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小游戏大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6:43 字数作文
篇一:化妆小游戏大全
化妆小游戏大全
第2页/共4页
?
乖乖小宝贝5 ?
户外女生化妆版 ?
迷人的派对女王 ?
迷人女孩装扮 ?
可爱花仙子 ?
2011年春彩色化 ?
kitty装
?
水晶首饰 ?
大眼女生化妆 ?
真人美发沙龙 ?
拯救可爱三姐妹 ?
女生换装间化妆 ?
女孩化淡妆 ?
通勤装 ?
乖乖小宝贝 ?
奢华品酒会化妆 ?
深秋女校化妆版 ?
埃及公主 ?
舞会装 ?
绿头发女生化妆 ?
2011巴黎女装展 ?
圣诞女孩化妆
?
华彩礼服 ?
贝蕾妮斯 ?
风中清荷 ?
闪亮耳环 ?
设计高跟鞋 ?
美容名店2 ?
韩国女生 ?
公主的宴会 ?
冬季时尚设计 ?
靓丽艾拉化妆 ?
偷懒的员工 ?
莎拉PUB ?
可爱灰姑娘 ?
美人鱼公主换装 ?
天真女孩的公主
篇二:女权主义与迪士尼公主电影
从迪士尼公主电影看女权主义的发展
随着2013年末上映的《冰雪奇缘》,迪士尼的公主数量上升至13位,这些公主们生于不同年代,都拥有美貌,可爱迷人。而随着电影代替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从公主系列电影中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现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女性的要求与看法的差异,并且更深层地探寻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部公主电影,同时也是全球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虽然第一位公主在制作时受到了种种质疑,但最终这部开创先河的动画电影在放映之初就大获好评,迪士尼更是凭此获得奥斯卡特别荣誉奖,除了一个标准尺寸的奖杯还附带了七个小尺寸的奖杯,这样空前的成功与荣耀也奠定了迪士尼公司此后几十年动画界霸主的地位。
然而,白雪公主这样美丽善良,纯洁无暇的公主形象在如今却成了十三位公主中最不讨喜的一位。白雪出现的1937正是美国刚刚度过经济大萧条的年代,时代需要这样一位治愈系的、有着美满结局的童话公主,但是在现在看来,白雪公主毫无女权意识,将自己的幸福全然寄托在找个王子嫁了上,全凭天生的美貌与好运气得到了王子的吻。她在猎人举起刀时只会尖叫,在丛林中跑时会被枯木和小动物吓到哭,立马相信了刚见面的老婆婆以为许完愿吃苹果就会梦想成真。白雪全程都毫无主动性,等着小矮人把她捡回家,等着被王子吻醒并且与他永远生活在一起(而77年后另一位公主告诉我们不能和刚见面的人结婚,可见女性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理智和自立)。这样被动的状态与另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女性——夏娃极其相似。
圣经中记载夏娃是世界上第一个女人,但是她是依附于亚当的,是从亚当身上取下的肋骨,这种若是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的思想是男权的产物。反观夏娃,受到蛇的引诱蒙骗吃下了禁果,简直和为一点未知的好处就吃下毒苹果的白雪一模一样。而在犹太教更早的记载《便西拉的字母》与《死海文书》中,莉莉丝才是上帝造出的第一个女人,她与亚当是平等的,因为不愿位居亚当之下所以借助耶和华的力量逃离,后与该隐结合。所以莉莉丝也相当于第一个女权主义者,第一本犹太女权主义杂志就被命名为《莉莉丝》。但在早期的公主电影中的有莉莉丝影子的是清一色的反派,她们大多有一定权力也有一定能力(魔法),虽然并非是女权主义者但仍能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于女性渴望权利或力量的偏见。而至今女权主义者(尤其是女性)都会被贴上太过强大、没有魅力、激进的标签。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男权制思想认为,这种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而女性主义却认为,这一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
