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如何兼顾优生差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18:46 小学作文
如何兼顾优生差生小学作文

篇一:如何对待优生和差生

如何对待优生和差生

作为一个老师,最头痛的是班里的优生和差生差距太大了,优生老师一点他们就懂了,常有吃不饱的感觉,但对于差生来说,你说三五遍他们还迷迷糊糊的,那么如何平衡这两种学生呢?下面就我的G14班,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介绍一下本班,这个班目前上的是P3这本书,共有18人,只有两个女生,有三分之一是P2升到P3,三分之一是入门升到P3,还有三分之一是高年级的插班生。这个班跨越了四五六三个年级,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在父母强烈的逼迫下来到本班混光阴的,这样说的原因是,在我接手之前本班几乎没人写作业,上课也不积极参加我精心准备的任何活动。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如何兼顾优生差生)

谈起本班的差生,在我看来他们就差在对学习不感兴趣,父母不负责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负责任的家长,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教学实践也证明,不少差生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是由于改善了非智力因素的结果。因此,在学习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也不容忽视。

下面就如何对待本班优生和差生的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1、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很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这是一贯不争的事实,因此会有一部分学生自信心明显不足,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笨,这样会导致他们有部分成绩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在课

下多交流,课上多鼓励,与该生家长多沟通、希望在家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给学生鼓劲打气,指出他们的优势,并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有了目标,同时树立了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比如我班的王嘉诚,我常常会侧面鼓励他,从不旷课迟到呀,虽然成绩不太好,可从来不说谎呀,字写得不好,可每次作业都能积极地上交 2. 一碗水端平。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优生”和“差生”应使用一个标准。我通常会把优差生配为同桌。就是分组比赛时也会注意到这一点,这样在下课,差生也能得到跟优生相差不多的剑桥豆。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3、关心学生,加强情感交流。部分学生来到学校感觉与自己的期望不同,因此会有厌学的情绪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稳定学生的心理,同时还需教师给予学生生活方面的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喜欢自己和英语这门课。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学习乐趣。有些学生自打一开始学习英语,就提不起学习兴趣,认为英语没劲,其实这与这些学生很想受老师的重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兴趣慢慢转移到英语,同时让他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5. 调动积极性。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全班同学。我坚持

做到:不论“优生”、“差生”人人参与学习,在课前的领读工作中,每次提前派好任务,让差生也当回领班班长,使他们也能有站在讲台上的感。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多参与,充分发挥她们的特长以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作为一个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中责任感,争取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生”和“差生”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篇二:谈谈对“优生”与“差生”的教育感悟

谈谈对“优生”与“差生”的教育感悟

吹麻滩初级中学 付学锋

在每一个班级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所谓的“优生”与“差生”,而我们教师对“优差生”的评价则往往偏重于以其学习成绩的“优”与“差”作衡量的尺码。这就难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乃至失误。

诚然,“优生”与“差生”的形成,与智力因素、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生活环境、个性素质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优生”绝非天才,“差生”也并非朽木。一般说来,“优生”与“差生”在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差距最大,而智力方面的因素差异则很小。

几年前,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该生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任体育委员,其生性大胆泼辣,个性极强,而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由于我的偏爱,竟忽视了她的缺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她立为全班的楷模,奉为班上的“宝”,往往只注重对她的表扬和鼓励,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导致该生自满情绪上升,优越感膨胀。有一次上语文课,同学们都很专心地听讲,只有她显出一副听懂不愿再听的样子。我下意识地用眼睛暗示她,而她不但不理会,反而和同桌说起话来,我顿时火冒三丈,点名批评她。谁知她火气比我还旺,居然跟我顶撞起来,倒把我搞得骑虎难下,陷入尴尬的境地。此事发生以后,该生一反常态,学习被动,成绩日趋下降,她似乎一直对我耿耿于怀…….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优生”的缺点绝不能姑息迁就,但纠正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只能靠满腔热情和巧妙引导,而且抓住火候,把握时机,对症下“药”,交流情感,而不是靠“火势”和“师威”轻易向学生大发脾气,学生是不能接受的。最终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

