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甲午李鸿章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1:26:57 体裁作文
甲午李鸿章小说体裁作文

篇一: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李鸿章

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

——梁启超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作为晚清政府的重要政治首领,李鸿章无疑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近代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1885,李鸿章获得皇室赏赐,得到了三眼花翎,这几乎是皇家尊荣的象征,也标志着他的幸运已经达于巅峰。这也是中国近代官员历史上获得的最大荣誉了。

如果慈禧批准他在1893年退休,如果他在目睹了70岁(1892)寿诞庆典的辉煌巅峰之后便溘然逝去,李鸿章或许会作为最伟大的中国政治家留名青史。但是,命运弄人,李鸿章的人生从甲午战争后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李鸿章在其晚年面对着敌人怨恨,也被愤怒的国人指斥,同事也成为了外国人轻侮批评的对象,这一切对于曾经的这位晚清重臣来说绝对是十分残酷的。1894年2月,李鸿章被摘去三眼花翎,脱去黄马褂;1894年9月,被革职留任;1894年10月,作为代表赴日本参加和谈;1895年2月,李鸿章回京,在短短两年里,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发生了巨大的起伏。

1854年之后,日本紧闭的贸易大门被打开,随之是日本经济、政治的变革,日本国立迅速增强,迅速膨胀的日本已经不再满足在一个岛国上生存。他们回首,看到了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天朝上国,曾经的东方霸主,现在却像一个迟暮的老人一般封闭在不远的地方,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特别是还有其他列强正在一同侵略这个国家。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1894年8月16日,晚清政府驻朝陆军在平壤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总兵左宝贵战死,统帅叶志超等逃回国内。1894年8月18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但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在此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亦遭重创。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激烈交战,但终未能挡住日军的攻势。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而威海卫战役的失败则代表了整个北洋舰队的覆灭。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

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能将原因全部归咎于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恰恰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北洋舰队的覆灭与朝廷旧官员是分不开的,众大臣将北洋舰队视为李鸿章的私家军,他们畏惧李鸿章和李鸿章掌管的北洋舰队,于是挑拨其与慈禧的关系,提醒慈禧心加戒备。同时掌管户部的翁同龢念与李鸿章私人恩怨时常克扣军费,导致北洋舰队多数舰艇老化。在甲午战争之前,北洋舰队就已经因为舰队经费不足而陷入困境,尤其是在为慈禧准备的万寿庆典的颐和园中,清朝库银首要用途就是修建颐和园,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想要维护北洋舰队的

先进战备是不可能的。。

在中日双方战争开始之际,慈禧任命李鸿章全权指挥北洋舰队。慈禧过度依靠李鸿章来指挥战争,在战争爆发时李鸿章已经是一个72岁的老人了,这样一把年纪的人,怎么能独自担当起这么重的任务呢?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之力,来抵抗日本一个精英集团,这话说得是有道理的。而实际上倘若李鸿章没有过于抓北洋海军权力与“保船避战”政策,倘若清政府对于北洋海军的经费不至于减少如斯,倘若清政府任命一些军事人才来带领舰队,甲午海战的结局亦有可能改变,而不是被全歼于渤海湾海港内。

一心乞求停战与和平的满清政府在兵败如山倒之后,不得不满足日本的要求,任命卖国有力的全权大臣李鸿章亲自出面到日本乞求和平。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李鸿章接受委任之后,他的心情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他对派他赴日议和感到欣慰。他认为,这是一个了断战争的机会。因为他知道,甲午战败造成的今天的烂摊子,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理应由自己来收拾残局。所以,他没有推辞。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日本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他无法决断。因为他知道,一旦日本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如果同意,他就成了国人唾骂的千古罪人;如果不同意,议和局面就难以维持。所以,李鸿章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停战条件”谈判无果而终,会议结束后,正当李鸿章乘轿子从春帆楼出来,转过外滨町拐角时,忽然一名日本刺客扑到李鸿章的轿车前,举枪朝李鸿章开了几枪,子弹打进了李鸿章的左眼窝下面,李鸿章顿时鲜血直流,虽然是血流满面,他还是强忍痛苦,神色自若地回到了寓所。面

