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伟大的发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8:20 高中作文
伟大的发现高中作文

篇一:伟大发现

爱因斯坦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哥白尼

伽利略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

达尔文 进化论

马克思·普朗克 量子论

居里夫人 雷和 的发现

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这十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中,有不少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饱含了数代科学家的心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勾股定理 微生物的存在

三大运动定律 物质的结构

血液循环 电 流

物种进化 基 因

热力学四大定律 光的波粒二象性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细胞学说

主要内容是:细胞是动、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样,就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细胞把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联系起来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巨大的支持。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恩格斯对此评价很高,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的要点是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性状差异,这些个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空间和食物有限,个体间

存在生存竞争,结果,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达尔文把自然界这种留优汰劣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对此,我们无需知道物质间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无需知道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间的转化途径,只要建立和物质运动状态相对应的能量与物理量间的关系,就可以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得初状态和终状态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这样便于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量求解。

1.量子学理论 2.相对论 3.DNA结构

1.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量子概念100多年了,在他关于热辐射的经典论文中,普朗克假定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不能连续改变,而是以不连续的能量子形式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能量子的概念太激进了,普朗克后来将它搁置下来。随后,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非凡的一年)认识到光量子化的潜在意义。不过量子的观念太离奇了,后来几乎没有根本性的进展。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则是崭新的一代物理学家花了20多年时间建立的。

量子物理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原子层次的物质理论:量子力学,正是它我们才能理解和操纵物质世界;另一个是量子场论,它在科学中起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作用。

旧量子论

量子革命的导火线不是对物质的研究,而是辐射问题。具体的挑战是理解黑体(即某种热的物体)辐射的光谱。烤过火的人都很熟悉这样一种现象:热的物体发光,越热发出的光越明亮。光谱的范围很广,当温度升高时,光谱的峰值从红线向黄线移动,然后又向蓝线移动(这些不是我们能直接看见的)。

结合热力学和电磁学的概念似乎可以对光谱的形状作出解释,不过所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然而,普朗克假定振动电子辐射的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从而得到一个表达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完美。但是他也充分认识到,理论本身是很荒唐的,就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

普朗克将他的量子假设应用到辐射体表面振子的能量上,如果没有新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量子物理恐怕要至此结束。1905年,他毫不犹豫的断定:如果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那么产生光的电磁场的能量也应该是量子化的。尽管麦克斯韦理论以及一个多世纪的权威性实验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是蕴含了光的粒子性行为。随后十多年的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仅当光的能量到达一些离散的量值时才能被吸收,这些能量就像是被一个个粒子携带着一样。光的波粒二象性取决于你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这是始终贯穿于量子物理且令人头痛的实例之一,它成为接下来20年中理论上的难题。

辐射难题促成了通往量子理论的第一步,物质悖论则促成了第二步。众所周知,原子包含正负两种电荷的粒子,异号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磁理论,正负电荷彼此将螺旋式的靠近,辐射出光谱范围宽广的光,直到原子坍塌为止。

接着,又是一个新秀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13年,玻尔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包含基态在内的定态上,电子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而改变它的能量,同时辐射出一定波长的光,光的波长取决于定态之间的能量差。结合已知的定律和这一离奇的假设,玻尔扫清了原子稳定性的问题。玻尔的理论充满了矛盾,但是为氢原子光谱提供了定量的描述。他认识到他的模型的成功之处和缺陷。凭借惊人的预见力,他聚集了一批物理学家创立了新的物理学。一代年轻的物理学家花了12年时间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开始时,发展玻尔量子论(习惯上称为旧量子论)的尝试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接着一系列的进展完全改变了思想的进程。

量子力学史

1923年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光的粒子行为与粒子的波动行为应该是对应存在的。他将粒子的波长和动量联系起来:动量越大,波长越短。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想法,但没有人知道粒子的波动性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它与原子结构有何联系。然而德布罗意的假设是一个重要的前奏,很多事情就要发生了。