我们班上有一名“双差生”(品学均差),其生性顽皮,爱搞恶作剧,还经常破坏学校公物,上课“坐不住”,常常闹得任课教师没法上课,学习成绩一直排在末尾。他的“大名”早已耳闻,许多老师都讨厌他,为此,我作为班主任,也很苦恼,甚至还有过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想法,但在一次上体育课时,我发现了他的“亮”点——特别爱好体育运动。这一“新大陆”的发现,使我产生了以此为突破口的念头。于是,我利用班会课,专门表扬他爱好体育,上体育课认真,遵守纪律,班集体荣誉感强等。做早操时让他在前面带操,主动以交朋友的方式与他接近,促膝谈心,进行情感交流,推心置腹。有时放学回家,我有意无意陪他走上一段路,问一问他家里的情况,家访时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他,而不提他的短处,渐渐地,他对班集体关心、热爱起来,还主动打扫卫生,修理桌椅。玻璃坏了,悄悄换上。学习也开始勤奋起来,每次测验都取得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召开运动会时,他成了我们班的希望,

每次比赛都能拿到个人奖项,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可见,只有“雕刻”技术好,朽木也可雕。难怪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对上述两个学生的实施教育的成败与得失,我深感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务必遵循教育规律,灵活把握教育时机,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针对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既要看到“优生”的短处,又要看到“差生”的闪光点,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篇三:关注差生 培养优生

关注差生 培养优生

作者 朱金红

通过对教育管理各门课程的学习,对本人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新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思索,面对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是因循守旧,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还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学有所成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素养,如何培养学生,就此谈谈个人的教学经验。

主题词:因材施教 关注差生 培养优生 合作学习 愉快学习 一. 关注差生 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分析个性特征,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面对学生,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双差生”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而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学习与革命》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无论什么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理解。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很强的鼓励性评价,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产生成功欲望,进而人人争取成功。 下面是我接触过的一些学生:

学生张洁,女,15岁,初一、初二的基础不扎实,上课听不懂,许多基本词汇都没掌握,初三学习成绩自然跟不上,家长为其买了E百分学单词,学语法,但没效果,上课常见的用法,语法还是懂,作业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与教师

的交流无法进行,其它各科教师也有同样的反映,英语连最基本的单词发音都不行,总是因一个单词而浪费很长的时间,语文作业经常是写一半不写一半,老师看不懂,问其原因,摇头晃脑回答不会,曾经在一篇日记中表露过自己对学习的感想,说压力大,即将面临中考,稍好的数学成绩也在开始下降,都有点自暴自弃了。

学生吴华涛,男,14岁初一、初二经常迟到早退,经常出去与社会上一些混混玩,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放假在家打朴克,玩游戏,成绩一塌糊涂,

爱看小说,语文写作能力蛮强的,但太自由散漫。

学生韩英,女,14岁学习看似认真刻苦,但成绩总是班上倒数几名,观察后发现上课老走神,英语基础差,胆小,对自己不懂的地方不敢向老师提问,不过遵守纪律,有向好的一面。

有些学生生性好动,表现欲较强,在课堂上总想以独特的方式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他们这样的举动往往被老师视为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常常有用警告、责备和怀疑的目光注视他们,这令他们感到恐惧、担心、害怕,从此害怕上课、畏惧老师,甚至对老师失去了信心, 自然也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这样,与学习对抗的情绪也就产生了。

有些同学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课堂上疏于记录,学习过程中又懒于思考,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感到无从下手。当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日积月累之时堆积如山,面对诸多的难题,他们更显得信心不足,只好选择“捷径”,从而放弃或逃避思考问题、解决问的机会。这样,懒惰的心理便开始滋长。

有些学生学业成绩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优势,但经历一、两次失败后,经过努力成绩仍未反弹至原来的位置。在此时期,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对接踵而来的失败束手无策,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他们开始自暴自弃,消极地对待学习,甚至是采取放弃的态度。

