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70年代小油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7:02 字数作文
70年代小油灯字数作文

篇一: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

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那曾经的生活

原创, 生活

随着2004年钟声的敲响,生于七十年代的人们,最大的应该三十四,最小的二十五了吧。做为一个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回忆起了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随手记了下来,要不,再过几年,恐怕自己会忘记。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是最后一批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 收藏有许许多多的小人书,看过N遍以上《少林寺》、《敌后武工队》……。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上学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不正眼看女同学但又会偷偷看。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价。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手里都会有四大天王的粘纸,口里喊着我喜欢刘德华。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推铁圈、吃灵桥大雪糕、看过五分钱一场电影。能看上好几遍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学会了无敌鸳鸯腿的招式,整日幻想着做一个大侠。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最早的看到了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都应该痴迷过吧。

七十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们知道红小兵、“四人帮”,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反大会,往墙上刷过“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同学里不只一个叫国庆、国辉、捍东的。七十年代后期出生人们不会有这些经历,但也有喊过“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等口号吧,我小学时学校组织就喊过~~还有就是用粉笔在墙上写:“某某是傻瓜。”再喊对方家长名字就等于骂了对方,而对方也视为奇耻大辱,定要君子报仇!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喜欢在腰里别随身听,穿西装、带太阳镜都留着商标。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城里出生的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二到三人,农村的稍多。大的不爱带 着小的玩儿,小的总爱粘着大的,经常看到大的撒着欢跑,小的在屁股后面哇哇哭。(七十年代末期大多已是独生子女,没有这待遇。)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烤过土豆地瓜、烤过知了烧过泥鳅。玩过橡皮筋,集过烟纸,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用过小竹子做炮管枪,拿报纸做风筝。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记得《恐龙特辑克塞号》、《大西洋底来的人》,记得《花仙子》、《蓝精灵》。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改革大潮席卷神州”。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朱晓琳《那一年我十七岁》。喜欢过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用铁棍或板砖打过架,后来改用匕首和马刀,最不济也要装着家里的旧菜刀。打架往往以恫吓为主,谁要进过看守所或审查站,那可就称王称霸了!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爱上了港版《射雕英雄传》、爱上了《排球女将》,喜欢过翁美玲、山

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读过金庸、古龙、卧龙生、三毛、席慕容、琼瑶、王朔、、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小时候的连环画印象最深。

就记得这么多了~~欢迎大家补充哦~~~

[原创]七十年代人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父母讲过七十年代他们的生活.当是的中国政治运动不断,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以政治挂帅,满脑子都是"反帝防修,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非常的低,用现代人的说法那就是生存,根本就不是生活.下面就从老百姓常说的"衣食住行"简单的说起.

70年代人们的穿带非常的单一化,举国上下是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就是"蓝,绿,灰"三种基本颜色.有蓝色的海洋一说,还有祖国山河军装绿,为时下最为流行的时尚,是当是年轻人最为热捧的.在那个年代,假如谁要是有一套可身的军队制服,那是相当的抢眼了.特别是那个女孩子有一套女式军装穿在身上,她就是许多男孩子心目中的公主.所以在那个年代,如有谁家的女孩子嫁给军人,那就是一件无尚光荣的大事,会让周围的邻居刮目相看的.当然自家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对提升的.因为在你的家门口顶上会挂有"光荣之家"的小牌牌,让你们家人倍感荣耀.更有甚者,有的年轻人为追感时髦,竟然去抢现役军人的军帽,为此,有许多人就抢一顶军帽,就被判5-8年徒刑.先在要是让我们说起来,就象是在讲笑话,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军装用它的独特魅力,的确征服了所有年轻人的心.但要是同我们今天万紫千红的服装相比,那就是一个单色调的历史记忆.许多人家也都是大的把衣服穿小了,再由小的接着穿,真是应了那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是当时每个家庭的真实写照,你要是问问在70年代长大的人,在他们心中会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难忘.