1924年夏天,出现了又一个前奏。萨地扬德拉·N·玻色(Satyendra N. Bose)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解释普朗克辐射定律。他把光看作一种无(静)质量的粒子(现称为光子)组成的气体,这种气体不遵循经典的玻耳兹曼统计规律,而遵循一种建立在粒子不可区分的性质(即全同性)上的一种新的统计理论。爱因斯坦立即将玻色的推理应用于实际的有质量的气体从而得到一种描述气体中粒子数关于能量的分布规律,即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新老理论将预测到原子气体相同的行为。爱因斯坦在这方面再无兴趣,因此这些结果也被搁置了10多年。然而,它的关键思想——粒子的全同性,是极其重要的。

突然,一系列事件纷至沓来,最后导致一场科学革命。从1925年元月到1928年元月:

·沃尔夫刚·泡利(Wolfgang Pauli)提出了不相容原理,为周期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韦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马克斯·玻恩(Max Born)和帕斯库尔·约当(Pascual Jordan)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矩阵力学。人们终于放弃了通过系统的方法整理可观察的光谱线来理解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这一历史目标。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二种形式,波动力学。在波动力学中,体系的状态用薛定谔方程的解——波函数来描述。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貌似矛盾,实质上是等价的。

·电子被证明遵循一种新的统计规律,费米-狄拉克统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所有的粒子要么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要么遵循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这两类粒子的基本属性很不相同。

·海森堡阐明测不准原理。

·保尔·A·M·狄拉克(Paul A. M. Dirac)提出了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用来描述电子,解释了电子的自旋并且预测了反物质。

·狄拉克提出电磁场的量子描述,建立了量子场论的基础。

·玻尔提出互补原理(一个哲学原理),试图解释量子理论中一些明显的矛盾,特别是波粒二象性。

量子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都是年轻人。1925年,泡利25岁,海森堡和恩里克·费米(Enrico Fermi)24岁,狄拉克和约当23岁。薛定谔是一个大器晚成者,36岁。玻恩和玻尔年龄稍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贡献大多是阐释性的。爱因斯坦的反应反衬出量子力学这一智力成果深刻而激进的属性:他拒绝自己发明的导致量子理论的许多关键的观念,他关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论文是他对理论物理的最后一项贡献,也是对物理学的最后一项重要贡献。

创立量子力学需要新一代物理学家并不令人惊讶,开尔文爵士在祝贺玻尔1913年关于氢原子的论文的一封书信中表述了其中的原因。他说,玻尔的论文中有很多真理是他所不能理解的。开尔文认为基本的新物理学必将出自无拘无束的头脑。

1928年,革命结束,量子力学的基础本质上已经建立好了。后来,Abraham Pais以轶事的方式记录了这场以狂热的节奏发生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1925年,Samuel Goudsmit和George Uhlenbeck就提出了电子自旋的概念,玻尔对此深表怀疑。10月玻尔乘火车前往荷兰的莱顿参加亨德里克·A·洛伦兹(Hendrik

A. Lorentz)的50岁生日庆典,泡利在德国的汉堡碰到玻尔并探询玻尔对电子自旋可能性的看法;玻尔用他那著名的低调评价的语言回答说,自旋这一提议是“非常,非常有趣的”。后来,爱因斯坦和Paul Ehrenfest在莱顿碰到了玻尔并讨论了自旋。玻尔说明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但是爱因斯坦展示了自旋的一种方式并使玻尔成为自旋的支持者。在玻尔的返程中,遇到了更多的讨论者。当火车经过德国的哥挺根时,海森堡和约当接站并询问他的意见,泡利也特意从汉堡格赶到柏林接站。玻尔告诉他们自旋的发现是一重大进步。

量子力学的创建触发了科学的淘金热。早期的成果有:1927年海森堡得到了氦原子薛定谔方程的近似解,建立了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John Slater,Douglas Rayner Hartree,和Vladimir Fock随后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一般计算技巧;Fritz London和Walter Heitler解决了氢分子的结构,在此基础上,Linus Pauling建立了理论化学;Arnold Sommerfeld和泡利建立了金属电子理论的基础,Felix Bloch创立了能带结构理论;海森堡解释了铁磁性的起因。1928年George Gamow解释了α放射性衰变的随机本性之谜,他表明α衰变是由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引起的。随后几年中,Hans Bethe建立了核物理的基础并解释了恒星的能量来源。随着这些进展,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固体物理和核物理进入了现代物理的时代。