个别学生因智商较低,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父母失望、同学瞧不起、老师不重视,有的甚至被歧视。这样的反馈多了,他们便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此失去信心。由于自信心的丧失,他们便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 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从集体中分离出来,进行自我封闭,在学习上不敢请教同学,生活中不敢向家长、同学以及老师敞开心扉

基于此,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观察并总结他的心理及个性特征的。经过了解,所幸的是,他们有的有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喜爱。然而,他们又缺乏持久的毅力与恒心,缺少对自己是否能学好信心,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和理解。对此我曾对这些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我决不放弃你们。”通过认真的分析之后,在教学上我采取了兼顾差生的一套教学计划,在他有进步时及时表扬,鼓励尽量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每次课有任务,每次课有总结,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每一个点滴进步与提高。在每一个进步后都能从他们脸上看到自信的微笑和成功的喜悦。经过短时期对他们谈心,了解,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显著的进步!

对这样一群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我采取了许多的不同方式:教师---全体学生,教师----学习小组,试用一套兼顾强弱群体的课内外分层次教学方法,使教学能面对全体,面对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收获,即采用了教学调整,课外辅导,走进心灵,开启心扉等多种方式。

1.教学调整

建立个人档案

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想学好,特别是英语,想让成绩上去,如果有特定的合作伙伴,教师给他们一个宽松的低压力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他们会努力的,教师和同伴能在他们人生这个重要阶段起较大作用,引导得当,他们 会在学习中摸索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和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判别能力,因此我为他们每人精心准备了一个档案,存好他们这段时间的访谈纪录,问卷调查,日记,测试卷等

课堂改革

课内尽量设法给予每个学生的信息输入,在教学的关键处如解析重点难点时,布置课堂活动,布置课外作业时多重复,上英语课时有必要用中文复述两篇,让每个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如何做,针对学生弱势群体,调整课堂活动方式,将学生分成三到四人一小组,每组成员有男有女,成绩有好中差。以学生结帮结对,让他们在生活中能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差优搭配,建立学科兴趣小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对差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并对他们其它方面的优秀表现及时鼓励,让他们恢复自信,教学方式也进行尊对性调整,多涉及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些学生虽然成绩不突出,但在其它社会知识方面也有他们的优势,并且他们都有一个想把成绩搞上去的向好愿望,所以我尽量给他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引导他们,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生活中尽量关心他们,建立他们的学习档案,让他们能学会自主学习,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让他们知道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小组学习讨论中,鼓励他们发言,有错误及时纠正,课余抽一定时间对他们进辅导,使他们能在基础知识上能有所进步,提高学习信心,作业也针对性练习为主,让他们也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讲题和进行试卷分析时。在独立做题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分析讨论,教师巡视答疑,最后综合总结,在表述时多一些切磋,少一些权威性的定论,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每人提出各自的问题,大家讨论,小组成员各叙已见,这种以学习小组单位的学习,使大家没紧张感,压力小,尤其是差生的心理状态出现明显好转,课堂上较易问题的回答,尽量让差生回答,几周后,我了解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就是大家都有了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语的都能套上几句,对英语不再乏味,有期待感,与同伴的英语交流多了,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帮助差生的最佳方式,初三各科均进入冲刺阶段,每天下午都增加第四节课

,时间很紧张,各科教师对自己本学科都抓得很紧,课外英语小组时间很难保证,没有了固定的活动时间,我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通知学生辅导,他们都很高兴,来得很齐,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差,他们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大大加强了,其它各科成绩也在上升。真是令人欣慰!