70年代在我们东北,一说到吃的主食就是三餐玉米面,高粮米,粗粮大饼子.菜也就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特别是每到秋天,家家都挖菜窖,积酸菜,腌咸菜,就象搞战备,也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便是这样每家,每户,每人也是安定量供应,记的最为深刻的就是豆油,每月每人就是三两豆油.到指定的粮站凭"城市居民购粮本"严格安标准购买.要是能吃上大米,白面就要等到逢年过节了.也许有很多人不信,就是连买豆腐也要凭票供应,肉,鱼,蛋......所有的一切全要凭票供应.特别是在秋天,每年家家都要起早爬半夜的去排队购

买上千斤的大白菜,以储备过冻,要是让现在的人听起来好象是天方夜谈,但那的确就是真的.说的不好听点,那时侯的人很少听说,谁的血脂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病.食品造假和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很少见到大胖子,人虽然瘦,但个个确非常精神,即便是加班加电的大干,给两个8分钱的面包和一瓶汽水,就很知足了,人们那种忘我的精神还是让回味的.

每家的居住条件都是及为的限的,70年代城里和农村的百姓主要住平房,自己家要打煤坯烧炉子,每当这时都是全家老少起上阵,干的是热火朝天,你走在路上时,你会看到一排排煤坯!那时谁家要是住上楼房,用上暖气和,自来水和煤气,那他们家可真是相当自毫了.因为那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会让你出门在外,一谈到家庭会非常有面子.但那种楼房也都是仿照苏式的老楼,里面的面积非常小,也都是一家五六口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睡在一个大通铺上.要是和现在的条件比起来,那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70年代车辆非常的少,就是在街面上能看到的车也很少,那是你要是外出办事,最实用的就是自行车.当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四大件"之一.谁家要是有台上海产的"永久","凤凰"牌的自行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牛".那要是谁家有会开车的司机更是了得,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脚下一块铁,到那都是惬."说明司机的地位是多高,不象现在"出租车"满大街的跑.不象现在每天上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比学生还多.就那上学的小学生那有让大人接的,都是小伙伴三一群,两一伙的走.就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真的说不清社会是进步了,还是我们人类退化了.

总之,70年代的生活真的是很艰苦,但它非常锻炼人的意志,人们的精神面貌是饱满的.现在我们的物质及为丰富,但我的确是确少了什么东西.特别是我们这代人,需要从中找到一种真正有质感的理性需求.

70年代时:

1、衣、全棉料多,化纤料极少,样式单一,花色偏暗偏少,上打下,小的穿大人的改制旧衣。

2、粗粮多、细粮少,产量低,不够吃,油少、肉少。

3、草房多、瓦房少、平房没有,一家挤在一处

4、地奔多、坐车少,最好的是有辆自行车还是旧的

生于70年代,相比6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是物质富裕的一代,相对于80年代以后的

人说是历史转折的一代,生于夹缝中的我们,独特的经历,建立了70年代独特的个性!

先说说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吧,无在乎都是些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东东,呵呵! 衣服:环保的比较多,都是些棉质、毛线的,色彩比较单调、做工也比较粗糙,很多都是父母做的。我的妈妈手很巧,会用缝纫机做衣服、打毛衣、钩有花案的衣衫,还会刺绣;我和哥哥的大多数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很漂亮很时尚;甚至连书包妈妈都会做,用棉布做的书包上面还绣有儿童拿着气球的图案,至今我都记得。妈妈做的东东都很精致,我们穿戴出去,周围满是羡慕的眼光,很是自豪,呵呵!我也学了老妈的一点真传,可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已经没有了女红的闲情逸致,直接导致了技艺荒疏,等有闲的时候再来过吧!