对斑斑血迹的官服,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在经过与皇上光绪和慈禧太后的请示之后,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月3日,光绪皇帝在《马关条约》批准书上盖上了玉玺,正式批准了这个不平等条约。当时,在场的大臣无不痛哭失声。甲午战争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结束了。也正是因为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再也不愿登岸,当时需要换乘轮船,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么也不肯上,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75岁高龄老人,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毅然决然地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地挪过去。 马关议和后的李鸿章,满脸英雄垂暮的沧桑与疲惫,胸前的宝星,也在落日的余晖中黯在甲午战争中,可以说,受打击最大的,就是李鸿章了。战场的主力,几乎都是李鸿章的淮军嫡系。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甲午李鸿章小说)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就像一个身败名裂的赌徒,将自己所有的家当和名声输得干干净净。。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但这个现代战争的指挥却落在李鸿章这样一个省级官吏的肩膀上,整个甲午战争就像是李鸿章在以他直隶和北洋水师的力量与日本举国军队作战。

1895年4月18日,当面颊缠着厚厚绷带的李鸿章带着《中日马关条约》回到清国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老于世故的李鸿章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他变成了一只该死的替罪羊,而他努力所做的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

1895年之后,李鸿章像被水淹过的一座土山一样坍塌了,在此之前,这座山峦曾经气冲霄汉,巍峨矗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犹如一个赌徒一样,输掉了自己毕生的积蓄。但李鸿章还是克制住自己巨大的悲伤,像一个职业外交家一样,尽力用外交弥补自己的过失。而后,他把自己封闭在冷静的沉默中,就像一只受了伤的老虎,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思考着对策,隐忍,等待,梦想着伺机一击。只可惜,李鸿章没有等到出击的那一天。以后的日子更加阴晦,在他面前的,是更多的麻烦和郁闷;是寒冷,那仿佛来自极地之侧的冰寒。从本质上说,李鸿章应该是一个传统之“士”。一方面,环绕李鸿章左右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专制制度形成的阴影;另一方面,李鸿章自身的血液里,也流淌着这样的因子。可以这样说,无论李鸿章走多远,在他的身上,自始至终牢牢套着一根无形的绳索。李鸿章无力,也无法挣脱这样的绳索。

篇二: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

Xx xxxxxxxxx xxxxxxxxx

摘要: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历经九个月,于1895年4月17日,以中国战败告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 李鸿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北洋舰队 丁汝昌 黄海海战

简介: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又有李中堂、李合肥之称。是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兼统帅,以及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自同治元年起至光绪二十七年的四十年里,李鸿章亲自参与、策划,甚至主持主导了晚清的一系列国家内外的重大方略的制定与执行。英国美国对其评价为“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中日甲午战争:它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其间历经三个阶段,包括成欢之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威海卫之战等多次战役。最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正文:

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近现代史上第一次中日战争,历时九个月,最后以大清帝国的完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告终。在这次战争之前,远东地区仍是俄、英称霸,日本虽说和中国不同,但依然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压制,但甲午一战之后,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幅提升,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而中国却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国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国内群众更是一片哗然,我泱泱大清帝国怎会被倭人击溃?虽说民愤四起,但没人敢指责当时慈禧只顾筹备万寿庆典,于是纷纷把矛头指向李鸿章。迫于压力,李鸿章被解除了历任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不仅如此,直至后世,人们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作为持否定态度。但我认为,全盘否定李鸿章是不科学的,我们是否也应该置身于那个动乱的年代,去体会一下这位年逾古稀的孤臣的心呢?

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以大举派兵登陆朝鲜,虽然李鸿章当时基本明晓日本的来意,但他不认为日本只是“以重兵挟议”,他们的“侵略之谋”只是“欲干预韩内政”。所以,他从未想到日本的这个小小的动作其实是为日后将战火烧到大清帝国做准备。而李鸿章最初便有“撤兵,解倭急”的倾向,这是针对当时日本的“华撤兵,伊即同撤”的话语,而且于此同时他还嘱咐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大乌圭介“约定彼此同时撤兵”(《清光绪中日交涉史料》第13卷15-16页)。再后来,日本又想挑起事端,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李鸿章有果断抛出“中倭皆不干预韩政,惟劝韩自行清厘”(《清光绪中日交涉史料》第13卷20页)的立场。由此可见,李鸿章在战争爆发前的立场和态度都是明智和鲜明的,至少没有将大清帝国置于不利之地。

