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斗蛐蛐什么品种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2:56 体裁作文
斗蛐蛐什么品种好体裁作文

篇一:河南延津 五六万人夜间捉蟋蟀 最贵蟋蟀一只近2万

河南延津 五六万人夜间捉蟋蟀 最贵蟋蟀一只近2万

注:蟋蟀亦称“促织”、“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比体躯为长,雄性善鸣,好斗。

记者任磊 实习生董超雯 文图

引言| 提起延津,许多人会联想起“延津小麦”,可在全国斗蟋蟀的虫友圈里,“延津蟋蟀”却渐渐叫响,甚至还成了“名牌”。立秋至白露是延津蟋蟀交易的旺季,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蟋友”。

小小蟋蟀搅动了一个县,五六万男女老少齐上阵,过起了白天睡觉、夜里“捉虫”的特殊日子。一只蟋蟀少则三五元,多则上百元,若运气好了碰到极品则能卖到千元万元以上。今年市场上,更是有农民抓的蟋蟀卖出了1.27万元的高价!

不仅如此,小蟋蟀还带动了延津县餐饮、住宿、出租等行业的发展,每年能给延津农民增收一亿多元。

田野变作不夜城,村民夜晚抓虫、卖虫忙

9月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延津县僧固乡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只见公路边停着许多外地车辆,客商们的摊位沿马路两边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边,摊前不断有农民拿着蟋蟀询问价格,整个市场熙熙攘攘。

该县蟋蟀民俗文化协会会长王秋国告诉记者,每年八、九月份,延津县130多个村子70%以上的农户组成浩浩荡荡的捕捉蟋蟀大军,就连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返乡加入其中。目前,延津县已有13个蟋蟀交易市场,分早市和夜市。

记者在该县石婆固乡老仪门村,见识了夜市的红火和热闹。

晚上9点,村子的街道上一片灯火辉煌,路边的空地上一张张小桌一字排开。农妇吴大姐在自家门前高高低低摆了二十张桌子,每个桌子上吊着一个明亮的节能灯。“大桌一晚上收20块,小饭桌收10块。昨儿晚上除了出租桌椅挣了250块钱外,我还介绍一个村民卖给上海老板一只好蛐蛐,挣了200元中介费。”吴大姐高兴地说。

说话间,下地捉蟋蟀的村民陆续回来了。远远望去,一个个小光点在马路上列成长长的一队,煞是壮观。走近一看,村民们几乎都是统一的装扮,头戴矿灯、身披雨衣、脚蹬胶靴。顾不上拂掉身上的草叶,他们赶忙到客商那里去“验货”。

上海客商从老仪门村村民袁嘉慧手里接过竹筒,去掉一头塞着的棉花,小心翼翼地把蟋蟀倒进手里,然后用小网兜扣在手心观看了半天。最后,客商相中了其中的两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80元卖掉了两只。

“俺两口平时在外打工,这时候就回村逮蛐蛐,有9年了。刚开始几年每年卖蛐蛐能挣5000多,这几年技术好了,逮的蟋蟀质量高了,一月能收入9000多,打工一人一个月才挣2000多。”袁嘉慧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最贵的一只蟋蟀卖了2300元,听说其他好手逮的蟋蟀一只上千,一个月能挣三万多。

最开始逮蛐蛐的都是青壮年男子,如今,农村妇女们也成了主力军。家住位邱乡的左女士说:“夜里去地抓蛐蛐一个人害怕,我就跟村里其他4个姐妹结了伴。”记者在各个摊位上转了转,对于相中的蛐蛐,客商开出的价钱从5元、10元、上百元不等。村民们说,一般一晚上捉虫能挣个几十元到几百元。

客商们反映,延津蟋蟀市场这几年发展很快,这里不仅蟋蟀好,民风和治安也都不错,没有强买强卖的。对此,一位捉虫的农民说:“相中就买,相不中就算,花钱买如意!就算虫蹦跑了,俺也不会讹人家。”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交易市场,“延津蟋蟀”成了“名牌”

据王秋国会长讲,延津县境内的蟋蟀品种多、个头大、牙硬齿利、善搏斗,是全国三大产地的后起之秀,可与宁阳、宁津产地的蟋蟀媲美。在1997年上海蟋蟀协会举办的斗蟋友谊赛上,延津蟋蟀一举夺魁,从此名声大振,引来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德士村是延津蟋蟀经济的“发源地”。上海的韩岳年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一个来延津买蟋蟀的客商,从1998年到现在,每年都来。“最开始住在老百姓家里,摆个方桌买蟋蟀,渐渐来的客商多了,便在德士村村外的郑滑(郑州—滑县)公路上形成了市场,这些年市场越来越大了。”今年,他带的上海朋友就有二三百人。“每年来延津买蛐蛐的就上海人多,今年有上千人。”