民以食为天:主食就不说了,无在乎鸡鸭鱼肉,基本没有海鲜!我想说的是零食,真的记忆深刻:麦芽糖、欢喜球、爆米花、萝卜丝、咸金桔、赤豆冰棒、奶油雪糕、沙琪玛、金刚其、酸梅汤……太多了,大多都是几分钱就可以搞定的;卖东西的小商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特色: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

换麦芽糖咯!铛……

爆米花咯!要爆咯快让开!(真的是大米爆的哦!俗称炒米!)……

80年代的生活

生于70年代的人,80年代是他们青春期。他们经历的80年代的生活,长于他们的人也同样经历过,但由于年龄的差异,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他们的记忆也更为清晰。

一、的确良

二十年前的男孩子,标准的形象是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条蓝布裤,胳膊肘上套件缎面般软滑的的确良。他们理个寸头往街边上一站,就是彻头彻尾的“酷哥”一个,保准让现在赶时髦的年轻人无法盗版。

而当时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儿家,自然也不堪寂寞,她们穿红蓝的碎花长裙,边角上还小心翼翼地打了褶。而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质地是的确良的白裙子,为防止走光,她们又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像尘嚣上的一片云天,真的是仪态万方。

的确良在那会儿是精致生活的标志,我们常穿着它在街头游荡,心中是满满的期待。那种单纯的憧憬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可供吟哦的:身上的确良与沿途的街景互诉着衷肠,晨风扑满我们的白衬衫。可多情的女子只是远远地朝我们微笑,大家伙儿酝酿了半宿的等待最终落了空。

二、排队买菜

想起那时候的穿着可是生生灭灭,一代换一代的,相对而言,八十年代初期的“食”可要朴素许多。我们冬天吃得最多的是自己存的大白菜,家家都腌些雪里红、芥菜疙瘩。来年清明再把它们用腌汤熬熟,晾干,就能消受好长一段时间。

可老这样吃下去,非得跟一非洲难民似的,所以没辙了,只能排队买菜去。按规定花生油是一人每月半斤,凭票供应。猪肝粉肠还算是稀罕物,要想买就得到供销社找熟人走后门。那会儿排队的可真叫一个挤啊,你踩我的脚,我碰你的肩,熙熙攘攘中全是磨拳擦掌的呼喊。

下雨天那就更惨,瓢泼的雨水夹杂着稀泥从乌黑的瓦楞上倾泻而下,衣领裤脚星星点点淌满了霉斑。无数双手捏着零零碎碎的毛票吆五喝六,而人一多,营业员的态度自然就不好,许多缩在母亲怀里的小毛头,都让国营肉铺里凶悍的阿姨吓哭了。再后来,冬天就有了大棚菜了,肉菜票也跟着取消,老一辈人的口里都念叨着社会主义好……

三、水泥地白灰墙

再说说八十年代的“住”。那时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啊,肚皮儿没填饱,啥事儿都不敢瞎张罗。居民棚户区是一片连一片,站在一个制高点往下望,那可真叫壮观。这城市的犄犄角

篇二:一盏小油灯

一盏小油灯

徐刚民

母亲出生于民国二十年,刚生下来时,就失去了父亲,是靠养父把他拉扯长大的,母亲的人生节点里,始终与饥饿、贫困、屈辱、辛劳、挣扎为伴,步步泣血。

父亲的童年,是从生死的边缘爬过来的,爷爷靠赌博输掉了奶奶、输掉了姑姑、输掉了父亲本应引以为生的所有本钱。父亲几经波折,九死一生,直到二十九岁才有了我的母亲。那时他已参加工作,常年在外,母亲就成了家里唯一的主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就靠她一个人苦苦的支撑着。

一九五一年,随着姐姐的降生,母亲有了第一个孩子,从此,命运也把她带入了为子女终生辛劳的苦难岁月。母亲先后生养过七个孩子,一个孩子半途夭折,六个孩子的成长,耗尽了她一生的心血。在那个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又遇到了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十分困难。很多家庭没有粮食,贫病交加,命悬一线。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中,母亲依靠自己的坚韧和勤劳,五十年代开荒种地,六、七十年代挣工分,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她和男人一样,起早贪黑,拼死拼活的干,把一个个子女送入了成年。