回到公主电影,在白雪公主之后的第二位公主是辛迪瑞拉,她诞生在二战结束的五年后,毫无疑问这样一位勤劳善良,会做家务,喜欢和小动物交朋友并且有着好运气的公主再次收到了民众的大欢迎,迪士尼靠着这样一位灰姑娘免遭破产的厄运。而第三位公主“睡美人”爱罗拉也沿袭前两位的套路,甚至更加幸运,一出生就得到仙女的祝福拥有美貌与财富,我们毫不意外地发现这位公主也一样能歌善舞,会做饭会打扫,就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将拯救自己的权利再一次交到了王子身上。但这位和平年代出世的公主显然就不如前两位那么招人待见,只有一项奥斯卡提名销量也不及前两部。但是看这部1959年的电影能展开的东西并不太多,但值得一提的是55年后迪士尼又翻拍了睡美人的真人版,把好不容易加重了的王子戏份删得几乎不剩,甚至打破了迪士尼只要是王子公主就一见钟情必定是真爱之吻的经典套路,而把真爱之吻留给了罪魁祸首——女巫玛琳菲森。公主还是当年那个纯洁善良的公主,女巫却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阴险邪恶的女巫,强势又有能力的女性角色在几十年不断努力下终于被洗白,甚至比正统的公主更受到大众欢迎。
前面这三位公主就恰恰反映出当时男性对完美女性的要求:美貌、财富、勤劳、亲和、依附于男人生存,这种被动的等待状态也被他们看作一种美德,可以说公主的一切特点都是男权社会强加于她们的。这三部影片中的女性也只有尽善与尽恶之分,两种极端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男性作家的性别偏见和置女性于从属地位的愿望。当时的女性主义批评的批评家们也注意到主流话语中缺乏女性的声音,女性只是在做着男性要求或者希望她们做的事情,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49年提出“人造女性”(即女性是人为建构的)的著名论点,催生了一批女性主义批评家,后者开始关注大众传媒如何与父权制“合谋”建构一个软弱无能的小女人,这些话语批评家相信,对父权制度的批评不能离开对父权制话语的批评。而美国的玛格丽特·芙乐也认为母职是女性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女性必须超越特定的家庭关系而去追求自我成长。而且特别指出女性的自我成长不是为了作一个称职的妻子或母亲,而是为了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睡美人》的失败让迪士尼丧失信心,将一系列公主电影的剧本束之高阁,直到迪士尼去世都没有再创作公主电影。1980年,迪士尼公司陷入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动画创作停滞不前,约翰·拉赛特等一系列有才华的青年纷纷离开了迪士尼。而1989年,《小美人鱼》的出世终于使迪士尼进入了复兴时代,公主再一次给迪士尼公司带来了好运。
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是在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之后诞生的,这时的女权主义者们希望改变传统男权社会的男女分工概念,他们认为女性也有权利做与男性同样的工作,并获得同样的报酬,要求推翻女性附属于男性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美人鱼爱丽儿的“叛逆”似乎就相当符合逻辑。爱丽儿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主动勇敢地追求爱情的公主,她甚至敢于与海巫做交易换取双腿变成人类。她也不再乖巧顺从,她的造反精神被当时的评论家盛赞,认为这就是今后迪士尼公主的发展趋势,而迪士尼公司也确实这么做了。
在1991年推出的《美女与野兽》中,贝儿公主终于不再是“颜控”,她不像其他几位公主那样一见钟情,她完全不畏惧野兽可怖的外表与粗鲁的举止,她与她的王子的爱情是真正建立在长久的相处以及灵魂共鸣之上的,这也成了今后公主电影的主流情节。而同时她也是第一位饱览群书热爱冒险,不将能力局限于做家务和与小动物交朋友上的公主。《美女与野
兽》的编剧琳达·伍尔弗顿说:“过去的动画女主角命运都是受外在力量支配的。贝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女人不是非得坐着干等。她不是在寻找一个男人,而是在寻找知识、冒险,以及她和父亲的美好生活。”这样一位颠覆传统,富有内在魅力的公主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受到了电影评论家和女权主义者众口一词的赞美。《美女与野兽》甚至跳出了动画电影的范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提名,这一空前绝后的荣誉无疑象征着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看法的转变。女性在电影中不但有了与男性同样的知识与能力,更是能够在礼仪与举止方面指导男性,与此同时她又具有女性独有的温柔与美丽,以柔克刚,将独立自主的女性的魅力推至了极高处,使得人们能够发现当女性不再依附于男人时,她们会获得更讨人喜欢的品质。
莉莉丝说“我不可在下”,而亚当说“我当在上,不可在你之下;你当在下,我在你之上”
Lilith:我不愿为柔弱,我要拥有力量!超越Adam!