“蛐蛐儿就是‘百日虫’,我们买回去后调养到秋分左右,挑选出来好的,等到霜降再拿出来斗,一直斗到11月底。玩蛐蛐儿要会斗,刚开始先喂它吃五谷杂粮,斗前再喂它吃鲜虾、蟹肉,这样蛐蛐儿才有劲斗。”谈起斗蛐蛐,韩先生立马来了兴致,向摊前的村民们讲起了技巧。

谈话间,一位村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筒让韩先生“看货”,最终卖了10元。 苏州市蟋蟀协会的季新民说,他和延津蟋蟀“结缘”是近几年。“五六年前,我有两个朋友到河南来买蛐蛐,回去后给了我一批,斗下来狠得不得了,所以后来我就一直到河南来了。”

“我以前一直去山东宁阳,但这两年那里的蟋蟀市场上常有白虫(人工饲养的蟋蟀)。后来听朋友说延津蟋蟀个头大,体格健壮,腿粗善斗。这几年在上海蛐蛐比赛中成绩不错,所以就转战河南了。”来自天津的王先生今年买了70多只蟋蟀,他每年玩蟋蟀要花费十几万元。

几年斗蛐蛐比赛中,延津蟋蟀善斗的“凶名远播”,韩岳年先生笑称,现在上海各大蟋蟀交易市场都挂有“延津蟋蟀”的大牌子,有的还写着“专卖”,成了“名牌”。延津蟋蟀不仅吸引了不少玩家,就连“蟋蟀大省”山东,今年也有四五千商贩,专门来延津收购蟋蟀,再拿到外地贩卖。

小蟋蟀带来大效益,

村民富了,人也“洋气”了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延津县地处黄河古道,特殊的生态环境,形成大部地域属于钙质壤土,良好的土壤和气候使得蟋蟀优良的基因能够繁衍传播。延津的蟋蟀不仅让捉蛐蛐的村民富了、腰包鼓了,同时也带动了延津县旅馆、交通、餐饮等行业,县城大街上随处可见挎着腰包的外地客商,每年的收购蟋蟀大军要在这里投下可观消费。

1997年,德士村村民董瑞印第一个抓蟋蟀卖出大价钱,他抓的蟋蟀在上海比赛中取得冠军。随后,不断有商客来延津买蟋蟀,他抓住商机,在德士村蟋蟀市场第一个摆摊卖蟋蟀用具,如今已经成了当地第一大户。出售蟋蟀用具加上捕售蟋蟀,每年能收入30万元左右。另外,他还自己参加斗蛐蛐比赛。

南宋村的县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樊英,把家里腾出8间房,办起了农家旅馆,今年接待了20多位买蟋蟀老客户,加上全家捕蟋蟀收入,一个月能赚5万多元。

记者在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上看到,有村民在路边摆摊卖烧饼、矿泉水,还有人挎着背包帮人修拉链、修背包,有村民专门帮客商换零钱,一百元抽取2元手续费。当地饭馆也成了外地人的“专用食堂”。

上海复旦大学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酷爱蟋蟀,这几年每年八九月他都要约上朋友来延津,“我们是工薪阶层,连吃住和买蟋蟀,能投入两三万元,不像其他的上海老板,带着几十万来。”他说,住在农家院里享受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过把“蛐蛐瘾”,非常开心。

老仪门村支书李彦杰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人富了,开放的环境也让村民们思想大解放,开始追求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住房讲宽敞,吃饭讲营养,穿戴讲花样,家用讲高档??”村里纠纷也少了。

蟋蟀经济持续大发展,

市场要规范

为开发利用蟋蟀资源,弘扬蟋蟀文化,使蟋蟀经济持续发展,2009年8月6日,延津县蟋蟀民俗文化协会应运而生,现有会员200多人。为了避免资源枯竭和保护当地蟋蟀品种,协会规定禁止贩卖雌蟋和幼蟋,禁止在大田以外的蟋蟀栖息地喷洒农药,以确保给蟋蟀生存、繁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协会还印刷《蟋蟀的捕捉及鉴别技巧》,免费发给村民使用