3.走进心灵,开启心扉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后进生,尊重后进生,注意与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效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教师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设法走进后进生的心灵,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并克服封闭性心理的影响,使他们信任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和兴趣所在,有意创设机会与情境实现他的表现欲,给他们尝试成功的体验,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能逐步消除因失败而产生的失望、无助、畏惧、憎恨等各种情绪,进而打破不断遭遇失败的恶性循环,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克服消极性心理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性格等心理特点,主动地与他们沟通,充分地尊重他们,积极地关爱他们,耐心细致地经常给他们在学习上开“小灶”,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对抗生心理。

二. 培养优生、创设民主、探究、奋进的教学环境,愉快学习,共同进步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这里所讲的优生,既指各方面或多方面优秀的学生,又可以是仅某一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必须及时的对他们的成绩进行肯定,进行表扬,让他们不骄不躁,相互帮助,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思想品德,个性,交流范围,对他们的成绩及时评比,对他们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让他们知道教师每时都在关注他们,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处,让他们明确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必须让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关心集体的意识,团结的精神,让他们提高关心同学,帮助差生的

篇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优秀生和差生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优秀生和差生

先进与后进,本来是一对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孪生姐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就是说,在同样的班级,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教育下,学生之间课堂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有部分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速度快而比较全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优秀,而另外部分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速度较慢而不够全面,在处理疑难问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陷。

面对这种差异,我们该怎样认识?如果我们只重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那么成绩中等与落后的学生就自然成为我们思想理念中后进的学生,长期教育影响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中的两极分化与结构断层现象。一方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得到自我心理需求的不断满足与教师多次正面的鼓励与支持,学习成绩稳定并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由于自我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加上教师的不当鞭策之言,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有的甚至转化成逆反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提高,逐渐成为了“差生”,失去上进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先进与后进在我们教学观念中的差别最终导致了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对立和后进生问题。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局。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优等生和差生,更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在新授知识时立足于中等生

教师讲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同一要求,教材的同一内容和知识系统,在统一时间内、进度内,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把教学措施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苏教版六数上册中“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例题时,优秀生一读题目,就知道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已做过类似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优秀生往往通过自觉或教师点拨就能学会新知。因此课堂新授时教师只要关注一下他们是否学会就行了,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中等生。中等生是班级的主体,只要他们掌握了新知,优秀生对新知一定充分理解了,差生大概只能初步理解。因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差生中去,学会的学生就会觉得厌烦,后差生因老师的过多关注心理压力也会增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在新授环节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少数差生上,就会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不偿失。

二、在巩固练习时偏向差生

加强巩固练习这一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教师讲完

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这一环节应弥补新授知识时差生理解的缺失,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差生中去。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可能差生通过例题的学习,不是十分理解,通过类似的几道题目的练习,经学生的讲解,教师的点评,就会逐步理解了新知。在教学中本人往往对这些学生说:一题不会没关系,三题四题不会也没关系,七题八题不会找原因。

三、在课后作业时照顾优秀生

课后作业是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中等生及差生课后作业立足于巩固新知,布置一些与书本类似的题目,以提高他们的解题技能;而优秀生则应增加一些实践性题目,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在课堂上教师忽视了优秀生,长期以往,这些学生就会产生学习散漫的心理,甚至上课不遵守纪律,这些都是为了引起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而通过课后拓展题目的练习,觉得自己是班上的佼佼者,满足他们内心的虚荣心;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也弥补了他们课上训练的不足,培养了他们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

四、注重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成绩是学生的第一脸面,因此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作为差生,他们也渴望在学习上能够有所提高,但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差生在学习上难度很大,所以教师要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差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不能要求过高,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要只注重结果,多关注他们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不要只关心成绩提高了多少,要多对他们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不要进行横向比较,拿他们与别的学生的成绩相比,特别是当他们付出了努力而一时未见成绩时,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及时给予鼓励,教师要注意为他们寻找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只有差生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在教学中目标的定位才能够提高。

五、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机制

优秀学生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学习历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相对的融洽与和谐。因此,教师可在班级中成立一些互助小组。在新学期开学初,本人总会搞一个师徒结对仪式,让每位学生找一个师傅或徒弟,

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表彰。对优秀生的评价不仅评价自身的学习情况,还要评价所帮扶学生的进步状况。让优秀生逐步带动差生,共同体会学习的乐趣,掀起学习高潮,不断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好学的班集体。

在教学中如何兼顾优等生和差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教学效果,也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成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关注差生,要把一份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他们,让他们的情感不困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翱翔。从而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学校李月娟