耶和华:孩子!你的能力是被安排的,只要在这园里,你便是柔弱
Lilith:我将离开这里,以追求我要的力量!
篇三:迪士尼贝儿公主故事
也许现在很多人依然还记得那迪士尼童话野兽与美女中美丽勇敢的贝儿公主,也有可能已经忘记,但是请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儿时那最初的一点点幻想,给心灵一点点安慰吧。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姑娘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被迫答应和一只野兽住在施了魔法的城堡里。这位姑娘就是贝儿。
“这是不可能的!”贝儿看到了会说话的茶壶和茶杯。原来,城堡里的人偶是被施加了魔法的家居用品。茶煲太太和儿子阿齐欢迎贝儿的到来,他们说:“只要坚持到最后,一切都会恢复原样的。”
将王子变成野兽的女巫说王子能够学会去爱人而且也有人爱他,那么魔法才能解除。野兽几乎绝望,直到他遇到了贝儿。“贝儿很漂亮,可是我却??”野兽大喊道。
仆人们提醒野兽,贝尔是帮助他们破除咒语的最佳人选。野兽礼貌地“邀请”贝尔吃晚饭,贝尔却坚决不赴席。这引发了野兽的暴怒,他大声叫道:“那就呆在屋里饿死吧!”这充分地体现了他脾气暴躁的缺点。
但是茶煲太太不想让贝尔感到饥饿,她准备了一场盛宴。卢米亚与其他仆人也一起表演了级头目,贝儿十分开心,她欣喜地说:“这真是太精彩了。”
虽然贝儿很喜欢这些新朋友,可是她仍然不喜欢野兽。直到后来,野兽在狼群中保护了贝儿,贝儿才开始对野兽产生信任感。慢慢地,他们变成了朋友。有一天,外面飘着雪,野兽喂食着小鸟们,贝儿突然发现野兽身上有国王的风范和绅士的风度。
野兽为了感谢受伤时贝尔对他的照顾,准备为贝尔做出改变。贝尔觉察到了野兽想要改变的愿望,所以对野兽开始产生一点好感。野兽开始学习礼仪,试着读书认字,两人玩得很开心,仆人们也喜上眉梢。野兽准备送贝尔一个特殊的礼物。在烛台的建议下,他带着贝尔来到了城堡的图书馆,这是一间包罗万象的巨型图书馆,喜爱书籍的贝尔自然是喜不自胜。
一切酝酿成熟,于是仆人们帮助野兽准备了他与贝尔的第一次约会。夜光下,在金
碧辉煌的大厅里,两人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虽然是美女与野兽之间的舞蹈,但是这个场面丝毫不亚于任何童话的浪漫。野兽问贝尔,和他在一起快乐吗,贝尔说快乐,但就是看不到父亲很遗憾。
他放走了贝尔,并把魔镜送给她好让她能够想起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贝尔走了,仆人们表示绝望,没有了贝尔野兽万念俱灰。贝儿知道野兽是好人,她要阻止前来解救自己的村民。但是一切都晚了,野兽被打倒在地奄奄一息。
城堡屋顶,贝尔看到野兽受伤倒下,悲痛不已,道出了“我爱你”的话语,但是一切似乎都太晚了,野兽生命逝去,最后一片花瓣也在这时悄然落下。
正当大家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突然奇迹出现了,魔法被解除,野兽恢复了人形,贝儿看着眼前这位帅气的王子说不出话来。“真的是你!”贝儿哭了出来,她亲吻了王子。
仆人们也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城堡也重新被鲜花簇拥,鬼怪的雕塑也全都变回了天使??一切都是对两人爱情的礼赞。
迪士尼贝儿公主的故事完结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我们现实生活还在继续,现在孩子们也有那颗童心长大,向往着公主般、王子般的故事,在这里重庆迪士尼儿童摄影馆可以为孩子们圆一个迪士尼公主、王子的梦想,有主题儿童摄影、微电影更有外景大片拍摄,孩子的童年可以完美。
篇四:女权主义与迪士尼公主电影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完全被动】
辛迪瑞拉 1950(二次大战后)→第二部 2001→第三部 2007
睡美人 1959 →沉睡魔咒 2014(体现女权发展)
共同:勤劳善良会做饭和小动物交朋友。以及基本不改动原著,只删去黑童话部分。
女巫→莉莉丝说“我不可在下”,而亚当说“我当在上,不可在你之下;你当在下,我在你之上””Lilith:我不愿为柔弱,我要拥有力量!超越Adam!