但是此时此刻的李鸿章还是没有完全认识到日本的用意,而日本方面早已下定决心要挑起事端。引用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话便是“自该处空手回国,不仅极不体面,且非得策”(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第88页)。面对当时日本不撤兵反而陆续增兵的情况,李鸿章将“我朝也应增兵”的意见置之不理,认为“倭性浮动,若我在整兵厚集,适启其狡逞之谋,因必战,殊非伐谋上计”(《中日战争》(丛刊)第二册,第549页)。而且,当时慈禧一心想要过好她的六十大寿,不想再次节骨眼上节外生枝,并不希望发生战争,于是主和之风就形成,与此同时对列强所抱有的幻想更加坚定了此时李鸿章的主和之心。

李鸿章最初抱有幻想的国家是俄国。他相信“俄韩近邻,一断不容倭妄行干预。”(《中日战争》(丛刊)第二册,第549页)曾经多次试图通过俄国公使喀西尼与俄国政府进行交涉,虽得到的回复大都是喀西尼的一己之见,但李鸿章依然相信俄国会出面干涉,甚至在丰岛海战的前两天还电告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将来俄拟派兵船,届时或令汝随同观战。”(《东行三录》第138、144页)到最后,俄国并没有提供任何实际性的有积极作用的帮助。随着对俄国的幻想的破灭,李鸿章马上又将幻想的抱有对象转向了英国。作为远东的最大利益者英国来说,日本在远东

的战事必定会损害英国的利益。于是,李鸿章希望英国出兵干涉,勒令日本退兵,实现他“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但是,虽说英国不愿看见日本在远东兴风作浪,但比起插手中日战事所带来的损失来说,英国更愿意袖手旁观。于是英国方面就提出了所谓的“改革朝鲜内政”“两国共保朝鲜,不许他国占其土地”(《中日战争》(丛刊)第二册,第614、581页。)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是牺牲朝鲜的利益来满足日本。但是很明显,日本的野心绝不是如此,所以依然继续增兵。

很快,六月,日军冲进王宫囚禁国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昰应主国事。这是的李鸿章才发现事态不妙,才急调总兵卫汝贵、提督冯玉昆率军火速由大东沟登陆,进驻平壤;另调北洋陆军十余营分梯次渡海驰援朝鲜。于是,在7月25日,掩护运兵船的济远、广乙两舰在返航途中遭遇日本联合舰队,日方不宣而战。之后就发生了击沉高升号事件。这便是丰岛海战。

丰岛海战之后,清政府于8月1日向日本宣战。李鸿章的态度开始转变,复电总理衙门称“倭先开战,自应布告各国,俾众皆知衅非自我开。似宜将此案先后详细情节据实声叙”。之后他有明确表示应该声叙日本挑起战端的罪行,断绝中日的外交关系。其实,此时的李鸿章仍寄希望于各国列强以及所谓的“万国公例”和“五强联合调停”计划。特别是后来英国公使欧格讷的一番肯定的话语更加坚定了满朝上下对列强联合调停的信心。在这一次的所谓的调解中,又一次提出了中日在朝鲜划区而治的事宜但却遭到了包括日本俄国在内的两国坚决反对。但清政府方面并不在意,加上其中高升号事件的发生,使得李鸿章等人更加相信英国会介入此事,因为高升号是清政府从英国租用的用来运兵的商船。此事李鸿章便认为此时得中国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力量上都占有了上风,但这样的上风是建立在强的干涉下的优势,而列强们的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而做的。故在英国权衡利益之后,反将高升号的责任归咎与清政府,日本并无过从,由此所谓的五强联合调停不果而终。

9月17日,黄海战役爆发,北洋舰队损失巡洋舰5艘包括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广甲,受伤4艘,日舰仅伤5艘,先行撤离战场。战后北洋舰队未敢主动出击,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9月15日到26日的平壤战役,清军全线溃败,日本控制朝鲜全境。

9月25日,虎山沦陷。9月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安东县。

10月9日,金州。10日,大连湾。25日,旅顺。并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1895年1月20日,威海卫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北线日军在