母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缠着小脚,本来干不了重活,可在我们家,凡男人要干的活,母亲都要去干。我们村是一个山区村,海拔在一千多米以上,除过上代拓荒人留下的一百多亩红粘土地外,什么也没有。住在山里没有水喝,没有柴烧,这也成了母亲一生中最大的苦难。大集体那个年代,其他男人在家的人,都要养牛,生产队每年收完粮食后的麦秸、玉米杆、豆杆等都分给了养牛户,我们家什么也没有,母亲只有背上背篓,去到二十里外的龙王庙、碾子凹的地界上去偷柴禾,由于那时森林管护很严,没有现成的干柴,背回的

70年代小油灯

都是些刚砍下来的鲜松朵、鲜柏朵,重量大,效率差。每到做饭时间,家里的房子周围浓烟滚滚,母亲就是这样在烟熏火燎中把生食做成了熟饭。一天一天,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中,母亲终于落下了病根,患上了肺癌,后来发现时已进入了晚期,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夺取了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母亲到死也没有明白过来这个道理,她只知道这是为了养活儿女,只能这么去做。

在农村,一个家长要面对的事情,母亲也要全部扛下来,就是靠忍耐、宽容、厚道,甚至乞求。那年秋季,我大概有四、五岁的样子,全村妇女都在生产队的大场里晾晒黄豆,我和一群小朋友在一边玩耍,不知什么原因,一个比我大一点的远房表姐,狠狠的在我脸上抓了一把,鼻沟间一下子流出了血,我哭着跑到母亲跟前,本想让母亲护展一下,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替我擦了一下脸上的血。这时,坐在一旁的一位大娘看不过去了,就让我去告诉姑姑,我跑到姑姑面前,谁知姑姑反而大声斥责我不是,我气得直哭,当时在场的人都为我不平。但母亲只是从眼里挤出了几点眼泪。她能说什么呢,孩子在一块打架是常有的事,加之姑姑从小娇生惯养,向来蛮横无理,谁又能把她咋样呢!

在那年月,一个生产队一年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但就是这分粮食,成了母亲的一块心病,求爷爷告奶奶,让别人给挡缺粮款不算,分下的粮食,母亲一个人背不动,只能求助于人,人家方便时帮一下忙。不方便就靠母亲一个人往回背,每次剩下的粮食只有留在那里,可等下一次回来拿粮食时,总能发现粮食被人动过,眼睁睁看着一家人分到的救命粮,却无法全部拿回家。有一次,生产队在离家一公里外的山粱上分红薯,母亲就把我领上,等队上把红薯分下来时,已到深夜,可背红薯是份量活,离家又远,没有人帮忙,眼看着别人一个个都回了家,地里只剩下我们母子俩,没办法,她只有留下我看管红薯,自己一个人往回背,那时,我只有七、八岁,由于夜深人静,山里的猫头鹰不时发出一阵阵怪叫,我害怕急了,头发一根根竖了起来,不知等了多长时间,终于听到远处传来了母亲的脚步声。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女人之一。过去,农村没有电,粮食都靠老祖宗留下的石磨子去粉碎,庄户人家养的牛,就成了家里的命根子,轻易不借给人用,由于我们家没有牛,每次磨面就靠母亲一个人去推磨,就这样一年一年,她取代牲口,满足了一家人的吃喝。有一次,一个远房的姑姑,答应母亲使用她们家的牛拉磨,母亲就把牛拉回家,等把粮食磨完后准备卸磨时,可能由于天气热,大犍牛脾气大发,一下子用犄角把母亲抵倒在地,半会动弹不得,好在被邻居及时发现,捡回了一条老命,母亲整整在家休养了两个多月。那年月,农村缺医少药,根本没有医疗条件,就是靠大病扛,小病养,艰难度日。在我们家里,老是离不了一个大缸,那些都是用野菜做成的酸菜,母亲经常是饿了一碗酸菜,病了一碗浆水,就是靠这些最原始的生存手段,去维持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个夏季的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刚刚睡下,突然牙疼发作,她大声哭叫,在地上打滚,仅有的油灯也耗尽了最后一滴油,屋里黑咕隆咚,让人悚的发慌。母亲让我到邻居家借点油,我摸着黑,连跑几家,可能由于夜深人静,也可能是我人小,一些家连门都没有叫开,最后两手空空回到了家,这一夜,母亲是怎样熬过来的,可想而知。在以后的成长里,这件事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成为一件抹不平,挥不去的死结。油灯就像我的母亲,它虽然很小,没有万丈光芒,但它每时每刻都发着亮光,照耀者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油灯也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耗尽自己的最后的一点油,油尽灯枯。