2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系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3.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原核细胞的拟核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

篇二:读《伟大的发现》有感

读《伟大的发现》有感

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题记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她就是居里夫人。

故事中的居里夫人在一间房子里提炼一种人未知的金属。在旁人们看来,做这件事是匪夷所思的,可是居里夫人却不放弃。她的工作室很简陋,夏天像锅炉,冬天像冰窖,面对着放射性元素,没有必要的劳保措施;“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喉咙,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她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她时时刻刻过着反自然的生活,没休息的时间。然而她是快乐的,她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以苦为乐,以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乐。

即使是日常的谈话中,她也谈论着她所爱恋的镭,她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沉醉于科学、痴迷于科学、献身于科学。她将镭看作自己的孩子,把这种生活状态当作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最终成功地提取了镭,然而她“意志纯洁”,依旧不为盛名所倾倒。这之所以是伟大的发现,是因为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提取了镭,她的精神更伟大。

想想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点小困难就想放弃,害怕自己无法取

得成功,然而“害怕失败才是最大的失败”,居里夫人面对艰辛的条件都能从容应对,我们又有何难呢?“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生涯的我们未免会感到困惑和劳累,但今日的“挑灯夜战”是为了明日的“金榜题名”,以苦为乐最终会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不是万能人,但是她凭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使人信服。居里夫人不是天生就可以提炼出镭 ,而是她有抱负,有理想,有决心,不被挫折吓跑,不被镭的危害吓倒,而是勇敢的走自己的路。我想: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正需要这勇于进取的“居里夫人”精神吗?

篇三:《伟大的发现》

《伟大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了解有关镭的知识;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物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理解对比、引用手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了解有关镭的知识;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物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理解对比、引用手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阅读《伟大的发现》,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本篇课文写的就是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

二、预习检查

1.注音 猝 (cù) 镭 (léi) 钋 (pō) 染渍(zì)

2.解词

简陋:简单粗陋。

燥热:干燥、炎热。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伟大的发现)

残酷:凶狠冷酷。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染渍:沾染、浸满。

意料之外:指出乎意料的结果之外。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三、整体感知

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1~7段),叙述了居里夫妇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但他们仍倾注全力工作,因为他们从工作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第二部分(8~17段),具体叙述制炼、分离镭这种工作的艰苦与困难,但居里夫人仍然感到了极大的快乐,表现了她热爱科学、痴迷于科学,献身于科学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18~25段),写在居里夫妇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新的元素一镭被发现了,居里夫妇面对研究成果心里充满喜悦。

四、合作探究

1.“极端的艰苦”如何带来“极大的快乐”呢?

明确:

文中摘引了居里夫人的笔录来回答这个问题。如:“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栅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等。

正是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痴迷科学,才使之产生了顽强忘我的动力,故在科研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会给她带来“极大的快乐”。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居里夫妇“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居里夫妇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明确:

关于“‘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的解答可参看“课文内容全解”中文章第一部分的分析。关于“居里夫妇怎样工作”,一方面要突出他们的艰苦劳动,另一方面要抓住文中表现他们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而又极其乐观的内容。如“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连续几小时搅动??“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等,都表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状况。又如“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他们总是谈论他们爱恋的镭”等语句写出了他们在“反自然”的生活中满怀快乐、憧憬,沉醉于实验工作的情景。

3.本文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记录。这些记录并未使叙述间断,而是使叙述更真实、更深刻。说说下面居里夫人的记录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

在实验室里度过,那个极可怜的棚屋童看寝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走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我们若觉得冷,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明确:

居里夫人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的一个原因——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体会她执着的工作态度,体会她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4.文章最后“看荧光的这一晚”,写得质朴自然,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反复朗读,体味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当时的行为与内心世界。

明确:

复述时要注意把握这段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如,“很谨慎地”,“两个人的脸都转向??他们的镭”,“热烈地望着”,“又采取一小时前在她那睡着了的小孩的床头所采取的姿势”。

5.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②这是一种奇异的再开始,这种艰苦而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是挑选最简陋的布置为背景。 ③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明确:

①“极大”,突出这卉快乐是达到顶点的快乐。 ②“微妙”,是深奥玄妙的意思,在这里修饰“快乐”,说明这种快乐的非凡、深远,其内涵与意义是不可言尽的。

③“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

五、写作特色

1.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如对残破的顶棚小屋的描写。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和简陋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工作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热爱科学、沉醉痴迷科学甚至献身科学的精神,再如对人物的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深人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2.恰当、得体的引用。

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笔录,一方面增强了文中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面更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雄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这段引用,一方面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顽强忘我、痴迷科学的精神,另一方面承上——概括旧棚屋的简陋,启下——拣制、提取镭。

又如:“感谢这种意料之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这段引用显示了居里夫人对这种“反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六、课文小结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而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七、作业布置

1.登录优教通平台做《伟大的发现》基础练习。

2.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篇四:十三 《伟大的发现》教学设计

十三 《伟大的发现》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了解文章中涉及的相关内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人物的

精神世界。

过程与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居里夫妇对工作的极端热忱和献身科学的伟大

精神。

二.教学重点:赏析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透过课文中对人物言行的

描述,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人物的精神力量。学习

对比、引用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难点:感受居里夫妇顽强忘我热忱的工作精神。

四.教学突破:通过朗读品味意境,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内容,发放有关材料,检查预习情况。

六.课时安排: 两 课 时

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上有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作者是(艾芙· 居里),是居里夫妇的次女,本文选自(《居

里夫人传》)

2.读准加点字字音:

简陋 ( l?u ) 沸腾 ( téng ) 染渍 ( zì ) 沉淀 ( diàn )....

恶劣 ( liè ) 热忱 ( chén) 荧光 ( yíng ) 轮廓 ( ku? )....

咽喉 ( h?u ) 寂静 ( jì ) 罕见 ( hǎn ) 镭钋(léi)(pō) .....

3.结合课文语境解释词语: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放射:由一点向四外射出。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暴雨猝至:暴雨突然下了起来。猝:突然。

热忱:热情。

罕见:很少见到。

反自然:指劳动强度大,超越人的身体极限,也指劳动设施差,人体难以

承受。

三.介绍有关资料:

1.居里夫人: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

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

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

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

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

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

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

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 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 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2.比埃尔·居里: 1859年5月15日出生在巴黎,16岁入巴黎大学理学院,毕业后任该校实验室助理。1880年曾与其兄长雅克斯·居里一起,发现了压

电效应。1895年皮埃尔·居里和玛丽·斯克罗多夫斯卡

结婚后,转而和她一起研究放射性,发现了钋和镭两种

元素。1904年任巴黎大学教授,1905年被选为法国科

学院院士。1906年4月19日不幸在巴黎街上被马车撞

倒受伤后致死,年仅47岁。皮埃尔·居里是一位优秀

的实验物理学家。1895年他发现了顺磁体的磁化率正比

于其绝对温度,即居里定律。1898年在铀矿物中发现了

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放射化学。他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数以吨计的铀矿物废渣中提取少量的纯镭盐。最终经光谱分析和原子量测定,证实了元素镭的存在,并据此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

3.关于镭: 镭,原子序数88,原子量2260254,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射线”。1898年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矿渣中发现了镭,1902年分离出90毫克氯化镭,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镭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但含量极微,地壳中的含量为十亿分之一,总量约1800万吨。现已发现质量数为206~230的镭的全部同位素,其中只有镭223、224、226、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其余都是通过人工核反应合成的。镭226半衰期最长,天然丰度最大,是镭的最重要的同位素。

镭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700°C,沸点1140°C,密度约5克/厘米3,体心立方晶格。镭的化学性质活泼,与钡相似。金属镭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新制备的镭盐呈白 色,放置后因受辐照而变色。

镭是现代核工业兴起前最重要的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把镭盐和硫化锌荧光粉混匀,可制成永久性发光粉。到1975

年为止,

全世界共生产了约4千克镭,其中85%用于医疗,10%用来制造发光粉。镭是剧毒物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经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

