乐的能力。结合教材,并考虑到学生 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神圣而庄 严的。每个中国人都应唱好国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影片和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学生能体会《国歌》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演唱国歌。

3.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国歌的原名及词曲作者生平。了解《国歌》产生的时代 背景。认识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歌词、节拍、 力度等。 教学重点、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欣赏并能富有感情地演唱《国歌》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的正确唱法;休止符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法学法:音乐新课标分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展、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 美的过程。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主导的。 因此, 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激发兴趣、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坚持以学生 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 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 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为此我设计的 4 个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设问引入、激发兴趣

A、 同学们, 咱们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那在升国旗时你们听到了什么 音乐呢?

B、 你们还在那些场合听到过《国歌》?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国歌的兴趣引入本课《国歌》的学习, 而且还让学生对演唱《国歌》的环境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知道《国歌》是神 圣庄严的。

2、感受歌曲、了解歌曲

在这一环节我将播放视频材料《风云儿女》 片段, 并以《国歌》作为背景音乐。 在

学生观看的同时,我还将简单介绍《国歌》原名和作者生平,以及有关《国 歌》创作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歌》 ,熟悉《国歌》 。让学生体会到《国歌》是在 敌人的炮火中产生的,它的意义十分重大。让学生未唱先动情。启发孩子们想 真正唱好《国歌》的迫切心理,为接下来的学唱《国歌》奠定基础。

3、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 所以我的学唱歌曲环节也是从聆听开始的。

A、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我将引导学生从歌词和旋律两个方面感受歌曲的风格,揭示其进行曲的特点。

B、配乐朗诵歌词、体会感知 我将带领学生合着《国歌》的背景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并组织简短讨论, 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领悟《国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因为学生对《国歌》的旋律、歌词已经比较熟悉,所以我让学生跟琴分句唱词, 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的学唱。(在这个环节我将解决我的教学难点: 如:我会用“切蛋糕”的小游戏解释三连音。用“火车来了”和“打锤子”的 形象比喻启发学生渐强记号和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我还将让学生自主讨论探 索和模仿掌握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在学生们掌握这些难点后,我要求他们小声跟琴演唱整曲,并及时纠正学生演 唱中的小错误。最后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将跟着范唱大声有感情的演唱《国 歌》这样,我又带领着学生一起来到了我的第 4 个教学环节)。

4、 创设情境、创编表演

播放北京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和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在获得冠 军后升国旗,奏国歌的视频。让学生跟着体育健儿一起演唱国歌。让学生体会 此情此境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兴奋和骄傲。 通过师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创编活动表演《国歌》 。如:为《国歌》伴 奏,用简单舞蹈动作表演《国歌》等。在这个环节无论学生表演的好与坏,只 要符《国歌》的情感表达,都会得到我的肯定和点评。因为这是学生创造力表 现。 归纳小结:我将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世界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会演唱咱们中国的《国歌》了。但是世界上有很 多国家他们也有自己的国歌。我想请你们下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比一比, 看看其他国家的国歌与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什么不同。有时间时, 再来 和老师一起分享,好吗?

-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