海军配合下一路狂飙。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

不难看出,其实海战在甲午战争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或者可以说海战的胜败主导了甲午战争的胜败。而帝国雄威一时的北洋水师的组建人正是李鸿章。这样一支水师却遭遇了全军覆没的惨剧。于是,矛头又纷纷指向李鸿章。

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装备落后,年久失修,供应不足;部分将士胆小怕事,临阵脱逃;战术战略缺乏经验;上层官员避战的心态。

而最后一条避战心态便是直指李鸿章。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甲午海战中威海卫之战的失败归咎于李鸿章的不战,而与之鲜明对比的则是丁汝昌的作战勇敢,以死拒降。但当我们重翻史料却又发现一些蹊跷之处。首先,丁汝昌此人曾经是农民起义军,后来反叛,编入湘军,可谓是见风使舵,卖主求荣。再有,丁汝昌乃陆将一名,海战经验茫然不知,在治理水军方面更可谓是无才无德,不仅如此,他一在生活上“性情浮华,毫无韬略,虽为海军统帅,而平日宿娼聚赌,并不在营中住”(见福建道御史安维峻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严申官军纪律以收人心折,附件二》);二在上下级关系上“左右翼总兵林泰曾、刘步蟾,轻其为人,不服调度”(见福建道御史安维峻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严申官军纪律以收人心折,附件二》);三对士兵则不问不管,据《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记载:“军士去船以嬉,”“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四是不关心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甚至在1892年还传出了“大批军舰定期运送旅客”的披露;五是弄虚作假,为了应付李鸿章每三年一次的海防检阅,丁汝昌便将所有装备粉刷一新,博得李鸿章信任与器重。

而人们所说的李鸿章“避战保船”的策略也不全对。1894年7月22日,李鸿章电丁汝昌“大鸟迫韩逐叶军,恐叶军危困,添队难登岸,汝须统大队船往牙山一带海面巡护。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祈相机酌办。”(《半岛海战》,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丁汝昌回电“牙山在汉江内口,无可游巡。大队到彼,倭必开仗。白日惟有力拚,倘夜间暗,猝不及防,只听天意。”(《半岛海战》,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但牙山在牙山湾东端并不是丁汝昌所说的汉江内口,一位军事统领连战略要地的位置都没有弄明白还怎么打仗。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巨大损失和丁汝昌错误的战略战术分不开,从遭遇战一开始就编队混乱,没有发挥最快的致远、经远、靖远、来远这四艘高速舰的速度优势。这场战役以后,丁汝昌更不敢出洋作战,10月,李鸿章多次电令丁汝昌“出巡威海旅一代”并质问“现船全数伏匿,将欲为何”(《李文忠公全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18第4页)。而在日本准备围歼北洋水师之时,李鸿章电令“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位烟台”(《李文忠公全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19第43页),丁汝昌回复“至海军如败,万无退烟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旨

屡催出口决战,惟出则陆军将士心寒,大局更难设想”(《李文忠公全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19第44页)。之后李鸿章又有类似电令,但丁汝昌仍拒绝执行,继续龟缩起来。至于后来丁汝昌是不是参加了何谈,为什么自杀和我们现在要讲的李鸿章关系已不大,这里就不详述。

由此可见,虽说李鸿章有“避战保船”的想法,但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绝对的避战保船。李鸿章在合理的时候也不断电令外出迎战,但都遭到了丁汝昌的拒绝。可以说,北洋水师的失败和丁汝昌错误的战术战略以及胆怯懦弱有很大关系,把矛头全指向李鸿章是不科学的。

此时甲午战争战败已成定局,满朝上下主和势力占据主流,尤其是慈禧太后更本再无战意。议和、谈判的策略再次出台。对于清政府起先派的使臣张荫桓和邵友濂,日本方面拒绝与他们谈判,点名要和李鸿章谈判,于是,李鸿章再一次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而这一次,李鸿章依然没有放弃对列强的依靠,因为割地问题实在是让人为难。所以,李鸿章曾经带有一份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起草的《中英同盟密约草稿》去密访欧格讷,意在将中国划为英国的保护国从而让英国出面干涉日本,很快,遭到英国方面拒绝。后来李鸿章还想做最后一次尝试,直接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求助,但谒见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绝。在最后的谈判桌上,日方态度坚硬条件苛刻,并对李鸿章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问:“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李鸿章苦苦哀求减轻勒索,但均遭拒绝。其间李鸿章还遭遇日本内部的主战分子的行刺。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