在母亲人生的字典里,只有付出,从来没有回报,就连她的离去也不附加任何条件。一九九二年冬季,母亲经常感到胸口疼痛,身体也越来越难以支撑。于是我和哥哥、弟弟商议后,立即动身去省人民医院为母亲检查,最后确诊为肺癌晚期,我们始料不及,怎么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呢?无奈!头脑冷静后,还是反复咨询了一下医生,在确认无法医治后,我们陪着母亲,先后参观了省历史博物馆等景点,也算是我们唯一一次陪伴母亲旅游。回到家里后,大家装作和往常一样,一切如旧,仅靠简单的治疗,维持着母亲最后的生命,直到她病重睡倒,至死母亲连自己患什么病都不明白。

母亲是在孤独中离开人世的,她一生中养育了六个子女,但就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她们一个个难以尽孝。大姐重病在身,算是勉强伺候了母亲一个冬天;大哥早年丧妻,孑然一身,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弟弟一家住在城里,弟媳腿有残疾,还要上班;大妹刚刚坐月子,哺乳幼子;小妹正直新婚,难破农村旧俗,好像老天爷故意作梗,与我母亲过不去。只有妻子在顽强料理家务的同时,尽心尽孝,为老人送药送饭,直至去世。

母亲是笑着走的!她已十分满足,她带走了人生所有的痛苦,给子女留下了坚韧、朴素和宽容,这些东西足以使我们终生享用。(原创作品,剽窃必究)

作者简介:徐刚民,字仲德,号山客,男,陕西商洛市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在北京卫戍区警卫二师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任职于商州区政府部门,主任科员。著有《徐氏宗谱》、《巩氏家谱》、散文集《山客拾录》等八十多万字作品。现退居二线,特长民间文化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任商州民间文化研究会主席。

撰稿人:徐刚民 邮箱:1067495041@qq.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柴湾社区十七楼一单101号

联系电话:13992469589 邮编:726007

篇三:70年代怎么读高中

70年代怎么读高中(上)(2012-08-26 22:23:22)

标签: 散文文化

都说现在读书很苦很累,不容易。尤其是在一所好的高中读书,不仅学生累,家长也跟着累,起早贪黑接送啦租房陪读啦,一样不能拉下。学生毕业了脱一层皮,全家人也跟着脱一层皮,那种辛苦使人有嘴说不出,只有当事人慢慢体会。那么以前读高中是不是就没有这么苦累呢?就没有这么艰辛呢?那倒未必,每个历史阶段,都各有各的难处,很难作出比较。就以上世纪70年代为例,说说那时的高中是怎么读的。我得按学习和生活两个部分来简要叙述,可能在逻辑上更为清晰一些。

第一,学习。那时鄙人在一所县一中就读。这所中学因为文革,已经有一些年没有招高中了,鄙人因此荣幸成了恢复高中教育的首届学生。怎么入学的呢?举行全县统一考试,在每个公社中心学校设考点,把毕业的附设初中毕业生集中统考。最后的结果,录取了100人,分成两个班,每个班50人,女生只有8人。当然,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也大,最小的和最大的可能相差四五岁。课程的设置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体育,一共8门。