耶和华:孩子!你的能力是被安排的,只要在这园里,你便是柔弱
Lilith:我将离开这里,以追求我要的力量!
公主→夏娃
死海文书中提到的。
↓↓
小美人鱼 1989
美女与野兽 1991
共同:由原来特点但开始有追求(除了男人外的) 有知识
↑所有反派都是女性
女权主义:1791年(带过)【第一波女权主义并未有多大影响并且被男权主义者大力打压】→1960-70年左右【第二波女权主义】
迪士尼的公主可谓是全球无数女孩小时候的偶像,而随着今年刚刚上映的《冰雪奇缘》,公主的数量也上升至13位,这些公主们可爱迷人同时各有特色,故事看似毫不相干,但电影代替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些关于主角们的,也就是女性地位与追求、女权主义的发展。
篇五:迪士尼公主与女生的战事
迪士尼自1937年起以「公主程式」陸續改造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美女貝兒、《阿拉丁》茉莉公主等六位童話公主,並於近年成立「迪士尼公主」(Disney Princess)品牌,全力推廣公主商品。這些迪士尼公主形象若以女性主義批判之可說是父權意識下的產物;然而,大眾女性卻集體無意識地以驚人消費力表達喜愛與崇拜,顯然大眾女性面向迪士尼靠攏,而與女性主義的大聲疾呼背道而馳,形成迪士尼、大眾女性與女性主義三者之間的拉扯關係。
本書藉探索大眾女性的無意識找到迪士尼公主品牌的成功關鍵,而這關鍵卻是女性意識發展的障礙。當女性主義回頭批判大眾女性與男性共謀之際,反而突顯一個現實:大眾女性的女性意識仍然處於啟蒙階段。 梁庭嘉
北京大學藝術管理碩士,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於台北、香港、上海的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從事廣告創意多年,擁有中國大陸的文化經紀人資格,目前為美國和諧地球研究所(Harmony Institute for Earth Care)副所長。
著有:《我在大陸搞廣告》、《如何大做廣告》、《名牌天堂:北京、上海、深圳黑市遊記》、《漢語拼音學台語》等書。此書為原名《迪士尼公主:讓女性自覺也讓女性沉睡》的北大碩士論文。
導言
一、研究對象
二、文獻探討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迪士尼改造公主
第一節 改寫童話
一、《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7)
二、《灰姑娘》(1950)
三、《睡美人》(1959)
四、《小美人魚》(1989)
五、《美女與野獸》(1991)
六、《阿拉丁》(1992)
第二節 公主程式
一、公主程式A
二、公主程式B
三、公主程式C
第二章 女性主義立場
第一節 沃爾特.迪士尼的父權意識
一、領導風格
二、動畫的性別意識
第二節 公主形象批判
一、他者:附屬品
二、被看:客體
三、被動:受虐
四、無產者
第三章 女性消費者心理
第一節 自戀(narcissism)
第二節 公主情結
第三節 集體無意識
第四節 迪士尼生活圈
一、迪士尼樂園
二、迪士尼商店
三、迪士尼頻道
四、歌劇院
五、授權商品
六、家庭錄影帶
七、收購美國廣播公司
結論
致謝與後記
參考文獻
一、影像文獻
二、中文參考文獻
三、英文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導言
一、研究對象
迪士尼公主(Disney Princess) 成立於2001年,是迪士尼繼「米老鼠與朋友們」(Mickey and Friends)、「小熊維尼」(Winnie Pooh)之後成立的第三大品牌。與單一明星掛帥不同的是,迪士尼公主屬於集體性品牌,由迪士尼經典動畫中的六位公主組成,依年代遠近分別為白雪公主、灰姑娘 、睡美人、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的貝兒與《阿拉丁》的茉莉公主。
六位公主的誕生時間分屬於1937至1959年、1989至 1992年兩大時段,時空橫跨超過半個世紀,前後經歷了迪士尼公司文化、美國社會價值觀與世界局勢的變化,並受到女性意識萌芽的影響,但是,六位公主呈現的不是兩代公主的面貌,而是六位一體的公關形象,在任何迪士尼公主商品上,六位公主總是隨意排座,沒有固定出場序,沒有主副之分。迪士尼對六位公主安排的人生道?