因为《马关条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立誓“终身不履日地”,在后来的一次出使欧美各国回国的途中,需要换乘船只,但李鸿章仍牢记誓言不踏上日本领土不坐日本的换乘船,最后在两艘大船之间搭了两块木板,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便艰难地步履蹒跚地从木板上慢腾腾地挪了过去。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四)

可以说,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背负着太多而又复杂的责任、使命和角色。他一次次地被推倒历史的风口浪尖,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在我看来,与其

篇三: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在清廷处境尴尬

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在清廷处境尴尬

李鸿章

作者:白雁

1894年,当中日双方在海上、陆上激战时,一支来自日方的庞大记者团,时刻紧盯战事进展,并在第一时间把报道发向日本和西方媒体。与此同时,日方还招募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记者,跟随前线日军进行随军采访。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了一套日方出版于甲午战争期间的杂志——《日清战争实记》,其中就登载了许多随军记者的报道和文章。翻阅这些来自于120年前的杂志,我们看到,在这些精心安排的报道里,日方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罪责开脱、“辟谣”。同时,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其内部情况,在日方看来,简直就是透明的。

发现经过

中日宣战后问世:日方490天出版49期《日清战争实记》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吴先斌馆长介绍,这套名为《日清战争实记》的杂志,是他2009年从北京潘家园买来的。

“我以前就知道有这么一套杂志。2011年9月,我去北京潘家园,在一个朋友那里,与这套书不期而遇。我当即提出,想收藏这套书,朋友很爽快就答应了。”

将杂志带回南京后,吴先斌逐本翻阅。“这套杂志一共有四十九期,是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方面出版发行的。我问过懂日语的朋友,他说杂志里的文章,使用的语言相当晦涩,应该属于古日语。好在日语中本身就有很多汉字,而且很多专有名词,比如地名、人名,我们都能看懂。所以我先自己读了一遍,后来又请教了懂日语的朋友,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杂志里对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中、日双方的一系列交战直至北洋完败,到《马关条约》签订,都有详细报道。此外,对北洋水师的将领、战舰、战斗力,都有详细的介绍。有的文章,还对中、日双方海军的实力进行了对比。从这些文章看,甲午战争前后,日方的情报之精准,对舆论的驾驭能力之强,确实不容小觑。”

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简单翻阅了一下这些杂志,出版信息显示,这些杂志的发行方是位于东京日本桥区的“博文馆”,编辑者是“岛田薰”,发行人叫“大桥新太郎”。其中,第一期杂志是明治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版发行的,此后,杂志平均十天出一本,到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版了第四十九期。记者查阅得知,日本的明治二十七年,就是清朝的光绪二十年,用公历纪年则是1894年。也就是说,1894年,在中日双方宣战后的第二十七天,第一期《日清战争实记》杂志就问世了。

评价李鸿章:“曾被称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现亦老迈至此境地”

甲午战争期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北洋海军的真正统帅。1894年的夏天,当战争的范围不断扩大时,身在直隶总督衙门的李鸿章,一方面遥控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等人进行作战部署,另一方面试图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存北洋的最后一点力量。而此时,在一水相隔的日本,通过《日清战争实记》,日本国民却对这位遥远的敌人了解得一清二楚。

出版于1894年9月的《日清战争实记》第二编中,有一篇题为《李鸿章》的文章。文章从李鸿章的身世说起,“号少荃,安徽合肥县人,其父名进文,其母名沈氏,生于现清帝四世祖先仁宗嘉庆廿六年,现年七十有三,其祖先皆以文学登上显位。”随后,李鸿章的进学经历、官场履历、政绩,甚至他的样貌,都被一一罗列,细节丰富得令人咋舌。比如,其中讲到他少年时代的老师叫吴方定;他的外貌则被描绘成“身长六尺,身体强健,态度耿直,肤色稍黑,两眼漆黑炯炯有神,牙口不整,因抽烟略有变色”。