老师很优秀,在一个县是首屈一指的,都是出自那些有名的

大学。一部分老师原本就是大学的老师,只是在文革中“下放”到了县里,无可奈何、委曲求全自不必说。这部分老师后来落实了政策,都回到了大学里,成了教授。这些老师都具有为人师表的风范,学识渊博,教学尽责,言行举止堪称楷模。每天上课6节,上午4节,下午2节,晚上有2个小时的晚自习。只有星期六上午是4节,下午放假让学生回家。常规的考试仍然是期中考和期末考,每一个单元结束有测验。那时没有什么参考资料一说,就是一本课本,全凭课堂笔记。

那时的目标不是为了考大学,因为还没有恢复高考,学校倡导的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为世界革命而读书、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之类。但不知为什么,学习很有动力,大部分学生的内心里都燃烧着学习的热情,没有缺席现象,早自习和晚自习更是严格遵守。大家都明白,这种学习的机会对自己多重要。因此,从不虚度光阴,且内心潜伏着“写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动机。这种动机当然是来自德高望重的老师们的影响,虽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悖。一天出了吃饭和午休,以及一些公共活动外,所以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

晚自习一般从7:30到9:30,但我们常常上到11时甚至12时。后来学校担心来自政治方面的风险,就采取措施,时间到了就关灯。此举依然不奏效,回到宿舍,每个人又会点上备好的小油灯继续学习。宿舍又变成了教室。我们班的班长,成绩很好,升高中时数学考了满分。只开始读高一,他就开始自学大学的微积分了。因为他超前学习,就成了全班的课外老师,常常在上晚自习时站到讲台上,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不仅老师赏识,同学甚至有崇拜感。在同学们看来,他就是天才,学习上没有不通的,吹拉弹唱没有不会的,甚至中医也会,给同学号脉开处方也行。一个班有这样一个同学,可以说是一种福分。

虽然每年放的是农忙假,分别于5月和9月放,但各科仍有假期作业,比如语文的作业,一般会布置还未上的课文,要求按照老师的讲课特点,查字典给生字注上汉语拼音、解释词语、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找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最后归纳概括出中心思想。这样的作业在于培养学习能力,很受益。当然,还得写出两篇作文。其它科目一样有作业,只是量没有语文的大。一收假,上课第一件事就是交作业。而这些作业都是白天要参加劳动,给家里抢工分,晚上熬更半夜做出来的。因为太累,有时一边做着一边就睡着了。

除了课堂学习,还有两项学习也必不可少。一项是下午课后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多半做两件事:政治学习和劳动。政治学习有时是校会,有时是班会,但大多数时间是小组会。小组政治学习要么是读报纸,由班主任或者班长选定学习文章,要求各小组学习。读文章还得轮读,文章长时每人读一段。读了之后讨论,每人都必须发言,组长作记录。要么先按照当前形势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写成发言稿发言,然后在交给组长。

当然,发言稿的内容都差不多,因为只有《人民日报》和省报、《红旗》杂志可供阅览参考。这种政治学习也很锻炼人,能从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很多东西,即使再胆小的学生,也逼着去表现。

另一项是学工学农学军。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周这样的活动,以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学工就是向工人阶级学习技术,到工厂矿山去。我们曾经到过县机械厂、煤矿等单位学习过。到机械厂学习什么呢?应用学校里学过的物理知识,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安装打谷机。原来以为很难,但一周过去,就基本会安装了。有一年放秋收的农忙假,我就可以负责生产队的打谷机检修。在化肥厂,可以用化学知识去了解合成氨的生产过程。到了煤矿,则是去体验一种