2010年,该协会还远赴上海、天津、山东等地考察,请上海蟋蟀文化研究专家李佳春等人先后来延津讲课。“宁阳县委、县政府对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高度重视,他们成立了中国宁阳蟋蟀研究院,每年举办‘中华蟋蟀友谊大赛’,组织开展‘中华蟋蟀研讨会’、‘宁阳名虫展销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与延津相比,人家的交易市场规模更大,更规范。”

“今后,我们要加大对农民捕捉蟋蟀的培训,还要建立一支懂知识会经营的营销队伍,把我们县的蟋蟀产业越做越大。我们需要建立专业市场,使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使我们的蟋蟀交易市场越做越大、越做越火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效益。”王秋国充满信心地说,不仅如此,还要在延津策划举办蟋蟀文化节,发扬蟋蟀民俗文化。

篇二:斗蛐蛐

斗蛐蛐

--文章类型:

秋天来了,夜晚降临时分,除去零星的几声狗叫,楼群里到处都是蛐蛐的鸣唱。

嘟嘟——那声音柔美而绵长,像秋日的摇篮曲,枯黄的花草都增添了一丝生气。

伢子喜欢站在路边倾听蛐蛐的歌声,脸上浮现痴醉的微笑。他戴着一副厚镜片的眼镜,天生弱视,听力却格外敏锐。

斗蛐蛐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一到这个时节,大孩子们总喜欢约在一起,把自己从犄角旮旯、荒原野地里挖出来的宝贝蟋蟀,请出来一决高下。他们说:这可是一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运动,过去连皇帝都参与过,斗蛐蛐是件不容诽谤的正事儿。

比赛异常激烈,传统的斗法是把蛐蛐闷在罐子里死掐,这种文斗法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大一点儿的孩子很厌恶前人定下的规矩,要想弄到一个像模像样、做工讲究的蛐蛐罐儿,需要花掉可观的人民币,好乐儿、没钱、性子急的孩子们对此嗤之以鼻。

由文斗转变成野斗,观看起来更过瘾。大孩子们会在地面上挖出一道十字深沟,然后用透明的塑料布蒙在上面,十字交叉的地方就是角斗场。

野斗的时候,选手会小心翼翼地将蛐蛐放进己方的战壕,然后用细草做的须子将蛐蛐挑逗得张牙舞爪,当它被赶到“角斗场”,看见另一只很嚣张的蛐蛐时,就会一下子扑上去与对方厮咬在一起。一只好的蛐蛐打起架来很有章法,不会轻易出招,出手就迅疾而精确。对手发出示威的鸣叫时,自己不会被对方的气势吓倒,能看透对方的虚张声势,捉住破绽一剑封喉。

因为野斗的场地比较大,围观的人可以脑袋挨着脑袋地挤在一起,比起传统的“罐掐”,深受广大少年朋友的喜爱。斗败的蛐蛐,往往掉头逃向甬道,这时候大家会尖叫着身子倾向这一侧,斗主们紧张地伸开双臂,威喝着用力推搡观众,人们头碰头脚踩脚,埋怨和惨叫声中夹杂着兴奋的笑声。

小庚是这一带有名的捕虫高手,他逮蛐蛐是拿来卖的。

谁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抓到那么多好蛐蛐,据说是从废弃的下水管道中,河边的老鼠洞旁,甚至荒坟的腐烂的棺材板缝里。小庚捉来的蛐蛐在行家手里稍微调教一下,就可以成为尖牙利嘴的“敢死之徒”。每次下学,他就会骑着车来找我们,将一个又一个的纸罐子从口袋里抖搂出来,大家蜂拥而上,将他的存货抢购一空。

斗蛐蛐的时候,只有小庚和伢子不去看,他俩总是站在圈外,微眯双眼若有所思。凭借蛐蛐的叫声,就能判定出“战场”上的态势。往往在绝杀前的一瞬间,两个人就已经听出了结局,欢呼着跳起来,拍掌相庆了。

人们总想看看小庚是怎样逮到蛐蛐的,可他总是躲躲闪闪,有意避开大家的视线。这是很好的买卖,别人学了去自己就会丢饭碗,小庚很清楚这点,对他人的戒心特别强。

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看中了我。一天下学小庚神秘地把我叫住,我足足花了几分钟才弄清他的意思: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我这个人很实在;另外,他刚接下一个大订单,隔壁军队大院的李光头订了很多的蛐蛐,他自己忙不过来,想找个助手帮忙,于是我很荣幸地成了他选中的助理。

他的好意让我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不是谁都能成为抓虫大师小庚的助理的。可抓蛐蛐,我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我总觉得看着两只低等小虫打架,一大群高级动物面露狰狞、惊讶、狂躁和欢喜的表情,实在有点儿滑稽。每次观看斗蛐蛐,最让我开心的是品评斗主们的行为艺术。也许正是我的冷淡,赢得了小庚的信任,坚定了他让我搭帮的决心。他殷切地望着我,让我将顶到嘴边的一些不恭之词,又随着吐沫一起咽回肚子里。

“为什么不选伢子当助理呀?”