文中还讲述了一个有关李鸿章的故事: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后,李鸿章并没有独占其功,他手下的将士为此表示遗憾。李鸿章笑着回答他们说,内乱仅仅是小事,不值得用尽全力,满腹经纶留待他日更有大用途。

虽然这个故事对李鸿章略有褒奖,但在文章的末尾,却对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败绩进行辛辣的嘲讽:“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曾被称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鸿章,现亦老迈至此境地。”文章对李鸿章当时在清廷的尴尬处境也非常了解,说他“集上下非难于一身,或称已发狂,或称已自尽。虽其发狂自尽一词仅为谣传,然今李鸿章之地位,正如此谣传所示也。”

评价清军:“双方团队作战,人数相同时清兵一定会输”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方就非常注重搜集中方的情报。搜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战俘,此外战俘还被日方作为人种范例,进行各类医学和体力对抗测量。《日清战争实记》上,就有以《日清两国兵体格的比较》为题的文章,刊载了这类测量结果。从这些测量数据出发,还进一步对清军的军纪、军容、实力做了分析。

《日清战争实记》第二编中还有一篇名为《清军与军纪》的文章,文中肯定了清兵单兵作战的能力,说清兵人数众多,身体强壮,武器锋利,射击术也不差。但是,对清兵团体作战的能力,却予以了否定,“一个欧美人和一个中国人打斗时中国人未必会输,但双方团队作战,人数相同时中国人一定会输,不仅如此,四个欧美人对七个中国人,中国人也赢不了。”

为什么会这样?《清兵与军纪》一文的作者分析:“毕竟,没有同心协力,只顾个人安全,只要军队有难,不顾他人自己先逃走,因此军队只要有一处被打垮,很容易全军覆没。”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做出对日方有利的预测:“除非是改良人种,否则(清军)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军纪本无形,但可以有形地体现,日清战争(注:甲午战争)的胜负可以此判断。”

关于旅顺屠杀:利用西方媒体为日军暴行开脱

1894年11月22日,日军攻陷旅顺,随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关于这场屠杀,烟台登莱青岛道台刘含芳在次年1月7日的电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日军进入旅顺后,兽性大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见人就杀,有的砍掉脑袋,有的割去双耳;小孩被钉在墙上,有的挖去双眼或割去双耳??屠杀持续4日之久,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之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

屠杀发生时,英国的海员阿伦也亲眼看到了日军的暴行,他记录道:“日军很快向全城各方推进,凡他们撞见的人都给射倒了。几乎在每一条街上,人们开始被满地的尸体弄得寸步难行”。

旅顺大屠杀发生后,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泰晤士报》记者柯文,《旗帜》记者威利,《黑白画报》记者阿斯顿等人,向他们的国家发出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屠杀报道。与此同时,日本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为自己辩护,他们将日本方面所谓的“真相”发向西方媒体,在本国的媒体上,也做了许多歪曲事实的报道。

《日清战争实记》第十四编中,就刊登了一篇名为《旅顺屠杀公使馆武官证词》的“辟谣”文章。文中称:“攻击旅顺之际,敌方死伤极多,此为事实。然而,国外新闻报道多诽谤中伤,忽略我日军之光荣战绩。”文中还称,几位报道旅顺屠杀的西方记者,都是在主观臆测,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

为了替日方辩护,文章借用一位不具名的《每日邮报》公使馆武官的说法,称在日军攻城前,城里的老百姓迅速出逃,清兵穿上市民的衣服进行抵抗,所以就出现了每家每户都发生杀戮的现象,“日军使用刀剑时,其结果往往令人恐怖。有时会发生不必发生的杀戮。因此完全不应推测是故意杀戮。有人说日军时而杀戮无辜市民,这也不是故意而为之。这全都源于日本兵使用刀剑时难以区分战员与非战员。”

至于有的西方媒体指责日军在旅顺残杀妇女,这篇“辟谣”文章认为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诬陷,文中还无耻地宣称:“旅顺屠杀仅发生于十一月廿一日晚,翌日晨起从未发生屠杀。”