F4如出一轍,殊途同歸─受苦的弱勢女性由男性拯救,最後兩人結婚幸福過一生─這是身為迪士尼公主的共同胎記。
照此條件,1995年《風中奇緣》(Pocahontas)的印地安公主未被圈選於迪士尼公主群像中,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 Pocahontas公主胸懷民族大義,毅然選擇留在部落帶領族人,忍痛割捨愛情,與英國情人人各一方,展現英雄兒女的情操。
然而,這個完全不按「迪士尼公主程式」 塑造出來的Pocahontas公主,票房讓迪士尼不免失望,此後Pocahontas公主的命運是:2001年未受迪士尼欽點進入迪士尼公主行列,如今世人也逐漸淡忘之。
反觀以迪士尼公主的名義發展出來公主商品包羅萬象,六位公主分進合擊,頻頻現身於DVD、CD、書籍、雜誌、學齡前教育系列、公主玩偶、玩具、電玩、文具、食品、糖果、飲料、公主服裝及配件、《美女與野獸》音樂劇、灰姑娘城堡秀、與公主合影、和公主約會共進三餐、聽貝兒講故事、冰上迪士尼公主秀和小公主選美賽……類別涵蓋影視、音樂、印刷出版、網路、演出、商品、活動等各種形式,上市第一年全
球營業收入一點三六億美元,兩年後即迅速激增到!
二十四億美元。2003年迪士尼公主登陸中國,在上海熱鬧舉辦了公主學院、公主選美……讓一胎化政策下的中國媽媽帶著掌上明珠趨之若鶩。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迪士尼商店與香港名店周大福合作,全力促銷「公主方鑽石」以及十八K金、鉑金及純銀系列;還舉辦「迪士尼第一家庭」的選舉活動,讓全家人搖身一變成為國王及其家屬;「迪士尼童話式婚禮」則讓一對對新人當了一整天的公主與王子……迪士尼行銷全球的策略完全本土化,進入中國!
市場則利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階級情結大發利市。
以文化產業鏈的經營來說,迪士尼的前瞻與宏觀無疑是成功典範,2004年全年收入超過兩百七十億美元,總資產超過四百三十六億美元,目前為全球第五大娛樂媒體集團,但是迪士尼塑造的公主形象若以女性主義立場檢視之,顯然有諸多值得探討之處。本文探索的出發點最初來自「為什麼迪士尼公主不包含《風中奇緣》的Pocahontas公主?」,結果答案就在「為什麼迪士尼公主包括的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美人魚、美女貝兒與茉莉公主?」
二、文獻探討
截至2005年為止,中國內地學術論文以迪士尼為研究對象者幾乎闕如,臺灣地區也只有寥寥幾篇。《解構迪士尼形塑的童話世界─以1991-2002年臺灣上映之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例》 探討迪士尼動畫與童話的關係,全文以普羅普理論分析迪士尼動畫的內容結構與人物設定,認為迪士尼動畫雖然利用電影這個傳媒,但還是選擇童話結構─人物善惡分明,主角歷經重重考驗,魔法化解危機,打敗對頭,完成任務,對頭遭受懲罰,王子與公主快樂生活在一起。因此迪士尼動畫儘管題材各異,敘事結構是恆定的。《幻滅的神奇─迪士尼王國的省思》 的研究重點分二個層面,一方面探討迪士尼父權思想如何處理女性故事,女性與弱勢族群如何被呈現;另一方面分析迪士尼如何以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文化和經濟侵略,如何以強勢外來文化透過媒體全力促銷,對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影響。《解讀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社會意涵─以1989-1999年為例》 則從動畫電影的歷史與特色帶出迪士尼動畫王國的發展過程,進而說明電影敘事理論在動畫中如何運用,然後歸納出1989至1999年間九部迪士尼動畫所反映出來的社會意涵。
英文文獻較為豐富,但主要為兩大角度:
一、迪士尼如何改寫童話,二、迪士尼動畫中的性別議題。