艰险了,要跟着工人下洞,直接到生产现场。煤井又深又黑,尽管头顶有灯,也只能看到眼前,经常有坑木被压裂的响声传来,头顶还会落下煤块,初次下去不免害怕。班主任也随同下去,又一直陪同全班学生一起出井,才放了心。

学农到哪里学呢?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里搞劳动。学校里有菜地,划分到每一个班。每周浇水除草施肥两次,由小组按顺序轮换,时间都是安排在下午课之后到晚饭前。地里都种青菜、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然后交给学校食堂。二是开辟和创办了学校农场。这个农场在山里,从学校去要走2小时多,大概有十五六公里。因为不通公路,生产生活用具和用品全靠学生搬运上去。开始每个班轮流劳作,呆10天。这是一片荒山野岭,长满荆棘野草,全凭同学们用双手开垦,硬是给弄出一片10多亩的梯田,用于种洋芋和苞谷。三是为学校建教室。学校教室不够,那时没有建设资金,就组织学生自力更生,到距学校20多公里的一个山里,买下一片山林砍伐。时值雨季,我们早出晚归,风餐宿露,砍伐了树木又扛到一个村庄,让车拉走。木料拉到学校是否就没有学生的事了呢?不是。还得继续用课余时间挖地基扛石头,到烧窑的地方挑砖挑瓦,只有木工等技术性的活由请来的师傅承担。那一年,一共建起来4个教室,后来又陆续建了6个,改善了教学条件。

篇四:70年代出生的人的共鸣

70年代出生的人的共鸣

生于70年代的人,最小的现在也是30岁的人了,最大的呢,不惑之年了。我们这代人,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文革”,但是也间接地受了点影响。

我总感觉60年代的人,好像都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我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感觉,比如,当一个60年代的人哼唱着那个时代的某个曲子的时候,另外一个不管认识不认识的60年代的人马上就能跟着哼唱出来,当一个60年代的人调侃地说出“哎,我都找第八个老婆了。”如果在场的有60年代生人,那他马上就会接到:“第八个是铜像。”就会引来会心地一笑。也许我们听得是莫名其妙,但这就是60年代人之间的默契,经历过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特有的诙谐与幽默。虽然60年代的人被说成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但他们用他们特有的调侃的风格,不甘于向命运低头的性格,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活得潇洒充实,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看透了生活本质,但又能安然融于这种生活的怡然自得的态度。

而我们70年代的人呢,我们活得矛盾,非常矛盾。

我们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里飘着。我们比60年代的哥哥姐姐们幸运一些,至少没有吃过苦,没有挨过饿,没有上过山,也没有下过乡。但我们又比不了80后的弟弟妹妹们幸运,他们享受着独生子女的特殊待遇,家里的独苗苗,父母的掌上明珠,可以特殊培养,特别照顾。

我们70年代的人,一般家里还都有兄弟姐妹,穿的是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好吃的要留给弟弟妹妹,父母忙于工作,对子女疏于关心和照顾,因为孩子多,也确实是照顾不过来。我们也许有的或者没有的特殊才华,父母不会给予培养,一是没钱,二是不看重。

我们70年代的人,目前在单位还算不上中层,因为60年代的哥哥姐姐都还没有退休,还轮不到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可是眼看着,80后的大军蜂拥而至,让我们措手不及。以前办公室里我们70后还是小字辈,但现在办公室里坐着的,除了快退休的处长,全是80后的一些弟弟妹妹,他们有着年轻而朝气的脸,每天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我们70后只有无奈的默默地叹息。

生于70年代,我们的骨子里还有着传统的意识,这种意识让我们会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去拼搏,但是我们生长的年代又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期,国外的一些精华的或者糟粕的东西向我们的脑子里疯狂地灌输,就像我们的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无所适从的时期,我们也经历了一个矛盾的时期,我们经历了一个破茧而出的痛苦的时期,那就是我们的青春时期。