部分内容

评论甲午战争:中国比外国所期待的打得更糟

在甲午战争中,日方通过舆论宣传,向西方塑造了一支文明进步的“正义之师”的形象。在这场舆论战中,清帝国几乎处于完全失声的状态,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当甲午战争结束之时,日方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清帝国只有独自吞下苦果。

出版于1895年4月的《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中,登载了一篇名为《日清的优劣》的文章,文中说:“有关日清战争的评论众多,若一言以蔽之,‘日本比所有国家所期待的打得更好,军队很有组织,行事小心谨慎。反之,中国除了极少数的事项,比外国所期待的打得更糟,将国家和统治的恶劣无能向所有国家完全暴露了出来’。”文中引用的这段话,据作者说,来自一份西方的报纸——《伦敦中国快报》。

篇四:《晚清第一相李鸿章》读后感

读《晚清第一相李鸿章》有感

班级:12软件4班 姓名:刘晓健 学号:201200301150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徘徊在软件园校区的图书馆,拿出这本富有历史沧桑的书籍,映入眼帘的便是恢弘大气的书名和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这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读一本这样的历史小说想必是极好的事情,结果也的确是这样。

打开百度,输入“李鸿章”,在百科里面,有长达十数页的篇幅介绍这位晚清重臣,足以看出李鸿章肯定是一个奇闻轶事众多的名人,也可以了解其对晚清的重要影响。

怀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晚清第一重臣的敬畏,我开始翻阅《晚清第一相李鸿章》,很快就被其波澜迭起、扣人心弦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渐渐的,我发现这不仅是小说,更是历史——是一部用小说的笔法忠实反映王朝走向没落的晚清史。 我们李鸿章并不陌生。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多年来却又颇具争议。他是晚清重臣、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亲手创建了北洋海军,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前期。李鸿章在宦海中几经沉浮,争议纷纭;盖棺后对其千秋功罪也难有定论。但在以前的教科书及某些辞书中对其都持否定评价,因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上签名的正是阁下,加之,镇压太平天国他居功至伟,毁掉北洋舰队他难辞其咎,种种历史无不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有辞书称其“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但这位中堂大人到底是“英雄”还是“卖国贼”呢?读完这本小说,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史本身是复杂的,从古至今总有人把历史当成可以任意搓揉的泥巴,不是掩盖就是歪曲历史真相。而在我看来,本书作者余云叶创作出来的这部作品,真正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从网上得知,他为了写这本书,光在国家图书馆就泡了数月,几乎收集了所有有关李鸿章的史料,也请教了不少专家,并沿李鸿章当年的重要足迹,考察采访了天津、保定、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广东等十余省市,耗时3年,数易其稿。只看在余先生的认真劲,也可以想象出这本书有多优秀。

本书从清道光廿七年(1847年)李鸿章进京考中丁未科进士(时年24岁)写起,按时序一直写到清光绪廿七年(1901年)李鸿章去世。以李鸿章的为官生涯为主线,以历史事实为根据,悬念叠起,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李鸿章那充满危难惊险而又屡屡逢凶化吉的一生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历史背景波澜壮阔,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官场的激战中,让人时不时地为主人公的成败捏一把汗的同时,却又在残酷鏖战、血腥风雨的间隙,时不时地享受着师生间深厚的交情、同窗间真挚的友情、家人间浓浓的亲情中传递出来的那份感动、喜悦与温馨??

李鸿章的一生以做曾国藩幕府的一只鸿鹄、建立淮军联手湘军一起镇压太平天国为起家,通过剿灭东西捻军屡建奇功、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左右逢源、开展洋务运动有声有色??,为自己的仕途添上了一块又一块稳稳当当的铺路石,于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在读此书中,我也有所思考,在晚清时期,究竟是什么让李鸿章的历史地位顿

时拔地而起,最终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考虑再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李鸿章是个清官,当然不敢加“绝对”一词修饰,但是教育现在的为官者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也是关于李鸿章的小说产生洛阳纸贵的原因。

(二)、在他任北洋大臣期间产生过许多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第一次出国考察,第一次派留学生,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虽然没有让中国从此富强,但起码为中国的重新崛起而奋斗过!就像一个爱做好事的人,不能因为没有办成好事而被怨声载道啊!况且,在清朝末期他是支持维新派变法的,只是那时的他已是昨日黄花。

(三)、正如历史课本上讲,贻误战机,签订条约他是身不由己,因为整个大清国已不再是东方雄狮,他不签也会有人签,不应该一锤定论他是罪魁祸首,他只是无能的大清国一个代罪羔羊。因为,他上头还有皇帝、太后,战与不战、是战是和、签与不签他做不了主。他不应该一个人扛下无能的大清国所有统治者的罪!