譬如〈世上最快樂電影─從文本與語境分析迪士尼如何改造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美人魚、風中奇緣的童話與傳奇〉(The happiest films on earth: A textual and contextual analysis of how and why Walt Disney altered the fairy tales and legends of ‘Snow White’, ‘Cinderella’, ‘The Little Mermaid’, and ‘Pocahontas’) 文中認為:當我們對迪士尼動畫做文本、社會、經濟、製片與接受語境的綜合分析,社會文化的力量就浮現了。雖然迪士尼為了跟上時代觀念將公主程式稍稍修正,其實仍不改本色,但也因為這些修正,迪士尼動畫才能於其中反映當下的社會語境。《迪士尼的性別世界─對迪士尼動畫長片以性別主題作內容分析》(The gendered world of Disney: A content analysis of gender themes in full-length animated Disney feature films) 以定量法發現迪士尼動畫自《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7)到《玩具總動員》(1995)在典型人物的性別塑造上只做些微更改,譬如:男演員數目依然多過女演員;女性總是家中勞動角色,沒有外出工作,在家中和社會上沒有權力……本文以認知社會學和現實社會結構提出理論框架,解釋迪士尼如何對典型人物進行性別塑造。其他論文還包括《重新設計一個城鎮─以德國主題打造的美國小鎮》 、《利用孩童─迪士尼與1930至1960年代美國小孩的創造》 等。
與本書主題「迪士尼公主」有直接關係的有兩篇:一是勞倫.福克斯(Lauren A. Fax)〈迪士尼的神奇─解咒迪士尼動畫中的女主角〉(Disney’s magic: Dispelling the myth of the new heroine in Disney’s
animated fairy tales) ,作者認為迪士尼動畫已取代了傳統童話,並主宰了動畫式童話世界。但不幸的是,迪士尼動畫與傳統童話一樣,在愛情故事中呈現的是父權思想與貶抑女性,尤其 1989至1992年的《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與《阿拉丁》,三部動畫表現的是敘事模式的原型(結婚結局、母親不在場)與女性角色的原型(養育者、性徵化女人、沉默的女人)。作者認為:姑且不論迪士尼誤導觀眾認為三位女主角獨立且堅強,這三部動畫繼續將性別當作一種對女性不=7Q的階級二元論。
另一篇則是〈製造公主系列─以歷史角度看迪士尼動畫的女主角〉(Producing the Princess Collection: An historical look at the animation of a Disney Heroine) ,作者希樂.L.鄂西兒(Heather Liea Urtheil)除了批判迪士尼動畫具有明顯的父權思想外,將迪士尼動畫歷史大分為古典期(1934-1966)、黑暗期(1966-1985)、復興期(1985-1992)與後復興期(1992-1997),從縱向研究迪士尼動畫中的女主角,探索誰在主導製作這些女主角。作者認為:雖然迪士尼古典期完全由歧視女性的男性主管主導青春期到成年的女性故事,但是今天女性已經可以成為資深動畫師賦與女主角新生命,結果還是很膚淺。因此批判迪士尼女主角的重點應放在檢視製作的過程,探索「=4膝D程式」的發展過程為何?如何一再被塑造?為何能維持下來?內容為何?有何更改?
三、研究方法
本書論述框架由迪士尼公主、女性主義與大眾女性三者之間的張力構成。第一章首先以普羅普理論(Vladimir Propp 1895-1970)分析迪士尼動畫與原版童話在人物功能上的差異,然後整理出迪士尼專門製造票房公主的秘方─公主程式。第二章以女性主義立場批判沃爾特.迪士尼的性別意識、經營風格以及在他主導下,至今形成迪士尼傳統的公主形象。第三章由受眾女性的角度切入,以精神分析學與心理分析學挖掘女性的自戀、公主情結與集體無意識。迪士尼正是利用這些女性心理,以產業鏈模式將公主形象商品化,成功獲得女性消費者的支持。在這三角□F6係中,女性群體因為迪士尼公主的認同問題產生分裂,大眾女性與精英女性一分為二。
本書借由探索大眾女性的深層心理,找到迪士尼公主品牌成功的關鍵,而這關鍵恰恰是女性意識發展的障礙。這是本文與其他論文只停留在批判迪士尼公主形象的不同之處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