生于70年代,现在的我们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我们中有的人膝下已经有了儿女,有的人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层领导,有的人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的人也许还在彷徨徘徊……但是我们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最好的时光已经离我们远去,剩下的就是死死抓住青春的尾巴拼他一下。

生于70年代,我们也不甘心被80后、90后的弟弟妹妹们轻易顶下,毕竟我们也是整

整一代人,虽然你们来势汹汹,但我们也是气势磅礴,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们还需要拼搏!!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新佑卫门,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天书奇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

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篇五:70年代出生的人

20世纪中国各个年代人们的世界观念之三70年代出生的人

70年代出生的人说,保尔的故事让他们念念不忘;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包括幼时教育、传统文化理念的灌输,就决定了他的踏实勤劳肯负责的这种特质。想想他们小学时候的最大目标就是奔向2000年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多么的单纯和朴实。那个时候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评判你是否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看你是否有责任心、踏实和稳重。这种特质基本上形成了一股潜规则,让这个时代的孩子愿意去踏踏实实耕耘,急功近利是被摒弃的,对家庭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思维。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很容易怀旧,那是因为那个时代人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环境简直是天翻地覆,那个年代人的童年简单的只能用几部热销的电视剧来概括,而玩具基本都是自己制作自己玩,那有现在的这样多姿多彩。而70年代人现在基本上刚刚或者才为人父或者人母,看到后代的这种童年环境,常常“讲那过去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幸运的一代,那是因为70年代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相对于50年代出生的人,是没有被耽误的一代;相对于60年代的人,理想和目标更务实一些。因为很多人不是独生子女,所以70年代的人有理想,也比较容易吃苦,懂得处理各种关系,最关键的是有理想,但是不空想,有时候还有些灵活性。

70年代人的经历是特殊的,际遇是幸运的。生于70年代,听起来有点像隆隆驶过的火车,又像是呼啸而过的炮弹,声音越听越远。70年代,中国翻天覆地,发生了太多的巨变;从70年代开始,中国人热情高涨,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于70年代的人的青少年时代,物质生活可能比较匮乏,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强烈的目标感和成功的渴望,以及能够容忍很多种的生活方式,让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成为出生于70年代人的一个典型特征。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自豪于那个时代留给他们的那种性格特质,他的思维方式和责任心,是最合适做真心朋友的人选。正在成为这个社会年轻的生力军。他们常说自己是"最尴尬的":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国家却不包分配了,只好拿着"曾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简历四处乱窜;好一点的费尽周折进了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却发现在这个激情创业的时代,拿干巴巴工资的工薪族实在太可怜。他们似乎不太"合群",在喜欢稳扎稳打的60年代人眼里,70年代生人是叛逆的一代;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80年代人眼里,70年代和40、50、60年代人一样,统统落伍。

但他们赶上了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从懂事记事开始就已经闻到了充满诱惑的商业味道,使得他们较之前出生的人更有资格享受商品经济带来的好处。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英模报告会到十大杰出青年和福布斯排行榜,这些贯穿了70年代生人的学生时代。较50年代、60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市场洗礼。

70年代初的人,赶上了出国潮,搭上了互联网热浪;或者跟着民营企业的兴起,混个经理人,甚至做医生当教师卖保险也能发财。

最让70年代生人得意的代表人物是首富丁磊。不仅仅是丁首富,盛大网络陈天桥,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国美老总黄光裕等,都生于70年代。

有人说50年代的人发财靠关系,靠官倒;60年代发财的人靠出国,靠胆量;那么70年代的人更多靠的是智力和实力。他们的财富重心已经从冒险家向实业家转移,他们善于营销、乐于造势,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圈地,有足够的耐心和狮子般的品格从零开始。

他们正逐步成为职场人生中的中坚力量,开始在生意场上唱主角,政治机关的当家人,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然而,70年代的人,对婚姻比较自由,从目前的离婚情况来看,他(她)们的离婚率是相对高的,有人做了估算,目前有20%的70年代人是离婚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