小庚叹了口气:“他,是我的传人!”

我们沉默下来,小庚对伢子的弱视抱有比别人更多的同情和遗憾。

“事成以后,我给你五只上等的蛐蛐,你可以换回十枚漂亮的弹球。”小庚说。

这话让我心花怒放,虽然不喜欢蛐蛐,弹球可是我一直很垂涎的硬通货,我爽快地答应下来。

我们今天去的地方是中医院,据说那里的蛐蛐因为长期无人围剿,长得格外丰满、彪悍。小庚确实是行家,他对蛐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能从蛐蛐的鸣叫声中听出蛐蛐的大小、品种和性格,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蛐蛐的叫声。据他说蛐蛐是可以对话的,有时候叫上两声,对方有了回应,他就能摸清对方的底细。我对这些话将信将疑,那么低等的虫子,在小庚的眼里却是同他一样睿智的高级生物。

我很庆幸自己仅仅是小庚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徒弟。他经常持久地趴在蛐蛐洞口,窥探蛐蛐离洞口的距离。泥潭、河边、墙角、乱石堆,无论什么地方,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卧倒,突然兴奋地跳起来对我大喊:“快拿网子来。”用鱼虫网改的捕捉网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小庚以掘地三尺的方式,将蛐蛐的迷宫拆得支离破碎,烟熏、脚震、用气筒灌气,总能将那只想要的蛐蛐捉拿到手,关进我手中的纸管里。

今天的收获很多,我的四个口袋里装满了纸管,身体活像是一座住满蛐蛐的移动大厦,从不同的部位发出悦耳的蛐蛐叫声。太阳西斜,小庚得意地拍了拍手上的土,眨了眨掉渣的眼帘,走过来清点收获。恰在这时,一声蛐蛐的鸣叫让他精神一振,身不由己地回过头寻觅着。

“快,给我网子,出众的青头,今天的全加起来,也抵不过这只。”小庚兴奋地喊着,他接过网子拨开草丛,循声摸了过去。 他的兴奋感染着我,紧跟着跑过去,在杂草丛里有一块平地,小庚已经发现了蛐蛐洞,正目不转睛地盯在那儿。

“不好办,这个洞比别的都坚固。”小庚环视了一下地形喃喃自语。

我们开始土木作业,用带来的铁钩一段一段地掏,蛐蛐洞一直延伸到水泥墙基下面,我们只好停了手。

“看来只能用绝招了。”小庚叹了口气,左右仔细环视了一下,然后命令我站得远一点。

我并没有弄清小庚的意思,他已经解开了裤扣,略微瞄准一下,开始了他的“水攻”。小庚的表情放松而惬意,两眼眯成一条线监视着被我们野蛮掘开的洞口,然后忽然松弛下来,悻悻地咒了一句:“可恶,还挺能钻。助理,你上!”

“我啊?!”

“呃。”

我紧张地环视着四周,急促地喘着气,浇灌到一半的时候听到小庚大喊:“停!”

我刹车般地侧转过身体,将剩余的水滴放尽,两眼依然回头望着那片已经很泥泞的现场。

小庚已经跪在那里,脸颊和双手上沾满了泥土,他兴奋地大喊:“逮住了,看你往哪里跑!”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只天庭饱满的青色蛐蛐捏起来,轻轻地放在纸筒里。

“站住,看你们往哪儿跑——”

抬眼看去,我们被包围了。几个保安,手里提着粗大的警棍站在我们四周。

解释是徒劳的,保安们缴获了我们的战利品。谢顶的保卫科长告诉我们,经常有些修养不高的闲散人员,喜欢在这片僻静的地方倾泻脏物。院方领导很重视,已经责令保卫科守候了很久,今天终于人赃俱获。

小庚一脸的冤枉,不断检讨着,希望保卫科长能相信我们的解释,看样子他早就习惯了面对这样的危险,面带悔意又不时窥探着科长的表情。我的脸惨白,唯唯诺诺应答着科长的提问,从父亲的职业,到家庭的原籍,还有学校的名称,班主任的姓名和办公电话??