2、《用教育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生》安阳化工集团公司子弟学校郑国锋

3、《如何解决学习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不平衡问题》滨城区梁才中学 张艳红 孙洪飞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

篇五:如何缩短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

如何缩短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

历史上有个?不弃阿留?的故事,说的是明代太仓名士周元素,有个名叫阿留的家僮,他痴呆?愚笨?,使唤起来颇不顺手。元素善画, 一天,他在作画时,让阿留也来试试,不料阿留却画得不错,周元素很高兴,从此便让阿留专做绘画的事,终身不弃。

周元素?不弃阿留?的事是值得深思的,在学校里,也有些阿留式的差生。要取得转变差生的最佳效果,不得不探索转变差生的艺术。

1.树立正确的观念

同一班级里的学生,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学生成绩差,有的思想品德差,有的品学兼差,这是客观事实。然而,有些教师往往把学生间的差异归因于学生本身, 认为在外部条件相同时,学生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理所当然是学生天资或者自我教育决定的。其实并非如此。科学家对人的脑量及智能研究表明: 除了极少数人有超常智能或大脑缺陷,绝大多数维持在较为接近的水平线,特别是中小学生更是这样。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不是在智力上, 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学生思想品德主要靠用教育的有效手段来诱导和强化。

可见,差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差应主要用教育教学的艺术手段来解决。

2.实施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关键是用?肯定的评定?, 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蒙所竭力倡导的,他认为,如果经常使用?否定的评定?就会逐渐转变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判自己:?我的品质不好?,?我不聪明,搞不好学习?等。 随之他们的态度行为就可能与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支配下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即产生不良行为。 ?肯定的评定?则可把学生的自我知觉态度、行为引向正确的方面。其次, 根据?归因效应?如果我们只用斥责、批评、数落、埋怨、说教、压服等教育方式, 即使是改变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也会把这种‘改变’归因于被说服。?教师要我改正?,?你们要我搞好学习?,而不会归因于是自己主动那样做的。这样,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因而产生的新行为是难以持久的。

转变差生的鼓励性教育可下述几方面着手:

(1)给学生以?肯定?的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如要学生改变打骂人的恶习, 养成对人有礼貌的习惯,我们就须努力做到对人和蔼可亲,不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对待他们,以好学生为楷模,暗示差生什么是好品质,好行为。

(2)细察和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强化其?肯定?行为,并渐次扩大、?挤掉?否定行为。

(3)用?肯定的评定?式的鼓励语言与学生对话。 我们不应为批评差生才找他们谈话或谈话总是对面,主客分明。可以在劳动中、玩乐中、 漫步中用肯定的言语平等地、自然地与学生谈心, ?我觉得你在??了不起??你正在改正欺负小同学的行为,

这很好??你学习??学科真努力等?。把一些批评,劝说的意思化为肯定的评定语言。?润物细无声?似的启发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他们的品德行为或学习成绩哪怕是有点滴进步,我们都要充分肯定并使其意识到?进步?是主观认识的改变或发奋努力的结果, 而非偶然发生或外部条件的变化造成的。

3.激励差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由于差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所以他们缺乏自信心,极易于自我贬低。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因而总是倾向于对差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这就挫伤了差生极脆弱的自尊感。

我们应当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差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 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自己从教师帮助,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这方面堪为典范。有一次,他把偷窃成性,放浪不羁的谢苗叫到跟前,交给他一份证明和一支手枪,让他独自到远离教养院的地方去取回500卢布。谢苗当时竟惊奇的说不出话来,但他立即动身,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马卡连柯接着又让他去取回2000卢布,这让谢苗大为震动,第一次感到

了自己的尊严和自我的价值,他从此改掉了恶习。这说明,只要我们对差生抱着热切的期望,充分尊重学生, 即使不用多少口舌之劳,也可以使差生转变。

综上所述,差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弃?阿留?,在方法上因人因事相机诱导,以真诚深挚的爱唤起差生的自尊,自强, 就会获得转化差生的最佳效果。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