李鸿章忍辱负重,因甲午海战败于日本,受清王朝指派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视其为平生之奇耻大辱,耿耿于怀。直至他去世那一刻,还写下《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慷慨悲歌,一述平生。此诗的最后两句,是警告后人莫忘东邻小国的狼子野心。果然,他去世后不到30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就踏上了中国的国土。李鸿章真是“卖国”吗?此诗也作了回答。当然,这部小说的本身更是一种回答。 李鸿章从一个翰林院的编员到建立天下第一军——淮军,在到总理衙门发展洋务、做外交家,到最后的晚清第一相。其官路可谓一路坎坷,历尽千辛,最后终于功高至伟。其间,他完全可以推翻支离破碎的晚清,自己封王,但是为报慈禧知遇之恩,他没有。他文武双全,是个军事家,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可以说做到了为大清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他所经历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王朝(其为官作为主要在最后三个王朝),正是清王朝走向没落的时期。尽管李鸿章用他的才识力挽狂澜,创建淮军与北洋水师、办洋务等等,企图自强富国,但结果都与他愿违。难怪梁启超感叹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的可悲正是他所处的境遇,即腐朽的晚清王朝。

在本书封面背后,有着这样一句话:“有位哲人说,历史材料中潜藏着某些属于未来的东西。”虽然这是说作者作文的勤奋和睿智,但是我觉得在其他方面历史也对后世有着属于未来的东西。李鸿章为官一生,信仰两条原则:一、要在草莽中崛起,必须有依靠。二、提拔人要对自己绝对忠诚,否则,无异于自搬石头砸自己脚。诚可谓至理名言。今日之从政为官者,不宜当醒乎?悟乎?

总之,如梁启超先生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毁英雄,若李鸿章的老板不是慈禧,而是武则天,我想李鸿章今天的历史地位或许要另当别论了!不管李鸿章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起码他一心一意为大清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李鸿章现今还有几个?

参考资料:《晚清第一相》——余云叶 《是小说,更是历史》——余仁杰

篇五:《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题 目

班级(班号)

姓名(学号)

指导 老师 读书报告 会计一班 9141078701

2015年4月12日

这次读的书是由梁启超先生篆书的《李鸿章传》。那么让我首先介绍介绍这个著名的作者——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青年时期和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辛丑条约》签约后两个月,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政府再度发难,提出“道胜银行协定”,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老来失计亲豺虎”,气恼交加,李鸿章呕血不起,于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李鸿章死后两个月,年仅二十九岁的梁启超写出这部《李鸿章传》。

这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梁启超在全书中皆用客观的角度,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以及历史地位。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跟着曾国藩学了不少本事,他一生所践行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他开诚布公、团结部下的治军方法、风格,都是从曾国藩那里学来的,可以看出人生选对了或遇上一名好老师有多么重要!李鸿章上半生也是运气不错的,平定太平军的战斗中,如果太平天国本身不腐败到相当的程度,估计当时的政府军绝对赢不了。然而针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他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

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以及他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等事件,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而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李鸿章得意起于外交,但也羞辱于外交,满清的失误,所有的丧权辱国之羞辱,几乎都压在李鸿章一人的肩上。为此梁启超先生也为李鸿章而鸣不平。如此多的灾难,并非一个人能担当的起,且位于旋涡之中的李鸿章自然也就难逃历史和后人对他的垢误。

全书篇幅不长(不足二百页),图文并茂,而且字字珠玑,文意畅顺,还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与论述,是难得的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我对李鸿章的改观很大。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鸿章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是清朝末年最出色、最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是每当满清帝国处于毁灭边缘都会临危受命的大臣。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他签定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他背下了几世几代卖国贼的骂名,尽管如此,但他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