审讯持续了两个小时,在检讨书上签名后,被传唤来的学校教导主任把我们领了出来。

走出中医院大门的时候,看见保卫科长的胖儿子正高兴地拿我们逮来的蛐蛐喂他家的大公鸡。那只红冠子趾高气扬地踩住逃命的蛐蛐,一只一只地捉到嘴里细嚼慢咽,这让我俩愤然无声。

我们终于自由了。望着小庚污浊的脸,我真替他难过,今天他算是白忙乎了。

可他并不像我那样沮丧,从腰带后面掏出了那只压得半扁的纸管儿:“看,我的青头还在。嘿嘿,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过是件小Case。”

“青头”成了军队大院李光头的王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把这片楼群的大小蛐蛐咬得丢胳膊断腿,因此威名远扬。听李光头讲,小庚将一个绝招传授给他,每次出征前,他都会用眼药瓶里装的自来水狠狠地喷蛐蛐一下,受了刺激的“青头”便会疯了一样地冲出去,不获胜毋宁死!

小庚送给我五个弹球作为酬劳,那是李光头为了感谢他,额外赠给他的礼物。伢子得到了一个精致的蛐蛐笼子,是小庚从制作蝈蝈笼子的老农那里换来的,里面装满了小庚的存货,出售前暂且由亲传弟子来保管,伢子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熠熠放光。

从此小庚的蛐蛐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篇三:斗蟋蟀异虫

※ [转帖]十八张异虫名将解说

(一)独须

(二)乌钢牙

(三)麻头

(四)枣核型

斗蛐蛐什么品种好

(五)厚项

(六)一线

(七)黄金眼

篇四:蟋蟀斗丝大全(图文)

青蟋蟀的斗丝很多种,以白色带釉,细长或粗白为正,红色为贵

此蟋蟀如果斗丝是青虫的话级别就高了,浮游且红色,大贵之虫,,乃苏州上方虫 虫主QW1967

虫二先生的白青麻头,高级的柏叶麻头,带血色,斗丝扁,开花再多些更好

小促织王的七宝青麻头,搭桥开花,头色混,差

麦芽糖的杭州虫,斗丝平行白净,口子可想而知

虫二先生的白青,粗白斗丝直而长,也是不错的选择

麦芽糖的青麻头,虽然这个蟋蟀斗丝是黄的,但是闭气,根本不影响其斗性

浮游斗丝实在没有找到,这个白虫大将的斗丝是我用PS改的,和大家声明一下

斗丝内嵌,白净,浮游且有力度,不可多得的高品级斗丝,嘉兴蟋蟀多见

我的白虫,青虫配紫虫斗丝,僵!扔吧!!!!

JN黑紫的重青白牙,生的也是紫虫斗丝,这个的反而出格,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又是个超级级别的斗丝细而直,少见,好!!!!

下面我们来说黄虫,黄虫以粗扁浮带黄为主要特征,当然也有出阁的

第一是黄麻头,我以前说过,黄麻头的最高品级

虫二先生的深黄,颜色非常上乘,不用多说,高极啊!!!

嘉兴小虫虫的淡黄,实为草紫黄,出阁白色紫虫斗丝,战绩不得了

真黄大头,竹节开花麻头,战绩书上108将提过,我几不说了

CUBE的北京蟋蟀淡黄,说心理话,斗丝没有生好,但是色泽不错

麦芽糖的杭州草紫黄,生的也是出阁的斗丝,我就不说原因拉,大家自己去研究吧。

篇五:斗蛐蛐

斗蛐蛐

吱!吱!吱!蛐蛐在草丛里不停地叫着。嘘我对解欣祥打了个手势,让他不要出声,然后我迅速出击捉到了一只。

再捉一只就可以斗蛐蛐了,我高兴地想。

夏天,广场的树林里、草坪上蛐蛐可真多,到处都是!我和解欣祥没事的时候喜欢到广场捉蛐蛐。这次刚到这儿就捉到了一只。

这时,又有一只较大的蛐蛐掠过我的身旁蹦到了草丛中。我赶紧把刚才捉到的那只放到了解欣祥手里,然后悄悄地向刚才那只大蛐蛐走去。我慢慢向它靠近,然后猛地扑上去,把它捉住了。

现在已有两只蛐蛐了,我拿出随身带来的一只妈妈不用的旧碗,把它们放到碗里。

没想到它们在一起竟是那样水火不相容,一见面就想打架,一只使出了太极拳,另一只使出了飞腿。几个回合下来,它们只打了个平手。

我们看得正高兴呢,它俩却嗖!地一下从碗里跳了出去,飞入草丛中不见了。

这一天,我俩玩得真高兴!

抚松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周文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