2.体会出文章的线索。

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全文。

3.理请文章的思路。

先写-------------环境艰苦

再写-------------提取艰苦

最后写-----------收获喜悦

4.划分出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段)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

极大的快乐”,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14段)具体描写玛丽·居里在小木屋里提炼镭那种“艰苦而

微妙的快乐” 。

第一层(2—6段)描写小木屋的简陋,突出主人公以苦为乐的精神。 第二层(7—14段)描写玛丽·居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炼镭的“反自

然”工作和生活,以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乐。

第三部分(15—25段)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

福情景,以事业的成功为乐。

第一层(15—17段)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对镭的想象和期盼,为镭的

发现作铺垫。

第二层(18—25段)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成功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

福情景。

篇五:语文:第13课《伟大的发现》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伟大的发现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热忱( ) 猝至( ) 染渍( ) 沉淀( )

冶锅( ) 残渣( ) 荧光( ) 扰乱(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简l?u___ zào___热 冻jiāng___ 烟xūn___ jiǎo___动

蒸liú___ lì___青 领yù____

3.给下列词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快乐 ____ _____ 希望_____ ______ 立刻______ _____

英勇_____ _____ 美丽_____ ______ 辛苦______ 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伟大的发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居里夫妇的次女。

5.简答:

居里夫妇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点击思维

1.注意“猝”不要拼写成“cuì”,“冶”和“治”读音是不同的。

2.注意“简陋”不要误写为“简露”,“蒸馏”不要写成了“蒸溜”。

3.通过找同义词和反义词区别、辨析词语的具体含义。

4. 艾芙·居里,法国人,是居里夫人的次女。本文的译者是左明彻。

5.初步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炼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工作环境的艰苦

提取工作的艰苦

收获的喜悦

2.语言特色: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对残破的顶阁小屋的描写: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条件艰苦,衬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感觉、神态做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性格。

3.把握重点: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全文以极端的艰苦“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居里夫人对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一)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在艰苦的环境中,她却能体会到“微妙的快乐”。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艾芙·居里说自己的母亲:"她终生拒绝财富,对于荣誉,也漠然视之。她生性严于律己,而且不露锋芒。”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

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是“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是“他们的梦境”,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

(二)科学工作需要宁静,需要时间。科学研究需要宁静。为了宁静,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她喜欢的是“那个极可怜的棚屋里有极大的宁静”,她喜欢“他们的谈话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真正实验室的空气”,她喜欢“平静的闲谈”,在一种“宁静的、专心的”景况中过日子。科学研究需要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研究上,即使闲谈,“他们也总是谈论他们爱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到极幼稚的,无所不有”。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专心致力于研究。

(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目标要始终如一。居里夫人几十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在“没有钱,没有实验室,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由无中创造出有来”,终于发现了镭。要有信心。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在提炼镭时,“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但他们并没有失掉信心和勇气”,他们就是为了过这种“反自然”的生活而降生的。要坚忍不拔,勤奋努力。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为了他们心爱的镭,他们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着“反自然”的工作和生活,终于提炼出了镭。这在居里夫人的自述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那种对工作极端的热忱和顽强。

4.攻克难点:

理解把握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课的难点。全文通过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小木屋的极其简陋与主人公的极大快乐相对比,突出人物献身科学乐于追求的崇高精神世界。极差的实验设备、超强度的劳动与人物的“亲爱和智力上的热情”相对比,突出人物挑战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勇气。提炼镭的极其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幸福相对比,充分展示出主人公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获取成功是人生最大快乐的伟大情怀。

5.质询疑点:

本文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记录。结合下面居里夫人的记录,谈谈这些记录有何作用?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那个极可怜的棚屋里有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走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我们若觉得冷,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笔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居里夫人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仍觉得很快乐”的一个原因――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表达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以及她执著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主干知识

1.chén cù zì diàn yě zhā yíng rǎo

2.陋 燥(躁) 僵 熏 搅 馏 沥 域

3.愉快 痛苦 希冀 失望 马上 拖拉 勇敢 怯懦 漂亮 丑陋 辛劳 悠闲

4.《居里夫人传》 艾芙·居里

5.极端困难的实验环境,极端困难的实验条件,提炼的艰难。

高中作文